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是什么意思?重点还有如是的意思

2024-05-08 21:24

1. 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是什么意思?重点还有如是的意思

“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出自后秦时期鸠摩罗什所翻译的《金刚经》,直译是:应当象这样去安住,去降伏自己的心。
如是,意为如此,这样。 事物的本来面目。“实事求是”一词,就是说要如是(如实、客观)的做事。
关于“如是”,佛家认为是用来表述真如佛性(真如实相)的用语。根据佛光山星云大师监修、慈怡法师主编《佛光大辞典》:“【如是】……为表示诸法实相之语。例如释迦牟尼佛晚年在王舍城灵鹫山所说的《法华经·卷一·方便品》所举之‘十如是’,即是一例。”
这句话是佛陀回答须菩提长老的“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佛陀讲到此处时,明显地放慢了语速:“对于那此已经发心修行、誓愿成佛的善男子、善女人们——”佛陀停顿了一下后说,“应这样住,应这样降伏其心。”说完佛陀闭上了眼睛。

扩展资料
《金刚经·善现启请分》云: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释义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
这时,众僧中年长德高、解空第一的须菩提长老,从自己的座位上站了起来,他用最尊贵的礼仪,虔诚恭敬地向佛行礼并对佛说道:世间希有难得的世尊!您善于护持眷念诸菩萨,善于嘱咐指导诸菩萨。
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世尊,倘若有善男子和善女人,发愿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菩提心,那么他们应如何使这个菩提心常住不退呢?如果他们起了妄念的时候,又要怎样去降伏他的妄心呢?
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
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
佛陀赞许道:很好,很好。须菩提,正如你所说的那样,佛善于护持眷念诸位菩萨,善于嘱咐指导诸位菩萨。
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释义:你们现在认真地细心静听,我将为你们宣说。善男子、善女人,发愿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菩提心,就应该如此这般地保住菩提心,就应该要这样去降伏妄念心。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如是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金刚经

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是什么意思?重点还有如是的意思

2. 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出自金刚经直译是:应当象这样去安住,去降伏自己的心。
《金刚经》上须菩提问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说:“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译文:这段经文的意思就是:请问世尊,大菩提心,未曾发起,应令发起。要真正发菩提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已经发起以后,应当怎样使我们能常时安住于菩提心?
佛说:“应当象这样去安住,去降伏自己的心。”
所谓降者,就是禁止的意思,使心不走作就是降伏其心。所说发菩提心,这个心是人人本具、个个不无的,一大藏教人只说此心。
世尊夜睹明星,豁然大悟,成等正觉时,叹曰:
“奇哉!一切众生皆俱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可见人人本来是佛、都有德相,而我们现在还是众生者,只是有妄想执着罢了,所以《金刚经》叫我们要如是降伏其心。
佛所说法,只要人识得此心。
《楞严经》说:“汝等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达摩西来,只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当下了然无事。
法海禅师参六祖,问曰:“即心即佛,愿垂指谕。”祖曰:“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
智通禅师看《楞伽经》约千余遍,不会三身四智,礼六祖求解其义,祖曰:“三身者,清净法身,汝之性也;圆满报身,汝之智也;千百亿化身,汝之行也。若离本性,别说三身,即名有身无智;若悟三身无有自性,即名四智菩提。”马祖曰:“即心即佛。”
三世诸佛,历代祖师,都说此心;我们修行,也修此心;众生造业,也由此心。此心不明,所以要修要造,造佛造众生,一切唯心造,四圣六凡十法界,不出一心。
四圣是佛、菩萨、缘觉、声闻,六凡是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这十法界中,佛以下九界都叫众生,四圣不受轮回,六凡流转生死,无论是佛是众生,皆心所造。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哪里来个十法界呢!
十法界皆从一念生:一乘任运,万德庄严,是诸佛法界;圆修六度,总摄万行,是菩萨法界;见局因缘,证偏空理,是缘觉法界;功成四谛,归小涅槃,是声闻法界;广修戒善,作有漏因,是天道法界;爱染不息,杂诸善缘,是人道法界;纯执胜心,常怀嗔斗,是修罗法界;爱见为根,悭贪为业,是畜生法界;欲贪不息,痴想横生,是饿鬼法界;五逆十恶,谤法破戒,是地狱法界。
既然十法界不离一心,则一切修法都是修心。参禅、念佛、诵经、礼拜,早晚殿堂,一切细行都是修心。
此心放不下,打无明,好吃懒做等等,就向下堕;除习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就向上升。
自性本来是佛,不要妄求,只把贪嗔痴习气除掉,自见本性清净、随缘自在,犹如麦子一样,把它磨成粉之后就千变万化,可以做酱、做面、做包、做饺、做麻花、做油条,种种式式由你造作。
若知是麦,就不被包、饺、油条等现象所转,饽饽、馒头,二名一实,不要到北方认不得馒头,到南方认不得饽饽。
说来说去,还是把习气扫清,就能降伏其心。行住坐卧,动静闲忙,不生心动念,就是降伏其心。认得心是麦面,一切处无非面麦,就离道不远了。

