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经济活动的特征有

2024-05-04 13:36

1. 旅游经济活动的特征有

一、神农架林区旅游资源和旅游产业的基本情况

神农架茫茫的林海,完好的原始生态系统,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宜人的气候条件,原始独特的内陆高山文化,共同构成了绚丽多彩的山水画卷。也使神农架享有了“绿色明珠”、“天然动植物园”、“生物避难所”、“物种基因库”、“自然博物馆”、“清凉王国”等等众多美誉。在地球生态环境日益遭到破坏、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今天,神农架正以其原始完美的生态环境而引起世人瞩目。

1、林区生态完好,生物多样,原始神秘,民风古朴。

在神农架325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森林覆盖率高达88%,保护区96%,是古老遗树种与珍稀濒危动植物的生息繁衍地和庇护所、境内有各类植物3700多种,其中高等维管束植物2671种,列为国家一、二级保护的树种39种;有各类动物1050种,其中脊椎动物493种,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有70种,尤以白化动物和“野人”之谜为世界关注。由于神农架对于森林生态学研究具有全球性意义,国务院批准神农架为“国家级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接纳神农架为人与生物圈计划“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成员,受到全球环境基金(GEF)资助,成为“亚洲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区”。

神农架古老神秘的森林里,保存着古老神秘的文化。炎帝神农氏尝草采药的传说,汉民族神话史诗《黑暗传》,南方丝绸之路川鄂古盐道,原始古朴的土家婚俗,源远流长的“丧鼓歌”、“仪式歌”以及人们的衣食住行都具有浓厚的山乡情韵,与雄奇的森林自然环境相映衬,人与自然共同构成了我国内地的高山原始生态文化圈,并具有“神奇、古朴、原始、自然、和谐”的显著特征,使神农架成为开展生态旅游的最佳目的地。到神农架观原始洪荒之貌,赏幽野绿秀之景,品神农文化之韵,探野人传奇之谜,已成为世人无比向往的地方。

2、林区旅游配套设施不断完善,旅游产业的主导地位开始凸现。

近年来,林区政府累计投资1.2亿元,建设了天燕生态旅游区、中国南方唯一的天然高山滑雪场、天生桥景区,改造提升了神农顶、神农坛、香溪源、红坪等景区,配套建设了木鱼、红坪旅游中心镇,两镇皆被评为全省旅游明星镇,木鱼镇被授予省级旅游度假区,全区拥有宾馆饭店38家(星级饭店23家),有一定接待规模的旅游农庄136家,日接待能力达7000余人。累计投资2.3亿元改善交通基础设施,完成路基改造318.28公里,摊铺油路165.38公里,主干线国、省道及景区道路实现了“黑色化”。累计投资4000多万元,实现了主要景区的通讯覆盖。全区景区于2002年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第三方认证,神农顶、天燕、红坪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2004年神农架被评为湖北省“十佳景区”称号。

神农架在加强保护的前提下,通过发展生态旅游,破解了保护与发展之间的难题,走活了全局一盘棋。自2000年以来,旅游接待人次年均增长16.4%,旅游经济总收入年均增长19.7%。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吃、住、行、游、购、娱相配套的旅游产业体系。旅游经济总收入每年以超过20%的增幅上升,并有效促进了林区生态环境保护、扶贫开发、小城镇建设、就业和再就业、旅游经济的主导地位开始凸现。2004年,全区接待海内外游客72.18万人次,实现旅游经济总收入1.5亿元,以旅游为龙头的第三产业产值已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5%。今年以来(截止7月31日),全区共接待游客44.16万人次,同比增长38.7%;其中境外游客7403人次,同比增长740.1%。旅游经济总收入10291万元,同比增长73.7%。仅“五一”黄金周期间,共接待游客7.49万人次,同比增长26.57%,其中境外游客2016人次,同比增长290.7%;旅游经济总收入2018.9万元,同比增长68.24%。预计今年全年可接待游客85万人次,实现旅游经济总收入1.8亿元。目前直接从业人员达3000多人,间接从业人员达15000多人,旅游就业功能不断凸显。产业链不断拉长,农副产品、绿色产品、旅游商品加工业迅猛发展,旅游企业职工收入明显增加,全区农民群众从旅游产业中人均获益1000元以上。老百姓从中得到了实惠,尝到了甜头,保护意识进一步增强,乱砍滥伐,乱捕滥猎、乱采滥挖的现象基本杜绝。

