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十字会创始人是谁求大神帮助

2024-05-06 18:22

1. 红十字会创始人是谁求大神帮助

亨利杜南(1828-1910) 这个人的远见促成了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的创立;他从富有变为贫穷,但却成为了首届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 亨利杜南(1828-1910),红十字的创始人。 1828年5月8日,亨利杜南出生在日内瓦的一个乐善好施而虔诚的新教家庭。杜南未完成中学教育,就到日内瓦一家银行当了学徒。1853年,他来到阿尔及利亚,负责管理塞提夫的瑞士人定居点。他着手修建了一座小麦磨房,但因没能获得土地使用权而无法运营。在去突尼斯旅行之后,他回到了日内瓦,决定去觐见拿破仑三世以取得所需的商业凭证。 当时,拿破仑三世正在意大利北部指挥法兰西-撒丁岛联军与奥地利军队作战,于是亨利杜南决定去那里找他。正因如此,他赶上了伦巴第地区索尔弗利诺战役的尾声。 回到日内瓦之后,他写下了《索尔弗利诺回忆录》,正是这本书后来促成了 “伤兵救护国际委员会”(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前身)的创立。杜南是该委员会成员之一并担任了秘书一职。他当时非常出名,还得到了国家元首、欧洲王室的国王和亲王的接见。但杜南的财务状况陷入窘境,他于1867年宣布破产,身负大约100万瑞士法郎的债务(19世纪60年代的价值)。 由于破产事件在日内瓦引发的流言蜚语,杜南辞去了国际委员会秘书之职。1867年9月8日,委员会决定同意他辞职,并不再让其担任委员。之后,杜南去了巴黎,在那里他十分窘迫,只能露宿在公用的长椅上。然而,就在那时,欧仁妮皇后在杜伊勒里宫召见了他,并向他咨询了有关将日内瓦公约扩展至海战的问题。杜南还成为了奥地利、荷兰、瑞典、普鲁士和西班牙国家红十字会的荣誉会员。 1870年普法战争期间,他探望并安抚被送到巴黎的伤者,并提议佩戴标牌以便确认死者身份。 战争平息后,杜南来到伦敦,试图组织一个有关战俘问题的外交会议;俄国沙皇对这一计划颇为支持,而英国却对此充满敌意。 困顿岁月 1875年2月1日,杜南发起的“最终完全废除贩卖黑人和奴隶贸易”国际大会在伦敦召开。此后多年,杜南四处漂泊,一贫如洗:他在阿尔萨斯、德国和意大利徒步游荡,依靠别人的施舍和朋友的款待维持生活。 1887年,杜南最终回到了瑞士,在康斯坦茨湖附近的海登村,他病倒了并住进了当地的济贫院。1895年,记者格奥尔格鲍姆贝格尔在那里发现了杜南,并写了一篇关于他的文章,在短短几天之内,欧洲各个媒体上就纷纷转载了该文章。来自世界各地的慰问信函送到了杜南手中;一夜之间,他再次闻名于世,备受尊重。1901年,他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 亨利杜南于1910年10月30日去世。人们将他的生日(5月8日)定为世界红十字与红新月日。 中国红十字会的创始人 吕海寰 (1843——1927),字镜宇,掖城西南隅村人。清末著名外交家,中国红十字会创始人,历任工、兵、外务部尚书等职。