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2024-05-09 14:54

1. 金融市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摘 要:本次国际金融危机通过贸易、金融市场等渠道对我国经济形成了全面的冲击,其涉及面之广、影响程度之深远超过了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这一方面是由于本次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程度前所未有,亚洲金融危机主要发生在亚洲,其他地区几乎不受影响,而当前的金融危机已经波及到了全球各个国家,并导致了全球性经济衰退,另一方面也与我国同世界经济联系的紧密程度有关,从外贸依存度指标来看,2007年我国达到约67%,远高于美国23%、日本30%的水平,同时,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周期的同步性明显增强,这也加剧了中国经济受影响程度。关键词:金融危机,金融市场,经济衰退,外贸依存度  一、金融危机通过多种渠道全面影响中国经济
  
  本次国际金融危机通过贸易、金融市场等渠道对我国经济形成了全面的冲击,其涉及面之广、影响程度之深远超过了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这一方面是由于本次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程度前所未有,亚洲金融危机主要发生在亚洲,其他地区几乎不受影响,而当前的金融危机已经波及到了全球各个国家,并导致了全球性经济衰退,另一方面也与我国同世界经济联系的紧密程度有关,从外贸依存度指标来看,2007年我国达到约67%,远高于美国23%、日本30%的水平,同时,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周期的同步性明显增强,这也加剧了中国经济受影响程度。
  
  (一)外部需求恶化导致出口急剧下滑
  
  此轮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美国等西方主要贸易伙伴的经济增速下降,进而降低了对我国出口产品的需求;二是现阶段信贷危机使这些国家的进口商难以获得融资,进一步抑制我国出口。自2008年7月以来,我国出口总额持续下降,2009年员至缘月,我国对外贸易累计进出口总值比去年同期下降24.7%,缘月份出口同比降幅继续扩大,环比下降3.4%,由于短期外部需求还将持续恶化,因此,预计对中国贸易的负面影响仍将持续。
  
  (二)通过金融市场对我国的影响
  
  由于我国没有开放资本市场,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加上国内金融衍生品市场尚未发展起来,以银行为主要参与者的衍生品交易市场非常有限(目前主要是银行间市场的利率互换),少量的国内金融衍生品的衍生深度和产品种类的广度也远不及美国,由此决定了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金融体系的影响是有限的。损失主要有几个方面,比如中资银行持有的国外倒闭银行的资产、国外证券化的资产、股权投资以及其他金融产品的投资等,还有国外金融机构为了回救母公司而抛出持有的A股、H股,外汇储备可能缩水等。我国股市因全球金融危机在大幅波动中持续走低;美国大幅减息、美元持续贬值,造成国际投机资本大量涌入,不仅冲击我国金融体系安全,而且由于目前我国外汇储备中美元资产比例仍然较大,受金融危机的冲击可能会造成收益下降,外汇资产缩水。
  
  (三)通过投资渠道对我国的影响
  
  从目前的情况看,中国的金融机构投资的次贷证券及其相关产品的损失相对于其盈利能力和资本实力,还可以说是可控的,与其资产规模和盈利水平相差悬殊,相关损失完全能够消化。根据彭博资讯估计,内地金融机构直接损失不会超过全球直接损失的1%。
  
  (四)产业联动效应对我国的影响
  
  次贷危机已经通过金融危机的产业联动效应严重冲击了中国实体经济,房市低迷、股市暴跌、库存危机、价格急跌、企业倒闭、裁员降薪等已成为中国经济危机的反映。次贷危机导致的经济衰退,使中国无论是以出口为主的纺织业还是内需为主的钢铁业,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库存危机。从上市公司的情况来看,根据公布的2009年一季度数据统计,A股上市公司的存货合计21087.72亿元,较年初增加4780.83亿元,增幅高达33.42%。库存危机通过存货加速原理,使许多重要产品价格大幅度下跌,众多中小企业经营困难甚至倒闭,不少大企业裁员降薪。从行业分布看,倒闭企业主要集中在纺织服装、五金塑料、电子产品、陶瓷建材等传统型、低技术、高耗能制造行业。即使有些大企业还不至于倒闭,但裁员减薪却成为它们应对危机的常规手段。
  
