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关店是什么原因

2024-05-01 16:04

1. 海底捞关店是什么原因

 海底捞关店是什么原因
                    海底捞关店是什么原因,在疫情的2020年,海底捞不仅没有降低开店速度,反而逆势而行,新增了544家门店,这意味着每天开店1.5家。海底捞关店是什么原因。
  海底捞关店是什么原因1  11月5日,晚间,海底捞在港交所发布了通知,宣布在2021年12月31日前逐步关停300家门店,海底捞给出的原因是这些门店客流量相对较低,经营业绩不如预期。
  换算成日常用语其实就是:生意不好,生意差,所以要关店。
  这则消息很快就登上了各大平台的热搜,不到1小时的时间里阅读量过千万,同时也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
  有网友表示:海底捞人均150元以上,主要东西就那样,没什么特色,还是偏贵了。
  也有网友表示:对于社恐症来说,海底捞的这个服务确实有点过头了。
  正所谓“管中窥豹”,从网友们的评论中,也可以看出海底捞生意不好的一些端倪。
    
  资本市场对于海底捞门店经营情况也有所反馈,从今年年初海底捞股价到达最高点82港元,到如今暴跌至21港元,10个月的时间里,海底捞股价蒸发了3300亿,海底捞可谓是:跌入了海底!
  也许是要过年了,也许是为了明年更好的发展,海底捞选择了自爆关店300家,曾经生意火爆的海底捞,为何走到了今天大规模关店的地步?
  有餐饮专家认为,这背后其实是这3个原因赶走了顾客!
    
   第一、价格因素 
  就像网友们评论中所说的那样,海底捞的人均消费要150元以上,虽然海底捞官方表示人均消费130元左右,但其实去吃过海底捞的人都知道,130元根本吃不到什么东西,你只要多点两盘肉,那么人均消费直奔150元以上。
  这个价格要是在疫情之前其实是没有什么问题的,疫情之前年轻人都喜欢超前消费,人均300很多人也不会眨一下眼。
  但是疫情之后,人们的消费观念彻底改变了,从超前消费变成了理性消费,很多年轻人都认识到了存款的重要性,都在不断地减少非必要的支出,性价比成为了不少年轻人消费的新方式。
  更别说那些结婚生娃的年轻人了,面对养育小孩的.压力,面对房贷的压力,面对各种生活压力,很多年轻人结婚以后都紧衣缩食了。
  在这样的消费大环境下,人均150元吃顿海底捞火锅顿时一点都不香了,还不如花80元去吃一顿自助烤肉火锅,还不如花个50元去吃一顿自助小火锅,还不如买包海底捞的底料回家自己煮,不仅实惠,还吃的更好。
    
   第二,疯狂开店 
  俗话说:“天欲使人灭亡,必先使人疯狂!”
  海底捞开店到底有多疯狂呢?
  看一个数据大家就明白了,在疫情的2020年,海底捞不仅没有降低开店速度,反而逆势而行,新增了544家门店,一年365天的时间你,海底捞新开设了544家门店,这意味着每天开店1.5家。
  这样疯狂的开店速度,就是餐饮业的“大跃 进”,这样疯狂开店的背后,开店质量可想而知,门店选址,人员培训,门店管理都出现了很多的失误。
  原本海底捞新员工的培训时间要6个月,为了开新店,缩短为不足1个月,甚至今天招人,后天就开始独立看台,培训时间的减少,导致海底捞的门店服务水平参差不齐。
  同样的店长也是如此,以前海底捞店长需要培训10年,如今只需要半个月时间,导致各个新开设的门店管理水平也是参差不齐。
  所以导致不少网友们对于海底捞的服务口碑出现了两极分化的情况,有人认为服务很好,有人认为服务很差,甚至同一个顾客,去不同的门店享受到的服务都是不一样的。
    