旅游经济活动的特征有

2. 旅游业有什么经济特性

旅游业,国际上称为旅游产业,是凭借旅游资源和设施,专门或者主要从事招徕、接待游客、为其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等六个环节的综合性行业。旅游业务要有三部分构成:旅游业、交通客运业和以饭店为代表的住宿业。他们是旅游业的三大支柱。
在现代经济发展中,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都属于新兴产业,都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优势,都具有扩大国内消费需求,促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产业结构优化提升的重要作用。它们的共同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都具有消费性,即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都能够为人们提供物质和精神产品和服务,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精神需求。
2.都具有消遣性,即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都能够满足人们在工作之外对物质文化的需求,是丰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
3.都具有娱乐性,即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都是以人们的身心体验为内容,为人们提供各种文化了解、体验和娱乐消遣服务。
4.都具有益智性,即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都能够增加人们的科学文化知识,促进人们综合素质的提高。
5.都具有经济性,即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不仅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现代产业结构中都是具有创新的新兴经济产业。
6.都具有关联性,即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都具有很强的关联带动效应,随着它们的迅速发展,能够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由于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和重要内容,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和传播渠道,因此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也是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通过文化产业的发展,必然进一步丰富旅游产品的内容,增强旅游活动的魅力,提升旅游目的地的影响力,扩大旅游市场的范围,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通过旅游产业的发展,将进一步带动文化产品的开发,拓展文化市场的空间,提升文化活动的水平,扩大文化传播的影响,从而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因此,在大力发展国际国内旅游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旅游与文化的相互关系,积极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协同发展,进一步提升旅游的文化内涵和品位,提高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影响力和竞争力,促进旅游产业快速健康地发展。

