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

2024-05-13 08:24

1. 什么是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


什么是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

2. 美联储倡议的二轮量化宽松政策的真正目的?

  美联储议息会议将于本周二至周三举行,这场会议之所以受到全球关注,是因为市场预期美联储将会在会后公布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并会对全球股市、汇市、大宗商品市场未来的走势带来深远影响。
  本周市场或将现大波动
  对于美联储将进一步放宽流动性的预期在过去几个月内逐渐得到加强,主要是因为期间美国公布的一系列数据都显示经济复苏乏力,无法降低高企的失业率。今年9月,美国总统奥巴马更公布了一揽子的经济刺激计划,这使得分析师们开始将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的出台纳入倒计时——因为经济刺激计划势必需要货币政策的配合。此外,最近几个月来,美国CPI增速一直维持在1%以下的极低水平,这使得通缩代替通胀成为美联储关心的首要问题,也令美联储在加印美钞的同时无需投鼠忌器。
  美联储主席伯南克的最新表态也说明进一步的量化宽松已是铁板钉钉,就在上月15日的一次演讲中,他表示疲弱的美国经济基本面、高企的失业率和过低的通胀水平为其采取进一步措施提供了理由。
  “本周唯一可以肯定的就是市场将会非常敏感,”赛道夫投资管理公司创始人迈克尔赛道夫表示,在11月的第一周,投资者应该避免过于紧跟短期走势,因为大量的不定因素都可能在本周三聚集。“没有人知道伯南克将宣布的计划会有多大规模,也没有人能预测细节。”
  规模和执行步骤仍是谜
  正如上述分析人士所言,虽然美联储公布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目前看起来没有悬念,但是对于本次释放的流动性的规模、以及究竟是一次性购买还是分批次进行,或者是购买何种资产,都没有人能够准确预测。
  先来看规模,一般认为美联储本次宣布的资产购买计划规模将在5000-10000亿美元之间,但是高盛方面至今最高的预期则达到了4万亿美元之巨,同时也有人认为联储只会动用2000亿美元。“如果规模在3000亿美元以下,市场将会感到失望。”资本顾问成长基金合伙人钱宁·史密斯指出,最终释放的流动性规模如果太低将可能对最近时间内疯涨的大宗商品、非美货币和股市造成冲击。
  他同时还耐人寻味地暗示,第一轮量化宽松政策的规模高达1.7万亿美元,但是最终只是换得了2%的经济增长率——最新公布的三季度美国GDP增速年率数字为2%,较二季度仅略微走高0.3个百分点。“那么新一轮的规模将会是多少呢?”
  除了规模以外,市场还非常关注美联储的资产购买将如何进行,是一次性的行动,还是分批次分阶段按市场反应来进行。特别是在规模较大的情况下,前者势必将对市场构成强大冲击,而后者的细水长流则可能不会。
  最后,对于美联储将购买何种资产,市场言论也是莫衷一是。有人认为应该会购买2-10年期的中短期国债,而有人则认为会购买30年期的长期国债。
  新闻链接
  市场焦躁中迎接联储议息会议
  备受关注的美联储议息会议将在本周二召开,全球市场观望气氛浓重。由于对美联储会否推出新一轮量化宽松以及规模如何等问题难以把握,投资人纷纷抛售高风险资产。
  上周五,亚太、欧洲股市大部走低,美国股市收盘则基本持平。国际金价走强,最新报1360美元/盎司,但是原油价格跌去近1%,报81.45美元/桶。美元指数仍在77以上,但总体呈现震荡走势。

3. 为什么美联储实行第三次量化宽松政策?

美国的第三轮 其一在大选马上来临之时推出 无疑有一部分政治考虑
及帮助奥竞选 因为奥的对手说了 上台就不在用伯南克担任美联储主席
老布什当年在大选关键未能说服美联储量化刺激经济 而竞选失败
其2  美国这次的操作的效果 主要帮助了美国各大投行 对冲基金等留下充足的留动性
现在美国各大 投行 基金所保有的流动性 非常之高 看到一个数据是1.5万亿
目的很简单 等待欧洲的危机更深 把欧洲优秀的金融 制造拖垮 展开收购.一来进一步打击欧洲
二来重素美国的实力 三来等待日本 庞大的债务破灭 日本目前的债务是全球发达国就最重的
破灭当在不远 然后 有一个神奇的国度 很可能因通胀而倒下  ... 然后98亚洲危机悲剧重演
被美国全面收购 沦为经济殖民地...

