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的中国三部曲,哪部最好

2024-05-17 17:48

1. 何伟的中国三部曲,哪部最好

甲骨文还未出中文版,也还曾有机会阅读,先不做评论。
首先,这两本书,江城在前,寻路中国在后。江城是海斯勒在长江边的小城的经历,是他于1996年至1998年间以“和平队”志愿者的身份生活于此。而《寻路中国》则是他“2001年夏天,我考取了中国驾照,在此后的七年中,我驾车漫游于中国的乡村与城市。”的经历。我和我朋友都极度喜欢这两本书,对我们来说,海斯勒在这两本书中,最打动我们的地方,不外乎一个“情”字。他和所有类似于介绍其他国家的作者不同,我们阅读这两本书,能从他的笔下感受到他真心的喜欢这周围的一切。他从不妄加评价什么,他只记录生活的细节,特别是周遭可爱的一面。阅读时可以看出,他喜欢涪凌,喜欢三岔。而这,与他本人所受的教育以及良好的性格是分不开的。
在《江城》中,也许是因为更加年轻的缘故,何伟的形象更加偏重于“温和”。如果要在“感性”和“理性”之间选择,年轻的何伟在我印象中更加偏重于“感性”的一面。这种纪实类的文学,私以为,考查的不仅仅是作家的写作水平,对于生活的观察和态度,同时也考查的是作家本身的人品。我印象很深的是书的最后一两节中,纪录了一件何伟偶尔和当地人吵架的过程,结果何伟当时占了上风。虽然他是外国人,但是我不得不说,在看完那件事情的纪录后(鞋匠无理取闹后),我心中的第一想法只是:真为何伟感到高兴。但是何伟却在《江城》中写道,吵完以后,他觉得自己非常后悔。他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不应该进行这样的争吵云云(有点记不太清了)。这事让我觉得很震撼。此外,包括何伟与学生们的一系列交流,他的其他生活记录等,都会让人处于一种不断感动之中。
而相对于《江城》时期的何伟,《寻路中国》中的他,可以看得出明显的成长。这种成长也许来自于年龄,也来自于阅历。何伟的“情”没变,但是这一次,如果要在“感性”和“理性”之中进行选择,我觉得何伟在这本书中,体现的更多的是理性。书中常常有各种各样精妙的句子出现。面对于写一个国家,这种本来就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何伟从来不会妄加评论。印象中有很多很有意思的句子,举个例子吧,比如“非常可乐是中国人的可乐。这句广告语,既是一种赞美,也是一种警告”。要是换个作家来说,也许就直接上来一句,中国生产的产品真是糟透了,但是何伟没有。应该说,本来天朝这一块土地就够神奇了。按照梁文道的说法,我们中国人写这种熟悉的东西,很容易就代上自己的价值判断,然后才去搜集和与自己价值判断相符合的一面,而何伟不一样。他对于中国显然还是陌生的,他也竟然抛去也许以前存在过的中国的既定印象,只进行最为客观的描写。当然,这本书绝对不仅如此,情的一面也是《寻路中国》不同于其他纪实类文学的一面,而且特别是在三岔那一段,何伟与魏子淇一家的点点滴滴,让人深深感动,感觉不输给任何刻意编造出来故意煽情的电视或电影。甚至还会让人很期待他们下一次的重逢,能够再写一些故事出来,因为这些年,中国毕竟又发展了。
如果我以后能作一个人民教师,我会先给初高中的孩子推荐《江城》,希望他们能够先被情感染。可是如果他们到了更大的年纪后,我希望他们能读《寻路中国》。

