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卡”病毒究竟是个啥

2024-05-05 23:42

1. “寨卡”病毒究竟是个啥

寨卡病毒通过蚊虫叮咬传播。被感染后的常见征状包括发烧、疹子、关节疼痛、肌肉疼痛、头痛和结膜炎(红眼)。其病情通常较温和,征状可持续数日至一周。需要住院治疗的严重病情并不常见。
       目前没有药物可以预防和治疗寨卡热。
       2016年2月2日,得克萨斯州发现第一例通过性接触被感染寨卡病毒的患者,而非此前的通过蚊虫叮咬途径感染。
        寨卡病毒属黄病毒科,黄病毒属,单股正链RNA病毒,直径20nm,是一种通过蚊虫进行传播的虫媒病毒,宿主不明确,主要在野生灵长类动物和栖息在树上的蚊子,如非洲伊蚊中循环。该病毒最早于1947年偶然通过黄热病监测网络在乌干达寨卡丛林的恒河猴中发现,随后于1952年在乌干达和坦桑尼亚人群中发现。该病毒活动一直比较隐匿,仅在赤道周围的非洲、美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有寨卡病毒感染散发病例。最早一次暴发流行是2007年发生在西太平洋密克罗尼亚群岛的雅铺岛,更大的一次流行于2013年-2014年发生在大洋洲的法属波利尼西亚,感染了约32000人。伊蚊还传播黄病毒科中的另外三种病毒,包括登革热病毒、基孔肯雅病毒和黄热病毒,也主要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流行。几十年前,非洲的研究者注意到伊蚊传播的寨卡病毒疫情莫名其妙地跟随伊蚊传播基孔肯雅病毒疫情之后。类似的规律开始于2013年,当基孔肯雅病毒从西到东传播时,寨卡病毒紧跟而来。
        寨卡病毒病的潜伏期(从接触到出现症状的时间)尚不清楚,可能为数天。寨卡病毒感染者中,只有约20%会表现轻微症状,典型的症状包括急性起病的低热、斑丘疹、关节疼痛(主要累及手、足小关节)、结膜炎,其他症状包括肌痛、头痛、眼眶痛及无力。另外少见的症状包括腹痛、恶心、呕吐、黏膜溃疡和皮肤瘙痒。症状通常较温和,持续不到一周,需要住院治疗的严重病情并不常见。2013年和2015年分别在法属波利尼西亚和巴西塞卡疫情期间,有报道称寨卡病毒病可能会造成神经和自身免疫系统并发症。

“寨卡”病毒究竟是个啥

2. 寨卡 病毒是怎么回事

寨卡病毒,是一种由蚊子传播的病毒,主要在巴西各地区蔓延。也叫Zika病毒。
该病毒本身没有什么,80%的成年病毒携带者几乎没有任何明显症状,20%的成年患者也只能感受到轻微的症状比如感冒发烧之类不影响人类身体机能的小病。但在孕期患有zika病毒的母亲所产下的孩子可影响婴儿的大脑发育,从而引发一种叫做Microcephaly症状,有这种症状的婴儿的头围变小,更直接的说就是婴儿的脑子变小。“小头症”是一种脑神经失调病症,患者脑部发育不全,终身不能自理生活。
2016年2月3日,我们国家卫生计生委公布了《寨卡病毒病诊疗方案(2016年第1版)》,诊疗方案指出,带病毒的伊蚊叮咬是寨卡病毒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传播媒介主要为埃及伊蚊,白纹伊蚊、非洲伊蚊和黄头伊蚊也可能传播该病毒。亦可通过母婴传播,包括宫内感染和分娩时感染。
寨卡病毒病的潜伏期目前尚不清楚,据资料显示为3至12天。人感染寨卡病毒后,仅20%出现症状,且症状较轻,主要表现为发热、皮疹,并可伴有非化脓性结膜炎、肌肉和关节痛、全身乏力以及头痛,少数患者可出现腹痛、恶心、腹泻、黏膜溃疡、皮肤瘙痒等。症状持续2至7天缓解,预后良好,重症与死亡病例罕见。

3. 寨卡 病毒是怎么回事



1张

寨卡病毒



本词条由国家卫生计生委权威医学科普传播网络平台/百科名医网提供内容并参与编辑

语音播报,能听的百科!

 立即收听

非洲的埃博拉疫情还没有完全结束,美洲就出现了一种虫媒病毒的暴发流行,这种虫媒病毒为寨卡病毒(Zika Virus)。2014年2月,智利在复活节岛发现了寨卡病毒感染的首位本土病例。2015年5月,巴西开始出现寨卡病毒感染疫情。截止2016年1月26日,有24个国家和地区有疫情报道,其中22个在美洲,目前欧洲多国也有报道,有蔓延全球之势。

就诊科室

感染科

常见病因

寨卡病毒感染引起

常见症状

低热、斑丘疹、关节疼痛(主要累及手、足小关节)、结膜炎,其他症状包括肌痛、头痛、眼眶痛及无力

传染性

有

传播途径

通过蚊虫进行传播

时间轴寨卡病毒传播历程

 

16年02月29日 中国确诊第4例输入性病例 new

 

16年02月19日 已有36国报告确诊病例

 

 16年02月19日

 

16年02月15日 中国确诊第2例输入性病例

 

16年02月14日 中国首例感染者痊愈出院

 

16年02月09日 中国确诊首例输入性病例

 

16年02月08日 江西上报疑似寨卡病毒感染病例

 

2015年05月 巴西发现首例本地感染病例

 

2013年10月 法属波利尼西亚寨卡病毒暴发

 

2007年 密克罗尼西亚群岛暴发疫情

 

1968年 发现人感染寨卡病毒病例

 推荐给好

寨卡病毒属黄病毒科,黄病毒属,单股正链RNA病毒,直径20nm,是一种通过蚊虫进行传播的虫媒病毒,宿主不明确,主要在野生灵长类动物和栖息在树上的蚊子,如非洲伊蚊中循环。该病毒最早于1947年偶然通过黄热病监测网络在乌干达寨卡丛林的恒河猴中发现,随后于1952年在乌干达和坦桑尼亚人群中发现。该病毒活动一直比较隐匿,仅在赤道周围的非洲、美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有寨卡病毒感染散发病例。

寨卡 病毒是怎么回事

4. 寨卡 病毒是怎么回事

一.寨卡病毒从哪儿来?