  (五)通过市场预期和信心变化影响实体经济发展
  
  次贷危机和金融风暴发生后,厂商对国际市场和中国经济未来前景预期发生了巨大变化,影响了其出口订货和投资意愿。突出表现在今年秋季广交会上,大订单和长期订单大幅减少。同时,全球金融市场大幅调整,使得中国的企业和消费者形成了对于未来经济过于悲观的预期,在这种预期的推动下,无论是经营状况良好的企业还是可能受到冲击的企业,都同步主动进行大幅的收缩,不少大型企业主动提出了野过冬冶的战略以及停止新的投资的防御策略。
  
  二、应对金融危机的国际视野
  
  实际上,由于次贷危机传导的时滞效应,次贷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还远远没有结束,从全球经济的运转看,目前西方发达国家采取的政策举措可能能够在一定时期内稳定市场和信心,但是总体上对经济的刺激作用仍不显著。随着经济的增长和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当前应对次贷危机,应当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具有更为强大的国力,更为充足的资源,更大的回旋余地。因此,中国应充分调动各种资源、促进经济体制的改革、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一)制定引导和扶持政策,开拓多元化的海外市场
  
  受发达国家经济衰退、国外贸易壁垒加剧以及国内退税政策调整、周边地区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我国传统出口企业面临的挑战最为严重。当前,必须出台一系列扶持措施,促进企业提高竞争力以应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政策支持的重点包括在融资、出口退税、国际市场开拓、出口信用保险、科技兴贸、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专项扶持。同时,由于近年来拉丁美洲、东南亚等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进口需求日益扩大,已成为一支不容忽视的新力量。如果我国外贸出口企业能够积极拓展与上述新兴市场国家的贸易,就可极大地优化出口市场结构,有效改善我国出口贸易长期依赖于贸易大国的不利局面。
  
  (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在国际产业链中的分工
  
  由于我国当前出口商品以低附加值的劳动力密集型产品为主,在本次金融危机中受到了较大冲击,而全球未来的增长动力机制和产业布局也将在本次危机中发生转变,我国应利用此次机会,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在国际产业链中的分工。具体包括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依托制造业的优势,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电子商务、会展、现代物流等新兴市场,使网上市场与网上交易逐渐成为商品贸易的重要形式;依托经济发达和民间资本活跃的优势,加快发展金融保险业,完善现代金融产业体系。
  
  (三)瞄准国内市场需求,实现经济增长动力转型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国内市场需求日益增加,面对这种局面,我国外贸出口企业要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适时调整市场战略,大力发展针对国内市场的产品,积极开拓国内消费市场,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引导消费的方式和方向,从而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动力由出口型向消费型的转变。
  
  (四)完善对外投资风险和监管机制,尽量减少国际市场波动带来的损失
  
  近年来,我国企业包括金融机构在野走出去冶战略引导下进行了一系列海外投资,世界经济减速和金融市场动荡有可能影响到这些投资的收益。因此,应加强对国内企业特别是金融机构海外市场投资的风险提示及监管机制,加快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增强企业的投资风险意识,及时调整投资策略和投资方向,提高对外投资的整体效益,尽量减少国际市场波动带来的损失。特别是以银行、券商和保险为主的国内金融机构,更应当以此次美国金融危机为鉴,在不断扩展业务的深度和广度的同时,认真把好风险控制的关口,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能力,减少国际市场波动带来的损失。
  
  (五)积极参与应对全球次贷危机和完善全球金融体系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已经深深融入到全球经济体系中;中国经济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也使得不少经受次贷危机冲击的国家对于中国经济寄予厚望;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传导和影响渠道的多样化,也使得中国必须要及早把握次贷危机的发展演变脉络,以理性和建设性的态度,量力而行,参与全球应对次贷危机和全球金融体系的完善工作,具体包括在参与全球次贷危机应对中积极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以赢得更大国际金融话语权为目标,在现有的国际金融格局下适当参与全球金融救援行动,重点放在对可能出现支付危机的发展中国家的救援,辅之以相应的国家资源战略和产业整合战略。

