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作用

2024-05-18 01:44

1. 如何评价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作用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据商务部2009年17日发布的外资数据显示,今年1至7月实际外商直接投资(FDI)同比下降20.35%,7月当月下降35.71%。这已是FDI连续十个月同比负增长,7月份则创下今年以来的最大跌幅。今年1至7月,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83.68亿美元,同比下降20.35%,全国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2264家,同比下降27.39%。

7月当月,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3.59亿美元,同比下降35.71%,全国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845家,同比下降21.39%。但是比起其他国家,中国一直是FDI流入份额较大的国家,目前全球的FDI都在下降,中国下降幅度算是比较小的。

实施上,我国改革开放对外资的引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外资对我国经济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外商直接投资的大量进入,有力地缓解了我国转轨时期资本积累不足的缺陷,外商投资企业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劳动者的素质,使其经营管理水平和技术开发、创新等能力得到提高。不仅从总量上扩大了我国的对外贸易额,而且改善和提升了我国的出口贸易结构。由过去以初级产品出口为主转变为以制成品出口为主。特别是外商以技术、设备合资的方式进入,可以带来外国的先进技术,再结合我国的实际加以消化、吸收、创新,这对我国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有着重大意义。

如何评价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作用

2. 如何评价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作用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据商务部2009年17日发布的外资数据显示,今年1至7月实际外商直接投资(FDI)同比下降20.35%,7月当月下降35.71%。这已是FDI连续十个月同比负增长,7月份则创下今年以来的最大跌幅。今年1至7月,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83.68亿美元,同比下降20.35%,全国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2264家,同比下降27.39%。

7月当月,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3.59亿美元,同比下降35.71%,全国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845家,同比下降21.39%。但是比起其他国家,中国一直是FDI流入份额较大的国家,目前全球的FDI都在下降,中国下降幅度算是比较小的。

实施上,我国改革开放对外资的引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外资对我国经济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外商直接投资的大量进入,有力地缓解了我国转轨时期资本积累不足的缺陷,外商投资企业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劳动者的素质,使其经营管理水平和技术开发、创新等能力得到提高。不仅从总量上扩大了我国的对外贸易额,而且改善和提升了我国的出口贸易结构。由过去以初级产品出口为主转变为以制成品出口为主。特别是外商以技术、设备合资的方式进入,可以带来外国的先进技术,再结合我国的实际加以消化、吸收、创新,这对我国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有着重大意义。

3. 试论外商投资对我国社会经济有哪些影响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外商直接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涉及的行业和领域也越来越广泛。从而对我国经济建设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也产生了一定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但由于政策和投资环境的影响,FDI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也存在不利影响。本文在分析其利弊的基础上给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外商直接投资(FDI).是指一国的投资者将资本用于它国的生产或经营。并掌握一定经营控制权的投资行为FDI作为一种外部资源.对促进东道国经济增长效应的大小取决于该国产业的内部结构。我国对外开放以来.FDI对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作出了积极贡献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问题。所以研究FDI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并引导外资的合理投向进而促进我国经济稳定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FI)I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FDI在我国发展分为几个阶段.它们分别是:起步阶段(19791986年)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数额不大.但呈现平稳上升趋势。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引进外资的重点是对外借款.即外商间接投资,这期间我国外商直接投资项目累计为7819个.年均项目数为977.38个: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为191.59亿美元,年均规模为8.24亿美元。稳步发展阶段(1987~1991年)随着环境的迅速改善,外商对华直接投资进入了稳步发展时期  按1981~1991年FDI流人量排名.中国已超过巴西名列发展中国家受资国第三位这一时期.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和实际金额都继续保持递增的态势。持续快速发展阶段(1992~1996年)自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以来,外商对华开始了大规模、系统化直接投资的阶段1992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总额为192.2亿美元.而且外商直接投资首次取代对外借款成为我国实际利用外资的首要来源1993年外商直接投资实际金额突破25亿美元.1994年突破3亿美元.1995年突破35亿美元.1996年已达417.25亿美元。调整阶段(1997年至21年)这一阶段.我国引进外资工作面临着极为严峻的挑战,外商对华直接投资流人量锐减.主要原因之一是受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欧美资本都转向了预期投资收益相对更高、更保险的发达国家及亚洲以外的区域“人世”后的新阶段(21年至今)22年我国共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527.4亿美元,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吸收FDI最多的国家。目前,世界5强企业有4多家已在华直接投资。1979年一27年1月.全国共批准外商投资企业597797个.合同外资14349.92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697.72亿美元。外资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增强.已成为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  二、FI)I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积极作用  目前.我国正在进入一个产业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新阶段。九十年代以后,随着短缺型经济结束.市场竞争加强,深层次的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产业升级外商直接投资推动了我国产业结构向合理化、高度化方向演进我国对外开放的实践表明.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作为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发展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转贴于看准网  三、FI)I在影响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中产生的问题  (一)扩大了产业结构偏差。目前,外商对我国的直接投资集中于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部门.对第三产业的投资比重偏低,对第一产业的投资规模很小.加剧了我国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在第二产业内部.一方面外资主要投资于规模小、见效快风险小的轻工业和一般加工组装企业.对重工业的投入相对薄弱.导致我国轻重工业发展不协调.不利于对产业结构升级空间的拓展:另一方面,外资工业高度集中于制造业。而在制造业中又主要集中在加工工业.加快了我国工业结构高加工度化的进程。在第三产业结构中,外资过多地流向商业、房地产、金融保险业等利润较高的产业,而流向通讯、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部门和科教文卫部门较少.对这些部门的产出比重变化还没有起明显作用  (二)形成垄断,降低市场效率。随着我国引进外商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国内市场结构变化速度加快.外商投资企业的垄断现象开始在部分行业中显示出来。随着国内体制改革不断推进,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环境正在形成之中。外商在华独资经营的环境明显改善.不再依赖中方投资者与其合作以求适应传统计划经济的许多特点。  (三)对我国的民族工业带来压力和阻力以市场控制为目的的FDI.对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会构成抑制的一面.表现在外商控股控市.对我国民族工业构成威胁。我国企业尤其是大量国有企业因机制障碍越来越难以适应竞争加剧的市场环境.从而受到外资的排挤。最终退出市场。  四、改善FI)I加快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政策建议  对FDI的引进和利用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有着积极作用,但也存在着一定风险。所以在充分发挥外商直接投资积极促进作用的同时.必须采取必要措施消除其不利影响.使其结构的变动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相一致。

