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024-05-18 10:45

1. 怎么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这个“通道”是什么呢?又怎么“对接”呢? ◆多年来,我们经常说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是究竟怎样结合的问题,人们关注的比较少,主要停留在提法上,“口号式”的比较多,严重制约了理论的实施。这也同时说明一种情况,就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对此理解透彻的。理解这个问题,我想应该从两个角度展开。一个角度是“理论与实践”的理解层面,这首先要弄清楚理论与实践究竟是什么关系,这是首要的,也应该是必须解决的问题。 ◇有这种情况。那这么说是理解的层次吗?我认为是输入和输出的关系吧?还是指导和研究的关系呢? ◆也可以这么理解。理论能够有效指导实践,而实践又能验证理论的可行性。在当前,我们所从事的是现代教育,现代教育是以一定理论作支撑的,并以理论作指导的。如果哪位教师拒绝理论,实际上就是拒绝进步。因此,有专家提出:“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指出了理论的重要性和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但是在实践层面看,尽管都在强调理论指导实践,实际上理论和实践却常常是剥离的,很多实践不被理论所指导,出现理论和实践“两层皮”, 在很大程度上没有做到相结合。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效对接。 ◇是这样的。有时理论和实践之间不是对接的,那么实行起来有偏差怎么办? 教学中遇到这样的情况应该怎么解决呢? ◆你以上所说的,就是下边我想要说的另一个角度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出现实践不用理论指导,理论也不能指导实践的现象。究其原因,不是理论不对头,也不是实践不需要理论指导,而是在操作层面,人为地将理论与实践拉得很远,尽管有理论指导实践的愿望,却是事与愿违。 ◇那就是我们实践理论的人要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了,让理论的力量在实践的层面上开花结果。 ◆以上只是一种现象分析。事实上,理论确实距离教师所能接受的程度有相当的距离。出现这种现象怎么办?这个时侯,就要想到理论与实践有效对接的问题。如果再划分层次,那就是将理论进行有效、透彻地解读,甚至是分解,让理论形成在与教师教学实践接近的另一个层面上。就象鉴赏文艺作品一样,剖析内涵,挖掘主旨,增强感悟,让更多的人产生共鸣。 ◇就是缩短理论和实践的距离,应该是对接的交点吧? ◆是的。再进一步讲,当前专家所进行的指导与引领,与我们普通教师所能接受的程度还有相当的距离。听了专家的讲座,往往出现“听起来感动,说起来激动,做起来不动”的现象。为什么呢? 不是专家引领的路子不对头,而是很多专家并不十分清楚我们基层普通教师的业务素养究竟有多高,专家们对教师专业素养的判断比较理想化。因此,专家所进行的专业引领往往和我们教师的实践找不到结合点,也就不能做到相结合。 ◇教师没有找到和自己实际情况相应的结合点,这是实际情况,专家们或许有站得高、看得远的感觉吧。 ◆还有另外一种情况,我们在培训时,也往往对很多理论照本宣科,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所传导出的理论当然也就大打折扣,更谈不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了。