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骂马苏喝酒枞阳方言

2024-05-17 12:23

1. 诸葛亮骂马苏喝酒枞阳方言

诸葛亮斩马谡可谓是千古传诵。(也有说诸葛亮没有挥泪斩马谡)
马谡的伏法归咎于他犯的军法,马谡的死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伏法。街亭对于蜀魏都至关重要,而且领军的人偏偏又是诸葛丞相十分赏识的人,因为当时街亭失守,整个蜀国就处在危险中,为了安抚朝野上下,不得不用马谡的人头来换取民心。诸葛亮此举意在说明马谡虽然重要,但是却不唯一,蜀国虽然失了街亭但是还能争霸天下。马谡被斩,是必然的原因。
因为蜀国的势弱和他自身的重要性,这两点注定了他失了街亭被斩的必然性。
也有说诸葛亮斩马谡在历史上是不存在的,这只是《三国演义》虚构的。历史上在街亭失守后,马谡根本没见到诸葛亮,就直接被王平送到牢狱里了。

诸葛亮骂马苏喝酒枞阳方言

2. 诸葛亮骂马谡有么一个羊球

马谡违反了诸葛亮的调度,在山上扎营,是丢失街亭的主要原因,而街亭的丢失,让蜀汉军队丧失了继续进取陕西的最好时机,作为将领,马谡需要负主要责任。
诸葛亮斩马谡可谓是千古传诵。马谡的伏法归咎于他犯的军法,但是犯了军法的将领不一定就一定要处斩,比如唐时二路元帅薛丁山屡次犯军法,但却并没有被斩首示众。由此可见,马谡的死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伏法。街亭一战对于蜀魏都至关重要,而且领军的人偏偏又是诸葛丞相十分赏识的人,倘若主将是一个无足轻重的人,或许他可以逃过一死。因为当时街亭失守,整个蜀国就处在危险中,虽然不是人心惶惶,但也有一些不安。诸葛亮为了安抚朝野上下,不得不用马谡的人头。诸葛亮此举意在说明马谡虽然重要,但是却不唯一,蜀国虽然失了街亭但是还能争霸天下。诸葛亮这么做可以说是缓兵之计,为了整顿内务争取时间。其次,马谡的死与诸葛亮也有一定关系,至少值诸葛亮用人不明,导致整个形势急速扭转。诸葛亮为了做到令行禁止,不得不杀马谡来起到威慑作用,这样这一招可理解为杀鸡给猴看。马谡被斩,是必然的,因为蜀国的势弱和他自身的重要性,这两点注定了他失了街亭被斩得必然性。

3. 挥泪斩马谡是真是史实吗

马谡确有其人,而失街亭的史实也存在。至于他的死,历史上有多种版本。
三种马谡的死法如下:

 第一是《马谡传》记载:「马谡下狱物故」。
就是说他在狱中死的,是病死的还是处死的没有说明。
 第二是《诸葛亮传》记载:「斩(马)谡以谢众人」、《王平传》记载
:「丞相亮既诛马谡及将军张休、李盛,夺将军黄袭等兵」、《襄阳记》
记载:「谡临终与亮书曰:『明公视谡犹子,谡视明公犹父,愿深惟殛鲧
兴禹之义,使平生之交不亏于此,谡虽死无恨于黄壤也。』于时十万之众
为之垂涕。亮自临祭,待其遗孤若平生。」《华阳国志》记载:「马谡在
前败绩,(诸葛)亮将杀之,(张)邈谏以『秦赦孟明,用伯西戎,楚诛
子玉,二世不竞』,失(诸葛)亮意,还蜀。」

 另外参考《晋书陈寿传》记载:「(陈)寿父为马谡参军,(马)谡为
诸葛亮所诛,(陈)寿父亦坐被髡」。《资治通鉴》魏纪太和二年记载:
「(诸葛)亮既诛马谡及将军李盛,夺将军黄袭等兵」。