试论外商投资对我国社会经济有哪些影响

4. 讨论外商投资企业对中国国民经济的影响.

外商来中国投资有哪些形式?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是外商投资在中国最主要的方式,其他投资方式包括设立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投资性公司,合作开发、BOT等。  一、中外合资经营企业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亦称股权式合营企业。它是由外国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与中国的公司、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在中国境内共同投资举办的企业。其特点是合营各方共同投资、共同经营、按各自的出资比例共担风险、共负盈亏。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组织形式为有限责任公司,具有中国法人地位。
 外国投资者所占注册资本的投资比例一般不得少于25%。合营者可用现金出资,也可用建筑物、厂房、机器设备及其他物料、工业产权、专有技术、场地使用权等作价出资。
 外国投资者分得的利润和其他合法权益,可以汇出境外,也可以在境内再投资。
 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
 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亦称契约式合营企业。它是由外国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同中国的公司、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在中国境内根据中外方提供的合作条件共同举办的企业。
 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应由合作各方就各自提供的条件、权利、义务、收益分配或风险、债务的承担、企业的管理方式、期满后的财产处理等共同协商,在企业合同中明确约定。举办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一般由外国合作者提供全部或大部分资金、技术、关键设备等,中方通常负责提供土地使用权、现有厂房设施或部分资金等。
 合作经营企业可以是具有法人资格的,也可以是不具有法人资格的。
  三、外资企业
 外资企业指外国的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依照相关中国法律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全部资本由外国投资者投资的企业。
  外资企业的组织形式为有限责任公司,不包括外国的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在中国境内的分支机构。
四; 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是指外国的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与中国的公司、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则,通过认购一定比例的股份,在中国境内共同举办的公司。
  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全部资本由等额股份构成,各股东以其所认购的股份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全部财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它是外商投资企业的一种形式,适用国家法律、法规对于外商投资企业的有关规定。
  五、投资性公司
 投资性公司是指外国投资者在中国境内以独资或与中国投资者合资的形式设立的从事直接投资的公司,其形式为有限责任公司。
 申请设立投资性公司的外国投资者必须资信良好,拥有相当的经济实力,并在中国境内已设立一定数量的外商投资企业,且其实际缴付的注册资本的出资额不低于3000万美元。
  经中国政府批准设立的投资性公司被赋予较一般外商投资企业更为广泛的经营范围,以鼓励跨国公司开展系列投资活动。目前,投资性公司可在国家鼓励和允许外商投资的工业、农业、基础设施、能源等领域进行投资。
  六、中外合作开发
 中外合作开发是指中国公司与外国公司通过订立风险合同,对海上和陆上石油、矿产资源进行合作勘探开发。它是目前国际上在自然资源领域广泛使用的一种经济合作方式,其最大的特点是高风险、高投入、高收益。合作开发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勘探、开发和生产阶段。
  七、BOT
 BOT方式是指投资者在投资国承担一个既定的工业项目或基础设施项目,负责项目的建造、营运、维修和转让。投资者在固定期限内营运设施并且被允许在该期限内收回对该项目的投资、营运、维修费及其他费用,在规定的期限满后,将该项目转让给项目方的政府。在中国BOT方式以设立项目公司形式,被试用在高速公路、电厂、污水处理等领域。