为什么美联储实行第三次量化宽松政策?

4. 什么是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

主要是指中央银行在实行零利率或近似零利率政策后,通过购买国债等中长期债券,增加基础货币供给,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资金的干预方式,以鼓励开支和借贷,也被简化地形容为间接增印钞票。量化指的是扩大一定数量的货币发行,宽松即减少银行的资金压力。当银行和金融机构的有价证券被央行收购时,新发行的钱币便被成功地投入到私有银行体系。量化宽松政策所涉及的政府债券,不仅金额庞大,而且周期也较长。一般来说,只有在利率等常规工具不再有效的情况下,货币当局才会采取这种极端做法。
在经济发展正常的情况下,央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操作,一般通过购买市场的短期证券对利率进行微调,从而将利率调节至既定目标利率;而量化宽松则不然,其调控目标即锁定为长期的低利率,各国央行持续向银行系统注入流动性,向市场投放大量货币。即量化宽松下,中央银行对经济体实施的货币政策并非是微调,而是开了一剂猛药。
以美联储实施的量化宽松为例,其政策实施可以大致分为四个阶段[1] 
零利率政策
量化宽松政策的起点,往往都是利率的大幅下降。利率工具失效时,央行才会考虑通过量化宽松政策来调节经济。从2007年8月开始,美联储连续10次降息,隔夜拆借利率由5.25%降至0%到0.25%之间。
补充流动性
2007年金融危机爆发至2008年雷曼兄弟破产期间,美联储以“最后的贷款人”的身份救市。收购一些公司的部分不良资产、推出一系列信贷工具,防止国内外的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出现过分严重的流动性短缺。美联储在这一阶段,将补充流动性(其实就是注入货币)的对象,从传统的商业银行扩展到非银行的金融机构。
主动释放流动性
2008年到2009年,美联储决定购买3000亿的美元长期国债、收购房利美与房地美发行的大量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在这一阶段,美联储开始直接干预市场,直接出资支持陷入困境的公司;直接充当中介,面向市场直接释放流动性。
引导市场长期利率下降
2009年,美国的金融机构渐渐稳定,美联储渐渐通过公开的市场操作购买美国长期国债。试图通过这种操作,引导市场降低长期的利率,减轻负债人的利息负担。到这一阶段,美联储渐渐从台前回到幕后,通过量化宽松为社会的经济提供资金

5. 美联储的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将对中国的资本市场带来什么影响?

美国史无前例的量化宽松政策的推出,对中国货币政策最直接的影响是,中国被动跟随美国进行调整。   

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推出,不仅直接影响到美国的经济复苏和通货膨 胀,也会给美元汇率、大宗商品价格和国际资本流向带来明显的变化,进而间接影响到中国经济金融的运行和宏观经济政策的走向。决策当局需要对此作出前瞻性的 调整,减少美联储政策变动给中国经济运行带来的负面影响。 

短期国际资本流入加剧 

在美联储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作用下,联邦基金利率处于历史低位,美元呈走软趋势。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中美利差倒挂和中国经济企稳回升的良好预 期下,2009年以来流入中国的短期国际资本呈现出加速的态势。未来一段时间里,随着国际金融机构“去杠杠化”进程的结束,美联储向金融市场注入的大量流动性, 通过各种渠道流向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然而,一旦美国经济进入持续复苏,美联储必将逐步退出量化宽松和逐渐收紧银根,美国拆借市场利率和联邦基金利率将会上升。这将使美元升值,并 使部分套利交易平仓。一旦美元企稳走强,国债利率上扬,大宗商品价格回落,资产泡沫可能随之而破裂。大量投机性资金撤出中国,造成资产价格的大幅波动,给 中国的金融稳定埋下巨大的隐患。20世纪90年代东亚国家的资产泡沫破裂并引发金融危机的教训不可不引以为鉴。