 第三是《向郎传》记载:「向朗平时与(马)谡善,(马)谡逃亡,朗
知情不举,亮恨之,免官还成都。」,裴松之的注释为:「(向)朗坐马
谡免长史,则建兴六年中也。」

我的想法是:马谡失街亭,先逃亡,后被捕入狱,被判死罪,后来物故。
”物故“就是死亡,至于是自杀,病故还是被杀,不得而知,不过我更倾向于
被杀。

挥泪斩马谡是真是史实吗

4. 为什么说诸葛亮“泪斩马谡”是失策

为什么说诸葛亮“泪斩马谡”是失策?
诸葛亮北伐魏国,虽然面对的,是军力和财力均超出自己数倍的强敌。不过,由于有蜀、吴联盟的存在,就可以从战略上,构成对魏国的相对性均势。因为,魏不能做到单独对蜀,而蜀却能做到一心对魏,使得蜀汉能够在局部造成相对的优势。但是,随着孟达起义事件以失败而迅速告终,诸葛亮伐魏的东向通道被完全封堵,剩下的就只有北出一途了。
而东西走向的秦岭,则好比一道天然的屏障,气势威严地就横在了他的面前。秦岭不仅随处崇山峻岭,而且蜿蜒逶迤,长达千里。秦岭以南属于汉中,越过秦岭往北,就是魏国辖地关中了。关中的要地长安(今西安),是蜀军北攻取得相应胜利之后,东向袭击魏都洛阳的必经之地,也算得是诸葛亮发动北伐战争,能否夺取重大胜利的关键标志。
关中西面的陇地(今甘肃和宁夏的广大地区)早被魏国占据,已从地势上跟关中联成了一片。以此说明,诸葛亮攻取关中的战争是非同小可!从他追随刘备开始至今,还没有独立指挥过这种战争的经历。而如何布局?从哪个方向出击?就成了他日夜里焦思苦虑的一块心病。如若从汉中北进,颠覆曹魏,大约有以下四条通路可循:
一是从东北方向而出的两条线:一条是走秦岭的子午谷道北出,进入关中后可以抵达到长安的南面;二条是走秦岭的褒斜道,经斜谷道出来,可到达关中的西区,再直抵郿县以南(今陕西眉县)。
二另有由西北方而出的、两条迂回攻击关中的线路:一条是可由阳平关出,经故道,走散关,进入到陇东地区后,再向东攻入关中;
 