金融市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2. 经济金融化的简要分析

一、国际经济金融化的概念及其特征国际经济金融化主要是指国际经济活动日益以金融活动为中心,以金融关系为纽带,以金融政策为协调工具,从而把金融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来推动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的过程与趋势。国际经济金融化主要包括三层含义:一是国际金融活动在国际经济中日益趋重,成为国际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资产在社会财富中的比重日益增加;二是在经济全球化和经济自由化的影响下金融活动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形成统一的金融市场体系,随着金融创新和金融业务的不断拓展,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表现为金融联系;三是随着金融危机的不断出现,防范金融风险已经成世界各国的共识,国际金融风险的防范和国际金融关系的协调成为国际经济协调重要组成部分。金融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日益被世界各国所重视,国际经济金融化的实质就是指金融这种经济资源在世界各国日益被优化配置、被充分利用的过程与趋势。在国际经济金融化的过程中具体表现为以下特征:1、金融虚拟经济在国际经济活动中日益突出。所谓虚拟经济就是相对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实物经济而言的,主要指由虚拟金融资产如有价证券、存款、外汇等运动而形成的一种经济活动,也称金融虚拟经济。金融虚拟经济在国际经济活动的地位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虚拟经济规模日益扩大。据国际清算银行的统计,全球外汇市场日平均交易量1989年为5900亿美元,1992年为8200亿美元,1995年为11900亿美元,1998年上升到15000亿美元,当前,全球的外汇日交易量已接近2万亿美元;国际债券1999年为1900亿美元,预计2000年为2000亿美元;证券市场到1998年11月,全球证券市场总值达25.2万亿美元,成交23万亿美元,其中,十大证券市场证券市值22.3万亿美元,成交20万亿美元。当前由于资本的流动和外汇交易日益脱离实体经济,因此,国际经济的金融虚拟化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将进一步加强。第二,金融资产在各国社会财富中的比重日益加大。在社会财富中,如存款、股票、国债和保险单位等多种虚拟金融资产的比重日益增大,以金融资产为主取代了以实物形态为主或以货币存款为主的财富持有形式。可以用金融相关率即金融资产占国民生产总值这一指标来表示社会财富金融资产化的进程(如下表所示)。从上表可以看出,在一个世纪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主要发达国家的金融相关率都在逐步提高,社会财富以金融资产形态存在的比重日益加大。当前,国际金融交易仅有2%的同生产、贸易等直接投资有关,其余的均在自我循环,进行钱生钱的游戏。据统计,全球股市市值约25万多亿美元,而金融衍生商品的价值就达100多万亿元,是全球GDP的三倍多;再如1997年全球仅养老金总额就达到9.7万亿美元,估计到2002年将达到13.7万亿美元,并且这些国家的虚拟金融资产总额都超过了实物资产的总额,在未来的时间内金融资产的相关率还在继续增长。2、国际金融关系在国际经济联系中日益突出。金融关系主要是指各国在国际金融活动中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股权股利关系和风险与保险关系等金融关系。随着国际经济全球化和国际金融自由化的发展,世界各国的金融关系在国际经济关系中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金融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更加突出。国际经济关系金融化世界对经济的发展有积极的意义,它便利了全球金融的往来和全球融资,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引进外资,发展经济。当前,全球证券投资正在急剧的膨胀,意味着金融中介的快速运转,全球证券业内50家最大的证券商都是银行集团和金融集团下属的部门,银行与证券业的合并,方便了国际资本的国际转移,大量而迅速的全球资金流动,将各国的经济更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促进了资金在国际范围内有效的分配和世界经济的发展。正如国际货币组织的总裁康德苏在1995年5月美洲国家第25届理事会上所说,“在过去10年到15年内,国际金融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和一体化为众带来了许多好处,它促进了全球储蓄的有效分配,而且促进了许多国家的投资与经济增长。”二是金融债权债务增加显著。国际清算银行统计,仅跨国银行债权总额,1992年仅为1885亿美元,1997年已增加到90383亿美元;国际融资总额,1992年为3149亿美元,1997年底便增加到88272亿美元。三是金融关系使得世界各国的经济关系更加紧密。3、国际金融关系的协调日益成为国际经济协调的重要方面,金融安全是世界各国经济安全关注的重心。90年代频繁的金融危机,特别是东南亚金融危机和俄罗斯、拉美巴西的金融危机,使得各国都认识到金融风险的巨大破坏作用,如何避免金融风暴导致经济衰退已经成为各国的共识,因此,金融安全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安全首要关注的问题。二、国际经济金融化的成因1、金融全球化促进了金融虚拟经济的发展。金融全球化是指金融业跨国境发展而趋于全球一体化的趋势。金融的全球化对虚拟经济的扩张产生巨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全球金融市场的形成,极大提高了国际资本流动的速度和效率。据统计,世界金融市场一年的交易量达400多万亿美元,是国际贸易的几十倍,使虚拟经济规模得到极大的扩张;二是金融业务全球化、多样化,使得金融业的服务对象突破国界的地理限制,服务对象出现国际化,这对开拓国际金融市场,扩大虚拟经济提供了前提条件;三是货币国际化,即许多国家在积极推进货币的可自由兑换,全球性可流动和交易的货币将增加,国际货币结构的多极化为金融业务的多样化提供了可能性;四是世界各国金融政策趋向一体化。2、世界经济信息化促进了世界各国金融关系的紧密联系。以计算机、现代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信息革命使得金融全球化得到极大的发展,特别是网上金融交易的快速发展,突破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地理限制,打破了金融交易中时间阻离,使分布在世界各地的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世界各地的商业银行和外汇部门通过网络技术可以全天进行交易,信息技术的普遍使用使得全球资金的调拨在瞬间便可以完成,全球性全天性的国际金融市场得以形成。全球性国际金融市场的形成有利于国际资本的移动,有利于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债券、证券业的发展,国家与国家之间的金融关系进一步加强,各国之间的金融依赖也就更加紧密。3、金融自由化使世界各国对金融风险的防范有了新认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资本国际性转移愈加频繁,而且规模日益扩大,迫使西方国家不得不放松金融管制,金融自由化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特别是90年代以来金融资产的扩张速度大大超过了经济贸易的增长速度。国际金融交易的基础原本是国际贸易,但以投机牟利的货币资本可以不依附于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运动,同样可以获得增值机会,有时候利润比商品生产和流通领域要高得多,成为一种特殊的牟利资本。这些数以万亿美元的巨额资金活跃在股票、债券、外汇和黄金市场上追逐投机,它有时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经济的发展,但这种牟利资本往往受非经济的因素、短期投机因素、心理预期因素的影响,使得货币资本严重脱离商品生产的基础,虚拟经济的扩张速度大大超过了实体经济发展的速度。潜在的金融风险随时都会发生,特别是年代以来世界金融风暴频繁发生,金融安全已经成为各国寻求经济安全的首要目标。因此,金融安全问题在经济活动中重要性日益突出,各国彼此也加强国际金融关系的相互协调。

