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旸乐 名词解释

2024-05-19 08:29

1. 陈旸乐 名词解释

陈旸《乐书》
  简介
  《乐书》,又称《陈旸乐书》,是我国第一部大型音乐百科全书,宋代陈旸编纂。
  作者
  陈旸,字晋之,福州(今属福建)人。哲宗绍圣元年(1094)中制科,授顺昌军节度推官。徽宗即位,除大学博士、秘书省正字。上《乐书》,迁太常丞、礼部员外郎、讲议司参详礼乐官,进鸿胪太常少卿、礼部侍郎。以显谟阁待制提举洞霄宫,卒年六十八。《东都事略》卷一一四、《淳熙三山志》卷二七、《宋史》卷四三二有传。   据有关资料记载,陈旸自宋神宗熙宁、元丰(1068一1085)年间开始编纂此书,于建中靖国元年(1101)进献于宋徵宗赵佶,历时近40年。《乐书》进献于朝后,当时未刊行。庆元六年(1200),陈旸后人陈侯歧方首刻是书于世。
  内容
  《乐书》卷目浩繁,共达200卷之巨,收录音乐条目1300余个。可以说《乐书》是一部音乐通史,记载了上自三代,下至宋朝的历代乐制、乐论、八音、歌曲、百戏、五礼之乐等,而且每一类目皆条贯古今,溯源明流,通其原委,详加论证。   《乐书》首创大型音乐专著的体例,200卷之巨的《乐书》共分上下两篇。   上篇称《训义》(1—95卷),摘录儒家经典《礼记》,《周礼》、《仪礼》、《诗经》、《尚书》、《春秋》、《周易》、《孝经》、《论语》、《盂子》等书中有关音乐的章节,并逐条逐句加以诠释。   下篇称《乐图论)(9—200卷),内容包括乐律理论、典礼音乐制度、乐器、声乐、乐舞、百戏等,并记叙了民间、少数民族和外国的音乐及其乐器。在音乐的分类上,陈旸把八音、歌、舞、杂乐分别归为雅、胡、俗三部,并且收入大量的胡俗之乐,扩大了胡俗之乐的影响,这些方面都显示了陈旸《乐书》的独特之处。   更为可贵的是《乐书》中还有大量插图,保存了很多乐图资料,据统计全书共有插图517 幅,涉及乐器、乐律、舞姿、舞器、舞位、乐器排列、五礼等,可谓无所不包。
  版本
  《乐书》的版本较多,现存的版本有:   (1)元至正七年福州路儒学刻明修本,北京图书馆收藏   (2)宋刊本、宋刻元印本和宋刻明印本,北京图书馆收藏   (3)国会国书馆摄制北平图书馆善本书胶片本,国立国会图书馆藏   (4)静嘉堂文摩本胶片本,国立国会图书馆藏   (5)国立国会图书馆藏本。关于此书版本的详细介绍可参看《陈旸及其研究》一文(福建师范大学郑长铃的博士论文)。
  评价
  《乐书》是一部中国古代编撰的大型音乐工具书,它辑录了大量早已散佚的唐、宋及以前音乐文献,保存了丰富的音乐资料,对音乐思想、音乐理论、乐器等都有较详尽的说明,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音乐文献之一,至今仍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陈旸乐 名词解释

2. 我国第一部有关音乐的书是????

宋代陈旸的《乐书》 
《乐书》,又称《陈旸乐书》,是我国第一部大型音乐百科全书,宋代陈旸编纂。

3. 宋代( )所著的《 》一书,是我国第一部音乐百科全书。

近古音乐——第一部音乐百科全书


  宋代著名科学家沈括(1031一J095)在《梦溪笔谈·补笔谈》一书中,记录下一则珍贵的资料,宋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7),“教坊伶人徐衍奏稽琴,方进酒而一弦绝,衍更不易位,只用一弦终其曲”。据《事林广记》说:

