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进行北伐战争

2024-05-18 01:15

1. 为什么要进行北伐战争

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后,经过两年多的斗争,广东革命政权得到统一和巩固,全国工农革命运动空前高涨,为北伐战争奠定了政治、经济、军事和群众基础。在全国人民迫切要求和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与推动下,广东革命政府决定出师北伐。
1926年7月9日,国民政府成立国民革命军,由蒋介石担任总司令,起兵广东,连夺长沙、武汉、南京、上海等地;进至华中,国民政府内部因对苏联与中国共产党态度不同而分裂,北伐陷于停顿。宁汉复合后,国民革命军继续北上,加入西北冯玉祥、山西阎锡山后,1928年6月攻克北京。
奉系军阀、安国军总司令、安国军政府海陆军大元帅张作霖从北京撤往东北,随后因皇姑屯事件被炸死,其子张学良于同年底宣布东北易帜,归顺国民政府。
国民政府在北伐战争中,除了透过直属的国民革命军,也吸收中国各地反北洋势力,成功将北洋军阀及其掌控的北洋政府瓦解。北伐结束后,国民政府完成形式上的中国统一,成为中国在国际上唯一代表的政权。

北伐结束
1928年五三惨案发生后,5月9日,张作霖呼吁双方南北双方停战,合力对抗日本侵略,在通电中表示“佥以国内苦战,外侮趁虚而入”应“以侮释嫌,合力抗外,必得世界之同情,对内更多符多年国民之要求”。
他表示愿意派人到南京召开善后会议,商讨统一问题。5月底,国军包围京、津地区。6月3日晚,张作霖撤离北京,退出山海关外。张作霖坐火车抵达沈阳附近皇姑屯车站(京奉铁路和南满铁路交叉的三洞旱桥)时,被日本关东军预埋炸药刺杀。张作霖身负重伤,稍后死亡,为皇姑屯事件。
6月8日,国民革命军第三集团军商震部开入北京,光复京、津,宣布北伐结束,将北京改名北平。
两周后,张作霖儿子张学良赶回沈阳,继任父职,东北局势复趋稳定;12月29日,张学良宣布东三省易帜,全国出现形式上统一局面。
国民革命部队详细资料请参考北伐部队情况条目。北伐前全国兵额约140万,北伐后增至230万人,军饷开支超过国家全部收入,所以亟需裁军,以减少军饷支出。

为什么要进行北伐战争

2. 为什么会有北伐战争

北伐战争主要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北伐战争的起因是:北洋军阀实行军事割据,对内残酷镇压人民,对外投靠帝国主义,进行黑暗统治。当时北洋军阀直系吴佩孚军约30万人,控制湘(湖南)、鄂(湖北)、豫(河南)等省和直隶(河北)保定一带;从直系分化出来自成一派的孙传芳军约20万人,盘踞赣、闽、浙、皖、苏五省;奉系张作霖军约35万人,占据东北三省、热河、察哈尔、京津和山东等地。吴、张勾结,控制北洋政府,在北方,向南口、多伦等地倾向革命的国民军进攻;在南方,吴佩孚增兵入湘,企图联合西南军阀,进攻广东革命根据地;孙传芳在赣、闽伺机行动。

1926年7月4日,为完成总理孙中山的遗愿,国民党中央在广州召开临时全体会议,通过《国民革命军北伐宣言》,陈述了进行北伐推翻北洋政府的理由。

"革命根据地,即使匪徒扰乱广东,又纠集党羽侵入湘剩本党至此,忍无可忍,乃不能不出于出师之一途矣。”

3. 为什么要进行北伐战争呢?