出身贫寒,幼读私塾,后为生活所迫去顺天(今北京)大兴县谋生,清同治六年(1867)中举,后任兵部员外郎十余年,光绪二十年(1894) 任江苏常镇通海道。时逢日本强迫清政府拟订不平等的《马关条约》草约,他将“洋货照完半税”改为“照完正税”,“准日人在通商口岸城镇运货设行栈”改为“通商口岸之城镇”,等等,密报总署,在尽可能的情况下进行了救。泰安、江阴两教案及英国轮船以在台湾被扣留检查为由要求赔偿损失一案均处理得有理有节,中外钦服,遂以善办外交闻名。光绪二十三年,李鸿章专荐吕海寰为驻德国、荷兰大臣。二十六年,德使克林德向巡街清兵开枪被自卫清兵击毙,德国大哗。不少驻德公使劝他逃离柏林,可他始终坚守职位,凡是涉及国体主权方面的事情都据理力争,毫不妥协。《辛丑条约》签订后,吕海寰极力斡旋,方使赴德“谢过”的清使醇亲王免行跪拜之礼。回国后督办津浦铁路,阻力重重,举步维艰。吕海寰苦口劝导,解决了浦口站泺口桥两大关键问题,使铁路顺利通车。 吕海寰任常镇通海道时即曾致力于社会福利事业,如创设保婴局、京口救生会,开浚荷花塘船坞等。二十九年十二月(1904.2),日俄战争爆发。此时,工部尚书吕海寰正在上海任会办商约大臣。他与同任商约大臣的工部左侍郎盛宣怀和驻沪会办电政大臣吴重熹邀约上海官绅和各驻沪机构代表共同协商,于三十年正月二十四日(1904.3.10)正式成立了“上海万国红十字会”。此为中国红十字会之始。该会属慈善性质,由中、英、美、德、法五个中立国合办,直接目的在于救护日俄交战双方伤兵及东北战地难民出境医治。日俄战争两年间,共救护46.7万余人出境。光绪帝曾发上谕,“颁发内银十万两”作经费,以为褒奖。三十三年,“上海万国红十字会”改名为“大清红十字会”,吕海寰任会长。次年,吕海寰为中外总董等办事人员制发了分金银铜三等的双龙红十字佩章和凭照。宣统二年(1910),清政府正式委派其副手盛宣怀为会长,并颁发关防。辛亥革命爆发,清廷又改派吕海寰出任会长,会同总董沈敦和、福开森办理战地救护事宜。其间大清红十字会改为“中国红十字会”,于十月廿五日派出医疗队驰赴武汉。武昌一役,治疗伤者数千人,掩埋尸骸8000余具。1912年1月,南京临时政府大总统孙中山批准中国红十字会立案,2月正式获得承认。10月,政府以袁世凯总统令形式任命吕海寰为中国红十字会会长。此后,吕海寰领导红十字会在国内主要进行救灾事宜,如1912年浙江水灾,1917年皖北大水,1919年苏、浙、皖、鄂水灾的救、医、赈,均成绩斐然。 早在红十字会初创时期,吕海寰即为中国加入国际红十字组织多方奔走,1904年8月12日,日内瓦万国红十字会会长、副会长联名具函,言中国入会一事业已成就,瑞士联邦已按照万国公例布告在约各国。但最终未予正式承认。在吕海寰的不懈努力下,1912年1月15日,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正式通过承认中国红十字会。1919年7月8日,中国红十字会正式加入各国红十字协会(现称国际红十字会与红新月协会)。此后,吕海寰领导红十字会积极开展了国际救济活动。1914年捐款救济欧战难民和日本鹿儿岛地震难民,1920年8月救助俄属庙街2000余名避难华侨和驻外领事、军舰,都赢得国际社会的一致赞誉。1920年9月,年事已高的吕海寰辞去了会长职务,仍被公推为名誉会长。此后定居天津,1927年1月病逝,享年85岁。次年归葬家乡。著有《奉使金鉴》60卷、补辑40卷,《庚子海外记事》4卷。