二条也是经阳平关出,走陇南山地,到达武都郡的沮县后,再沿着汉水的西段行船漕运,最后到达陇右(泛指陇山以西,约在甘肃的六盘山以西地带)的祁山(今甘肃西河县西北),由此东进关中。
以上这四条通道,无论是走哪条,除祁山一线有短段水路外,几乎均无坦道可行,都得经过数百里长的、人稀路险的漫长旅程。所以行军与后勤补给,就成了这段旅程关键中的关键。通过数次最高军事会议讨论,诸葛亮最终决定西出迂回,选了走祁山的这一条线。选择这条路线的好处在于:一是避开了秦岭屏障的天险,将来可从祁山顺水而下,迅速东取长安;二是魏国在陇右的部军相对较少,利于蜀军集中优势兵力而取胜;三是可以凭借前方的一段水路运粮,利于后勤保障;四是陇右地区产麦子,便于蜀军将来就地取粮。
自曹操兵败赤壁之后,他深刻领悟到,以自家所谓的强势,仍然不能一时吞下蜀吴两家的联盟力量。所以,必须调整主动进攻战略,改为重点防守,再安定好后方,积蓄实力静观时变,图作长远打算,以时间换空间,把吴、蜀狠狠地拖死耗死。这个深远的策略,从某种意义上看,与当年诸葛亮、周瑜及鲁肃,对于时局大势的看法,有着相反的“英雄所见略同”之处。因而对吴、蜀采取防御之策,一直是曹魏集团上层坚持奉行的方针。
在曹丕做了魏国皇帝后,随即兴冲冲地想要大伐东吴,其高级幕僚辛毗就劝告说:“以现在的最佳计策,不如种田安民,养精蓄锐,待到十年之后再作计较;所以希望陛下打消进攻的念头。”到曹睿继位于魏皇帝,辛毗也曾经建议他,“现在蜀吴同盟已恢复到了正常的水平,它们不外是想东西配合,来图谋我中原。而最好的对付办法,只要紧闭关隘,严阵以待,就足以将其制服了”!
但曹睿(时年25岁)也属“愤青”辈的。他对辛毗建议不以为然,觉得自己刚刚登台亮相,还是要放几把火,显示一下威风,方才能够好好的过把瘾!于是,曹睿在朝会上提出,听说蜀国的丞相诸葛亮,带兵屯驻在汉中了,是不是该商讨一下反击蜀汉的计划?不要让地下的先辈们指责咱们不作为嘛!
侍从官员孙资(散骑常侍)听“愤青”皇上说到此,立刻接过话头回答:“当年武皇(指曹操)南征南郑(汉中郡政府所在县),攻击于汉中王张鲁,但在阳平关战役中陷入了困境,后靠碰运气才勉强获得成功。后来夏侯渊大将也在此遭困,是武皇亲自出马救出的。所以,武皇一直以来,对于深入敌境的凶险是万分担心的。武皇帝是用兵如神的人,因此他深刻理解:虽然蜀盗栖身于高山,吴匪逃窜于大江;对此都加以容忍,暂且躲开。他从不责备将士不尽全力,也不争一朝一夕之气,这正是预胜则进、计难即退的大智谋。假若我们能以现有军队,分别把守险要,这威力就足使敌方恐惧,而我边境平安。只需数年时间,中国(魏国)将日渐强盛,而蜀、吴自己就会月困年衰,不战自消了!”曹睿听到谋臣这等精辟的议论后,一时无言以对,不得不敬服“姜还是老的辣”,也只好作罢。
有人说,诸葛亮是高明的政治家,但不是高明的军事家,这是一种似是而非的说法。诸葛亮对于当时天下大势,可说是洞若观火、审时度势的。他很明了蜀汉偏居一隅的短板劣势,而只有做大做强,主动出击,寻求发展空间,逆转劣势,才能使蜀汉有进一步兴盛的可能。如果闭关自守,反则不进而退,必将在猛虎的注视下坐以待毙,这可不是作为一名相对弱者的生存智慧。
因此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提出了“现天下虽然三分,但我们蜀汉小国还是民穷财弱,百业萧条,这正是危急存亡的关头”的这一对国情分析的政见。这不仅是向年青皇帝刘禅的提醒,也是对蜀国有识之士发出的警示。这里发出的信号,即从蜀汉自身角度看问题:必须以我为主。现在魏国不占主动,但我国必须占据主动;若不能打破这种僵局,就得被地广人众的魏国给拖瘦、拖垮!这也正是诸葛亮之所以积极备战北伐、并且一直坚持北伐的心思。
蜀汉的第一次北伐,是诸葛亮亲自带军以来,第一次同魏军的正面较量。对此,他还是挖空了心思,作了一番相当精妙的战略部署的。对这次军事部署的主题,可以八个字概括,即:声东击西,攻其不备。这也能算作是,对孙子兵法的活用。
公元228年的春天,诸葛亮所指挥的、“兵出祁山”的战斗正式打响。他命令赵云和邓芝二将,作为吸引并牵制关中魏军的佯攻之军,让他们带领少量部队进军箕谷(今陕西省褒城县北),沿路摇旗呐喊,扬言要从斜谷道攻取魏国的郿县,而后将进攻长安。诸葛亮则是率领北伐主力,悄悄地从汉中西北方而出,直插目的地祁山,以期占据“陇右”之后,再择机攻取关中。