为什么要进行北伐战争呢?  
 北伐战争是 *** 领导的进行统一全国的战争,打击物件是由北洋 *** 分裂出来的直系皖系和奉系军阀
  为什么会有北伐战争  
 当时北方有奉、皖、直系等北洋军阀掌握,南方也有川、粤、滇、贵等地方军阀,小军阀更是遍地。军阀们为了扩充实力,一方面寻找外国后台,一方面向老百姓横征暴敛,彼此之间也时而联合时而大打出手,中国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 *** 以统一中国为目标,通过黄埔军校训练出自己的军队后。消灭了一部分南方军阀,将另一部分地方实力派也招纳旗下,名义上统一了南方诸省。在实力不断增强后,开始向北方进军,力图结束中国的分裂局面。从历史角度去看, *** 对于结束近代中国的分裂局面功不可没,但是由于党内党外派系众多的问题,并没有很好的解决,削弱了 *** 对国恭力量的控制,这也是抗战初期对日作战不力的重要原因
  为什么要进行北伐战争?中国 *** 对北伐军的胜利进军起了怎样的作用?  
 为了推翻北洋军阀 *** ,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在北伐战争中 *** 主要在两湖,湘赣地区领导农民运动,在大中城市领导进行工人运动。同时在北伐战争中, *** 党员积极宣传,为北伐战争奠定群众基础。在北伐战争中, *** 党员还参加作战,表现了英勇的革命精神
  为什么要进行北伐战争北伐军为什么能够胜利进军  
 北伐战争是国共两党的首次合作。 主要是为了北伐张作霖,吴佩孚,孙传芳 为了是推翻北洋军阀通知,统一全国。如果但依靠 *** 或 *** 单一实力是不足以对抗北洋军阀 所以国共两党创办了黄埔军校,最终合作进行了北伐。
 
  
  诸葛亮为什么一定要北伐?  
 在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自公元227年起至公元: 年止,诸葛亮曾经五出祁山,进行了历时八年之久的北伐 国的战争。怎样看待诸葛亮的北伐?千秋褒贬各不一。笔 不揣浅陋,亦作一些探讨。
 
 (—) 蜀汉当时并不存在着北伐魏国统一全国的条件。
 
 首先,三国时期,是东汉王朝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过渡 段,一般来说,三国中的统治者都还是处于雄心勃勃、奋发 进的时期,没有哪一国存在着“不能照旧统治下去”的情况, 然,三国中,兵将多寡,幅员宽狭,国力强弱有所不同,但当时 任何一方都不能灭掉其他两方或一方,完成统一的大业。
 
 其次,当时魏国,疆土辽阔,兵多将广,自从曹操实行屯 和奖励生产以来,经济恢复很快:而蜀国幅员狭小,人口也少, 自关羽被吴擒杀丢失荆州、刘备率大军伐吴招致“夷陵之占 的惨败以来,兵力锐减。虽然在刘备死后,经过诸葛亮的竭 经营,使蜀国的政治比较稳定,经济也有发展,但是同魏国相 比,力量依然悬殊。“到魏国末年,中原地区经济已超过汉吴两 国”,弱国焉能灭掉强国,统一天下?这是不说自明的道理.
 
 再次,诸葛亮在《隆中对》中为刘备谋划的在三国分立若 干年之后,一旦“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两路出兵对魏作战,最后统一 全国的战略方针,在公元219年关羽被杀,失掉荆州以后,已 不能实行。
 
 最后,北伐是以弱敌强,以寡敌众,以远袭近,以劳对逸, 且时无名将,对手正值人杰司马懿,懿又恰恰抓住了蜀军的弱点,以持久战来对阵。所以,诸葛亮多次北伐虽然取得某些局 部胜利,但终于未能定大局。
 
 (二)既然蜀国当时不存在着北伐魏国统一全国的条件,那么 诸葛亮为什么还要多次进行北伐呢? 众所周知,北伐曹魏,统一全国是诸葛亮平生孜孜以求的 奋斗目标。当他第一次与刘备论天下形势时,便拟定了:占领荆益二州,安抚益州西部诸戎、南部夷越,整顿内政,外与孙权 结好,等候北方有变,两路出兵进攻魏国,从而平定天下的战略方针。这个方针虽然几经挫折,特别是关羽失荆州,致使诸 葛亮两路出兵进击中原的计划为之流产之后,他仍然矢志不 渝。致使邓芝受诸葛亮派遣;使吴修盟,当孙权说道:“若天下太平,二主分治,不亦乐乎”时,邓芝竟公然宣称;“天无二主, 土无二王,如并魏之后,大王未深识天命者也,君各茂其德,臣 各尽其忠,将提炮鼓,则战争方始耳。”类似事例还有一些, 这充分说明北伐魏国,统一天下既是诸葛亮平生夙愿,也是以他为首的蜀国统治集团始终不渝的方针。
 