红十字会创始人是谁求大神帮助

2. 国际红十字会的创始人是谁? [历史话题]

国际红十字会创立于1863年,她的创始人是瑞士人亨利·杜南。 
十九世纪中叶欧洲战事频繁,1859年6月24日,杜南途经意大利北部小镇索尔弗利诺,正赶上法国、撒丁国联军与奥地利军之间的一场恶战,战场上尸横遍野,死伤者达四万多人,无助的伤兵在烈日下痛苦挣扎,他组织居民抢救伤兵、掩埋尸体。就在这时,一个伟大的设想在他心中萌发了。他向国际社会呼吁,制定一个国际法律,对交战双方的战俘要实行人道主义,保证伤员中立化,一旦发生战争,应不分国籍,不分民族和信仰全力抢救伤员,减少死亡。这一人道主义的提议在欧洲赢得了广泛的共鸣,瑞士日内瓦公共福利会选出了亨利·杜福尔将军、琼斯塔夫·莫瓦尼埃律师、路易·阿皮亚医学博士、狄奥德·莫诺瓦医学博士及亨利·杜南组成五人委员会,并于1863年2月17日在日内瓦召开了首次会议,由此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前身成立了。 
1863年10月26日,欧洲16个国家的代表在日内瓦召开了首次外交会议,并一致通过了《红十字决议》,决定在各国建立救护团体,为了表示对瑞士的敬意,其标志定为“白底红十字”(瑞士国旗为红底白十字)。1864 年8月8日至22日,又签订了《红十字公约》,公约中规定:战场上进行救护的医院及人员处中立地位,应受保护;应对伤病员不分敌友均给予救护。至此,亨利?杜南理想中的救护团体“红十字会”和国际性协议“日内瓦公约”正式诞生了。随后,在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欧、美、亚三洲的主要国家都相继成立了红十字会。我国的红十字会也于1904年在上海诞生,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于1912年1月15日通报各国,正式承认中国红十字会为国际红十字会的成员。 
红十字标志只是在武装冲突中传达特定信息的符号,是一种保护性标志,其中不含任何政治、宗教、哲学等各种意义。但在1876-1878年俄罗斯与土耳其战争前夕,土耳其奥斯曼帝国通知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他们将采用红新月来标明自己的救护车辆,但仍会尊重和保护有红十字标志的敌方救护车辆,他们所提出的理由是“……‘红十字’是对穆斯林士兵的冒犯……”。而且土耳其还表示,如果它所提出的修改不被接受的话,它也无法强令自己的军队尊重日内瓦公约。这样,土耳其单方面改变了1864年日内瓦公约第九条的条款。由于战争已迫在眉睫,考虑到救助伤兵的紧迫性,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暂时接受了红新月标志。在1929年召开的国际外交会议上,红新月标志被正式承认为具有法律效力的标志,但强调红十字和红新月标志不具有任何宗教性。现在世界上有20多个阿拉伯国家和部分伊斯兰国家使用红新月标志。 
一百多年来,红十字会的卓越贡献使这一标志具有了极大的号召力和权威性。随着红十字会会员国的发展,红十字会的任务也开始由单一战伤救护发展到对自然灾害的援助、意外伤害的急救、自愿输血、社会福利以及开展世界各国红十字会、红新月会之间的友好合作,壮大和平力量,促进人类进步事业的发展等。为了纪念杜南对世界红十字事业所作的伟大贡献,国际红十字会与红新月协会执行理事会1948年决定将亨利·杜南的生日——5月8日定为国际红十字日。

