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证结果分析与讨论

2024-04-30 08:05

1. 实证结果分析与讨论

4.4.3.1 WTI和Brent市场收益率的统计特征
令WTI和Brent市场第t日的石油价格分别为P1,t和P2,t,则WTI和Brent市场第t日的对数收益率分别为Y1,t=ln(P1,t/P1,t-1)和Y2,t=ln(P2,t/P2,t-1),从而各得到4943个收益率样本。图4.20是两个市场所有样本收益率的走势图,不难发现,两个收益率序列均存在明显的波动集聚性。

图4.20 WTI和Brent市场原油现货收益率走势

WTI和Brent两个市场样本内收益率的基本统计特征如表4.17所示。总体而言,两个市场的收益率的平均水平和波动水平都非常接近,这也可以从图4.20上得到印证。同时,与标准正态分布的偏度为0、峰度为3相比,本节两个市场收益率的偏度为负(即呈现左偏现象),峰度远大于3,因此它们均具有尖峰厚尾的特征,而且从JB检验的结果也能看到收益率序列显著不服从正态分布。而对收益率序列进行自相关性LB 检验时,根据样本容量,选择滞后阶数为 ,检验结果表明它们均具有显著的自相关性。另外,通过AD F单位根检验,发现它们都是平稳序列。
表4.17 WTI和Brent市场收益率的基本统计特征


4.4.3.2 WTI和Brent市场收益率的GARCH模型估计
(1)WTI市场收益率的GARCH模型估计
为了滤掉收益率序列的自相关性,本节引入ARMA模型对收益率序列建模。根据自相关和偏自相关函数的截尾情况,并按照AIC值最小原则,经过多次尝试,发现ARMA(1,1)模型比较合适。对ARMA(1,1)模型的残差序列进行自相关性Ljung-Box检验,从自相关分析图上看到,残差序列的自相关系数都落入了随机区间,自相关系数的绝对值都小于0.1,与0没有明显差异,表明该残差序列是纯随机的,换言之,ARMA(1,1)模型很好地拟合了原有收益率序列。
鉴于WTI市场收益率序列存在明显的波动集聚性,因此,本节对ARMA(1,1)模型的残差进行ARCH效应检验,结果发现存在高阶ARCH效应,因此考虑采用GARCH模型。由于收益率序列存在厚尾现象,因此本节在GARCH 模型中引入GED 分布来描述模型的残差。根据AIC 值最小的原则以及模型系数要显著和不能为负的要求,通过比较GARCH(1,1),GARCH(1,2),GARCH(2,1)和GARCH(2,2)模型,本节选择GARCH(1,1)模型来拟合原有收益率序列。
为了进一步研究WTI收益率序列的波动特征,本节检验了TGARCH(1,1)和GARCH-M(1,1)模型。结果发现,收益率序列存在显著的TGARCH效应和GARCH-M 效应,即收益率的波动不但具有显著的不对称特征,而且还受到预期风险的显著影响。考虑到模型的AIC值要最小,以及为了描述收益率波动的不对称性,本节选择TGARCH(1,1)模型对WTI市场收益率的波动集聚性建模,模型形式如式4.16。另外,我们看到模型的GED分布参数为1.260823,小于2,从而验证了该收益率序列的尾部比正态分布要厚的特征,也为本节接下来进一步准确计算WTI市场的风险铺垫了良好的基础。
WTI市场收益率的TGARCH(1,1)模型为