 诸葛亮北伐,也完全是为了实现刘备救复汉室的遗愿。刘备是汉室后裔,在他生前,立志要消灭曹魏政权,复兴汉室。可是他这个巨集愿未及实现便死去了。临死之前,他把诸葛亮召到永安宫托孤“属以后事,谓亮目:‘君才十倍于曹丕,必能安 国,终定大事’”。所谓“终定大事”,即是最后一定能消灭曹魏, 恢复汉室统一天下。诸葛亮当即涕泣表示,愿“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后来,他出师北伐前夕,在给后主刘 禅的《出师表》中说:“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 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 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 竭弩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具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 忠陛下之职分也”。可见,诸葛亮北伐,也是为了实现刘备复兴 汉室的遗愿。
 
 当然,对诸葛亮北伐的原因,除了上述两点之外,还得对 诸葛亮一出祁山和、以后的数次北伐的情况区别开来加以分 析。一出祁山除了考虑国内因素之外,诸葛亮还考虑到北伐曹 魏的有利因素和条件,即利用了魏国新君近立,......
  北伐战争时,为什么要先打吴佩孚的军队  
 1.出兵路线问题,虽然湖南和江西都靠近广东。但赣南地区大片山区,利于防守不易进攻。
 
 2.吴的名气大,如果击败了吴不但可以鼓舞士气,还能打击其他禒阀的士气和抵抗意志。
  中国革命多久后来为什么还要北伐啊  
 北伐是孙中山第二次创业,第一次胜利果实被北洋军阀窃取了,孙中山痛下决心,联俄,联共创办黄埔军校,重新招兵买马,半途离世,由蒋完成北伐。但随后翻脸,4.12与俄,共反目。
  为什么要进行北伐战争  
 原因
 
 ①五卅运动使中国革命形势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社会各阶层对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憎恨更加强烈,渴望结束已经持续十多年的军阀混战的黑暗局面,实现国家的独立和统一。
 
 ②中国 *** 决定利用反奉战争的有利形势,积极推动人民群众进行反奉倒段的斗争。
 
 ③国民军的失败,使北方局势更加恶化,广大人民越来越把希望寄托于广州国民 *** 。
 
 ④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以同旧势力妥协告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并没有受到削弱,革命果实却落到帝国主义所中意的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手里。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北伐战争根本目的是  
 为了打倒帝国主义侵华势力推翻封建军阀的统治,把国民革命推向全国

为什么要进行北伐战争呢?

4. 什么是北伐战争

北伐战争的过程是什么

5. 北伐战争为什么能成功?

北伐战争能够胜利的原因:

1.指导思想
北伐一直是孙中山的革命理想。概揽孙中山的北伐战争观,它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高举护法大旗。孙中山历来视《临时约法》和国会为中华民国的主要象征和共和制度的可靠保证。他曾指出,“约法与国会,共和国之命脉也,命脉不存在,国体将安托?须知国内纷争,皆由大法不立;”“共和国家之总枢全在国会,国会为民国中心,宪法为立国大本”;故“今日言和平救国之法,惟有恢复国会完全自由行使职权一途。”可见约法和国会在孙中山北伐观中的地位。
重视军事斗争。孙中山为恢复约法和国会,先后进行过多次护法战争。如辛亥革命时期的北伐;1915年第一次护法战争;1922后第二次护法战争和1924年江浙战争爆发时孙中山领导的北伐等等。这一切都足以说明孙中山对军事北伐的重视程度。
联合其他力量。早期的孙中山没有自己的军事武装,进行军事北伐只能依赖地方军阀。采取利用或联合一派军阀反对另一派军阀的做法,致使他领导的多次北伐都因地方军阀的反对和破坏而失败。在共产国际和共产党人的帮助下,孙中山认识到联合革命力量的重要性,进入了以革命的武装进行北伐的新时期。