何伟的中国三部曲,哪部最好

2. 何伟的中国三部曲,哪部最好

甲骨文还未出中文版,也还曾有机会阅读,先不做评论。
首先,这两本书,江城在前,寻路中国在后。江城是海斯勒在长江边的小城的经历,是他于1996年至1998年间以“和平队”志愿者的身份生活于此。而《寻路中国》则是他“2001年夏天,我考取了中国驾照,在此后的七年中,我驾车漫游于中国的乡村与城市。”的经历。我和我朋友都极度喜欢这两本书,对我们来说,海斯勒在这两本书中,最打动我们的地方,不外乎一个“情”字。他和所有类似于介绍其他国家的作者不同,我们阅读这两本书,能从他的笔下感受到他真心的喜欢这周围的一切。他从不妄加评价什么,他只记录生活的细节,特别是周遭可爱的一面。阅读时可以看出,他喜欢涪凌,喜欢三岔。而这,与他本人所受的教育以及良好的性格是分不开的。
在《江城》中,也许是因为更加年轻的缘故,何伟的形象更加偏重于“温和”。如果要在“感性”和“理性”之间选择,年轻的何伟在我印象中更加偏重于“感性”的一面。这种纪实类的文学,私以为,考查的不仅仅是作家的写作水平,对于生活的观察和态度,同时也考查的是作家本身的人品。我印象很深的是书的最后一两节中,纪录了一件何伟偶尔和当地人吵架的过程,结果何伟当时占了上风。虽然他是外国人,但是我不得不说,在看完那件事情的纪录后(鞋匠无理取闹后),我心中的第一想法只是:真为何伟感到高兴。但是何伟却在《江城》中写道,吵完以后,他觉得自己非常后悔。他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不应该进行这样的争吵云云(有点记不太清了)。这事让我觉得很震撼。此外,包括何伟与学生们的一系列交流,他的其他生活记录等,都会让人处于一种不断感动之中。
而相对于《江城》时期的何伟,《寻路中国》中的他,可以看得出明显的成长。这种成长也许来自于年龄,也来自于阅历。何伟的“情”没变,但是这一次,如果要在“感性”和“理性”之中进行选择,我觉得何伟在这本书中,体现的更多的是理性。书中常常有各种各样精妙的句子出现。面对于写一个国家,这种本来就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何伟从来不会妄加评论。印象中有很多很有意思的句子,举个例子吧,比如“非常可乐是中国人的可乐。这句广告语,既是一种赞美,也是一种警告”。要是换个作家来说,也许就直接上来一句,中国生产的产品真是糟透了,但是何伟没有。应该说,本来天朝这一块土地就够神奇了。按照梁文道的说法,我们中国人写这种熟悉的东西,很容易就代上自己的价值判断,然后才去搜集和与自己价值判断相符合的一面,而何伟不一样。他对于中国显然还是陌生的,他也竟然抛去也许以前存在过的中国的既定印象,只进行最为客观的描写。当然,这本书绝对不仅如此,情的一面也是《寻路中国》不同于其他纪实类文学的一面,而且特别是在三岔那一段,何伟与魏子淇一家的点点滴滴,让人深深感动,感觉不输给任何刻意编造出来故意煽情的电视或电影。甚至还会让人很期待他们下一次的重逢,能够再写一些故事出来,因为这些年,中国毕竟又发展了。
如果我以后能作一个人民教师,我会先给初高中的孩子推荐《江城》,希望他们能够先被情感染。可是如果他们到了更大的年纪后,我希望他们能读《寻路中国》。

3. 何伟的中国三部曲,哪部最好

甲骨文还未出中文版,也还曾有机会阅读,先不做评论。
首先,这两本书,江城在前,寻路中国在后。江城是海斯勒在长江边的小城的经历,是他于1996年至1998年间以“和平队”志愿者的身份生活于此。而《寻路中国》则是他“2001年夏天,我考取了中国驾照,在此后的七年中,我驾车漫游于中国的乡村与城市。”的经历。我和我朋友都极度喜欢这两本书,对我们来说,海斯勒在这两本书中,最打动我们的地方,不外乎一个“情”字。他和所有类似于介绍其他国家的作者不同,我们阅读这两本书,能从他的笔下感受到他真心的喜欢这周围的一切。他从不妄加评价什么,他只记录生活的细节,特别是周遭可爱的一面。阅读时可以看出,他喜欢涪凌,喜欢三岔。而这,与他本人所受的教育以及良好的性格是分不开的。
在《江城》中,也许是因为更加年轻的缘故,何伟的形象更加偏重于“温和”。如果要在“感性”和“理性”之间选择,年轻的何伟在我印象中更加偏重于“感性”的一面。这种纪实类的文学,私以为,考查的不仅仅是作家的写作水平,对于生活的观察和态度,同时也考查的是作家本身的人品。我印象很深的是书的最后一两节中,纪录了一件何伟偶尔和当地人吵架的过程,结果何伟当时占了上风。虽然他是外国人,但是我不得不说,在看完那件事情的纪录后(鞋匠无理取闹后),我心中的第一想法只是:真为何伟感到高兴。但是何伟却在《江城》中写道,吵完以后,他觉得自己非常后悔。他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不应该进行这样的争吵云云(有点记不太清了)。这事让我觉得很震撼。此外,包括何伟与学生们的一系列交流,他的其他生活记录等,都会让人处于一种不断感动之中。
而相对于《江城》时期的何伟,《寻路中国》中的他,可以看得出明显的成长。这种成长也许来自于年龄,也来自于阅历。何伟的“情”没变,但是这一次,如果要在“感性”和“理性”之中进行选择,我觉得何伟在这本书中,体现的更多的是理性。书中常常有各种各样精妙的句子出现。面对于写一个国家,这种本来就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何伟从来不会妄加评论。印象中有很多很有意思的句子,举个例子吧,比如“非常可乐是中国人的可乐。这句广告语,既是一种赞美,也是一种警告”。要是换个作家来说,也许就直接上来一句,中国生产的产品真是糟透了,但是何伟没有。应该说,本来天朝这一块土地就够神奇了。按照梁文道的说法,我们中国人写这种熟悉的东西,很容易就代上自己的价值判断,然后才去搜集和与自己价值判断相符合的一面,而何伟不一样。他对于中国显然还是陌生的,他也竟然抛去也许以前存在过的中国的既定印象,只进行最为客观的描写。当然,这本书绝对不仅如此,情的一面也是《寻路中国》不同于其他纪实类文学的一面,而且特别是在三岔那一段,何伟与魏子淇一家的点点滴滴,让人深深感动,感觉不输给任何刻意编造出来故意煽情的电视或电影。甚至还会让人很期待他们下一次的重逢,能够再写一些故事出来,因为这些年,中国毕竟又发展了。
如果我以后能作一个人民教师,我会先给初高中的孩子推荐《江城》,希望他们能够先被情感染。可是如果他们到了更大的年纪后,我希望他们能读《寻路中国》。

何伟的中国三部曲,哪部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