明朝内阁大学士李贤资料

2024-05-01 19:04

1. 明朝内阁大学士李贤资料

李贤(1408年-1466年),字原德,谥文达,河南邓州长乐林(今邓州市孟楼镇长乐岭)人,进士出身,明朝重臣。
明英宗、代宗时代曾历任吏部侍郎、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官至华盖殿大学士、明朝内阁首辅,进少保,一生从政三十余年,为官清廉正直,政绩卓著,是明朝历史上难得的治世良臣之一。

明朝内阁大学士李贤资料

2. 明代治世良臣李贤个人资料 李贤怎么死的

明朝贤臣李贤,1408年出生,他所在的朝代是明朝,出生地是在邓也就是现在的河南邓州。关于李贤其他的家庭情况没有太多详细的记载。
李贤25岁的时候就成了进士,之后就开始了他三十多年的仕途生涯。刚开始的时候,李贤只是个验封司主事,处理河津的蝗灾情况。在这中间,杨士奇曾召见李贤,但是李贤拒绝了。三年后,李贤又把自己所想的关于在京的塞外人和在京的官员的俸禄应该调整一下,最好是能够将投降的人劝说到外地,这样一来就可以介绍开支,同时也能消除一定的祸患。皇帝采纳了他的意见。
之后李贤又上书十策,主要是告诉皇帝一些可以从前人身上学到了行为作风。而皇帝也接受了他的提议。李贤在朝廷中的地位不断上升,皇帝对他的信任度也是越来越高,几乎所有的事情都会询问一下李贤的意见。正因为如此,朝中有不少人都嫉恨李贤,甚至陷害他。
但因为皇帝十分相信李贤,所以每一次都能化险为夷。
李贤怎么死的
躲过了一次又一次的暗箭和陷害,深得皇帝信任,那么最后李贤是怎么死的呢?他的死对皇帝来说是一次重大的打击吗?

门达也是当时的一个臣子,他把李贤看做是自己的死对头。有一次,门达设计陷害李贤,挑拨李贤和皇帝之间的关系。在经过李贤的一番辩论后,皇帝再次相信了李贤,而门达则在这次事件中获罪。
门达获罪后,更多的站在门达一边的臣子多次诬陷李贤,想要致他于死地。将一切都看在眼里的李贤,知道自己得罪了不少人,有很多人想要陷害自己,于是他决定请求皇帝辞官回家。但不论有多少人诬陷李贤,皇帝都相信他的为人,不肯让李贤离去。所以皇帝就派了很多人来保护李贤及其家人的安全。
1466年,李贤的父亲去世了,他想要归隐的心意依然坚定,而皇帝的心意也一样没变。最后在皇帝的坚持下,李贤再次上朝做事。第二年的冬天,一代忠臣李贤离开了人世。
李贤的死对于皇帝来说是件很悲痛的事情,为了纪念他,表彰李贤的功勋,皇帝将太师的称号赠给了李贤。
在朝为官三十几年,一直都得到皇帝的重任和信任。多次遭到小人的陷害都化险为夷,这就是明代贤臣李贤的一生。最后他也是在任职上死去的,为他的一生画上了句号。

3. 求明朝名臣李贤的资料

李贤是明中期的人物。明英宗朱祁镇宠信太监王振。在北方的瓦剌大举来犯时,不懂军事的王振唆使皇帝御驾亲征,并瞎指挥,致使二十万明朝精锐军队顷刻被瓦剌全歼,明英宗自己也做了俘虏。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土木堡之变。接着,瓦剌挥师直向北京。北京城上下乱成一片,人心惶惶。在危难时刻,兵部侍郎于谦挺身而出,痛斥了徐有贞等人的逃跑言论,力挽狂澜,扶植英宗的弟弟朱祁钰即位,组织调动兵力,鼓舞军民士气,制定严格的作战纪律和周密的作战方略。在他的身体力行下,明军在北京城下大破瓦剌军队,给予其重大打击,迫使其仓皇溃逃。瓦剌被迫放回被俘的明英宗。也就是七、八年的时间,朝廷内部的阴谋份子文臣徐有贞、武将石亨、太监曹吉祥等勾结在一起,发动夺门之变,推翻了病重的朱祁钰,迎立明英宗复位。为了达到这些败类的权欲目的,他们以“意欲”谋反的名义杀害了享有崇高威望的于谦。于谦被杀后抄家,抄家的官员万没有料到,于谦身为朝廷兵部尚书,一品大员,家中除必需的日用品外,竟没有一点多余的银钱!于谦的一首《石灰吟》表明了他的心志:“千锤百炼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李贤,时任吏部侍郎。与于谦的交往并不亲密,他们之间也曾有政治分歧。但李贤从内心敬佩于谦的勇气、才干、清正、廉洁、刚直不阿。在于谦被冤杀后,李贤下决心要为于谦讨回公道。但在实力悬殊的情况下,他没有公开站出来反对。他知道,要战胜奸邪,就必须比奸邪更狡诈、更有权谋。他静静地隐藏了自己,默默地观测对手,利用他们之间的矛盾,各个击破。
李贤为人正直,交游广泛,和徐有贞、石亨等人也保持了较密切的关系,甚至让他们感到,李贤也是自己的人。李贤看到,夺门之变不久,徐有贞、石亨等人内部就产生裂痕,他先是利用徐有贞反对石亨,又不失时机的明英宗面前揭露徐有贞、石亨等人筹划的夺门之变的阴谋真相,并和反对徐有贞、石亨等人的大臣紧密配合。最后,徐有贞、石亨都先后下狱,并死在狱中,太监曹吉祥也被处死,终于慰藉了于谦的在天之灵!李贤一生历经五朝四位皇帝,官至少保、吏部尚书、大学士,廉洁奉公,政绩卓著。

