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必修一政治提纲

2024-05-09 23:40

1. 高一必修一政治提纲

高一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期末复习试题
第一单元
考点1.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价值和使用价值
考点2.货币的产生、含义和本质?
考点3.货币的职能? 5个: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
考点4.纸币的含义及发行?
考点5.经济收支往来两种结算方式?结算中经常使用的信用工具?
考点6.外汇及汇率?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
考点7. 影响价格的因素有哪些?价格和供求的关系是什么?
考点8.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及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考点9.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对商品生产者的意义?P13最后一段
考点10.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 P14最后一段
考点11.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如何理解“需求有弹性、互补品和替代品”?
考点12.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P16
考点13.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有哪些?主要因素:居民的收入和物价总体水平
考点14.消费类型的三种划分?
考点15.影响消费结构的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和收入)?恩格尔系数及变化的意义?
考点16.影响消费的心理有哪些?如何评价?P20-21
考点17.如何做理智的消费者?
考点18.正确的金钱观?
第二单元
考点1.生产和消费的辩证关系?
考点2.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四个环节及相互关系?
考点3.大力发展生产力(为什么、怎么样)?
考点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及原因?
考点5.公有制经济的组成部分?如何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考点6.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的体现?
考点7.非公有制经济的范围及地位是什么?
考点8.企业的含义?现代企业主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
考点9.公司的含义,法定的公司形式及两者的比较。
考点10.公司的组织机构?公司制的优点?
考点11.公司经营成功的因素有哪些?
考点12.企业的兼并和破产破产。
考点13.劳动与就业?我国的就业形势怎样? 如何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
考点14.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原因、主要权利、措施)。
考点15.我国居民的四种常见的投资方式?分别有什么特点?
考点16. 利息的计算。我国的商业银行(含义、业务)?

第三单元
考点1、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考点2、什么是按劳分配?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按劳分配?坚持按劳分配的意义是什么?
考点3、其他分配方式包括?(个体劳动者按劳动成果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  
考点4、收入分配公平的主要表现是什么?如何实现社会公平?
考点5、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是什么?如何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考点6、财政的含义、国家预算与国家决算的含义。
考点7、财政的基本作用是什么?
考点8、取得财政收入的渠道有哪些?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考点9、财政支出按用途分为哪些内容?财政收支关系有哪几种情形?
考点10、税收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是什么?各基本特征之间的关系怎样?
考点11、我国税收的种类?两个影响较大的税种:增值税、个人所得税?
考点12、为什么要依法纳税?(我国税收的性质、税收的作用)
考点13、违反税法的四种行为的区别?纳税人的权利?

第四单元
考点1、配置资源的两种基本手段?   计划和市场
考点2、市场经济的含义?
考点3、市场如何配置资源(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 市场调节的优点。
考点4、如何规范市场秩序? 建立市场规则;形成社会信用制度(治本之策)
考点5、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考点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考点7、加强宏观调控的必要性、主要目标、手段?
考点8、新世纪头二十年我国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建设方面的目标?
考点9、科学发展观的地位、科学内涵?
考点10、经济建设怎样实现科学发展?(怎样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考点11、 经济全球化的含义、表现、实现载体?
考点12、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及如何应对?  
考点13、世贸组织的作用、基本原则。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机遇与挑战。
考点14、如何全面提高我国的对外开放水平?

