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识点的详细总结.

2024-04-30 13:39

1. 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识点的详细总结.

1)匀变速直线运动 
有用推论Vt2-Vo2=2as 
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竖直上抛运动 有用推论Vt2-Vo2=-2gs 

二、质点的运动(2)----曲线运动、万有引力 
1)平抛运动 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 
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tgβ=Vy/Vx=gt/V0 
2)匀速圆周运动 
1.线速度V=s/t=2πr/T 
2.角速度ω=Φ/t=2π/T=2πf 
3.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 
4.向心力F心=mV2/r=mω2r 

卫星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V=(GM/r)1/2;ω=(GM/r3)1/2;T=2π(r3/GM)1/2{M:中心天体质量} 

万有引力F=Gm1m2/r2 (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静电力F=kQ1Q2/r2 (k=9.0×109N•m2/C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安培力F=BILsinθ (θ为B与L的夹角,当L⊥B时:F=BIL,B//L时:F=0) 
洛仑兹力f=qVBsinθ (θ为B与V的夹角,当V⊥B时:f=qVB,V//B时:f=0) 


简谐振动F=-kx 
单摆周期T=2π(l/g)1/2 

F=qE 

电场力做功:WAB=qUAB=Eqd
记住这些公式,回头对着书看它每个字母代表什么,想,在那些地方可以使用,记熟了,考试无敌

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识点的详细总结.

2. 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识点的详细总结.

1)匀变速直线运动
有用推论Vt2-Vo2=2as
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竖直上抛运动
有用推论Vt2-Vo2=-2gs
二、质点的运动(2)----曲线运动、万有引力
1)平抛运动
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
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tgβ=Vy/Vx=gt/V0
2)匀速圆周运动
1.线速度V=s/t=2πr/T
2.角速度ω=Φ/t=2π/T=2πf
3.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
4.向心力F心=mV2/r=mω2r
卫星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V=(GM/r)1/2;ω=(GM/r3)1/2;T=2π(r3/GM)1/2{M:中心天体质量}
万有引力F=Gm1m2/r2
(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静电力F=kQ1Q2/r2
(k=9.0×109N•m2/C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安培力F=BILsinθ
(θ为B与L的夹角,当L⊥B时:F=BIL,B//L时:F=0)
洛仑兹力f=qVBsinθ
(θ为B与V的夹角,当V⊥B时:f=qVB,V//B时:f=0)
简谐振动F=-kx
单摆周期T=2π(l/g)1/2
F=qE
电场力做功:WAB=qUAB=Eqd
记住这些公式,回头对着书看它每个字母代表什么,想,在那些地方可以使用,记熟了,考试无敌

3. 高一物理必修二总结详细点哦

一、质点的运动
(1)------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 (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 –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 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 +Vt^2)/2]1/2 6.位移S= V平t=Vot + 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相邻连续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Vo):m/s 
加速度(a):m/s^2 末速度(Vt):m/s 
时间(t):秒(s) 位移(S):米(m) 路程:米 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

2) 自由落体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 4.推论Vt^2=2gh 
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度直线运动规律。 
(2)a=g=9.8 m/s^2≈10m/s^2 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 竖直上抛 
1.位移S=Vot- gt^2/2    2.末速度Vt= Vo- gt (g=9.8≈10m/s2 ) 
3.有用推论Vt^2 –Vo^2=-2gS 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 (抛出点算起) 
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 
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二、曲线运动
1)平抛运动 
1.水平方向速度Vx= Vo  2.竖直方向速度Vy=gt 
3.水平方向位移Sx= Vot  4.竖直方向位移(Sy)=gt^2/2 
5.运动时间t=(2Sy/g)1/2 (通常又表示为(2h/g)1/2) 
6.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 
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 tgβ=Vy/Vx=gt/Vo 
7.合位移S=(Sx^2+ Sy^2)1/2 , 
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α: tgα=Sy/Sx=gt/2Vo 
注:(1)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为g,通常可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2)运动时间由下落高度h(Sy)决定与水平抛出速度无关。(3)θ与β的关系为tgβ=2tgα 。(4)在平抛运动中时间t是解题关键。(5)曲线运动的物体必有加速度,当速度方向与所受合力(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2)匀速圆周运动 
1.线速度V=s/t=2πR/T  2.角速度ω=Φ/t=2π/T=2πf 
3.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 4.向心力F心=Mv^2/R=mω^2*R=m(2π/T)^2*R 
5.周期与频率T=1/f 6.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V=ωR 
7.角速度与转速的关系ω=2πn (此处频率与转速意义相同) 
8.主要物理量及单位: 弧长(S):米(m) 角度(Φ):弧度(rad) 频率(f):赫(Hz) 
周期(T):秒(s) 转速(n):r/s 半径(R):米(m) 线速度(V):m/s 
角速度(ω):rad/s 向心加速度:m/s2 
注:(1)向心力可以由具体某个力提供,也可以由合力提供,还可以由分力提供,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2)做匀速度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等于合力,并且向心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因此物体的动能保持不变,但动量不断改变。 