扩展资料
这句话是佛陀回答须菩提长老的“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佛陀讲到此处时,明显地放慢了语速:“对于那此已经发心修行、誓愿成佛的善男子、善女人们——”
佛陀停顿了一下后说,“应这样住,应这样降伏其心。”说完佛陀就打坐入定了,之后留有一个长长的空白,这个在经文中没有反映出来,但是我们要理解出来。须菩提及千二百五十人还跪在那里想:应该这样降伏其心,这样是哪样呢?弟子们在那里琢磨着。但佛陀已经把眼闭上了,不再理会他们。
可怜的须菩提,他老人家仍然跪在那里静候着下文呢——但已没有了下文。这就是佛陀的教导:不说而说,不教而教。这就是第一空义,就是不可说,不可说。为了帮助大家理解,跟大家说另一则故事。——————我是分隔线——————“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这就是我们现代人问的问题,发愿成佛之后如何“住”?意思是说该如何立世?如何生活?如何修行?肯定不能像凡人那样散乱、堕落、颠倒、被五毒侵害着去生活。其实所有的佛学、佛法,都是一个目的:如何降伏其心。 
中国禅宗的第二祖师慧可大师(原名神光),去拜见禅宗初祖达摩时,问的就是这个问题:如何降伏其心。达摩问他:“汝久立雪中,当求何事?”神光说:“惟愿和尚慈悲,开甘露门,广度群品。”(我想学法,请大师赐予教导。)
达摩说:“诸佛无上妙道,旷劫精进,难行能行,非忍而忍,岂以小德小智,轻心慢心,欲冀真乘,徒劳勤苦。”神光听后抽出戒刀,把自己的左手臂砍断,供养达摩祖师。达摩知道他是个法器,问他想求什么法。
神光说:“吾心未宁,乞师与安。”(我妄想烦恼颠倒不断,请师父把我这颗心安顿一下。)达摩说:“将心来,与汝安。”(把你的心拿来,我替你安顿它。)良久,神光曰:“觅心了,不可得。”(神光在那里愣了半天后对他的师父沮丧地说:找心了,但没找着。)
达摩曰:“我与汝安心竟。”(就在你找心的同时,我已经将你的心安好了。)这句话一说完,神光当下开悟,立地成佛。达摩给他起了一个新的名字叫慧可。这就是禅宗二祖慧可大师悟道的公案。
佛说:“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这就是佛陀的回答。佛陀已超越言语,无法可说了,整部《金刚经》到此就讲完了。须菩提坐在那里还是不明白。等了许久见佛陀没了下文,只好巧妙地催促佛陀说:“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这句话的表面意思是:是的,世尊,我很愿意听。深一层的意思是:您不是让我们谛听吗?我们已经做好了准备,您怎么没下文了呢?佛陀以为告诉大家“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大家就已经明白了,结果发现大家仍然不明白,他仍需继续说点什么才行。
“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这是第一义,“如是”就是如其所是,如其所是“降伏其心”就够了,但是须菩提没有理解,大家都没有理解,渴求佛陀给予进一步解说。从此下面解释的经文就进入了第二义。
第一义超越言语,心领神会,是乘性而谈(自佛性中流显而来的终极妙义,亦是《道德经》中所言的“大音希声”“大道无形”“大辩无言”)。第二义是在言语中寻章摘句。修行应该追求的是第一义,而第二义是在常人的语言、逻辑、思维这个层面上讨论佛法。
如果我们有足够的悟性,就要超越第二义的层面,上升到心传与神传层面,就是言语道断这个层面。佛法超越言语,不可说,因为不管怎么解释都是挂一漏万,以偏概全,这也就是“无上甚深微妙法”,是微妙中的微妙,超越了常人的后天的思维、经验和言谈,是不可思议之法。
如果你把佛法纳入到后天的经验当中,这样就等于削足适履,成为被你改造了的佛法,成为适合你的佛法。因为你把佛法左砍砍,右砍砍,纳入到你的思和议之中。思,是思维;议,是议论、谈论。这样,佛法就成为了你家的佛法。
所以佛法一定要超越每个人的思和议,超越我们的言语和经验,这样,我们才能对佛法有心领和神会,才能进入到心传和神传之中。 
佛陀闭目静坐了一会儿后,发现大众并没有明白他的教导——无声的教导,须菩提仍然跪在那里等待下文,佛陀只好无奈地迎合着他的请求,开始了下文中的系列教导——无非是用更多的语言对“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进行无需解释的解释而已。
其实真正的金刚经在“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这里已经结束了,整部《金刚经》接下去也就是这个无需解释的解释,是画蛇添足的足罢了!