  “稽琴,二弦,以竹轧之,其声清亮。”更早有唐人谢清昼《观李中丞洪二美人唱歌,轧筝歌》的诗句,“轧用蜀竹弦楚丝”,依稀透露出我国弓弦乐器产生流传的信息,但今日拉弦乐器的始租到底是什么形制,何等模样?片言只语的文字描绘很难传达其完整的历史“真象”。

  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什么能比图像更逼真他说明弓弦乐器的产生年代和展示其具体形象了。宋代陈旸的《乐书》就是这样一部文图并茂、规模宏大的音乐百科全书。陈旸,北宋福建闽清人,自宋神宗熙宁、元丰(1068一1085)年间开始编纂此书,于建中靖国元年(1101)进献于宋徵宗赵佶,历时近40年。《乐书》卷目浩繁,共达200卷之巨。上篇称《训义》(1一95卷),摘录儒家经典《礼记》,《周礼》、《仪礼》、《诗经》、《尚书》、《春秋》、《周易》、《孝经》、《论语》、《盂子》等书中有关音乐的章节,并逐条逐句加以诠释。下篇称《乐图论)(96一200卷),内容包括乐律理论、典礼音乐制度、乐器、声乐、乐舞、百戏等。其中,乐器、声乐及舞蹈杂技三类,再依雅部(庙堂)、胡部(外族)及侣部(民间)划分,而胡、雅、俗各部的乐器又以古老的 “金、石、土、革、丝、竹、匏、木”八音分类法各归其宗,由此形成了自具一体的分类系列。更可宝贵的是这些有关乐器的论述不仅有文献依据,尺寸规格,而且有540幅插图列于其间,使人一目了然。我国弓弦乐器最早有文有图的记录,就在这一部分。《乐书》是这样记述“奚琴”的,“奚琴,本胡乐也:出于弦鼓,而形亦类焉……盖其制两弦问以竹片轧之,至今民间用焉。”从图上我们看到了圆形的琴简、两根琴弦及用竹片制成的弓子夹于其间,这与后世的胡琴形制特征何其相似!按图索骥,我们知道今日的胡琴类(包括二胡、中胡、京胡等)便是这种千年前便已“民间用焉”的奚琴的后裔。

  《乐书》的问世,是中国古代编撰大型音乐工具书成熟的标志,它至今未失去特殊的历史价值。特别是它所辑录的早已散佚的唐、宋音乐文献及无所不包的彼时彼地活生生的民间资料,使它成为反映宋代音乐文化最可宝贵的论著之一!

宋代(  )所著的《  》一书,是我国第一部音乐百科全书。

4. 中国古琴的来历和介绍有哪些?

琴究竟起源于何时,其基本的发展历史、尤其是其早期的演变脉络如何,始终是一个扑朔迷离的问题。 人们推测古琴的历史,有3000年之久。著名学者罗振玉认为,商代的甲骨文中“乐”字是“从丝附木上,琴瑟之象也。”可为商代已有琴之一说。
《诗经》为中国最早的文献之一, 大约成书于公元前6世纪中叶,载有自公元前11世纪至前6世纪305首古代乐歌。其中琴的记载反复出现于字里行间,如:“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琴瑟击鼓,以御田祖”等等,当时的琴已广泛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孔子曾将《诗经》305篇皆弦歌之”,《诗经》 实为最早的琴歌总集。自殷商算起,琴至少有着3000多年的历史。但在中国古老的传说中,产生于更早的上古之世。
历代文献记载中最多见的,则是有关伏羲制琴的传说。如《礼记》中载:“伏羲制嫁娶以俪皮为礼,作琴瑟以为乐。”《琴操》也有:“昔伏羲氏之作琴,所以修身理性,返天真也”等说法。
纵览历代文献与上古传说,还有神农说、黄帝说、唐尧说、虞舜说几种。东汉傅毅《琴赋》有:“神农之初制,尽声变之奥妙。"之说。《世本》也说:“神农作琴,又日,琴长七尺二寸”。冯迁写《史记》,从黄帝始,定下了中华的物质文明大多由此发端的基调。
古代帝王系谱,不论夏虞商周,莫不以他为远古始祖。传说中的黄帝,带有十分浓重的神话色彩。他不但定律,还曾创制名为《清角》的琴曲,可见琴的发端也与其有关。在后人的心目中,尧是贤德与圣明的化身。古代有许多文献将尧推为琴乐的创始人。
如《帝王世纪》日:“尧作《大章》,使无句作五弦琴,天下大和。于是景星耀于天,甘露晞于地,朱草生于郊,凤凰止于庭嘉禾孳于亩。”宋代的朱长文著《琴史》,书中将帝尧列为全书之首:“帝尧宅天下,...当.《大章》之作也,琴声固已和矣!”。
文献中还有许多关于舜制五弦琴的记载。如《礼记》中有:“昔者舜作五弦琴,夔始制乐,以赏诸侯”的描述。