高一必修一政治提纲

2. 帮我找 高一政治必修一的提纲 谢谢

>  高一政史地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 1.商品的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商品的基本属性?价值和使用价值。 3.货币的含义和本质? 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本质:一 般等价物 4.货币的职能? 5个: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其他职 能: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 5.纸币的含义,发行量?国家(某些地区)发行、强制使用的价值符 号。 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 度。 6、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不平衡引起的 ①通货膨胀: 实质:供小于求,表现:物价上涨,纸币贬值。影响: 纸币贬值,物价上涨,购买力下降,生活水平下降,商品销售困难, 经济秩序混乱。 ②通货紧缩:实质:供大于求,表现:物价下降,纸币升值。影响; 物价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对人民有好处,但长时间大范围下降会影响 企业生产与投资积极性,使经济萧条,影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导致 市场消费不振,对经济长远发展,人民长远利益不利。 7.经济收支往来两种结算方式?现金结算;转账结算 8. 结算中经常使用的信用工具?信用卡和支票, 支票分为转帐支票 和现金支票。 9.汇率变化P10 100美元换更少的人民币=人民币升值=人民币汇率上升=美元汇率下 跌=美元贬值 10.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P10 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 多变的价格` 1.影响价格的因素有哪些?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价值由社 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价格和供求的关系是什么?P12、13 2.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 系成反比 3. 个别劳动时间对商品生产者的意义? 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 要劳动时间处于有利地位。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处 于不利地位。决定了生产者必须努力缩短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 提高劳动生产率。 4.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 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是 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 础,实行等价交换。 表现形式: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商品价格围绕 价值上下波动。 5.价格变动对不同商品需求量的影响程度不同(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 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 价格变动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 大),如何理解“需求有弹性,弹性各不同? 6.相关商品价格变动对商品需求的影响不同(替代品之间的价格与需 求同方向变化,互补品之间的价格与需求反方向变化),互补品和替 代品的含义 7.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调节生产 ; 提高劳动生产率; 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 1.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有哪些?主要因素(居民的收入是基础和前提 和 物价总体水平) 2.消费类型的三种划分(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钱货两清消费、 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 生存资料消费、 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3.影响消费结构的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和收入) 4.恩格尔系数的含义和恩格尔系数变化的意义?P21 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被称为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越大,必然影响其他消费支出,特别是影响发展资料和享 受资料的增加,影响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的提高。恩格尔系数减小, 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5.影响消费的心理有哪些?如何评价? (1) 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2) 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3)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4)求实心理引发 的消费 6.如何做理智的消费者(必须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践行正确的原则: 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 俭节约,艰苦奋斗) 第二单元 投资与创业 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 第四课、 1.生产和消费的关系(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2.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四个环节及相互关系 3.为什么大力发展生产力 理论原因: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 础.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 现实原因:我国的主要矛盾决定 意义: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充分显 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 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4.怎样发展生产力? 一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二是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 尊重人才,尊重劳动;三是加快科技发展,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四是 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基本制度. 5.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 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原因是:从根本上说,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客观规律决 定的。它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 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实践证明,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6、国有经济的含义、作用及表现?主导作用 7、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有优势;国 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8 公有制经济的组成部分?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 中的国有、集体成分 9、公有制的实现形式?股份制的性质及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 式的意义?公有制主要实现形式是股份制 10、 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是什么?比较个体经济与私营经济?外资经 济的作用是什么? 非公经济的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五课 企业与劳动者 1、企业的含义?现代企业主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公司制 2、公司的含义,法定的公司形式及两者的比较。有限责任公司;股 份有限公司 3、公司的组织机构?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公司制的优 点?独立法人地位 、有限责任制度、科学管理结构 4、股东的权利义务? P38 5、公司经营成功的因素有哪些?(1)正确的经营战略;(2)形成 自己的竞争优势;(3)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6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经营不善的企业会? 被兼并或面临破产 7、劳动的意义是什么?就业的意义是什么?我国的就业形势怎样? 如何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 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源泉:(1)就业是民生之本(2)就业使 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 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3)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劳动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 动力不断在生产(4)劳动者的就业,有利于其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 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形势严峻: 解决就业问题:P42 8、为什么要维护劳动者的权益?如何维护劳动者的权益?P44 第六课 投资的选择 1、 我国居民的投资方式有哪些?分别有什么特点?储蓄存款 (便捷) 、 股票(高风险、高收益同在)、债券(稳健)、保险(规避风险) 2、商业银行的业务有哪些?(存款业务、贷款业务、结算业务。) 作用是什么?利息的计算,储蓄的种类及特点。 3、股票的含义、股票投资的收入来源(股息和红利收入;股票价格 上升带来的差价)、发行股票的意义。P53 4、债券的含义,分类(国债、金融债券、企业债券)及各类债券的 特点。 5、商业保险的含义、分类(人身保险、财产保险)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第七课 个人收入与分配 1、 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 存) 2、 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按劳分配? 必要性:生产资料公有制是 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 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 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3、其他分配方式包括(个体劳动者按劳动成果分配;按生产要素分 配)。 资本、技术和管理。 参与收益分配的生产要素有哪些?劳动、 分配方式与所有制相适应:公有制(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一定有按 劳分配;个体经济一定是按个体劳动者按劳动成果分配;私营经济和 外资经济,以按生产要素分配为主; 现代公有制经济中往往是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4、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是什么?P66效率与公平既有一致性又有矛盾 性。 一致性表现为:(1)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基础,只有提高经济效率, 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加社会财富,才能实现社会公平,没有效率作为 前提和基础的公平,只能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穷。(2)公平是提 高效率的保证。只有给劳动者提供充分的利益和权利分配的公平,才 能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 5、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P66 效率优先:发展经济必须充分调动 各方面积极性,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兼顾公平: 要将收入差距 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分配的结果能促使人们奋进,使社会具有生 机和活力 第八课 国家收入的分配 1、取得财政收入的渠道有哪些?税(最主要部分)、利、债、费 2、 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是什么?P69 经济发展水平 (最根本) 和 分 配政策 3、财政支出按用途分为哪些内容? 经济建设支出(占首位) 科 教文卫支出, 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 社会保障支出, 债务支出。 社 会保障支出指国家财政为公民提供的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 和社会优抚各种费用 4、财政的作用是什么?P74-75 (1)集中力量办大事:A促进资源合理配置;B调控经济平稳运行;C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2)人民生活有保障:A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障;B建立和完善社 会公共服务体系的物质保证;C 实现收入公平分配、健全社会保障体 系、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第九课 征税与纳税 1、税收的特征是什么?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 2、什么是增值税?征收的意义是什么? 增值税是以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 象:增值额 征税对 意义:避免重复征税,防止企业的偷漏税行为;有利于生产专业化和 体现公平竞争,有利于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 3、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对象:个人所得额 意义 :是国家财政收 入的重要来源,也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4 纳税人与负税人关系?P70 公民不一定是纳税人 5、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在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国家利益、 集体利益、 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国家的兴旺发达、 繁荣富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 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各界 缴纳的各种税收作为物质基础。因此,每个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 种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 公民应积极行使纳税人的权利: 公民要增强自己对国家公职人员及公 共权力的监督意识,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使用。 6、四种违反税法的表现:偷税,指纳税人有意违反税法规定,用欺 骗、 隐瞒等方式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 欠税, 拖欠税款; 骗税, 指纳税人用欺骗手段获得国家税收优惠的行为;抗税,暴力、威胁等 手段拒不缴纳。 第四单元 面对市场经济 第十课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 配置资源的两种基本手段? 计划和市场 2 、市场经济的含义? 控不起基础性作用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宏观调 3 、市场如何配置资源? 置 通过价格、供求和竞争,实现资源优化配 4 、市场交易原则? 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 5、加强社会信用制度建设的必要性: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 的条件 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具体要求: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 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6、如何规范市场秩序? 法律和道德(诚信)P80 市场经济的健康 发展,需要法律、道德的规范和引导。每个经济活动者都必须学法、 懂法、守法、用法。既依法办事,又能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益。同时, 应该树立诚信观点,遵守市场道德。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①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这是 基本标志 ②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③国家能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 控(内在要求) 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强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①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 ②市场经济固有的缺陷(自发性、盲目性、 滞后性),完全由市场调节的后果是资源浪费、经济波动、两极分化 ③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要求必须加强国家的宏 观调控 9、宏观调控的含义、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 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宏观调控的三大手段?(经济手段和法律 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为辅) 10、为什么要把两只手结合起来?(1)市场调节是无形的手,宏观 调控是有形的手(2)市场是优化资源配置的有效形式(3)但是市场 调节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缺陷(4)所以需要把市场调节和 宏观调控结合起来,克服市场的弱点和缺陷,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十一课 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1、 2020年我国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小康社会经济建设 方面的目标? 2、要树立科学发展观的原因?P98 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危害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P98-99 展。(理解)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 以人为本是本质和核心;全面发展:政治、经济、文化、生态; 协调:五个统筹 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经济发展和 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3、经济建设怎样实现科学发展?(怎样实现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 P99-100 优化产业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 4、树立科学发展观的意义:牢固树立并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能促 进社会和谐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 与和谐社会的全面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就会更加卓有成 效地推向前进。 十二课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1、 经济全球化的含义、表现(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 化)实现载体?(跨国公司) 2、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有利有弊 利有三:推动生产力发展;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为各 国经济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弊有二: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发达 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使两极分化更加严重;风险全球化,发展中 国家面临更大的威胁 3、 世贸组织的作用、基本原则(最重要:非歧视原则)。我国入 世的时间:2001.12.11 4、 如何评价我国入世的利与弊?(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机遇与挑战) 利有二: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为我国赢得更好的国际环境;有利于 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增强我国经济活力和竞争力。 弊有二:国际竞争与国内竞争结合一起;我国面临的经济风险增加。 总体评价:入世总体上符合我国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 5、如何全面提高我国的对外开放水平? 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基本战略;“引进来”:我国在利用 外资的同时,要结合国内产业结构升级,更多地引进先进技术、管理 经验和高素质人才。 “走出去”:意味着我国对外开放发展到了一个新层次。“走出去”,是 指通过到境外投资办厂、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输出等各种形式,与其 他国家进行经济技术合作。 积极意义: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拓展发展空间,促 进我国经济发展. 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经济生活重点专题复习 1.质量问题 热点新闻:近期产品质量问题频出,严重危害消费者的人身安全,我 们不禁要问,身边的产品怎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出问题呢? 基础知识回顾:①什么是商品?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是什么? P4-5 ②企业怎样才能经营成功?P41-43 ■企业经营者的素质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信誉和形象,正当 竞争,经济效益 ■▲诚实信用的原则 结合P90社会信用制度建设 ■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尤其是安全权) ③消费者有哪些典型心理?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要遵循哪些原则? P22-24 ④市场调节具有哪些弊端?P91;什么是宏观调控,它的主要目标是 什么? P93 2.价格问题 2007年,猪肉涨价成为了千家万户议论的话题,有人在描述近段时间 最为热门的炒股和猪肉涨价的问题时用了:“每天起来一上网,一是看 看股票升了没有,二是看看肉价降了没有”。 猪肉涨价甚至还引起了温 家宝总理的牵挂,他表示政府正采取各种办法,“让农民养猪能挣钱, 城里人特别是低收入家庭又吃得起肉。” 基础知识回顾:①价格的影响因素和决定因素分别是什么?P12-14 ■市场形成价格,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价格也影响供求 ②价格和价值是什么关系?商品的价值量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 劳动生产率是什么关系?P14互补商品和互为替代品有何区别?P16 ③价格变动对生产有哪些影响?P17价值规律的内容和形式分别是什 么P15 ④市场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有哪些?国家的宏观调控有哪些手 段?P91-93 ■积极作用:市场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相互作用,支配着人们的经 济活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及 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 ■消极作用: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滞后性,需要国家宏观调控 3. 投资问题 2007年5月31日,财政部决定上调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从1‰至3‰, 消息一出,大盘应声低开。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一直是影响股市的重 要因素之一。 基础知识回顾:①能分析各种投资方式的利弊。设计投资方案P51-56 ②税收的含义、特征、性质分别是什么?有哪些违法行为?P76-77, 82 ③为什么要依法纳税?P81公民的权利 4.就业问题 2007年6月浙江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招聘大会上,7.5万人争夺起了 1500余家单位的2万多个岗位,就业难问题再次引起社会关注。而许 多应届生普遍表示,“大城市机会多”,外地“生活不习惯”、“基层太 艰苦”等。有的坦言,在杭州找不到好工作,宁愿待业。 基础知识回顾:①生产与消费是什么关系?P31-32 ■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②为什么会出现就业难问题?P45第二段 业问题P45 ■就业是民生之本,关系社会稳定,共同富裕 ■劳动权是公民享有各项权利的基础,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体现 ③怎样解决就业问题?劳动者应树立怎样的择业观?P45 ■党和政府应该?劳动者应该怎样? ■经济发展是增加就业的根本途径, 发展第三产业是增加就业量的主 要途径,非公有制经济、乡镇企业、中小企业的发展有有利于吸纳剩 余劳动力,增加就业 三点 为什么要解决就 ■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之一 5.公平问题 中国国务院发改委日前发表一份社会科学调查报告称: 中国城市人群 收入差别接近或超过国际警戒线,城乡差距在不断扩大之中。目前我 国各个行业之间、各个地域之间的收入差距都有不断加大的趋势,分 配不公相当突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警告称,中国不断扩大的贫富差 距可能会威胁其社会稳定, 该问题也被视为中国决策者面对的最为紧 迫的问题之一。 基础知识回顾:①我国实行怎样的分配制度?为什么要实行这种制 度?P62 ②学会区分生活中的个人分配形式。P63-64 ③公平和效率是什么关系?P66 先,兼顾公平 ④怎样做到兼顾效率和公平?PP66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注重公平,国家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 加强宏观调控 ■发挥税收、财政的作用 ■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人数,提高人们的收入 ■改革分配制度,理顺分配关系 我国的分配原则是什么?效率优 ■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6.三农问题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 济社会全面进步。 基础知识回顾:①什么是科学发展观?P98怎样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发 展?如何统筹城乡发展?P100 ②财政有哪些重要作用?P74-75 影响财政的因素有哪些?P69-70为 什么要推进新农村建设?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三农问题,是一个关系国家全局的根本性 问题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7.开放问题 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增长迅速。但我国对外贸易的质量和总体水平 不高:一是出口商品中,资源性、高耗能、高污染的产品仍占有一定 比重。二是出口仍然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制造环节上,国内增值 率不高。三是自主品牌产品出口少,拥有自主品牌出口产品的企业不 足20%,自主品牌出口不足10%。四是出口仍是数量扩张型的,随着出 口数量的持续扩张,贸易摩擦随之增多。 基础知识回顾:①经济全球化有哪些积极和消极的作用? P104 ②什么是科学发展观?P103怎样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发展? P105 ■依靠科技进步和采用现代管理,不断创新,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 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提高经济效益 ■国家要通过宏观调控,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 引导产业的发展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③怎样提高对外开放水平?P107 ■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优化出口商品结构;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开发掌握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提高产品的附 加值; ■妥善处理贸易争端,积极改善贸易环境。