3. 分析旅游对目的地经济的影响

在当今社会,旅游业已成为重要的第三产业,在有些国家或地区旅游业甚至成为经济收入最大的支柱产业 近年来开放政策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我国旅游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并由此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而旅游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产生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是以满足人们休息、消遣和文化需要为主要目的的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所引起的一切现象和关系的总和.在旅游活动及旅游业给人类带来许多有利影响时,同时也带来了对环境的不可低估的破坏性.旅游是经济、社会、文化等现象的综合反映,这一特性决定了旅游的发展必然给旅游地带来经济。环境、社会等一系列积极的与消极的影响。在发展旅游的道路上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在其初期阶段,人们往往只注重旅游事业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而忽视对综合效益的研究;虽然认识到旅游与环境的密切关系,却忽视旅游的发展给环境带来的消极影响。其结果便是人类在发展旅游的同时也在破坏着旅游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环境,并且影响到人类发展的长远利益。为使旅游业持续、协调发展,有必要分析旅游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影响方式和所造成的结果,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管理、决策提供服务,对旅游环境影响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将对我国旅游事业的管理以及充实旅游学有关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一、旅游环境与旅游业的关系  
  一般意义上的旅游环境,指对于具体的旅游客体——旅游区,影响旅游活动的主体——游客的旅游行为的各种外部因素,包括社会环境、自然生态环境、旅游气氛环境和旅游资源等。这里仅指旅游区的旅游资源、自然生态及相应的旅游气氛。与之相联系,旅游环境问题也就指由于外界作用使上述因素受到影响和破坏,使游客旅游活动的满足程度受到影响。旅游区的旅游资源是游客观赏的对象。对于游客而言,旅游资源本身蕴含的各种美学特征及其历史、文化、科学价值是旅游行为的直接激发者,资源的破坏将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满足程度。 
  旅游区的自然生态环境是旅游区地貌、空气、水和动植物等生态因子的总称,这些生态的有机结合形成了旅游区环境的优美与愉悦。从人类审美的心理需求来看,自然景观美是基础,在一个空气污浊、水体污染、四周嘈杂的环境中,游客是无法去领略、欣赏、体会具体游览对象的各种美学特征的。特别是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的闲暇时间逐步增加,城市居民进行旅游、回归自然,借自然环境的洁净达到锻炼和疗养身心的愿望正日益高涨。由此看来,旅游区的自然生态环境从某种意议上来说也是一种旅游资源。  
  旅游气氛环境指旅游区所特有的地方特色、历史、民族风情及与之相适应的外部氛围。旅游环境美是形象与意境的双重美,而每一具体的游览对象,其对游客旅游行为的激发,很大程度上是它反映出的特殊的历史、地方、民族特点或一种异国、异地的特殊情调。所以,旅游区环境状况的好坏对旅游者旅游效果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游客旅游的满足程度与旅游区环境条件息息相关,直接影响旅游业持续发展,必须充分认识到保护旅游区环境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二、旅游对环境的有利影响  
    1. 旅游对经济环境的有利影响是最为显著的,旅游业和其他产业相比,是一个投资少,见效快,无污染的产业,同时,旅游业还能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这就使旅游业对于该地区国民经济收入具有重大的意义.  
    2. 发展旅游业,还能增长当地的就业机会,使更多的人有业可从,解决了社会中就业的一大难题,降低社会制安事件的发生频率.同时,各地游客的进入,增长了当地居民和外地人的接触和交往,促进了相互间的文化交流,扩大了视野,提高了文化素养.  
    3. 旅游业对生态环境也有明显的有利影响.随着旅游业的日益发展,不断地开发旅游资源,其中有不少旅游资源原来就存在一些生态问题,,在旅游资源开发中,便可采取旅游生态建设和污染治理的措施,使开发出来的旅游资源比原来的生态环境质量更高,即旅游开发美化了生态环境.旅游业还能保持生态环境.旅游资源开发出来进入利用阶段,若能科学地管理,能使当地生态环境进入良性循环.  
    三、旅游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旅游对环境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大气的影响、对水体环境的影响、噪音污染、对动植物的破坏和干扰、对景观环境的破坏等方面。大量事实表明,旅游已成为环境污染源之一,因此有必要对于旅游污染环境的主要途径及其特殊性做一总结,归纳出旅游影响环境的基本规律,从而为从旅游管理角度加强环境保护提供依据。  