3)万有引力 
1.开普勒第三定律T2/R3=K(=4π^2/GM) R:轨道半径 T :周期 K:常量(与行星质量无关) 
2.万有引力定律F=Gm1m2/r^2 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3.天体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GMm/R^2=mg g=GM/R^2 R:天体半径(m) 
4.卫星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 V=(GM/R)1/2 ω=(GM/R^3)1/2 T=2π(R^3/GM)1/2 
5.第一(二、三)宇宙速度V1=(g地r地)1/2=7.9Km/s V2=11.2Km/s V3=16.7Km/s 
6.地球同步卫星GMm/(R+h)^2=m*4π^2(R+h)/T^2 h≈3.6 km h:距地球表面的高度 
注:(1)天体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F心=F万。(2)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可估算天体的质量密度等。(3)地球同步卫星只能运行于赤道上空,运行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同。(4)卫星轨道半径变小时,势能变小、动能变大、速度变大、周期变小。(5)地球卫星的最大环绕速度和最小发射速度均为7.9Km/S。 

机械能 
1.功 
(1)做功的两个条件: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物体在里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功的大小: W=Fscosa 功是标量 功的单位:焦耳(J) 
1J=1N*m 
当 00 F做正功 F是动力 
当 a=派/2 w=0 (cos派/2=0) F不作功 
当 派/2<= a <派 W<0 F做负功 F是阻力 
(3)总功的求法: 
W总=W1+W2+W3……Wn 
W总=F合Scosa 

2.功率 
(1) 定义:功跟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的比值. 
P=W/t 功率是标量 功率单位:瓦特(w) 
此公式求的是平均功率 
1w=1J/s 1000w=1kw 
(2) 功率的另一个表达式: P=Fvcosa 
当F与v方向相同时, P=Fv. (此时cos0度=1) 
此公式即可求平均功率,也可求瞬时功率 
1)平均功率: 当v为平均速度时 
2)瞬时功率: 当v为t时刻的瞬时速度 
(3) 额定功率: 指机器正常工作时最大输出功率 
实际功率: 指机器在实际工作中的输出功率 
正常工作时: 实际功率≤额定功率 
(4) 机车运动问题(前提:阻力f恒定) 
P=Fv F=ma+f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汽车启动有两种模式 

1) 汽车以恒定功率启动 (a在减小,一直到0) 
P恒定 v在增加 F在减小 尤F=ma+f 
当F减小=f时 v此时有最大值 

2) 汽车以恒定加速度前进(a开始恒定,在逐渐减小到0) 
a恒定 F不变(F=ma+f) V在增加 P实逐渐增加最大 
此时的P为额定功率 即P一定 
P恒定 v在增加 F在减小 尤F=ma+f 
当F减小=f时 v此时有最大值 

3.功和能 
(1) 功和能的关系: 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2) 功和能的区别: 能是物体运动状态决定的物理量,即过程量 
功是物体状态变化过程有关的物理量,即状态量 
这是功和能的根本区别. 

4.动能.动能定理 
(1) 动能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用Ek表示 
表达式 Ek=1/2mv^2 能是标量 也是过程量 
单位:焦耳(J) 1kg*m^2/s^2 = 1J 

(2) 动能定理内容:合外力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表达式 W合=ΔEk=1/2mv^2-1/2mv0^2 
适用范围:恒力做功,变力做功,分段做功,全程做功 

5.重力势能 
(1) 定义: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 用Ep表示 
表达式 Ep=mgh 是标量 单位:焦耳(J) 
(2) 重力做功和重力势能的关系 
W重=-ΔEp 
重力势能的变化由重力做功来量度 

(3) 重力做功的特点:只和初末位置有关,跟物体运动路径无关 
重力势能是相对性的,和参考平面有关,一般以地面为参考平面 
重力势能的变化是绝对的,和参考平面无关 

(4) 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形变而具有的能量 
弹性势能存在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中,跟形变的大小有关 
弹性势能的变化由弹力做功来量度 

6.机械能守恒定律 
(1) 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总称 
总机械能:E=Ek+Ep 是标量 也具有相对性 
机械能的变化,等于非重力做功 (比如阻力做的功) 
ΔE=W非重 
机械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2) 机械能守恒定律: 只有重力做功的情况下,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 
发生相互转化,但机械能保持不变 
表达式: Ek1+Ep1=Ek2+Ep2 成立条件:只有重力做功