国外油气与矿产资源利用风险评价与决策支持技术

式中:ε1,t-1﹤0,d1,t-1=1;否则,d1,t-1=0;
Log likelihood=11474.52,AIC=-4.898557,GED参数=1.260823
从模型的方差方程看到,油价收益率下跌时, 对h1,t的影响程度为α1+Ψ,即0.057202;而油价上涨时,该影响程度为α1,即0.083559,约为前者的1.5倍。h1,t-1前的系数为0.920539,接近1,表明当前方差冲击的92.0539%在下一期仍然存在,因此波动冲击衰减速度较慢,波动集聚现象比较严重。而检验TGARCH(1,1)模型的残差时发现,其自相关函数都在随机区间内,取阶数为68时,残差的Q统计量的显著性概率大于20%,而Q2统计量的显著性概率大于30%,因此经TGARCH(1,1)建模后的序列不再存在自相关现象和波动集聚性。另外,残差的ARCH-LM检验结果也表明,它不再存在波动集聚性,因此TGARCH(1,1)模型对WTI市场收益率序列的拟合效果较好。
(2)Brent市场收益率的GARCH模型估计
基于Brent市场收益率的波动特征,按照与WTI市场GARCH 模型类似的建模思路,建立了MA(1)模型。而利用ARCH-LM检验方法发现模型的残差存在显著的高阶ARCH效应,因此采用基于GED分布的GARCH模型。比较GARCH(1,1),GARCH(1,2),GARCH(2,1)和GARCH(2,2)模型的AIC值,以及有关系数的显著性,发现选择GARCH(1,1)模型是最合适的,具体形式如(式4.17)。进一步,对收益率序列建立TGARCH(1,1)模型和GARCH-M(1,1)模型,结果表明,有关系数并不显著,因此说明Brent市场收益率的波动并不存在显著的不对称杠杆效应,也不存在显著的GARCH-M效应。而且,我们也发现GED分布的参数小于2,因此验证了Brent市场收益率同样具有厚尾特征。
Brent市场收益率的GARCH(1,1)模型为

国外油气与矿产资源利用风险评价与决策支持技术

Log likelihood=11697.19,AIC=-4.993462,GED参数=1.324630
在模型的方差方程中,h2,t-1前的系数为0.912673,表示当前方差冲击的91.2673%在下一期仍然存在。可见,与WTI市场类似,Brent市场同样存在波动冲击衰减速度较慢的现象。检验模型的残差,发现其自相关函数都在随机区间内,取阶数为68时,标准残差的Q统计量的显著性概率大于50%,而Q2统计量的显著性概率大于20%,因此经GARCH(1,1)建模后的序列不再存在自相关现象和波动集聚性。另外,残差的ARCH-LM检验结果也表明,它不再存在波动集聚性,因此GARCH(1,1)模型对Brent市场收益率序列的拟合效果也较好。
图4.21给出了两个市场的条件异方差的走势,分别代表着它们的波动水平。从图中看到,一方面,两个市场收益率的波动水平基本相当,只是在某些区间WTI市场的波动会更大一些。当然,在海湾战争期间,Brent市场的波动程度相比而言更剧烈一点;另一方面,两个市场都存在一个明显的现象,那就是在波动比较剧烈的时期,其条件方差最高可达一般水平的20倍以上,这种波动的大规模震荡不但说明了国际石油市场存在显著的极端风险,而且对于市场波动和风险的预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图4.21 WTI和Brent市场的条件异方差比较

4.4.3.3 WTI和Brent市场收益率的VaR模型估计和检验
正如前文所述,石油市场需要同时度量收益率下跌和上涨的风险,从而为石油生产者和采购者提供决策支持。为此,本节将采用上述基于GED分布的TGARCH(1,1)模型和GARCH(1,1)模型,按照方差-协方差方法来分别度量WTI和Brent市场在收益率上涨和下跌时的VaR 风险值。
(1)GED分布的分位数确定
根据GED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使用MATLAB编程,经过多次数值测算,求出GED分布在本节所得自由度下的分位数,如表4.18所示。表中结果显示,95%的分位数与正态分布的1.645基本相同;但99%的分位数却明显大于正态分布的2.326,这也表明了国际油价收益率具有严重的厚尾特征。
表4.18 WTI和Brent市场收益率的GED分布参数及分位数


