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汇兑本位制的特点是什么?

2024-05-04 19:04

1. 金汇兑本位制的特点是什么?

国际金本位制是国际上以黄金作为一般等价物的一种货币制度。在这种制度下,黄金是国际货币体系的基础。国际金本位制的特点是: ①黄金可以自由铸造,自由兑换和自由输出输入; ②由于各国对黄金发挥世界货币职能所规定的原则与采取的措施大都不同,这个国际货币制度是统一的; 同时,因为这个金本位制的形成并没有在一个公共国际组织的领导与监督下拟定出要求各国共同遵守的规章,所以这个国际制度又是松散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建立起了金本位制;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金本位制瓦解,取而代之的是金汇兑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是一种虚金本位制。拓展资料:金币本位制是以黄金作为货币金属进行流通的货币制度,它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各国普遍实行的一种货币制度。1816年,英国颁布了(金本位制度法案),开始实行金本位制,促使黄金转化为世界货币。随后,德国于1871年宣布实行金本位制,丹麦、瑞典、挪威等国于1873年也相继实行金本位制。到19世纪末,资本主义各国已经普遍实行了这一货币制度。金币本位制的主要内容包括:①用黄金来规定货币所代表的价值,每一货币都有法定的含金量,各国货币按其所含黄金的重量而有一定的比价;②金币可以自由铸造,任何人都可按法定的含金量,自由地将金块交给国家造币厂铸造成金币,或以金币向造币厂换回相当的金块;③金币是无限法偿的货币,具有无限制支付手段的权利;④各国的货币储备是黄金,国际间结算也使用黄金,黄金可以自由输出或输入。从这些内容可看出,金币本体制有三个特点:自由铸造、自由兑换和自由输出入。由于金币可以自由铸造,金币的面值与其所含黄金的价值就可保持一致,金币数量就能自发地满足流通的需要,从而起到货币供求的作用,不会发生通货膨胀和货币贬值。由于黄金可在各国之间自由转移,这就保证了外汇行市的相对稳定与国际金融市场的统一,因而金币本位制是一种比较健全和稳定的货币制度。

金汇兑本位制的特点是什么?

2. 什么是汇兑本位制?

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制形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规定了基于1盎司黄金兑换35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实施“美元汇兑本位制”。在国际的固定汇率制(adjustable peg)。美国通过主导联合国安理会、IMF和世界银行及“关税贸易总协定”(1995年发展为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机构,确立了世界和平与繁荣的体制,这时期被称为“美国治下的和平”(Pax Americana)。这一时期国际货币体制由三个支柱构成,即:汇率决定机制、国际收支失衡的调整机制和国际流动性的供给机制。全球经济基本上是基于美元黄金固定汇兑关系的“美元汇兑本位制”。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把全球纳入到一个货币体系内——尽管冷战时期苏联和中国的社会主义集团与西方经济以平行关系出现,但实质上这种隔离只是相对的,两者之间事实上以石油、黄金、粮食、资源等保持着深层联系。布雷顿森林体制也是第一次以政府协定规定的国际货币体制。


但是,国际炒家始终想打破美元与黄金的固定比率,对美元的攻击从未停止过。实际上,1971年前后发生的巨额外汇投机,被认为是引发每盎司黄金兑换35美元固定汇率破产,进而导致布雷顿森林体制崩溃的诱因。

3. 金融金汇兑本位制

金汇兑本位制又称“虚金本位制”,该国货币一般与另一个实行金本位制或金块本位制国家的货币保持固定的比价,并在后者存放外汇或黄金作为平准基金,从而间接实行了金本位制。实际上,它是一种带有附属性质的货币制度。当然,无论金块本位制或金汇兑本位制,都是削弱了的金本位制,很不稳定。而这种脆弱的制度经过1929年—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终于全部瓦解。
20世纪30年代初期的金融市场危机对于银行产生了巨大的支付压力,继而许多银行破产倒闭,一些国家先后放弃金块本位制。
实行金汇兑本位制的国家,对货币只规定法定含金量,禁止金币的铸造和流通。国内实行纸币流通,纸币不能与黄金兑换,而只能兑换外汇,外汇可以在国外兑换黄金。本国货币与某一实行金块本位制或金本位制国家的货币保持固定汇价,以存放外汇资产作为准备金,以备随时出售外汇。
在金汇兑本位制度下,国家虽规定了货币的含金量,但流通中的货币是不能与黄金保持兑换的纸币,黄金已不能发挥自发地调节货币流通的作用,使货币流通失去了调节机制和稳定的基础,从而削弱了货币制度的稳定性。因为,如果纸币流通量超过了流通对货币的需要量,就会发生货币贬值。假如国家为弥补财政赤字而大量发行纸币,就会引起通货膨胀,导致物价上涨,影响经济的发展。而实行金汇兑本位制度的国家,其货币与某大国货币保持固定比价,其对外贸易和金融政策又必然受到与之相联系国家的货币政策的影响与控制。因此,金汇兑本位制度,是一种消弱了的极不稳定的金本位制度。