5. 外商直接投资的两种情况

一种是外国人取得国内法人或企业的股份或份额;另一种是外国人向国内法人或企业提供长期贷款。取得国内企业的股份或份额:指外国人以与大韩民国法人(包括正在设立中的法人)或大韩民国国民经营的企业建立长期经济关系为目的持有该法人或企业的股票或股份(以下称“股票等”)。基本条件符合外商投资促进法规定的外商直接投资需要同时满足外商投资金额和外商投资比例两个条件,其中外商投资比例是指外商完成投资后的出资比例,当外商为2人以上时,同样应分别满足上述条件。获得外商投资企业注册的外国投资者进行追加投资时,可不受上述金额或比例限制。外商投资金额:5000万韩元以上外商投资比例:持有10%以上具有表决权的股份总数或出资总额原有外国投资者因部分股份转让或减资等无法满足外商投资金额及比例时,仍将其视为外商投资。只是外国投资者把所持股份全部转让给大韩民国国民及大韩民国法人,或因相应外商投资企业减资导致所持股份全部消失时,取消其外商投资企业资格。例外条件对外商投资金额没有例外条件可言,不过外商投资比例可以适度调整。即外商投资金额在5千万韩元以上,外商投资比例不足10%时,如果签定下列任一合同,可例外获得外商直接投资
(FDI)认定。可单方面派遣或任命管理人员的合同保证1年以上原材料或产品购销的合同相关技术提供、引进及共同研发的合同外商提供长期贷款外商投资企业的海外母公司及与该母公司具有如下资本出资关系的企业,给予该外商投资企业平均偿还期限为5年以上的贷款拥有海外母公司的发行股票总数或出资总额的50%以上的企业拥有海外母公司的发行股票总数或出资总额的10%以上的企业拥有海外母公司的发行股票总数或出资总额的50%以上的企业对于拥有海外母公司的发行股票总数或出资总额的50%以上的企业,同时持有外商投资企业股份总数或出资总额50%以上的企业如果是上述的情况,只有当海外母公司拥有外商投资企业的发行股票总数或出资总额的50%以上时,才可认定为是具有资本出资关系的企业。

外商直接投资的两种情况

6.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不断扩大。1983年,中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额仅6.36亿美元,1990年为34.87亿美元,2002年达527.43亿美元,比1983年增长82倍,实际使用外资金额首次跃居全球第一位。这表明中国打开封闭已久的国门之后,境外累积的投资愿望,在一段时间内急剧地释放出来。外商直接投资在较短时间内大量涌入,不仅带来了较强的生产能力,而且还带来了较多的国际市场份额。这些市场份额,一部分原来就存在,转移过来的只是生产能力。另一部分是随着外商投资企业的发展,国际资本依托其强大的市场开拓能力,进一步在世界市场上获取的。所有这些市场份额如果单纯依靠国内因素,很难在短时期内取得。外商直接投资的迅速增长,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2002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占GDP的比重从2001年的4.04%上升到4.26%。全国已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总体运行良好,其工业增加值、出口额、税收、银行结售汇顺差值等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长速度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国民经济总量,特别是在国民经济增量中所占比重继续提高,对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促进作用明显增强。
一、FDI促进了中国工业的发展
1、外商投资企业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不断提高
来源:商务部
从表1可以看出,1990年以来,外商投资企业的工业产值增长迅速,占全国工业总产值(按可比价计算,下同)的比重不断提高。1991-2002年,外商直接投资工业产值的年均增长速度达43.3%;除2001年外,其余各年的增速均高于工业总产值的增长幅度。1990年外商直接投资工业产值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仅为2.28%,到2002年时已达33.37%。外商投资企业工业产值的较快增长,以及其占全国工业总产值比重的不断增加,促进了中国工业的发展。
2、推动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近年来,外商直接投资的结构向制造业倾斜的特征愈为突出。2002年,中国新登记外商投资企业31063户,其中有68.6%的企业分布在制造业。从表2数据可以看出,自1999年以来,中国制造业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比重呈逐年上升态势。1999年到2002年,中国制造业累计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总额1161.55亿美元;2000年以来的年均增速达17.6%。其中2002年,中国制造业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368亿美元,占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的69.8%。

7. 我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利与弊

分类:  商业/理财 >> 财务税务 
   问题描述: 
  