2.战争策略正确
国民政府在战争初期以两广为基地,策略以“打倒吴佩孚,联络孙传芳,不理张作霖”为主,实行各个击破。
早在1925年9月,苏联军事顾问加伦就提出了集中兵力、各个歼敌的北伐军事战略方针。但是,由于国民革命军将领各有自己的算盘,所以在1926年4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制定的北伐进军计划中,提出同时向湖南和江西进军,即同时与吴佩孚和孙传芳作战。加伦回到广州后发现这个问题,立即要求修改计划。经过加伦的劝说和多次磋商,各军将领才同意集中兵力、各个歼敌的战略方针,即首先向湖南、湖北进军,长驱直进,迅速消灭吴佩孚所部;同时和孙传芳进行谈判,并向湖南、江西边境和广东、福建边境分别派出部分兵力进行监视和防备,待两湖战场取得胜利后,再集中兵力消灭孙传芳;最后,集中兵力消灭张作霖,统一全中国。后来的事实证明,加伦的战略构想是北伐战争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条件。
军事指挥方面,北伐军在战争中发扬长驱直入,运动歼敌,穷追猛打,速战速决,英勇顽强,连续作战的作风;审时度势,灵活运用兵力,适时转变战法,保持战争的主动权;分化瓦解敌军,补充扩大自己。这些都是国民革命军能以少胜多的重要因素。

3.国共合作
北伐的成功是国共两党共同努力的结果。北伐战争期间,随着革命形势的胜利发展,依靠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动员和有力组织,为北伐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主要有以下方面:
共产党员直接参与北伐。在北伐军中,一大批共产党员担任各级党代表或政治处长,或者担任基层指挥员、战斗员。一些著名的共产党人,如周恩来担任第一军副党代表,李富春担任第二军副党代表,朱克靖担任第三军党代表,罗汉担任第四军党代表,林伯渠担任第六军副党代表,肖劲光担任第二军第六师党代表等。周恩来、毛泽东、林伯渠、张太雷、邓中夏、萧楚女、恽代英、李富春、聂荣臻、蒋先云等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实际上领导了北伐军的全部政治工作,对北伐胜利进军起了重要作用。
工人运动的迅猛发展。湖南、湖北的工会会员,到1926年年底左右,发展到30余万人,在许多地区,工人还建立了自己的武装纠察队。1927年1月,汉口、九江工人群众在李立三、刘少奇的领导下,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反帝示威,先后收回了汉口、九江的英租界。上海工人阶级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了配合北伐军的胜利进军,先后举行了三次武装起义。
农民运动的蓬勃发展。在北伐革命战争期间,同工人革命运动一样,农民运动也在大半个中国蓬勃开展起来。到1927年6月,全国已有201个县成立了农民协会,人员发展到1000多万人,对农村的封建势力进行了一次空前的扫荡与冲击。

北伐战争为什么能成功?

6. 北伐战争为什么能顺利进行

这要从政治
经济
军事
的角度来考虑
当然了民心也很重要啊
北伐三次
两次失败都是没有自己的军事力量
所以创办了黄埔军校
为第三次北伐打下了雄厚的军事基础
政治上
受国际的影响
唐生智
李宗仁等军阀也加入到这一行列之中来
冯玉祥也在北方极大的拖延了张作霖
吴佩孚两人
而在打吴佩服时
孙传芳在江西做壁上观
经济:这就的提到一个人
张静江,一位传奇人物
他是浙江财团的核心人物
就是他倾家荡产
支柱孙中山的北伐战争
他个人共计(包括借。贷)捐助北伐1000万余
(而当时孙中山的伙食费是每天1毛。)还不包括他替国民政府经营的东西
最重要的是历史的必然!!!
历史前进的巨轮是谁也挡不住的!!

7. 为什么北伐战争胜利?

北伐战争能够胜利的原因:
1、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为北伐提供了坚强的领导。
国共两党在北伐问题上意见一致,因而能够通力合作,进行正确的政治指导和军事指挥。两党能够发挥各自的专长,调动各自的力量,为共同的目标竭智尽力。没有两党的团结合作,北伐的胜利是不可能的。
2、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支持,是北伐胜利的基础。
北伐出师时,广东工农群众就组织了运输队、卫生队、宣传队等随军出征,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支前运动。北伐进军中,沿途农民为北伐军担任侦察、向导、送信、运输、救护,甚至拿起武器参战。

为什么北伐战争胜利?