高一物理必修二总结详细点哦

4. 与高一物理必修二相关的知识要点总结

 调整自已的学习心态,从“要我学习”转变为“我要学习”,好学不如乐学,在学习中发现乐趣,才能学得更有兴趣,更轻松。在学习之余也要有适当的运动,这样不仅可以锻炼身体,也可以减轻学习压力。以下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与  高一物理  必修二相关的知识要点  总结  ,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与高一物理必修二相关的知识要点总结1 
  牛顿运动三定律知识点总结
  1、牛顿第一定律:
  (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2)理解:
  ①它说明了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性质.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惯性与物体的速度大小、受力大小、运动状态无关).
  ②它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产生加速度)的原因,而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
  ③它是通过理想实验得出的,它不能由实际的实验来验证.
  2、牛顿第二定律:
  内容:物体的加速度a跟物体所受的合外力F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m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公式:
  理解:
  ①瞬时性:力和加速度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
  ②矢量性: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③同体性:合外力、质量和加速度是针对同一物体(同一研究对象)
  ④同一性:合外力、质量和加速度的单位统一用SI制主单位⑤相对性:加速度是相对于惯性参照系的。
  3、牛顿第三定律:
  (1)内容: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2)理解:
  ①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同时性.它们是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不是先有作用力后有反作用力.
  ②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性质相同.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属同种性质的力.
  ③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相互依赖性:它们是相互依存,互以对方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
  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不可叠加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各产生其效果,不可求它们的合力,两力的作用效果不能相互抵消.
  4、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范围:
  对于宏观物体低速的运动(运动速度远小于光速的运动),牛顿运动定律是成立的,但对于物体的高速运动(运动速度接近光速)和微观粒子的运动,牛顿运动定律就不适用了,要用相对论观点、量子力学理论处理.
  易错现象:
  (1)错误地认为惯性与物体的速度有关,速度越大惯性越大,速度越小惯性越小;另外一种错误是认为惯性和力是同一个概念。
  (2)不能正确地运用力和运动的关系分析物体的运动过程中速度和加速度等参量的变化。
  (3)不能把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其受到的合外力的瞬时对应关系正确运用到轻绳、轻弹簧和轻杆等理想化模型上。
   与高一物理必修二相关的知识要点总结2 
  一、力学的建立
  力学的演变以追溯到久远的年代,而物理学的  其它  分支,直到近几个世纪才有了较大的发展,究其原因,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规律所决定的。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首先接触最多的是宏观物体的运动,其中最简单。最基本的运动是物体位置的变化,这种运动称之为机械运动。由此我们注意到,力学建立的原动力就是源于人们对机械运动的研究,亦即力学的研究对象就是机械运动的客观规律及其应用。了解了这些,可以对力学的主脉络有了一条清晰的线索,就是对于物体运动规律的研究。首先要涉及到物体在空间的位置变化和时间的关系,继而阐述张力之间的关系,然后从运动和力出发,推广并建成完整的力学理论。正是要达到上述目的,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就需要不断地引入新的物理概念和  方法  ,此间,由“物”及“理”的思维过程和严密的逻辑揄体系,逐步得以完善和体现。明确了以上观点,可以使我们在学习及复习过程,不会生硬地接受。机械地照搬,而是自然流畅地水到渠成。
  让我们走入力学的大门看一看,它的殿堂是怎样的金碧辉煌。静力学研究了物体最简单的状态:简单的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并且阐述了解决力学问题最基本的方法,如受力情况的分析以及处理方式;力的合成。力的分解和正交分解法。应当认识到,这些方法是贯穿于整个力学的,是我们研究机械运动规律的不可缺少的手段。运动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物体的运动,但并不涉及其运动的原因。牛顿运动定律的建立为研究力与运动的关系奠定了雄厚的基础,即动力学。至此,从理论上讲各种运动都可以解决。然而,物体的运动毕竟有复杂的问题出现,诸如碰撞。打击以及变力作用等等,这类问题根本无法求解。力学大厦的建设者们,从新的角度对物体的运动规律做了全面的。深入的讨论,揭示了力与运动之间新的关系。如力对空间的积累-功,力对时间的积累-冲量,进而获得了解决力学问题的另外两个途径-功能关系和动量关系,它们与牛顿运动定律一起,在力学中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二、力学概念的引入
  前面曾经提到过,力学的研究对象是机械运动的客观规律及其应用。为达此目的,我们需要不断地引入许多概念。以运动学部分为例,体会一下力学概念引入的动机及方法,这对力学的复习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让我们研究一下行驶在平直公路上的汽车。首先一个问题就是,怎样确定汽车在不同时刻的位置。为了能精确地确定汽车的位置,我们可将汽车看作一个点,这样,质点的概念随之引入。同时,参照物的引入则是水到渠成的,即在参照物上建立一个直线坐标,用一个带有正负号的数值,即可能精确描述汽车的位置。而后由于汽车位置要不断地发生变化,位置的改变-位移亦被引入,至于速度的引入在此就不再赘述。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这类问题可以说比比皆是。因此,只有搞清引入某一概念的真正意图,才能对要研究的问题有深入的了解,才能说真正地掌握了一个物理概念。而在物理中,引入概念的方法,充分体现了物理学的研究手段,例如:用比值定义物理量。该方法在整个物理学中具有很典型的意义。      