这个时侯,我们就不能等待观望,就要寻找哪个层面适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结合点。 ◇理想化不能只作为一种追求,应该快速找到结合的方式方法才对,不然就成了实现共产主义的遥远目标了吗? ◆你理解得很正确。从你的说法上,可以引出现在正进行科学发展观的学习,那么我们所做的具体工作是不是在运用科学发展观呢?其实也是。如果按照条文去生硬套用,也会出现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现象。当它们出现两层皮的现象的时候,问题就很多了。我在博客中所作的分析与表述,其实就是对一些理论进行二次解读,降低一个层次,与教学实践更为接近,让教师容易理解和运用。 ◇我认为也是这样。我看到了那些博文,完全是为教师的教学实践指明了方向。 ◆那么这个“对接”由谁来进行呢?我想还应该由教育教学管理层的人员进行解读、分解、细化来完成。只有这样,才更接近教师的实践层面。在这个层面,如果教师能够理解和运用,也就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效对接”。反过来说,“对接”上了效果就一定出现了吗? 那也不一定,还需要教师进行内化,化作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工作行为。因此还需要教师积极参与进来才能真正完成。 ◇明白了。就象您以前说的那样,不能抱怨,明知条件和实际情况已经这样了,只能想方设法地解决问题才是最佳途径。 ◆是的。实际上,对于很多概念与要求,教师还都没有真正理解到位。比如,“有感情朗读课文”,很多教师理解为就是流利地读课文,或者是有节奏地读课文,或者是“拿腔作调”地读课文,使情感游离于文本之外,只是注重了朗读技巧,而情感极其苍白。其实不然。这个要求,是让学生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文本当中,以情促读。课标中有这方面的要求,但是教师在理解上还与课标要求有距离,类似的问题这也需要进行二次解读的。 ◇我打个比方理解这件事,就象唱歌的人不是仅仅识谱、定调,还要有汹涌澎湃的真情,这样的歌声才能感人。共鸣从这里说起吧? ◆是的。唱歌讲究声情并茂,读课文的要求也在此。共鸣是文艺作品的内涵与欣赏者产生理解的一致性,并出现非常强烈感受的那种体验。 ◇教学不也应该有共鸣吗?我觉得良好的教学氛围也可以出现的。 ◆是的,可以这样说。与文本对话,如果产生共鸣,那将是最佳效果。我认为,只有对一些理论和理念进行深入解读,破解条文性的表述,让教师能够充分分解到教学实践当中,那才实现了有效对接。否则,只是对理论的翻版。因此,我所说的“理论与实践的有效对接”,就是这个意思。这个对接工作,主要要由管理者来做,由不同层次的管理者来做。 ◇那就是深刻的理解了,复印的效果没价值,任何东西都要靠自己深层次的思考,才能真正受益。谢谢您富有哲理性的解释,我懂了。 ◆是的。我曾经和有些人说过,说起理论表述,好象谁都能看懂和理解,因为谁都认识字。但是其实内涵并不是所有人都能领会的,所理解的往往是表层意义,缺乏深刻性,也就不能领悟到内涵。认识——了解——理解——领会——掌握——运用,这应该是循序渐进的思维过程和思维环节。因此,从这几个环节上来分析,很多人对一些理论和概念的理解和把握,只停留在前几个环节上,并没有深刻到后几个环节。 ◇我今天还和学生说呢,“天下文学一大抄,抄到妙处最为高,妙在何处?”我解释为您说的那样,就是内化衍生出自己的新的东西, 这也是别人所拿不走的。 ◆有一定道理。就象古人的背诵,其实也是一种内化过程,背的东西多了,自然而然地也会写了。 ◇真是这样的。