3. 求高一政治必需一提纲

1.商品的定义;商品的两个属性:价值和使用价值;货币的定义和本质;货币的职能;纸币流通的规律(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2.影响价格的因素:供求;决定价格的因素:价值;商品的相关商品:互补品和互为替代品;
3影响消费的因素: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收入预期影响消费;收入差距影响消费;物价总水平 ;价值量和劳动生产率;价值规律

求高一政治必需一提纲

4. 高中政治必修一复习提纲

高一政治主要复习提纲:
   一、
   1、什么是商品和商品经济?   
   2、商品的基本属性及其含义是什么?它们的关系如何?  
   3、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怎样?
   4、什么是劳动生产率?商品生产者为什么要千方百计地提高劳动生产率?
   5、什么是货币?其本质是什么?
   6、货币具有哪些职能?其基本职能是什么?
   7、什么是纸币和货币流通规律?
   8、什么是通货膨胀?其有什么危害性?
   9、什么是价值规律?其表现形式和作用是什么?
  10、商品的价格由什么决定、受什么因素的影响?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二、
  1、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或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什么?为什么?
  2、公有制经济包括哪些内容?
  3、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有何作用?其表现怎
  4、什么是集体经济,其有何作用或优点?目前我国农村实行什么样的经营制度?
  5、我国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主要有哪些? 
  6、我国目前有哪些非公有制形式?如何对待非公有制经济?
  7、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表现是什么? 
  8、我国为什么要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9、我国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其基本内容是什么?
  10、我国存在着哪些非按劳分配方式?
  11、我国为什么要实行以按劳分配为基础,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12、什么是资源和资源配置?
  13、什么是市场和市场经济?
  14、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是什么?其说明了什么?
  15、国家宏观调控的含义、主要目标、手段是什么?
  16、为什么要进行宏观调控?
  17、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国为何要发展市场经济?
  1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三、
  1、什么是市场主体?其包括哪些内容?其中最重要的市场主体是什么?
  2、什么是企业?企业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具有什么重要的作用?
  3、什么是企业法人?其与非企业法人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4、什么是公司?其与企业法人或企业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5、我国的法定公司形式有哪两种?二者的最主要区别是什么?
  6、什么是股票?股票价格是怎样计算的?
   7、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为什么?或者为什么说搞好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既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又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
  8、什么是企业的经济效益?为什么要企业的提高经济效益?怎样企业的提高经济效益?
  9、什么是企业兼并和企业破产?为什么要实行企业兼并和企业破产制度?(P79—82)
  10、什么是国有企业的厂长(经理)负责制?厂长(经理)在企业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11、我国国有企业的领导体制是什么?国有企业的经营者应该怎样处理国家、企业和职工的关系?
  12、企业经营者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为什么要具备这些素质?或者说这些素质对企业有什么样的影响?
  13、什么是企业的信誉和形象?其集中表现是什么?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形象对企业的生存发展有什么作用?
   14、什么是正当竞争和不正当竞争?正当竞争具有什么样的重要意义??
  15、企业为什么要创立名牌产品?
  四、
  1、三大产业是怎样划分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是怎样表示的?
  2、什么是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意义是什么?
  3、什么是农业?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意义是什么?
  4、我国农业存在的问题及其表现是什么?(并由此引申出“为什么必须大力发展粮食生产”的问题)(把第3、4点内容综合:为什么要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
  5、我国农业的根本出路是什么?为此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或怎样发展我国的农业?或怎样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
  6、什么是工业?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7、怎样提高我国的工业技术水平?(或怎样发展工业?或发展我国的工业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
  8、什么是第三产业及其分为哪四个层次的内容?
  9、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什么?为什么?
  10、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具有什么样的重要意义?(把第9、10点内容综合:为什么要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11、怎样调整我国的产业结构?(或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是什么?)
  12、我国的劳动者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其地位由什么构成以及是怎样体现出来的?
  13、我国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有哪些?其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如何?
  14、什么是职业道德?其核心和基本要求是什么?
  15、劳动者为什么要提高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
  16、什么是劳动合同?其内容有哪些?
  17、订立劳动合同必须遵守哪些基本原则?
  18、什么是劳动合同制度?为什么要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为什么说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是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势在必行的选择)? 
  19、什么是社会保障制度?其基本内容有哪些?
   20、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必须坚持哪两个基本原则?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具有什么重要意义?
   五、
  1、什么是社会总产品和社会总产值?
  2、什么是国民收入?其两种表现形式是什么?增加国民收入有何意义?增加国民收入最根本的途径是什么?
  3、按国民收入的最终用途可分为哪两部分?各部分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4、国民收入分配中积累和消费的关系如何?怎样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
  5、什么是财政和预算?预算的功能是什么?
  6、财政收入的形式和财政支出的范围有哪些?
  7、什么是财政收支平衡和财政赤字?
  8、财政的作用有哪些?怎样增加财政收入?
  9、什么是税收?其有哪些基本特征?其基本特征之间的关系怎样?
  10、违反税法的行为有哪些?
  11、我国税收的性质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12、什么是纳税人?我国税收的主要税种有哪些?
  13、怎样树立纳税人意识?
  六、
  1、什么是金融和金融机构?金融体系主要由哪两部分构成?
  2、什么是银行?银行出现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3、我国银行分为哪些类别?
  4、中国人民银行的性质是什么?其地位和主要职能有哪些?
  5、什么是商业银行和银行利润?我国商业银行体系有哪五大国家控股商业银行?
  6、什么是政策性银行?其目的是什么?我国目前有哪三家政策性银行?
  7、商业银行的基本业务有哪些?常用办理结算的信用工具有哪些?
  8、银行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9、什么是存款储蓄?其种类有哪些?
  10、我国对公民存款储蓄的政策和原则是什么?适量的存款储蓄有哪些重大作用?
  11、什么是债劵?债劵与股票有何异同?
  12、债劵分为哪些类别?各类债劵有何特点?
  13、什么是商业保险?其分为哪两类?商业保险有何作用?
  七、
  1、商品服务市场由哪些市场构成?商品服务市场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
  2、什么是消费品市场?其有哪些特点?
  3、什么是生产资料市场?其有哪些特点?
  4、什么是服务市场?其有哪些特点?
  5、在市场交易活动中,必须遵守哪些原则?
  6、为什么要坚持市场交易原则?(即坚持市场交易原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7、什么是家庭消费?其是怎样分类的?
  8、影响家庭消费的根本因素和一系列的因素有哪些?
  9、生产和消费的关系如何?
  10、为什么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怎样树立之?
  11、消费者依法享有哪些权利?为什么要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怎样维护之?
  12、消费者因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同经营者发生争议,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解决问题?
  八、
  1、什么是世界市场?当代世界市场有哪些特点?
  2、什么是外汇、汇率和外汇储备?
  3、在国际贸易中,发达国家是怎样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经济剥削的?
  4、最重要的世界性贸易与金融组织有哪些?各组织的性质、目的和作用分别是什么?世贸组织实施的最重要原则是什么?
  5、我国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在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中要实施什么样的战略?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6、什么是对外贸易?现代意义的对外贸易包括哪些类型?其中哪一种类型既是传统形式也是居主导地位的形式?
  7、对外贸易由哪两部分构成?什么是贸易顺差、逆差和平衡?在对外贸易中,怎样处理进口和出口的关系?
  8、什么是海关和关税?征收关税有何意义?
  9、我国对外贸易的方式与作用有哪些?
  10、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有哪些?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与自力更生的关系如何?为什么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以上提纲是根据人教版的课本归纳的。)