   第三,战略失误 
  海底捞老板张勇是四川简阳人,但是在2018年海底捞上市之前,张勇有个“骚操作”把全家移民到了新加坡,随着海底捞股价的上涨,张勇成为了新加坡首富。
  但是在2018年以后,国风国潮开始兴起,民族自豪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海底捞老板张勇的操作受到了很多网友们的吐槽。
  有网友表示:“厉害了,一不小心就吃了个国外的火锅,口味还挺四川的。”
  疫情之后,各个餐饮店都在停止扩张,修炼内功,但是海底捞却选择了逆势开店,别人是顺势而为,他是逆势而上,勇气可嘉的背后,今天品尝到了关店的苦果。
  对于战略上的失误,张勇也做出过回应:“我对趋势判断错了,去年6月我进一步做出扩店的计划,现在看确实盲目自信了。”
  对于海底捞的未来业绩增长,张勇也表示:“作为海底捞的最大股东,我是不抱有希望的,任何企业都不会持续增长……”
  看完以上这3点原因,有网友表示:“这位专家说到了点子上,这才海底捞关店300家的是真相!”
  对此,你是怎么看待的呢?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点赞点推转发走好运,愿你有始料不及的运气和突如其来的欢喜。
  本文由餐饮新纪元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欢迎留言评论,收藏与转发,你的每一条点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餐饮新纪元全网文章阅读量突破5亿,如果你对餐饮业感兴趣,热爱美食,喜欢创业,有想法有梦想,那不妨关注我们,每天带给你不一样的视角解读餐饮创业、分享美食。
  海底捞关店是什么原因2  一条海底捞(6862.HK)计划关店300家的消息引爆投资圈。除了处于风暴中心的海底捞,其供货商颐海国际(1579.HK)其实也会被这次关店计划影响。
  颐海国际和海底捞之间的关联交易由来已久。本次,海底捞关店会对颐海国际造成不小影响。在海底捞关店公告后的首个交易日,颐海国际大幅下挫8.59%,今年以来市值已蒸发超700亿港元。
   关联交易缩水 
  颐海国际作为海底捞的关联方,一直从海底捞获得稳定订单。2019年,颐海国际来自海底捞的销售为16.63亿元,同比增长41.4%,占全年营业收入的35%。
  2020年,由于疫情导致海底捞采购大幅下滑,颐海国际与海底捞的关联交易也跟着下降,只占营收的22%。今年上半年,颐海国际来自海底捞的订单同比增长79%达到8.93亿元,占营收比为28%,基本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海底捞与颐海国际的关联采购主要集中在火锅调味料业务,颐海国际来自海底捞的订单仍多于第三方订单。事实上,颐海国际为降低对海底捞的依赖,一直尝试开拓独立第三方业务以及拓展业务条线,但短期内来自海底捞关联交易的比例仍会达到25%左右。
  一般而言,下半年是火锅消费旺季,收入约占全年的60%。照此推测,颐海国际今年来自海底捞的关联交易原本有望达到22亿元。本次海底捞计划在未来两个月内关店300家,约占其全部门店的1/5。由于关闭的是低效门店,预测海底捞缩减的全年采购金额或将低于20%。如按照15%估计,本次关店将使得颐海国际今年与海底捞的关联交易减少约6600万元。
  更大的影响应该在明年出现。即使不考虑年均增长,颐海国际由于这次关店而减少的关联交易将达到3.3亿元,实际情况恐怕更多。按照颐海国际15%的净利率估计,明年净利润或比预期减少5000万元。
  海底捞关店是什么原因3  多年以前,海底捞凭借一本叫做《海底捞你学不会》的书将海底捞捧上了神坛。
  从此之后,人们对于海底捞的关注就会多很多,只要海底捞有任何让人意外的服务都会被网友用镜头记录下来。
  比如说:前段时间,有海底捞员工竟然在餐厅辅导孩子的家庭作业,这种服务恐怕是什么家长想要的,毕竟辅导作业是一个大问题。更离谱的是,餐厅服务员来辅导,着实有些令人惊喜,从而上了一次热搜。
  不过请大家不要舍本逐末,一家火锅店的最核心竞争力一定是食品本身。如果食品不好吃,服务再好,恐怕也是无济于事。
  很遗憾,海底捞在食物本身的味道上并没有给人太多惊喜,有很多网友表示跟其他火锅店没有区别,味道只能说是中规中矩。
  对于很多社恐的消费者来说,他们不希望自己被过度服务,他们更希望吃到比同行更好吃的食物,仅此而已。
  火锅店的难点就在这里,产品真的很难做出什么差异化,毕竟都是生的产品,真正能够做出差异化的地方就是餐厅的小吃、甜点和调味料。
    
  有熟悉海底捞的消费者表示,现在海底捞的调味料种类没有以前丰富了,很多免费小料取消了。
  留给海底捞发挥的地方真的不多了,可惜的是海底捞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
  此外,在海底捞店铺比较少的时候,人们去吃海底捞可以彰显自己的品味和个性。可是当海底捞开得遍地都是的时候,海底捞已经成了普通的餐厅,之前的那些优越性荡然无存。更加残酷的是,海底捞店铺与店铺之间也会形成竞争关系,从而导致翻台率持续下降。
  据了解,海底捞2019年的平均翻台率为4.8次/天,2020年疫情影响,下降到了3.5次/天,2021年,翻台率下降到了3次/天。
  没了翻台率的海底捞就像是没有了空气的鱼,只有死路一条。
  在中国餐饮界,不要迷信神话,任何一个品牌都会遇到瓶颈,怎么突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海底捞关店是什么原因

2. 海底捞关店的真正原因到底是什么?

海底捞关闭门店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第一,海底捞今年以来股价下跌,市值蒸发严重。海底捞大规模扩张市场,但是消费群体没有扩大,营业收入没有提高,大规模扩张以后海底捞其实是亏损的,为了及时止损,海底捞只能关闭门店,不再造成资源的浪费,进一步改善经营状况。

第二,受疫情影响,人们外出聚餐数量骤降,海底捞客流量大幅度降低,经营业绩达不到预期,且海底捞菜品还频频涨价,食品过期、缺斤少两等质量问题也让海底捞深陷舆论,拉低了消费群体的好感度,口碑下滑。
海底捞近两年来大力发展二线、三线城市的门店,二、三线城市传统火锅菜品、服务、口味都比较符合当地,比如四川火锅,潮汕火锅,海底捞很难竞争过当地的传统火锅。

第三,火锅市场日渐丰富,海底捞的优势除了服务以外,没有其他令人称赞的菜品。火锅行业本身竞争激烈,尤其是现在很多明星通过资本加盟进入火锅行业,促使火锅行业的品类变得更加丰富,同时粉丝效益会让很多消费者选择明星加盟的火锅店。
大部分消费者对于海底捞的评价都是特色服务,特色服务不是不可复制独一无二的,海底捞在行业竞争中无法占据优势,大部分的消费者流失,翻台率降低。