5. 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汇总

 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还要复习以前的旧知识,肯定会累,所以要注意劳逸结合。只有充沛的精力才能迎接新的挑战,才会有事半功倍的学习。那么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1 
  一、知识点
  (一)能、势能、动能的概念
  (二)功
  1功的定义、定义式及其计算
  2正功和负功的判断:力与位移夹角角度、动力学角度
  (三)功率
  1功率的定义、定义式
  2额定功率、实际功率的概念
  3功率与速度的关系式:瞬时功率、平均功率
  4功率的计算:力与速度角度、功与时间角度
  (四)重力势能
  1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
  2重力势能的表达式
  3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式
  4重力势能的相对性:零势能参考平面
  5重力势能系统共有
  (五)动能和动能定理
  1动能的表达式
  2动能定理的内容、表达式
  (六)机械能守恒定律:内容、表达式
  二、重点考察内容、要求及方式
  1正负功的判断:夹角角度、动力学角度:力对物体产生的加速度与物体运动方向一致或相反,导致物体加速或减速,动能增大或减小(选择、判断)
  2功的计算:重力做功、合外力做功(动能定理或功的定义角度)(填空、计算)
  3功率的计算:力与速度角度、功与时间角度(填空、计算)
  4机车启动模型:功率与速度、力的关系式;运动学规律(填空、计算)
  5动能定理与受力分析:求牵引力、阻力;要求正确受力分析、运动学规律(计算)
  6机械能守恒定律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表达式、设定零势能参考平面;求解动能、高度等
   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2 
  一、知识点
  (一)曲线运动的条件:合外力与运动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
  (二)曲线运动的研究  方法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平行四边形定则、三角形法则)
  (三)曲线运动的分类:合力的性质(匀变速:平抛运动、非匀变速曲线:匀速圆周运动)
  (四)匀速圆周运动
  1受力分析,所受合力的特点:向心力大小、方向
  2向心加速度、线速度、角速度的定义(文字、定义式)
  3向心力的公式(多角度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频率、转)
  (五)平抛运动
  1受力分析,只受重力
  2速度,水平、竖直方向分速度的表达式;位移,水平、竖直方向位移的表达式
  3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位移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五)离心运动的定义、条件
  二、考察内容、要求及方式
  1曲线运动性质的判断:明确曲线运动的条件、牛二定律(选择题)
  2匀速圆周运动中的动态变化:熟练掌握匀速圆周运动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选择、填空)
  3匀速圆周运动中物理量的计算:受力分析、向心加速度的几种表示方式、合力提供向心力(计算题)
  3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分运动与和运动的等时性、等效性(选择、填空)
  4平抛运动相关:平抛运动中速度、位移、夹角的计算,分运动与和运动的等时性、等效性(选择、填空、计算)
  5离心运动:临界条件、静摩擦力、匀速圆周运动相关计算(选择、计算)
   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3 
  第一节认识静电
  一、静电现象
  1、了解常见的静电现象。
  2、静电的产生
  (1)摩擦起电:用丝绸摩擦的玻璃棒带正电,用毛皮摩擦的橡皮棒带负电。
  (2)接触起电:(3)感应起电:
  3、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
  二、物质的电性及电荷守恒定律
  1、物质的原子结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组成,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以及环绕原子核运动的带负电的电子组成的。而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在一般情况下,物体内部的原子中电子的数目等于质子的数目,整个物体不带电,呈电中性。
  2、电荷守恒定律:任何孤立系统的电荷总数保持不变。在一个系统的内部,电荷可以从一个物体传到另一个物体。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系统的总的电荷时不改变的。
  3、用物质的原子结构和电荷守恒定律分析静电现象
  (1)分析摩擦起电(2)分析接触起电(3)分析感应起电
  4、物体带电的本质:电荷发生转移的过程,电荷并没有产生或消失。
  第二节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一、电荷量和点电荷
  1、电荷量:物体所带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电量。单位为库仑,简称库,用符号C表示。
  2、点电荷:带电体的形状、大小及电荷量分布对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可以把带电体简化为一个点,并称之为点电荷。
  二、电荷量的检验
  1、检测仪器:验电器
  2、了解验电器的工作原理
  三、库仑定律
  1、内容:在真空中两个静止的点电荷间相互作用的库仑力跟它们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2、大小:
  方向:在两个电电荷的连线上,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3、公式中k为静电力常量,
  4、成立条件
  ①真空中(空气中也近似成立),②点电荷
  第三节电场及其描述
  一、电场
  1、电场:电荷的周围存在着电场,带电体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周围的电场发生的。
  2、电场基本性质: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
  3、电场力:电场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作用力,这种力叫电场力
  电荷间的静电力就是一个电荷受到另一个电荷激发电场的作用力。
   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4 
  一、固体
