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探索》能写什么探索?

2024-05-06 00:25

1. 《我的探索》能写什么探索?

我的探索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古往今来,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 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苏轼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月球可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也是距离我们最近的天体,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384401千米。它的平均直径约为3476千米,比地球直径的1/4稍大些。月球的表面积有3800万千米,还不如我们亚洲的面积大。月球的质量约7350亿亿吨,相当于地球质量的1/81,月面重力则差不多相当于地球重力的1/6。  
我们平时看到的月亮,如一盏明灯。月球本身并不发光,只反射太阳光。它的亮度随日月间角距离和地月间距离的改变而变化。  
球的表面是由平原、山峰和山谷组 成的荒漠。还有许多 由于太空物体高速撞击月球表面而形成的陨石坑。 还有洋、海、湾、湖等各种特种名称。环形山是碗状凹坑结构。直径大于1千米的环形山有33000多个。许多环形山的中央有中央峰或峰群。肉眼所看到的月面上的暗淡黑斑叫月海,是广阔的平原。月海有22个。最大的是风暴洋,面积500万平方千米。由于月球上没有大气,在加上月面物质的热容量和导热率又很低,因而月球表面昼夜的温差很大。  
月球以椭园轨道绕地球运转。这个轨道平面在天球上截得的大圆称“白道”。白道平面不重合于天赤道,也不平行于黄道面,而且空间位置不断变化。 周期173日。月球轨道对地球轨道(黄道)的平均倾角为5°09′。  
月球在绕地球公转的同时进行自转,周期27.32166日,正好是一个 恒星月,所以我们看不见月球背面。 天平动是一个很奇妙的现象,它使得我们得以看到59%的月面。主要有以下原因:1.在椭园轨道的不同部分,自转速度与公转角速度不匹配。2.白道与赤道的交角。月球绕地球转动的周期:朔望月29.53059日;恒星月27.32166日。  
你知道吗?在月球运行过程中,进入地影,就会发生月食。月食是怎样形成的呢?月球进入地球的半影时,为半影食;月球进入地影中为月偏食;月亮全部进入地球的本影,那就是月全食了。说到月全食,就告诉你一个有趣的传说:16世纪初,哥伦布航海到了南美洲的牙买加,与当地的土著人发生了冲突。哥伦布和他的水手被困在一个墙角,断粮断水,情况十分危急。哥伦布知道这天晚上要发生月全食,就向土著人大喊,“再不拿食物来,就不给你们月光!”到了晚上,哥伦布的话应验了,果然没有了月光。土著人见状诚惶诚恐,赶快和哥伦布化干戈为玉帛。  
月食都发生在望(满月),但不是每逢望都有月食。在一般情况下,月亮不是从地球本影的上方通过,就是在下方离去,很少穿过或部分通过地球本影,因此,一般情况下就不会发生月食。  
关于月球的知识,还有许多许多。让我们好好学习,解出“未知数”吧!

《我的探索》能写什么探索?

2. 什么是自己的探索?