人民币汇率调整进退两难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加大了美元汇率的波动,增加了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的难度。2005年7月21日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水平也发生 了明显变化。然而,从2008年7月到2009年3月,金融危机急剧恶化,避险情绪升温,国际金融机构和企业纷纷将资金撤回美国或兑换成美元资产,导致美 元对主要货币汇率保持升值。在这一背景下,人民币事实上又重归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人民币兑美元的波动幅度维持在6.82-6.84之间。2009年3月 下旬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推出,导致美国通胀预期上升、国债融资风险增加和美元融资套利交易活跃,加上全球经济反弹使得美元作为避险工具的需求大大减 弱,以美元资产保值的资金重新追逐高收益资产,美元呈贬值趋势。随着美元走弱,人民币汇率自2009年3月份后连续7个月呈贬值态势,名义有效汇率和实际 有效汇率各贬值9.17%和7.67%。 

在美元贬值和短期国际资本涌入的背景下,人民币升值压力再次显现,人民币汇率政策又一次站在十字路口:是选择缓慢升值还是大幅升值?我们认 为,中国政府不太可能选择大幅升值的策略。首先,在大幅升值方式下,热钱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获得升值带来的收益,热钱获利的成本将大大降低。其次,我们 很难找到一个均衡汇率点,无法计算怎样的升值幅度为一个合适的水平。采取大幅升值策略,人民币汇率很可能出现超调,资金流向逆转的风险很大,或者是一次性 大幅升值以后如果没有升到位,可能还会有下一次的升值预期,造成过多的游资流入。无论是哪一种情形,都会造成资金大进大出,产生宏观金融风险。再者,大幅 升值对出口型企业将带来较大冲击,经济可能出现大幅下滑,进而引发严重的失业问题。 

在当前国际经济环境存在着较大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水平很可能在2010年上半年维持不变。即便人民币兑美元升值,也将是采取温和、渐进、可控的方式。在这种升值方式下,升值预期、热钱流入、资产泡沫和通胀风险都将是货币当局需要面对的挑战。 

通货膨胀卷土重来 

面对资本流入以及资源价格上涨带来的通胀风险,中国CPI和PPI已经连续数月环比上升,并将在四季度实现同比“转正”,预计2010年会出 现持续的温和通胀。根据央行今年第三季度储户问卷调查显示,居民通胀预期持续加强,当季对未来物价预期指数达到 66.7%,已连续第三个季度上升。美联 储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加大了未来全球通胀风险和资产泡沫风险,并通过各种渠道传导至新兴市场国家。 

第一,美联储推出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削弱了美元资产对短期国际资本的吸引力,在人民币升值预期和中美利率差的推动下,大量短期国际资本涌入 中国。同时,由于外部需求的复苏,中国出口环境将一步得到改善,贸易顺差将恢复至一个更高的水平。通过这两个渠道,美国的流动性向中国输入,导致中国的通 货膨胀压力上升。 

第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通过通胀预期上升、美元贬值引发能源等大宗商品价格飙升,导致中国承受更大的通胀压力。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推出后,美元 持续走弱,由于美元是全球能源和大宗商品交易的最主要计价货币,美元贬值直接推动了能源与大宗产品价格上涨。在我国进口商品的结构中,大宗商品,特别是资 源类商品占据较大的比例,国际原材料价格上涨容易传导至国内PPI。尽管目前的价格管制掩盖了PPI向CPI传导的通胀压力,如果未来资源品价格改革启 动,则CPI将承受来自上游价格的上涨压力。 

货币政策可能被动跟随美国进行调整 

美国史无前例的量化宽松政策的推出,对中国货币政策最直接的影响是,中国被动跟随美国进行调整。如果中国不跟随美国和全球的量化宽松政策,人 民币将可能产生更大的升值压力,带来更多的资金流入。如果中国跟进美国的政策,由于中国的家庭和金融机构并不存在去杠杆化的问题,那么中国货币供应量将十 分充足。因此,无论中国跟随还是不跟随美国的货币政策,都会出现流动性充裕的情形,这将推动资产价格泡沫的出现。 

从中长期来看,中国储蓄大于投资、贸易顺差居高不下且处在人口红利期,这些因素在较长时期内难以改变。从短期来看,在热钱流入、国外补库存带 动中国出口增加的推动下,全球资金流向中国,中国外汇储备正重新加速上升,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大,流动性过剩可能再次上演,推高物价水平。由于人民币重归 “盯住”美元的机制,根据蒙代尔的“三元悖论”,在资本跨境流动无法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中国央行要部分丧失货币政策的自主性。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货币政策将追随美国货币政策的调整。当美联储加息信号非常明确甚至是宣布加息之后,中国央行才会提升存贷款基准利率。在通 货膨胀显现的初期,中国货币政策的调整将更多的依赖于数量工具,如信贷的“窗口”指导、正回购央票、发行定向票据、存款准备金等,宏观调控政策紧缩的顺序 很可能是从窗口指导和审慎监管开始,再到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这中间可能会伴随收紧项目审批,最后才是进入加息周期。

美联储的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将对中国的资本市场带来什么影响?

