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审计执行国家预算单位

2024-05-05 02:15

1. 如何审计执行国家预算单位

一、预算编制常见问题及查证方法
  (一)少报、瞒报和漏报收入项目。一是未将上年的公用经费、项目结余资金纳入年初预算管理,编制入当年的部门预算。此类问题应审查上年经常性结余、专项结余账户账面余额和年终预算收支调入往来账户金额,采用比较法对比账面金额与预算收入编制、批复表中的上年结余金额的一致性,确定判断上年结余纳入年初预算的完整性。二是未将预算外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纳入预算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其他收入全部纳入收入预算编制。查阅部门收费许可文件、许可证及经营业务,掌握部门的收费项目及经营项目,并查阅上年度部门收入决算报表;将上述资料反映的部门收入项目、金额与编制的收入预算对比,查找出是否少报、瞒报和漏报收入。
  (二)项目预算编制不细化、不具体。年初项目预算未编制到具体项目和用款单位,项目设立统笼、流于形式,如某区教委在部门预算编制中以“中小学校危房整治”项目名义申报项目资金,但未落实到具体的学校和危房上。此类问题主要查证方法:查阅部门项目编制说明、预算编制表、项目设立依据、立项审批和财政预算批复文件等资料,对比部门预算编制与财政批复资料,查找出预算不细化的项目与金额,并重点审查此类项目资金安排、拨付和项目完成情况,若存在拨付不及时、资金大额结余或项目进度迟缓等问题,来进一步印证此项目预算编制的不细化。
  (三)多报部门预算。部门在编制预算时,将部门的超编人员、所属非预算单位人员、已报废的车辆数量编入部门基本经费预算,形成多报公用经费。应审查部门上年末编制、实有人数,查阅编委人员编制文件和上年12月人员工资发放表,审查固定资产登记簿和卡片及资产清查资料,抽查车辆、实物数量;与预算编制、批复表中人员、实物数量是否多计,确定多报预算金额。
  二、预算执行常见问题及查证方法
  (一)向下属单位批复预算不及时、截留二级部门预算资金。部门预算经人大审查、财政批复后,主管部门未按规定及时向所属二级单位批复预算,本级预留、截留二级部门预算资金;随意调整预算科目与项目,擅自改变预算资金用途,特别是专项资金用途等问题。按照财政批复的部门预算要求,对比向下属单位批复预算文件,审查特定和非特定项目数量、金额两批复的一致性,批复时间是否超过规定时间;若故意延误批复时间,向下批复项目数量、金额少于财政批复项目及金额,可判定为批复不及时和故意截留预算资金。
  (二)向下属单位拨付预算资金不及时、不合理,无预算拨款。预算资金分配拨付不合理,未按照预算管理权限和所属单位职责任务等分配预算资金,未细化落实到具体单位和项目,或将资金安排拨付给非预算单位等不属于部门预算范围的事项,拨付不及时影响项目进度和事业发展。审查与下级单位往来、银行存款等账户,查阅资金拨付、入账时间,对照项目完成计划和实施进度资料,确定资金拨付金额与项目完成量是否一致;项目性质、资金额度的分配与所属部门单位的职责相关联程度,是否具有正相关,确定分配是否合理;审查拨出经费账户记录,检查拨给单位是否属于本部门所属预算单位,审查单位设立的批复文件等资料,确定是否属于非预算单位。
  (三)违规收费、罚款。未经国家批准擅自设立收费项目,征收国家明令禁止的项目,无证收费,以及乱收费、乱罚款、超标准、超范围或应征未征、随意减免非税收入等。审查部门收费项目的审批文件和收费许可证,抽取部分收费票据和收费台账,对照部门执行标准和范围,审查是否存在多收费、乱收费;全年应收额与实收额对比,并抽查部分缴费单位及个人缴费金额与收费标准对比,确定是否存在应征未征或随意减免的问题。
  (四)未执行“收缴分离”和“收支两条线”规定。执收执罚收入未严格执行收缴分离、票款分离和收支两条线的规定,纳入财政预算内外管理的收入未全额及时缴入国库和财政专户,违规开设过渡户隐瞒拖欠、坐收坐支、转移、截留财政收入。审查收入过渡户开设的审批依据,过渡户资金解缴与规定按时间比较,是否存在拖欠;查阅收费票据月报表和票据领销登记簿,对比报表收费金额与暂存款账户、收入过渡户收入金额是否相等,判断收费与入账金额的一致性;审查暂存款账户核算的支出,查阅支出会计凭证,是属于款项解缴或直接列支费用,审查暂存款账户月(年)末余额,对长期挂账的资金进行询问了解相关人员,判别是否违反收支两条线规定或截留财政收入。
  (五)收费票据管理及使用不合规。财政票据领用发放未实行领销存登记,票据管理内控制度不健全,存在漏洞,未做到月清月结和票款同行,用自购、自制或其他票据乱收费。查阅票据核算管理电子数据或领销存登记簿台账等资料,盘点票据实存数与账存数是否相等,查阅票据管理制度,对制度的执行进行实行实质性测试,判断制度控制、执行的有效性。
  (六)挤占挪用项目资金或专项资金。将与本项目无关和不应由本项目承担的事项费用等在该项目资金中列支,形成挤占项目资金;将本项目(专项)资金挪用于其他项目、基本建设或职工福利等,形成挪用项目(专项)资金。查阅项目资金、专项资金的使用范围和用途等文件资料,审查项目(专项)支出明细账户,调查核实列支的会计记录与实际事实,追踪资金流向和使用,核实支出的真实合规性;核实项目完成程度并与年初计划比较,分析项目未完成的原因;判断是否存在挤占或挪用项目(专项)资金。
  (七)违反政府采购规定列支。部门自行购置属于政府采购目录规定的办公设备、建设工程、货物及服务,未按规定实行政府采购。查阅年度政府采购目录及限额和相关集中统一采购规定,审查支出账户购置设备、货物等会计凭证记录事项,查阅相应的购销合同、购置审批、验收记录及付款方式等财会、文书资料,累加自行购置设备支付金额,确定违规采购行为和金额。
  (八)转移、截留财政资金。将项目资金拨付给下属单位或非预算单位用于与本项目无关的事项上,转移财政资金使用范围和用途;通过虚假的业务往来,将部门资金支付给经济业务提供单位,再由对方将资金陆续转回并用于其他非正常支出或留作他用,达到转移、截留目的。审查拨出经费账户记录,查阅拨款的依据及预算批复,调查收款单位的入账记录;查阅经济业务的合同、签证、验收、入库等资料,调查对方的入账记录,审查异常的往来款项,厘清资金的流出流入,判断经济业务的真实性。
  (九)私设“小金库”和“账外账”。年终将预算结余资金,通过编制虚假的经济事项和项目,进行虚报费用及列支,将预算资金报出后存入单位其他及个人账户;或将行政性收费、其他收入隐瞒不入账,存入私设的“小金库”;并在其中列支非正常支出。跟踪资金流向,查阅业务资料,询问相关人员,查询开户情况。
  (十)侵吞、私分预算资金。单位或个人采取虚假的手段将预算资金套出后,进行个人侵吞或集体私分,造成严重违法。对在经费支出和往来账户核算的异常、大额支出进行调查,询问经办人员,查阅业务档案、支付方式等资料。( 胡安德)