5. 高一政治必修一复习提纲

高一政治主要复习提纲:
   一、
   1、什么是商品和商品经济?   
   2、商品的基本属性及其含义是什么?它们的关系如何?  
   3、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怎样?
   4、什么是劳动生产率?商品生产者为什么要千方百计地提高劳动生产率?
   5、什么是货币?其本质是什么?
   6、货币具有哪些职能?其基本职能是什么?
   7、什么是纸币和货币流通规律?
   8、什么是通货膨胀?其有什么危害性?
   9、什么是价值规律?其表现形式和作用是什么?
  10、商品的价格由什么决定、受什么因素的影响?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二、
  1、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或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什么?为什么?
  2、公有制经济包括哪些内容?
  3、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有何作用?其表现怎
  4、什么是集体经济,其有何作用或优点?目前我国农村实行什么样的经营制度?
  5、我国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主要有哪些? 
  6、我国目前有哪些非公有制形式?如何对待非公有制经济?
  7、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表现是什么? 
  8、我国为什么要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9、我国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其基本内容是什么?
  10、我国存在着哪些非按劳分配方式?
  11、我国为什么要实行以按劳分配为基础,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12、什么是资源和资源配置?
  13、什么是市场和市场经济?
  14、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是什么?其说明了什么?
  15、国家宏观调控的含义、主要目标、手段是什么?
  16、为什么要进行宏观调控?
  17、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国为何要发展市场经济?
  1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三、
  1、什么是市场主体?其包括哪些内容?其中最重要的市场主体是什么?
  2、什么是企业?企业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具有什么重要的作用?
  3、什么是企业法人?其与非企业法人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4、什么是公司?其与企业法人或企业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5、我国的法定公司形式有哪两种?二者的最主要区别是什么?
  6、什么是股票?股票价格是怎样计算的?
   7、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为什么?或者为什么说搞好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既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又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
  8、什么是企业的经济效益?为什么要企业的提高经济效益?怎样企业的提高经济效益?
  9、什么是企业兼并和企业破产?为什么要实行企业兼并和企业破产制度?(P79—82)
  10、什么是国有企业的厂长(经理)负责制?厂长(经理)在企业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11、我国国有企业的领导体制是什么?国有企业的经营者应该怎样处理国家、企业和职工的关系?
  12、企业经营者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为什么要具备这些素质?或者说这些素质对企业有什么样的影响?
  13、什么是企业的信誉和形象?其集中表现是什么?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形象对企业的生存发展有什么作用?
   14、什么是正当竞争和不正当竞争?正当竞争具有什么样的重要意义??
  15、企业为什么要创立名牌产品?
  四、
  1、三大产业是怎样划分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是怎样表示的?
  2、什么是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意义是什么?
  3、什么是农业?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意义是什么?
  4、我国农业存在的问题及其表现是什么?(并由此引申出“为什么必须大力发展粮食生产”的问题)(把第3、4点内容综合:为什么要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
  5、我国农业的根本出路是什么?为此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或怎样发展我国的农业?或怎样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
  6、什么是工业?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7、怎样提高我国的工业技术水平?(或怎样发展工业?或发展我国的工业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
  8、什么是第三产业及其分为哪四个层次的内容?
  9、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什么?为什么?
  10、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具有什么样的重要意义?(把第9、10点内容综合:为什么要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11、怎样调整我国的产业结构?(或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是什么?)
  12、我国的劳动者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其地位由什么构成以及是怎样体现出来的?
  13、我国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有哪些?其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如何?
  14、什么是职业道德?其核心和基本要求是什么?
  15、劳动者为什么要提高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
  16、什么是劳动合同?其内容有哪些?
  17、订立劳动合同必须遵守哪些基本原则?
  18、什么是劳动合同制度?为什么要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为什么说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是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势在必行的选择)? 
  19、什么是社会保障制度?其基本内容有哪些?
   20、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必须坚持哪两个基本原则?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具有什么重要意义?
   五、
  1、什么是社会总产品和社会总产值?
  2、什么是国民收入?其两种表现形式是什么?增加国民收入有何意义?增加国民收入最根本的途径是什么?
  3、按国民收入的最终用途可分为哪两部分?各部分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4、国民收入分配中积累和消费的关系如何?怎样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
  5、什么是财政和预算?预算的功能是什么?
  6、财政收入的形式和财政支出的范围有哪些?
  7、什么是财政收支平衡和财政赤字?
  8、财政的作用有哪些?怎样增加财政收入?
  9、什么是税收?其有哪些基本特征?其基本特征之间的关系怎样?
  10、违反税法的行为有哪些?
  11、我国税收的性质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12、什么是纳税人?我国税收的主要税种有哪些?
  13、怎样树立纳税人意识?
  六、
  1、什么是金融和金融机构?金融体系主要由哪两部分构成?
  2、什么是银行?银行出现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3、我国银行分为哪些类别?
  4、中国人民银行的性质是什么?其地位和主要职能有哪些?
  5、什么是商业银行和银行利润?我国商业银行体系有哪五大国家控股商业银行?
  6、什么是政策性银行?其目的是什么?我国目前有哪三家政策性银行?
  7、商业银行的基本业务有哪些?常用办理结算的信用工具有哪些?
  8、银行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9、什么是存款储蓄?其种类有哪些?
  10、我国对公民存款储蓄的政策和原则是什么?适量的存款储蓄有哪些重大作用?
  11、什么是债劵?债劵与股票有何异同?
  12、债劵分为哪些类别?各类债劵有何特点?
  13、什么是商业保险?其分为哪两类?商业保险有何作用?
  七、
  1、商品服务市场由哪些市场构成?商品服务市场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
  2、什么是消费品市场?其有哪些特点?
  3、什么是生产资料市场?其有哪些特点?
  4、什么是服务市场?其有哪些特点?
  5、在市场交易活动中,必须遵守哪些原则?
  6、为什么要坚持市场交易原则?(即坚持市场交易原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7、什么是家庭消费?其是怎样分类的?
  8、影响家庭消费的根本因素和一系列的因素有哪些?
  9、生产和消费的关系如何?
  10、为什么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怎样树立之?
  11、消费者依法享有哪些权利?为什么要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怎样维护之?
  12、消费者因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同经营者发生争议,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解决问题?
  八、
  1、什么是世界市场?当代世界市场有哪些特点?
  2、什么是外汇、汇率和外汇储备?
  3、在国际贸易中,发达国家是怎样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经济剥削的?
  4、最重要的世界性贸易与金融组织有哪些?各组织的性质、目的和作用分别是什么?世贸组织实施的最重要原则是什么?
  5、我国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在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中要实施什么样的战略?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6、什么是对外贸易?现代意义的对外贸易包括哪些类型?其中哪一种类型既是传统形式也是居主导地位的形式?
  7、对外贸易由哪两部分构成?什么是贸易顺差、逆差和平衡?在对外贸易中,怎样处理进口和出口的关系?
  8、什么是海关和关税?征收关税有何意义?
  9、我国对外贸易的方式与作用有哪些?
  10、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有哪些?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与自力更生的关系如何?为什么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高一政治必修一复习提纲