扩展资料
琴,是一种浑身上下都充满着文化内涵的乐器。仅从琴形而言,就可说是通身是韵。
琴一般长约三尺六寸五(约120—125公分左右),象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说象周天365度)。一般宽约六寸(20公分左右)。一般厚约二寸(6公分左右)。
琴最早是依凤身形而制成,其全身与凤身相应(也可说与人身相应),有头,有颈,有肩,有腰,有尾,有足。
“琴头”上部称为额。额下端镶有用以架弦的硬木,称为“岳山”,又称“临岳”,是琴的最高部分。琴底部有大小两个音槽,位于中部较大的称为“龙池”,位于尾部较小的称为“凤沼”。这叫上山下泽,又有龙有凤,象征天地万象。
岳山边靠额一侧镶有一条硬木条,称为“承露”。上有七个“弦眼”,用以穿系琴弦。其下有七个用以调弦的“琴轸”。琴头的侧端,又有“凤眼”和“护轸”。
自腰以下,称为“琴尾”。琴尾镶有刻有浅槽的硬木“龙龈”,用以架弦。龙龈两侧的边饰称为“冠角”,又称“焦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琴

5. 陈旸《乐书》,出版社?出版年份?

陈旸
陈旸(1064~1128年),字晋之,闽清县人。宋绍圣元年(1094年)贤良方正能言极谏科及第,授顺昌军节度推官。陈旸精于乐律,参加神宗至哲宗时“升之文馆”的《乐书》编纂,后主其事。该书200卷,目录20卷。前95卷摘录《礼记》、《周礼》、《仪礼》、《诗经》、《尚书》、《春秋》、《周易》、《孝经》、《论语》、《孟子》等书有关音乐的文字,为之训义。后105卷为乐图论,论述十二律、五声、八音(乐器)、历代乐章、乐舞、杂乐、百戏等,对前代和当时的雅乐、俗乐、胡乐及乐器均有详尽说明。乐器图取自散佚少见的《唐乐图》、《乐法图》、《律书乐图》、《大周正乐》、景佑冯元《乐记》等,可谓当时音乐百科著作。陈旸主张乐以太虚为本,声音律吕以中声为本,而中声又以人心为本,认为古乐之发,中则和,过则淫。反对使用“五声”以外的高低音和变化音,为宋代宫廷雅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进《迓衡集》,以劝导绍述,得太常博士,迁秘书省正字。是年,200卷《乐书》稿成,荐升太常丞,进驾部员外郎,为讲议司参评礼乐官。崇宁二年(1103年),《乐书》正式进献宫廷,进鸿胪太常少卿、礼部侍郎,以显谟阁待制提举醴泉观。政和初(1111年),“坐言盐铁利”,忤旨夺职。政和三年(1113年)回闽。不久平反。卒后入祀乡贤祠。《乐书》由其后人陈侯歧首刻于庆元六年(1200年);有元至正七年(1347年)福州路儒学赵宗吉刻本、明递修本、清光绪二年(1876年)方睿重刻本,并被收入《四库全书书目提要》。还著有《礼记讲文》10卷、《孟子解义》14卷、《北郊祀典》30卷。

陈旸《乐书》,出版社?出版年份?