  1、晶体:外观上有规则的几何外形,有确定的熔点,一些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异
  2、非晶体:外观没有规则的几何外形,无确定的熔点,一些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同性
  ①判断物质是晶体还是非晶体的主要依据是有无固定的熔点
  ②晶体与非晶体并不是绝对的,有些晶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非晶体(石英→玻璃)
  3、单晶体多晶体
  如果一个物体就是一个完整的晶体,如食盐小颗粒,这样的晶体就是单晶体(单晶硅、单晶锗)
  如果整个物体是由许多杂乱无章的小晶体排列而成,这样的物体叫做多晶体,多晶体没有规则的几何外形,但同单晶体一样,仍有确定的熔点。
  二、液体
  1、表面张力:当表面层的分子比液体内部稀疏时,分子间距比内部大,表面层的分子表现为引力。如露珠
  2、液晶
  分子排列有序,各向异性,可自由移动,位置无序,具有流动性
  各向异性:分子的排列从某个方向上看液晶分子排列是整齐的,从另一方向看去则是杂乱无章的
  三:饱和汽与饱和汽压
  ①汽化
  汽化: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汽化。
  1、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2、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要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一温度叫沸点。不同物质的沸点是不同的。而且沸点与大气压有关,大气压越大,沸点也就越高。
  ②饱和汽与饱和汽压
  饱和汽:与液体处于动态平衡的蒸汽叫做饱和汽。没有达到饱和状态的蒸汽叫做未饱和汽。
  饱和汽压: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汽的压强是一定的,叫做饱和汽压。未饱和汽的压强小于饱和汽压。
  1、饱和汽压只是指空气中这种液体蒸汽的分气压,与  其它  气体的压强无关。
  2、饱和汽压与温度和物质种类有关。
  四:物态变化中的能量交换
  ①熔化热
  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而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
  注意:晶体在熔化和凝固的过程中温度不变,同一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凝固的过程中温度不断降低。
  2、熔化热:某种晶体熔化过程中所需的能量(Q)与其质量(m)之比叫做这种晶体的熔化热。
  I、用λ表示晶体的熔化热,则λ=Q/m,在国际单位中熔化热的单位是焦尔/千克(J/Kg)。
  II、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增大分子势能,破坏晶体结构,变为液态。所以熔化热与晶体的质量无关,只取决于晶体的种类。
  III、一定质量的晶体,熔化时吸收的热量与凝固时放出的热量相等。
  注意:非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温度会不断变化,而不同温度下非晶体由固态变为液态时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所以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化热。
  ②汽化热
  1、汽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汽化(而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2、汽化热:某种液体汽化成同温度的气体时所需要的能量(Q)与其质量(m)之比叫这种物质在这一温度下的汽化热。用L表示汽化热,则L=Q/m,在国际单位制中汽化热的单位是焦尔/千克(J/Kg)。
  I、液体汽化时,液体分子离开液体表面成为气体分子,要克服其它分子的吸引而做功,因此要吸收能量。
  II、一定质量的物质,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汽化时吸收的热量与液化时放出的热量相等。
  III、液体的汽化热与液体的物质种类、液体的温度、外界压强均有关。
   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5 
  一、运动的描述
  1.物体模型用质点,忽略形状和大小;地球公转当质点,地球自转要大小。物体位置的变化,准确描述用位移,运动快慢S比t,a用Δv与t比。
  2.运用一般公式法,平均速度是简法,中间时刻速度法,初速度零比例法,再加几何图像法,求解运动好方法。自由落体是实例,初速为零a等g.竖直上抛知初速,上升心有数,飞行时间上下回,整个过程匀减速。中心时刻的速度,平均速度相等数;求加速度有好方,ΔS等aT平方。
  3.速度决定物体动,速度加速度方向中,同向加速反向减,垂直拐弯莫前冲。
  二、力
  1.解力学题堡垒坚,受力分析是关键;分析受力性质力,根据效果来处理。
  2.分析受力要仔细,定量计算七种力;重力有无看提示,根据状态定弹力;先有弹力后摩擦,相对运动是依据;万有引力在万物,电场力存在定无疑;洛仑兹力安培力,二者实质是统一;相互垂直力,平行无力要切记。
  3.同一直线定方向,计算结果只是“量”,某量方向若未定,计算结果给指明;两力合力小和大,两个力成q角夹,平行四边形定法;合力大小随q变,只在最小间,多力合力合另边。
  多力问题状态揭,正交分解来解决,三角函数能化解。
  4.力学问题方法多,整体隔离和假设;整体只需看外力,求解内力隔离做;状态相同用整体,否则隔离用得多;即使状态不相同,整体牛二也可做;假设某力有或无,根据计算来定夺;极限法抓临界态,程序法按顺序做;正交分解选坐标,轴上矢量尽量多。
  三、牛顿运动定律
  1.F等ma,牛顿二定律,产生加速度,原因就是力。
  合力与a同方向,速度变量定a向,a变小则u可大,只要a与u同向。
  2.N、T等力是视重,mg乘积是实重;超重失重视视重,其中不变是实重;加速上升是超重,减速下降也超重;失重由加降减升定,完全失重视重零
  四、曲线运动、万有引力
  1.运动轨迹为曲线,向心力存在是条件,曲线运动速度变,方向就是该点切线。
  2.圆周运动向心力,供需关系在心里,径向合力提供足,需mu平方比R,mrw平方也需,供求平衡不心离。
  3.万有引力因质量生,存在于世界万物中,皆因天体质量大,万有引力显神通。卫星绕着天体行,快慢运动的卫星,均由距离来决定,距离越近它越快,距离越远越慢行,同步卫星速度定,定点赤道上空行。
  五、机械能与能量
  1.确定状态找动能,分析过程找力功,正功负功加一起,动能增量与它同。
  2.明确两态机械能,再看过程力做功,“重力”之外功为零,初态末态能量同。
  3.确定状态找量能,再看过程力做功。有功就有能转变,初态末态能量同。
  六、热力学定律
  1.第一定律热力学,能量守恒好感觉。内能变化等多少,热量做功不能少。
  正负符号要准确,收入支出来理解。对内做功和吸热,内能增加皆正值;对外做功和放热,内能减少皆负值。
  2.热力学第二定律,热传递是不可逆,功转热和热转功,具有方向性不逆。
   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6 
    