6. 高一政治必修一复习提纲

第一课 商品和商品经济 
一、识记 
1、商品经济的含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和,就是商品经济。 
2、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 
A、价值尺度(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想象中的或观念上的货币;原因在于货币也是商品,也具有价值);B、流通手段(必须是事实在在的货币,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C、贮藏手段(必须是事实在在的足值的货币,即必须是金银铸币或金银条、块;金银首饰不能充当);D、支付手段(用于清偿债务、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E、世界货币(必须是黄金或白银;铸币和纸币都不行;但现在,美圆或欧圆也具备世界货币的某些职能) 
(注)对于流通手段,货币的让渡与商品的让渡是同时进行的,即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对于支付手段,商品的让渡和货币的让渡是不同时的,可先支付货币或后支付货币。 
二、理解 
1、商品的含义:商品: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就是商品。 
(注)物品要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劳动产品;二是必须用于交换。 
2、商品与物品、劳动产品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商品一定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劳动产品和物品不一定都有使用价值,也不一定有价值。 
(2)联系: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商品是劳动产品的一部分;劳动产品包括商品,劳动产品是物品的一部分;物品包括劳动产品。 
★3、商品的基本属性: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 
(1)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人类劳动。 
(注)A、价值是商品的共有属性,是商品交换的基础;B、价值是商品的特有属性,只有商品才有价值;C、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互相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 
D、商品的价值不是自我表现的,是通过交换价值表现出来的。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E、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只有商品才有价值。 
(2)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不同商品的使用价值在质上是不同的,在量上不能比较) 
★(3)关系:对立统一的关系; 
(注)A、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商品的使用价值离不开价值,否则就不是商品,价值是使用价值交换的基础;价值也离不开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价值赖以存在的基础。 
B、作为商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谁都不可能同时占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生产者生产商品的目的是实现商品的价值,因此必须让渡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为了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因此必须让渡价值。 
★4、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区别,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2)个别劳动时间是指个别生产者生产某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 
★(3)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某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商品交换过程中自发形成的,并不是由某个计算中心计算出来的。 
★5、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1)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的生产效率。有两种表示方法:一是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生产出的产品数量:如2双鞋/一小时;二是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如2小时/一匹布 
(2)关系: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个别劳动时间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 商品的价值总量 
社会劳动生产率 
个别劳动生产率 
(补充)不管是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还是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时间内生产出来的产品数量(使用价值)就越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使用价值量成正比。 
★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的意义: 

★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意义: 

6、价格、商品流通、纸币、通货膨胀的含义 
(1)价格: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就叫价格; 
★(注)价格以价值为基础,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由价值决定;同时价格又受供求关系的影响。 
(2)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公式:商品——货币——商品 
(3)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没有价值,代替货币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职能。(4)通货膨胀:A、货币(纸币)流通规律: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纸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同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公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待销售的商品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数B、通货膨胀: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从而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叫做通货膨胀。 
C、通货膨胀必然引起物价上涨;但物价上涨不一定是由通货膨胀引起的。 
★★7、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1)内容: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2)地位: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人们只能遵循价值规律和利用价值规律而不能违背价值规律。 
★★8、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1)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2)图示:A、物价上涨 获利增加 生产扩大 供过于求 ;供不应求 生产缩小 获利减少 价格下降 
B、 供不应求﹍价格 供过于求﹍ 价格 
★★(注)等价交换原则的贯彻:A、所谓等价,就是交换双方的商品价值量要相等;在货币出现以后,应表现为价格与价值相符。但实际上价格有时高于价值有时低于价值,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价格虽然由价值决定,但价格还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价格与供求关系是相互制约的(如上图所示) B、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现象并不违背价值规律,而恰恰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因为:第一,价格的波动是以价值为轴心的,而不是脱离价值无限地上升或下降,表明价格由价值决定。第二,价格波动的原因是供求关系与价格相互制约。第三,虽然在每一次交易中价格与价值并不一致,但从较长时间看,商品的平均价格还是和商品的价值一致。(如上图所示) 
★★9、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 
(1)价值规律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实际是市场价格在起调节作用) 
(2)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3)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价值规律的三点作用归结到一点,就是: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三、运用与分析 
1、结合现实生活中人们对货币的不同看法,从货币的起源和本质说明应如何正确认识货币的作用 
(1)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即货币可以和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是财富的象征和代表)。 
(2)任何社会,只要存在货币,都具有一般等价物的共性。但是,货币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其作用范围、形式及所反映的生产关系是完全不同的。在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成了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人们崇拜货币发展到了狂热的地步。 
(3)在社会主义社会,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财富的象征,经济活动需要货币,因此不能认为“金钱是万恶之源”。但是我们不能把获得金钱作为人生的最高目标,“金钱万能”观点是错误的。对待货币正确态度应该是“取之有道,用之有道”,要自觉地抵制资本主义拜金主义思想。 
★★2、用价值规律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商品生产者必须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 
为什么商品生产者要千方百计提高自己的劳动生产率? 
理解:生产某种商品的个别商品生产者率先提高劳动生产率,他们生产的单位产品内包含的个别劳动时间就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由于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这些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并不改变,但产品的总量增加了,因而价值总量也必然增加,在交换中就能获得额外的收益。 
第二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识记 
1、公有制经济的含义 
(1)从地位讲: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2)从内涵讲: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指生产资料归全体劳动者或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的经济。 
(3)从外延讲:在我国现阶段,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集体成分。 
2、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经营体制: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注)(1)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性质没有改变。 
(2)集体统一经营和农户分散经营相结合,宜统则统,宜分则分,统分结合,既适应了分散的小规模经营,也适应相对集中的适度规模经营。它较好地适应了我国目前农村生产力发展状况,因而促进了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 
3、我国现阶段的主要非公有制形式(1)我国现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主要有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等。(注)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的主要区别是是否存在雇佣劳动。 
★(2)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政策:在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前提下,要鼓励各种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依法保护各类企业的合法权益和公平竞争,并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 
4、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 
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范围内(范围),劳动者向社会提供劳动(前提),社会以劳动为尺度(衡量标准),向劳动者分配个人消费品(结果),实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原则)。 
5、市场和市场经济的基本含义 
(1)市场分为广义的市场和狭义的市场,狭义的市场是指商品交换的场所,又叫有形的市场;广义的市场是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包括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 
★★(2)市场经济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注)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有效形式。 
6、几种主要的市场(1)从交换的范围而言,有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2)从交换的内容而言,有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房地产市场等 
★★7、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 
(1)主要手段: 
①经济手段: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而影响和调节社会经济活动的措施。经济手段是国家宏观调控最主要的手段(主要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区域政策、收入分配政策和经济计划)。②法律手段: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 
③行政手段: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行政命令、指示、指标、规定等行政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注)国家宏观调控应以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为辅。 
(2)行政手段与经济手段的区别:A、经济手段是运用经济政策和经济计划来实施的,而行政手段是凭借政权的力量,采取强制措施(如行政命令、指示、指标、规定等)来实施的。 
B、经济手段的调节具有间接性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而影响和调节社会经济活动,而行政手段的作用具有直接快速的特点。 
二、理解 
★★1、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 
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上。第一,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第二,国有经济要提高自己的的整体质量和竞争力,引导和影响其他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必须在国内外竞争中不断壮大。 
★★2、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必然性 
(1)从根本上讲,这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 
(2)具体来说,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第二,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第三,这是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可以而且也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第四,实践证明,这种所有制经济形式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是有积极作用的。 
(3)结论,不仅公有制经济要发展,而且要毫不动摇的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3、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结合起来的必然性 
首先,这是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 
其次,这是与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 
最后,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实践证明,坚持这一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激发了社会成员积极投身国家建设的热情,对加快经济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4、树立正确的竞争观念和法制观念的必要性 
(1)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开放性是市场经济固有的一般特征,是通过市场而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所必需的条件,也是市场经济的优越性的体现。 
(2)必须树立正确的竞争观念。在市场经济中,竞争是一种客观存在,每个人都应该具有勇于参与竞争的意识,时刻准备迎接各种挑战。此外,由于社会分工的广泛发展,经济活动参加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的。所以,竞争必须同协作很好得结合起来,在优势互补中实现共同发展。 
(3)必须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在市场经济中,每个人都是经济活动的参加者,都必须学法、懂法、守法。既要保证自己的经济行为符合法律的规范,维护他人参与平等竞争的权利,又要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5、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和主要目标 
(1)必要性: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资源配置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市场的调节作用不是万能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有些经济行为不能发挥调节作用如国防、公安等;有些经济行为是不能让市场对其发挥调节作用如走私、枪支弹药等)市场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弱点和缺陷。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不仅需要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还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使“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结合起来,保证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 
(2)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促进经济增长是国家宏观调控最主要的任务和目标。四个目标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1)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注)①原因: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居于主导地位的是公有制经济,按劳分配是个人收入分配的主要方式,社会生产目的是满足劳动者物质和文化需要。所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可以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也必须把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作为根本目标。 
②要实现共同富裕,在分配中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③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政策:第一,“先富”政策,就是指在收入分配中承认差距的存在,允许一部分地区和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以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与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一致的,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而要同时富裕又不现实,只有先富才能带动共富。第二,分配政策和税收政策。即依法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保障低收入者基本生活,保持社会稳定,促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三、分析与运用 
结合我国经济建设伟大成就的事例,说明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能把人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从而证实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1)事例:京九铁路、三峡工程、黄河小浪底工程等。(2)市场经济的定义、特征和优越性((略)。(3)对市场经济的运行必须实行国家的宏观调控(略)。 
★(4)社会主义国家能够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因为: 
①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所决定的社会根本利益的一致性使得社会主义国家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为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创造条件。 
②在我国,国有经济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因而有雄厚的实力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导向作用。 
③在我国,中国共产党是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有能力将全国人民的意志统一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更好、更有成效。 
④总之,社会主义国家可以把人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结合起来,运用多种手段对经济活动进行广泛的宏观调控,并且能比资本主义国家做的更好、更有成效。