6. 各类腰鼓的简短介绍和图片

鼓是最古老的乐器之一。它较之吹管、弹拨、拉弦乐器,是最早成熟起来的乐器种类。在原始部落的音乐活动中,鼓占有重要地位。鼓产生于什么时候?从文物、文献中接触到的大多是夏、商、周三代鼓类乐器。但鼓的产生,无疑早于此。在《礼记·明堂位》中就有“土鼓、蒉桴、苇龠,伊耆氏之乐也”的记载,揭示了先民们在乐舞活动中已使用陶制的土鼓。《吕氏春秋·古乐篇》中说尧的乐官质“以麇革冒缶而鼓之”。缶在原始人生活中为盛食物的陶器,蒙上兽皮,就成了鼓了。《周礼·春官·龠章》:“掌土鼓豳龠。”郑玄注:“杜子春云,土鼓,以瓦为框,以革为两面,可击之。”这是有关皮鼓运用的早期记载。可见,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掌握了鼓类乐器的制作和运用。 山西襄汾陶寺夏文化遗址中发现有鼍鼓,这同《诗经·大雅·灵台》上记载的“鼍鼓逢逢”以及《吕氏春秋》记述颛顼“令鲜先为乐倡。鲜乃偃寝,以其尾鼓其腹,其音英英”的材料相验证,都说明皮鼓的运用有很长的历史。在商代的甲骨文中,鼓字写作“ ”,这同今天作为铜器留存的商周鼓形相似。到了周代,鼓类乐器更为发达。据杨荫浏先生统计,周代各类鼓见于记载的就有三十多种。 鼓作为“群音之长”,于神祀社祭、征战役事中无不使用。在祭礼典礼中,鼓以雷霆之声象征春雷,激励万物生长;在军事征伐中,鼓声用以振奋将帅士众之壮气,威震四方。正因为如此,东汉许慎在我国第一部文字学著作《说文解字》中,把“乐”解释为鼓乐器的象形字,正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代音乐活动中鼓类乐器的重要地位。 我国古代将乐器按发音质料分为八个种类,即所谓的“八音”: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其中革即是鼓类乐器,如足鼓、建鼓、悬鼓、鼗鼓、雷鼓等等。古代的鼓,除了最早的陶制鼓较多外,大都是以中空圆木覆上兽皮制成的木鼓为主。 南北朝时期,中原与西域有着频繁的音乐文化交流,像龟兹乐、疏勒乐、高昌乐、天竺乐这类外族外域乐种都陆续传入中原,其中,“羯鼓”便是这些乐种中具有重要地位的打击乐器。由于羯鼓的音调高并富于穿透力,因此被唐玄宗李隆基视为八音之领袖。在宫廷燕乐中,唐玄宗经常亲自击羯鼓以和乐,许多贵族也都善此,击羯鼓竟成了一时风尚。 唐代的羯鼓不仅在演奏技巧上达到了较高水准,并且产生了不少作品,如唐玄宗就创作有数十首羯鼓独奏曲,其中较著名的有《雨淋铃》等。李白在诗句中描写羯鼓的演奏时写道:“漫漫雨花落,嘈嘈天乐鸣。天廊振法鼓,四角唤凤筝。”白居易在《霓裳羽衣舞》中写道:“繁音急节十二遍,跳珠撼玉何铿铮。”正是羯鼓声急,音乐表现力强最为突出的描写。 在敦煌壁画、云岗石窟等历史保留下的多种伎乐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腰鼓乐伎击鼓奏乐的姿态。腰鼓的种类较多,隋唐燕乐中常提到的腰鼓类乐器有毛鼓、都昙鼓、杖鼓、正鼓、和鼓等。腰鼓的鼓框有木质的,也有瓷土烧制的,所谓“大者以瓦,小者以木类,皆广首纤腹”(陈旸《乐书》)。腰鼓多以鼓框两头蒙皮,用皮条对穿拉紧,叩击出声,乐声咚咚作响,具有穿透力。 腰鼓有不同的表现方式,可以在伎乐队中席地而坐,双手拍击鼓面为乐舞伴奏,也可以将腰鼓挂于胸前,在宴饮乐舞中边击边舞,以它的轻重缓急,调动着舞者和观赏者心中的律动感。白居易描写当时的胡旋舞女“心应弦,手应鼓”正好说明旋律与节奏的相互依赖关系。 从鼓乐发展的宏观角度来看,如果说传统鼓乐在商周时代曾经获得了一个相当繁荣的发展,那么,隋唐以来,随着腰鼓类乐器由西域的传入,又酿成了我国鼓乐发展的一个繁荣时期。在后来漫长的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先后形成了风格各异、分布广泛的各类打击乐种类。如流行于江浙一带的“十番鼓”、“十番锣鼓”、“十番箫鼓”等多种形式;流行于广东潮州一带的“潮州大锣鼓”、“潮州苏锣鼓”,还有“西安鼓乐”、“山东鼓吹”、“辽南鼓吹”、“福州十番”、“浙东锣鼓”等等。可以说,中国是打击乐器的故乡。打击乐器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