  1、α粒子散射试验结果大多数的α粒子不发生偏转;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角度的偏转;极少数α粒子出现大角度的偏转(甚至反弹回来)
  2、原子核的大小:10-15~10-14m,原子的半径约10-10m(原子的核式结构)
  3、光子的发射与吸收:原子发生定态跃迁时,要辐射(或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hν=E初-E末{能级跃迁}
  4、原子核的组成:质子和中子(统称为核子), {A=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Z=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5、天然放射现象:α射线(α粒子是氦原子核)、β射线(高速运动的电子流)、γ射线(波长极短的电磁波)、α衰变与β衰变、半衰期(有半数以上的原子核发生了衰变所用的时间)。γ射线是伴随α射线和β射线产生的
  6、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E=mc2{E:能量(J),m:质量(Kg),c:光在真空中的速度}
  7、核能的计算ΔE=Δmc2{当Δm的单位用kg时,ΔE的单位为J;当Δm用原子质量单位u时,算出的ΔE单位为uc2;1uc2=931.5MeV}
        
     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相关  文章  : 
  ★  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公式篇) 
  ★  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  高中物理必修二公式大全 
  ★  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万有引力) 
  ★  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期末必备) 
  ★  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曲线运动) 
  ★  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整理 
  ★  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识点人教版 
  ★  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baidu.com/hm.js?3b57837d30f874be5607a657c671896b";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汇总

6. 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 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有什么

1、α粒子散射试验结果大多数的α粒子不发生偏转;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角度的偏转;极少数α粒子出现大角度的偏转(甚至反弹回来)
 
 2、原子核的大小:10-15~10-14m,原子的半径约10-10m(原子的核式结构)
 
 3、光子的发射与吸收:原子发生定态跃迁时,要辐射(或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hν=E初-E末{能级跃迁}
 
 4、原子核的组成:质子和中子(统称为核子), {A=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Z=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5、天然放射现象:α射线(α粒子是氦原子核)、β射线(高速运动的电子流)、γ射线(波长极短的电磁波)、α衰变与β衰变、半衰期(有半数以上的原子核发生了衰变所用的时间)。γ射线是伴随α射线和β射线产生的
 
 6、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E=mc2{E:能量(J),m:质量(Kg),c:光在真空中的速度}
 
 7、核能的计算ΔE=Δmc2{当Δm的单位用kg时,ΔE的单位为J;当Δm用原子质量单位u时,算出的ΔE单位为uc2;1uc2=931.5MeV}

7. 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大全

 物理学习,首先要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基本  方法  、基本定律、基本实验等各项内容都要落实,且要落实到位。这次我给大家整理了  高一物理  必修二知识点  总结  ,供大家阅读参考。
    
