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基金会穷竭吗

2024-05-17 18:50

1. 诺贝尔奖基金会穷竭吗

诺贝尔基金会,是根据阿尔弗里德·诺贝尔遗嘱的规定建立起来的。他的这项遗嘱于一八九五年十一月二十七日,也就是在他一八九六年十二月十日去世前大约一年的时间,于巴黎签署的。管理这个基金会和奖金颁发机构的章程,是由瑞典国王于一九○○年六月二十九日在议会颁布的。因此,这个基金会的出现,是在阿尔弗里德·诺贝尔死后大约三年半的事情。
诺贝尔基金会成立后,收到了税收的困扰。直到1946年才有了结果:瑞典议会同意基金会享受免税待遇。瑞典议会的这一决定,也感染了美国人,美国规定从1953年起,诺贝尔基金会在美国的投资活动享受免税待遇。
基金会的投资开始从保守转向积极。1953年,政府允许基金会可独立进行投资,可将钱投在股市和不动产方面。这是基金会投资规则的一个里程碑式的改变。20世纪60、70年代,如以瑞典克朗计,诺贝尔奖金数额的确增加了许多,但因瑞典克朗数次贬值,奖金的实际价值并未增多,诺贝尔基金的数额也是如此。到了80年代,股市增长迅速,基金会的资产不断增值,不动产也在不断升值。但在1985年,瑞典又提高了不动产税,使得基金会的收益大打折扣。两年后,基金会作出一项重要决定:将基金会拥有的所有不动产转到一家新成立的上市公司名下,这家公司有个有趣的名字叫“招募人”。后来,基金会将持有的“招募人”公司股票全部出售,这正好赶在1990年初瑞典金融危机爆发之前,于是大大发了一笔。
按照诺贝尔当初的意愿,较为理想的诺贝尔奖金额,应能保证一位教授20年不拿薪水仍能继续他的研究。1901年的诺贝尔奖金数额为15万瑞典克朗,即相当于一位教授20年的工资。此后,奖金数额不断缩水,到了20世纪30年代,诺贝尔奖金已只相当于1901年的三分之一。以后,诺贝尔基金数额虽逐年扩大,但因瑞典克朗的数次贬值,一直到不了1901年的水平。直至1991年才首次超过1901年时的实际价值(按1901年价值计,约为3100万克朗)。那年以后,诺贝尔奖金一直在100万美元左右。诺贝尔基金已增长到40亿瑞典克朗。
由于诺贝尔基金会理财有方,世界上许多国家也纷纷效仿。设于1985年的日本两项大奖“日本奖”和“京都奖”,以奖金数额论,与诺贝尔奖属一个档次。他们就是根据诺奖的模式设立和操作的。为此,他们还为诺贝尔基金会捐了巨额的资金。1985年4月20日,日本科学技术基金在举行首届颁奖仪式后,为瑞典诺贝尔基金会设立一项特别奖,奖金为4500万日元,以“认可诺贝尔基金会自1901年以来在促进科学与国际理解上所起的作用”。1985年11月10日,京都的INAM0RI基金会将首届“京都奖”颁给了诺贝尔基金会,以“按照诺贝尔奖的精神推动科学、技术和艺术发展”。另外,瑞士的巴尔赞(BALZAN)基金会,也将其设立的首届大奖,约100万瑞士克朗奖给诺贝尔基金会,恭贺诺奖成功运作60年。
因此,从理论上说,诺贝尔奖基金会的基金不会枯竭。

诺贝尔奖基金会穷竭吗

2. 2021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主要解决了什么问题?

引言:就小编个人而言,诺贝尔奖不论是什么类型,小编都认为得到这种奖的人都非常伟大,思维肯定异常活跃。得到奖时光鲜亮丽的背后,肯定是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有着成千上万次的实验,得来的一次成功,所以获得诺贝尔奖的人值得让我们尊敬。
一、什么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诺贝尔经济学奖,它的正式名称为瑞典中央银行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经济学奖。主要是奖励在经济领域中做出杰出贡献的,代表着至高无上的荣耀。在2021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主要有大卫卡德、约书亚安格里斯特和吉多因本斯。
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共同之处是什么?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共同之处就是通过自然实验来论证自己的推断,从中观察事物变化找到规律,然后命名为理论。再将理论反复验证,在经济生活中也存在很多类似的问题,所以经济学家们就发明了一些实验来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来论证因果关系。
三、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主要解决了什么问题?很多的经济理论,我们听上去枯燥乏味,甚至想睡觉,感觉距离我们很遥远,跟我们没有什么关系。其实每一名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背后都跟我们日常生活中经济问题息息相关。获得经济学奖的得主可以改革赚钱的方法,并且主要在论证工具变量方法上解决了论证工具变量方法的合理性,适用性。他们得出的理论也是从日常生活中一点点总结得来的,并不是与我们的生活一点关系没有。小编一直对诺贝尔奖都存在着很高的敬畏之心,那么小伙伴你们对诺贝尔奖都有哪些了解呢?可以评论区留言哦。

3. 有哪些本该获诺贝尔奖的经济学家,因为离世未能获得?