8. 北伐战争是怎么回事

分类:  社会民生 
   问题描述: 
  
 如题
 
   解析: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即北伐战争,又称“第一次大革命”。是1924年至1927年中国人民在中国 *** 和中国 *** 合作领导下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 
 
  1923年6月中国 *** 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全体 *** 员以个人名义加入 *** 、与 *** 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1924年1月在中国 *** 人的参加与帮助下,孙中山在广州召开了 *** 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随后,创办了黄埔军校,建立了国民革命军,统一和巩固了广东革命根据地,恢复和发展了工农运动。所有这些,都为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1926年2月,中国 *** 向全国人民明确提出了出兵北伐推翻军阀统治的政治主张。1926年5月,国民革命军第七军一部和第四军叶挺独立团等作为先头部队,先行出兵湖南,援助正被吴佩孚部击败而退守湘南衡阳的第八军唐生智部。7月1日,广东国民 *** 发出《北伐宣言》,7月9日国民革命军的8个军约10万人,兵分三路,从广东正式出师北伐。 *** 员李富春、朱克靖、廖干吾、林伯渠分别担任二、三、四、六军的党代表。参加北伐军各级负责工作的 *** 员还有陈毅、陈赓、蒋先云、张际春、包惠僧、叶挺、周士第等。7月12日至18日, *** 为了讨论党在北伐战争中的方针政策问题,在上海召开了四届中央第三次执行委员会扩大会议。会议通过了《 *** 中央第五次对于时局的主张》,号召全国民众积极推动和响应北伐,迅速扩大民众运动,巩固革命的联合战线,推翻国内军阀与打倒帝国主义。北伐战争打击的对象是占据中国广大地区、受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吴佩孚、张作霖和孙传芳。在西路主攻方向上,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七军主力同第八军会合后,在7月11日胜利进入长沙;8月22日,占领岳州;随后又攻克汀泗桥、贺胜桥,击溃吴佩孚的主力,直指武汉;9月6日、7日第八军主力占领了汉阳、汉口;10月10日,第四军主力和第八军一部攻克已被围困月余的武昌。 *** 直接领导的叶挺独立团在湖南和湖北战场一些关键性的战役,如汀泗桥、贺胜桥和武昌战役中英勇搏杀,建立了重大功勋,因此,独立团所在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被誉为“铁军”。北伐军中路部队进展缓慢,蒋介石的嫡系一军一师在南昌附近屡遭挫折,溃不成军,不得不向武汉求援。第四军、第七军先后转入江西,于11月初在南浔铁路一带发动猛烈进攻,终于歼灭孙传芳部主力,占领九江、南昌。在东路福建战场,原来留驻粤闽边境的第一军两个师也乘势向福建发动进攻,于12月中旬进占福州。在北伐军攻占汉阳、汉口的同时,冯玉祥领导的国民军也在苏联顾问团和 *** 员刘伯坚、 *** 等的帮助下,于1926年9月17日在五原誓师,绕道甘肃东进,参加北伐。北伐军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打垮了吴佩孚,消灭了孙传芳主力,进占到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部分地区,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反动统治。由中国 *** 人领导的以两湖为中心的全国工农运动亦迅猛发展,有力地支援了北伐战争。北伐战争还得到苏联 *** 的援助,苏联 *** 不仅以大批武器弹药、军需物资装备北伐军,还派遣了大批军事干部担任顾问,参加作战指挥。 
 
  革命势力的猛烈发展,直接威胁到帝国主义的在华利益。1927年3月,帝国主义命令它们在下关的军舰对南京市内的北伐军和市民开炮轰击,制造了中国军民死伤2000余人的南京惨案。蒋介石为首的 *** 右派同帝国主义和中国资产阶级右翼勾结起来,加紧反革命阴谋活动。4月12日,蒋介石公开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即“四一二”政变。蒋介石叛变后,以汪精卫为首的武汉 *** 也加紧反革命活动。6月10日,汪精卫和冯玉祥在郑州举行会议,策划 *** 。19日,冯玉祥又和蒋介石在徐州会谈,达成 *** 、反苏、宁汉合作等协议。这时,中国 *** 内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投降主义在党的领导机关中占了统治地位,他们放弃革命领导权,压制工农运动,对 *** 右派反革命活动采取妥协退让政策,拒绝党内的一切正确意见,对 *** 不但不加戒备,反而还命令武汉工人纠察队将武器交给汪精卫的武汉 *** 。7月15日,汪精卫召开 *** 中央常务委员会扩大会议,公开宣布与 *** 决裂。随即对 *** 员和革命群众实行大屠杀,还提出了“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的血腥口号。大批 *** 员和工农群众遭到杀害(“七一五”政变)。至此,蒋汪反革命合流,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遭到失败。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