3. 中国红十字会的创始人介绍

吕海寰(1842~1927),字镜宇,山东掖县(今莱州市)西南隅村人。清末著名外交家、中国红十字会创始人,历任驻德国、荷兰两国公使,工部尚书、钦差商约大臣、兵部尚书、外部尚书、督办津浦铁路大臣,中国红十字会会长、名誉会长等职。著有《奉使金鉴》60卷,补辑40卷;《庚子海外记事》4卷。1902年,吕海寰、盛宣怀在上海与各国议定《商约》,成为中国商业法律的开拓者。1903年,吕海寰、伍廷芳奏请推广官报获准,于是各省纷纷创立官报。1904年3月10日,在他的主导下,创立中国红十字会的前身---万国红十字会上海支会,随之,红十字会分会迅速遍布全国各地战乱中,红十字会在各地冒着战火硝烟,掩埋无数尸体,救助着灾难中的民众,当时叫做万国红十字会上海支会,总书记李提摩太。经吕海寰联络,中国红十字会加入了世界红十字会组织。吕海寰一直关心和操办中国红十字会的工作,起到了中国红十字会的领导和负责人的作用,成为中国红十字会的奠基人之一。1909年,吕海寰、吴重熹会奏中国红十字会试办章程(六条),请旨立案。1910年6月5日,万国红十字会上海支会改名大清红十字会。1911年10月25日(清宣统三年)辛亥革命起,清廷派吕海寰为大清红十字会会长兼任慈善救济会会长,并派沈敦和、福开森(美国人)为总董,将大清红十字会定名为中国红十字会,会同办理(辛亥革命)战地救济事宜。1912年9月30日(民国元年),在上海召开全国第一次会员大会,制定会章并组织常委会,选举常议员34人。公举中华民国大总统、副总统为中国红十字会名誉正、副总裁。吕海寰为正会长,沈敦和为副会长兼常议会会长,江绍墀为理事长。1920年9月辞去中国红十字会会长职务,担任名誉会长。吕海寰后来担任名誉会长,1924年辞官到天津定居,1927年1月病逝,享年85岁。盛宣怀字杏荪,又字幼勖,号愚斋、止叟。江苏武进人。1870年经人引荐入李鸿章幕,深得李的信任。1872年,盛宣怀建议李鸿章创办中国第一个民用航运企业轮船招商局,并且受命拟定章程,从此,盛宣怀开始了他的实业家生涯。1880年,盛宣怀创办天津电报总局,津沪、苏浙、湘粤、晋冀、豫鲁、东三省等全国20多个省市的电线,都是在他的主持下架设的。1882年,他创办了山东平度、辽宁金州金矿。1886年,他来烟台任职山东登莱青兵备道时,创办了全国第一家内河小火轮航运公司,独资经营300吨的“广济号”轮船运输,航行在烟台、龙口、登州之间,后来又延伸到小清河口,以至整个山东沿海。1893年,盛宣怀受李鸿章委派,在上海成立华盛纺织总厂,并控制了大纯、裕春、裕晋诸多纱厂。1896年,又接办张之洞无力再办下去的汉阳铁厂,并且督办全国铁路主要干线卢汉铁路的修筑。1897年,盛宣怀创办了中国通商银行。1908年,他将汉阳铁厂、大冶铁矿、萍乡煤矿合并,组成中国第一家钢铁联合企业—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后又创办天津北洋大学堂、上海南洋公学等。1910年任中国红十字会第一任会长。1911年,任邮传部尚书,一品衔。1916年4月27日病逝于上海。沈敦和(1866~1920),字仲礼,浙江宁波人,近代知名社会活动家和慈善家。早年留学英国剑桥大学专攻政法。回国后曾任金陵同文馆教习、江南水师学堂提调、吴淞自强军营机处总办、上海四明公所董事、上海总商会理事等职,署记名海关道。沈敦和长期从事洋务局工作和国际公法的研究,著作有《俄罗斯国际略》、《英吉利国际略》等书。光绪三十年正月(1904年3月),发起成立中、英、美、德、法五国合办的上海万国红十字会,被推举为中方办事总董,为中国红十字会的缔造者。光绪三十三年后,历任大清红十字会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常驻上海。先后创办中国红十字会时疫医院、红十字会总医院及医学堂、天津路分医院中国公立医院等,兼任上述各院院长。沈氏以恤兵博爱、救死扶伤、拯难济危为己任。日俄战争期间,领导上海万国红十字会组建医疗队,派往辽沈一带救护伤兵难胞,被救出险者数十万人;继又散放急赈,活者甚众。宣统二年,公共租界发生鼠疫,工部局在源昌路、阿拉巴斯脱路(今曲阜路)、北山西路等地挨户检查鼠疫,其后又公布检疫章程,引起居民强烈抗议,酿成“检疫风潮”。沈氏亲自去疫地调查,筹款抚恤,联合各帮各业与工部局交涉修改检疫章程,并由中国商董在闸北创办中国公立医院,收治染疫华人,保障民命,维护防疫主权。上海光复前后,讨袁军与北洋军在沪南、吴淞、江湾等地激战,沈氏亲自组织救护。民国4年夏,台风肆虐,浦江上覆舟甚众,沪南、闸北棚户区大批茅屋被毁,沈氏捐巨金以为首倡,又集合医疗队治疗伤者,办理善后。还创办沪南、北市防疫医院在武昌起义、宁沪、京津、直皖、直奉诸战役以及南北各省旱涝、风火、疫疠等灾变中,沈氏都竭智尽力,进行救护,民众深受其益。沈氏服务精神和卓越贡献,深为沪上中外人士所敬重,民国建立后,政府特授予三等文虎章。

中国红十字会的创始人介绍

4. 红十字会的创建者是谁

红十字会是由瑞士人亨利·杜南倡议成立的。
1863年2月9日由瑞士人亨利·杜南倡议成立,当时称为“伤兵救护国际委员会”,1880年改为红十字会。
1863年10月,在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敦促下,在日内瓦召开了有十六个国家的代表参加的国际会议,会议商定了红十字运动的基本原则。
1864年8月,由瑞士正式发起在日内瓦召开国际会议,会议签订了《改善战地陆军伤者境遇之日内瓦公约》。该公约概括了1863年国际会议的决议,规定各国的伤兵救护组织有受保护和使用红十字标志的特权,从此,红十字运动在国际上有了法律依据,国际红十字也正式得到国际公约的承认。

扩展资料:
中国红十字的诞生
1894年7月甲午海战后,国际红十字运动开始在中国大陆传播。
1904年2月,为救护中国难民,上海海关道沈敦和等人出于义愤,发起成立“东三省红十字普济善会”。这是中国最早的和红十字有关联的组织。
1904年3月10日,清朝商约大臣吕海寰、工部左侍郎盛宣怀等人在上海邀请中立的英、美、法、德代表,共同协商成立了“万国红十字会上海支会”。
1907年,更名为大清红十字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红十字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红十字国际委员会

5. 红十字会的发起人是谁?