 毕业论文我急用
 
   解析: 
  
 太长了,字书\数超过规定,自己看全文吧
  e521/ckwk/jinrong/500007/***********
 
 外国直接投资与中国经济——利弊之新实证分析* 
 
 中华财会网(e521) 2003-11-29 
 
  
 
  二、我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概况
 
 1、我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
 
  从外国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来看,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初期,外商在华投资主要在旅游宾馆和中低档加工贸易型制造业。此后,工业领域的投资项目不断增加,在外商实际投资额中占主要份额。90年代初期, 投资于房地产业的外资增加较快,个别年份占到外商实际投资额的1/3以上,最近几年这一比例有所下降。累计看,投资于工业的外资仍然占最大的份额,约占60%。2000年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项目数的72.75%,合同外资的73.72%集中在第二产业;截至2000年我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项目数的72.99%,合同外资的60.87%集中在第二产业。
 
 从外国直接投资的行业结构来看,我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在制造业,2000年外国在华直接投资项目数的56.35%,合同外资额的50.31%,实际使用外资额的46.39%投放在制造业;在实际利用外国直接投资额中比重较大的还有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8.25%)、房地产业(8.36%)、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业(7.82%)、社会服务业(3.92%)等,而采掘业、金融保险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教育事业的比重不大。
 
 2、我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区域分布
 
  中国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沿海少数地区。在整个80年代,外商直接投资投向沿海地区的占90%以上。 90年代以后,这一比重略有下降,但总的趋势没有明显改变 ,在沿海地区的投资,累计仍占全部投资额的88%。外经贸部的统计资料显示1999年外国直接投资于东部地区占87.88%,中部地区9.29%,西部地区仅占2.82%。截至1999年,东部地区累计使用外国直接投资占全国的87.84%,中部地区占8.94%,而西部地区仅占3.22%。
 
 3、我国利用外资的方式、来源 
 
  在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初期,在华投资的外商主要采取中外合资和中外合作两种方式。90年代以来,外商独资企业的比例有较快上升,自1997年起,新设立项目中,外商独资经营的项目数超过中外合资经营的项目数,自1998年起,外商独资经营企业的合同金额超过了中外合资经营项目的合同金额。但以累计数计,中外合资经营仍然是占最大份额的投资方式,占实际投资额的近一半,外商独资经营所占比例不到1/3。 根据外经贸部的统计数据(如下表),截至2000年我国实际利用外国直接投资分方式看独资经营企业占31.58%,合资经营企业占45.99%,合作经营企业占20.52%。
 
 截止2000年外商直接投资分方式统计 金额单位:亿美元
 
 方 式 项目数 比重 合同外资金额 比重 实际使用外资 比重
 
 总 计 364,055 100.00% 6760.22 100.00% 3479.66 100.00%
 
 合资经营企业206,74 56.79% 2904.80 42.97% 1600.19 45.99%
 
 合作经营企业49,779 13.67% 1487.36 22.00% 714.18 20.52%
 
 独资企业 107,352 29.49% 2319.86 34.32% 1098.93 31.58%
 
 合作开发 177 0.05% 48.20 0.71% 66.36 1.91%
 
 资料来源:chinafdi.gov
 
  从我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来源来看,中国外商直接投资中,来自港、澳、台的资金一直占较大比重,在90年代以前,港、澳、台投资约占80%左右。90年代初期以来,其他发达国家大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明显增加,港、澳、台资金比例逐年下降,但累计仍占近60%。
 
 三、外国直接投资与中国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认为,一国的产出是资本、劳动、综合要素生产率的函数。外国直接投资通过作用于上述变量来影响经济增长。本文从外国直接投资与东道国国内投资、就业、技术进步等方面的关系入手,在新古典增长理论的框架下研究外国直接投资作用于中国经济增长的机制。
 
 1、外国直接投资与中国GDP
 
  图1给出我国1983-2001年经济增长率(GGDP)与外国直接投资依赖度(FDI/GDP)的变动情况。沈坤荣教授(1998)在作经济增长率与外国直接投资依赖度分析时,选用的国内生产总值数据是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并换算成美元的实际GDP。笔者认为,FDI作为对东道国的投资,其购买各种原材料以及支付工人工资都必然按照当年价格核算,因而以FDI与以当年价格计算并换算成美元的GDP相比的比值作为衡量外国直接投资依赖度的指标更具科学性。从图1可以看出:1990年以前,由于我国利用FDI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到1%,因而
 
 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不是十分明显,1991年以后,我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尤其是1992、1993年,外国直接投资占GDP的比重几乎成直线上升态势,1994年FDI/GDP达到了6.22%,外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渐趋明显。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84-2000年各卷,2000、2001年数据取自《宏观经济研究》2001、2002年第3期。
 