目前我国餐饮行业已经进入成熟阶段,整体水体逐年提升,综合水平和发展质量不断提高,想要在餐饮行业中持续发展,菜品、服务、口碑缺一不可。疫情影响了很多人的消费观念,很多人都从超前消费变成理性消费,海底捞人均消费较高,又没有特色菜品,会促使很多消费者转向消费较低,有特色有口碑的火锅店。

3. 海底捞关门停店,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提起海底捞,它属于一家不折不扣的网红火锅店,甚至还频频被登上热搜。但最近海底捞又上了热搜,这次是因为自愿公告宣布将在今年底前关闭300家经营不善的门店。大家都很好奇,海底捞为何关停门店呢?大规模真正原因是什么?最近几年来,以服务出名海底捞加速扩张开店,主要大力发展二线城市以及三线城市门店。有数据显示,2019及2020年全年海底捞分别新开门店308家、544家。2021年上半年新增299家,  截至2021年6月31日,全球门店总数达1597家。  
   经过快速扩张之后,海底捞要“瘦身”了!海底捞发布公告称,  将于2021年12月31日前逐步关停300家左右经营未达预期门店,  其中,部分门店将暂时休整、择机重开,休整周期最长不超过两年。
   如果按照海底捞自己的分析,  关停门店问题与公司在2019年制定的快速扩张政策有关,  出现部分门店选址失误、优秀店经理数量不足、过度相信连住利益的考核指标、企业文化建设跟不上等问题。
   同时,公司组织架构变革未能很好地适应公司发展需要,出现了让各级管理人员无法理解且疲于奔命的现象。其实,海底捞自我剖析还是比较客观,能及时发现问题,并且敢于冒着被质疑的风险及时止损,企业就还有打翻身仗的可能。

海底捞关门停店,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4. 海底捞宣布关店约300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海底捞宣布关店约300余家,背后的原因是这些店铺未达预期收益,所以将这些海底捞门店关闭,因为海底捞之前发展经营模式过快,这样就导致所开立的新店铺在经营上和在管控上并不是非常到位,面对疫情反复和不稳定的市场因素,所以这种模式并不符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形势,他们的内部人士曾经提出观点说市场如果稳定了,海底捞就向前冲,市场不稳定了海底捞就让自己稳定,海底捞这种通过自身变化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模式非常适应现在的经济发展模式。


海底捞关闭的这些门店将暂停修整,择日重开,此次门店关闭进行内部修整的时间不会超过两年,此次关停门店中的员工将安排到其他门店或者是其他管理层,绝对不会将关停门店的员工辞退,这种人性化的做法会让海底捞的,这些员工们更加对企业忠诚,相信模式改变之后的他们被分到其他任何岗位都会给企业带来更多的收入和自我价值。

此次海底捞关停的门店,大部分属于未达收入标准的门店,这些未达收入标准的门店,大部分是出现在选址失误或者是门店内部优秀经理数量不足,导致企业文化建设出现问题,此次海底捞开始停业整合的方式宜在编制提升,从内部开始调整各自岗位和基础发展建设等,但从目前来看,海底捞市场在我国连锁火锅餐饮企业仍然处于龙头位置,相信整合之后的海底捞会给我们以一个全新的姿态重新进入我们的生活,也相信在未来疫情过后市场经济逐渐复苏,海底捞的发展将会给我们呈现一个更加完美的一面,越来越多的海底捞在今后的市场中涌现出来。

5. 海底捞大撤退,闭店300家,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海底捞宣布关闭300家的门店,根据当时官方给出的消息来看,他们之所以选择关闭部分门店,主要是因为以下这三个原因。
一、门店选址有问题,海底捞官方认为关闭的这300家门店中有一部分选址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客流量不是很大。
二、门店经理的数量不够,官方认为由于店铺扩张的速度过快,所以并没有足够多的优秀门店经理,迫于无奈之下选择了关闭门店。
三、企业文化的建设不够,这是官方给出的第3个理由,他们认为扩张的速度够快,但是同时企业文化的建设度又不够,这样会影响到门店质量。
但其实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这只是官方的一种说法而已,我认为他们之所以关闭300家门店,那是因为这300家门店的利润比较的小,说白了就是拖了整体的后腿,所以才会选择战略性的关闭。
要知道海底捞曾经的市值可是达到了4000多亿港元的,然而如今海底捞的总市值仅仅剩下1105个亿,也就是说海底捞的总市值是蒸发了大概3,000亿港元左右。另外我们也可以看一看海底捞的年报,根据年报显示的内容来看,上半年海底捞实现的营业收入是200.94亿,而净利润只有9,650万,也就是说海底捞的纯利润率仅仅只有0.48%,这个数据是非常让人吃惊的,要知道餐饮行业的纯利润至少也要在10%以上,从这一点我们就可以看出现在海底捞的利润率确实出现了很大的问题。
虽然说海底捞是上市的企业,然而资本的背后本身就是追逐利润,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个人觉得海底捞关闭这300家门店是公司的一种行为,是属于一种战略性的行为。也就是说海底捞故意放慢了自己开店的速度,主要就是进行管理体系的梳理。这样一来可以把那些拖后腿的门店暂时关闭,从而提升自己的盈利能力。