7. 急需高一政治必修一复习提纲

1、商品的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使用价值概念: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注意:有使用价值不一定是商品,商品必须有使用价值。)

(2)商品的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注意: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交换,是因为都耗费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3)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是商品,没有价值的东西也不是商品。任何人不能同时兼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消费者购买商品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销售者是为了实现商品的价值。

(二)货币的本质。

1、货币的产生: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货币的含义和本质:

(1)含义: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的商品。

(2)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一般等价物:能表现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商品。)

3、货币的职能

(1)两个基本职能——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

A、价值尺度职能

(1)含义:就是以货币作为尺度来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职能。

(原因:货币之所以能成为价值尺度,是因为货币也是商品,也有价值。)

(2)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所谓价格是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做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在其他因素不变情况下,商品价格与价值成正比。

(3)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是观念上的货币,不需要现实货币。

B、流通手段:

(1)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叫做流通手段。

(2)要注意流通手段与商品流通的区别。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流通手段强调的是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商品流通强调的是商品如何交换。

(3)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

(2)货币在发展过程中又有了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

4、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计算公式。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的价格总额(即待售商品的数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

(这表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例,而同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例。)

5、纸币的产生和发展:

(1)纸币是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而产生的。

(2)纸币的含义:它必须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注意: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它只是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这里需要强调两点:一是由国家或特定地区发行的。二是国家强制使用的。纸币没有价值,之所以能代替货币行使流通手段,最主要原因就在于国家的强制力。)

6、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1)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能任意发行任何数量的纸币。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数量为限度。

(2)通货膨胀指的是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的现象。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会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的生活或社会经济秩序。

(注意:通货膨胀的产生原因很多,不仅仅与纸币的发行量太多有关,也与其他因素有关,如成本上升、总需求太大等。)

(3)通货紧缩是一种与通货膨胀相反的经济现象,表现为物价全面、持续的下跌的经济现象。通常伴随着经济衰退。

二、信用工具和外汇

(一)信用工具:

1、结算的方式:(1)现金结算(2)转账结算。

2、常用信用工具:

(1)信用卡:

A、含义:具有消费、转帐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

B、优点:信用卡可以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C、其中银行信用卡是指商业银行对信贷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2)支票:

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支票主要分为转帐支票和现金支票两种。

(二)外汇和汇率:

1、外汇: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2、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判断汇率升高和跌落的标准:如果用100单位外汇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汇的汇率升高,外币升值,人民币汇率下降,人民币贬值;反之,亦然。

3、汇率变化对经济的影响:(即:货币升值和贬值的利弊分析)

(1)本币升值,意味着同量外币兑换的本币更少,影响有:A出口减少,进口增加;B外资投资成本增加;C导致国内生产下降、失业增加;D本国外汇储备贬值,但有利于偿还外债;E有利于本国企业走出去

(2)本币贬值,意味着同量外币兑换的本币更多,影响有:A出口增加,进口减少;B外资投资成本降低;C增强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D本国消费相对便宜,外国游客增加。

4、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含义及意义: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对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1、从产生看: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2、从本质看:货币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从职能看: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个基本职能;

从重要性看:在一定意义上,货币是财富的象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任然存在商品货币关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种经济活动都离不开货币。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一、影响价格的因素

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及其它的影响(即价格由市场形成)

(一)供求影响价格

1.供求影响价格

(1)引起价格变动和差异的因素有气候、时间、地域、生产,甚至宗教信仰、习俗等文化因素也有影响(间接因素);(2)这些因素对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直接因素)来实现的

2.供求如何影响价格

①供不应求,价格升高。买方不得不接受较高的价格以满足自身的需要,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这就是“卖方市场”。(即由卖者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卖者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

②供过于求,价格降低。卖方不得不以较低的价格处理他们过剩的存货,出现“货多不值钱”的现象,这就是“买方市场”。(即是买者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买者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

(二)价值决定价格

1.价格和价值的关系

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值越大,价格越高

2.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3.劳动生产率及其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和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成正比

4.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

(1)基本内容:商品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提示: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有商品经济就有价值规律)

(2)表现形式: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为什么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即为什么没违背价值规律---等价交换原则?为什么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

价格和供求相互影响、相互制约造成价格上下波动,价格不可能无限上涨,也不可能无限下跌,始终以价值为基础,围绕价值波动.从单个交换过程来看,经常价格与价值不相符,但是从一个较长时间看,商品的平均价格还是和商品价值相符的可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而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而且是唯一可能的表现形式,等价交换存在于商品多次交换的平均数中