 注: 左方坐标表示GGDP ,右方坐标表表示 FDI/GDP
 
  GGDP表示国内生产总值的实际增长率,将GDP换算成美元时用贸易平均汇价。如前文所述,定量的测定外国直接投资对本国经济增长的贡献通常有两种方法:一种做法是以经济增长率为被解释变量,以外国投资水平和外国资本的积累为解释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另一种做法是通过生产函数导出的增长方程研究外国资本对本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考虑到估计我国的生产函数比较困难 ,本文参考Maxwell J.Fry建立的FDI与国内投资、出口、GDP增长率关系的多元回归模型(Fry,1995),对1990-2001年的时间序列资料进行经济计量检验:
 
 YG=a+b*YG(-1)+c*IG-d*IY(-1)+e*FDIY+f*FDIY(-1) +g*IF+h*XKG+ε
 
 其中,YG表示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率,IG表示国内投资增长率,IY(-1)表示前一期的国内投资占GDP的比重,FDIY表示外国直接投资占GDP的比重,FDIY(-1)表示前一期的外国直接投资占GDP的比重,IF表示通货膨胀率,XKG表示出口额占GDP的比重,ε为随机项。
 
 运用EVIEW软件包,估计结果如下:
 
  按照Maxwell J.Fry的模型,我们得到回归方程①。回归方程①考虑了国内投资增长率、前一期的投资占GDP的比重、通货膨胀率、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等诸多经济变量,从结果看虽然方程的拟合优度比较高,但各参数的T检验值明显偏小,显著性都不高。基于此,笔者选取显著性较高的经济变量作回归分析,经过多次试探和调整,得到较为让人满意的回归方程②。从回归方程②可以看出,我国的经济增长率与当年的投资增长率、前一期的外国直接投资占GDP的比重和出口占GDP的比重呈正相关,而且相关系数较高,显著性较好。其
 
 中,总体回归方程在95%的水平下显著成立 ,国内投资增长率在1%的水平上显著,FDIY(-1)和XKG在10%的水平上显著 。与前一期投资占GDP的比重成负相关,但统计不显著。因此,从经济计量学的角度来看外国直接投资至少从总体上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增长,而前一期的FDI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主要是因为我国一直对跨国公司的并购行为予以限制,外商投资主要是以新设企业的形式出现,当年的投资往往要到下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投入生产运营。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逐渐放宽对跨国公司并购的限制,这种局面会有所改变,会出现下文所谈到的FDI并不增加国内总投资,只是把内资企业从国内市场上“
 
 挤出”的现象,这种并购并不增加东道国的生产能力,其对我国的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
 
 2、外国直接投资与中国国内投资
 
  一般来说,一国的国内投资(Domestic Investment)由本国投资(National Ivestment)和外国投资(Foreign Investment)两部分构成。外国直接投资作为国内投资总额的一个部分,其不同的投资形式对投资总量的影响是不同的。一般而言,用于并购现有企业的FDI实际上并不增加国内总投资,只是用外资企业或合资企业代替了内资企业,把内资企业从国内市场上“挤出”。Reisen(1996)对拉丁美洲和东南亚吸收国际资本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在拉丁美洲,大多数外国投资者出资收购现有的企业,FDI以债权-股权掉期和国有企业私有化的形式存在,并未形成新的生产能力。笔者参考沈坤荣教授(1999)在研究外国直接投资对东南亚国家经济增长影响时建立的方程,对中国FDI与国内投资的关系作计量研究。
 
  IY=a+b*YG(-1)+c*IY(-1)+d*FDIY+e*REXL+f*IR+g*IF+ε,其中,IY表示投资占GDP的比重,YG(-1)表示前一期的经济增长率,IY(-1)表示前一期的投资
 
 占GDP的比重,FDIY表示外国直接投资占GDP的比重,REXL表示人民币对美元的实际汇率,IR表示国内金融市场一年期贷款利率,IF表示国内通货膨胀率, ε为随机项。
 
  运用EVIEW软件包,回归结果如下:
 
 IY=30.78+0.20YG(-1)+0.8IY(-1)+2.72FDIY-3.62REXL-0.95IR-0.0.36IF③
 
  (0.62) (2.66) (2.77) (-2.73) (-3.33) (-2.55)
 