       目录   
   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一物理必修二期末知识点   
   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识   
     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1.万有引力定律:引力常量G=6.67×N?m2/kg2
  2.适用条件:可作质点的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若是两个均匀的球体,r应是两球心间距.(物体的尺寸比两物体的距离r小得多时,可以看成质点)
  3.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中心天体质量M,天体半径R,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g)
  (1)万有引力=向心力(一个天体绕另一个天体作圆周运动时)
  (2)重力=万有引力
  地面物体的重力加速度:mg=Gg=G≈9.8m/s2
  高空物体的重力加速度:mg=Gg=G<9.8m/s2
  4.第一宇宙速度----在地球表面附近(轨道半径可视为地球半径)绕地球作圆周运动的卫星的线速度,在所有圆周运动的卫星中线速度是最大的。
  由mg=mv2/R或由==7.9km/s
  5.开普勒三大定律
  6.利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天体质量
  7.通过万有引力定律和向心力公式计算环绕速度
  8.大于环绕速度的两个特殊发射速度:第二宇宙速度、第三宇宙速度(含义)
   <<<   
     高一物理必修二期末知识点 
  质点的运动----曲线运动 万有引力
  1)平抛运动
  1.水平方向速度V-=
  Vo 2.竖直方向速度Vy=gt
  3.水平方向位移S-=
  Vot 4.竖直方向位移(Sy)=gt^2/2
  5.运动时间t=(2Sy/g)1/2
  (通常又表示为(2h/g)1/2)
  6.合速度Vt=(V-^2+Vy^2)1/2=[Vo^2+(gt)^2]1/2
  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 tgβ=Vy/V-=gt/Vo
  7.合位移S=(S-^2+
  Sy^2)1/2 ,
  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α: tgα=Sy/S-=gt/2Vo
  注:(1)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为g,通常可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2)运动时间由下落高度h(Sy)决定与水平抛出速度无关。(3)θ与β的关系为tgβ=2tgα。(4)在平抛运动中时间t是解题关键。(5)曲线运动的物体必有加速度,当速度方向与所受合力(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2)匀速圆周运动
  1.线速度V=s/t=2πR/T
  2.角速度ω=Φ/t=2π/T=2πf
  3.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
  4.向心力F心=Mv^2/R=mω^2-R=m(2π/T)^2-R
  5.周期与频率T=1/f
  6.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V=ωR
  7.角速度与转速的关系ω=2πn
  (此处频率与转速意义相同)
  8.主要物理量及单位:
  弧长(S):米(m) 角度(Φ):弧度(rad) 频率(f):赫(Hz)
  周期(T):秒(s) 转速(n):r/s 半径(R):米(m) 线速度(V):m/s
  角速度(ω):rad/s 向心加速度:m/s2
  注:(1)向心力可以由具体某个力提供,也可以由合力提供,还可以由分力提供,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2)做匀速度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等于合力,并且向心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因此物体的动能保持不变,但动量不断改变。
  3)万有引力
  1.开普勒第三定律T2/R3=K(=4π^2/GM)
  R:轨道半径 T :周期 K:常量(与行星质量无关)
  2.万有引力定律F=Gm1m2/r^2
  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3.天体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GMm/R^2=mg
  g=GM/R^2 R:天体半径(m)
  4.卫星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
  V=(GM/R)1/2 ω=(GM/R^3)1/2 T=2π(R^3/GM)1/2
  5.第一(二、三)宇宙速度V1=(g地r地)1/2=7.9Km/s
  V2=11.2Km/s V3=16.7Km/s
  6.地球同步卫星GMm/(R+h)^2=m-4π^2(R+h)/T^2
  h≈3.6 km h:距地球表面的高度
  注:(1)天体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F心=F万。(2)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可估算天体的质量密度等。(3)地球同步卫星只能运行于赤道上空,运行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同。(4)卫星轨道半径变小时,势能变小、动能变大、速度变大、周期变小。(5)地球卫星的环绕速度和最小发射速度均为7.9Km/S。
   <<<   
     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识 
  曲线运动
  1.在曲线运动中,质点在某一时刻(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是在曲线上这一点的切线方向。
  2.物体做直线或曲线运动的条件:
  (已知当物体受到合外力F作用下,在F方向上便产生加速度a)
  (1)若F(或a)的方向与物体速度v的方向相同,则物体做直线运动;
  (2)若F(或a)的方向与物体速度v的方向不同,则物体做曲线运动。
  3.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合外力的方向总是指向轨迹的凹的一边。
  4.平抛运动:将物体用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不计空气阻力,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所做的运动。
  分运动:
  (1)在水平方向上由于不受力,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2)在竖直方向上物体的初速度为零,且只受到重力作用,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
  5.以抛点为坐标原点,水平方向为x轴(正方向和初速度的方向相同),竖直方向为y轴,正方向向下.
  6.①水平分速度:②竖直分速度:③t秒末的合速度
  ④任意时刻的运动方向可用该点速度方向与x轴的正方向的夹角表示
  7.匀速圆周运动:质点沿圆周运动,在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圆弧长度相同。
  8.描述匀速圆周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1)线速度v:质点通过的弧长和通过该弧长所用时间的比值,即v=s/t,单位m/s;属于瞬时速度,既有大小,也有方向。方向为在圆周各点的切线方向上
  9.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非匀速曲线运动,因而线速度的方向在时刻改变
  (2)角速度:ω=φ/t(φ指转过的角度,转一圈φ为),单位rad/s或1/s;对某一确定的匀速圆周运动而言,角速度是恒定的
  (3)周期T,频率:f=1/T
  (4)线速度、角速度及周期之间的关系:
  10.向心力:向心力就是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一个指向圆心的合力,向心力只改变运动物体的速度方向,不改变速度大小。
  11.向心加速度:描述线速度变化快慢,方向与向心力的方向相同,
  12.注意:
  (1)由于方向时刻在变,所以匀速圆周运动是瞬时加速度的方向不断改变的变加速运动。
  (2)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向心力方向总指向圆心,是一个变力。
  (3)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就是向心力。
  13.离心运动: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在所受的合力突然消失或者不足以提供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的情况下,就做逐渐远离圆心的运动。
   <<<   
    