3. 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是什么意思?重点还有如是的意思

“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的意思是:应当这样使心安住,应当这样降服错误的观点。
“如是”就是这样的意思。
这两个问题是须菩提一上来就提出的两个问题。佛祖在接下来的几品中就回答了这两个问题。应如是住的答案是“应无所住而生心”,也就是对任何法都不要有执著心,然后再产生心念。如是降伏其心的答案是“实无众生得灭度者,若有众生得灭度者,如来即有我人众生寿者”,也就是不要认为有真实的法可得。

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是什么意思?重点还有如是的意思

4. 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1、问:“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
答:应该这样安住降伏这个心。“这样”是指什么样呢?就在日常生活之中、穿衣吃饭之间,就是世尊表演给我们看的:
“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2、到“如是降伏其心
”,金刚经其实已经讲圆满了,因为许多人没有看懂听明白,不得意,须菩提
再请法,才有了下文。
3、可见真正的金刚般若,就在日常生活之中、穿衣吃饭之间,懂了的话,一切法皆是佛法、皆是般若。

5. 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出自金刚经直译是:应当象这样去安住,去降伏自己的心(什么样的心呢?不清静的心)让我们来回忆下当时讲经说法的场景。当时,佛陀与众弟子外出乞食,乞完后,回到祗园精舍,吃完、把钵啊什么的洗干净,然后铺好座垫,准备开始打坐了。(没有放光,没有放云,没有放电,有的只是平平实实的实相,须菩提长老懂了这个示现,但是很多是不懂的,于是就从大众中走出来,问法)这时候,须菩提长老就出来问法了。问的什么呢?就是问如何降伏其心的问题。(而所有的修行,归到一点上就是降伏其心的问题)注意,这时候的微妙处。须菩提胡跪在地,合掌于胸,毕恭毕敬请法。请问,这时候须菩提在想什么?心到处跑没有?胡思乱想没有?所以,佛陀说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但是这种微妙,不好理解,须菩提也示现出理解不了(其实他明白着呢,不明白也就不会问了),所以呢,愣在那,等着佛陀讲法。佛陀一看,第一义理解不了?得,往下讲吧,于是接下来,讲第二义。开始围绕“无所住生心”展开阐述——离一切相,人我法空。如果能理解那微妙,实际上,在金刚经一开头,经就已经讲完了。有个故事,梁武帝请傅大士讲金刚经,大士便于座上。挥案一下。便下座。梁武帝愕然。宝志公问:“陛下还会么。”梁武帝理解不了。宝志公说:大士讲经已经讲完了。(达摩、傅大士、宝志公为梁代三大士)

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6. 佛家讲的应住,云何降伏其心是什么意思?

