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多次割地赔款,为何新疆却寸土不让?

2024-05-19 23:04

1. 慈禧多次割地赔款,为何新疆却寸土不让?

晚清时代,一个充斥着屈辱的时代。一个曾经几千年领先世界的国度,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之下,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到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彻底的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而作为统治阶层的大清勋贵,却在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之下,固步自封,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狠起来连自己人光绪帝及其主政的戊戌变法都可以残酷镇压。

为了扑灭太平天国运动,慈禧太后更是引狼入室向外国借兵,甚至还因此有一句名言传世:宁赠友邦,不予家奴。而当李鸿章将《辛丑条约》草案,呈送慈禧,眼见自己的特权并没有被剥夺,喜出望外的她竟又喊出“量中华之财力,结与国之欢心”。
新疆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当时的沙俄在完成工业革命后,为了能够开辟市场,更为了能够与英国等强国竞争,便试图强占新疆地区,而英国则在占领了印度之后,亦是虎视眈眈。

对于当时危机四伏的大清王朝而言,新疆面积虽大,但是环境恶劣,更加之日本人不断加强的压力,李鸿章等人更是上言,当务之急应该先发展北洋水师。
现实十分残酷,我为鱼肉,人为刀俎。慈禧太后本人也打算放弃新疆,纵容沙俄侵略,优先对抗日本人。但是作为陕甘总督,左宗棠却提出了不同意见。更是在1877-1882年,连续5次上书请求在新疆建省。
而正当慈禧犹豫不定之时,左宗棠一席话让他终于做出了决定。左宗棠在奏疏中讲到“西方列强野心之大,决然不是新疆这么简单,而只是以此为跳板,继而吞并蒙古,而若果真如此,京师之危,又怎么破解?亡国也不远矣。”
对于慈禧太后而言,这番话如醍醐灌顶,她可能并不在乎丧失多少国土,赔偿多少白银,但更加在乎的是她的“好日子”权利不能丧失,她的大清王朝不能灭亡。

于是,便诏令左宗棠入疆平叛。面对沙俄支持的阿古柏集团,左宗棠,抬棺前行,以必死之决心,砥砺士卒,并且以“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方针,先后收复吐鲁番等地,历时2年,收复了南疆、北疆大部分领土,并且进逼被沙俄侵占的伊犁地区。
最后经过交涉,沙俄也不得不撤出伊犁,大清王朝从而粉碎了沙俄、英国吞并新疆的阴谋。而左宗棠也在新疆的历史、中国的历史上书写了英雄的丰碑。

慈禧多次割地赔款,为何新疆却寸土不让?

2. 慈禧太后多次割地赔款,为何在新疆上却是坚持不就的呢?

其实当时是左宗棠的一番话点醒了慈禧,他说英国不单单是想要新疆这个地方,而是想以新疆为跳板,继而吞并蒙古,蒙古如果被吞并了,那么京城还会远吗,这时候慈禧意识到这件事没有那么简单,为了自己能够继续在京城过好日子,那新疆就不能丢,左宗棠主动请缨,花了两年时间来收复新疆。

晚清时候的朝廷,在西方热武器的威胁下和慈禧太后的不作为,被迫成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当时的慈禧,不知道想办法怎么对付外来侵略者,而是一味地割地赔款,就为了他们不攻打京城,能让自己每天安心活着,只知道压迫自己人,还向外国人借兵打压太平天国运动。更是出现了一句名言,宁赠友邦,不予家奴。听我来是多么心寒啊。



虽然就是打了胜仗慈禧还愿意割地赔款,但是就是一个地方不让任何人侵略,那就是新疆。当时的新疆是在沙俄完成了工业革命之后,所以很多国家都对新疆虎视眈眈,最明显的就是英国了,虽然新疆是一个环境很恶劣的地方,全是风沙。但是左宗棠告诉慈禧利弊以后她还是决定死守新疆,不让任何人侵占,于是派出左宗棠等人,去镇守新疆。



左宗棠面对沙俄支持的阿古柏集团,丝毫不畏惧,还抬棺前行,用来表示自己必死之决心,也是用来砥砺士卒,并且还采用“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方针,先后收复吐鲁番等地方,花了大概两年的时间,收复了南疆所有地区、还有北疆大部分领土,并且还把被沙俄侵占的伊犁地区也收复回来了。所以后来左宗棠一直受到人们的歌颂,他当时的举动也被流传至今,用来表达爱国情怀。

3. 慈禧太后割地无数,为何对一个地方却不愿放弃?