寨卡病毒于1947年从非洲乌干达猴子血液里首先发现。1948年从该地区伊蚊身上分离出该病毒。1952年在乌干达和坦桑尼亚发现人感染寨卡病毒。

2006年以前,只发现14例寨卡病毒感染的散发病例。2007年曾在太平洋岛国暴发流行185例,此后发病地区有逐渐增加的趋势。

目前主要流行地区是美洲的24个国家和地区,非洲的佛得角,以及大洋洲。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一些欧洲国家已经发现了少量的输入病例。目前台湾也发现了一例病人。

二.寨卡病毒如何传染?

主要是通过伊蚊的叮咬而传播。根据目前报告,该病也有可能通过输血和性接触传播。通过母婴传播的可能性也不能排除。

我国伊蚊分布较广,尤其是南方气候温暖潮湿地区,都是可能流行的高危地区。

三.寨卡病毒有什么危害?

大约80%的人感染以后没有症状,约20%的人会发病,出现发热,皮疹,关节痛,肌肉痛,结膜炎等症状,大约一周以内就可以自愈。

很少有重症和死亡的病例。少数人可能出现神经系统或自身免疫系统并发症。

孕妇感染后可能会导致新生儿小头畸形。

5. 寨卡 病毒是怎么回事

  寨卡病毒,是一种由蚊子传播的病毒,主要在巴西各地区蔓延。也叫Zika病毒。
  该病毒本身没有什么,80%的成年病毒携带者几乎没有任何明显症状,20%的成年患者也只能感受到轻微的症状比如感冒发烧之类不影响人类身体机能的小病。但在孕期患有zika病毒的母亲所产下的孩子可影响婴儿的大脑发育,从而引发一种叫做Microcephaly症状,有这种症状的婴儿的头围变小,更直接的说就是婴儿的脑子变小。“小头症”是一种脑神经失调病症,患者脑部发育不全,终身不能自理生活。
  2016年2月3日,我们国家卫生计生委公布了《寨卡病毒病诊疗方案(2016年第1版)》,诊疗方案指出,带病毒的伊蚊叮咬是寨卡病毒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传播媒介主要为埃及伊蚊,白纹伊蚊、非洲伊蚊和黄头伊蚊也可能传播该病毒。亦可通过母婴传播,包括宫内感染和分娩时感染。
  寨卡病毒病的潜伏期目前尚不清楚,据资料显示为3至12天。人感染寨卡病毒后,仅20%出现症状,且症状较轻,主要表现为发热、皮疹,并可伴有非化脓性结膜炎、肌肉和关节痛、全身乏力以及头痛,少数患者可出现腹痛、恶心、腹泻、黏膜溃疡、皮肤瘙痒等。症状持续2至7天缓解,预后良好,重症与死亡病例罕见。

寨卡 病毒是怎么回事

6. 寨卡 病毒是怎么回事

寨卡病毒病是由寨卡病毒引起并通过蚊媒传播的一种自限性急性疾病。寨卡病毒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叮咬传播,临床特征主要为发热、皮疹、结膜炎或关节痛,极少引起死亡。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新生儿小头畸形、格林-巴利综合征可能与寨卡病毒感染有关。 
  寨卡病毒最早于1947年在乌干达发现,目前寨卡病毒病主要流行于拉丁美洲及加勒比、非洲、东南亚和太平洋岛国等国家和地区。我国目前已有寨卡病毒病输入病例,在有伊蚊分布的地区存在发生本地传播的风险。 

7. 寨卡 病毒是怎么回事

寨卡病毒病是由寨卡病毒引起并通过蚊媒传播的一种自限性急性疾病。寨卡病毒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叮咬传播,临床特征主要为发热、皮疹、结膜炎或关节痛,极少引起死亡。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新生儿小头畸形、格林-巴利综合征可能与寨卡病毒感染有关。 
说白了,该病毒对胎儿/新生儿有较大的威胁
寨卡病毒最早于1947年在乌干达发现,目前寨卡病毒病主要流行于拉丁美洲及加勒比、非洲、东南亚和太平洋岛国等国家和地区。我国目前已有寨卡病毒病输入病例,在有伊蚊分布的地区存在发生本地传播的风险。

寨卡 病毒是怎么回事

8. 寨卡 病毒是怎么回事

寨卡病毒病是由寨卡病毒引起并通过蚊媒传播的一种自限性急性疾病。寨卡病毒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叮咬传播,临床特征主要为发热、皮疹、结膜炎或关节痛,极少引起死亡。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新生儿小头畸形、格林-巴利综合征可能与寨卡病毒感染有关。 
寨卡病毒最早于1947年在乌干达发现,目前寨卡病毒病主要流行于拉丁美洲及加勒比、非洲、东南亚和太平洋岛国等国家和地区。我国目前已有寨卡病毒病输入病例,在有伊蚊分布的地区存在发生本地传播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