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海镇的介绍

2024-05-20 02:10

1. 唐海镇的介绍

唐海镇是在河北省唐山市国营柏各庄农场基础上建立的农垦体制镇,总面积725平方公里,总人口13.7万,从业人员4.26万人,其中职工3.34万人。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唐山市南端,地处环渤海、环京津交汇地带,北纬39°07′43″至39°27′23″,东经118°12′12″至118°43′16″。南临渤海,北依唐山,西望津京,东靠京唐港,是正在开发建设的20万吨级曹妃甸深水大港的直接腹地。距北京220公里,天津120公里,唐山55公里,京唐港30公里,秦皇岛150公里,天津港120公里。

唐海镇的介绍

2. 唐村镇的历史沿革

明代属永平乡,民国25年为唐村乡,1950年分设唐村、长岭、石柱、坑下4乡,1956年唐村、坑下合并为唐村,长岭、石柱合并为长岭乡,1961年分设唐村、长岭2公社,1984年公社为乡,1992年唐村、长岭两乡合并组建为唐村镇。以唐村自然村得名。

3. 唐市镇的历史人物

杨彝,字子常,号谷园,明末常熟唐市人,明崇祯八年岁贡,为松江训导,荐授都昌知县,弗赴,杨彝早年门下学士盈门,清军攻陷江南后,闭门谢客。直至顾炎武隐居唐市,杨彝方出门向其请教学问。顾炎武,字宁人,号亭林,明末昆山千灯人,年少时参加复社,满清入关后,与好友归庄等人组织昆山抗清斗争,城破之日,他的生母被砍断手臂,两个弟弟死于清军屠城,顾炎武带着他的嗣母王氏于大雨中逃至唐市,在当地文人的热心帮助下,在河西街住了下来。不久,顾炎武在河西街创办“亭林书院”,一边讲学,一边暗地筹划抗清斗争,一住竟达十年。郑成功,张苍水兵败后,顾炎武反清复明的最后一线希望彻底破灭,遂决定云游四方。唐市文人为亭林先生设宴送行,席间,杨彝、顾梦麟等21位文人联名写成《为顾宁人征天下书籍名》一文,让各地同道予以方便。之后顾炎武游历北方,著书立说,先后完成《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等书。岁月流逝,“亭林书院”已经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但亭林先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警句今天读来仍是让人热血沸腾。

唐市镇的历史人物

4. 上唐镇的历史沿革

东汉永和三年(公元188年)于章安县东瓯地置永宁县,永嘉县上塘属永宁乡三十九都,相传古时这里是一片湖塘水浦,下塘山(龙泉山)与屿山(蟾山)将水乡分成三塘(上塘、中塘、下塘)三浦(浦东、浦西、浦口)。县城地处屿山上部,故名上塘。1943年至1947年,称永嘉县沙头区水碓湾乡,后称沙头区上塘乡。1949年5月解放,在现辖范围内建立上塘、下塘、渭石、绿嶂4乡。1956年,原下塘乡的外山、栗树樟、横溪、岙底4村划给中塘乡,原渭石乡的山仓、河岙两村和绿嶂乡的敬仁村划给峙口,接着将4乡合并成立上塘乡。1957年绿嶂乡恢复,敬仁村复归。1958年8月永嘉县人民政府迁址于上塘。10月成立上塘公社驻地绿嶂陈岙村,辖绿嶂、中塘、路口、沙头、峙口、下寮6个管理区,原上塘乡作为县直属镇。1960年9月原古庙人民公社和上塘人民公社的沙头、峙口、下寮管理区合并,成立沙头人民公社,原上塘人民公社和中塘、路口、绿嶂管理区与上塘镇合并,称上塘镇人民公社,驻地迁至上塘。1961年上塘、中塘、路口分别调整为人民公社,绿嶂并入上塘镇人民公社,直属县领导。1964年上塘镇人民公社经省批准为建制镇,1980年正式成立上塘镇人民政府。1992年5月,原中塘乡、路口乡并入。2001年,原上塘镇、峙口乡、黄田镇3个行政村、罗东乡6个行政村合并为新上塘镇。2005年,进行居委会调整,上塘镇现有83个行政村,5个社区。

5. 唐场镇的历史沿革

 民国2年,九甲改为九区,今唐场镇境分属上南乡五区和下南乡九区。22年,上南乡改为第三区,下南乡改为第五区,分属不变。24年原五区地置唐镇,下辖11个保。治所在唐家场,简称“唐场”。原九区三义团地置三和乡,下辖10个保,治所在三河场。25年8月,三和乡和元兴乡建制撤销,其行政区域并入唐镇。唐镇辖43个保。27年7月,原并入的22个保划出复置元兴乡,余下21个保缩编为16个保。29年6月,唐镇改为唐镇乡,下辖16个保,150个甲。次年1月又缩编为11个保,109个甲,37年再次缩编为91个甲。解放后,唐镇乡仍置。 1950年11月,保、甲改为村、小组。1951年3月土改结束时,全乡共辖10个村,村下为居民小组。1958年10月,唐镇乡建制撤销,所属斜江河东岸的青木冈、三河、罗汉、碑亭、武庵村划属安仁乡。西岸的锦江村划属元兴乡。其余的行政村同上安乡合并置唐安乡,同时成立唐安人民公社,下辖11个管理区,67个生产队,公社管委会驻上安镇。1961年6月,唐安乡建制撤销,复置唐镇乡,同时依场名成立唐场人民公社,原划属安仁、上安,元兴3乡的行政区域仍还属唐镇乡,下辖10个生产大队,77个生产队。1968年10月,公社革命委员会成立,政区只称唐场公社,不再同时称唐镇乡。1984年3月,唐场公社改为唐场乡,大队改为村,生产队改为村民小组。1985年9月,唐场乡改置唐场镇,下辖11个村,78个村民小组,1个居民委员会,7个居民小组。改革唐场镇已被撤销,现已被划为安仁镇的一个区。

