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原理

2024-05-13 05:16

1. 杠杆原理

杠杆原理:给我一个支点 我就能撬起地球

杠杆原理

2. 杠杆原理

物理学中把在力的作用下可以围绕固定点转动的坚硬物体叫做杠杆。
五要素: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和支点  
 1、支点:杠杆的固定点,通常用O表示。  
 2、动力:驱使杠杆转动的力,用F1表示。 
 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F2表示。  
 4、动力臂: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叫动力臂,用L1表示。  
 5、阻力臂: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叫阻力臂,用L2表示。
 杠杆原理亦称“杠杆平衡条件”。要使杠杆平衡,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用力点、支点和阻力点)的大小跟它们的力臂成反比。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数式表示为F1· l1=F2·l2。式中,F1表示动力,l1表示动力臂,F2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从上式可看出,欲使杠杆达到平衡,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

3. 杠杆的原理是怎样的?

杠杆原理是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矩(力与力臂的乘积)大小必须相等。即: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数式表示为F1·L1=F2·L2。式中,F1表示动力,L1表示动力臂,F2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因此要使杠杆达到平衡,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阻力就是动力的几倍。在使用杠杆时,为了省力,就应该用动力臂比阻力臂长的杠杆;如果想要省距离,就应该用动力臂比阻力臂短的杠杆。因此使用杠杆可以省力,也可以省距离。但是,要想省力,就必须多移动距离;要想少移动侵阅互距离,就必须多费些力。

杠杆的原理是怎样的?

4. 杠杆的原理是什么???

杠杆原理是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矩(力与力臂的乘积)大小必须相等。即: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数式表示为F1·L1=F2·L2。式中,F1表示动力,L1表示动力臂,F2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因此要使杠杆达到平衡,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阻力就是动力的几倍。在使用杠杆时,为了省力,就应该用动力臂比阻力臂长的杠杆;如果想要省距离,就应该用动力臂比阻力臂短的杠杆。因此使用杠杆可以省力,也可以省距离。但是,要想省力,就必须多移动距离;要想少移动侵阅互距离,就必须多费些力。

5. 杠杆原理

店家吃亏
如图,设天平的两臂分别长为a、b
当把1千克的砝码置于左盘时,设右盘糖果重G1
则 1×a=b×G1  G1=a/b 千克
当把1千克的砝码置于右盘时,设右盘糖果重G2
则 G2×a=b×1  G2=b/a 千克

杠杆原理

6. 杠杆原理

  在使用杠杆时,为了省力,就应该用动力臂比阻力臂长的杠杆;如欲省距离,就应该用动力臂比阻力臂短的杠杆。因此使用杠杆可以省力,也可以省距离。但是,要想省力,就必须多移动距离;要想少移动距离,就必须多费些力。要想又省力而又少移动距离,是不可能实现的。
  正是从这些公理出发,在“重心”理论的基础上,阿基米德发现了杠杆原理,即“二重物平衡时,它们离支点的距离与重量成反比。阿基米德对杠杆的研究不仅仅停留在理论方面,而且据此原理还进行了一系列的发明创造。阿基米德曾讲:“给我一个支点和一根足够长的杠杆,我就可以撬动地球”。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但是找不到那么长和坚固的杠杆,也找不到那个立足点和支点。所以撬动地球只是阿基米德的一个假想。
  杠杆的支点不一定要在中间,满足下列三个点的系统,基本上就是杠杆:支点、施力点、受力点。其中公式这样写:支点到受力点距离(力矩) 受力 = 支点到施力点距离(力臂)* 施力,这样就是一个杠杆。杠杆也有省力杠杆跟费力的杠杆,两者皆有但是功能表现不同。例如有一种用脚踩的打气机,或是用手压的榨汁机,就是省力杠杆(力臂 > 力矩);但是我们要压下较大的距离,受力端只有较小的动作。另外有一种费力的杠杆。例如路边的吊车,钓东西的钩子在整个杆的尖端,尾端是支点、中间是油压机 (力矩 > 力臂),这就是费力的杠杆,但费力换来的就是中间的施力点只要动小距离,尖端的挂勾就会移动相当大的距离。两种杠杆都有用处,只是要用的地方要去评估是要省力或是省下动作范围。另外有种东西叫做轮轴,也可以当作是一种杠杆的应用,不过表现尚可能有时要加上转动的计算。
  使用杠杆时,如果杠杆静止不动或绕支点匀速转动,那么杠杆就处于平衡状态。
  动力臂×动力=阻力臂×阻力,即L1×F1=L2×F2,由此可以演变为F2/F1=L1/L2
  杠杆的平衡不仅与动力和阻力有关,还与力的作用点及力的作用方向有关。
  假如动力臂为阻力臂的n倍,则动力大小为阻力的1/n"大头沉"
  动力臂越长越省力,阻力臂越长越费力.
  省力杠杆费距离;费力杠杆省距离。
  等臂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可以用它来称量。例如:天平
  许多情况下,杠杆是倾斜静止的,这是因为杠杆受到几个平衡力的作用。

7. 什么叫杠杆原理

杠杆原理是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矩(力与力臂的乘积)大小必须相等。即: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数式表示为F1·L1=F2·L2。式中,F1表示动力,L1表示动力臂,F2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因此要使杠杆达到平衡,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阻力就是动力的几倍。在使用杠杆时,为了省力,就应该用动力臂比阻力臂长的杠杆;如果想要省距离,就应该用动力臂比阻力臂短的杠杆。因此使用杠杆可以省力,也可以省距离。但是,要想省力,就必须多移动距离;要想少移动侵阅互距离,就必须多费些力。

什么叫杠杆原理

8. 杠杆原理又叫什么

杠杆原理,亦称“杠杆平衡条件”。要使杠杆平衡,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动力和阻力)的大小跟它们的力臂成反比。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数式表示为F1· l1=F2·l2。
式中,F1表示动力,l1表示动力臂,F2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从上式可看出,欲使杠杆达到平衡,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
杠杆可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臂杠杆。这几类杠杆有如下特征:
省力杠杆:L1>L2, F1<F2,省力,费距离
费力杠杆: L1<L2,F1>F2,费力、省距离,如钓鱼竿、镊子等。
等臂杠杆: L1=L2, F1=F2,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又不费移动距离,如天平、定滑轮等。
在使用杠杆时,为了省力,就应该用动力臂比阻力臂长的杠杆;如欲省距离,就应该用动力臂比阻力臂短的杠杆。因此使用杠杆可以省力,也可以省距离。但是,要想省力,就必须多移动距离;要想少移动距离,就必须多费些力。要想又省力而又少移动距离,是不可能实现的。
希望我能帮助你解疑释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