慈禧太后割地无数,但是却对新疆始终不愿意放弃主要是因为当时左宗棠的劝诫。当时左宗棠告诉慈禧太后如果把新疆给了沙俄,那么沙俄并不知足想要继续攻打蒙古。如果沙俄把蒙古打下来之后就要直接攻打北京这样子就会严重影响到慈禧太后的统治。

慈禧太后之所以能够答应割地其实还是因为这些地方对慈禧太后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并不会造成慈禧太后生活的不好。但是如果沙俄军队攻打到蒙古之后,那么对慈禧太后造成的影响就不一样了,他已经严重威胁到了慈禧太后的统治。沙俄军队占领蒙古之后肯定会攻打北京,这样子慈禧太后就不能继续过那些非常奢侈的生活了。所以当初面对左宗棠请求收复新疆的时候慈禧太后马上就同意了。

但是慈禧太后虽然同意左宗棠收复新疆却并没有给左宗棠太大的支援。他当时以国库空虚为由只给了左宗棠非常少的钱。当初左宗棠带兵打仗的钱还是通过百姓的捐赠得到的。由于当时左宗棠冒着必死的决心上战场,所以很快就收复了新疆。

左宗棠收复新疆之后沙俄也不敢再继续进攻中国了。所以左宗棠可以说是历史上非常大的一个工程,他成功的保住了中国的领土。在左宗棠回到京城之后,他也像慈禧太后申请了要继续建设新疆。而慈禧太后对新疆不愿放弃也仅仅就是因为不想让她现在的生活受到干扰。她同意左宗棠收复新疆也可以说这是他的一个明确的选择吧。

慈禧太后割地无数,为何对一个地方却不愿放弃?

4. 谈古之六:慈禧为什么割地赔款不心疼?