(2)基于GED-GARCH模型的VaR风险值计算
根据VaR风险的定义,我们得到以下两个计算VaR风险的公式。其中上涨风险的VaR值计算公式为

国外油气与矿产资源利用风险评价与决策支持技术

式中;zm,α﹥0,表示第m个市场中(T)GARCH(1,1)模型的残差所服从的GED分布的分位数;hm,t为第m个市场的收益率的异方差。
同理,得到下跌风险的VaR值计算公式为

国外油气与矿产资源利用风险评价与决策支持技术

根据上述两个VaR风险计算公式,本节计算了在95%和99%的置信度下,WTI和Brent市场的上涨风险和下跌风险(表4.19,表4.20)。
表4.19 WTI市场收益率的VaR计算结果


表4.20 Brent市场收益率的VaR计算结果


从表4.19和表4.20的实证结果看到,第一,除95%的置信度下市场收益率上涨风险的LR值略大于临界值外,其他所有LR统计量的值均小于相应的临界值,因此按照Kupiec的返回检验方法,可以认为基于GED分布的TGARCH模型和GARCH模型基本上能够充分估计出两个市场收益率的VaR风险值。从市场收益率与VaR风险值的走势也可以看到这一点(图4.22)。第二,在99%的置信度下,两个市场的VaR 模型对收益率的上涨风险比对收益率的下跌风险的估计精度都更高,这可能是由于收益率分布的左尾比较长,GED分布尚未完全捕捉到所有的厚尾现象。而在95%的置信度下,对下跌风险的估计精度更高。第三,从VaR的均值来看,在相同的置信度下,不管收益率是上涨还是下跌,WTI市场的VaR值都要比Brent市场对应的VaR 风险值大,因此需要更多的风险准备金。当然,从图4.23的VaR 风险走势可以发现,事实上,两个市场的VaR风险基本上相差不大,只是在某些样本区间内,WTI市场的风险会超过Brent市场。

图4.22 99%的置信度下Brent市场的收益率及其VaR风险值


图4.23 99%的置信度下WTI和Brent市场收益率上涨和下跌时的VaR风险值

(3)VaR模型比较
在采用GARCH模型计算市场收益率的VaR 风险值时,一般都假设模型的残差服从正态分布,从而直接令zm,α等于标准正态分布的分位数。但实际上,石油市场的收益率及其模型残差一般都是非正态分布的,因此得到的VaR 模型往往不够充分。为此,本节以99%的置信度为例,建立了基于正态分布分位数的VaR 模型,计算结果如表4.21所示,并与表4.19和表4.20中VaR模型的有关结果进行比较。
表4.21 基于正态分布分位数的VaR模型计算结果