3. 当前经济金融形势分析

  今年以来,在继续实施区间调控的基础上,中央注重把短期稳增长政策和中长期改革和结构调整政策结合起来,注重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平衡,经济运行缓中趋稳,稳中有进:
  一是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实现了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0%,一、二季度分别增长7.0%,从4月份开始,工业生产出现回升态势。就业形势基本稳定,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718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71.8%,调查失业率也在5.1%附近。二季度末,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总量17436万人,同比增加18万人;
  二是需求出现积极变化。5、6月份,出现了投资、消费、出口同时转好的局面。固定资产投资5、6月份连续回升,二季度房地产销售量明显增加,并带动房地产投资企稳。社会消费零售总额稳中趋升,出口降幅收窄口,其中6月份增速由负转正;
  三是结构继续优化。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9.5%,比上年同期提高2.1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5.8个百分点。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60.0%,比上年同期提高5.7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快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83,比上年同期缩小0.04,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5.9%,节能降耗继续取得新进展;
  四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新增长动力正在成长。高技术产业的增加值仍然保持两位数的增长,比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增速高将近5个百分点。机器人、新能源汽车、铁路机车等增长速度超过50%以上。网上零售额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在过去两年连续高增长的基础之上,今年上半年增长速度将近40%;
  五是部分物价温和回升,通货紧缩压力有所减小。随着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扩张和有效性提高,今年第二季度,部分物价开始温和回升,综合反映物价总水平的GDP平减指数从一季度的-1.1%回升至二季度的0.1%。按照住房销售额和销售面积计算的商品房价格一季度下跌0.1%,二季度上涨9.8%。批发和零售贸易、金融业、房地产等服务业价格上涨也带动了服务业价格的总体稳定上涨。