    旅游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时刻都离不开环境的影响,同时旅游文化也在时刻影响环境。旅游文化的发展对环境的负面作用和消极影响,日益显现出来,已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旅游文化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是近年来颇受重视的研究课题,国内外有不少学者对此作了相关研究。我们这里介绍的是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归纳的八个方面的负面影响,具体如下: 
  (一)对地表和土壤的影响  
  随着各自然区域内旅游活动的开展,旅游设施开发与日俱增,已使很多完整的生态地区被逐渐分割,形成岛屿化,使生态环境面临前所未有的人工化改造,如地表铺面、植被更新、外来物种引入等。无论是陆地还是水域表面都可能受到旅游活动的影响,岩岸、沙滩、湿地、泥沼地、天然洞穴、土壤等不同的地表覆盖都可能承受不同类型的旅游冲击,尤其是地表植物所赖以生存的土壤有机层往往受到最严重的冲击。如露营、野餐、步行等都会对土壤造成严重的人为干扰。土壤一旦受到冲击,物理结构、化学成分、生物因子等都会随之发生变化,并最终影响土壤上植物的种类与生长,昆虫、动物也会随之迁徙或减少。  
    (二)对植物的影响  
    人类的旅游活动对地表植被和植物的影响可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大类。直接影响行为包括移除、踩踏、火灾、作为营火材料采集和对水生植物的危害。间接影响财包括外来物种引入、营养盐污染、车辆废气、土壤流失等问题,这些都会间接地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健康。  
    1.大面积移除  
    这是人类旅游活动对植物的最直接伤害。比如,为兴建宾馆、停车场或其他旅游设施,大面积的地表植被剔除,甚至还从外地搬来其他土壤进行客土,以符合工程上的要求,这无疑是对植物族群抄家灭族的行为。  
    2.游客践踏  
旅游活动对植物的影响中,游客践踏是最普遍的形式。只要游客一踏上公园或绿地,他的双脚就可能施压于植物身上。游客观赏自然风景区后,势必产生植物种群的改变,即使是轻度的使用,有时也会造成重大的变化。游客对植物践踏行为会引起一系列的相关反应。如会影响到植物种子发芽,因土壤被踩实而导致幼苗无法顺利成长;对于已成长的植物,则可能因踩踏而导致其生理、形态等发生改变;步行道规划设计不合理,也可能影响到濒危植物物种生长;游客所搭乘的交通工具常会留下车痕,造成植物组成的改变。  
    3.采集  
    采集也是对植物的一种伤害行为。游客最常见的采集动机是想摘下某朵漂亮的花,或想尝尝果实的滋味,或是想带一部分植物回家种植。此外,许多游客迷恋植物的神奇疗效,一到野外看见药用植物就摘,使许多药用植物的天然族群愈来愈少。此外,由于旅游者不慎或管理不善可能导致的森林火灾,致使植被覆盖率下降;任意砍伐树、竹作木屋、竹屋和烧柴等,毁坏了一些幼木,改变了森林树龄结构;大量垃圾堆积,导致土壤营养状态改变,还会造成空气和光线堵塞致使生态系统受到破坏等。 
    (三)对动物的影响  
    旅游区的开发可能会破坏野生动物的栖息地或庇护所。游客到达旅游区后,无论是旅游活动本身或是游客所制造的噪音都会干扰野生动物的生活和繁衍。而且一般游客总喜欢“有吃又有拿”,嗜吃各种山珍海味,又偏爱收集各类野生动物制品,以显示自己的霸气,这样野生动物的生命就受到了威胁。  
    1.干扰  
    游客从事户外旅游活动时,不可避免地会对生存其中的动物尤其是较为敏感的鸟类和哺乳动物造成干扰。如西双版纳的象谷,由于大规模游客的进入,影响了野象的生活规律,使经常出没于原始森林溪水旁的野象,现在只是偶尔有一两头到此活动;游客从事水上活动也可能对水鸟族群造成威胁,使水鸟不能好好孵蛋、导致失温,天鹅或水禽还可能对被钓客的钓钩挫伤,或食入钓鱼用的小铅块而丧命。游客使用各种旅游设施时所产生的噪音也是其中的一大影响因素,如手提音响、水上摩托车、汽艇均产生极大的噪音,这对动物的影响相当大;同时,水上各种船舶还可能产生油污污染,从而影响水中生物的生存。此外,游客在沙滩上的活动也会影响动物的生长,如影响海龟产卵行为等。  
    2.对野生动物的消费  
    旅游活动对野生动物的影响,其中游客对野生动物的消费行为最为严重。我国的游客不仅吃海鲜,更爱吃山珍,各种珍禽异兽只要没有毒,都有可能成为游客猎食的目标,造成这些族群数量的下降甚至绝迹。除了吃之外,游客还喜欢购买野生动物的相关制品,如动物毛皮、象牙等;许多海域原本有各式各类的贝类,但大量供人食用以及被制成各式纪念品后,贝类的数量锐减。  
   (四)对水体环境的影响  
    水体环境在旅游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因而旅游活动对水体环境的影响也是相当广泛而严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船舶油污、垃圾污染  
    旅游水体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旅游船只所排放的垃圾、油污的污染。如桂林漓江,每逢旅游高峰季节,旅游船只几乎是首尾相接,组成浩浩荡荡的“船队”,不仅破坏了游江意境,而且船舶排放的污物大大超过漓江的自净能力,造成江水污染。很多水边地区,如海滨、泉点、河边等地为发展旅游业而修建度假村、休闲中心,其餐厅、宾馆等排放的污水和垃圾也是水体的污染源。  
    2.水上运动  
    随着度假旅游活动的日益兴盛,湖畔、河边、泉点等地水上运动项目,如水上摩托艇、划船、踩水、游泳、垂钓、跳水、潜水、驾驶帆船等,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度假生活内容,同时也给水体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如水上摩托车活动不仅对沙滩及海岸线产生侵蚀作用,而且其产生的涡流也会影响海域生态如珊瑚礁内的浮游生物和鱼类,漏出的油污还会污染水体,甚至会散布化学物质威胁水体生物的健康。    后面还有,字太多粘不下,请上网看吧: http://www.studa.net/Travels/100210/10403850.html

