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资产管理部门是指哪些部门

2024-05-12 01:46

1. 自然资源资产管理部门是指哪些部门

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委员会、林业部门、环保局等都是。

温馨提示: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建议。
应答时间:2021-08-31,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自然资源资产管理部门是指哪些部门

2. 青藏高原湿地这块怎么样?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8日发表《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白皮书,并举行新闻发布会。
国新办新闻局局长、新闻发言人胡凯红介绍,中国高度重视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把青藏高原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区域,不断在政策和制度层面完善相关措施,加大资金投入,使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持续取得巨大成就,保持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良好局面。

自然保护区面积占总面积三成多,实施生态补偿制度成效明显
青藏高原包括西藏和青海两省区,以及四川、云南、甘肃和新疆等四省区的部分地区,总面积约260万平方公里,大部分地区海拔超过4000米。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地球第三极”“亚洲水塔”,是珍稀野生动物的天然栖息地和高原物种基因库。


目前,青藏高原已经建成各级自然保护区155个,面积达82.24万平方公里,约占高原总面积的31.63%,占中国陆地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57.56%。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制度逐步健全,生态保育成效显著,环境质量持续稳定,绿色产业稳步发展,科技支撑体系基本建立,生态文化逐渐形成,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作用正在显现。
随着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中国政府提出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2016年,国家正式批准《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这是中国第一个国家公园体制改革试点,核心是实现三江源重要自然生态资源国家所有、全民共享、世代传承。
“我们组建了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和相应的三个园区管委会,对三个园区所涉及4个县进行大部门制改革,而且组建成立了三江源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局和管理分局,实现了集中统一和高效管理。”青海省副省长田锦尘介绍。
生态补偿制度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国家在青藏高原建立了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湿地生态效益补偿等生态补偿机制。2008—2017年,中央财政分别下达青海、西藏两省区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162.89亿元和83.49亿元,补助范围涉及两省区77个重点生态县域和所有国家级禁止开发区。
西藏自治区副主席张永泽介绍,西藏近年来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草原生态保护奖励和湿地生态补偿等,累计资金达到316亿元,很大一部分是直接补助到老百姓身上的。通过生态补偿,在很多区域特别是生态比较重要的一些区域,像那曲、阿里这些草原区,老百姓基本上已经吃上了生态饭。西藏通过发展生态经济、绿色经济、绿色产业来实现百姓增收致富。
“这些生态补偿措施的实施,在稳定和提高农牧民生活水平、保护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和促进区域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中国科学院院士郑度表示。
湿地生态系统进一步好转,珍稀濒危物种种群恢复与扩大
20世纪60年代以来,特别是9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在青藏高原部署开展了类型多样的生态保育工程,包括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水土流失治理以及湿地保护与恢复等。
青藏高原是中国湿地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区域。1990年,青藏高原湿地面积约为13.45万平方公里。1990—2006年,青藏高原湿地呈现出持续退化状态,总面积减少了约3000平方公里。2006年以来,在湿地保护与自然因素综合作用下,湿地面积明显回升。至2011年,仅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湿地面积已达14.67万平方公里,湿地退化态势总体上得到遏制。近年来,随着保护力度的加大,湿地生态系统进一步好转。
珍稀濒危物种种群的恢复与扩大,是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的明显标志。研究表明,青藏高原黑颈鹤、藏羚羊、普氏原羚、野牦牛、马鹿、滇金丝猴等的个体数量正在稳步增加。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以来,到此越冬的黑颈鹤逐年增加,约占全球黑颈鹤数量的80%。羌塘高原藏羚羊个体数量从2000年的6万多只,恢复到2016年的20万只以上。
环境质量持续稳定向好,青藏高原将建设得更加美丽
为保护脆弱生态环境,青藏高原各省区努力控制资源开发利用强度,在保持良好环境质量和生态文明建设较高公众满意度的同时,努力探索绿色发展途径。目前,青藏高原各省区以循环经济、可再生能源、特色产业为特点的绿色发展模式已初步建立,绿色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国家及地方政府在流域综合治理、农村与城镇人居环境改善、工矿污染防控等方面实施了一系列环境保护工程,青藏高原环境质量及人居环境持续向好。2014年,国家投入4.78亿元,支持纳木错、羊卓雍错、克鲁克湖和黄河源湖泊群等湖泊流域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实施三江源、青海湖、祁连山生态保护等工程,每年向下游输送600亿立方米的优质水。目前,青藏高原主要江河湖泊基本处于天然状态,水质状况保持良好。
青藏高原人类活动强度较低,空气质量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污染物种类较少,浓度较低,各类污染物含量与北极地区相当。随着绿色能源推广、生态城镇建设和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的不断推进,青藏高原空气质量进一步改善。2016年,全国颗粒物年均浓度达标的96个重点城市中,16个位于青藏高原。目前,青藏高原地区仍然是地球上最洁净的地区之一。
“全区的森林、草场、湿地、冰川、雪山和野生动植物等得到了有效保护,大部分区域仍处于原生状态。西藏仍然是世界上环境质量最好的地区之一。”张永泽说。
新时代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内容。中国人民有信心建设更加美丽的青藏高原,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 人民日报 》( 2018年07月19日 02 版)

3. 三江源国家公园将于什么时候建成?