当前经济金融形势分析

4. 金融经济学的发展

 金融经济学是人们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不断地运用经济学理论探索、研究金融学中的均衡与套利、单时期风险配置以及多时期风险配置、最优投资组合、均值方差分析、最优消费与投资、证券估值与定价等等,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一门崭新的经济学与金融学交叉性的学科。当今,金融经济学在对经济学家的教育和培训中所起的作用与前几年相比,显得更加重要。这种变化通常起因于最近几年金融市场上相应的转变。在金融市场上,衍生证券价值数百万兆美元的资产在每日交易着,例如,期权和期货,这样的情况已经在l0年前就存在。然而,这些变化的重要性与它们自身的变化相比,显得不太明显。只要衍生证券能够由套利来估价,这类证券就刚好复制基本证券。比如,在促使支撑期权定价的布莱克-斯科尔斯-默顿模型(布莱克、斯科尔斯和默顿)的假设均是正确的条件下,整个期权市场是多余的,因为由假设条件知道,期权收益能够用股票和债券来复制。同样的讨论方法可应用于其他衍生证券市场上。因此,可以证明,起着重要作用的变量——消费配置——不会受金融市场变化的影响。沿着这些线索,人们不像对超市职员或银行出纳员基于他们处理大量现金所做的类似讨论一样,不是从它们的交易量上来推断金融市场的重要性。对金融经济学的扩展作用,一种似乎更合理的解释是基于本领域中的迅速发展。在大约25年前,金融理论仅仅是一种习俗描述与由实践者创造的很少具有分析基础的凭实际经验所得的做法的结合,就此而言,结果几乎很少正确。金融经济学家认为,在原则上证券价格应该可以依照运用严谨的经济理论来分析。然而,实际上大部分的经济学家没有投入更多的努力在这一方向上发展经济学。现今,与之相比,金融经济学在既涉及时间、又涉及不确定性问题的经济分析方面不断地占据着核心的地位。以前,这是货币经济学的内容;金融学方法越来越多地用于分析超出那些涉及证券价格和投资组合选择范围的问题,尤其是当这些包含既有时间又有不确定性的问题。一个事例是真实期权的研究,最初由对期权的分析所发展起来的金融学工具被应用到像环境经济学领域中。这个领域在本质上不处理期权,但是所牵涉的问题与期权思想联系非常紧密。 金融经济学处于金融学与经济学相互交叉的领域中。这两个学科在思想上不同,与其说出差异,不如人们指出它们大量的相似性。金融系存在于商业学院中,并且以金融实践者为导向的;而经济系存在于学院或者大学文科的部门中,而且不是以任何单个非学术团体为导向的。从研究金融学的经济学家观察问题的视角点看,最重要的差异是金融学家典型地运用连续时间模型,而经济学家却使用离散时间模型。人们发现,连续时间金融学比离散时间金融学在数学处理和研究上显得更困难一些,进而人们询问金融学家为什么喜爱连续时间金融学。这个问题人们很少去讨论。产品的差异确实是解释上述情况的部分缘由,同时,阻止进入所起的作用也不能不予考虑。然而,金融学家更喜爱运用连续时间模型的理由是因为金融学上的问题与经济学上的问题差异太大,例如,金融学上要研究衍生证券的估值,这可以用连续时间模型更好地处理。技术上的原因是与金融市场模型关于均衡证券价格的风险规避的因素相关联。在许多设置中,风险规避 (Risk Aversion)是最适合于用估值收益的概率测度的某种变换来处理。在非常弱的假设下,连续时间中的变换会影响到刻画证券价格演化的随机过程漂移(Drifts),但是却不会影响到它们的波动性(依据Girsanov定理)。这点在推导布莱克一斯科尔斯期权定价公式中得到了证实。与之相比,很容易运用例子来证明,在离散时间模型中对基本测度所实行的变换会影响到波动性以及漂移。此外,已知越是在连续时间中不出现的因素,越是容易在离散时间中以时间区间长度的二阶项出现。这些高阶项的存在,常常促使估值问题的离散时间形式难以处理。在连续时间背景下,容易进行基本分析,甚至人们为了获得数值解必须最终离散化作为结果的偏微分方程。 虽然这样,但是近几年来出版的大多数金融经济学方法教科书,一般在开始进入该课程时均是以离散时间和离散状态模型为起点的。通常假设存在一个时间区间,也就是在单时期框架上来引入一些基本的概念和模型。这种设置更适合于对证券风险与收益之间关系,以及在风险配置中对证券作用的研究。然后,过渡到多时期(有限多个时期)以及连续时间条件下的内容上。多时期模型考虑了一种不确定性的渐进解,并且使把重要的交易证券作为一种新的信息成为可能。

