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安寺的史料记载

2024-05-06 04:14

1. 静安寺的史料记载

 元代周弼《寺记略》 、清代嘉庆《松江府志》、同治《上海县志》和《法华乡志》均有附载,今按《法华乡志》:“华亭东北百里,松江绕焉。有寺在沪渎,曰重玄。大中祥符元年,因避讳改今额为静安。嘉定九年,僧促依以旧基迫近江岸,涛水冲汇,迁于芦浦之泉,即沸井浜也。中流数尺,独深如井,昼夜沸腾,或指为海眼,因寺而异其名。寺之灵验最显著者,西晋建光元年,有二石像浮于江浦,吴县人朱膺,迎置于寺,视其背,则有铭,盖七佛中之二,曰维卫,曰迦叶。后六年,渔者又获两石钵于沙际,大如臼。羯辛稍触之,则变怪辄现,因以为石像供具。佛阁则因异僧智严而立。严有异行骇俗,号虾子僧,常敛蒲草为万余绳,挂诸廊庑,且曰:我将作大缘事。继而示寂。人竞乐施以钱,绳皆满足,阁果成就。是皆传于闾里,著于杂书,彰新者也。自佛法渡江而南,浙西信乡将甚,精蓝净舍,所在布满,究其从始,其最远者,极天监、大同而止。孙吴赤乌十年,康僧会始至建业,建寺以居,谓之建初。此寺实相踵而成焉。自石像既迁于吴门开元寺,而钱氏瑜伽道场卢舍那宝像与永熙、宣和两偈、屹然尚存。双桧偃蹇,如虬如凤,则鲁望、袭美之所题咏也。风恬月淡,钟声梵响,悠扬于沧波浩渺之外,与天无际,安知无石像再浮而致发光彩于芦苇之间哉。华亭吾外氏所宅,少所闻而异焉,故述而为记。”元代至元《嘉禾志》 :“静安寺在府东北一百里,考证元沪渎也。按寺记,吴大帝赤乌中建,号沪渎重玄寺。《景筠石幢记》中,间号永泰禅院。宋祥符元年改今额。”元代寺宁《静安八咏集》杨维桢《序》 :“淞东北去九十里支邑为上海,邑之阴,古伽蓝曰静安,建自吴赤乌年。”钱(才鼎)《静安八咏事迹》中述“赤乌碑”:“孙吴赤乌中,天竺僧康僧会始入建业,创寺曰建初,华亭继有重玄,勒碑记事。宋祥符间,教名静安。至嘉定依师以址薄江,迁是地,碑未徒,而水啮没之。”张抑《重刻静安八咏集后序》 :“静安寺者,建自孙吴赤乌中。”《大明一统志》卷九“松江府”山川沪渎江,在府城西北六十里。松江东泻海而灵恠者,曰沪渎。 《广韵》 ,沪,水名。《白虎通》 ,发源而注海,曰渎。渎上有垒。晋虞潭、袁崧防海寇处。傍有芦浦,俗呼为芦子城。唐皮日休诗;全吴临沧溟,百里到沪渎。涌泉,在上海县静安寺。泉涌如沸,上有亭。宫室讲经室,在静安寺。宋嘉定间,僧仲依尝筑土台,跌坐讲习。元杨瑀诗:华宁不归千载鹤,至今遗迹锁空山。钱岳诗:江月夜摇金篆冷,天岁风送宝花来。寺观静安寺,在上海县治西北一十里。吴赤乌中建,号沪渎重玄寺,宋祥符中改今名。 清代乾隆《上海县志》:“静安教寺,初在沪渎。吴赤乌中建,号重元寺。唐更永泰禅院,宋祥符初改今额。” 静安寺玉佛并非我国最大玉佛,我国最大玉佛应该是辽宁省鞍山市玉佛苑中的玉佛,是世界最大玉佛,被载入吉尼斯世界记录大全2009年12月19日,静安寺15吨纯银浇铸的如来佛祖银身像进驻寺内。大雄宝殿上,未来将添置菩萨、诸弟子等十余座3吨重银像。静安寺的建筑风格是仿明代以前的建筑风格,典型的代表就是斗拱的形制。静安寺很小,却很别致,大雄宝殿后的藏经楼至今尚未完工,完工后的静安寺会更加雄伟辉煌!静安寺的邻居有著名的百乐门、梅龙镇、恒隆等著名娱乐、商业中心,佛门清静之地似乎不再了。每天早上的诵经很好,很有感染力,诸多居士和僧人的制造出一种很有感染力的声效,不妨可以去听听。静安寺的门票150元。 静安寺在近代由禅宗趋向密教,1947年由子孙丛林改为十方选贤制丛林,即方丈不再由本寺和尚师徒继承,而是向全国招聘,选贤能住持。1953年,当时的方丈持松法师在寺内设立真言密宗坛场,复兴了自唐代以来失传的汉地佛教密宗。寺院楼上仍设有密坛,挂有甚多曼茶罗。持松(1894——1972年),俗姓张,湖北荆门人,少年出家,敏而好学,曾住持常熟兴福寺、主持上海华严大学。曾三次去日本求学,习两部大密法,得阿阇黎位。归国后曾在武汉、上海、杭州等地讲经灌顶。持松在抗日战争期间,保持气节,拒绝敌伪诱迫。持松后来曾任中国佛教协会理事、上海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并赴东南亚、南亚诸国访问。一生学通显密,诚为密宗大德,著述有《密教通关》等二十六种行世。 1991年,大雄宝殿重建竣工。殿中供奉的释迦牟尼佛像来自缅甸,纯玉雕成。玉佛高三点八七米,宽二点六米,重一万一千公斤。由于玉佛太高大,奉安时不得不拆除门墙,真可叫“破门而入”了。玉佛的修饰按照汉族传统佛像的样式,面如满月,庄严吉祥,慈和安静。这尊玉佛比著名的玉佛寺中的两尊玉佛要大得多。