海底捞大撤退,闭店300家,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6. 海底捞突然宣布关店300家,此举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近日,海底捞突然发布通知称,海底捞将会关闭三百家经营不善的门店,但是这些门店的员工并不会被辞退。海底捞之所以要这么做,是因为海底捞门店的营业情况差别太大了,火爆的门店排队几个小时都排不上,但是也有长期冷冷清清的门店,为了找到这些门店经营不善的原因,所以海底捞才决定暂时停业,然后积极整顿并将问题逐个解决。

首先,海底捞算是我国最火爆的火锅连锁店了,海底捞本身的锅底是很好吃的,而且大部分门店的食材都是比较新鲜的,除了部分门店被爆出过卫生问题、食材问题之外,大部分门店都是比较“安分”的,所以海底捞才能够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但是在众多海底捞门店中,有的门店半夜都是门庭若市,也有很多门店“凄凄惨惨戚戚”,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其实很多,比如门店的位置、门店的口碑、门店的设施等,而且每一个门店的情况其实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海底捞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分析问题,然后才能够找到解决的方式。

其次,对于海底捞的这种做法,我个人认为是比较好的,这也说明了海底捞想要做好品牌的决心,此前很多火热的品牌出现问题的时候,都是直接将门店关闭,很显然是想割一波韭菜就离开,而不是真的想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品牌。

最后,如今火锅品牌众多,而且美食产品实在是太多了,基本上川渝地区的火锅店,每两年就会更新换代,层出不穷的网红店对海底捞这种老品牌的冲击也是比较大的,所以海底捞这一次的整顿,也是非常艰巨的,若是找不到合适的解决方法,那么这三百家门店闭店的可能性还是很高的。

7. 海底捞关店300家意味着什么

 海底捞关店300家意味着什么
                      海底捞关店300家意味着什么,现在所有的火锅行业,还是在学海底捞,就拿关店来说,从战略角度,四年一循环,一循环主动代谢关闭1/5门店这件事。海底捞关店300家意味着什么。
    海底捞关店300家意味着什么1    餐饮行业一直都是我们国家市场当中最为主要的产业领域。在我们国家的发展历程当中,民以食为天的思想早早地就深入到了人民群众的内心之中,这也大力地推进了我们国家的餐饮行业发展。在餐饮行业当中,特别是一些有着特色的餐饮方式更为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例如像是火锅。
    提到了火锅,我们一定也是会想起这两年之间爆火的海底捞,现今基本在每个大型商场当中我们都能看到它的踪影。海底捞的市场增扩确实是足以让人为之震惊的,不过经历了这两年的疫情以及市场的变化之后,海底捞的相关发展其实并没有如同我们想象的那般辉煌,而是开始走入了下行的路线。
    此前一段时间当中,海底捞官方也是纰漏了自己集团的利空消息,根据其内容来看,海底捞预计在今年年底之时将会关停市场当中300多家营收数据达不到预期的门店。这样的消息到底反映了什么?有三大影响你需要知道。
    
     一、 不可避免的营收下降 
    基于这一次海底捞将要关闭300家门店的消息来看,首先反映的影响是海底捞今后不可避免的营收规模下降。我们根据市场当中的相关数据来看,截止到今年6月末的时候,海底捞的市场总计门店数量达到了1491家,其门店数量的同比涨幅也是超过了20个百分点。
    但是根据这一次年底将要关闭300家的消息来看,其门店数量也是占到了现有门店的20多个百分点。这样一来,海底捞的营收下降是必然的。
    同时,这样的变化也是反映了海底捞快速扩张的战略布局失误问题。自从2019年的时候,海底捞就开始了自己快速扩张的计划。即便是在疫情最严重的时间,海底捞依然在全国范围内开设了近乎500家门店。
    只不过,快速的扩张并没有起到很好的营收效果,仅仅只是给我们的带来了一个门店数量增加的假象。其实海底捞在一边快速开店的同时,一些营收不利的门店也是在快速的倒闭。
    针对于海底捞营收方面不利的问题也是有着一定原因的,首先是因为疫情带来的影响,当然这样的原因是不可避免的。其次便是产品同质化严重的问题。海底捞的主要特色在于他们高质量的服务,而这样的一个卖点实际上是其他店家可以进行快速复制的。
    这使得海底捞逐渐失去了自己的市场竞争实力。这样看来,海底捞未来的市场营收来讲,必定会在市场竞争以及门店关闭的情况影响下快速的下降。
    
     二、 开店的资金支出 
    至于第二点海底捞将要关闭300家门店带来的影响则是不可忽视的,就是还海底捞前期开店的资金支出。众所周知,开店是要进行租赁以及装修的,特别像是海底捞这样的大品牌,他们的商铺租赁费用基本上都是期限非常长的。
    然而一些营收不利的店铺基本上都是开店时间比较短,没有形成稳定客流量的门店。如此一来,必定会涉及到海底捞门店的租期违约问题,单单是违约金,海底捞恐怕就会支出不少。
    另外,用工成本也是一个问题。我们就这一次海底捞官方纰漏的门店关闭消息来看,其中并没有涉及到裁员的问题。这也就是说无论是海底捞关闭门店的管理层亦或者是普通的员工,他们必定会通过转移的方式安排到其他门店的岗位就职。他们的薪资支出也会是海底捞今后将要考虑的一个问题。这笔相应的成本可能会使得海底捞本身就不利的营收数据雪上加霜。
    综合这两点来看,海底捞纰漏关闭门店的消息确实是影响非常的严重。当然,这也是海底捞门店扩张计划失误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在这之后,海底捞的市场发展前景也是必定是非常严峻的。
    这样的消息面也是会影响到海底捞未来在金融股票市场当中的表现,使得资本不再青睐于这样的一个品牌,并且加速资本的逃离。其实这一点,在今年的发展当中也是有所体现的。
    