金融金汇兑本位制

4. 金汇兑本位制的定义

金汇兑本位制又称“虚金本位制”,该国货币一般与另一个实行金本位制或金块本位制国家的货币保持固定的比价,并在后者存放外汇或黄金作为平准基金,从而间接实行了金本位制。实行金汇兑本位制的国家,对货币只规定法定含金量,禁止金币的铸造和流通。国内实行纸币流通,纸币不能与黄金兑换,而只能兑换外汇,外汇可以在国外兑换黄金。本国货币与某一实行金块本位制或金本位制国家的货币保持固定汇价,以存放外汇资产作为准备金,以备随时出售外汇。在金汇兑本位制度下,国家虽规定了货币的含金量,但流通中的货币是不能与黄金保持兑换的纸币,黄金已不能发挥自发地调节货币流通的作用,使货币流通失去了调节机制和稳定的基础,从而削弱了货币制度的稳定性。因为,如果纸币流通量超过了流通对货币的需要量,就会发生货币贬值。假如国家为弥补财政赤字而大量发行纸币,就会引起通货膨胀,导致物价上涨,影响经济的发展。而实行金汇兑本位制度的国家,其货币与某大国货币保持固定比价,其对外贸易和金融政策又必然受到与之相联系国家的货币政策的影响与控制。因此,金汇兑本位制度,是一种削弱了的极不稳定的金本位制度。在该制度下,国内只流通银行券,银行券不能兑换黄金,只能兑换实行金块或金本位制国家的货币,国际储备除黄金外,还有一定比重的外汇,外汇在国外才可兑换黄金,黄金是最后的支付手段。实行金汇兑本位制的国家,要使其货币与另一实行金块或金币本位制国家的货币保持固定比率,通过无限制地买卖外汇来维持本国货币币值的稳定。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是在金本位制的稳定性因素受到破坏后出现的两种不健全的金本位制。这两种制度下,虽然都规定以黄金为货币本位,但只规定货币单位的含金量,而不铸造金币,实行银行券流通。所不同的是,在金块本位制下,银行券可按规定的含金量在国内兑换金块,但有数额和用途等方面的限制(如英国1925年规定在1700英镑以上,法国1928年规定在215000法郎以上方可兑换),黄金集中存储于本国政府。而在金汇兑本位制下,银行券在国内不兑换金块,只规定其与实行金本位制国家货币的兑换比率,先兑换外汇,再以外汇兑换黄金,并将准备金存于该国。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这两种货币制度在1970年代基本消失。

5. 金汇兑本位制的解体

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摧毁了西方国家的金块本位制与金汇兑本位制,统一的国际金本位货币体系也随之瓦解。在西方国家普遍实行纸币流通制度的情况下,它们的货币信用制度危机加深,矛盾重重,建立不起统一的国际货币体系,而纷纷成立货币集团,如英镑集团、美元集团、法郎集团、日元集团等。在货币集团内部以一个主要国家的货币作为中心,并以这个货币作为集团内部的储备货币,进行清算。集团内部外汇支付与资金流动完全自由,但是对集团外的收付与结算则实行严格管制,常常要用黄金作为国际结算手段,发挥黄金的世界货币职能。各货币集团内部的货币比价、货币比价波动界限以及货币兑换与支付均有统一严格的规定;对集团外的国际支付则采取严格管制;集团之间壁垒森严,限制重重。在这一时期,不存在统一的国际货币体系。一些西方国家为了争夺国际市场纷纷进行外汇倾销,货币战接连不断,更加剧了国际货币关系的混乱,从而严重地阻碍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使国际货币关系同国际贸易发展之间产生了尖锐矛盾。这时各国普遍要求建立新的国际货币体系,然而,由于西方国家刚刚摆脱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又面临着第二次世界大战,难于立即就国际货币关系问题做出共同的安排,因而在20世纪30年代后半期未能建立新的国际货币体系。