5. 经济与金融的关系

第一,在探讨金融与经济关系时所遵循的分析范式主要是从金融视角看金融对经济增长应发挥何种作用,至于为何发挥这种作用则研究较少。这就必须从经济增长对金融功能需求的角度重新审视金融经济的关系。
第三,从经济增长的市场背景看,几乎所有的研究都隐含着总供给小于总需求的市场状况,探讨在这一市场条件下如何利用金融媒介手段增加总供给。但随着经济市场化和金融化的进一步发展,市场需求对经济增长的约束程度越来越强,从而探讨如何运用金融媒介刺激总需求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关键。而现有的研究恰恰在这一方面显得很不够。
第四,原有的理论只注重于研究金融功能作用的经济基础,对于其推动或拉动经济增长的非经济基础,包括文化、道德以及人们的经济社会理念等,其研究更为薄弱。

经济与金融的关系

6. 经济与金融的关系

第一,在探讨金融与经济关系时所遵循的分析范式主要是从金融视角看金融对经济增长应发挥何种作用,至于为何发挥这种作用则研究较少。这就必须从经济增长对金融功能需求的角度重新审视金融经济的关系。 



  第二,从经济增长的阶段看,几乎所有的研究都是以投资驱动经济增长为特征的工业时代为背景,而对后工业社会、信息经济和知识经济条件下金融应具有的功能以及如何发挥其功能则研究不够。 



  第三,从经济增长的市场背景看,几乎所有的研究都隐含着总供给小于总需求的市场状况,探讨在这一市场条件下如何利用金融媒介手段增加总供给。但随着经济市场化和金融化的进一步发展,市场需求对经济增长的约束程度越来越强,从而探讨如何运用金融媒介刺激总需求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关键。而现有的研究恰恰在这一方面显得很不够。 



  第四,原有的理论只注重于研究金融功能作用的经济基础,对于其推动或拉动经济增长的非经济基础,包括文化、道德以及人们的经济社会理念等,其研究更为薄弱。

7. 经济与金融的关系

经济学和金融学的区别如下
1、研究的领域不同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及如何将有限或者稀缺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社会科学。
金融学从经济学分化出来的,是研究公司、个人、政府、与其他机构如何招募和投资资金的学科。
2、内容不同
金融学大致有两个方向,宏观层面的金融市场运行理论和微观层面的公司投资理论。
经济学的概念中就没有金融学的那么明显列出所学知识,金融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

3、就业方向不同
经济学业可以从事的行业会计学、财务、证券、期货、投资、营销、市场、银行、金融、老师等。
金融学可以在商业性质的银行,其中包括中国工商、建设、农业银行等四大行和招商等股份制商行、城市商业银行、外资银行驻国内分支机构,证券公司,含基金管理公司;上交所、深交所、期交所等。

经济与金融的关系

8. 经济与金融的特点

金融学与经济学有的特点:
(1)研究对象。经济学研究的是稀缺资源的有效利用,金融学研究的是货币和信用活动的过程和管理;稀缺资源包括货币和信用,经济学涵盖金融学,金融学是从经济学中分化出来的学科。
(2)应用领域。经济学的应用领域包罗万象,可以这么说,经济学是最接近哲学的学科,而哲学是门思维科学,只要存在思维,经济学就有用武之地;金融学的应用领域则相对要窄,主要应用于货币和信用领域。
(3)作用途径。经济学不仅可以利用学科自身的工具进行研究,而且利用人类所有学科理论和工具以及可获得的所有有用信息进行思考、判断和决定;金融学使用的主要工具是利率、汇率、准备金率、金融安排、交易费率等,侧重使用数学和经济学一般理论进行分析、研究和选择。
(4)终极目标。经济学的终极目标是追求社会及个人福利的最大化,金融学的终极目标可以说是追求货币使用高效性、安全性和价值性的三性完美合一,或说是货币效用的最优时间平衡;福利包括货币效用,经济学目标涵盖金融学目标。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