如何审计执行国家预算单位

2. 预算执行审计的关系

预算执行审计是指各级审计机关在本级政府行政首长的领导下,依据本级人大审查和批准的年度财政预算,对本级财政及各预算执行部门和单位,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筹集、分配和使用财政资金的情况以及组织政府预算收支任务完成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性所进行的审计监督。本级预算执行审计,在维护地方财经秩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地方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地方预算编制(草案)是地方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编制的未经法定程序审查和批准的预算收支计划。从目前预算管理模式来看,地方各级财政部门负责预算的编制、收入的组织、支出的安排以及决算的审核等等,可以说预算编制是预算执行的源头。要切实搞好预算执行审计工作,我们认为从财政部门入手、明确目的、突出重点、从源头把握预算执行审计非常重要。下面,我们结合近几年预算执行审计发现的一些问题,谈一谈预算执行审计和预算编制的关系。预算管理从预算编制、审查、执行到决算,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形成工作循环,而预算编制则是整个预算管理工作的起点。经人大批准的预算是预算执行的依据,也是预算执行审计的依据。因此,预算及预算编制对总预算和部门预算的执行及决算的结果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预算编制搞的好,对预算执行有良好的指导和规范作用,反之,则对预算执行和财政管理产生不良影响。预算编制同样影响预算执行审计,好的预算其约束力是刚性的,预算执行审计直接以其为依据,衡量预算执行水平,使预算执行审计有一把衡量的尺子。反之,预算执行审计就失去了标准,预算执行审计就没有了依据或者说,审计拿了一把不准的尺子在衡量预算执行的好坏对错,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从法律角度来看,现行预算执行审计监督范围和内容包括预算执行和决算,预算和预算编制未纳入审计监督范围。但我们的审计工作实践证明,不对预算和预算编制进行审计,预算执行审计就很不完整,对预算管理的监督就不能完全到位,就不能为各级人大、政府对预算的监督和管理提供全面和科学的依据。从审计实践看,由于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密切相关,经人大批复的预算是审计机关进行预算执行审计的依据,所以在本级预算执行审计中,不可能不涉及对预算和预算编制情况的研究和分析。例如近几年我们在预算执行审计时发现,因财政部门预算编制不够规范和完整,致使预算执行存在问题较多,主要表现在年初财力测算不足,年度追加预算较多;多列结转下年支出,预留财力机动安排;部分资金分配缺乏科学、合理的标准和依据;有些支出预算批复迟缓,影响了资金的及时安排和使用,等等。因此,从完善预算执行审计,更好地发挥审计监督的作用出发,有必要研究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审计的关系。

3. 预算执行审计目的

预算审计工作计划控制是审计机关根据预算执行审计人员组成和规模、专业背景和水平等情况合理确定当年度预算执行审计项目的难度、数量,合理配置预算执行审计人员和时间。预算执行审计计划控制,应当先建立预算执行审计对象和预算执行审计人员的动态数据库,在充分考虑预算执行审计人员休假、培训和轮岗等多种因素下对当年度的预算执行审计项目做好详细的人员和时间安排。通过科学的预算执行审计计划安排,量力而行,合理确定预算执行审计的覆盖面,有效地防范预算执行审计风险的产生。
2.预算执行审计对象风险控制。
建立预算执行审计对象风险数据库,对预算执行审计对象的风险进行控制。预算执行审计对象风险控制的具体办法:第一, 审计机关应当对所有管辖范围内的预算执行审计对象进行分析,根据已掌握材料初步确定其风险状态;其次,在年度预算执行计划确定后,再一次审核初步风险的合理性,根据风险状态确定预算执行审计人员的组成;第三,在小组审计准备阶段根据调查情况对预算执行审计风险进行调整或确认;最后,在小组审计终结阶段应当重新对预算执行审计风险做出最后一次评估,以确认本次预算执行审计之初风险确定的合理性,将最后评估结论更新预算执行审计对象数据库的风险评价数据,对预算执行审计对象的风险进行动态反映。