二、价格变动的影响

(一)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1、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一般来说,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1)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

(2)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2、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1)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

(2)价格变动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3、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1)在可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将增加对其替代品的需求量;反之亦然。

(2)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同时将减少对其互补商品的需求量;反之亦然。

(名词解释:替代品是指如果两种商品功用相同或相近,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同一需要,这两种商品就互为替代品;互补商品是两种商品必须组合在一起才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这两种商品就是互补商品。)

(二)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1、调节生产规模2、提高劳动生产率3、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的产品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

1、影响消费的因素(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收入、物价总体水平)

⑴、居民收入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A、其他条件不变,则人们当前可支配收入(当前收入)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因此要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必须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

B、一般地,未来预期收入(未来收入)越高,预期支出的可能性就会越大。

C、社会收入差距与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有密切的联系。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反之,收入差距缩小,会使总体消费水平提高。

⑵、物价水平也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一般说来,物价上涨人们会减少对商品的消费量;物价下跌,则购买力普遍提高,会增加对商品的消费量。

2、消费的类型

(1)按照消费对象不同可分为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

(2)按照交易方式不同可分: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租赁消费

(3)按照消费的目的分: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享受资料消费

 

 

 

 

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公转和自转

绕转中心太阳地轴

方向自西向东(北天极上空看逆时针)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相反)

周期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恒星日(23时56分4秒)

角速度平均1o/日近日点(1月初)快远日点(7月初)快各地相等,每小时15o(两极除外)

线速度平均30千米/小时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1670KM\小时,两极为0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1)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目前是23o26’

(2)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移动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

(2)地方时

(3)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①昼夜长短的变化

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昼越长

①太阳直射点在那个半球,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那个半球昼长,②赤道全年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北昼越短昼夜平分,③春秋分日全球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昼夜平分南半球:与北半球相反

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方向降低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

随纬度的变化夏至日:由23o26’N向南北降低方向降低

冬至日:由23o26’S向南北降低

23o26’N以北在夏至日达到最大值离直射点越近高度

随季节的变化23o26’S以南在冬至日达到最大值越大

南北回归线之间每年有两次直射

四:光照图的判读

(1)判断南北极,通常用于俯视图,判断依据为: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递增的方向即为地

球自转的方向

(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是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

有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北纬23o26’,若北极圈有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南纬23o26’

(3)确定地方时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正午12点,晨昏线所包围的白昼部分的中间经线为12点,晨线与赤道交点经线的地方时为

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经线为18点,依据每隔15o,时间相差1小时,每1o相差4分钟,先计算两地的经度差(同侧相减,异侧相加),再转换成时间,依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出地方时

(4)判断昼夜长短求某地的昼(夜)长,也就是求该地在纬线圈上昼(夜)弧的长度,这个长度也可由昼(夜)弧所跨的经度数来推算

(5)判断正午太阳高度角先求所求地区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不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和,再用90o-两地纬度差即为所求地的正午太阳高度

五:晨昏线与经线和纬线

(1)根据晨昏线与纬线相交判断问题

①晨昏线通过南北极可判断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

②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昼,可判断这一天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夏至日,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

③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夜,可判断这一天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冬至日,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

(2)根据晨昏线与经线相交关系判断昼长和夜长

推算某地昼长或者夜长,求昼长时,在昼半球范围内算出该地所在地的纬线圈从晨线与纬线圈交点到昏线与纬线圈交点,所跨的经度除以15即该地

昼长,如果图上只画了昼半球的一半,要注意,图中白昼所跨经度差的2倍,除以15才是该地的昼长

七:区时,地方时的计算

第一步:先求两地的经度差.

第二步:再求时间差,以每一度经度相差4分钟来算.

第三步:然后判断两地的东西方向,求东用加,求西用减.若求出的时间大于24小时,则减24,日期加1天,若时间为负值,则加24小时,日期减去1

天.

 

第二单元大气

一: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1)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氮—生物体的基本成分、氧—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臭氧—吸收太阳

紫外线“地球生命的保护伞”)、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2):大气的垂直分层(课本29页图2.1)

高度温度大气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高层大气2000-3000千米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

平流层50-55千米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平流运动臭氧吸收紫外线升温;有利于高空飞行

对流层低纬:17-18千米,中纬:10-12千米,高纬:8-9千米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对流运动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关系最密切

二:大气热力作用

(1)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对于可见光部分吸收比较少

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层越厚,反射作用越强,在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是很高

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对于波长较短的篮紫光易被散射,所以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

(2)对地面的保温效应

①大气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截留热量而增温,由于大气对于太阳短波辐射的吸收能力比较差,但是对于地面长波辐射吸收作用强,所以地面辐射

大部分都是被大气吸收

②大气逆辐射是大气辐射的一种,方向朝向地面,对地面热量进行补偿,起保温作用

二:大气的热力状况

大气的热力作用

1)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从图中可以看出,近地面等压线向低压方向(向下)弯曲,高空等压线向高压方向(向上)凸起

2)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影响因素:等压线越密集的地方,则风力越大(图2.10,2.11,2.12)

在单一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下:风向垂直等压线,指向低压

风向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在三个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始终由高压指向低压方向.

三:全球性的大气环流

1)三圈环流(课本37页图2.14)

①在地表形成了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南北移动,对于北半球来说,夏季向北移,位置偏北;冬季向南移,位

置偏南.(图2.15)

②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3)季风环流(图2.18)

地区东亚南亚,东南亚

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风向冬季西北风(亚洲大陆)东北风(亚洲大陆)

夏季东南风(太平洋)西南风(印度洋)

 

 

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1、夏商政治制度的内容:

中央:

1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2参与决策相、卿士,负责祭祀占卜和记录王朝大事的卜、祝、史,执掌军权的师等。

地方:侯、伯

夏商政治制度的影响:夏商的早期政治制度,对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有直接影响。

2、西周的分封:

1被封的诸侯国的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朝觐述职

2影响:

积极影响: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形成了对周王室众星

捧月般的政治格局

消极影响:西周后期王权衰弱,春秋战国暑期列国纷争

3结果:西周后期分封制受到破坏;战国末年周王室失去分封大权

3、西周的宗法制:

1内容:用父系的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政治的制度。

2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3影响:保证贵族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第2课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特点:一人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评价: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2、中央集权的基本特征:权力高度集中

3、中央集权制的作用及影响:

积极作用:

1使秦实力增强,通过战争扩大疆域,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成为当时世界大国。

2使秦能一实行各种巩固统一的措施。

3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

消极作用:依靠皇帝的专制权威,加强对人民的压榨,造成阶级矛盾迅速激化。

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

汉朝汉承秦制

有所变化中央设三公(相、御史大夫、太尉)

中朝决策机构

外朝执行机构

尚书台中枢机构

魏晋南北朝逐步形成三省体制

隋朝尚书省、内史省、门下省为中央政府最高统治机构

唐朝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

尚书省负责执行政令。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

宋二府中书门下最高行政机构

枢密院最高军政机构

参知政事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

三司管理财政,分割宰相的财权

元中书省最高行政机构

枢密院最高军事机构

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理西藏地区

2、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汉汉初,郡国并行制;汉武帝后期:设刺史制度

隋唐唐中后期,地方军镇长官节度使越设越多,发展成藩镇割据局面

宋文臣做地方官;州县两级制

元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之下,分别为路、府、州、县。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它的创立,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

边远民族地区高寒宣政院进行管理

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特点: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增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权力不断增强。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1、明朝:君主专制强化,中国的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

2、清朝:君主专制达到顶峰,设置军机处,由皇帝挑选新任的满汉官员充任军机大臣。全

国的军政大权就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

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第5课古代希腊政治民主政治

1、基础:梭伦改革

确立:克利斯提尼改革

黄金时代:伯利克里统治时期

2、特征:人民主权、轮番而治、法律至上、公民内部平等

3、积极作用:促进希腊民族性格形成;推动古希腊文化事业发展;开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

