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如何理财,还房贷还是去投资

2024-05-02 17:08

1. 我家如何理财,还房贷还是去投资

三、理财案例 
案例一   卢先生今年刚刚50岁,正值事业高峰。他是上海一家大型房地产集团的高层,收入丰厚,妻子是中学教师,收入稳定。两人年收入约50万元。女儿今年20岁,正在国外留学。卢先生家每年的主要开支约10万元,包括固定的养车、物业管理、旅游支出,以及日常吃穿用等费用。此外,女儿留学费用每年20万元左右。每年能节余20万元。   多年的积累让卢先生早已晋级百万富翁行列。   目前,他已有三套价值百万以上的房产,其中一套自住,一套度假用,还有一套出租,贷款都已还清。除此之外,主要的资产就是200万元银行存款,以及若干股票、外汇。卢先生目前的主要困惑是,不知道自己的资产状况是不是合理。他对收益率的要求不高,只希望能保值增值。   坐拥丰厚的现金,却不知如何处置,这是不少人的典型状态。   广发银行上海财富管理中心理财师程翔认为,卢先生首先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理财目标,比如退休后能维持较富足的生活水平等。   理财师认为,卢先生的银行存款占货币资产的65%,明显偏高,因为银行存款的流动性虽强,但是收益较低。此外,三套房产仅有一套用来出租,利用率也不高。最关键的是,卢先生还未购买任何保险作为家庭保障,特别是对顶梁柱卢先生的有效保障,这对一个净资产达800多万元的家庭来说很不安全。   为解决这些问题,并实现卢先生的养老目标,理财师设计了一套完整的方案:   首先,将银行存款保留3万元左右,作为备用金,其余用来投资货币基金、国债及企业债、股票基金。   货币基金可以作为家庭的应急用款。目前,货币基金的年化收益率在2%左右,收益率比1年期定存税后利率略高,同时流动性接近于银行活期存款。债券具有保本性强的特点,特别是国债被称为“金边债券”,适合中老年稳健型投资者。基金的长期持有平均收益率可维持在8%~9%,适合中长线投资,卢先生可以定期定额购买。10年后基金市值将达291万元,足够卢先生夫妇养老。   其次,把别墅拆成市中心小房型用作出租。   一套市价180万元的郊区别墅仅仅用于度假,有点浪费。卢先生可将别墅转让,再通过贷款扩大资金规模,购买2~3处市中心小户型房产用于出租,就能把“死”钱盘活。市中心的小户型房产很受年轻白领的青睐,有一定的市场需求,能获得较好收益。但考虑到卢先生10年后退休,建议卢先生将贷款期限控制在10年以内,且负债总额不应超过总资产的40%。   最后,保险是不能忽视的。卢先生是全家的主要经济来源,建议卢先生为自己购买一份意外险,再为每位家庭成员购买一份医疗保险。全家的保险支出应控制在收入的5%。   两年后女儿大学毕业。卢先生此后每年将有40万元结余,可以用节余的钱追加投资,投资品种可以是债券、基金、信托、房地产等,不会占用卢先生太多时间的投资产品。
案例二   孙太太是名自由讲师,月收入在4000元至6000元之间。先生是工程师,月收入10000元左右。家庭每月支出约3000元,每年还要支出孩子和家长的教育费13000元。家庭总资产120余万元,其中各项存款和国债65万元,基金及股票5万元。他们目前居住市内价值40余万元的一套两室旧房,正想贷款买套大点的房子。保险方面,孙先生的健康和意外险,保额为10万元;孙太太的住院、大病及意外险保额共20万元。孩子的教育金14000元,婚嫁金20000元、55岁以后的养老金2000元/月,终身保障金80000元等等。近期,熟悉的保险代理人向她介绍说“‘生命表’就要调整了,寿险保费就要涨价了”,催她趁便宜再给家人买些保险。   这对夫妇都是学有专长的专业人士,未来收入将会丰厚且稳定。相对于已有的丰厚资产,家庭负担并不重,购房愿望也是合理的。因此客户实际的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理财方面首先要完善家庭风险保障,然后是资产增值和孩子教育金及自己的养老金。 1.保费没少花,险种要正确。   保险分保障型和理财型两大类。由于“人有旦夕祸福”,因此,防范风险的保障型保险是家庭不可缺少的。而理财型保险则应待保障比较完善后才可以考虑。孙太太家庭虽然花了不少钱购买保险,但起码的保障并不完备。   对于一个家庭而言,最大的财务风险就是收入的主要创造者故去,导致未亡人丧失经济来源,无法维持正常生活。对于孙家来说,主要保的就是在孙先生一旦意外死亡的情况下,孙太太及孩子可以维持现有的生活水准。所以需要以孙先生为被保险人,购买死亡保险(包括定期寿险和健康险、意外险中的死亡给付部分),而其保额应该等于未亡人若干年合理的生活、教育甚至养老支出。对于本案例中的家庭,这样一笔钱至少应为50万元。而孙先生目前已有的死亡保额只有10万元,在意外发生时,无法给妻儿一个合理的交待。特别是如果未来贷款购房,更要按贷款额来相应增加保额,这样保险公司可以在孙先生死亡的情况下代为偿还贷款。