预算执行审计目的

4. 预算执行审计结果的运用

预算执行审计是指各级审计机关依据本级人大审查和批准的年度财政预算,对本级财政及各预算执行部门和单位,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筹集、分配和使用财政资金的情况以及组织政府预算收支任务完成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性所进行的审计监督。从定义看,预算执行审计结果的运用是为人大监督服务,为党委和政府全面掌握财政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服务,为预算执行单位的提高财政资金管理能力服务。
首先,审计机关将预算执行结果撰写成预算执行审计工作报告向人大汇报,作为本级人大审查和批准本级预算执行情况以及本级政府决算的依据。其次,预算执行审计结果关注政府工作的重点情况,关注人民切身利益的问题,形成专题报告为党委和政府服务,以达到为领导宏观决策服务的目的。再次,预算执行审计结果对预算单位预算的编制、批复、执行方面进行全面评估,提高预算执行单位的财政资金管理能力,提高了财政资金的安全性和效益性。
随着政务公开,社会公众也成为预算执行结果的使用者。加大公众对地方政府预算支出的了解,一方面让公众加入到监督中来,另一方面完善了公众知情权,增强对地方政府的认可度。
一、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运用
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审计机关依法依规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监督、评价和鉴证的行为。目前,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成为对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的重要手段,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保障。
2014年7月,中央七部委联合出台的《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实施细则》,针对经济责任审计联席成员单位纪检监察机关、组织部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等,对于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如何运用给予了详尽的说明。
基层审计机关继续扩大任中经济责任审计的比例,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运用从单一、局部的作用向全行业、全系统的整体效能方向转变,使得审计结果运用更有宏观性。一方面,组织人事部门把行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归入干部档案,要求在领导干部考核、考评、表彰、任用上要过审计关。另一方面,纪检监察部门对审计有问题的领导干部,该纪律处分的处分、该诫勉谈话的谈话、该立案查处的查处,决不姑息迁就。此外,每次行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后,都能做到对审计情况认真梳理,提炼加工,集中反映有关问题,统一制定整改措施,实现“查出一个问题,完善一项制度,堵塞一方漏洞”的目的。
二、政府投资审计结果的运用
政府投资审计是指审计机关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等规定,对使用财政资金、国有企业资金等投资的基本建设项目实施的监督行为。纳入审计项目计划的政府投资和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建设项目竣工后,应当依据审计机关的审计报告建设单位编制竣工决算报告,相关部门进行竣工决算审批、办理固定资产移交以及地方财政部门办理拨款手续。
随着近年来政府建设项目投资规模的不断增大,对工程项目领域内的决算审计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和百姓的关注,为了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规避审计风险,基层审计机关逐步提高跟踪审计比例。跟踪审计是指对整个项目的建设和实施过程进行不间断的、有重点的审计监督,从而能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保证整个建设项目在建设过程中能健康有序合法的运行。跟踪审计具有持续性特,各阶段、各环节的审计结果,通过审计意见书、分段分项审计结论文书、阶段性审计工作报告和审计报告四种载体和形式进行报告和反映。
三、其他审计结果的运用
除了上述的预算执行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和国家投资审计外,基层审计机关从事的主要审计类型就是专项审计项目。国家最近几年统一安排了一系列专项审计项目,社保审计、土地审计、地方债务审计,还有针对某项政策落实的防护林审计、扩大内需审计、保障房跟踪审计以及促改革稳增长惠民生政策落实审计。这些专项的审计更具有针对性,深化专项资金审计的同时,还扩展到权力审批和政策落实等方面,更要加入绩效审计,突出审计结果的重要性、及时性和效益性。
专项审计结果的运用更突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审计的结果能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在促进宏观决策方面的作用。更多采用专项审计调查的方式,其立足点在于为领导层的决策和政策法规的完善提供依据,对经济生活中存在的大量合理不合法的事项不处理但如实予以反映。二是专项审计结果可以集中深刻地反映经济生活中的突出问题。专项审计调查在很多情况下针对的是改革和经济生活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直接为领导的决策提供服务,具有相当的宏观性,可以集中深刻地反映经济生活中的突出问题。

