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菁的早年经历

2024-05-15 04:58

1. 李菁的早年经历

难想象李菁不光是长相,一举手一投足都透出一股“老先生”的味道,说话慢条斯理,沉稳有余,用词也都是老派的京腔。他自己解释说这得益于他从小就一头扎进了传统相声。李菁并不是出身于曲艺家庭,但是家人看孩子的方法就是给他放相声、评书的录音,小李菁一听便不哭不闹听入了神。7岁那年,随母亲乘公共汽车的时候,他自顾自地开始叨念一段单口相声,母亲说:“这不是《珍珠翡翠白玉汤》吗?只听了三四遍你就记住这么多词了?”李菁神气地说:“我能把这一整段都说下来”,母亲不相信。于是李菁在公共汽车上把刘宝瑞这段40分钟的《珍珠翡翠白玉汤》完完整整地说了下来,说得是字正腔圆,声情并茂,虽然篡改了一些小孩子难以理解的生僻字,但节奏和韵味说得相当到位。车里的乘客基本上不再说话了,都专心地听着这个小孩单口相声,惊为奇才。母亲发现了李菁在这方面的造诣,回到家后立即把这段录了下来,一直保存着,长大后的李菁一听到这段录音便忍俊不禁。拜师学艺的过程非常辛苦,李菁从小在这一行也钻得很深,但是他在学校的成绩却是非常优秀的。李菁所在的中学是一所市重点中学(北京汇文中学),他曾经的理想是考上北大的法律系,但是高考却以两分之差与北大无缘。这对李菁来说算是人生中第一个小打击,上了大学后他便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学艺和演出上面。梁先生认为这个时候的李菁功夫已经扎实了,可以出师了。高中的学习非常紧张,但是为了“心中的板”,李菁每天放学后骑车40分钟去梁先生家,梁先生演出事务繁忙,只能给他指导一个小时,“那一个小时只有听的功夫,根本学不会,也没有时间练,只能在骑车回家的路上自己琢磨,40分钟的路程,一到家我就会了,练一会儿再写作业,第二天再学新的一段,几乎所有的快板我都是在骑车路上学会的。

李菁的早年经历

2. 李菁是谁?李菁简介

李菁(1978年8月1日-),是一名中国曲艺、相声演员,北京人,德云社创办人之一。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学历。擅长京东大鼓和双簧,是师胜杰第十三位弟子。经常上演的曲目有《雌雄剑》、《武松打店》,相声《学四相》、《汾河湾》等。在“2005年北京相声小品大赛”中与何云伟合作凭借《我要幸福》一举夺得相声专业组一等奖。2007年29岁的李菁掀起京城相声热。现为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中国快板艺术委员会委员。 2010年8月6日凌晨,何云伟在新浪博客中发声明,称已经和李菁一起正式退出德云社。   声明内容   具体声明如下:   因近日来,频繁接到各界媒体采访的要求,在此我们二人做统一回应。首先宣布:我们二人已正式退出北京德云社。   有关德云社的任何问题,近日我们将召开新闻发布会,恳请广大媒体朋友理解。   德云社对我们的成长曾有很大的帮助,从初创时期的举步为艰,到现在的如日中天,离开德云社,并非是我们的轻率之举,这个决定是经过我们深思熟虑的。   虽然离开德云社,但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依然祝愿德云社越来越好。最后,感谢媒体朋友和观众朋友对我们的爱护,理解和支持!

3. 李菁的个人经历

李菁1949年随父母移居香港。家中有五个哥哥、两个姊姊,李菁排行最小。自幼就对电影即有兴趣,就读宝血女中时,听闻邵氏所属的“南国实验剧团”公开招收第二期学员,不顾父母反对坚决投考。当年有超过两千人报名应试,李菁凭获清新的外表和表演天份幸运录取,与方盈、江青、郑佩佩、秦萍等四十人成为同期同学。期间,曾客串演出《梁山伯与祝英台》与《玉堂春》。训练班结业后,与邵氏订下八年合约,初期被定位为古装型演员,接连在《血手印》、《宝莲灯》、《文素臣》任配角,《鱼美人》是其担纲主演的第一部电影。1965年5月李菁以此片荣获第十二届亚洲影后,由于李菁当年仍未满十七岁,被誉为“娃娃影后”。1965年演出《宝莲灯》,演技再次得到肯定。此后“东家”邵氏有计划性的展开力捧,一连为她开拍新片,声势一路窜升,作品票房屡创新高。1967年邵氏开拍《珊珊》,这是她从影以来首次演出时装文艺片,大获好评。踏入七十年代,李菁的作品《保镖》成为全年最卖座电影的第六名。到1969年时,她演出的作品已超过二十部。除了1969年时摔裂左腿骨休养半年,几乎一刻不停的拍片,陆续完成黄梅调电影。她在邵氏期间,所拍的影片约五十多部,其中包括张彻的《死角》、《鹰王》及《新独臂刀》等。她更连续三年当选国语片十大明星,成为港台两地抢手的女明星之一。1976年年底,李菁结束了与邵氏十三年的宾主关系,开始以自由演员的身分往来港台两地。1978年,李菁与导演罗马合组《长天公司》,在创业作《追》中担任主角。1979年相恋十年的男友九巴后人、雷氏家族长子雷觉华过世,使她大受打击,逐渐减少拍片量。1983年,长期陪伴在身旁的母亲病故,遂宣布退出娱乐圈。据闻,离开影坛后,曾在股海开启事业第二春,未几却传出她投资失利的消息,最后只好脱产还债,身心都受重创。九十年代,李菁更销声匿迹,即使2013年“邵氏”电影数位修复出版,也未见这位“大功臣”与“老战友”现身。

李菁的个人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