6. 为什么美联储“量化宽松”是无效的?

�娼羟��南�颜撸�袒滩话驳囊�校�踔廖;�岳匆恢北硐旨崛偷氖狄到纾�彩墙餍∩魑ⅲ�葱路αΑ�
现在,美联储内部也正在为是否需要加大定量宽松政策的力度而争执不下,据说新一轮大规模资产购买计划正在讨论之中。许多人对美联储的作用仍抱有幻想,无非是受了那些陈腐的宏观经济学教条的影响,这些广为流行的观点认为,经济所以持续低迷,是因为终端信贷市场利率太高,消费者和企业借不到钱或借贷成本太高,因而压制了消费和投资,而终端利率过高又是由普遍悲观情绪所导致,所以,对应的药方就是,央行注入更多的货币来压低利率。
然而,这一逻辑链条中埋伏了致命的错误,首先,悲观情绪会抬高人们的储蓄倾向,这就意味着金融市场上货币供给会增加,当然,悲观情绪同时也提高了银行的储备率,因而降低了货币乘数,两相抵消,最终结果利率水平未必是提高的,其次,实际上一级市场的利率已经低得不能再低了,银行并不缺乏流动性,只是不肯借给消费者和企业,那么,往银行口袋里塞更多的钱就说服它放出去了?
上述错误的根源在于这样一种认知:利率是货币的价格,所以货币供给越多,它的价格就越低;然而,更贴切看法是:利率是克服分歧进行资源再配置的代价,这一分歧是乐观者与悲观者之间对未来看法的差异;这一认知所引出的现实含义是,社会总的分歧程度越大,利率水平就越高,更具体的,发生在分歧较大者之间的借贷,其利率高于分歧较小者之间的。
当一位企业家需要为某桩生意筹资时,如果他能找到足够多与他对此生意前景看法近似的人,他就不需要借钱,向他们发行股票好了;更有甚者,如果他找到的人更多,连股票都无须发行,直接让他们带着开展这桩生意所需的各种资源(设备、人力、材料、管理技能等等)入股好了。
将此原理运用到宏观水平上,其含义是,在繁荣期,市场洋溢着乐观气氛,即大家对未来都很乐观,利率就会很低;在萧条期,大家都很悲观,利率也会很低——甚至会低到负的,因为太多人都想储蓄又不知道该把钱往哪里放——-,但这个很低是对作为绝大多数悲观者之间而言,对于那些在萧条期仍很乐观并保持消费和创业热情的极少数,待遇就不同了,利率变得极高。
如此推论,利率最高的阶段应在复苏早期,此时少数先知先觉者开始意识到新一轮创新和投资机会的来临,他们急于要捕捉这些机会,但能被说服把钱借给他的人还不多,于是利率开始上升;然后,当这些人慢慢开始取得成就,了解到这些情况的人开始跟进,利率继续上升,直到跟进者的比例达到某个点,此时乐观者已足够多,利率再次向下。

7. 请问什么意思是: 美联储,美联(量)化宽松。

美联储是美国联邦储备系统的别称,为美国最高货币政策主管机关,负责保管商业银行准备金、对商业银行贷款及发行联邦储备券。共分三层组织,最高为理事会,其下是12 个联邦储备银行和各储备银行的会员银行。
美联(量)化宽松:是指中央银行在实行零利率或近似零利率政策后,通过购买国债等中长期债券增加基础货币供给,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以改变市场主体对利率和汇率的预期,恢复市场信心,刺激经济复苏的政策。被视为一种非常规货币政策操纵工具。
望采纳哦!

请问什么意思是: 美联储,美联(量)化宽松。

8. 美联储的量化宽松政策会给中国经济产生什么影响?