5. 预算执行审计方法

   从审计的对象来看,预算执行审计的对象涉及到本级财政部门及其内设机构、本级地方税务部门及其直属分支机构、本级政府直接管理的一级预算单位、本级金库及下一级财政等有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下面是我整理的预算执行审计方法,欢迎借阅!
     各级预算单位年度变化情况 
    审计事项:部门预算编制和批复审计程序中支出预算审查实质性测试。
    审计功能:分析预算单位数量在机构改革过程中调整的情况,结合部门三定方案和部门预算,掌握预算单位的基本情况。
     预算单位人员基本情况 
    审计事项:部门预算编制和批复审计程序中支出预算审查实质性测试。
    审计功能:分析预算单位人员数量变化的情况,结合部门预算和三定方案,检查是否存在多报人员编制数或实有数,套取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拨款现象。
     预算单位人员年度变化情况 
    审计事项:部门预算编制和批复审计程序中支出预算审查实质性测试。
    审计功能:分析预算单位人员年度间数量变化的情况,结合部门预算和三定方案,检查是否存在多报人员编制数或实有数,套取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拨款现象。
     部门预算执行情况总体分析 
    审计事项:部门预算资金拨付业务审计程序中用款计划和支付业务审查实质性测试。
    审计功能:分析预算资金在结转、批复、拨付、结余等业务环节中的执行情况,检查部门预算批复、用款计划、资金拨付是否严格执行预算和财政制度,考察预算资金的拨付是否及时、足额,是否存在“不按项目实施进度申请支付资金”等影响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的现象。
     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分析 
    审计事项:部门预算资金拨付业务审计程序中用款计划和支付业务审查实质性测试。
    审计功能:分析07年改革后预算资金在结转、批复、拨付、结余等业务环节中的执行情况,检查部门预算批复、用款计划、资金拨付是否严格执行预算和财政制度,考察预算资金的拨付是否及时、足额。
     部门预算支出进度情况分析 
    审计事项:部门预算资金拨付业务审计程序中用款计划和支付业务审查实质性测试。
    审计功能:分析预算资金在拨付、结余等业务环节中的执行情况,检查部门预算批复、用款计划、资金拨付是否严格执行预算和财政制度,考察预算资金的拨付是否及时、足额,是否存在“不按项目实施进度申请支付资金”等影响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的现象。
     预算执行总体情况分析(多单位对比、表) 
    审计事项:部门预算资金拨付业务审计程序中用款计划和支付业务审查实质性测试。
    审计功能:分析预算资金在结转、批复、拨付、结余等业务环节中的执行情况,检查部门预算批复、用款计划、资金拨付是否严格执行预算和财政制度,考察预算资金的拨付是否及时、足额,是否存在“不按项目实施进度申请支付资金”等影响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的现象。
     预算执行总体情况分析(多单位总体、图) 
    审计事项:部门预算资金拨付业务审计程序中用款计划和支付业务审查实质性测试。
    审计功能:图形方式分析预算资金在结转、批复、拨付、结余等业务环节中的执行情况,检查部门预算批复、用款计划、资金拨付是否严格执行预算和财政制度,考察预算资金的拨付是否及时、足额,是否存在“不按项目实施进度申请支付资金”等影响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的现象。
     会计凭证完整性审查审计方法 
    通过凭证断号审查,检查采集数据的完整性。
     预算收入编制情况分析 
    审计事项:部门预算编制和批复审计程序中收入预算审查实质性测试。
    审计功能:对部门收入预算编制情况进行结构性、趋势性的分析,考察收入预算的编制是否存在异常变化的.情况。
    对比相关文件资料,检查是否存在“收入预算不完整,应纳入预算管理的预算外资金收入、经营收入等正常收入未纳入或未全部纳入预算”、“动用上年结余安排本年支出未纳入预算进行管理”等现象。
     预算支出编制情况分析 
    审计事项:部门预算编制和批复审计程序中支出预算审查实质性测试。
    审计功能:对支出预算编制的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对二上二下编制差异的分析,考察是否存在“预算编制不完整”、“基本支出预算不真实”、“项目支出预算不符合规定”等预算编制真实性、合法性的现象。
     财政拨款预算支出编制情况 
    审计事项:部门预算编制和批复审计程序中财政部款支出预算审查实质性测试。
    审计功能:对财政拨款的支出预算编制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对二上二下编制差异的分析,考察是否存在“预算编制不完整”、“基本支出预算不真实”、“项目支出预算不符合规定”等预算编制真实性、合法性的现象。
     多单位对比预算收入编制情况 
    审计事项:部门预算编制和批复审计程序中收入预算审查实质性测试。
    审计功能:对某部委基层预算单位的收入预算编制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多年来收入预算的编制是否存在异常变化的情况。
    对比相关文件资料,检查是否存在“收入预算不完整,应纳入预算管理的预算外资金收入、经营收入等正常收入未纳入或未全部纳入预算”、“动用上年结余安排本年支出未纳入预算进行管理”等现象。
     多单位对比预算支出编制情况 
    审计事项:部门预算编制和批复审计程序中支出预算审查实质性测试。
    审计功能:对某部委下属单位的支出预算编制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多年来支出预算的编制是否存在异常变化的情况,对比相关文件资料,检查是否存在“预算编制不完整”、“基本支出预算不真实”、“项目支出预算不符合规定”等违反预算编制真实性、合法性的现象。
     项目预算编制不细化审计方法 
    审计目标:检查预算部门项目支出预算编制、批复和执行中,是否存在预算编制不细化问题。
    审计功能:通过对预算部门的“二上”和“二下”预算、项目基本信息、本级项目收支情况的数据进行比对,根据项目预算不细化的疑点特征,检索出预算编制不细化的疑点,发现预算编制不细化问题。
    追加预算执行情况审计方法检查申请追加预算的必要性、可行性,金额计算的适当性、准确性,收入核算的及时性、完整性,支出的真实性、合规性;通过对追加预算申请、批复、拨入、支出、管理等的检查,实现审计目标,发挥审计监督作用。
     预算资金拨付情况结构与趋势分析 
    审计事项:部门预算资金拨付业务审计程序中支付业务审查实质性测试。
    审计功能:利用结构分析法、趋势分析法,分析预算资金的拨付进度和拨付金额,检查是否存在“不按项目实施进度申请支付资金”等影响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的现象。
     政府职能分类预算资金拨付情况分析 
    审计事项:部门预算资金拨付业务审计程序中支付业务审查实质性测试。
    审计功能:从功能分类的角度检查预算部门预算资金拨付情况的真实性、完整性与合法性、部门预算资金在多个业务环节中的变化情况,是否存在“违规拨付和支付财政资金”、“截留、挪用财政资金”、“滞留应当下拨的财政资金”等现象,并对多部门预算资金执行情况进行对比检查。