当李鸿章把列强拟定的《辛丑条约》草案呈给慈禧时,慈禧见草案中没有强迫她“归政”,或让满洲贵族退出政治舞台的条款,大喜过望,当即全部答应。有的大臣提醒她草案中规定要赔款四亿五千万两白银,分三十九年还清,以海关税和常关税做抵押,本息合计达九亿八千万两,相当于清政府二十多年的财政收入;还要拆除大沽口炮台,允许列强在使馆区驻兵等,条件太苛刻了,是不是让李鸿章再去求求洋人,讲讲价。谁知慈禧竟说了这么一句话:“量中华之财力,结与国之欢心”。 大多史学家把慈禧的这副奴才嘴脸看成是清政府对外屈膝投降,对内残酷镇压反动政策的具体表现。但其中深层次的原因历史书上没讲,也可能是涉及到敏感的所谓“民族问题”而不得不回避了。要解开这个谜团,有三个问题必须搞清楚。第一个问题是:列强为啥舍不得把慈禧赶下台呢? 第二个问题是:当时朝中究竟有没有人真正坚决反对呢? 第三个问题是:这句话是慈禧在确定可以保住权力之后高兴得顺口胡咧咧,还是她内心真情实感的流露呢? 第一个问题回答起来相对容易一些。虽然列强是打着要慈禧“归政”于光绪的旗号出兵的,但一年多来慈禧的表现让列强还是比较满意的:你看她多细心啊!侵略军打到天津时,正值大夏天,慈禧派人专程送冰块、西瓜慰问;下令清军不准抵抗,任凭联军缴械;仓惶西逃途中还不忘“响应”列强号召,下令把列强恨之入骨的义和团剿灭杀绝。“实践”使列强认识到,慈禧仍是中国“最好”的统治者,是“广大列强”在中国特殊利益的可靠代表,是早日实现把中国彻底变成殖民地这一“宏伟构想”最忠实的助手和合伙人。“心灵”这么的美女人安坐在朝堂之上,列强们喜欢还来不及,哪里舍得轰她下去呢? 第二个问题回答起来就难一点。因为史书上没有明确记载,后人无从知晓慈禧说这话时大臣们的反应。但从另一个角度想一想,反对的人肯定很少,更不会有人用类似“尸谏”的方式激烈反对。清朝离现在并不远,如果有的话,史书上肯定会大书特书的。可能是自鸦片战争以来签订的割地赔款不平等条约太多了,朝廷的精英们也都不再乎了。 第三个问题最关键,也最难回答。因为谁也不是慈禧肚子里的蛔虫,无法了解她的真实相法。但这个问题还真得弄清楚,不然就无法回答“慈禧为什么割地赔款不心疼?”这个问题了。我可以断定:“量中华之财力,结与国之欢心”是慈禧的真实想法,因为慈禧很聪明,也很“实事求是”,她很清楚地知道:只要她列强还承认她是中国的统治者,无论割多少地,赔多少款,那是老百姓的事,用不着她种地、纺线一文一文去挣,照样还可以过花天酒地的生活。 我们把这三个问题穿起来:列强是外国人,义和团运动使他们清醒地认识到灭亡中国是一个永远也实现不了的迷梦;想继续压迫中国人民就得找合伙人,他们选定的合伙人就是慈禧;以满洲贵族为主体的清政府也不在乎掏出多少钱孝敬洋人:因为他们不用从自己的腰包里出一个子;在他们看来这是拿别人的钱给别人,自己不会有任何损失。既然他们把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国人看做是“别人”,那么中国人是不是也应该把满洲贵族(甚至是全体满洲人)看做外人呢?回答当然是肯定的。慈禧作为满洲贵族的最高代表,当然更是外人了!其实,满洲贵族自己也从来没有把自己看成是中国人,早在入关后不久,就在东北一边修建了“柳条边”,严禁汉人进入东北,这“柳条边”实际上相当于现在的边境线铁丝网,是为防止偷越国境而修的;“柳条边”防的是汉人“偷越国境”,那汉人自然就是外国人了!慈禧的一句话说明了一切:“宁与友邦,不与家奴。”家奴是谁?当然是满洲人以外的中国人。你看,她把满洲人和中国人切割得多彻底啊! 慈禧为什么割地赔款不心疼?现在答案明确了:原来列强和以慈禧为代表的满洲贵族是一伙的,他们互相利用,各取所需,共同奴役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国人民:列强通过满洲贵族榨干中国人民的血汗,满洲贵族在列的保护下在中国人民头上作威作福。满洲贵族对中国人民的统治维持得越久,列强从中国榨取的利益就越多;列强若想从中国得到更多的利益,就得为满洲贵族这只忠实的走狗提供更有力的庇护:这就好比两个强盗强占了别人的庄园,一个强盗做监工,另一个强盗当护院,可怜的庄园主人是他们的奴隶。

5. 被慈禧割让的领土,如今的现状如何?

于是英国找到了慈禧,逼迫她签了《中英续议浈缅条约》果敢正式划为英属于缅甸。生活在果敢的汉族改为果敢族,汉语改称果语,汉文为果文。缅甸独立后,按道理应该讲云南镇康的果敢,应回归中国。
但是杨土司家族为了自己的私念,宣布将果敢独立出去。虽然果敢属于缅甸,但是拥有高度的自制权,,可以拥有自己的军队,而不受缅甸法律的控制。由于果敢地区九成以上的人是华人。
所以用汉语,生活上也保持汉人习俗。除此以外,果敢全境内有电信,移动网络,虽然属于缅甸但是区号是中国的。果敢地区的电力由南方的电网通过云南向他们提供,水也是云南的水。
虽说果敢的人民体内留着国人的鲜血,但是再也不能回到祖国的怀抱,也许这就是命运的安排吧!好了,今天的文章写到这里,我是百家号华荣说文化,喜欢的朋友继续关注哦!