从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了解到,该管理局计划于2020年三江源国家公园建成时发布一批专项标准,初步形成可支持公园建设管理运行的标准体系。

在近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副局长田俊量表示,管理局全面梳理国内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编制印发了《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指南》。
“该‘指南’共引用94项规范标准,初步定义了与三江源国家公园相关的名词解释。这些条文不仅对于公园建设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还有望将公园的各项管理工作纳入更标准化、规范化的轨道。”田俊量说。

据介绍,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还将于近期发布《三江源国家公园技术标准导则》,提出三江源国家公园标准体系建设内容、编制规范和技术要求,搭建标准体系框架和规范。
田俊量介绍说,标准体系建设是三江源国家公园依法依规建设和管理的重要保障,有助于解决“九龙治水”体制下自然资源管理和利用领域标准体系条块分割的问题,帮助公园实现与国际接轨。

2016年6月,我国首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在三江源地区设立,青海果洛、玉树两个藏族自治州的4个县及可可西里地区总面积12.3万平方公里的区域被纳入试点范围。
希望计划赶得上变化。

三江源国家公园将于什么时候建成?

4. 三江源国家公园将于2020年初步建成标准体系吗?

据报道,日前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负责人表示,该管理局计划于2020年三江源国家公园建成时发布一批专项标准,初步形成可支持公园建设管理运行的标准体系。

报道称,在近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副局长田俊量表示,管理局全面梳理国内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编制印发了《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指南》。

据介绍,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还将于近期发布《三江源国家公园技术标准导则》,提出三江源国家公园标准体系建设内容、编制规范和技术要求,搭建标准体系框架和规范, 2016年6月,我国首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在三江源地区设立,青海果洛、玉树两个藏族自治州的4个县及可可西里地区总面积12.3万平方公里的区域被纳入试点范围。

据悉,未来标准体系建设是三江源国家公园依法依规建设和管理的重要保障,有助于解决“九龙治水”体制下自然资源管理和利用领域标准体系条块分割的问题,帮助公园实现与国际接轨。
希望标准体系可以早日实施!

5. 三江源国家公园怎么解决牧民问题

对于“80后”牧民更登尖措来说,当下戴着印有“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管护员”红色袖章,骑着自家摩托车驰骋在黄河源头扎陵湖边草原巡护是他最为骄傲的事情。

更登尖措是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扎陵湖乡牧民,就在一个多月前,通过申请他成为了擦泽村57名生态管护员(约占该村总人口的五分之一)中的一员。“以前只关心自家的草原,现在管得可宽了。”





2016年6月7日,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筹)在青海省西宁市挂牌成立,作为中国首个国家公园,此间包括黄河源、长江源(可可西里)、澜沧江源3个园区在内的“一园三区”,范围涉及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杂多县、曲麻莱县在内的4县12个乡(镇)和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牧民靠的是牛羊,牛羊靠的是草原。”更登尖措说,2003年以前,他家有5万亩草场,养着130头牦牛和500只羊。“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富裕,但只是暂时的,因为草原在退化。”

此后13年的时间里,更登尖措在青海官方实施的天然草原禁牧和草畜平衡等一系列政策下,将自家草原缩减到了现在的2万亩,目前剩余的50头牦牛也“加入”到了合作社。

“虽然草原和牛羊少了,但是收入增加了。”更登尖措在2013年时成为此间草原生态管护员,“每年24000元(人民币,下同)的草补(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加上每月1400元的草原生态管护员‘工资’(补助),就有不少。”

据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园区管委会专职副主任甘学斌介绍,该园区自然资源以草地为主,重点保护黄河源区冰川雪山、高海拔湖泊湿地、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强化高原兽类、珍惜鸟类和特有鱼类种质资源等生物多样性保护,突出黑土滩、沙化地及水土流失区修复。

“巡护工作比起以前放牧,虽然是不同的辛苦,但是一想脚下的草原还能再次长得跟羊腿一样高,而且还做的是善事,就很满足。”更登尖措说,比起以前每10天巡护一次,现在需要每3天就巡护一次,而且巡护的内容也在原先的草原巡护上增加了山、水、林、湖等。