     项目预算收入支出情况分析 
    审计事项:部门预算资金拨付业务审计程序中支付业务审查实质性测试。
    审计功能:从预算单位的会计核算数据入手,检查预算项目收入支出的情况,分析是否存在“挪用项目资金,用于职工福利或其他日常开支”、“未经批准,自行调整项目支出预算”、“未经批准,将国家建设项目资金用于其他国家建设项目或非国家建设项目”、“对政府投资的基本建设项目搞超概算投资,包括未经批准擅自增加建设内容、提高建设标准、扩大建设面积造成实际投资超出概算”等现象。
     预算资金收入支出情况分析 
    审计事项:部门预算资金拨付业务审计程序中支付业务审查实质性测试。
    审计功能:从会计科目的角度入手,跨年度分析预算资金的使用进度情况。
    检查是否存在“挪用项目资金,用于职工福利或其他日常开支”、“未经批准,自行调整项目支出预算”、“未经批准,将国家建设项目资金用于其他国家建设项目或非国家建设项目”、“对政府投资的基本建设项目搞超概算投资,包括未经批准擅自增加建设内容、提高建设标准、扩大建设面积造成实际投资超出概算”等现象。
     零余额账户与基本账户之间转拨款的合规合法性审查审计方法 
    检查零余额财政用款额度是否存在违规向其他账户划拨资金的情况。
     无预算、超预算支出审查审计方法 
    审查无预算、超预算支出。
     财政拨款预算执行审查审计方法 
    检查财政拨款预算执行的适时性、基本支出用款计划是否按均衡原则。
     财政支付记账准确性审查审计方法 
    检查财政直接支付、授权支付的相关科目设置是否适当,支付记录是否准确。
     财政支付合规性审查审计方法 
    检查有无巨额、异常的支付情况。
    财政返还额度去向审查审计方法检查财政返还额度转入非“经费支出”、“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科目的情况。
    财政拨款基本支出预算编制情况
    审计事项:基本支出业务审计实质性测试。
    审计功能:使用结构分析法,多单位、多年度、多编报环节分析财政拨款基本支出的编制情况。
    检查是否存在“基本支出预算不真实”、“擅自扩大支出范围”、“擅自提高开支标准”、“未经批准随意调整基本支出预算”、“虚列支出,套取财政资金”等现象。
     人员经费预算编制情况分析 
    审计事项:基本支出业务审计程序中人员经费支出审计实质性测试。
    审计功能:使用结构分析法,多单位、多年度、多编报环节分析基本支出中人员经费的编制情况。
    检查是否存在“基本支出预算不真实”、“擅自扩大支出范围”、“擅自提高开支标准”、“未经批准随意调整基本支出预算”、“虚列支出,套取财政资金”等现象。
     日常公用经费预算编制情况分析 
    审计事项:基本支出业务审计程序中日常公用经费支出审计实质性测试。
    审计功能:使用结构分析法,多单位、多年度、多编报环节分析基本支出中日常公用经费的编制情况。
    检查是否存在“基本支出预算不真实”、“擅自扩大支出范围”、“擅自提高开支标准”、“未经批准随意调整基本支出预算”、“虚列支出,套取财政资金”等现象。
     工资福利支出预算编制情况分析 
    审计事项:基本支出业务审计程序中人员经费支出审计实质性测试。
    审计功能:使用结构分析法,多单位、多年度、多编报环节分析基本支出中工资福利经费的编制情况。
    检查是否存在“基本支出预算不真实”、“擅自扩大支出范围”、“擅自提高开支标准”、“未经批准随意调整基本支出预算”、“虚列支出,套取财政资金”等现象。
     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预算编制情况分析 
    审计事项:基本支出业务审计程序中人员经费支出审计实质性测试。
    审计功能:使用结构分析法,多单位、多年度、多编报环节分析基本支出中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的编制情况。
    检查是否存在“基本支出预算不真实”、“擅自扩大支出范围”、“擅自提高开支标准”、“未经批准随意调整基本支出预算”、“虚列支出,套取财政资金”等现象。
     人均人员经费编制情况分析(实有人数) 
    审计事项:基本支出业务审计程序中人员经费支出审计实质性测试。
    审计功能:使用结构分析法,多单位、多年度、多编报环节分析基本支出中人均人员经费情况。
    检查是否存在“基本支出预算不真实”、“擅自扩大支出范围”、“擅自提高开支标准”、“未经批准随意调整基本支出预算”、“虚列支出,套取财政资金”等现象。
     人均工资福利支出预算编制情况分析(本级、实有人数) 
    审计事项:基本支出业务审计程序中人员经费支出审计实质性测试。
    审计功能:使用结构分析法,多单位、多年度、多编报环节分析基本支出中人均人员经费情况,检查是否存在“基本支出预算不真实”、“擅自扩大支出范围”、“擅自提高开支标准”、“未经批准随意调整基本支出预算”、“虚列支出,套取财政资金”等现象。
     人均补助经费支出预算编制情况分析(实有人数) 
    审计事项:基本支出业务审计程序中人员经费支出审计实质性测试。
    审计功能:使用结构分析法,多单位、多年度、多编报环节分析基本支出中人均补助经费支出情况,检查是否存在“基本支出预算不真实”、“擅自扩大支出范围”、“擅自提高开支标准”、“未经批准随意调整基本支出预算”、“虚列支出,套取财政资金”等现象。
     人均日常公用经费预算编制情况分析(编制人数) 
    审计事项:基本支出业务审计程序中日常公用经费支出审计实质性测试。
    审计功能:使用结构分析法,多单位、多年度、多编报环节分析基本支出中人均日常公用经费支出情况,检查是否存在“基本支出预算不真实”、“擅自扩大支出范围”、“擅自提高开支标准”、“未经批准随意调整基本支出预算”、“虚列支出,套取财政资金”等现象。
     人均日常公用经费预算编制情况分析(本级、编制人数) 
    审计事项:基本支出业务审计程序中日常公用经费支出审计实质性测试。
    审计功能:使用结构分析法,多单位、多年度、多编报环节分析各部委本级人均日常公用经费支出情况,检查是否存在“基本支出预算不真实”、“擅自扩大支出范围”、“擅自提高开支标准”、“未经批准随意调整基本支出预算”、“虚列支出,套取财政资金”等现象。
     未按规定标准发放施工现场津贴审计方法 
    审查超标准向基建办公室人员发放补贴问题。
     利用虚伪造的发票套取资金发放补助审计方法 
    审查利用虚伪造的发票套取资金发放补助等问题。
     违规发放津贴补贴审计方法 
    审查核实违规发放津贴补贴、领导违反规定在所属单位变相领取津补贴和违反规定兼职取酬等问题。
     项目支出预算编制情况分析 
    审计事项:项目支出审计程序中项目实施审计实质性测试。
    审计功能:使用结构与趋势分析法,多单位、多年度、多编报环节分析项目预算支出的编制情况。
    检查是否存在“项目支出预算编制不合规”,“未按规定批复项目支出预算”,“未按规定执行项目支出预算”,“基建项目履行程序不规范”等违规情况。
     项目支出预算编制中财政拨款情况分析 
    审计事项:项目支出审计程序中项目实施审计实质性测试。
    审计功能:使用结构与趋势分析法,多单位、多年度、多编报环节分析项目预算支出中财政拨款的编制情况。
    检查是否存在“财政拨款项目支出预算编制不合规”,“未按规定批复财政拨款项目支出预算”,“未按规定执行财政拨款项目支出预算”,“基建项目履行程序不规范”等违规情况。
     项目支出预算编制中财政资金占比分析 
    审计事项:项目支出审计程序中项目立项、报批、实施审计实质性测试。
    审计功能:使用对比分析法,多单位、多年度、多编报环节分析项目预算支出中财政拨款所占比例情况。