自我探索的主要内容和方法有哪些
我猜你并不真正了解自我探索的意义与方法。现在市面上流行的自我成长小组不能算是自我探索,只能算是用心理分析,或者用被老师篡改、误读的心理学语言重新编译或建构我们的过去。这样的自我探索充满创伤感,尽管这样的探索背后有所谓的整合与疗伤,但据我的经验,老师把更多精力放在“发现”你的问题,把痊愈的责任更多归属给你自己。这就是为什么自我探索会激发更多的负面情绪,增加人的丧失感——伤口被打开,却没有人告诉他/她怎么把它缝合好。 ­
    自我探索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按照某种理论或言语模型去梳理自己的过去与现在/内心与现实/自我与人际。可这不是探索,而是重新把自己言语化,因为结论是现成的,你只需要知道,不需要思考。尽管这样的重新结构是一种对过去的解放,会在短时间有释放感,不过,新的言语诠释又会像枷锁,让你失去被解放的滋味。你的信里有一个字:“深”,这是经典的精神分析说法。有没有更深的自我,或者有没有确实的自我边界,心理学至今都说不清。人能够知觉到的自我仍然是自我的投影——镜像自我。 ­
    第二种自我探索是对自我觉知。没有言语、分类、对错,没有批评与判断……你能知觉的一切都是自我的部分,宇宙/自然/人与物/存在与虚无/生与死……你能感觉到的都构成你的自我范畴。自我探索就是扩大知觉的能力与范围,类似达摩十年面壁,从对自我的知觉展开对宇宙、生命的探索。 ­
    真正的自我探索是不能借助言语的(心理分析是很暴力的言语)。唯一的工具是感觉;唯一的技术是接纳与认同;要达到的唯一境界是无限。不然,所谓的自我探索出的结果只是言语产物,这样的探索当然还不如那些活得简单,从不对自我探索的人。  ­
自我探索的意义与方法­直陈式: ­
 问题是怎样被提出来的? ­
 被谁提出来的? ­
 在什么情景下?持续多久? ­
 问题是指向谁的?与谁有关? ­
 如果问题有一个规律,是什么? ­
 问题有例外吗? ­
 什么事情促使了这样的例外呢? ­
 有没有什么因素在起阻止或推动作用? ­
 如果问题还有一个原因,会是什么? ­
 什么情形下问题就不是问题? ­
 问题出现后,你与人的关系有没有改变? ­
 问题引起的变化,哪些是你喜欢的? ­
 问题接下来的发展会是怎样? ­
 如果问题还有一个好处会是怎样? ­
 有没有人喜欢你的问题,为什么? ­
 问题会自己消失吗? ­
 有没有什么不受到问题的影响呢? ­
 如果排序的话,哪个问题你是最想率先改变的? ­
 自我探索的意义与方法差异性提问: ­
 对一种行为的不同赋义,行为的对象、场景和时间组织: ­
 谁认为问题还有另外的意义? ­
 如果他真有另外的意义,最大的可能是什么? ­
 你百分之多少认为是问题? ­
 那剩余的百分比是什么? ­
 谁来告诉我,为什么问题在你的面前和他的面前不一样? ­
 为什么今天和明天不同? ­
 为什么问题在家里和家外不一样? ­
 如果你的问题突然消失了,谁最先发现? ­
自我探索的意义与方法澄清沟通三要素中描述-解释-评价间的差异: ­
自我探索的意义与方法同样的问题你怎么看? ­
 如果让你来重述一遍,你认为哪些内容是你一定要说到的? ­
 如果问题有不同意义,你愿意是什么? ­
 问题真的很糟吗?如果没有问题你将会怎样? ­
 有没有谁认为这不是问题? ­
 谁最认为这是问题?谁次之?谁更次之? ­
 如果你认为这是问题的原因,用百分率来表达,你认为有百分之多少是这样的? ­
 剩下百分数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
 如果你认为问题还有另外的解释,那是什么? ­
 自我探索的意义与方法 对过去、现在、将来构成不同的时间的纬度提问: ­
    如果问题早一年出现会是什么样?如果晚一年出现又怎么样?如果问题照此发展三年以后会怎么样?假设十年后问题是否还是问题? ­
 自我探索的意义与方法 假设性提问: ­
1、  针对解决问题的提问: ­
          谁的变化对问题改变有益?如果问题不是这样的话,你们认为问题就不存在了吗? ­
          当没有问题时家庭关系是怎样?有了问题又是怎样? ­
          如果有一天问题消失了,家庭关系又会怎样?与有问题前会不会不同?哪些方面会不同? ­
2、  对例外的提问,扰动疾病观念: ­
          有没有例外的情况?如何来解释这种例外? ­
          如果发生奇迹,问题一下不存在了,怎样看出来,或谁会最先看出来,谁可能不知道? ­
          假如问题解决了,你和他会怎么样?有变化吗? ­
          如果问题好了,你没有变化,那我怎么知道呢? ­
          如果发生一个奇迹,问题消失了,别人怎么看出来? ­
          如果有这样的奇迹,你认为发生了什么最可能引起这样的奇迹? ­
          如果有一个奇迹,问题可以消失了,你希望什么问题最先消失? ­
          如果一个天使kiss你,答应给你一个愿望,你最想得到的愿望是什么? ­
3、针对问题的提问: ­
          如果要努力保持住问题,如何保留得住? ­
          如果你需要有人帮助你才能够保留住问题,谁最有可能帮你把问题维持下来? ­
          如果要让问题更糟糕,你要怎样做? ­
4、  针对未来的提问: ­
          保留一些问题会不会有好处? ­
          如果可能的话,你打算保留多少?或你决定要维持症状(问题)多久? ­
          假如你需要症状时,你要怎么让她回来? ­
          假如你好了,但仍需要父母看到症状该怎么办? ­
          我怎么知道症状是真实的和只是表现的? ­
 自我探索的意义与方法前馈提问: ­
          会不会突然有一天你的问题不再被认为是问题? ­
          如果问题三年或十年都不改变,你还会坚持这样生活吗? ­
          如果这个问题消失了,你还需要有个问题,接下的问题又是什么? ­
          如果有一天,你喜欢上你的问题,你还愿意治疗它吗? ­
 自我探索的意义与方法循环提问: ­
1、对过去和现在的关系的模式和变化的提问 ­
2、把问题的关系特征从固化描述为流动 ­
3、问题描述索解的提问 ­
4、行为者、受害者转换提问。 ­
          问母亲:“你怎样看你儿子与父亲的关系?” ­
          对儿子说:“你猜母亲会怎样来看你和父亲的关系?” ­
          “孩子,如果你给父母的关系打一个分,谁能猜到你会打几分?” ­
          “如果妈妈说父亲对问题负责,你心里不这样看,父亲能猜到吗?” ­
    被问者会从旁观者的态度去描述另外俩人的关系,而被描述者却能得到一个不同他们内心的解释,看到在另一个人的眼中,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与他们自身的感觉不同 ­
          被描述出来的差异包含了极大的信息,扰动了他们对彼此关系的固守态度。 ­
          转换当事人的视觉,让他看到多种可能性,并让家庭内部形成一种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