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就是要安住其心。如何安住其心呢?就是要生出“无常心”。就是所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就是《金刚经》中最紧要的关节。今略说之:《金刚经》是实相般若,佛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可以开学人的大智慧。然全部《金刚经》,都是破相显体,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两句,乃体用并显。云何体用?应无所住是体,而生其心是用,用不离体,体不离用。应无所住,既不着有;而生其心,亦不落无,方是《金刚》本旨。所以六祖闻此二句,立时悟道。然则六祖何以一闻便悟?当知六祖乃肉身菩萨,早巳见性。何以故?试看六祖偈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五祖于此偈语,知六祖已悟无住本性之体,而未明生心起用之妙,故令三更入室,传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二句,六祖大悟体用不二之理;后来即依此教化学人,大振宗风。可见这两句经,非常重要!  “应无所住”就是一切不住,即是实相境界;既悟实相无相,一无所得,还有什么我执、烦恼、生死、无明可住?若执著无住,又落于偏空。何以故?当知真空不空。云何不空?空寂灵知,起用自见。用云何起?依般若智而生其心,即是起用。云何生心?即生吾人本具之妙用真心,就是生悲愿无尽之菩萨心、菩提心、悲慈心、平等心、利他无我心,如是等心,皆是无所住而生其心,便是真心、清净心,亦即是佛心。而众生所生之心,乃贪心、我执心、贡高心、差别心,乃至八万四千烦恼心,如是等心皆是有所住而生之心,便是妄心、业识心,亦即是众生心。所以者何?因众生处处著相,相多故心亦多,心多即不能清净;心不清净,即不能悟得实相真心。故学佛人欲悟实相真心,即要放下一切,则一切不住?真心自见,即是道心。道从心生,心由道见,讲到究竟,这一个道字也不可说,所谓言语道断,心行路绝。此理微妙,初学人不易领悟。佛要人领悟实相无相,离念即是真心,故说“应无所住”;佛又要人领悟起用之妙,故又方便说“而生其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二句,看来似觉矛盾,其实就是如此。
  既知应无所住即是实相菩提,亦即法身佛之境界,却不要去觅此实相,觅此法身佛,觅即不是。何以故?实相无相,不可觅故;放下便是,动念皆非,一起觅心,便成妄想。当知此实相境界,非诸佛独有,我等亦本自具足。所以者何?佛与众生本来无二故。只要我们瞑目寂照,一念不生,则如如不动,万物同体,即是实相之无住真心。如一念微动,即是有所住;有所住,即非实相。所以古德云:“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才动被云遮。”大家修持不能相应者,因有所住,故有所求。有住有求,便是自加捆缚,岂能自见本性?
  我们修的是心地法门,须将“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之道理认清。要明白这两句经的体用,必先立其体,然后才能起其用。体云何立?将一切有求有住之心放下便是。因一切放下,妄心自息;妄心息,则无住真心自然现前。但是大家明知放下不易,故又要从降伏其心下手。殊不知一切无住,便是降伏;若另求降伏,便是头上安头。果能一切无住,即得实相本体。依实相本体,而住无所住,生无所生,即是依体起用。
  佛与众生之分,只在觉与不觉,慈悲与不慈悲。觉则即相离相,一切不住,故名曰佛;不觉,则见境生心,一切皆住,故名众生。慈悲则平等为怀,万物一体,即名曰佛;不慈悲,则贪嗔、痴慢、烦恼丛生,即名众生。然觉与不觉,乃体上之分;慈悲与不慈悲,乃用上之别。体用不二,皆是一心。若能转恶心为善心,即是佛心。故六祖云:“一念平直,众生是佛。”
  佛有三身,当知吾人亦有三身,所谓法身、报身、化身。其实三身即是一身,无所住是法身,生其心是报身与化身。所以者何?一切不住时,空寂灵知之真心遍满虚空,即是法身。生其心时,善心生,得善报;恶心生,得恶报,此时之心,即是报身。又念念思量,种种变化,思邪化地狱,思善化天堂,此时之心,即是化身。大家明白此理,就要时时在无住生心上用功。心如虚空,而不存虚空之量;度尽一切,而不著一切之相。所谓随缘不变,不变随缘,不变即是无所住,随缘即是生其心。

7. 应如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住,本意是停止,引申为控制和把握。金刚经中,应云何住,是说用什么样的方法来控制和把握自身,所以后面跟着说云何降伏其心。
通常我们会认为既然要把握自己的思维,那么是不是于一切事一切行为都需要有所规范有所界定,必须依赖于什么,其实真正的佛法是活泼的,不是死板的。应无所住,就是于一切世间事物不生起执著和贪恋,止于所当止,对任何事都保持好一个度,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这样就不会产生烦恼痛苦。同时又要行于所当行,就是在任何事物和任何变化中去思维觉察的智慧。心,是指觉察之心,也就是生起觉悟。
整句话是告诉我们自己是自己的主人,要懂得自己控制自己的行为,智慧觉悟的方法道路就是这样产生的。

应如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8. 佛教中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这句话出自《金刚经》,意思是我们如果心安住了,“应住”也就是住在我们应该住的地方,那就不起烦恼了。如果你不能够安住,不能住在自己心所应该住的地方,那么你就会起烦恼。起烦恼,就要想办法来降伏烦恼。
所以,如果你能够安住,你就不需要降伏烦恼了;你不能安住,你就要来降伏烦恼,这是两个问题。也就是,如果你第一个问题做到了,安住了,第二个问题就不会发生。第一个问题、第一件事情你没有做到,不能安住,那第二个问题就要用反面的方法,要来降伏烦恼。

如何安住
这个心是与外境有关系的。心跟我们人的六根是有关系的。六根、六境、六识——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六识,色、声、香、味、触、法六境。
六识要透过六根来外缘六境,所以六根是我们心的一个桥梁。那么我们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乃至意念,每天去缘什么是很重要的。
如果这六根向外缘,那就是攀缘了;如果我们六根往内缘,我们看自己,听自己内在的声音,那我们人的心、人的六根就不会被外在的境界所转。如果不是这样,那我们看到外在的一个境界——好看的、好听的、好吃的、好玩的,我们内心就会被外在的环境所动摇。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