    检查是否存在“财政拨款项目支出预算编制不合规”,“未按规定批复财政拨款项目支出预算”,“未按规定执行财政拨款项目支出预算”,“基建项目履行程序不规范”等违规情况。
    使用以前年度结余安排项目支出情况
    审计事项:项目支出审计程序中项目立项、报批、实施审计实质性测试。
    审计功能:使用结构与趋势分析法,多单位、多年度、多编报环节分析预算部门使用以前年度结余安排项目支出情况。
    检查是否存在“预算项目使用以前年度结余预算编制不合规”,“预算项目使用以前年度结余未按规定批复项目支出预算”,“预算项目使用以前年度结余未按规定执行项目支出预算”,“预算项目使用以前年度结余履行程序不规范”等违规情况。
     项目支出预算执行情况分析 
    审计事项:项目支出审计程序中项目实施审计实质性测试。
    审计功能:使用结构与趋势分析法,分析预算项目的执行情况。
    检查是否存在“预算项目执行情况不合规”,“预算项目执行情况未按规定批复项目支出预算”,“预算项目执行情况未按规定执行项目支出预算”,“预算项目执行情况履行程序不规范”等违规情况。
     以前年度虚报完成项目挤占本年预算资金问题审计方法 
    检查以前年度虚报完成的项目挤占本年预算资金的情况。
     基本支出挤占项目支出问题审计方法 
    检查基本支出挤占项目支出问题。
     项目结余资金多年未安排使用问题审计方法 
    检查是否存在未按规定及时安排使用项目结余资金。
     虚列支出转移项目资金审查审计方法 
    检查有无通过往来账虚列项目支出,转移项目资金问题。
     免费宣传品制作使用情况绩效评价审计方法 
    审查部门使用财政资金制作并对外免费发送的宣传品是否存在积压、挪用等情况,是否影响宣传品作用的发挥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虚列支出审计方法 
    审计目标:通过部门及其所属单位审计,检查是否存在虚列支出,财政资金脱离预算管理的问题。
    审计功能:通过对部门本级项目批复和预算执行及其所属单位的检查,确定审计重点,实现审计目标,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发挥审计监督作用。
     资金来源、投入及大额资金支出审计方法 
    通过对资金的来源、投入及支出的审核查找出是否存在违反基建程序及投入是否正大,是否存在挪用资金等问题。
     预算内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预算编制情况分析 
    审计事项:非税收入收缴审计程序中项目审批、收入收缴实质性测试。
    审计功能:使用结构与趋势分析法,多单位、多年度、多编报环节分析预算内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的编制情况。
    对照财政部门每年向社会公布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目录,检查收费标准、收费范围、收费性质、收费期限、收费票据的类型等是否符合国家规定,检查有无“将国家明令取消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转为经营服务性收费继续收取”等违反部门预算内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预算编制的真实性、合法性的行为。
     预算外资金收入预算编制情况分析 
    审计事项:非税收入收缴审计程序中项目审批、收入收缴实质性测试。
    审计功能:分析部门预算外资金收入预算中预算外资金收入合计、上年结转、本年预算的收入情况,结合有关部门预算外资金收入的国家方针政策和财政政策,审查部门预算外资金收入的依据和标准,检查行政单位预算外资金收入是否按实际收到数填列,分析是否存在“收入预算不完整,应纳入预算管理的预算外资金收入等正常收入未纳入或未全部纳入预算”等影响部门预算外资金收入预算编制的真实性、合法性的现象。
     预算外资金支出预算编制情况分析 
    审计事项:非税收入收缴审计程序中项目审批、收入收缴实质性测试。
    审计功能:分析部门预算外资金支出预算中预算外资金支出合计、基本支出小计、基本支出占比、人员经费、日常公用经费、项目支出、项目支出占比的情况,结合有关部门预算外资金支出的国家方针政策和财政政策,检查是否存在“使用本部门可以自主安排的政府性基金、预算外资金时,严格项目审批的自觉性不足”等影响部门预算外资金使用效益的现象。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预算编制情况分析 
    审计事项:非税收入收缴审计程序中项目审批、收入收缴实质性测试。
    审计功能:分析部门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中基金收入合计、上年结转、本年预算等收入的情况,检查是否存在“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执收行为本身不合规”、“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资金管理不合规”、“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预算编制不完整”等影响政府性基金使用效益的现象。
     证书工本费收费收入审计方法 
    审查证书工本费收费收入情况。
     政府采购预算编制情况分析 
    审计事项:政府采购审计程序中预算编报、计划编制审查实质性测试。
    审计功能:分析部门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中的采购品目名称、采购数量、本年预算以及财政拨款占比等情况,结合有关部门政府采购预算的国家方针政策和财政政策,检查是否存在“采购预算、计划编报不合规”、“随意调整采购方式”、“采购资金大量结余,使用效益不高”等影响政府采购效益性的现象。
     行政事业性收费审查审计方法 
    检查暂存款、暂付款直接对冲的情况,查处隐瞒行政事业性收费或者擅自将行政事业性收费变更为本单位自有收费的问题(包括所有的应缴预算款应缴财政专户款)。
    假设A为具有行政事业性收费职能的机关或事业单位,B为具有上交行政事业性收费义务的单位。
    (1)隐瞒行政事业性收费应作支出时,借:暂付款——B企业,贷:银行存款;收到行政事业性收费应作应缴款时,借:银行存款,贷:暂存款——B企业;对冲,借:暂存款——B企业,贷:暂付款——B企业。
    (2)擅自将行政事业性收费变更为本单位自有收费借款或者支出欠款时,借:银行存款(支出),贷:暂存款——B企业;收到行政事业性收费应作应缴款时,借:银行存款,贷:其他业务收入;将行政事业性收费直接归还借款或支出欠款时,借:暂付款——B企业,贷:银行存款;对冲,借:暂存款——B企业,贷:暂付款——B企业。
     经费支出与暂存、暂付款互转审查审计方法 
    检查经费支出与暂存款、暂付款互转的情况,重点查处如下两类问题:一是部门或单位当年预算有结余,为隐瞒结余,虚列支出转到暂存款挂账;二是部门或单位当年实际超预算支出,为不体现超预算支出,冲减支出放在暂付款挂账。
     会议费审计方法1 
    审查被审计单位会议费支出情况。
     会议费审计方法2 
    审计目标:检查部门会议费支出的真实性。
    审计功能:通过对会议费支出的金额、部门、时间和支出项目的检查,实现确定审计重点,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发挥审计监督作用。
     会议费审计方法3 
    审查被审计单位会议费挤占项目支出情况。
    出国费审查方法审查被审计单位出国费支出情况。