怎么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 怎么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尤其是技术类的工作,只有懂了理论才能去实践、去处理问题。管理类工作也是,也需要边摸索边在工作中发现问题,思考、并且去书本中理论中去求索。
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二者缺一不可,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理论是实践的基础。理论是前人实践的总结,但需要在新的实践中不断完善。实践是理论学习的目的。实践出真知,实践才是检验理论的唯一途径。实践是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实践,可以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会有思想性、经验性和规律性的收获。
两者只有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用理论去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创新理论。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3.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得就是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日常工作中,我们既需要经验与理论的学习,还要把知识内化于心,运用到实践中去。比如服务行业,就要精准摸透客户的心理需求,学会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思考,你才能做到让客户满意。
  
       如何在服务行业做好,我觉得必不可少的是学习,用心,还要对它充满热情。当然,最为新手,理论知识的学习是第一位的。只有对工作有了扎实的基本功,才能在后面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再比如阅读与生活。你读了再多的书,知道了再多的理论,说起来头头是道,条理分明,但你没有运用到实践中去,没有运用到生活中去,你的生活还是老样子,既没有改变心态,也没有改变行为。那你就没有把知识内化于心,脱离了实践的运用,理论再多也是白搭。
  
       我们为什么要阅读?因为她能愉悦我们的身心,陶冶我们的情操。这是精神层面的,当然还有实际层面的,她能改善我们的生活,提高我们的收入。那如何改善生活、提高收入?就需要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来,不断完善自己的为人处事之道,提升自己的幸福感。
  
       世间万物,皆有利有弊。不能只看到她的长处,舍去她的弊端,而应扬长避短,发挥出她最大的优势。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运用,你离幸福会更进一步。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4.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019年1月31日 星期四 天气晴
   欢迎来到老道说道。
   再好的理论不实践下,永远不知道到底学会了没有,实践是相当重要的,出问题不是坏事,只不过是对某个知识点理解有欠缺罢了。
   理论其实也是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想想看其实只不过是为了更好的指导其他人工作,所以理论一定是有局限性的,每个人的理解肯定会有偏差。每个作者都是根据自己的角度总结出来的经验,一旦实践者理解错了,实践中肯定是要出错了。
    1、理论的由来    最早的人们应该是不知道什么理论这东西的,只有到了文字的出现,人们才开始学习文字,再通过文字进行传播知识。那么为什么要总结出理论,我觉得就是为了生产,为了传播。如果说做一个事情,得一个个教那是很费劲的。
   因为费劲,所以人们就总结出要点出来,成为了理论,进行传播。人总是会死,如果一个人有很好的理论指导,但是没有流传下来,那也是很遗憾的,这其实也是理论的由来。
   现在我们做很多的事情都可以有参考书,其实也是因为那些人用文字的形式进行了传播。喜欢读书的人是非常聪明的,因为书上有很多的知识,这些知识会在我们的生活工作中成为一种理论指导。
    2、实践很重要    能写出具有指导意义的内容,这部分人一定得是经历过,实践过的。如果一个人不实践,那么写出来的东西一定是经不起考验的。很快就会被大家所识破,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书能够成为经典的原因。
   如果读了很多的书,学了很多的知识,但不会到生活工作中去应用,那么学再多也只不过是纸上谈兵。
   最近其实我碰到了一个很难的问题,就是在实践中才显现出来的,所以我前几天写了一篇文章 《不碰到点事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 ,当时我是很奔溃的,一直找不到解决的方法。
   接下来就是第二天又写了一篇 《每天进步一点点》 。那是我碰到问题后有了一点点的进展,所以我内心还是有些缓解,而且我不断激励自己,告诉自己问题会解决的。直到今天问题被彻底的解决了,感觉这个历程还是很艰辛的,但这种心理暗示真的很有用。
   我感悟很多,我要感谢这次经历,让我知道怎么面对问题,让我明白只要一点点的进步那也是美好的,至少向前迈进了。说实在的,内心还是要经历很多的,从奔溃到缓解再到兴奋,这就是成长,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有这种体会。
    3、两者的结合    当实践中得不到突破,一定是理论上理解不够。当我发现实践得差不多没有进展,我选择转战知识点的学习,我知道焦虑是没有用的,所以我静下来学习知识点,也正是我用学习的心态,重新整理知识,让我发现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只有理论是不行的,这样不能进行生产。只有实践也是不行的,缺乏理论会遇到瓶颈。所以我从经历的这个事情中,我领悟到,我们个人的成长其实也是如此,我们要明白更多的人生道理,再用我们的身心去身体力行。
   成长一定是要两者的结合的,如果我一味的看书,不去做事,自我的提升一定会遇到问题,因为纯知识的东西如果比较深入的点,没有实践是领悟不到的。就好比武林高手再获得武功秘籍,如果他们不进行修炼是白费功夫的,反过来,只苦练没有秘籍的指导,那也提升不了。
   人生其实就是一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当这个做得很好的时候,你的成长速度就比别人快很多。
    看更多书,做更多事,这就是成长。 
   老道说道,到中悟性。感谢有你,希望你有好心情,你的关注、点赞、留言会使我更加有动力,输出更多有价值的内容。

5. 理论与实践怎么结合 怎样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1、理论到实践的推理思维。理论是由前辈的实践总结和学习得来,由于推出理论的时代物质生活事件的变化,现在未必适用,这就要求我们要有推理思维。 
 