并著有著《鉴古录》、《体验录》、《看书录》《天顺日录》、《古穰文集》等书,留芳青史

求明朝名臣李贤的资料

4. 求明朝名臣李贤的资料

  李贤(1408—1467年1月22日),字原德,邓州(今河南邓州市)人。天顺元年七月至成化二年三月丁忧(1457年-1466年)任当朝首辅一职。一生从政三十余年,为官清廉正直,政绩卓著,很同情正直的于谦。是明朝文官中难得的治世良臣之一。
  
  人物生平
  明宣德七年(1432年),举乡试第一,次年中进士。到河津等地视察蝗灾后,授吏 部验封主事。正统十年(1445年),升任考功郎中,后任文选郎中。正统十四年(1449年),“土木之变”后,英宗被掳,李贤脱难回京。景泰二年(1451年),上正本十策,代宗视为座右铭。又论述战车火器好处,被提升为兵部右侍郎,转户部侍郎,次年又迁吏部右侍郎。李贤博采古代君王治政经验,编为《鉴古录》,给代宗作为施政参考。
  天顺元年(1457年),英宗复辟后,迁贤为翰林学士,入内阁,升吏部尚书。在于谦蒙冤被杀之后,李贤一直力主为于谦冤案平反。先后参与罢黜徐有贞,诛杀石亨、石彪叔侄,在宦官曹吉祥与养子曹钦的叛乱中虽为叛军砍伤,但仍幸免于难,并最终平定叛乱,曹吉祥被凌迟处死。至此,夺门之变后,陷害于谦的主要官员均被罢黜或处死,为后来的于谦案平反奠定了基础。李贤亦曾支持明英宗赦免被囚禁的建庶人。
  天顺五年(1461年),加太子太保。李贤举贤任能,以惜人才开言路为急务,为人耿介忠直,英宗遇事必召李贤,李贤意见多被采纳。天顺八年(1464年),英宗病重,召李贤委以托孤重任。成化元年(1465年),宪宗即位,晋贤为少保、吏部尚书兼华盖殿大学士知经筵事。李贤经常规劝宪宗,要亲贤远奸,勤政爱民。成化二年(1466年)五月,李贤染病不起,十二月病故。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谥号文达。
  李贤所著《鉴古录》、《体验录》等均已不存。《天顺日录》、《古穰文集》等书收入《四库全书》,尚留传于世。邓州人称李贤为“李阁老”,他的祖父李威,父亲李升,也因之受到皇封,合称“邓州三阁老”。
  李贤墓位于邓州市白落乡(即现在的龙堰乡,白落乡现在改名为龙堰乡)阁老坟自然村东侧,紧临207国道,距邓州市区花洲书院、雷锋展览馆等景点5.8公里,距内乡县衙 55公里,襄樊隆中70公里,旅游城市南阳65公里,其地理位置优越,进出交通便利。
  李贤墓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现由白落乡(即现在的龙堰乡,白落乡现在改名为龙堰乡)保护维修。现无墓、无碑。
  

5. 明朝名臣李贤是怎样的一个人?他都有哪些贡献?