     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大全相关  文章  : 
  ★  高一学年物理必修二的总知识点 
  ★  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期末必备) 
  ★  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公式篇) 
  ★  高一必修二物理知识点小结 
  ★  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识点 
  ★  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2) 
  ★  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  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万有引力) 
  ★  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  高一物理必修2圆周运动知识点归纳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baidu.com/hm.js?8a6b92a28ca051cd1a9f6beca8dce12e";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大全

8. 高一必修二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五章 曲线运动
一、知识点
(一)曲线运动的条件:合外力与运动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
(二)曲线运动的研究方法: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平行四边形定则、三角形法则)
(三)曲线运动的分类:合力的性质(匀变速:平抛运动、非匀变速曲线:匀速圆周运动)
(四)匀速圆周运动
1受力分析,所受合力的特点:向心力大小、方向
2向心加速度、线速度、角速度的定义(文字、定义式)
3向心力的公式(多角度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频率、转)
(五)平抛运动
1受力分析,只受重力
2速度,水平、竖直方向分速度的表达式;位移,水平、竖直方向位移的表达式
3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位移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五)离心运动的定义、条件
二、考察内容、要求及方式
1曲线运动性质的判断:明确曲线运动的条件、牛二定律(选择题)
2匀速圆周运动中的动态变化:熟练掌握匀速圆周运动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选择、填空)
3匀速圆周运动中物理量的计算:受力分析、向心加速度的几种表示方式、合力提供向心力(计算题)
3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分运动与和运动的等时性、等效性(选择、填空)
4平抛运动相关:平抛运动中速度、位移、夹角的计算,分运动与和运动的等时性、等效性(选择、填空、计算)
5离心运动:临界条件、最大静摩擦力、匀速圆周运动相关计算(选择、计算)


第六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
一、知识点 
(一)行星的运动
1地心说、日心说:内容区别、正误判断
2开普勒三条定律:内容(椭圆、某一焦点上;连线、相同时间相同面积;半长轴三次方、周期平方、比值、定值)、适用范围
(二)万有引力定律
1万有引力定律:内容、表达式、适用范围
2万有引力定律的科学成就
(1)	计算中心天体质量 
(2)	发现未知天体(海王星、冥王星)
(三)宇宙速度:第一、二、三宇宙速度的数值、单位,物理意义(最小发射速度、最大环绕速度;脱离地球引力绕太阳运动;脱离太阳系)
(四)经典力学的局限性:宏观(相对普朗克常量)低速(相对光速)
二重点考察内容、要求及方式
1地心说、日心说:了解内容及其区别,能够判断其科学性(选择)
2开普勒定律:熟知其内容,第三定律考察尤多;适用范围(选择)
3万有引力定律的科学成就:计算中心天体质量、发现未知天体(选择)
4计算中心天体质量、密度:重力等于万有引力或者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万有引力的表达式、向心力的几种表达式(选择、填空、计算)
5宇宙速度:第一、二、三宇宙速度的数值、物理意义(选择、填空);计算第一宇宙速度: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或重力提供向心力(计算)
6计算重力加速度:匀速圆周运动与航天结合(或求周期)、平抛运动与航天结合(或求高度、时间)、受力分析(计算)
7经典力学的局限性:了解其局限性所在,适用范围(选择)


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
一、知识点
(一)能、势能、动能的概念
(二)功
1功的定义、定义式及其计算
2正功和负功的判断:力与位移夹角角度、动力学角度
(三)功率
1功率的定义、定义式
2额定功率、实际功率的概念
3功率与速度的关系式:瞬时功率、平均功率
4功率的计算:力与速度角度、功与时间角度
(四)重力势能
1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
2重力势能的表达式
3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式
4重力势能的相对性:零势能参考平面
5重力势能系统共有
(五)动能和动能定理
1动能的表达式
2动能定理的内容、表达式
(六)机械能守恒定律:内容、表达式
二、重点考察内容、要求及方式
1正负功的判断:夹角角度、动力学角度:力对物体产生的加速度与物体运动方向一致或相反,导致物体加速或减速,动能增大或减小(选择、判断)
2功的计算:重力做功、合外力做功(动能定理或功的定义角度)(填空、计算)
3功率的计算:力与速度角度、功与时间角度(填空、计算)
4机车启动模型:功率与速度、力的关系式;运动学规律(填空、计算)
5动能定理与受力分析:求牵引力、阻力;要求正确受力分析、运动学规律(计算)
6机械能守恒定律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表达式、设定零势能参考平面;求解动能、高度等(计算)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