魏明帝曹睿收到关中急报的战情后,连忙诏令大将军曹真,统领关右(泛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带)的各路兵马向郿县集结,严守于郿县一线,以保障长安重地的安全。这里并不是《三国演义》所说的,由司马懿出任魏军统帅,亲自出征陇右,并指挥了街亭战役的。依据有关史载,司马懿在征讨了孟达以后,便回到了魏都洛阳,其间并无参与西线的对蜀战争。司马懿出现在西线战场,跟诸葛亮直接PK的时间,是在诸葛亮第四次北伐之时。
蜀汉自刘备病逝,诸葛亮主政以来,一直处于修养恢复状态。所以,对于孔明驻扎到汉中,也没有太过引起魏国的高度警觉。这让诸葛亮偷袭祁山的计划,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当地官民对军容整肃的蜀汉大军的突如其来,根本就毫无准备。一时之间,就出现了当地守城魏军官兵,闻风而逃的乱局。
陇右之天水(甘肃通渭县西南)、南安(甘肃陇西县西北)、安定(甘肃镇远县南)三郡开城降蜀,关中为之震恐,魏廷为之惊惶。曹睿便坐立不安起来,急令大将张郃带兵五万,昼夜行军西来,以解祁山之危。他自己也亲临长安坐镇,为魏军鼓气撑腰。一场“保夺关中”的蜀、魏大战上演了。
张郃当属能征善战的魏国名将之一。他此次西来行动迅速,并且目标明确。张郃大军一直沿关、陇大道急行,想翻越陇山后,从街亭直奔陇右击溃蜀军,从而挫败诸葛亮这次北伐的图谋。诸葛亮也看出了张郃的用心,于是迅即挥军夺得祁山和西县,抢占到这块西下长安、北往天水的战略要地。这时,只要蜀军在张郃西来的要道上守险抗击,阻援敌于垅右之外,可算是大功告成了。而这个关键的关隘,就是扼关、陇咽喉要道的街亭小镇。
诸葛亮对此“高度重视”,召集了紧急军事会议,研究派守街亭的主帅人选。结果众将们均认为,要固守街亭,必须得有丰富作战经验的将军才能够担当此重任;并一致推举须由魏延、吴壹等类的宿将带兵前往。不料,诸葛亮却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最后拍板宣布:命参军(高级军事参谋)马谡为先锋,担任扼守街亭的主将,以偏将军王平为副将协助马谡;命高翔所部屯驻于街亭东北面的列柳城,作为侧应;孔明则是设大营于西县居中指挥全军。对于孔明决定让没有实际战斗经验的马谡担当先锋,以主将身份镇守街亭,使得蜀军众将领感到很有不可思议的地方了。
探究诸葛亮为何重用马谡,可能有两个方面的因素起到了重要作用。第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孔明跟马家兄弟非常熟悉了解的缘故。马谡之兄马良与孔明是早年的同窗好友,两人又一块共谋蜀汉事业,一直关系密切,马良私底下是尊称孔明为“兄”的。所以,马谡透过其兄长的关系,很早就结识了孔明,并时常有机会参与研讨一些时务问题。而后马良又成了为蜀汉而捐躯的烈士,所以孔明当然要对马谡另眼看待。第二方面,因马谡好读书,口才好,喜欢论政谈兵,也有许多独到见解,能引起孔明对他的重视,认为他是个难得的人才。史载上说到孔明驻扎汉中以后,就经常跟马谡讨论军事战略问题,两人甚至于越聊越投机,竟从白天聊到深夜方才罢休。
当年刘备卧病于白帝城时,看出马谡有夸夸其谈的弊病,感到此人很有点言过其实,不能派上大用场,并在临死之前特别叮嘱孔明:要注意审察马谡的实际能力。从过后马谡用兵的严重失误上,从另外一种角度说明,刘备作为一名统帅级人物,他在识人用人方面,当是很有一套的。现在诸葛亮力排众议,硬是要马谡独当一面,去做他实际上难以做好的重大事情。这也暴露出孔明在善用人才方面,当是存有一些瑕疵的。
马谡率领所部进抵街亭(今甘肃省庄浪的陇城镇)之后,竟书呆子般地耍弄起兵法来。他放弃了以主力据城,扼守通道要冲,而是舍水上山,扎营于城外附近的南山之上,并振振有词地驳斥副将王平道:“我这个阵法,同兵法上说的‘居高临下,势如破竹’同样道理。让部队舍水上山,如同韩信当年的备水一战,置之死地而后生啊!懂不懂啊?”王平见自己“固城守险”的主张遭到马谡否定,只得请求让他的千余部属,埋伏到山下面以迎敌了。