 R2=0.9896 Adj- R2=0.9689 D-W=3.51 F=47.67 
 
 IY=32.79+0.88IY(-1)+ 3.27FDIY- 4.24REXL - 0.95IR- 0.4IF④
 
  (3.35)** (8.99)* (-5.26)** (-3.61)** (-3.38)**
 
 R2=0.9883 Adj- R2=0.9737 D-W=2.65 F=67.61
 
 根据沈坤荣教授的回归模型,我们得到回归方程③。考虑到前一年的经济增长率YG(-1)的显著性不高,不能通过检验,因而将这一解释变量舍去,得到回归方程④。从回归方程④不难看出,方程的拟合优度较高,各参数能够通过t检验,其中IY(-1)、REXL、IR、IF在5%水平上显著,FDIY在1%水平上显著,因此回归方程式是确实有效的 。从回归分析的结果来看,中国国内投资与国内利率呈负相关关系、与上年投资正相关,这与理论上国内投资应与国内利率负相关、与上年投资正相关相吻合。不过理论上国内投资与实际汇率和通货膨胀率的相关系数不定,而对于我们中国来说,国内投资与实际汇率、通货膨胀率呈负相关关系。可见,我国利用FDI有助于当年国内投资的增加,没有将本国的投资“挤出”,这主要得益于中国利用的外国直接投资主要是以新设企业形式出现,而很少通过并够实现。
 
 3、外国直接投资与中国国内就业
 
  我国是典型的劳动力过剩经济,且大量剩余劳动力沉淀于农村。加快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扩大非农产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是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由农业向非农产业的转移,解决农村劳动力过剩问题的根本途径,也是保持我国经济长期持续稳定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核心问题之一。外资流入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直接或间接的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改革开放以来,从绝对数量来看,外商投资企业吸纳从业人员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从1985年的6万人增加到1999年的612万人(2000、2001年的数字应该更大,不过限于没有2001、2002年的统计年鉴,数据只
 
 能采集到1999年);从不同时期各经济类型吸纳的新增从业人员的数量来看,外商投资企业吸纳的就业人数也是相当可观的。如1991-1999期间,外商投资企业新增从业人员546万人,而同期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不但没有增加就业人员,还分别缩减了1774、1837万人。
 
  我们以外商投资经济从业人数为被解释变量,以FDI为解释变量,进行计量分析。
 
 N = 99.03 + 0.13FDI
 
  (3.47) (12.29)
 
 R2=0.9497 Adj- R2=0.9434 D-W=1.54 F=151.08
 
 LNN = 1.63 +0.57LNFDI
 
  (3.56) (9.06)
 
 R2=0.9214 Adj- R2=0.9102 D-W=2.09 F=82.14
 
  其中,N表示外商投资企业从业人数(以万人为单位),LNN为N的自然对数,外商直接投资数额以亿元为单位。容易看出,上述回归效果很好。从回归的结果来看,外商直接投资每增加1亿元,外资企业将新增从业人员0.13万人,外商直接投资每增长1%,外资经济吸纳从业人数将增加0.57个百分点。
 
 4、外国直接投资与中国TFP
 
  新古典增长理论用TFP来解释产出中不能用劳动和资本的投入解释的剩余部分,TFP涵盖了制度、资源结构、技术等因素,其中资源结构对TFP的初始水平影响较大,对TFP的变化影响较小,而技术进步和制度变革能够显着地影响TFP的变动。外国直接投资促进我国的综合要素生产率提高主要通过技术的外溢效应(Spillover)和制度的示范效应。技术的外溢效应可以通过转移技术导致的技术进步的硬途径和伴随技术转移过程的直接投资带动技术进步的软途径实现。何洁、许罗丹(1999)借鉴Feder(1982)的计量方法,利用生产函数建
 
 立回归方程,得出结论:外国直接投资带来的技术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我国内资工业企业的技术外溢作用(即产量的增加)就提高2.3个百分点。在何洁(2000)的另外一项研究中,他发现90年代以来我国工业部门引进的外国直接投资的总体质量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高,和我国内资工业企业部门相比,工业部门的外资企业总体要素边际生产率并不存在明显的优势,这说明对我国总体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并无太太大的帮助,当然外资企业对内资工业部门的总体外溢效应是现实存在的,而且这个正的效应还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扩大,引进外商直接投资增加速度的加快有不断增强的趋势。沈坤荣教授利用各省的外国直接投资总量与各省的综合要素生产率作横界面的相关分析时,也得出了FDI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每增加1单位可以带来0.37个单位的综合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结论。考虑到TFP的量化工作需要非常专业的技术和比较复杂的计量分析手段,本文不对TFP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作计量分析,而是选用何洁和沈坤荣的研究成果,认为从实证的角度FDI至少在总体上提高了我国的综合要素生产率。
 
 四、FDI对我国经济增长利弊的进一步探讨
 
  上文运用计量经济学工具对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作了实证分析,总体上认定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是有比较突出的贡献的。下文试图详细剖析FDI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利弊。
 