除了根据夫妻各自的收入购买死亡保险外,两人健康险的安排还是比较合理的。但孩子没有购买健康险和意外险,也是错误的。相反,像教育金、养老金这些理财需要,既可以通过保险来解决,也可以通过股票、房产的风险投资来解决。 2.生命表修改与保费变化关系并不确定。   生命表也叫“死亡率表”,反映了不同年龄人的生存概率、死亡概率和平均寿命。由于预期寿命延长,如果只考虑死亡率一个要素,生命表修改确实可能导致养老型寿险价格上涨,但同时也会使死亡寿险价格下降。但是除死亡率外,寿险产品的价格还取决于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率和费用率两大要素,随着保险业的竞争和发展,这两大要素的不断优化更有可能导致寿险费用下降。因此,单从生命表修改的角度,并无法判断保费未来的变化。另外,保险的首要功能是预防家庭财务危机。由于人生风险无处无时不在,因此保障型保险一旦需要,就应该立即购买。过分关注价格,是舍本逐末的非理性做法。 3.购房首付及家装款由于暂不动用,可以购买近期发行的货币市场基金,既可随时动用,又可在相对安全的条件下获得稍高于存款利息的收益。 4.鉴于孙家风险承受能力较强,其余资产可更多投向风险资产,以换取更高回报。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为股市、房市投资提供了长期支持,可以重点关注。
案例三   徐太太是政府公务员,她先生年仅35岁,却已是某大学的副教授和教研室主任。由于科研任务很多,所以虽然徐先生固定收入不高,但奖金却十分丰厚。他们夫妇既不想要孩子,也没有什么债务负担,只是每月需为徐母奉上1500元的赡养费。每月平均约2.6万元的收入,单位配齐的“三险一金”和商业保险,37万元的银行存款,3.6万元的股票基金,一套公寓房和两部私家车,使徐太太夫妇的日子过得十分安心和富足。但他们觉得目前资产的收益率太低,“没有有效地运转起来”,所以一直在寻找收益高的投资项目。   徐太太夫妇二人工作稳定,收入丰厚。除赡养一位老人外,内无子女,外无债务,单位保障完善合理。因而财务风险承受能力很强,理财目标主要是养老和积累财富。依这样的家庭财务状况,目前家庭可投资资产的年均收益仅为2%上下,与日益丰富的投资品种和增势强劲的国民经济相比,显得过于保守了。建议投资资产的70%可以集中到股票、基金、房地产等高风险资产上,20%持有存款或债券,另外10%作为家庭及双方老人的备用金。   一、积极投资股市,搭上中国经济发展的“财富列车”。普通人投资股票多数以亏损告终,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投机心态,操作过于短期化。而中短期股票的涨跌有众多的偶然因素在其中发挥作用,是几乎不可能持续正确判断的。而在长期组合投资中,则可以主要依据地区、行业和公司的基本面进行分析判断,把握性就大得多。   中国经济将在未来二三十年持续高速发展,这是中国股市最大的基本面因素。借此大势,进行长期科学的组合投资,将可以积累大量财富。具体操作上,除逢低介入长期持有外,还建议每月(年)固定时间,投资固定金额,购买基金,通过专家理财和持续投资来回避“选股”、“选时”两大基本风险。   按国内外权威机构的预测,中国经济在未来二十年将保持8%左右的增长速度,我们也有理由相信,通过“定时定额”长期系统地投资于上市公司,徐太太也有极大把握获得年平均8%的财富增值速度。按上述资产分配比例,徐先生夫妇目前可投资资产中的26.6万元和每年结余的14万元可以投资到几只股票基金中。当25年后徐先生退休时,已经足以维持徐太太夫妇高于普通家庭的富裕晚年生活了。   二、少量资产投资于各类外币存款或人民币债券类资产来平衡可能的风险。   三、可以徐先生为被保险人,徐太太为受益人,购买保额约220万元的带有死亡给付功能的保险,以防徐太太和徐母的生活水平因徐先生的意外身故而大大降低。

我家如何理财,还房贷还是去投资

2. 来一个理财专家帮我看看怎么还钱

民间借贷可以暂时不管,暂时性不还
店铺及时止损,转让或者退还甚至不要
信用卡每月暂时保持一个套还的状况
股票目前2850+按今年行情看3100以上问题不大,到了差不多数值卖了还信用卡
每月套还信用卡最低都得560费用一年6720
支付宝每月还8500?这个我打个疑问,目前借呗是先息后本,8500的利息你应该不可能吧
房子准备卖了再买,把钱全部挤压到房贷里面去
这样你才能活下来,留下来的资产只有房子以及部分现金。房贷预估最多16W+
你卖了房子之后有84W到手-17W借贷=67万,足够你买房子了,但是还得多付出2-3万的税收
然后后面的事你就自己看了留下来至少30万以上的现金跟房子,如果你还把这手牌打烂你直接就完了
或者你冒更大的风险店面不止损,拿钱开店(个人认为你失败的可能性高达90以上)
开店是先找客户群,你直接拿店再找项目太难,并且极大几率没有适合自己的项目。这些都不合适你觉得你开店的成活率有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