预算执行审计方法

6. 预算执行情况审计审什么怎样审

预算编制和批复情况。主要审查预算编制是否真实、合法、完整和科学,是否按照规定及时向所属单位批复预算等。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执行情况。主要审查相关支出是否按照批复的预算科目和数额执行,有无挤占挪用、虚列支出、设立“小金库”等问题。“三公”经费和会议费管理使用情况。主要审查是否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规定精神,加强支出控制,切实精简会议、公务接待等活动。结转结余资金管理使用情况。主要审查结转结余资金真实性、是否按规定纳入年度预算、使用是否合法合规等。非税收入征缴情况。主要审查非税收入征收是否合法,是否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制度。【摘要】
预算执行情况审计审什么怎样审【提问】
预算编制和批复情况。主要审查预算编制是否真实、合法、完整和科学,是否按照规定及时向所属单位批复预算等。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执行情况。主要审查相关支出是否按照批复的预算科目和数额执行,有无挤占挪用、虚列支出、设立“小金库”等问题。“三公”经费和会议费管理使用情况。主要审查是否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规定精神,加强支出控制,切实精简会议、公务接待等活动。结转结余资金管理使用情况。主要审查结转结余资金真实性、是否按规定纳入年度预算、使用是否合法合规等。非税收入征缴情况。主要审查非税收入征收是否合法,是否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制度。【回答】

7. 如何加强预算执行审计

政府采购执行情况等事项严把审计质量关,坚持以依法审计、符合程序。对于重点、重大、重要的资金做到了跟踪审计,查深、提高质量、文明审计为主导,认真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及章程,严格执行《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的拟定,首先搞好审前调查,使审计人员在具体实施审计工作中做到了心中有数。
加强财政整体资金的审计,突出重点。以财政部门预算执行为主线,重点审计转移支付资金、社会保障资金、国库集中支付