静安寺的史料记载

2. 静安寺的历史传说

西晋建兴元年(三一三年),吴淞江上浮起两尊佛像,背上有佛名,吴县信士把佛像迎到了重元寺。唐代改寺院名为永泰禅院,宋代始改为静安寺。寺院的原址在吴淞江(今苏州河)北岸,因江水波涛冲击,危及寺基,乃于南宋嘉定九年(一二一六年)迁至这里。静安寺久经风雨,也不知建了多少次,毁了多少次。比如,太平军东进时,静安寺一带战火连天,巍峨的殿宇被大炮轰成一堆颓垣残壁。后来,由红顶商人胡雪岩的资助,重修山门殿宇,又将山门外的涌泉安置井阑。涌泉,昼夜沸腾,状似温泉,又名海眼,深可通海,有人将之题为天下第六泉,以沸井、涌泉而在天下名泉谱中占据一席之地。“文革”时,静安难逃,庙亦不庙,变成织染厂的天下。拨乱反正之后,大力修复,寺院获得新生。传说静安寺风景独秀,元代诗僧寿宁将寺院之景吟为静安八景,历代文人对此题咏很多而今已灰飞烟灭。虾子潭只留一段趣话:宋代寺僧智俨,一次啖虾一斗。渔公来要他付钱,智俨没钱可付,就将虾子全部吐回寺门前小潭中。虾子居然全活了,但已无芒。此后,潭中便产这种无芒虾,直至一九一九年沸井被填死后,虾便就此绝迹。最后一景涌井也因为修路而被加了盖。变迁近百年来,静安寺周围被逐渐演变成了商业闹市,寺门多被蚕食或被迫出售,寺院规模日小,甚至山门被商店遮蔽。一九四五年,只好另建新山门。寺院现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三圣殿、方丈楼、念佛堂等。

3. 静安寺的历史传说

 西晋建兴元年(三一三年),吴淞江上浮起两尊佛像,背上有佛名,吴县信士把佛像迎到了重元寺。
  唐代改寺院名为永泰禅院,宋代始改为静安寺。
  寺院的原址在吴淞江(今苏州河)北岸,因江水波涛冲击,危及寺基,乃于南宋嘉定九年(一二一六年)迁至这里。
  静安寺久经风雨,也不知建了多少次,毁了多少次。
  比如,太平军东进时,静安寺一带战火连天,巍峨的殿宇被大炮轰成一堆颓垣残壁。
   
  后来,由红顶商人胡雪岩的资助,重修山门殿宇,又将山门外的涌泉安置井阑。
  涌泉,昼夜沸腾,状似温泉,又名海眼,深可通海,有人将之题为天下第六泉,以沸井、涌泉而在天下名泉谱中占据一席之地。
  “文革”时,静安难逃,庙亦不庙,变成织染厂的天下。
  拨乱反正之后,大力修复,寺院获得新生。
  传说
  静安寺风景独秀,元代诗僧寿宁将寺院之景吟为静安八景,历代文人对此题咏很多而今已灰飞烟灭。
  虾子潭只留一段趣话:宋代寺僧智俨,一次啖虾一斗。
  渔公来要他付钱,智俨没钱可付,就将虾子全部吐回寺门前小潭中。
  虾子居然全活了,但已无芒。
  此后,潭中便产这种无芒虾,直至一九一九年沸井被填死后,虾便就此绝迹。
  最后一景涌井也因为修路而被加了盖。
  变迁
  近百年来,静安寺周围被逐渐演变成了商业闹市,寺门多被蚕食或被迫出售,寺院规模日小,甚至山门被商店遮蔽。
  一九四五年,只好另建新山门。
  寺院现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三圣殿、方丈楼、念佛堂等。
  