7. 被誉为音乐百科全书的乐书的编撰者是北宋的谁

被誉为音乐百科全书的乐书的编撰者是北宋的陈旸。
陈旸字晋之,闽清县人。宋绍圣元年(1094年)贤良方正能言极谏科及第,授顺昌军节度推官。陈旸精于乐律,参加神宗至哲宗时"升之文馆"的《乐书》编纂,后主其事。论述十二律、五声、八音(乐器)、历代乐章、乐舞、杂乐、百戏等,对前代和当时的雅乐、俗乐、胡乐及乐器均有详尽说明。
《乐书》由其后人陈侯歧首刻于庆元六年,有元至正七年,福州路儒学赵宗吉刻本、明递修本、清光绪二年,方睿重刻本,并被收入《四库全书书目提要》。

扩展资料:陈旸主张乐以太虚为本,声音律吕以中声为本,而中声又以人心为本,认为古乐之发,中则和,过则淫。反对使用"五声"以外的高低音和变化音,为宋代宫廷雅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进《迓衡集》,以劝导绍述,得太常博士,迁秘书省正字。
《乐书》中的乐器图取自散佚少见的《唐乐图》、《乐法图》、《律书乐图》、《大周正乐》、景佑冯元《乐记》等,可谓当时音乐的百科著作。崇宁二年(1103年),《乐书》正式进献宫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_乐书

被誉为音乐百科全书的乐书的编撰者是北宋的谁

8. 史记中的乐书部分跟历史关系大吗?为什么要写这一内容?

乐书是指《史记》中的《礼记·乐记》,而《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的内容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一百三十篇,但是很可惜其中有部分内容已经散失。而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史记·乐书》乃是后人从中补充进来的。虽然前后内容有所不同,但是音乐思想与司马迁还是比较符合。《史记·乐书》深入地阐述了“礼”、“乐”的区别以及二者的社会功能。
版本
《乐书》的版本较多,现存的版本有:
(1)元至正七年福州路儒学刻明修本,北京图书馆收藏
(2)宋刊本、宋刻元印本和宋刻明印本,北京图书馆收藏
(3)国会国书馆摄制北平图书馆善本书胶片本,国立国会图书馆藏
(4)静嘉堂文摩本胶片本,国立国会图书馆藏
(5)国立国会图书馆藏本。关于此书版本的详细介绍可参看《陈旸及其研究》一文(福建师范大学郑长铃的博士论文)。

评价
《乐书》是一部中国古代编撰的大型音乐工具书,它辑录了大量早已散佚的唐、宋及以前音乐文献,保存了丰富的音乐资料,对音乐思想、音乐理论、乐器等都有较详尽的说明,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音乐文献之一,至今仍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