黄河源园区资源执法局局长曲洋才让介绍,根据擦泽村已制定的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管护员考核制度,如更登尖措在当年的考核中评定为称职,将获得每月1800元的“工资”,如为优秀还将得到额外的表彰和奖励。





据介绍,今后5年,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还将把黄河探源和自然生态体验,展现高原千湖景观,近距离观览野生动物、体验牧民传统生活和民族风情纳入其中。
扎陵湖乡擦泽村生态管护队队长满尕的情况与更登尖措相近,满尕说,他们现在是“有工作的人,不用再完全跟着牛羊看尾巴(指放牧),以后除了守好国家公园,还要在黄河源头的旅游上谋一些新出路。

三江源国家公园怎么解决牧民问题

6. 自然资源资产管理部门是指哪些部门

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委员会、林业部门、环保局都是。

7. 简述如何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500字

  (一)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


  这是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中的基础性制度。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我国自然资源资产分别为全民所有和集体所有,但目前没有把每一寸国土空间的自然资源资产的所有权确定清楚,没有清晰界定国土范围内所有国土空间、各类自然资源的所有者,没有划清国家所有国家直接行使所有权、国家所有地方政府行使所有权、集体所有集体行使所有权、集体所有个人行使承包权等各种权益的边界。要对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生态空间进行统一确权登记,形成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

  (二)健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

  我国宪法规定,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除外。相关法律规定了全民所有水资源、森林、土地等自然资源所有权的代表者。但全民所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人不到位,所有权权益不落实;监管体制上没有区分作为部分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的权利与作为所有自然资源管理者的权力。随着自然资源越来越短缺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自然资源的资产属性越来越明显,市场价值不断攀升,自然资源和生态空间的未来价值、对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意义越来越重大。健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就是要按照所有者和管理者分开和一件事由一个部门管理的思路,落实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建立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人职责的体制,授权其代表全体人民行使所有者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对各类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的数量、范围、用途进行统一监管,享有所有者权益,实现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

  (三)完善自然资源监管体制

  国家对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行使所有权并进行管理和国家对国土范围内自然资源行使监管权是不同的,前者是所有权人意义上的权利,后者是管理者意义上的权力。我国实行对土地、水资源、海洋资源、林业资源分类进行管理的体制,很容易顾此失彼。必须完善自然资源监管体制,使国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人和国家自然资源管理者相互独立、相互配合、相互监督,统一行使全国960万平方公里陆地国土空间和所有海域国土空间的用途管制职责,对各类自然生态空间进行统一的用途管制制度,对“山水林田湖”进行统一的系统性修复。

  (四)坚定不移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

  这是从大尺度空间范围确定各地区的主体功能定位的一种制度安排,是国土空间开发的依据、区域政策制定实施的基础单元、空间规划的重要基础、国家管理国土空间开发的统一平台,是建设美丽中国的一项基础性制度。各地区必须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推动发展,北京、上海等优化开发区域,要适当降低增长预期,停止对耕地和生态空间的侵蚀,开发活动应主要依靠建设用地存量调整解决;三江源等重点生态功能区和东北平原等农产品主产区,要坚持点上开发、面上保护方针,有限的开发活动不得损害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完整性,不得损害基本农田数量和质量。自然价值较高的区域要实行禁止开发。要加紧编制完成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健全财政、产业、投资等的政策和政绩考核体系,对限制开发区域和生态脆弱的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取消地区生产总值考核。

  (五)建立空间规划体系

  法律确定原则,规划划定界限。法律只能确定哪种自然空间必须实行用途管制,哪类国土空间必须限制开发或禁止开发,但具体边界必须通过空间规划来划定和落实。我国是世界上规划最多的国家,但多是计划经济留下来的产业规划、专项规划,符合市场经济原则的空间规划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城乡规划、国土规划、生态环境规划等都带有空间规划性质,但总体上还没有完全脱离部门分割、指标管理的特征,各类空间还没有真正落地,且各类规划之间交叉重叠,都想当“老大”,没有形成统一衔接的体系。要改革规划体制,形成全国统一、定位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空间规划体系。改革上级政府批准下级行政区规划的体制,改为当地规划由当地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增强规划的透明度,给社会以长期明确的预期,更多依靠当地居民监督规划的落实。在国家层面,要理清主体功能区规划、城乡规划、土地规划、生态环境保护等规划之间的功能定位,在市县层面,要实现“多规合一”,一个市县一张规划图,一张规划图管100年。市县空间规划要根据主体功能定位,划定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的开发管制界限,明确居住区、工业区、城市建成区、农村居民点、基本农田以及林地、水面、湿地等生态空间的边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使用途管制有规可依。

简述如何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500字

8. 我国国家公园试点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