明代名臣李贤,他是明朝中期的人,他经历过土木之变,朱祁镇被敌人活捉,他和于谦的关系很不好,他们之间有过政治上的分歧。但是李贤从心里一直对于谦的勇气、正直、刚强正直,不迎合,不偏袒很敬重佩服。在南宫复辟后于谦就被杀害掉,从此李贤就下定了决心一定要为于谦找回公道。可是实力的差别太大,他不敢站出来去反对。要打败邪恶,就要比他们更狡诈恶毒,更有计谋。他隐藏着自己,默默地看着对手,根据他们之间的矛盾,逐个去击破。

李贤他人品很正直,朋友很广泛。他为了能报仇,故意接近徐有贞和石亨,让他们感觉李贤就是自己人。李贤见到夺门之变后,他们内部就分裂了,他利用这一点将徐有贞、石亨的阴谋在明英宗的面前揭露,还和反对徐有贞、石亨的大臣配合把他们送进牢里,而且他们都死在牢里。

最后太监曹吉祥被当场处死,李贤他终于成功了,也帮于谦报了杀仇之恨,希望他在天之灵能开开心心。李贤一生经历了五次朝代换了四次皇帝,当过的官有一品少保、人事任免、还当过大学生,李贤做事清白高洁,不贪污、忠诚认真工作、一心为社会,政绩突出的好。李贤很有宰相的风度,行政识得大体。在用人的方面,他提升有德才的人并罢黜腐败无能的人,提拔了年富、王竑等名臣,革除了四千多来抢夺爵位的人。

 石亨、曹吉祥有势力时,李贤都不和他们勾搭在一起,还经常劝英宗少和他们接触。英宗准备去换太子,李贤赶紧去制止,才使得太子(明宪宗)能继续成为太子。宪宗上位的时候,他警告宪宗“时机还没到,阴气还那么重”还劝宪宗“亲近而态度不庄重的人靠近你就小心点”。李贤忠诚耿直,英宗们很喜欢他,对宪宗初年的政治有这不小的帮助。历史上说过“自从三杨后,得到李贤的人就相当于拥有一个好帮手。”

明朝名臣李贤是怎样的一个人?他都有哪些贡献?

6. 如何评价明代名臣李贤

李贤在燕王府侍奉燕王世子朱高炽最恭谨。后来燕王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李贤有辅佐重勋。明惠帝(朱允炆)建文四年,朱棣攻破南京,将侄子明惠帝赶下台去,成为明成祖,李贤因功累迁至都指挥同知,官秩正三品,后晋为大学士。此后,凡塞外表奏及朝廷所降诏敕,皆由李贤译书。而李贤在朝中屡陈所见时,明成祖大多采纳之。
李贤学识渊博,一生著述颇丰,记有《读易记》一卷、《读诗纪》一卷、《天顺日录》二卷、《鉴录》一卷、《大明一统志》九十卷、《穰杂录》二卷、《穰集》三十卷、《穰集续》二十卷,洋洋数百万字。
明仁宗朱高炽即位,念及李贤旧劳,晋升其为后军都督佥事,再进右都督,赏赐甚丰。后来,封病中的李贤为忠勤伯,食禄一千一百石。不久,李贤病逝,令其第二子以其先官职“纪善”之称为姓氏,改姓纪氏,以念明太祖的知遇之恩。

7. 贤臣李贤:大明王朝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治世良臣

 要说起大明最著名的重臣,最先想到的就是那位北京保卫战中一战成名,对明朝江山有着再造之功的于谦。不过,赫赫有名的于少保最终却被以谋反罪名斩首。显然,夺门之变只是一撮小人为了自身利益而发动的一场阴谋。英宗不明就里,将他们视为功臣,最终被他们把持了朝政。还好,有一个人最终戳穿了整个阴谋,并成功诛杀了徐有贞、曹吉祥和石亨,为于少保报了仇,此人叫李贤。
  李贤(1408年-1466年),字原德,谥文达,河南邓州长乐林(今邓州市孟楼镇长乐岭)人,进士出身,明朝重臣。明英宗、代宗时代曾历任吏部侍郎、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官至华盖殿大学士、明朝内阁首辅,进少保,一生从政三十余年,为官清廉正直,政绩卓著,是明朝历史上难得的治世良臣之一。夺门之变后,被英宗任命为兼任翰林院学士,直入文渊阁,与徐有贞共同在内阁参赞机务。不久,进升吏部尚书。
  当时,石亨、曹吉祥与徐有贞正在争权夺利,都不喜欢李贤。诸多御史弹劾石、曹有罪,两人就怀疑这是徐有贞、李贤合计的,于是向英宗哭诉,徐李两人均下狱。但是不久李贤就被放了出来,被贬至福建任参政,还没走,又恢复吏部尚书。之后,蒙古孛来侵犯大明,石亨称孛来有传国玉玺,可以武力取回,英宗心里痒痒的。李贤则称不可再主动挑衅,而且那玉玺只不过是一块石头罢了,英宗才断了念头。石亨却更加忌恨李贤。曹石之变时,曹钦将李贤抓住,逼他写释己罪草奏。幸亏王率军赶来救助得免。李贤立即密疏请求擒拿贼党,英宗得疏后大喜。
  曹石之变后,英宗再问李贤夺门之变事。李贤并解释道,英宗复辟是自然之理,石亨等人才是夺门之变的真正受益者。英宗大悟,将徐有贞,天顺四年被打回原籍,后病死家中。石亨,天顺四年入狱,死于狱中。曹吉祥,天顺五年叛乱,被凌迟处死。于谦蒙冤被杀后,李贤最终为于谦冤案 *** 。明宪宗继位后,任命李贤为进少保、华盖殿大学士,管理经筵事。1466年(成化二年)病逝,史赞:伟哉!宰相才也!
   