   

静安寺的历史传说

4. 静安区的历史沿革

静安境域成陆于晋唐之间。唐天宝十年(751年),境地属华亭县高昌乡,北依吴淞江(苏州河),南濒北长浜。境内有东西芦浦和涌泉浜、石浜等诸多河流,更有名胜涌泉,亦名沸井浜。据南宋《云间志》载:“沸井浜在沪渎东,西有芦浦,中间一水相通,有数尺许,特深如井。然水腾涌,昼夜不息。”清同治元年(1862年),英租界向西越界修筑的第一条马路,便是通向静安寺的涌泉路(华名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同年,又以静安寺为起点,向南修筑徐家汇路(后名海格路,今华山路),向北修筑极司非而路(今万航渡路)。以后,向西又修筑愚园路和大西路(今延安西路),遂使静安寺地区逐渐成为上海市西郊的交通枢纽。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公共租界扩界,境地自静安寺(向北划一直线至小沙渡)以东地区全部划入公共租界。民国3年(1914年),法租界扩张,将境内长浜路(延安中路)、徐家汇路(华山路)以南地区全部划为法租界。至此,境地成为三界(公共租界占65%、法租界占10%、华界占25%)分治的局面,静安寺地区则是三界交汇之处。民国26年8月,淞沪战役爆发,租界成为“孤岛”,大批难民拥进租界,人口急剧上升,经济畸形发展。民国30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侵华日军占领租界。民国32年8月,汪伪政府“接收”租界,将公共租界改称第一区,法租界改称第八区。民国34年12月,国民政府按原警区设32个行政区,境地分属第十(静安)区、第十一(新成)区和第十二(江宁)区。1949年5月上海解放,5月30日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静安、新成、江宁区,区划未作变动,但接管时将静安区改名为静安寺区。1950年6月28日,静安寺区复改称为静安区。1956年2月,静安区建制撤销,以常德路、富民路为界,东境并入新成区,西境并入长宁区。1959年12月3日,中共上海市委决定再次调整市区区划,撤销新成、江宁区建制,将江宁区全部、新成区成都路以西地区以及长宁区镇宁路以东地区合并重新建立静安区。1960年1月,静安区正式成立。全区划分为14个街道办事处,1961年12月18日,将14个街道办事处调整为8个。1964年9月,又调整为10个街道办事处。1994年10月境内街道办事处建制调整,华山路与愚园路、万航渡路与余姚路、康定路与江宁路、武定路与张家宅、威海路与延安中路街道办事处分别合并为静安寺、曹家渡、江宁路、石门二路、南京西路等五个街道办事处。 2015年9月,静安区和闸北区同时召开区党政负责干部会议。会上宣布,静安区与闸北区撤二建一,建设新“静安区”,区政府目前设在常德路370号。撤二建一后,两区强强联合,建立联合党委,下设三个党组。“撤二建一”的具体方案还需等中央审批。 2015年10月16日,根据上海官方媒体《闸北报》消息,9月29日在闸北区政府十五届十二次全会上,区委书记、区长安路生作了全会的主题报告,其中在要求全面完成年度目标和“十二五”规划任务时,他着重提到“确保闸北静安两区‘拆二建一’工作平稳有序。 2015年11月4日上午,上海市委、市政府举行撤销闸北区、静安区设立新的静安区工作大会,正式宣布闸北静安两区合并。合并方案于2015年10月由国务院正式批复。