在美联储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作用下,2009年以来流入中国的短期国际资本呈现出加速的态势。按照错误与遗漏的方法测算,2009年上半年短期国际资本流入228亿美元;按照残差法的测算,2009年上半年短期国际资本流入达452亿美元。  未来一段时间里,随着国际金融机构“去杠杆化”进程的结束,美联储向金融市场注入的大量流动 ,通过各种渠道流向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同家。同时,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已降至接近零利率的水平,日前中国的一年期存款利率经过四次降息话为2.25%,远高于美国联邦基准利率水平,短期内美联储加息的可能性不大,中美利差倒挂的局面将继续维持。在这种情形下,短期国际资本流入中国的趋势还将持续。  然而,一旦美国经济进入持续复苏,美联储必将逐步退出量化宽松和逐渐收紧银根,美国拆借市场利率和联邦基金利率将会上升。这将使美元升值,并使部分套利交易平仓。一旦美元企稳走强,国债利率上扬,大宗商品价格回落,资产泡沫可能随之而破裂。大量投机性资金撤出中国,造成资产价格的大幅波动,给中国的金融稳定埋下巨大的隐患。20世纪90年代东亚国家的资产泡沫破裂并引发金融危机的教训不可不引以为鉴。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加大了美元汇率的波动,增加了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的难度。2005年7月21日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水乎也发生了明显变化。  然而,从2008年7月到2009年3月,金融危机急剧恶化,避险情绪升温,国际金融机构和企业纷纷将资金撤回美国或兑换成美元资产,导致美元对主要货币汇率保持升值。在这一背景卜,人民币事实又重归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人民币兑美元的波动幅度维持在6.82~6.84之间。2009年3月下旬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推出,导致美同通胀预期上升、国债融资风险增加和美元融资套利交易活跃,加上全球经济反弹使得美元作为避险工具的需求大大减弱,以美元资产保值的资金重新追逐高收益资产,美元呈贬值趋势。随着美元走弱,人民币汇率自2009年3月份后连续7个月呈贬值态势,名义有效汇率和实际有效汇率各贬值9.17%和7.67%。  在美元贬值和短期国际资本涌入的背景下,人民币升值压力再次显现,中国政府不太可能选择大幅升值的策略。首先,在大幅升值方式下,热钱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获得升值带来的收益,热钱获利的成本将大大降低。其次,我们很难找到一个均衡汇率点,无法计算怎样的升值幅度为一个合适的水平。采取大幅升值策略,人民币汇率很可能出现超调,资金流向逆转的风险很大,或者是一次性大幅升值以后如果没有升到位,可能还会有下一次的升值预期,造成过多的游资流入。无论是哪一种情形,都会造成资金大进大出,产生宏观金融风险。再者,大幅升值对出口型企业将带来较大冲击,经济可能出现大幅下滑,进而引发严重的失业问题。  美国史无前例的量化宽松政策的推出,对中国货币政策最直接的影响是,中国被动跟随美国进行调整。如果中国不跟随美国和全球的量化宽松政策,人民币将可能产生更大的升值压力,带来更多的资金流入。如果中国跟进美国的政策,由于中国的家庭和金融机构并不存在去杠杆化的问题,那么中国货币供应量将十分充足。因此,无论中国跟随还是不跟随美国的货币政策,都会出现流动性充裕的情形,这将推动资产价格泡沫的出现。从中长期来看,中国储蓄大于投资、贸易顺差居高不下且处在人口红利期,这些因素在较长时期内难以改变。从短期来看,在热钱流入、国外补库存带动中国出口增加的推动下,全球资金流向中国,中国外汇储备正重新加速上升,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大,流动性过剩可能再次上演,推高物价水平。由于人民币重归“盯住”美元的机制,根据蒙代尔的“三元悖论”,在资本跨境流动无法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中国央行要部分丧失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货币政策将追随美国货币政策的凋整。当美联储讯息信号非常明确甚至是宣布加息之后,中国央行才会提升存贷款基准利率。在通货膨胀显现的初期,中国货币政策的凋整将更多的依赖于数量工具 ,宏观调控政策紧缩的顺序很可能是从窗口指导和审慎监管开始,再到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这中间可能会伴随收紧项目审批,最后才是进入加息周期。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