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石县的经济概况

2024-05-10 21:06

1. 灵石县的经济概况

全县有耕地 38.24万亩,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谷子、豆类、高粱等。经济作物有油料、蔬菜等。森林覆盖面积为27.5万亩。境内矿藏丰富,以煤炭的蕴藏量最多,达97亿吨。此外,石膏、建筑材料、铁、硫磺等地下资源也很丰富。工业有煤炭、硫磺、石膏、水泥、铁、陶瓷、棉织、麻纺、农机、化肥、印刷等。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127亿元,保持年均14%的增长速度;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1431元,达到全省领先水平;五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亿元,年均增长10%;外贸进出口额达到2200万美元,年均增长15%;外来直接投资(境外、市外)达到5000万美元,年均增长3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40亿元,年均增长19.4%;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5%左右;财政总收入超过20亿元,年均增长14%;粮食总产量稳定在5000万公斤左右。2011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灵石县委常委会着眼于确保 “十二五”取得良好开局,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抓住被确定为全省综改试点县和扩权强县试点县的重大机遇,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继续保持了良好发展势态,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了两位数以上增长。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60.5亿元,增长17.5%;财政总收入完成31.22亿元,增长15.6%,绝对额是全市第一、全省第八;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06.8亿元,增长32.42%;固定资产投资 完 成 89.7亿 元 , 增 长23.3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 成 40.03亿 元 , 增 长17.3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259.9元,增长13.1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100元,增长20.32%;民生事业投入3.7亿元;全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24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9.4亿,创历史最好水平。  经过多年的发展,灵石县初步形成了以煤焦、化工、冶金、建材、电力为主的五大骨干产业,为山西省重点发展的八大焦化基地和五大甲醇联产中心,工业经济占全县国民经济比重达到80%。到2010年,全县形成了2100万吨原煤、1500万吨精煤、900万吨焦炭、50万吨甲醇、30万吨焦油加工、20万吨冶金产品、25万吨碳块、200万吨水泥、30万吨石膏建材、100万KW电力装机容量的生产规模。勤劳勇敢的灵石人民抢抓机遇,奋力拼搏,艰苦创业,使全县经济步入了快速健康发展的阶段。十二五期间,灵石人民在县委、政府的领导下,奋力实施“民营兴企、科教兴县、龙头带动、可持续发展”四大战略,全力巩固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非煤高新技术,扎实推进绿色产业,延伸拓展文化旅游产业,正以百倍的热情和争创一流的精神谱写灵石经济发展的新篇章。

灵石县的经济概况

2. 山西省灵石县的来由

灵石县,于隋开皇十年(公元590年)置县,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春秋时属晋;战国时先赵后魏;灵石县本数据来源于地图,最终结果以地图数据为准。秦汉时,先属太原郡,后属河西郡;三国时属魏;晋时属西汉郡;隋初属平周县(今介休县)。隋开皇十年,文帝杨坚北巡挖河道,获一巨石,似铁非铁,似石非石,色苍声铮,以为灵瑞,遂命名为“灵石”,割平周县西南地置为灵石县。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废郡设道, 灵石县属河东道;北宋至道三年(公元997年)改道为路,灵石县属河东路汾州府。元至元二十三年(公元 1286年)创立行省,灵石县属中书省;明洪武九年(公 元1595年)改属冀南道汾府;清初属山西省平阳府。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12年)设霍州,灵石县属霍州管辖,直至清末;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废州设道,灵石县属河东道。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废道直属山西省。1938年成立灵西抗日县政府,归洪赵地区领导。1939年成立灵东抗日县政府,属太岳专区管辖。 1948年6月灵石县解放,成立县人民政府,属榆次专署。1958年灵石、介休、孝义三县合并为介休县,灵石县城改为灵石镇。1961年分县,恢复灵石县建置后 一直归晋中行署管辖。[1]

3. 山西灵石县的介绍

灵石县位于山西省中部,晋中市最南端,北临介休市,南接霍州市,东靠沁源县,西连交口县、孝义市,有“燕冀之御、秦蜀之经”之称。全县国土面积1206平方公里,辖6乡6镇3个社区,291个行政村,总人口26.9万。

山西灵石县的介绍

4. 山西省的·灵石县是怎样得名的??