     三、 资本的逃离 
    海底捞自从上市以来,其实就一直备受资本的青睐。短短的几年时间,海底捞的一个市场估计价值已经是上升到了4000多亿的程度,一度被称为火锅界的茅台。
    然而在今年的发展当中,我们也是可以看到,海底捞的市场估计价值出现了非常严重的缩水情况,总计的市场估计价值跌幅已经是超过了70个百分点,相应的数值也是超出了3000亿港元的程度。截止到今年11月初的时候,海底捞的市值仅为1149港元。
    那么在海底捞这一次宣布门店关闭的消息之后,他们的市场营收必然会发生明显的下降。这样的消息面对于趋利的资本来讲,无疑是非常不利的一个信息。
    在这样的情况持续影响之下, 海底捞股票大盘当中的资本则是会加快自己逃离的脚步,使得这家企业的股票市场估计价值再次发生大幅度的下降。在这样的一种十分不利的情况下,海底捞未来的市场发展无疑成为了挑战。
    针对于这样的情况,海底捞必定也是会做出一定程度的产业模式改革。像是这一次关闭门店的消息,想必也是海底捞一个降低自己资产规模比重的动作。除此之外,对于海底捞来讲更为重要的则是快速的革新自己的产品,使得自己的品牌重新获得市场当中的竞争优势,这样方才可以使得自己的企业取得更为长足的发展。当然这一点对于海底捞来讲,恐怕也是很难了。
     四、 小结 
    综合来看海底捞这几年的发展态势,其实并没有完全地突出自己企业的优势所在。他们的发展模式仅仅只是加重了资产结构的比重并且使得市场竞争力逐渐缩减而已。
    这样的发展战略无疑是漏洞百出的,而这也是成为了今年海底捞出现严重问题的原因。对于这样的情况,想必海底捞今后也是需要沉淀很长的一段时间了。
    海底捞关店300家意味着什么2    11月5日晚,海底捞宣布要实施“啄木鸟”计划,对经营不达预期的约300家门店进行停业整合,同时还公布了一系列举措。
    2020年到2021年上半年,海底捞“抄底”扩店,而后经营指标被拉低,效果不及预期。资本市场最早给出答案,按照11月5日收盘价计算,海底捞最新市值约1150亿港元,较年内峰值已缩水近3500亿港元。
    “我们决定先停一下脚步,就像跑步跑得太快,鞋带松了,就先把鞋带系紧一点。”海底捞首席战略官周兆呈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关停这些门店是一个必要的调整。“调整好节奏,我们才能够跑得更远。”
    
     扩张失误启用“啄木鸟” 
    “稳定了我就冲锋,不稳定了我就稳定,稳定下来就再冲锋。”这是海底捞创始人张勇的策略,或许也是海底捞这次施行“啄木鸟”计划的原因。
    张勇对疫情预判失误的影响正在显现,无论从股价还是业绩,海底捞去年的扩张失误已成事实,距离张勇承认自己预判失误五个月后,海底捞开始了自我拯救。
    第一步,是为快速扩张踩下刹车:在今年12月31日前,关闭约300家流量不佳经营未达预期的门店,其中部分门店将暂时休整、择机重开,休整周期最长不超过两年。海底捞认为,这些门店经营未达预期,主要是由公司在2019年制定的快速扩张策略所导致的。
    周兆呈认为,关掉这些经营表现不达预期的门店,首先可以及时止损;同时,对那些周边有布点的门店也会产生一个相对正面的影响,因为这家门店关停之后,在海底捞固定消费的人群会就近分流到周边的门店,这样对周边的门店就会产生一个提升的作用。
    自己抢自己的生意,确实是品牌扩店到一定程度将面临的尴尬,朝阳一家海底捞门店员工回忆,自己工作的门店,排队的时长在缩短,他记得自己刚来时,门店几乎天天排队,周末的饭点,排两三个小时是常事,如今店越开越多,门店排队时间已经缩短到一个半小时左右。
    关店300家给市场带来的冲击不小,公告发出后,关店消息立即冲上热搜第一。
    一名火锅行业从业者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大局上看,海底捞的关店对行业的冲击也比较大,“在三线城市,海底捞干不好,其它火锅品牌有什么信心把你这个店盘下来盈利?”
    当然,海底捞这次放出的这只“啄木鸟”,不仅仅是关闭300家店这么简单。
    在11月5日晚发布的公开信中,海底捞反思:“让各级管理人员无法理解且疲于奔命的组织结构变革;优秀店经理数量不足;过度相信连住利益的KPI指标,以及企业文化建设的不足”是失误的主要原因。
    于是,海底捞决定,重建并强化部分职能部门,并恢复大区管理体系;在科学考核各部门的前提下,继续大力推进双手改变命运的核心价值观落地;适时收缩集团的业务扩张计划。海底捞表示,若集团海底捞餐厅的平均翻台率低于4次/天,原则上不会规模化开设新的海底捞餐厅。
    海底捞组织架构的调整始于今年6月,彼时,海底捞将区域统筹教练模式改进为大、小区管理模式,将门店按所处位置划分为五个大区,大区经理统筹各区域内的门店拓展、工程、选品、定价等工作,小区经理直接对各自区域内门店进行现场巡视、考核和辅导。
    