为什么连识字不超出十个的王平,能够提出要全力据守街亭城呢?这是由于他有着长期的战斗实践,积累了丰富的斗争经验所决定的。当时关(陕西)、陇(甘肃)两地之间,被重重关山阻隔,通行极为困难。唯一比较平坦的通道,是从陇城(即街亭)到陕西陇县固关的一段路,而街亭恰好就在这段路的西段中间的开合处上。占据于街亭,能够以此为进,也可以此为守,所以成为兵家的必争之地。而马谡以主力扎营的南山,实际上是一座距离街亭城,大约十华里的小山丘。它高不过二百米,方圆也仅数百平方米大。
魏将张郃领兵进入街亭后,见蜀军在附近的小山坡上设营据守,立即针对其弱点,下令切断了南山水源。山上的马谡之军因口渴难忍,一片惊慌之时,便乱了阵脚。张郃听报蜀军不战自乱,便纵兵出击,从而大破马谡。据说后来,马谡是只身逃回到蜀营的。
埋伏在山下的王平,听见山头上哭爹喊娘的蜀兵之声,心知大为不妙,便下令军士一面擂鼓,一面摇旗,骗得张郃怀疑此处有伏兵,传令不要前往进击。这才让王平得以徐徐收兵,不失一卒而还。驻防列柳城的高翔偏师,也在另一位魏将郭淮的攻击下而溃退。
由于战略要地街亭失守,张郃援军长驱直入陇右,使得北伐战局顿时产生了重大变化,让诸葛亮征战之初的有利局势,逆转成颓败之局。这年的四月份,张郃收复了原已降蜀的陇右三郡(蜀军并未有实质性占领)。东线方面,大将军曹真也开始向赵云之军发起了反攻。赵云抵挡不住魏军的凌厉攻势,便从原路退回,一路还烧毁了不少的栈道,以防堵于魏军的追击。诸葛亮此时深感到,在陇右地区已到了进守两难的地步,于是下令将西县的千余户居民,夹在蜀军中间,一同撤回了汉中驻地。
那么,诸葛亮有没有高唱一曲“空城计”,以骗退司马懿而返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三国演义》里的这段美妙故事,是源自东晋人王隐的《蜀记》里的一段记述,里面说到诸葛亮屯兵阳平关时,由于军情紧急,故对司马懿摆出了一场“空城计”。
但据多种史载,一是当时阳平关不可能有军事行动。因阳平关属于汉中的辖区,在祁山的南面,而诸葛亮大军正集结在祁山,司马懿怎么可能越过祁山,跑到阳平关去呢?二是司马懿那时还没有到西线指挥对蜀作战。考察三国历史中,最相似于唱空城计的,是魏将文聘(原刘表部将)面对孙权所摆下的一次。
据传在公元228年,东吴孙权率兵五万,渡江围攻曹魏属地石阳(今湖北孝感市西南)。当时,石阳的城防尚未修复,魏兵也多数分散到农田间耕作去了。据守石阳的魏将是文聘,他预料出战必败,坚守也极难,便命令在城中的军士全都隐蔽起来,他自己则是高卧于府衙之中,以此迎接孙权的到来。待孙权来到城下,见城门大开,城楼上也无士兵身影,深为纳闷,完全搞不懂这守城之将唱的是哪一曲?
因为孙权呢,是天性滑稽之人,喜欢在酒宴上跟人开点玩笑,活跃一下气氛的。但那是在没有风险的自家酒宴之上啊!现如今东吴五万大军到此,石阳城已势如危卵,这岂是大开玩笑的时间和地点?孙权疑惑万分,认为像文聘这样的老将,因他智勇兼备才被派到前线的,这会儿他却若无其事一样,其间必有大阴谋,于是下令收兵退去。
蜀军归途中,值得诸葛亮一喜的,是他在天水郡收降了智勇双全的姜维。但也并非《三国演义》书中所说,是他看中了姜维才智,而用计降服的。姜维本是天水冀县(甘肃甘谷县)人,属于世居当地的少数民族(羌族),在天水郡府任职中郎。
依史载,他是被郡太守怀疑有“叛魏”之心后,便略施小计逼得他走投无路,只好来到蜀营之中,向诸葛亮拱手投降的。但从姜维坚贞刚毅的性格上看,他也不是一个轻易就降的人,所以天水郡太守对他早存异心的怀疑,是没有错的。而他的早已心存汉室的意愿,也当是诸葛亮最为看重的地方。据《汉晋春秋》书载,姜维入蜀,可谓是远离故土,孤身一人。后来他的母亲写信要他回去,并随附一份称名当归的药材(谐音归去)。但姜维回信道:“良田百顷,不在一亩,但有远志,不在当归!”
姜维到蜀以后,被诸葛亮大为器重。他曾写信给留在成都的张裔及蒋琬,说姜维“忠心职守,思虑缜密,以他的综合素质比较,是马良等人所不及的,称得上是凉州之地的上等人士”;又特别提到,“应该让他先教练中虎步兵五六千人,姜伯约在军事方面非常敏锐,有胆义并精通用兵之道。此人忠心于大汉,又才力过人。等他结束军事教练后,应派他到朝中,朝见汉王(刘禅)。”姜维后来,便在诸葛亮的直接领导下苦干了六年,他是以恩师诸葛亮为楷模的。