贤臣李贤:大明王朝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治世良臣

8. 明朝第一位上柱国首辅李贤,先后四次担任首辅大臣,为何最后却是惨死

明朝自朱元璋取消丞相、罢中书省之后,亲自参与处理国家大事,一次来集中皇权。然而,随着时间的变成,工作事务繁多,光靠皇帝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于是就慢慢的产生了内阁,由皇帝挑选信任的大臣担任阁臣。之后,由于皇帝只与一个主要的负责人商量国家大事,渐渐的内阁首辅大臣就这样产生了。明朝有明确记载的第一位首辅是朱祁镇时期的李贤,曾两次入阁担任首辅。


大家都知道,嘉靖是一位很奇葩的皇帝,更是多年不上朝,因此在嘉靖时期内阁已经发展到了鼎盛时期。明朝第一位上柱国首辅,就是在嘉靖时期产生的。他曾先后四次担任首辅大臣,嘉靖皇帝后期,迷信修道、宠信奸臣,这个位上柱国首辅,遭奸臣诬陷,被嘉靖这位奇葩的皇帝给拉到闹市给斩首了,落得个惨死的下场,成为了明朝历史上第一被斩首于闹市的首辅,家人也一股脑的遭殃了,他就是夏言。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夏言在嘉靖朝前期就很受皇帝的喜欢,人长

夏言与嘉靖之间还经常有诗词往来,嘉靖经常把自己写的诗赐给夏言,每次他都会认真的予以和唱。嘉靖曾在多次诏书中说夏言“学问博大,才识优裕”,可见嘉靖皇帝对他的赏识。皇帝这么喜欢、信任他,赏赐很定少不了,从绣蟒飞鱼麒麟服、玉带、金银到贵重的酒杯、美味佳肴、流行物品那是应有尽有。因此,当时的内阁大臣们都不敢得罪夏言。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夏言第一次担任内阁首辅是1538年,因为当时的首辅大臣李时病逝了。深受皇帝信任的夏言就接替了李时的位置,成为了大明王朝的首辅大臣。在第二年还被晋升为少师、特进光禄大夫、上柱国。在这之前,明朝历史上从来没有过上柱国内阁首辅大臣,可见当时夏言在嘉靖眼中是个什么样的人物了。
后来,严嵩慢慢的进入了嘉靖的视野,他为了讨好嘉靖什么事都干,严嵩看到夏言深受皇帝信任,心里很不舒服,想尽办法破坏这种信任关系。夏言于1539年5月离开了首辅的位置,没过几天,新任首辅大臣就死了,于是,夏言又于当月重回首辅的位置,这个时候的严嵩还不足以取代夏言。嘉靖在中后期已经开始懈怠政事,失去了进取之心。开始追求长生不老,信奉道教。因为这个,差点死在了宫女手里。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夏言在这期间也多次起伏,从1539年第二次重回首辅之位后,又于1541年离开了首辅位置,两个月后又回到了首辅位置。第四次登上首辅之位那是在1545年的时候,由于夏言多年担任首辅,有些气势凌人,把下属当奴才。严嵩觉得有机可趁,就挑拨夏言与皇帝之间的关系。而夏言写的青词多次不和嘉靖的心意。于是1548年的时候,夏言又离开了首辅的位置,严嵩成为了首辅大臣。

夏言
1548年,夏言因为支持收复河套,再遭奸臣严嵩的诬陷,最终被嘉靖皇帝下旨,讲夏言于闹市斩首,时年67岁。成为了明朝历史上第一被斩首于闹市的首辅。夏言的一生与嘉靖这个奇葩的皇帝有着诸多缘分,可惜也因为碰到这个奇葩的皇帝,最终惨死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