分析旅游对目的地经济的影响

4. 旅游经济的特点

 可持续发展是旅游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中国在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方面,需要大量的投资。中国正急需解决的生态问题有如下几点:(1)森林面积由于过度的滥砍滥伐,中国的森林面积每年以5000KM2的速度减少,森林覆盖面积仅为14%,远远低于世界平均的25%的水平。(2)草原面积中中国草原的1/3由于过度放牧,只放牧不养草,许多草原被毁于一旦,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警告称,再不采取紧急措施,中国草原的沙化率将上升30%,势必严重破坏在西部地区的部分自然景观和人文古迹。(3)珍稀动植物保护由于人口的增长,不断侵占动物栖息地,在国际上登记的630种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中,中国有56种。(4)垃圾处理中国各旅游城市及景区的垃圾处理尚未有一完善的处理方法和流程,每到旅游旺季,人多之时,漫山遍野,人过之处,垃圾成堆,有待制定措施采用法律形式加以规范。(5)大气污染许多城市的空气污染严重到令人害怕的程度。例如北京,这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城,前不久据 BBC报道的消息称:由于严重的污染,北京很难看到蓝天。许多外国游客一提到北京的环境问题,都为之可惜。又如山西的著名旅游景点,从市区到景点的途中,一路烟雾腾腾,日本游客不得不戴着口罩坐在封闭的旅游车里,怨声四起。 随着旅游市场的发展,咨询业和中介业将大力发展。同时,完善的咨询和中介业有赖于当地政府的培育和规范管理,唯此方能确保游客在当地的旅游过程中,得到详尽和正确的信息服务,从而加大对游客的吸引力。

5. 旅游活动的根本属性与特点

首先,旅游业具有综合性。旅游业是集行、游、住、吃、购、娱等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大产业,其综合性是由旅游活动的综合性决定的。这种综合性的特点,同一个旅游目的地对旅游业必须实行全行业管理。
  其次,旅游业具有经济性。发展旅游业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取得经济效益,旅游业本身就是由旅行社业、以饭店为代表的住宿业和交通客运业等众多的以盈利为目的并进行独立核算的经济组织构成的。因此,经济性是旅游业最根本的属性,是旅游业的核心和实质。
  第三,旅游业具有服务性,旅游业为旅游者提供的劳务是一种可以用于交换的特殊商品,这种特殊商品同一般商品一样具有使用价值,而生产这种特殊商品的过程就是服务
  第四,旅游业具有依赖性。我们了解旅游业的依赖性特点,要明确它是一个较为敏感而且脆弱的产业,同时也是有一定风险性的产业。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把它视为唯一经济支柱,一旦发生巨大波动,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第五,旅游业具有带动性。方能带动其他直接或间接为旅游者提供服务的产业全体的发展。所以是一业兴、百业兴。
  第六,旅游业具有外向型。现代旅游业是一种跨地区、跨国界的广泛的人际交往活动,具有明显的外向性或涉外性。
  第七,旅游业具有季节性。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旅游产业的季节性同该国或地区的旅游活动密切相关,而且是旅游活动的季节性所决定的。但是,游览人文旅游资源一般不受季节的限制。
     可以看看#begete#哦,很有意思的APP那。