唐场镇的历史沿革

6. 唐山镇的沿革

1950年后,境内24个自然村属桓台一、二、三、六区所辖。1956年11月撤区设乡,分为西毕、七里、唐山3个乡。1958年9月改为卫星第七公社。1984年4月,改为唐山镇。境内有唐山遗址、东高苑城和薛庙古槐树。由来唐山原叫唐藏店,又名唐三。东周时期已有村落。民国22年(1933年)《重修新城县志》载:“唐山在城东十八里,土埠也,村以山名,上有古冢”。遗址唐山遗址为高出地面5~7米的丘埠,东西300米,南北170米,占地面积5.1公顷。1980年前,曾出土文物灰陶罐、白陶罐、陶盘、陶鬲、陶斗和青铜盉、古钱币等。经专家鉴定为东周前期遗物。1984年定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高苑城遗址,位于唐山西南3.5公里处古城村。城址方形,东西560米,南北500米。城中有一古井,相传为管仲所凿。古城村即春秋齐相管仲之城。城址出土文物有绳纹陶砖、灰陶罐、汉代行军铁锅等。汉在此置高苑县,晋因之。《山东通志》载:“高苑故城在新城县东十二里,今名格孙城,又名箕游城”。民国22年(1933年)《重修新城县志》载:“格孙城,即今古城”。据《汉书》载:“景帝以亲亲封元王子岁为沈犹侯于此”。“古城,即沈犹侯故邑也”。唐洪福寺石幢云:“东有格孙之城”。附近一墓碣云:“藏于箕游之城”。相传,商朝时此即为防卫城池,大臣箕子曾到此游览,故名箕游城。春秋时期,齐桓公之孙因不服管教,被放逐于此,又名“隔孙城”。东高苑城原有四门,南门横额书:“格孙城”。北门横额书:“箕游城”。城内南门至北门大街两旁樗树成行,郁郁葱葱,绿荫蔽日,空气清新宜人。昔日的东高苑城景观,已面目全非,唯残塌的城垣尚存。唐山西南2.5公里薛庙十字街西南侧,有一株古槐。树干高6米余,直径1.7米,树冠30平方米,枝叶茂盛。每逢夏日,村民便聚于树下歇息乘凉,谈古论今,弈棋品茗。据考此树系元末栽,树龄已600余年,为市级重点保护文物。

7. 海城镇的历史沿革

海城镇始建于明代洪武27年(1394年),初称为所城,分东城和新市寨二处。东城内设有东西南北四城门和示牌楼、参将里等处。后为历代县城所在地。清代时改为兴贤坊,民国时为一区,后改为镇,镇内分城厦、东田、溪西三小镇。1949年10月11日海城解放后,成立海城镇工作委员会。1950年4月,属一区,区府驻县警报楼(海城永隆当、县老邮局)。6月成立海城镇,直属一区府,镇政府驻人民北路南段,镇内划分为龙津、大街、和荣、仁和、新兴、河带、幼石、金带、红城、益子、和安等11个街区。1957年,原隶属城关区的名东、城北、西南、中河等乡并入海城镇。1958年4月撤区并大乡。9月撤乡建人民公社,12月,原城关区、关新乡、守望乡、台东乡、关东乡、赤山乡、荣山乡、联河乡、海城镇合并成立海城人民公社。驻址海城施厝塘。1959年2月底,海城公社辖红城、城西、城北、名东、城南、中河、赤山8个村委会。1961年6月,海城公社划出联河、赤山、守望、关新等成立海城镇公社。1963年又撤销海城镇公社,与联河、赤山、附城、守望等公社合并为海城公社。1964年6月,恢复海城镇建制。1975年2月,原莲花山公社长埔大队划给海城镇管辖。1984年3月,附城、城东、莲花山三区并入海城镇。3区1镇合并后,成立海城、城东、莲花山3个管区。1987年1月,撤区建镇,海城镇仍然保留镇建制,辖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新城、城西、城北、北门、新园11个居委会和长埔1个村委会。1995年3月,又从城西、城北居委会中分出云岭居委会,海城镇共辖11个居委会和一个村委会,镇址仍设在海城施厝塘。1995年9月迁至广富路北侧。2004年12月31日,撤销原莲花山镇,划入海城镇管理,所辖范围增加到十三个社区和九个村委会。

海城镇的历史沿革

8. 唐园镇的历史沿革

唐园镇在明朝时期属于山东临清州馆陶县,清朝时期隶属于东昌府馆陶县以下建制,民国时期隶属于馆陶县二区,新中国成立初期划归河北邯郸专区临清县,1952年12月复归聊城专区临清县;1984年撤销公社建制,设立唐园乡。2005年撤乡设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