回到汉中之后,诸葛亮立即严格追查起“失守街亭”的责任来。其中要对负有主责的先锋马谡、连及张休和李盛两将给予处斩;对任职参军的陈式(《三国志》作者陈寿之父)给予髡刑(剃发)处罚;对“知情不举”的长史向朗给予免职处分;对兵力损失不算太大的赵云,由镇东将军贬职为镇军将军。诸葛亮也以自己有用人不当、指挥有失之错,打报告给蜀皇帝刘禅,请求自贬三级以承担己责。
此次战役中,唯一立功受奖者是偏将王平。他被孔明拜为参军后,又随后晋升“讨寇将军”,封“亭侯”,成为了蜀汉独当一面的大将。王平在蜀汉后期曾担任汉中统帅之职,据守汉中长达十四年之久。其间最显赫的功绩,是他率部以少胜多,出奇制胜,打退了当时魏国大将军曹爽所率十万大军,对于汉中的进攻。
由于街亭之失,致使诸葛亮前功尽弃。究其根源,是他用人有误、临机处置不当所致。那么相对马谡,到底是该杀?还是不该杀呢?常言道:胜败乃兵家常事。奖惩分明固然非常重要,但如果败仗一次就斩一员主将,这种事恐怕以后就无人敢为了。若追究起三国大人物的败绩来,如曹操、刘备等,岂不是要“数次”被推出斩首!
笔者所议,这里一处关键的问题,就是马谡本属出谋划策的智囊型人才,孔明南征所用的“攻心为上”策略,就是出自马谡的高论。但他先前从未有带兵打仗过一次,为何孔明非要安排他到坚守街亭的这最重要的主将位置上呢?如果说,孔明真有锻炼马谡之意,怎么不让他从“小事”做起呢?比如让他参加“七擒孟获”之行,或者让他到街亭做个副将也行嘛。
马谡并无叛国投敌之举,是因为被“用非所长”,自己缺乏临场指挥的战斗经验而致失败的,所以杀之非常可惜,还株连了另外两将。据《华阳国志》记载,最先对诛杀马谡提出反对意见的,是丞相参军李邈。他并列举史例以劝阻孔明:“秦赦孟明,用霸西戎;楚诛子玉,再世不竞”。不料引得孔明大不高兴,将他免职后打发回了成都。
最为孔明器重的蒋琬(内定的接班人)来到汉中时,也对处斩马谡之事很不理解。他劝解孔明道:“(现今)天下尚未平定,您先杀智囊,岂不太可惜!”孔明则回复说:“孙武(子)之所以能够无敌于天下,是在于他执法公正严明。现如你所言,四海分裂,战争才刚刚开始,如果再不严格法纪,我们用什么来讨伐魏贼呢?”
历史上还另有一种说法是,马谡从监狱里逃跑后又被抓了回来,后来死在了狱中。而放跑马谡的人,就是十分同情、并与他私交甚好的丞相长史向朗。所以才有了因向朗“知情不举”而遭罢官、有了马谡下狱遭遇“物故”(不斩而亡)的另外一种记述。
据史记载,马谡在临斩之前,写过一封信给诸葛亮。他在信中表白自己是罪不容赦的,并回顾起诸葛亮对自己恩深如父,唯有以死谢恩,方不负人生中有此肝胆相照之交,让自己无悔于九泉之下!马谡之言,使人们认识他也不愧为一条好汉。所以在刀斩马谡(年仅37岁)之际,蜀军十万将士垂首而泣,诸葛亮抹泪亲祭,成为后来“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感人故事。
有人说,诸葛亮哭马谡有四层意思:一惜马谡,二悼将士,三痛恨自己,四追思刘备。但笔者觉得,最为接近客观的合理解释就是这条史述:“诸葛亮泪斩马谡以谢众”。意即为,诸葛亮不采众议而误用马谡,所以不杀马谡是难服众心的。
从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整体上看,是他在关键时刻没能够把握住机会。因为,既然他也认识到据守街亭的重要性,为何不派魏延去力拒张郃呢?张郃可是魏之名将啊!这是一。
对于抵挡张郃五万援军入陇,这可是重中之重的大事情,诸葛亮为何不亲自出马,临阵指挥呢?这是二。
就此两点之失,诸葛亮所当之责,也该罪不在马谡之下的!再者,这次战斗中蜀汉并没有损失多少人马,诸葛亮所带主力大部分都退回了汉中,临走还捞了一把(几千居民),因此上是一次大体平局的战斗,对诸葛亮来讲,还是可以接受的。
如此而观,诸葛亮若不想旁人对他有所非议,似乎应采取中庸之道为妙。这就是说对于马谡,可以罪不容诛而处置,以给予马谡这位智能型人才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让他再多磨练几年,大力提高实践作战的能力,将来作为辅佐蒋琬、姜维等人的重要谋臣之一,这对于蜀汉大业的长治久安是极为有利的。由此意义上说,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实在太不该!