旅游活动的根本属性与特点

6. 经济生活角度分析,全域旅游的优点

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
发展全域旅游是旅游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五大新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
实施创新驱动,促进创新发展方面,全域旅游是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的创新,也是旅游业转型升级的方向。
协调发展方面,发展全域旅游有利于统筹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供需协调;有利于推动区域特色化发展,
绿色发展方面,发展全域旅游能把生态和旅游结合起来,把资源和产品对接起来,把保护和发展统一起来,将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旅游发展优势,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创造更多的绿色财富和生态福利。
开放发展方面,全域旅游更加注重拓展开放发展空间,打破地域分割、行政分割,打破各种制约,走全方位开放之路,形成开放发展的大格局。
共享发展方面,实施全域旅游、促进城乡旅游互动和城乡发展一体化,不仅能带动广大乡村的基础设施投资,提高农业人口的福祉;还能提升城市人口的生活质量,形成统一高效、平等有序的城乡旅游大市场。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标志。
发展全域旅游是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发展全域旅游是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
  发展全域旅游有助于全面提升我国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

7. 旅游活动对经济的影响?

旅游业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进步,增加人们的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量,然后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促进经济发展。

进一步改善当地的城市环境为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很多有利的影响,而且旅游业的发展可以促进环境保护,还有一些自然保护区的建立。
旅游业的发展不仅能给人们带来美好生活,更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力军。“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增长已实现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转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同拉动,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转向依靠三大产业共同带动。在推动经济动能转化方面,旅游业的拉动效应明显,其不仅带动航空、餐饮、酒店各行业蓬勃发展,甚至对于制造业发展的影响也不容小觑。如当下新兴的邮轮旅游,将对我国的造船工业形成驱动力;同时,旅游消费与高铁的密切关系也让装备制造业更上一层楼。”
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兴支柱产业,被誉为最具潜力和优势的全球朝阳产业。发展旅游业不仅有利于经济投入产出的良性循环,也有利于相关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不断完善。此外,旅游业已成为中国非贸易收入的主要来源,并且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旅游活动对经济的影响?

8. 分析旅游活动的基本特征和本质属性是如何具体体现的

1. 异地性特征
旅游是人类一种空间移动,异地性,就是到定居地以外的任何地方领略不同地区间的差异性。异地性不仅指地理位置的不同,更重要的是只因地区不同而造成的旅游资源的差异性。差异性越大,异地吸引力就越强。

2.暂时性特征
旅游只是到一个地方进行短暂的观光,并不是长期的居住或在当地工作落户。
3.综合性特征
旅游业是集行、游、住、吃、购、娱等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大产业,其综合性是由旅游活动的综合性决定的。这种综合性的特点,同一个旅游目的地对旅游业必须实行全行业管理【摘要】
分析旅游活动的基本特征和本质属性是如何具体体现的【提问】
1. 异地性特征
旅游是人类一种空间移动,异地性,就是到定居地以外的任何地方领略不同地区间的差异性。异地性不仅指地理位置的不同,更重要的是只因地区不同而造成的旅游资源的差异性。差异性越大,异地吸引力就越强。

2.暂时性特征
旅游只是到一个地方进行短暂的观光,并不是长期的居住或在当地工作落户。
3.综合性特征
旅游业是集行、游、住、吃、购、娱等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大产业,其综合性是由旅游活动的综合性决定的。这种综合性的特点,同一个旅游目的地对旅游业必须实行全行业管理【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