 1、外国直接投资之利
 
  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积极影响主要包括六个方面:1、增加国内投资和促进资本形成;2、吸纳劳动力就业;3、提高综合要素生产率TFP;4、促进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5、扩大我国的外贸规模,改善我国的外贸结构,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6、是我国一项重要的税收来源。首先,大量FDI流入的最直接作用是增加了我国的资本存量,有效弥补了钱纳利等人提出的储蓄-外汇双缺口。截至1999年实际流入我国的FDI占我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7%,如果考虑国内的配套投资,这种资本形成效应则更为明显;从上文我们对国内投资与FDI关系的计量分析中也可以清楚地看到FDI对增加国内投资与促进资本形成在95%的水平上作用显著。其次,外商投资企业吸纳了我国大量的劳动力就业,根据相关统计资料计算我国1990-1999年这10年中外商投资经济新增从业人员565万人,缓解了我国的就业压力,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增长。第三,FDI提高了我国的综合要素生产率,从上文我们选用何洁等人和沈坤荣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在总体上FDI确实提高了我国的综合要素生产率(尽管在后面的分析中我们将谈到外资企业在保守先进技术方面对中方的损害),这主要是因为FDI是一揽子创造性投资,随着资金的转移,观念、研究与开发、技术、管理、营销、市场网络等也会随之移向受资方。第四,如本文第二部分所述,从我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来看,FDI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2000年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项目数的72.75%,合同外资的73.72%集中在第二产业;截至2000年我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项目数的72.99%,合同外资的60.87%集中在第二产业;从我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行业结构来看,FDI主要集中在制造业。而从改革开放后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特征看,除1978-1983年期间第一产业产值比重有所上升外,其他年度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均呈逐年递减态势,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不断上升,因此外资大量流入并投向第二、第三产业是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转变的重要因素。同时,与外国直接投资相伴而来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及其扩散效应和示范效应,促进了国内利用外资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相对提高,也间接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转变。第五,FDI企业的进出口比率远远高于国内其他企业,海关统计资料显示,1999年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总额1745.11,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48.39%,其中进口比重为53.5%,出口比重为44.0%,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外贸进出口规模的扩大。FDI企业优化我国贸易结构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使我国享受全球分工的好处、促进出口和提升进出口商品结构上。1998年我国进出口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分别为83.59%和88.79%,而同期外资企业进出口工业制成品比重分别为90.70%和94.18%,均高于国内平均水平。最后,外国直接投资企业还为我国提高了一笔可观的税收收入。
 
 2、外国直接投资之弊
 
  由于外商来华投资主要是看好中国庞大的市场和廉价的劳动力,而实现利润最大化是其最根本的动机,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不可避免的具有消极影响,而且随着我国加入WTO、大型跨国公司的涌进和对并购的逐步放开,这种消极影响变得越来越明显,不得不让我们引起高度重视。
 
  首先,如本文第二部分所述,90年代以来外国直接投资越来越多的采取独资经营方式,中外合资企业中的外商也积极通过各种方式控制企业的股权。外商千方百计取得企业的控制权主要是因为:一方面,随着国内体制改革不断推进,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环境正在形成之中,外商在华独资经营的环境明显改善,外商不再依赖中方投资者与其合作以求适应传统计划经济的许多特点;另一方面为了保守其技术秘密以保持其竞争优势。外商采取独资经营的更重要的企图在于控制我国产业和垄断市场。据统计,1997年外商在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服装及皮革毛皮羽绒制造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食品制造业等等行业已经占据了市场份额的30%以上。其次,90年代以来,外商有投资建厂向更多的并购国有企业、国有品牌发展,而且开始从分散、随意性收购国有企业转向有目的、有计划的并购效益好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或者并购不同地区同一行业的骨干企业。如本文第三部分所分析的如果外国直接投资不是以新设企业的形式出现而是以股权调期或国有企业私有化的形式出现,那么这样的投资并不能增加东道国的生产能力。
 
 第三,外商投资企业往往严密控制其技术尤其是高新技术的扩散,我国以市场换技术的目的并没有很好的实现。多年以来,我国主动让出市场份额换来的往往是二流、三流的技术,虽然作为发展中国家考虑到吸纳更多劳动者就业我国应考虑选择适用技术,但是如果我国在技术上特别是具有战略意义产业的技术总是处于落后地位,我国将无法和国外竞争,也将危及到我国的产业安全乃至整个国家的经济安全。最后,外国直接投资很多是将其母国已经淘汰的产品生产或污染严重的企业转移到中国,给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五、简短的结论
 