     快速扩店推高成本 
    2020年,疫情冲击之下,餐饮业承压。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统计,2020年中国火锅行业市场规模一改往年的增长态势,由5188亿元的市场规模缩水至4380亿元,减少15.57%。这意味着,一批火锅店承压撤店。
    海底捞在2020年开始快速扩店。在2020年年报中,海底捞表示,2020年二季度起,随着内地新冠疫情逐渐好转,下半年餐饮业复苏明显,海底捞在现有门店营业情况逐渐恢复的同时在加速开店。
    2020年,海底捞门店在一线城市增加65家,二线城市增加167家;三线及以下城市增加257家。2021年上半年,海底捞的扩店计划仍在继续,一线城市增加75家;二线城市增加204家;三线城市增加344家。
    但“抄底”扩店并没有达到海底捞的预期。
    一方面,疫情还在反复,另一方面,新开门店正在拖累海底捞引以为傲的翻台率以及单店净利润。对比2020年和2021年门店翻台率,海底捞三线及以下城市的翻台率变化最为明显,由3.6下降至2.9,一二线城市城市均保持在3以上,其中2021年新开餐厅的翻台率为仅2.3,现有餐厅为3.1。
    2021年上半年,海底捞同店销售额8.48万元,单店净利润仅为5.92万元,净利润率0.48%,而在2019年同期,该三项指标分别为14.37万元、153.6万元、7.78%。
    快速扩店势必要推高海底捞成本,拖累利润增长。2021年上半年,海底捞实现营收200.94亿元,同比增长1105.9%,净利润9650万元,同比上升110.0%,但扣除政府补贴等非经常性损益,海底捞陷入亏损。
    对比疫情前的2019年上半年的9.11亿净利润,今年上半年,海底捞的业绩已经显露出疲态。
    开店扩张带来沉重的成本压力。2021年上半年,海底捞的销售成本超过85亿元,员工薪酬成本71亿元,折旧和摊销超过21亿元,其它支出合计超18亿元。最终,200.94亿的总营收,只余下了5.59亿元的经营溢利。对比之下,2019年上半年,海底捞营收116亿,经营溢利则为13.35亿元。
    直到2021年6月15日,张勇在一次交流会上坦承:“我对趋势的判断错了,去年6月我进一步作出扩店的计划,现在看确实是盲目自信。当我意识到问题的时候已经是今年1月份,等我做出反应的时候已经是3月份了。”
    资本市场同样意识到了问题。今年春节后,海底捞股价冲高回落,按照11月5日收盘价计算,海底捞最新市值约1150亿港元,较年内峰值已缩水近3500亿港元。
    关于今年以来海底捞的市值表现,天图投资副总裁柳一帆认为,主要原因仍是业绩增长问题。在他看来,此前资本市场对于海底捞期待值比较高,未来预期也比较高,但目前海底捞的增长数据下降,与之前资本市场的预期不匹配,所以市值也随之下降。
    “海底捞的运营数据确实是增长放缓,再加上它还有一些运营指标,比如说翻台率,这些其实表现也不是特别好。所以会让资本市场对它的'估值模型、未来预期发生偏离。”柳一帆认为,增长变慢,未来增长预期改变,是市值减少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同时在增长放缓的情况下,海底捞的各种负面新闻就被放大,也成为对其的双重打击。
    要刹车并不容易,数据显示,2020年海底捞一共新开544家店,而2021年上半年,仍增加了近300家。
    
     “急刹”之后走向何方? 
    “在增量市场开拓方面,如何在疫情情况下保持稳定增长,我们也在思考,企业发展会遇到不同周期,目前关停这些门店是一个必要的调整。”周兆呈坦言。“冷静一下头脑,调整好节奏,才能够跑得更远。”
    尽管海底捞一再强调反思自身问题,但事实上疫情带给餐饮业的冲击很难被忽视。周兆呈也坦言,海底捞门店数量规模比较大,覆盖的地区比较多,任何一个地方发生疫情,都有可能会对经营造成影响。
    疫情中,餐饮企业普遍遇到很大挑战,动态风险的影响也在增加,“我们有必要调整节奏,深挖自身管理不足,把产品和服务做得更好,以稳健的步伐来适应挑战,为未来的增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海底捞扩张背后,这一次关店应该是基于资源整合,以及整体门店布局的一个重新规划,好的店加大投入,坪效不好、利润不高的店进行一些调整。在他看来,海底捞现在要做的应该是对原有店进行创新、升级、迭代。
    海底捞此番关闭近300家门店,也引发火锅行业担忧,有业内人士担心,这也许会影响投资人对于其它火锅品牌的估值。
    而在柳一帆看来,火锅在整个餐饮中,仍是一个比较不错的赛道,这件事不太会改变投资人对整个火锅赛道的看法。他同时表示,之前资本市场给予消费行业整体估值都比较高,但消费的增长速度有限,更多的是长线、稳定地增长,所以现在整个消费行业估值下降,其实属于回归一个合理的水平,整体的消费类行业的估值都是逐渐回归的过程。
    海底捞关店300家意味着什么3    11月5日,曝出一则惊人消息:“海底捞要陆续关停300家门店!”海底捞关店的举动背后有什么深层原因呢?对此,餐饮行业分析师王冬明发表了他的看法。
    王冬明表示,海底捞这么做完全能够理解,但明目张胆的昭告天下,也是比较有魄力的,比有些大品牌一边吹着冲锋号,一边偷偷收拾行囊撤退,要有勇气。
     主动关店,是品牌做大做强过程中的必要环节 
    一个餐饮品牌,是通过开店、关店、再开店、再开店……实现品牌发展过程中的新陈代谢的。
    每一个良性的企业,都逃不过这个规律。“这种新陈代谢的关店,是像海底捞这样,在可控范围内主动战略性关店,而不是因为资金链断裂、企业负债、疫情等被逼关店的情况。”
     做大做强的第一步,就是盲目扩张 
    王冬明表示,其实从品牌发展战略上来说,先野蛮发展做大,让市场告诉品牌,哪些是该做的,哪些是不应该的,再通过结果,淘汰失误店。这种优化的方式,就是做强的方式,而不是闭门造车。
    海底捞为什么要关300家店?真实原因,就是在开1500多家店的过程中,产生了300家不盈利的包袱店。什么叫包袱店?就是亏钱。
    