如何加强预算执行审计

8. 如何审计执行国家预算单位

一、预算编制常见问题及查证方法
  (一)少报、瞒报和漏报收入项目。一是未将上年的公用经费、项目结余资金纳入年初预算管理,编制入当年的部门预算。此类问题应审查上年经常性结余、专项结余账户账面余额和年终预算收支调入往来账户金额,采用比较法对比账面金额与预算收入编制、批复表中的上年结余金额的一致性,确定判断上年结余纳入年初预算的完整性。二是未将预算外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纳入预算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其他收入全部纳入收入预算编制。查阅部门收费许可文件、许可证及经营业务,掌握部门的收费项目及经营项目,并查阅上年度部门收入决算报表;将上述资料反映的部门收入项目、金额与编制的收入预算对比,查找出是否少报、瞒报和漏报收入。
  (二)项目预算编制不细化、不具体。年初项目预算未编制到具体项目和用款单位,项目设立统笼、流于形式,如某区教委在部门预算编制中以“中小学校危房整治”项目名义申报项目资金,但未落实到具体的学校和危房上。此类问题主要查证方法:查阅部门项目编制说明、预算编制表、项目设立依据、立项审批和财政预算批复文件等资料,对比部门预算编制与财政批复资料,查找出预算不细化的项目与金额,并重点审查此类项目资金安排、拨付和项目完成情况,若存在拨付不及时、资金大额结余或项目进度迟缓等问题,来进一步印证此项目预算编制的不细化。
  (三)多报部门预算。部门在编制预算时,将部门的超编人员、所属非预算单位人员、已报废的车辆数量编入部门基本经费预算,形成多报公用经费。应审查部门上年末编制、实有人数,查阅编委人员编制文件和上年12月人员工资发放表,审查固定资产登记簿和卡片及资产清查资料,抽查车辆、实物数量;与预算编制、批复表中人员、实物数量是否多计,确定多报预算金额。
  二、预算执行常见问题及查证方法
  (一)向下属单位批复预算不及时、截留二级部门预算资金。部门预算经人大审查、财政批复后,主管部门未按规定及时向所属二级单位批复预算,本级预留、截留二级部门预算资金;随意调整预算科目与项目,擅自改变预算资金用途,特别是专项资金用途等问题。按照财政批复的部门预算要求,对比向下属单位批复预算文件,审查特定和非特定项目数量、金额两批复的一致性,批复时间是否超过规定时间;若故意延误批复时间,向下批复项目数量、金额少于财政批复项目及金额,可判定为批复不及时和故意截留预算资金。
  (二)向下属单位拨付预算资金不及时、不合理,无预算拨款。预算资金分配拨付不合理,未按照预算管理权限和所属单位职责任务等分配预算资金,未细化落实到具体单位和项目,或将资金安排拨付给非预算单位等不属于部门预算范围的事项,拨付不及时影响项目进度和事业发展。审查与下级单位往来、银行存款等账户,查阅资金拨付、入账时间,对照项目完成计划和实施进度资料,确定资金拨付金额与项目完成量是否一致;项目性质、资金额度的分配与所属部门单位的职责相关联程度,是否具有正相关,确定分配是否合理;审查拨出经费账户记录,检查拨给单位是否属于本部门所属预算单位,审查单位设立的批复文件等资料,确定是否属于非预算单位。
  (三)违规收费、罚款。未经国家批准擅自设立收费项目,征收国家明令禁止的项目,无证收费,以及乱收费、乱罚款、超标准、超范围或应征未征、随意减免非税收入等。审查部门收费项目的审批文件和收费许可证,抽取部分收费票据和收费台账,对照部门执行标准和范围,审查是否存在多收费、乱收费;全年应收额与实收额对比,并抽查部分缴费单位及个人缴费金额与收费标准对比,确定是否存在应征未征或随意减免的问题。
  (四)未执行“收缴分离”和“收支两条线”规定。执收执罚收入未严格执行收缴分离、票款分离和收支两条线的规定,纳入财政预算内外管理的收入未全额及时缴入国库和财政专户,违规开设过渡户隐瞒拖欠、坐收坐支、转移、截留财政收入。审查收入过渡户开设的审批依据,过渡户资金解缴与规定按时间比较,是否存在拖欠;查阅收费票据月报表和票据领销登记簿,对比报表收费金额与暂存款账户、收入过渡户收入金额是否相等,判断收费与入账金额的一致性;审查暂存款账户核算的支出,查阅支出会计凭证,是属于款项解缴或直接列支费用,审查暂存款账户月(年)末余额,对长期挂账的资金进行询问了解相关人员,判别是否违反收支两条线规定或截留财政收入。
  (五)收费票据管理及使用不合规。财政票据领用发放未实行领销存登记,票据管理内控制度不健全,存在漏洞,未做到月清月结和票款同行,用自购、自制或其他票据乱收费。查阅票据核算管理电子数据或领销存登记簿台账等资料,盘点票据实存数与账存数是否相等,查阅票据管理制度,对制度的执行进行实行实质性测试,判断制度控制、执行的有效性。
  (六)挤占挪用项目资金或专项资金。将与本项目无关和不应由本项目承担的事项费用等在该项目资金中列支,形成挤占项目资金;将本项目(专项)资金挪用于其他项目、基本建设或职工福利等,形成挪用项目(专项)资金。查阅项目资金、专项资金的使用范围和用途等文件资料,审查项目(专项)支出明细账户,调查核实列支的会计记录与实际事实,追踪资金流向和使用,核实支出的真实合规性;核实项目完成程度并与年初计划比较,分析项目未完成的原因;判断是否存在挤占或挪用项目(专项)资金。
  (七)违反政府采购规定列支。部门自行购置属于政府采购目录规定的办公设备、建设工程、货物及服务,未按规定实行政府采购。查阅年度政府采购目录及限额和相关集中统一采购规定,审查支出账户购置设备、货物等会计凭证记录事项,查阅相应的购销合同、购置审批、验收记录及付款方式等财会、文书资料,累加自行购置设备支付金额,确定违规采购行为和金额。
  (八)转移、截留财政资金。将项目资金拨付给下属单位或非预算单位用于与本项目无关的事项上,转移财政资金使用范围和用途;通过虚假的业务往来,将部门资金支付给经济业务提供单位,再由对方将资金陆续转回并用于其他非正常支出或留作他用,达到转移、截留目的。审查拨出经费账户记录,查阅拨款的依据及预算批复,调查收款单位的入账记录;查阅经济业务的合同、签证、验收、入库等资料,调查对方的入账记录,审查异常的往来款项,厘清资金的流出流入,判断经济业务的真实性。
  (九)私设“小金库”和“账外账”。年终将预算结余资金,通过编制虚假的经济事项和项目,进行虚报费用及列支,将预算资金报出后存入单位其他及个人账户;或将行政性收费、其他收入隐瞒不入账,存入私设的“小金库”;并在其中列支非正常支出。跟踪资金流向,查阅业务资料,询问相关人员,查询开户情况。
  (十)侵吞、私分预算资金。单位或个人采取虚假的手段将预算资金套出后,进行个人侵吞或集体私分,造成严重违法。对在经费支出和往来账户核算的异常、大额支出进行调查,询问经办人员,查阅业务档案、支付方式等资料。( 胡安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