被慈禧割让的领土,如今的现状如何?

6. 如果晚清只割地、不赔款会怎样?

文|陈事美
割地赔款、割地赔款,似乎晚清每一个不平等的条约都离不开割地赔款。割地不好受,赔款也不好受。那么,到底割地严重还是赔款严重呢?
割地,往小了说,只是丢失了一部分领土。往大了说,是损害国家主权,割出去可能就再也收不回来,影响千秋万代。如俄罗斯侵占中国北方的大部分领土直到现在也没有收回。
再说赔款,赔款是赔政府的钱,政府的钱都是来自百姓,因此,赔政府的钱就是赔百姓的血汗钱。政府代表着政权,政权要稳定,百姓也要生活。赔钱这事虽然影响不了后代子孙,虽然也没有割地影响深远,但却是最现实的问题,所以,赔款也要在承受的范围之内。
割地是割肉,赔款如放血。割肉疼,放血痛。割肉多了会死,血放多了也会死。但哪个更严重呢?从现实角度讲,肯定是赔款更严重,因为割地对当代的影响有限,而赔款则不同,直接影响政权稳定、百姓生活。割肉,甚至截肢,对生命的影响有限,但放血不同,放少了会头晕体虚,放多了直接休克致死。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赔款如此可怕,如果只割地、不赔款会怎样呢?历史不能假设,但假设一下更有意思。假设无罪!假设无罪!假设无罪!
既然是以只割地、不赔款为前提,那就先不管外国是否同意,我们假定他们也是认可的。
如果外国人只要地、不要钱,晚清政府会如何割地呢?这里边肯定也有很多矛盾。从中国来讲,要割地也肯定要先割让那些老少边穷之地。那些地方,自然环境恶劣、人口稀少,重要的是穷,赋税少。江南等地历来是政府的“钱仓”,那是万万不能割出去的。
外国人既然想要地,自然也想要好的地方。所谓好的地方,不一定很富裕,主要是对自己的国家利益有特别的战略作用。比如对俄罗斯而言,中国的北方地区显然要比南方更有吸引力,大连港显然也比南方的港口对自己更有利。
清朝的中国疆域
虽然只割地、不赔款,但在某种形式上,所割只地也要折合成金钱。那么,这个价格怎么算呢?这也是一个很大的矛盾。地广人稀的新疆与人口稠密的江苏,两地价格自然大不同。清政府认为的价格与外国人眼里的价值自然也不同。卖的想卖高,买的想买低,这很正常。
谭嗣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参考价。1894年,谭嗣同给老师欧阳中鹄写信,他说,“试为今之时势筹之,已割之地不必论矣。益当尽卖新疆于俄罗斯,尽卖西藏于英吉利,以偿清二万万之欠款。以二境方数万里之大,我之力终不能守,徒为我之累赘,而卖之则不止值二万万,仍可多取值为变法之用,兼请英俄保护中国十年。”谭嗣同认为,新疆、西藏两地无法守住,不如卖地筹赔款。在谭嗣同看来,新疆、西藏的价值要在2亿两白银之上,而《马关条约》的赔款正好在2.3亿两。
不过,谭嗣同又认为,新疆一省就可卖10亿两。“盖新疆一省之地已不下二万万方里,以至贱之价,每方里亦当卖银五两,是新疆已应得十万万”。粗略计算,以当时的新疆200万平方公里来算,也就是说,2万平方千米价值5两白银,2万平方千米,就是长200米、宽100米大小,相当于30亩地。谭嗣同认为,这还是贱卖价。
不止新疆、西藏可卖,在谭嗣同看来,满洲、蒙古等地也皆可卖之。满洲、蒙古也可卖10亿两。
如果以割地抵赔款,要割让多大的地方呢?晚清七十年,清政府一共赔款总额大约为8.5亿两白银。按谭嗣同给出的价格,那么,一个新疆足矣。只是可惜了辛辛苦苦收复新疆的左宗棠。另外,谭嗣同认可的价格外国人也不一定认可。
不过,按谭嗣同的设想,还可以卖掉满洲、蒙古,同样又是10亿两。满洲是清廷的龙兴之地,绝对不会卖,但蒙古还是可以的。事实证明,今天的蒙古没有卖也独立出去了。按谭嗣同的估算,蒙古价值2-3亿两应该没问题。
也就是说,一个新疆、一个蒙古即可解决问题。当然,这么算肯定是过于简单了。外国那么多国家,也不会满足于瓜分两省。不过,在清政府看来,西北,西南还有大把的地方可卖。
地是真的卖了,赔款倒是不用赔了,那么,国库充盈的清政府能痛定思痛,知耻后勇吗?这个也很难说。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根据历史来看,割地还有可能收回,比如香港、台湾。但赔款就很难要回。庚子赔款如果不是美国愿意退还,根本不可能拿到一分钱。虽然是割地,但领土不会跑,中国的领土不会跑到欧洲去,只是暂时的分离而已。中国历朝历代一直分分合合、疆界也不断变化中。比如新疆、西藏就是得益于领土扩张。
割肉还是放血?总之都难受。割地赔款,就相当于割一点肉、不截肢,再偶尔放一点血,期待休养一段后再恢复。但辛丑条约以后,赔款的数额已经超出清政府财政收入的十多倍,到清朝灭亡时,国库里只有10两银元。这就相当于,清朝直接被放血而死,出血性大休克致死。
在割地、赔款两难中,如果非要做出选择,二选一,相信清政府肯定会选择割地。不过有一点几乎可以肯定,割了地,保存了实力,清廷不会那么早灭亡。
不过,说半天,一切都是假设。历史不会朝着假设的方向发展。
割地割的是中国,赔款赔的是政府、百姓。性质完全不同。谭嗣同因为“卖地论”被批为汉奸,所以主张割地比赔款更有危险。
还好我们只是假设,为喜欢历史的朋友提供了另外一种视角。
不过,重要的事情要说三遍!
假设无罪!假设无罪!假设无罪!
不割地、不赔款,才是我们最终想要的!