笹井芳树,汤飞凡
汤飞凡,他是曾经最有希望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1897年7月23日—1958年9月30日),中国第一代医学病毒学家,毕业于湘雅医学院(今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在病毒学发展的早期,他用物理方法研究阐明病毒的本质。1955年他首次分离出沙眼衣原体,是世界上发现重要病原体的第一个中国人,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个中国人。他对中国的生物制品事业的发展有不可磨灭的功绩。他在抗日战争期间和抗日战争胜利后两次重建中国最早的生物制品机构——中央防疫处,并创建了中国最早的抗生素生产研究机构和第一个实验动物饲养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主持组建了中国最早的生物制品质量管理机构——中央生物制品检定所。他生产了中国自己的狂犬疫苗,白喉疫苗,牛痘疫苗,和世界首支班疹伤寒疫苗,并将沙眼发病率从将近95%降至不到10%。抗战结束后,生产出中国自己的卡介苗和丙种球蛋白。解放后,成功遏制1950年华北鼠疫大流行,研制出中国的黄热病疫苗。他领导选定的牛痘“天体毒种”和由他建立的乙醚杀灭杂菌的方法,能在简单条件下制造大量优质牛痘疫苗,为我国提前消灭天花奠定了基础。1961年,采用其研究的方法,中国成功消灭天花病毒,比世界早了16年。任何关于衣原体的综述,都写到 Dr. Tang, 一个必须写在世界医学史上的中国人。


1962年笹井芳树出生于日本兵库县一个从事医学的大家族里。受家庭的熏陶,于1980年考入京都大学医学部。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学霸。大学期间,除了医学专业本身硬性规定的课程以外,又积极参与了医用化学的基础与实验课程,深感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是医用化学的核心。因听了理学部冈山节人教授的讲义,对发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也为他日后成为发育生物学领域的杰出科学家奠定了基础。


1986年,大学毕业后,笹井没有立即攻读硕博学位,而是选择成为一名医院的研修生。当时的他认为「只有通过治病救人,才能真正体会生命的本质」。在研修期间,经常面对因患有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脊髓小脑变性症而失去运动机能的患者。然而随着研修的深入,他渐渐意识到,有很多疾病,尤其是脑神经方面的调控机理,是生物学上尚未解决的问题。于是,他决定重返校园,进行更加细致而深入的研究和学习。1988年他重又回到京都大学医学研究科,在中西重忠的研究组钻研脑神经生物学。并于1993年取得医学博士学位。
那个年代的日本科学家们,也流行出国热。1993年博士刚毕业,笹井芳树就获得了一个去加利福尼亚洛杉矶分校(UCLA)深造的机会。但在去往美国的途中,护照不幸被盗,一时间处境非常尴尬。所幸,后来得到了补办,他也顺利地加入了Edward M. De Robertis的研究团队。对于Edward M. De Robertis,也许人们并不太熟悉,但是他的导师,John Gurdon大名鼎鼎的约翰·格登,就是那个与山中伸弥一起获得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的得主,英国著名发育生物学家,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克隆技术,在细胞核移植方面的先驱性人物。

有哪些本该获诺贝尔奖的经济学家,因为离世未能获得?

4. 诺贝尔奖成立长达一百多年,那么为什么诺贝尔奖的资金还没有花完?

很多人都知道,诺奖的奖金起初是化学家诺贝尔捐献的,所以才用他的名字命名。用来表彰在物理、化学、医学、文学等方面作出卓越贡献的人。
有好事者做了个计算,从1991——2014这23年里,获奖的人不少,奖金也发出去了2043万美元,这个天文数字早就超过了基金会的启动资金980万,诺贝尔奖早就该破产啦!


·一年六个奖项,如果每项奖金22万美元,一年就是132万...
事实上,诺奖也确实曾经濒临破产的边缘。在诺奖成立之初,根据诺贝尔本人的遗嘱,这笔遗产只能投资在银行存款和公债上,风投什么的通通不约,所以基金会一直非常谨慎。直到1953年,基金会的大佬们赫然发现:坏了,钱已经花出去了三分之二,只剩300万美元了!!
而且因为资本市场的通货膨胀,仅剩的300万美元其实就相当于1900年的30万...

这个发现惊呆了诺奖基金会的董事们,他们连忙求助了麦肯锡,高价聘请了很多职业的投资人,把这最后的300万全都当成资本开始理财投资,终于扭亏为盈,增值92倍,达到2.7亿美元~并且,每年光靠复利,就能获利20%,所以现在的诺奖奖金早就不是吃老本了。

·复利是指在每经过一个计息期后,都要将所生利息加入本金,以计算下期的利息。这样,在每一个计息期,上一个计息期的利息都将成为生息的本金,即以利生利,也就是俗称的“利滚利”。计算公式:终值=期初金额x(1+利率)的期数次方。
所以,拯救诺贝尔奖的归根到底是股票和不动产投资的投资~正是它们让诺贝尔奖的奖金如此用之不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