金汇兑本位制的解体

6. 金汇兑本位制的特点是什么

国际金本位制的特点是:1.黄金可以自由铸造,自由兑换和自由输出输入;2.由于各国对黄金发挥世界货币职能所规定的原则与采取的措施大都不同,这个国际货币制度是统一的;3.因为这个金本位制的形成并没有在一个公共国际组织的领导与监督下拟定出要求各国共同遵守的规章,所以这个国际制度又是松散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建立起了金本位制;4.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金本位制瓦解,取而代之的是金汇兑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是一种虚金本位制。拓展资料:一、金币本位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1.用黄金来规定货币所代表的价值,每一货币都有法定的含金量,各国货币按其所含黄金的重量而有一定的比价;2.金币可以自由铸造,任何人都可按法定的含金量,自由地将金块交给国家造币厂铸造成金币,或以金币向造币厂换回相当的金块;金币是无限法偿的货币,具有无限制支付手段的权利;3.各国的货币储备是黄金,国际间结算也使用黄金,黄金可以自由输出或输入。从这些内容可看出,金币本体制有三个特点:自由铸造、自由兑换和自由输出入。由于金币可以自由铸造,金币的面值与其所含黄金的价值就可保持一致,金币数量就能自发地满足流通的需要,从而起到货币供求的作用,不会发生通货膨胀和货币贬值。二、金汇兑本位制的优缺点:金汇兑本位制的优点:黄金不便携带,笨重,所以人们发明信用货币代替黄金,方便携带;金本位制要求,多少黄金,才可以有多少相应的信用货币在外流通,避免出现通货膨胀,信用货币贬值,最后成为废纸;金汇兑本位制保证了贸易的公平性,国家收支的保障性,增强了人们对信用货币的信心。金汇兑本位制的缺点:是国际收支的不断加大,各国的黄金储备跟不上贸易的发展速度;因为黄金的稀有性和它本身的高昂价值,各国不愿黄金从本国流出;汇率政策受国家的影响,使得金汇兑本位制出现了不公平的贸易问题。

7. 金汇兑本位制的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经济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各国的经济实力对比发生了改变。英国的海外资产损失严重,由债权国变为债务国,而美国则大发战争财,变成了债权国。其次,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各国为了筹措军费,实行通货膨胀政策,导致战后各国物价与工资上涨的程度大不相同,因而真正的均衡汇率难以确定。再次,由于物价的普遍上涨,而黄金价格保持原有水平不变,结果是黄金生产数量下降,黄金存量对世界生产与国际贸易的比率低于战前。在这种情形下,原来的金币本位制度难以恢复,各国只得允许汇率浮动。战后,除美国仍坚持金本位制以外,其他国家的货币都不稳定。而且,一些国家利用通货贬值实行汇兑倾销,各国为了防止汇兑倾销,除强化外汇管制外,还对贸易施加种种限制,这就缩小了世界贸易的范围,因此世界货币制度的重建问题受到各国普遍的重视。

金汇兑本位制的背景

8. 金汇兑本位制的建立

1922年,在意大利的热那亚召开了经济与金融会议,会上讨论了重建有生命力的国际货币体系问题。会议建议采取金汇兑本位制以节约黄金的使用。其主要内容是:a. 货币单位仍规定含金量;b. 国内不流通金币,以国家发行的银行券当作本位币流通;c. 银行券只能购买外汇,这些外汇可在国外兑换黄金;d. 本国货币同另一实行金本位制的国家的货币保持固定的比价,并在该国存放大量外汇或黄金作为平准基金,以便随时干预外汇市场来稳定汇率。这是一种间接使货币与黄金联系的本位制度;e. 主要金融中心仍旧维持其货币同黄金外汇(即可兑换黄金的货币)的可兑换性。热那亚会议之后,除美国仍实行金币本位制,英国和法国实行金块本位制这两种与黄金直接挂钩的货币制度外,其他欧洲国家的货币均通过间接挂钩的形式实行了金汇兑本位制。1925年,国际金汇兑本位制正式建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