     做大做强的格局,就是勇于面对关店 
    王冬明认为,这次海底捞关店,除了名声上受点损失,营业额的报表看着有些揪心,其实利润会很可观。
    餐饮行内人,只要干十年以上,有个几十家店规模的餐饮老板都知道一件事,门店开店是有成功率的,基本上三分之一的门店亏损是正常的,只不过行内大家心照不宣而已。
    从海底捞开店1500多家,关闭300来家,说明亏损店是五分之一,对于千家规模来说,这个成绩私下绝对可以拿出去吹了。我知道好多上千家规模的品牌,一半亏损都是正常的。
     做大做强的终究奥义,就是关店 
    海底捞全直营,开店这个速度,亏损率20%,其实成绩很傲娇了。还有一个公认的数据,就是平均每一家亏损店会吃掉3家门店的利润,所以海底捞关店越快,利润就会提升越快。
    试想假如海底捞一夜关了300家店,就相当于一下多出900家店的利润,再也不用给这300家不挣钱的店交房租、上货、发工资了,省下来的是纯利,这就是企业战略性做大做强的盈利技巧。
    一个品牌未来好与不好,战略第一,策略第二。现在来看,战略完全没问题,至于调整的具体策略,对于业绩结果来说,只有好或更好而已。就算什么都不做,利润几乎瞬间就翻翻了。
    
     海底捞最大竞争对手,不是餐饮同行 
    现在所有的火锅行业,还是在学海底捞,但为什么永远学不会。
    就拿关店来说,从战略角度,四年一循环,一循环主动代谢关闭1/5门店这件事,好多火锅连锁品牌就学不会。绝大多数火锅连锁品牌还停留在死扛保住亏损店的传统思维上,一天餐饮行业不扭转这种思维,一天海底捞就遇不到正经的对手。
    海底捞未来最大的挑战,就是在餐饮同行学会海底捞思维之前,跑得更快更远,因为小到火锅赛道,大到餐饮赛道,资本的大量进驻,会强行将餐饮行业,在思维逻辑上升级迭代。那时候,海底捞就有可能碰到专业对手了。
     海底捞你学不会,是餐饮行业的无奈 
    海底捞的成功,是思维逻辑上的成功,而不是服务。火锅行业都在做产品的时候,海底捞做了服务;行业学做服务的时候,海底捞做供应链了;行业刚想做供应链的时候,海底捞蜀海上市了;当大家终于知道,原来资本扩张上市的这条路靠谱时,海底捞开始战略性关店了。
    海底捞从来没有赢在服务上,而是赢在了思维逻辑领先上。

海底捞关店300家意味着什么

8. 海底捞谈关店300家说了什么

 海底捞谈关店300家说了什么
                      海底捞谈关店300家说了什么,反反复复的疫情引发一些连锁反应,部分门店的选址也存在失误。这些连锁反应传导到海底捞门店的运营存在滞后性。海底捞谈关店300家说了什么。
    海底捞谈关店300家说了什么1    火锅龙头企业海底捞将在2021年底之前关停300家门店的消息令外界哗然。这个数字相当于海底捞2019年全年新开门店数,也相当于门店总数的约20%。
    海底捞执行董事兼副首席执行官杨利娟接受了《财经》(博客,微博)记者的专访。她表示,此次宣布关停的300家门店,有不少是2020年和2021年新开的店。这表明海底捞对疫情后的恢复速度出现了误判。
    “2020年3月疫情趋于平稳,到了四五月份重新开业时,恢复得比较快,加上当时店铺好找、(房租等)优惠条件多,我们认为可能是个机会,想抓住这个机遇。没有想到疫情会反复,会延续这么久。”
    