 2、三段论的推理思维。大前提的条件是理论理论知识,小前提是现在发生的实际情况,推出现在情况的结论。好好学习可以考上大学是理论,小明好好学习了,推导出小明可以考上大学。 
 
 3、如何提高理论认识。三段论需要有强大的理论做铺垫才能推到出现在的结论,对事物作出评价,要提高理论就要在实际生活工作中不断总结,总结出自己的理论和套路。 
 
 4、不断的吸收新血液。问池那得清如兮,唯有源头水自来,要由高深的理论,就要不断的学习,以前人们常说一碗水端平,一视同仁,现在人们主张搞定关键人物,擒贼擒王,这些观念都是在不断的变化、发展中的。 
 
 5、分级分类总结理论。现实生活中终会遇到各种稀奇古怪的事件,自己不了解,不认识,就像考试遇到自己不会的题一样感到大脑一片空白,无从下手。 
 
 6、边学习边思考。孔子曰“思而不学则怠,学而不思则罔”,只是读书尽信书不思考就会茫然,还不如没有书,只有一边思考一边学习才能学学以致用。

理论与实践怎么结合 怎样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6. 理论为什么要与实践相结合?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曾经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9页)
马克思这段名言所体现的哲学思想就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话中有两个主句,即“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和“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会变成物质力量”。这两句话讲了两层意思,前者是说“理论不能代替实践”,后者是说“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7. 理论有哪些,理论与实践如何结合

1。理论
人们把在实践中获得的认识和经验加以概括和总结所形成的某一领域的知识休系就是理论。
科学的理论是从客观实际中抽象出来,又在客观实际中得到了证明的,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本质及其规律的理论。
2.理论和实践的辩证关系
(1)实践是理论的基础,即实践对理论具有决定作用。
(2)理论对实践有反作用,科学的理论对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错误的理论则有阻碍作用。
(3)理论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的,不能任意割裂两者的辩证关系,孤立地强调一个方面。
3.科学的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1)它透过事物的现象,抓住了事物的本质,抓住了事物内在的必然联系。反映了事物发展规律,因而能够使我们综观全局,高瞻远瞩,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确定事物前进的方向,从而指导人们的实践。
(2)能提供科学的方法,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给人们探求真理提供科学的认识工具。
(3)能成为人们解放思想、破除迷信的思想武器。
科学的理论是人们在实践中不可缺少的。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
4.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①理论必须和实践相结合,因为:一方面,实践只有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才能达到改造客观世界的目的,另一方面,理论只有同实践相结合,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才能变为物质力量。再好的理论如果不和实践相结合,也是毫无意义的。
②要做到理论和实践的正确的结合,必须坚持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厉史的统一。
理论所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事物的共性。而客观事物是千差万别的,有着生动的、丰富的个性,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囚此,必须运用理论,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把理论和活生生的具体一事物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统一。
任何理论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客观事物都是在变化、发展的,实践也是发展的。因此,理论一定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以符合变化了的客观情况,做到理论和实践的历史的统一。
理论和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则。
③要努力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首先,必须掌握理论。没有理论,就谈不上什么联系实际。因此,我们姿努力学习古今中外一切有价值的科学理论。那种轻视理论,特别是轻视社会科学理论的态度是错误的。
其次,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把理论和实践紧密联系起来。

理论有哪些,理论与实践如何结合

8. 实践与理论的关系

实践是理论的基础,即实践对理论具有决定作用。理论对实践有反作用,科学的理论对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错误的理论则有阻碍作用。理论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的,不能任意割裂两者的辩证关系,孤立地强调一个方面。
理论所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事物的共性。而客观事物是千差万别的,有着生动的、丰富的个性,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囚此,必须运用理论,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把理论和活生生的具体一事物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统一。
任何理论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客观事物都是在变化、发展的,实践也是发展的。因此,理论一定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以符合变化了的客观情况,做到理论和实践的历史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