7. 如果晚清只割地、不赔款会怎样?

也就是为大清多续上几年的命,还是逃不过覆灭的命运。但其实会对世界格局产生非常有趣的影响。



晚清一共赔了多少钱出去呢?算上利息,一共是13亿两之多。当然有些钱实在赔不起,只能分期付款,所以实际赔款没有这么多,但仍旧不是一个小数目。我国人民一直有攒钱的习惯。这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把人们的家底都掏空了。但是,如果只割地,不赔款,省下这13万两白银,不过是使晚清多苟延残喘几年而已。这么多赔款并不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盖因腐朽的封建制度根本不适应历史潮流。试问,如果没有赔款的压力,普通百姓的生活就能过得好吗?贪官污吏和土豪劣绅对百姓的敲骨吸髓会因此而稍微收敛吗?末年的苛捐杂税已经压得百姓直不起腰了,加不加赔款都不会使百姓好过多少。对百姓的区别,也就是提前收50年的税变成提前收30年的税而已。
对欧洲列强来说,赔款固然很多,但这么些钱对他们来说并不是最重要的。对他们来说,还是抢占殖民地以倾销自己国内过剩的商品更为合他们的心意。但是对日本来说就不一样了。《马关条约》赔款两亿三千万两白银。日本正是借着这股东风才成长为当时的资本主义强国。当时的日本,可以说是以举国之力发动与大清的战争。为了准备这场战争,日本百姓吃的苦不必中国百姓少。日本胜,得来的赔款和殖民地会让日本腾飞。日本败,这个小小的岛国就会一蹶不振。羸弱的清朝让日本赌赢了。日本拿这笔钱发展工业,加强基础教育。从此日本也加入了资本主义强国的行列。要是日本不要这笔赔款而只要割地,那这个国家也就永远沉沦了,这会给世界格局带来极大的变化。

如果晚清只割地、不赔款会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