    消息公布之后,海底捞股价反而上涨了4.75%,而在此之前,海底捞的股价自春节后便开始大幅下滑,年内跌幅超过75%,市值蒸发超2000亿元。
    除了海底捞,另一火锅行业上市公司呷哺呷哺(0520.HK)也于2021年8月宣布了关闭200家亏损门店的决定。火锅江湖的竞争愈发激烈,消费者的口味变化多端,疫情反复叠加原材料价格上涨,更让餐饮业者举步维艰,行业的春天遥遥无期。
    在收缩门店的同时,海底捞还宣布开展“啄木鸟计划”,进行一系列内部架构调整。 “我们的愿景是要活下去。”杨利娟说:“今天看起来特别大的困难,也许五年以后就不觉得它是个困难。”
    海底捞谈关店300家说了什么2    海底捞这次“断舍离”释放出一个信号,公司将适时收缩业务扩张计划。
    在疫情最凶猛的2020年上半年,海底捞净亏损9.65亿元,2020年下半年实现扭亏为盈。2020年全年,海底捞实现营业收入286亿元,同比增长7.8%;净利润为3.09亿元,同比下降86.8%。
    2021年上半年,情况仍未得到多大改善,报告期内营收200.94亿元,净利润9650万元,虽然同比都增长了100%以上,但是仍未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净利润仅为2019年上半年的十分之一左右。
    对于增收不增利的现象,海底捞董事会主席张勇曾2021年6月的业绩沟通会上回应称,餐饮行业是传统行业,有边界,不像互联网企业业务范围越大,成本越低。我们餐饮企业开两家店赚钱,开三家店可能就赔钱。开店多了能增收就不错了,更可能连增收都没有。所以过去餐饮企业能上市是不常见的。
    张勇在那次会议上还承认自己对新冠疫情的趋势判断错误,“2020年6月份我判断疫情在9月份就结束,但是直到今天为止,我们在中国台湾、新加坡的店还受疫情影响开不了。去年6月我进一步作出扩店的计划,现在看确实是盲目自信。当我意识到问题的时候已经是今年1月份,等我做出反应的时候已经是3月份了。”
    
    杨利娟表示,反反复复的疫情引发一些连锁反应,比如商场过剩等,部分门店的选址也存在失误。这些连锁反应传导到海底捞门店的运营存在滞后性。“后来我们发现新签的商铺不及预期,一开始想观察两三个月,提升管理,等它回温,但是持续到现在还是存在很多困难。”杨利娟表示,基于这些门店的经营状况和自身存在的各类问题,公司对这些门店作出了关停的决定。
    对于被淘汰的门店,海底捞有自己的一套筛选标准。杨利娟称,此次关停的门店是从外部客流量、周边门店密度以及财务数据三个维度筛选,其中,财务数据的主要指标是翻台率和门店的盈利情况。“我们是一家一家去做测算的,不是想好了要砍掉整体门店的20%这个比例。”不过,她没有透露具体的指标数值。
    关店后员工如何安置?杨利娟透露,此次关店涉及到两万名员工,海底捞承诺不会裁员,将妥善安置所有员工,他们大多将被分配到现有的门店。据她称,关停是逐步进行的,很多门店本身就有用工缺口,随着员工的自然流失和更替,现有门店并不会出现人员过剩的情况。
    未来是否还会开新店?海底捞在公开信中表示,若餐厅的平均翻台率低于4次/天,原则上不会规模化开设新的海底捞门店。
    过去,海底捞的超高翻台率一直让同行望尘莫及。2018年,海底捞平均翻台率达到5.2次/天。即便是扩店超300家的2019年,海底捞平均翻台率也达到了4.8次/天。
    然而,2020年这一数据跌至3.5次/天,2020年疫情影响较大,但2021年上半年疫情缓解的情况下,翻台率进一步下滑到3.0次/天,其中新开餐厅翻台率仅为2.3次/天。
    杨利娟认为,由于外部变化太大,目前无法预测何时能够达到4次/天的翻台率。她称,目前公司最看重的是翻台率和盈利情况,一旦达到目标,未来还会继续拓展。
    海底捞谈关店300家说了什么3    现在海底捞突然宣布年底前关闭300家门店,有媒体认为海底捞的门店扩张策略失败了。事实并非如此,之所以有这样错误的认知,是由于忽略了连锁行业的特殊性。
    “连锁品牌店数为王,疯狂开店才是封杀品类之王道!切忌盲目追求所谓的高坪效比与开店成功率而丢掉竞争大局!”东极定位专家江涛表示。确实如此,人们都在关注海底捞关店300家,但都忘了海底捞还有1200多家店,在门店数量上依然是遥遥领先。
    在卤味鸭脖领域,绝味鸭脖通过大力开店,率先门店突破10000家,数量远超周黑鸭,成功奠定了鸭脖第一品牌的地位。在快餐领域,麦当劳凭借全球近40000家门店成为西式快餐代表品牌。在中国,肯德基先麦当劳一步,全力开店,凭借6500多家门店(麦当劳中国市场约2000家)稳居中国市场第一快餐的位置。类似的例子,还有瑞星咖啡、蜜雪冰城、正新鸡排等,无一不是通过快速开店快速崛起,建立起行业中的品牌地位。
    当前,海底捞虽然计划关店300家,但是正是由于近年来的疯狂门店扩张,才站稳了火锅一哥的位置。
    
    火锅品牌门店数量对比(2021年初数据)
    通过上面的图标可以看出,门店在400家以上的火锅品牌有10个,其中7个为川渝火锅。试想,如果海底捞没有上千家门店,也只能沦为火锅领域的小角色。比如巴奴火锅,虽然通过诉求毛肚产品,在火锅领域获得了一部分关注。但是门店数量有限(仅有85家),就决定了他在火锅领域影响力不会很大。
    “对于一个连锁品牌来说,开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动作。”东极定位专家江涛强调,“线下门店不仅是品牌传播的重要载体,有助于抢占消费者的认知。同时,线下门店是空中广告的重要承接,没有门店,再多的广告也只是空中楼阁。最后,线下门店是连锁品牌抢先封杀品类的重要动作,更多的门店则意味着巨大的品牌优势。”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