5. 静海寺的历史沿革

静海寺建于何时,有两种说法。一说为明成祖敕建。当郑和第三次下西洋(永乐七年,1409年)返国时(1411年),明成祖朱棣为彰昭郑和扬大明国力雄厚,厚往薄来,使“海外平服”之丰功;同时为供奉郑和带回的罗汉画像、佛牙、玉玩,种植稀异树种如西府海棠等,敕建静海寺。近年严中对此说提出质疑,认为静海寺是明仁宗于洪熙元年郑和守备南京时敕建并赐名“静海”的,是为了“昭太宗皇帝圣德”,因为是朱棣“命使(郑和)航海”的。至于“成祖敕建“说,严中认为乃自晚清至今一些修志者误解前代方志所致。明成祖是在郑和六下西洋回来后的1424年去世的。明仁宗朱高炽继位后,对派船出航的热情似乎没有成祖高,于是郑和就被任命为南京守备。无论静海寺是否此时建的,郑和此时却住在静海寺。初建时的静海寺规模宏大,有大雄宝殿和天王、正佛、观音、伽蓝、轮藏、弥勒、祖师等殿宇,环之以钟楼、井亭、观音阁、华严楼、玩咸亭、三宿岩等建筑和景观,连同方丈室、僧房,占地2万多平方米,崇殿耸翠,飞阁翔丹,盈视饱览,宏丽壮观。十六世纪中叶,李时珍编纂《本草纲目》游历天下,曾在静海寺考察海外药材,如乳香、没药、血竭等。号称“金陵律寺之冠”的静海寺此时可谓名垂青史,殊荣非常。此后的百年间,静海寺几经沧桑。清咸丰年间和1937年日军侵占南京期间惨遭兵乱,大殿建筑荡然无存,只剩下一堆残垣断壁和几间残破的僧房。静海寺的兴废,无言地诉说着中华民族百年来的蒙受的屈辱。曾几何时,这里香客如云,佛轮常转,但香火终于敌不过战火的淫威。1 8 4 2 年鸦片战争期间,腐败的清政府迫于英帝国主义坚船利炮的威逼,与英军在古静海寺内议定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意向。又在泊于长江下关江面的英国军舰“康华丽”号上,正式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南京条约》,将中国的香港岛割让给大英帝国。中国人在“弱国无外交”、“落后要挨打”的铁律下,蒙受着长达一百五十五年的奇耻大辱。静海寺也从此与香港岛有了不解之缘,鸦片战争也成为中国近代史起点的象征,静海寺建成之后,因年久蠹坏曾于明正德、万历、清乾隆年间三次重修。据记载,正德年间重修后,静海寺有四殿、六堂、四亭,还有方丈室、楼、阁、画廊等。明清时静海寺规模宏大,号称金陵律寺之冠、金陵八大寺之最。静海寺中曾供奉郑和在洪熙元年守备南京期间为纪念永乐年间六下西洋而铸造的一尊铜鼎,该鼎在清道光年间仍供奉于寺中。静海寺内还曾供奉郑和塑像,至清咸丰、同治年间犹存。1832年(道光十二年)二月,静海寺被大火焚毁,仅剩山门天王殿,后得以重建。 1840年6月,英国悍然发动了侵华战争,史称鸦片战争。1842年英军侵犯南京,清政府被迫在静海寺与英国政府议约,双方共在寺内议约四次。8月29日在英军旗舰“康华丽”号上正式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静海寺因此成为中国近代史起点的象征。五百多年间,静海寺历经灾难与战火,解放之后仅乘偏殿数间。1987年在旧址复建628平方米的仿明建筑,由于不是原貌的修复,故称为“古静海寺旧址”,1990年被辟为《南京条约》史料陈列馆。为了迎接香港回归,1996年底,进行了扩建,使陈列馆的占地总面积达到2800平方米。整体建筑具有江南园林风格,古朴典雅。举世闻名的明城墙依伴着狮子山蜿蜒而过,像一幅展开的历史画卷,静海寺恰似画面上独特的一景。静海寺集荣辱于一身,是极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场所,1997年被评为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院内有“三宿岩”、“天妃宫碑”、铜镜“史鉴”和警世钟等景点。

静海寺的历史沿革

6. 静安区的历史沿革

 静安境域成陆于晋唐之间。
  唐天宝十年(751年),境地属华亭县高昌乡,北依吴淞江(苏州河),南濒北长浜。
  境内有东西芦浦和涌泉浜、石浜等诸多河流,更有名胜涌泉,亦名沸井浜。
  据南宋《云间志》载:“沸井浜在沪渎东,西有芦浦,中间一水相通,有数尺许,特深如井。
  然水腾涌,昼夜不息。”
   