相传大禹治水在此“打开灵石口,空出晋阳湖”。

灵石县于隋开皇十年(公元590年)置县,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隋初属平周县(今介休市),隋开皇十年,隋文帝杨坚北巡挖河开道,获一巨石,似铁非铁,似石非石,色苍声铮,以为灵瑞,遂命名为“灵石”,割平周县西南地置为灵石县。1948年6月灵石解放,成立县人民政府,属榆次专署。1958年灵石、介休、孝义三县合并为介休县,灵石县改为灵石镇。1961年恢复灵石县建置,属晋中行署管辖。

5. 山西灵石县的资源

县域境内地下矿藏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矿物有煤、铁、石膏、硫铁矿以及铜、钼、钛、钒、钨、稀土等32种稀有金属和非金属矿。其中煤炭、石膏、硫铁矿储量丰富,品质优良。全县含煤面积860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71.3%,地质储量为91亿吨,且品种齐全,多为肥煤、焦煤、瘦煤和气煤,尤为突出的是含灰份在10%以下,含硫1%以下的优质主焦煤达12亿吨,被誉为“煤海瑰宝”。石膏储量达17.2亿吨,矿石纯度达90%-98%,为特级品和一级品,享有灵石“雪花膏”之称,是华北地区第二大石膏矿床。硫铁矿储量达2亿吨,是全国煤系硫铁矿的主产基地之一。灵石县属旱作农业区,平均海拔800米,平均气温界于9.9℃-10.6℃之间,年平均降水量为320-738毫米,平均无霜期界于144-184天之间。全县国土面积180.21万亩,其中农用地86万亩,含耕地52.7万亩(水浇地2万亩),林地32.46万亩,牧草地81万亩;建设用地6.5万亩;未利用地87.5万亩,人均占有耕地约2.2亩森林覆盖率为32.9%。农作物以小麦、玉米、谷子、高粱、豆类、薯类为主,正常年景粮食产量为每亩260斤左右,总产5000万公斤上下。本地主要商品煤炭、硫磺、石膏、水泥、钢铁、生铁铸造、陶瓷、棉纺、农机、化肥、印刷、碳素产品、电石、油料、蔬菜、蜂蜜。本地潜在主要商品铜、钼、钛、钒、钨、稀土。

山西灵石县的资源

6. 山西灵石县属于哪个市

灵石县属于山西省晋中市。位于晋中市最南端,界于太原盆地与临汾盆地之间。东与长治市沁源县为邻,南与临汾市霍州市毗连,西南与临汾市汾西县相望,西北与吕梁市交口县分界,北与吕梁市孝义市接壤,东北与晋中市介休市相衔。
灵石县是山西省转型综改试点县和扩权强县试点县,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国家卫生县城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
截至2020年12月,灵石县下辖6个镇、6个乡和3个社区:翠峰镇、静升镇、两渡镇、夏门镇、南关镇、段纯镇、马和乡、英武乡、王禹乡、坛镇乡、梁家焉乡、交口乡、东城社区、西城社区、北城社区。总面积1206平方千米。

7. 山西灵石县的历史沿革

灵石县,于隋开皇十年(公元590年)置县,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春秋时属晋;战国时先赵后魏;灵石县本数据来源于地图,最终结果以地图数据为准。秦汉时,先属太原郡,后属河西郡;三国时属魏;晋时属西汉郡;隋初属平周县(今介休县)。隋开皇十年,文帝杨坚北巡挖河道,获一巨石,似铁非铁,似石非石,色苍声铮,以为灵瑞,遂命名为“灵石”,割平周县西南地置为灵石县。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废郡设道, 灵石县属河东道;北宋至道三年(公元997年)改道为路,灵石县属河东路汾州府。元至元二十三年(公元 1286年)创立行省,灵石县属中书省;明洪武九年(公 元1595年)改属冀南道汾府;清初属山西省平阳府。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12年)设霍州,灵石县属霍州管辖,直至清末;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废州设道,灵石县属河东道。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废道直属山西省。1938年成立灵西抗日县政府,归洪赵地区领导。1939年成立灵东抗日县政府,属太岳专区管辖。 1948年6月灵石县解放,成立县人民政府,属榆次专署。1958年灵石、介休、孝义三县合并为介休县,灵石县城改为灵石镇。1961年分县,恢复灵石县建置后 一直归晋中行署管辖。[1]

山西灵石县的历史沿革

8. 为什么灵石的gdp迅速增长 超过介休了

(一)因为灵石县在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就达到来127亿元,保持年均14%的增长速度。
(二)灵石县为全国五十个重点产煤县之一。全县共有煤炭生产企业246个,年煤炭产量达2100万吨以上。
(三)介休主要靠运输业,自然资源比不上灵石。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