亨利·杜南 
简·亨利·杜南1828年5月8日出生于瑞士日内瓦。他的父亲简·雅克·杜南是个银行家兼任救贫收容局督导员,负责管理孤儿院,母亲笃信宗教。当时人们最关注人道问题,如废除死刑、改革监狱、劳工立法等,而传教士们则宣传普渡众生。杜南及其一家人深受这一时代思潮的影响。杜南18岁就加入赈济协会,业余时间都用在访贫问病的活动上。1859年,杜南为恢复法籍公民身份,并陈述他对开发阿尔及利亚的设想,决定前往意大利北部晋见正在那里指挥作战的法皇拿破仑三世。6月25日,途经索尔弗利诺,他目睹了极其悲惨的战后情景。刚刚结束的法奥之战把4万多死伤的士兵遗弃在这里,伤兵们都在烈日蒸晒下呻吟嚎叫。他立即动员组织当地的居民(包括医生和护士)收容和安置4千多名伤兵,进行了力所能及的救护和治疗。杜南返回日内瓦后,着手写他的名著《索尔弗利诺回忆录》,并于1862年11月自费出版,分别送给他的朋友和欧洲各国的君主和政治家。杜南在书中提出两项重要建议:一、在各国设立全国性的志愿的伤兵救护组织,平时开展救护训练,战时支援军队医疗工作;二、签订一份给予军事医务人员和医疗机构及各国志愿者的伤兵救护组织以中立地位的国际公约。英国的南丁格尔女士复信积极支持他的建议。日内瓦公共福利会的成员为杜南的著作所感动,决定把他的建议付诸实施。1863年2月9日,伤兵救护国际委员会的五人委员会在日内瓦成立,瑞士陆军总司令杜福尔将军担任主席,杜南担任秘书,其他三位成员是:莫瓦尼埃律师,阿匹亚医生、莫诺瓦医生。五人委员会倡仪在日内瓦召开一次国际会议,研究战地伤兵保护的方式和方法。为此,杜南到处奔走,行程3千多公里,游说他的主张,最终得到了各国的广泛支持。10月26日至29日,16个国家的36名代表在日内瓦雅典宫召开预备会议。会议决定:敦促各国建立伤兵救护委员会。不仅救护伤兵的机构和人员应该中立化,就是伤兵本人也应中立化。采用白底红十字臂章作为志愿救护人员的识别标志。1864年8月8日到22日,瑞士联邦委员会和法国政府联合召集日内瓦外交代表会议,其中有12名特命全权代表。经过辩论,会议通过了国际委员会起草的《关于改善战地陆军伤者境遇之日内瓦公约》。 
1867年,第一届国际红十字大会在巴黎举行,作为国际委员会的代表,杜南在会上首次提出1864年日内瓦公约所采纳的人道主义原则应扩大适用于战俘。 
1871年,由于他经营的公司破产,使他负债累累。在此后的12年里,他简直成了流浪汉,经常睡在亭子间或公园里,贫病交加,受尽了折磨,最终于1892年住进海登地区医院而不被人知晓。在那里度过了他生命的最后18年。 
1895年,一位新闻记者去海登医院采访,无意中发现了杜南,并得知他就是红十字会的创始人,于是在报上作了报道。这篇报道轰动了全世界。瑞士联邦委员会颁发特奖,表彰杜南的行动"促进和平与团结"。莫斯科国际医学大会也为他颁奖,颂扬他为受苦人民所作的贡献。许多国家的红十字会急切希望接纳他为会员或担任名誉会长。1895年,杜南参加了妇女裁军大同盟活动。1901年,挪威政府授予他首届诺贝尔和平奖,但杜南未能去领奖,因为那时债主还在向他逼债。1910年10月30日,杜南在海登逝世,终年82岁。他在遗嘱中决定把他遗产的大部分捐赠给挪威和瑞士的慈善团体。 
1948年,也即杜南逝世之后的第38年,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协会执行委员会建议,各国红十字会应尽量选择杜南生日(5月8日)作为世界红十字日。同年举行的协会第二十次理事会议正式批准这一建议。此后,每年5月8日,国际红十字组织和各国红十字会,都要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既是庆祝世界红十字日也是纪念杜南这位世界红十字运动的伟大创始人.