  通过上文的实证分析我们知道FDI在促进我国资本形成、吸纳就业和提高我国综合要素生产率方面贡献都是比较显著的,同时在我们对经济增长率与FDI的回归分析中也可以清楚的看到FDI在总体上比较显着地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增长。从我们对FDI的积极影响的进一步剖析中也可看到FDI通过提升我国的产业结构、扩大对外贸易和优化进出口商品的结构、上缴税收等途径也直接或间接的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增长。不过也正如上文多次提到的,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逐步放开对外商行为的限制,出现了FDI企业出于利润最大化的动机有目的、有计划地控制我国产业、垄断市场和封锁先进技术的新动向。因此,本文认为我国在积极吸引外资,为外商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的同时,应该对这一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

我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利与弊

8. 外商直接投资影响产业结构的原因有哪些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外商直接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涉及的行业和领域也越来越广泛。从而对我国经济建设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也产生了一定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但由于政策和投资环境的影响,FDI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也存在不利影响。本文在分析其利弊的基础上给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外商直接投资(FDI).是指一国的投资者将资本用于它国的生产或经营。并掌握一定经营控制权的投资行为FDI作为一种外部资源.对促进东道国经济增长效应的大小取决于该国产业的内部结构。我国对外开放以来.FDI对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作出了积极贡献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问题。所以研究FDI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并引导外资的合理投向进而促进我国经济稳定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FI)I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FDI在我国发展分为几个阶段.它们分别是:起步阶段(19791986年)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数额不大.但呈现平稳上升趋势。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引进外资的重点是对外借款.即外商间接投资,这期间我国外商直接投资项目累计为7819个.年均项目数为977.38个: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为191.59亿美元,年均规模为8.24亿美元。稳步发展阶段(1987~1991年)随着环境的迅速改善,外商对华直接投资进入了稳步发展时期 
  按1981~1991年FDI流人量排名.中国已超过巴西名列发展中国家受资国第三位这一时期.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和实际金额都继续保持递增的态势。持续快速发展阶段(1992~1996年)自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以来,外商对华开始了大规模、系统化直接投资的阶段1992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总额为192.2亿美元.而且外商直接投资首次取代对外借款成为我国实际利用外资的首要来源1993年外商直接投资实际金额突破25亿美元.1994年突破3亿美元.1995年突破35亿美元.1996年已达417.25亿美元。调整阶段(1997年至21年)这一阶段.我国引进外资工作面临着极为严峻的挑战,外商对华直接投资流人量锐减.主要原因之一是受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欧美资本都转向了预期投资收益相对更高、更保险的发达国家及亚洲以外的区域“人世”后的新阶段(21年至今)22年我国共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527.4亿美元,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吸收FDI最多的国家。目前,世界5强企业有4多家已在华直接投资。1979年一27年1月.全国共批准外商投资企业597797个.合同外资14349.92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697.72亿美元。外资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增强.已成为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 
  二、FI)I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积极作用 
  目前.我国正在进入一个产业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新阶段。九十年代以后,随着短缺型经济结束.市场竞争加强,深层次的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产业升级外商直接投资推动了我国产业结构向合理化、高度化方向演进我国对外开放的实践表明.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作为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发展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转贴于 看准网 http://www.kanzhun.com   三、FI)I在影响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中产生的问题 
  (一)扩大了产业结构偏差。目前,外商对我国的直接投资集中于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部门.对第三产业的投资比重偏低,对第一产业的投资规模很小.加剧了我国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在第二产业内部.一方面外资主要投资于规模小、见效快风险小的轻工业和一般加工组装企业.对重工业的投入相对薄弱.导致我国轻重工业发展不协调.不利于对产业结构升级空间的拓展:另一方面,外资工业高度集中于制造业。而在制造业中又主要集中在加工工业.加快了我国工业结构高加工度化的进程。在第三产业结构中,外资过多地流向商业、房地产、金融保险业等利润较高的产业,而流向通讯、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部门和科教文卫部门较少.对这些部门的产出比重变化还没有起明显作用 
  (二)形成垄断,降低市场效率。随着我国引进外商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国内市场结构变化速度加快.外商投资企业的垄断现象开始在部分行业中显示出来。随着国内体制改革不断推进,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环境正在形成之中。外商在华独资经营的环境明显改善.不再依赖中方投资者与其合作以求适应传统计划经济的许多特点。 
  (三)对我国的民族工业带来压力和阻力以市场控制为目的的FDI.对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会构成抑制的一面.表现在外商控股控市.对我国民族工业构成威胁。我国企业尤其是大量国有企业因机制障碍越来越难以适应竞争加剧的市场环境.从而受到外资的排挤。最终退出市场。 
  四、改善FI)I加快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政策建议 
  对FDI的引进和利用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有着积极作用,但也存在着一定风险。所以在充分发挥外商直接投资积极促进作用的同时.必须采取必要措施消除其不利影响.使其结构的变动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相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