5. 刘备临终前,为什么叮嘱诸葛亮不可重用马谡?为什么不提其他人?

诸葛亮和马谡关系非常好,这叫刘备不得不认真考虑。因为把江山交给诸葛亮,那么诸葛亮就必须要团结一切力量保卫好蜀汉政权。马谡是诸葛亮的人,一旦重用首先会叫其他人心怀妒忌,原来和丞相关系好就能重用,不利于蜀汉的团结。刘备未必认为马谡能力不行,而主要是这个原因。所以后来诸葛亮派马谡去守街亭,以魏延为首的一批将领就明确表示不服。诸葛亮顶住了那么大压力说白了还不是想叫自己人立个大功吗。谁知道马谡不争气,所以诸葛亮为了堵住众人的口只好斩了马谡,同时还自贬三等,总算是维护住了内部团结。

刘备临终前,为什么叮嘱诸葛亮不可重用马谡?为什么不提其他人?

6. 挥泪斩马谡,对对联

挥泪斩马谡
狠心除魏延

7. 三国演义第96回主要内容

孔明挥泪斩马谡 周鲂断发赚曹休
马谡自缚后,前来请罪,为了严明军纪,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赵云不少一将一卒而归,孔明赏赐,然后又上表刘禅,自眨三级,让诸将“勤功吾之阙,责吾之短”,曹休准备进攻吴国,鄱阳太守周鲂到曹营诈降,以自刎,断发之举欺骗了曹休的信任,曹休被赚入石亭,被陆逊打败,尚书资建议曹睿分兵守险要,养精蓄锐,以图吴国,曹睿驾回洛阳。

三国演义第96回主要内容

8. 诸葛亮唱《空城计》里面的空城是 哪里?

街亭西城。

《三国演义》中写,魏国派司马懿挂帅进攻蜀国街亭,诸葛亮派马谡驻守失败。司马懿率兵乘胜直逼西城,诸葛亮无兵迎敌,但沉着镇定,大开城门,自己在城楼上弹琴唱曲。司马懿怀疑设有埋伏,引兵退去。
事实上,这只是郭冲在注解里编出的小故事,街亭之战时司马懿远在洛阳,攻克孟达后回驻宛城,和发生地点相隔千里,和诸葛亮对战的是张郃,孔明见街亭败绩,迅速撤回汉中。所以,此事件本身是虚构的。
(且当时就有人质疑:司马懿如果真得到这样的机会,麾下十余万大军,把他围住不就完了,派几个神射手过去射诸葛亮,或者派一个小队过去火力侦察一下,立即就可以拆穿诸葛亮的把戏,一直老谋深算的司马懿再怎样也不至愚蠢胆怯到“扭头就跑”的地步。)
另一种观点认为,这是作者根据三国志裴松之注“郭冲三事”改编的一段故事,而“郭冲三事”并未说明诸葛亮是在街亭之战时用的空城计,以司马懿在街亭之战时的所在地来否定“郭冲三事”实在是牛头不对马嘴。另外,历史上也确有一些运用空城计成功的例子,如果“神射手”、“火力侦察”的质疑成立,那历史上其他人的空城计岂不是都无法成立,故而不宜盲目否定“郭冲三事”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