红十字会的发起人是谁?

6. 中国红十字会创始人

中国红十字会创始人是吕海寰。1904年,在吕海寰的主导下,创立了中国红十字会的前身——万国红十字会上海支会,建会以后从事救助难民、救护伤兵和赈济灾民活动,为减轻民众遭受战乱和自然灾害侵袭的痛苦而积极工作。

中国红十字会创始人

吕海寰是清末著名外交家,其代表作品有《奉使金鉴》、《庚子海外记事》等。

中国红十字会是一个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是国际红十字运动的成员之一。

中国红十字会的宗旨是发扬人道、博爱、奉献精神,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促进人类和平进步。

7. 红十字会的创建者是谁

国际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联合会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ed Cross and Red Crescent Societies) 是独立的非政府的人道主义团体。它是各国红十字会和红新月会的国际性联合组织。总部设在日内瓦。 
1863年,亨利·杜南创建了红十字组织后,世界各国特别是欧美各国相继成立了红十字会。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银行家、美国红十字会战时委员会主席亨利·戴维逊倡议建立各国红十字会的国际联合会,在国际范围内组织和协调卫生救护活动。 

1919年初,在法国戛纳召开了有美、英、法、日、意等国医学界知名人士参加的国际医学大会。会上确定:为了进一步巩固各国红十字会已取得的成就,有必要成立各国红十字会的国际联合会。同年2月1日,由美、英、法、日、意5国组成的“红十字会委员”成立。同年5月5日,红十字会委员会改名为红十字会协会。后由于伊斯兰国家红新月会的加入和成员数目的增加,1983年10月,红十字会协会在日内瓦举行第三届大会。会议决定修改章程,更名为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协会,后改为现名。 

该组织的宗旨是在战争中行善和通过人道工作维护和平,主要组织机构有大会,为最高决策机构;执行理事会,是执行机构;秘书处,负责日常事务。出版物有《每周新闻》、《协会》季刊。 

中国于1919年7月8日加入该组织。 

2003年12月,第28届国际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大会在日内瓦举行。大会的主题为“维护人类尊严”,191个日内瓦公约缔约国政府及181个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的约150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最后通过的人道主义共同行动计划强调要特别关爱武装冲突的受害者,减少自然灾害与疾病对弱势人群的危害,以保护人类尊严。2006年6月,第29届红十字与红新月国际大会在日内瓦经过投票表决,同意接纳以色列紧急救援组织“红色大卫盾”和巴勒斯坦红新月会为成员,并正式批准将“红水晶”定为国际救援运动的第三个标志。

红十字会的创建者是谁

8. 红十字会的创建者是谁

创建者是亨利·杜南。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是1863年2月9日由瑞士人亨利·杜南倡议成立。当时称为“伤兵救护国际委员会”,1880年改为现名。它是世界上最早成立的红十字组织,也是瑞士的一个民间团体。它完全由瑞士公民组成,并受瑞士法律的保护和约束,总部设在日内瓦。
其最高权力机构是每年一次的全体大会,大会闭幕期间由执行局领导日常事务。该委员会的宗旨是在战争中行善。
根据日内瓦公约的规定,该委员会得以中立团体的身份对战争受难者进行保护和救济,受理有关违反人道主义公约的指控,致力于改进和传播人道主义公约,与有关团体合作培训医务人员,发展医疗设备。

扩展资料:
组成机构
1、主席团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有一位主席和一位副主席。主席主要负责该组织的对外关系,在国际社会中代表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并与指导委员会总干事密切合作,负责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人道外交事务。在该组织内部,他负责加强组织凝聚力,保证运作顺利并促进发展。

2、员工团
1914年,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仅有12名雇员,而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则有1900名雇员并有1800名志愿者作为补充。在两次大战,而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则有1900名雇员并有1800名志愿者作为补充。20世纪80年代一线员工平均人数达到500人,90年代则达到1000多人。
3、指导委员会
指导委员会是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行政机构,负责实施和保证实施由大会或大会理事会制定的整体目标和组织战略。指导委员会还负责确保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正常运转和员工整体工作效率
主要活动
传播国际人道法,为战乱情况下的受害者提供医疗服务和救济,开展国际寻人工作帮助失散亲人团聚,探视战俘和被拘押的平民,协助战俘交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红十字国际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