消极作用:男性公民民主;小国寡民的直接民主;抽签选举,轮番坐庄的弊端

第6课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1、《十二铜表法》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

《民法大全》(查士丁尼组织编纂)标志着罗马法律体系的最终完成。

2、影响:维护罗马帝国的政治、经济统治;是现代欧洲大陆法律体系的基础;是反封建和巩固资本主义制度的有力思想武器。

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1、1光荣革命:1688年

2《权利法案》:1689年。特点: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会逐渐处于“同而不治”的地位

3责任内阁制:首相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2、作用:

国内影响:提供保障、稳定社会、走入民主、树立模式;

国外影响:对其他国家的资产阶级建立新制度,也有巨大影响。

3、特点:英国立宪制度是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君主是象征性

的元首,其职责多数是礼仪性的。

急需高一政治必修一复习提纲

8. 人教版高一政治必修一复习提纲

高一政治必修一复习提纲:
   一、
   1、什么是商品和商品经济?   
   2、商品的基本属性及其含义是什么?它们的关系如何?  
   3、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怎样?
   4、什么是劳动生产率?商品生产者为什么要千方百计地提高劳动生产率?
   5、什么是货币?其本质是什么?
   6、货币具有哪些职能?其基本职能是什么?
   7、什么是纸币和货币流通规律?
   8、什么是通货膨胀?其有什么危害性?
   9、什么是价值规律?其表现形式和作用是什么?
  10、商品的价格由什么决定、受什么因素的影响?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二、
  1、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或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什么?为什么?
  2、公有制经济包括哪些内容?
  3、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有何作用?其表现怎
  4、什么是集体经济,其有何作用或优点?目前我国农村实行什么样的经营制度?
  5、我国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主要有哪些? 
  6、我国目前有哪些非公有制形式?如何对待非公有制经济?
  7、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表现是什么? 
  8、我国为什么要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9、我国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其基本内容是什么?
  10、我国存在着哪些非按劳分配方式?
  11、我国为什么要实行以按劳分配为基础,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12、什么是资源和资源配置?
  13、什么是市场和市场经济?
  14、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是什么?其说明了什么?
  15、国家宏观调控的含义、主要目标、手段是什么?
  16、为什么要进行宏观调控?
  17、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国为何要发展市场经济?
  1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三、
  1、什么是市场主体?其包括哪些内容?其中最重要的市场主体是什么?
  2、什么是企业?企业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具有什么重要的作用?
  3、什么是企业法人?其与非企业法人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4、什么是公司?其与企业法人或企业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5、我国的法定公司形式有哪两种?二者的最主要区别是什么?
  6、什么是股票?股票价格是怎样计算的?
   7、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为什么?或者为什么说搞好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既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又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
  8、什么是企业的经济效益?为什么要企业的提高经济效益?怎样企业的提高经济效益?
  9、什么是企业兼并和企业破产?为什么要实行企业兼并和企业破产制度?(P79—82)
  10、什么是国有企业的厂长(经理)负责制?厂长(经理)在企业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11、我国国有企业的领导体制是什么?国有企业的经营者应该怎样处理国家、企业和职工的关系?
  12、企业经营者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为什么要具备这些素质?或者说这些素质对企业有什么样的影响?
  13、什么是企业的信誉和形象?其集中表现是什么?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形象对企业的生存发展有什么作用?
   14、什么是正当竞争和不正当竞争?正当竞争具有什么样的重要意义??
  15、企业为什么要创立名牌产品?
  四、
  1、三大产业是怎样划分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是怎样表示的?
  2、什么是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意义是什么?
  3、什么是农业?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意义是什么?
  4、我国农业存在的问题及其表现是什么?(并由此引申出“为什么必须大力发展粮食生产”的问题)(把第3、4点内容综合:为什么要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
  5、我国农业的根本出路是什么?为此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或怎样发展我国的农业?或怎样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
  6、什么是工业?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7、怎样提高我国的工业技术水平?(或怎样发展工业?或发展我国的工业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
  8、什么是第三产业及其分为哪四个层次的内容?
  9、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什么?为什么?
  10、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具有什么样的重要意义?(把第9、10点内容综合:为什么要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11、怎样调整我国的产业结构?(或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是什么?)
  12、我国的劳动者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其地位由什么构成以及是怎样体现出来的?
  13、我国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有哪些?其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如何?
  14、什么是职业道德?其核心和基本要求是什么?
  15、劳动者为什么要提高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
  16、什么是劳动合同?其内容有哪些?
  17、订立劳动合同必须遵守哪些基本原则?
  18、什么是劳动合同制度?为什么要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为什么说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是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势在必行的选择)? 
  19、什么是社会保障制度?其基本内容有哪些?
   20、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必须坚持哪两个基本原则?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具有什么重要意义?
   五、
  1、什么是社会总产品和社会总产值?
  2、什么是国民收入?其两种表现形式是什么?增加国民收入有何意义?增加国民收入最根本的途径是什么?
  3、按国民收入的最终用途可分为哪两部分?各部分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4、国民收入分配中积累和消费的关系如何?怎样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
  5、什么是财政和预算?预算的功能是什么?
  6、财政收入的形式和财政支出的范围有哪些?
  7、什么是财政收支平衡和财政赤字?
  8、财政的作用有哪些?怎样增加财政收入?
  9、什么是税收?其有哪些基本特征?其基本特征之间的关系怎样?
  10、违反税法的行为有哪些?
  11、我国税收的性质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12、什么是纳税人?我国税收的主要税种有哪些?
  13、怎样树立纳税人意识?
  六、
  1、什么是金融和金融机构?金融体系主要由哪两部分构成?
  2、什么是银行?银行出现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3、我国银行分为哪些类别?
  4、中国人民银行的性质是什么?其地位和主要职能有哪些?
  5、什么是商业银行和银行利润?我国商业银行体系有哪五大国家控股商业银行?
  6、什么是政策性银行?其目的是什么?我国目前有哪三家政策性银行?
  7、商业银行的基本业务有哪些?常用办理结算的信用工具有哪些?
  8、银行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9、什么是存款储蓄?其种类有哪些?
  10、我国对公民存款储蓄的政策和原则是什么?适量的存款储蓄有哪些重大作用?
  11、什么是债劵?债劵与股票有何异同?
  12、债劵分为哪些类别?各类债劵有何特点?
  13、什么是商业保险?其分为哪两类?商业保险有何作用?
  七、
  1、商品服务市场由哪些市场构成?商品服务市场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
  2、什么是消费品市场?其有哪些特点?
  3、什么是生产资料市场?其有哪些特点?
  4、什么是服务市场?其有哪些特点?
  5、在市场交易活动中,必须遵守哪些原则?
  6、为什么要坚持市场交易原则?(即坚持市场交易原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7、什么是家庭消费?其是怎样分类的?
  8、影响家庭消费的根本因素和一系列的因素有哪些?
  9、生产和消费的关系如何?
  10、为什么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怎样树立之?
  11、消费者依法享有哪些权利?为什么要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怎样维护之?
  12、消费者因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同经营者发生争议,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解决问题?
  八、
  1、什么是世界市场?当代世界市场有哪些特点?
  2、什么是外汇、汇率和外汇储备?
  3、在国际贸易中,发达国家是怎样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经济剥削的?
  4、最重要的世界性贸易与金融组织有哪些?各组织的性质、目的和作用分别是什么?世贸组织实施的最重要原则是什么?
  5、我国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在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中要实施什么样的战略?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6、什么是对外贸易?现代意义的对外贸易包括哪些类型?其中哪一种类型既是传统形式也是居主导地位的形式?
  7、对外贸易由哪两部分构成?什么是贸易顺差、逆差和平衡?在对外贸易中,怎样处理进口和出口的关系?
  8、什么是海关和关税?征收关税有何意义?
  9、我国对外贸易的方式与作用有哪些?
  10、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有哪些?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与自力更生的关系如何?为什么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