  清同治元年(1862年),英租界向西越界修筑的第一条马路,便是通向静安寺的涌泉路(华名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
  同年,又以静安寺为起点,向南修筑徐家汇路(后名海格路,今华山路),向北修筑极司非而路(今万航渡路)。
  以后,向西又修筑愚园路和大西路(今延安西路),遂使静安寺地区逐渐成为上海市西郊的交通枢纽。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公共租界扩界,境地自静安寺(向北划一直线至小沙渡)以东地区全部划入公共租界。
  民国3年(1914年),法租界扩张,将境内长浜路(延安中路)、徐家汇路(华山路)以南地区全部划为法租界。
  至此,境地成为三界(公共租界占65%、法租界占10%、华界占25%)分治的局面,静安寺地区则是三界交汇之处。
  民国26年8月,淞沪战役爆发,租界成为“孤岛”,大批难民拥进租界,人口急剧上升,经济畸形发展。
  民国30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侵华日军占领租界。
  民国32年8月,汪伪 *** “接收”租界,将公共租界改称第一区,法租界改称第八区。
  民国34年12月,国民 *** 按原警区设32个行政区,境地分属第十(静安)区、第十一(新成)区和第十二(江宁)区。
  1949年5月上海解放,5月30日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静安、新成、江宁区,区划未作变动,但接管时将静安区改名为静安寺区。
  1950年6月28日,静安寺区复改称为静安区。
  1956年2月,静安区建制撤销,以常德路、富民路为界,东境并入新成区,西境并入长宁区。
  1959年12月3日, *** 上海市委决定再次调整市区区划,撤销新成、江宁区建制,将江宁区全部、新成区成都路以西地区以及长宁区镇宁路以东地区合并重新建立静安区。
  1960年1月,静安区正式成立。
  全区划分为14个街道办事处,1961年12月18日,将14个街道办事处调整为8个。
  1964年9月,又调整为10个街道办事处。
  1994年10月境内街道办事处建制调整,华山路与愚园路、万航渡路与余姚路、康定路与江宁路、武定路与张家宅、威海路与延安中路街道办事处分别合并为静安寺、曹家渡、江宁路、石门二路、南京西路等五个街道办事处。
  
  2015年9月,静安区和闸北区同时召开区党政负责干部会议。
  会上宣布,静安区与闸北区撤二建一,建设新“静安区”,区 *** 目前设在常德路370号。
  撤二建一后,两区强强联合,建立联合党委,下设三个党组。
  “撤二建一”的具体方案还需等中央审批。
  
  2015年10月16日,根据上海官方媒体《闸北报》消息,9月29日在闸北区 *** 十五届十二次全会上,区委书记、区长安路生作了全会的主题报告,其中在要求全面完成年度目标和“十二五”规划任务时,他着重提到“确保闸北静安两区‘拆二建一’工作平稳有序。
  
  2015年11月4日上午,上海市委、市 *** 举行撤销闸北区、静安区设立新的静安区工作大会,正式宣布闸北静安两区合并。
  合并方案于2015年10月由国务院正式批复。
  
   

7. 静安寺的介绍

静安寺,位于上海市静安区南京西路1686号,南邻南京西路,西邻万航渡路,北依愚园路。是上海市的著名的真言宗古刹之一,也是上海最古老的佛寺。静安寺其历史最早可追溯至三国孙吴赤乌年间,初名沪渎重玄寺。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更名静安寺。南宋嘉定九年(1216年),寺从吴淞江畔迁入境内芦浦沸井浜边(今南京西路1686号),早于上海建城。静安古寺毁于十年动乱时期,1984年以后,静安寺逐步开始恢复重建,1991年,基本修复到民国时期规模。后又开始扩建,总建筑面积达2.2万平方米,建筑群终成今制,整个庙宇形成前寺后塔的格局。

静安寺的介绍

8. 静安公园的历史沿革

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公共租界工部局在此辟建静安寺路公墓,俗称“外国坟山”,1953年市人民政府投资18万元将公墓改建成公园,1955年10月3日开放。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公园毗邻的中共上海市委办公楼受到冲击,园西草坪辟作大字报张贴区,成排的芦席棚上贴满大字报,园内人流如潮,秩序紊乱,树木花草大部被践踏。1971~1972年在园内建地下防空工程,公园停止开放,绿化再次遭到破坏。1973年起进行全面改建,利用挖防空工程的出土改造地形,调整了绿化布局,新建售品部、长廊,重新整修道路、下水道。1974年底,延安饭店将借用的原静安寺公墓的礼堂、火化间等房屋、场地(占地2000平方米)归还公园。1978年拆除礼堂及火化间,就地新建面积220平方米的两层楼茶室、100平方米的地下室和100平方米的露天舞台,在东部新建237平方米的电动游戏转马场。 1998年10月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政府决定,以地铁2号线延安路高架建设为契机,对静安公园实施改建,旨在营造一个以人为本,具有现代园林特色和历史文化内涵的集休闲、健身、娱乐、观赏、旅游于一体的敞开式都市花园。公园由日本建筑设计事务所设计,上海静安区园林绿化发展有限公司施工。1999年9月25日改建竣工后实行免费对外开放。2000年至2001年获得上海市园林系统“双优公园”、上海市 “七不”文明公园、上海市文明单位称号。 2009年,根据《上海市绿化行业社会公众满意评价调查报告》,静安公园等10个公园市民最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