结果表明,从VaR均值上看,基于正态分布的VaR模型在两个市场、两个方向(即上涨和下跌)上计算得到的VaR风险值均比基于GED分布的VaR 模型的相应结果要靠近零点,这从模型失效次数的比较上也能得到验证。再者,由于表4.21中的失效次数均超过了99%的置信度下临界处的失效次数(约为47),因此此时的计算结果低估了市场的实际风险。
而按照Kupiec的返回检验方法,可看出与99%置信度下的临界值6.64相比,不管是WTI市场还是Brent市场,不管是上涨还是下跌方向,采用基于正态分布分位数的VaR模型计算市场风险基本上都不够合理。其中,尽管WTI市场的上涨风险计算结果基本上可以接受,但与表4.19中对应的LR值相比,发现后者更加充分而准确。因此,总体而言,采用基于GED分布的VaR模型要比基于正态分布的VaR模型更充分而合适,得到的结果更可取。
当然,在95%的置信度下,基于正态分布和GED分布的VaR模型的LR值几乎一样,都是比较充分的。这是由于它们的分位数几乎是一样的,均为1.645左右。
另外,本节通过计算还发现,如果在建立GARCH模型时假设残差服从正态分布,而计算VaR时又选择一般所采用的正态分布分位数,则得到的VaR模型不管是哪个市场、哪个方向的风险都将很不充分,而先前很多研究往往就是这么做的。
(4)VaR模型的预测能力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到,基于GED-GARCH的VaR模型能够较好地估计和预测样本内数据。为了更加全面检验这种VaR模型的预测能力,接下来本节以95%的置信度为例,采用它来预测样本外数据的VaR风险值,并与样本外的实际收益率数据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在WTI和Brent市场上,落在预测得到的正向VaR和负向VaR之间的实际收益率占整个样本外预测区间所有收益率的比例均为95.76%,接近95%;相应的LR值为0.3409,小于95%置信度下的临界值3.84,因此是可以接受的(图4.24,图4.25)。换言之,根据样本内数据建立的VaR 模型用于预测样本外数据的VaR风险时,其预测能力是可以接受的。另外,为了比较,本节也采用了广受好评的H SAF方法建立模型,并预测了样本外数据的VaR风险,但检验却发现其在此处的预测结果并不理想。因为不管是WTI市场还是Brent市场,落在预测得到的正向VaR和负向VaR之间的收益率占整个预测区间所有收益率的比例均为91.92%,离95%较远;相应的LR统计量为4.40,大于临界值,因此应该拒绝原假设,即认为在此处采用HSAF方法预测市场VaR风险并不妥当。

图4.24 95%的置信度下WTI市场的样本外实际收益率与预测VaR值


图4.25 95%的置信度下Brent市场的样本外实际收益率与预测VaR值

4.4.3.4 WTI与Brent市场风险溢出效应检验
得到WTI和Brent两个市场的收益率上涨和下跌时的VaR风险值之后,本节根据Hong(2003)提出的风险-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构造相应的统计量Q1(M)和Q2(M),并通过MATLAB编程求出统计量的值及其显著性概率,从而检验两个石油市场之间的单向和双向风险溢出效应。计算结果如表4.22所示,其中M分别取10,20和30。
表4.22 WTI与Brent市场风险溢出效应检验结果


从表4.22看到,一方面,在95%和99%的置信度下,不管是上涨风险还是下跌风险,WTI和Brent市场都具有显著的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即两个石油市场之间存在强烈的风险溢出效应;另一方面,为了进一步确定风险溢出的方向,我们从利用单向风险-Granger因果检验的统计量Q1(M)计算得到的结果看到,不管置信度是95%还是99%,不管是上涨风险还是下跌风险,都存在从WTI到Brent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而若Brent到WTI市场的风险溢出情况稍微复杂,在95%的置信度下,只存在收益率下跌方向的风险溢出,而收益率上涨时并不存在;在99%的置信度下,情况则相反,只存在收益率上涨方向的风险溢出,而不存在下跌方向的风险溢出效应。前者可能是由于95%的置信度下收益率上涨方向的VaR 模型不够充分导致,而99%的置信度下VaR模型是非常充分的,因此后者更为可信。换言之,可以认为在99%的置信度下,不存在从Brent市场到WTI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
这表示,当市场出现利空消息从而导致油价收益率下跌时,WTI市场的风险状况有助于预测Brent市场的风险,而反之不然。当市场出现利好消息从而导致油价收益率上涨时,两个市场的风险的历史信息均有助于预测彼此未来的市场风险。这对有关政府和企业的科学决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实证结果分析与讨论

2. 实证研究的介绍

实证研究指研究者亲自收集观察资料,为提出理论假设或检验理论假设而展开的研究。实证研究具有鲜明的直接经验特征。

3. 实证研究的实证研究简介

实证研究 英文对照empirical research; empirical study;positive research首先实证研究是以“存在一个客观世界”的世界观为前提,它坚信有一个客观世界存在。而我们实证研究就是不断地通过研究,去接近这个客观的世界。实证主义所推崇的基本原则是科学结论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强调知识必须建立在观察和实验的经验事实上,通过经验观察的数据和实验研究的手段来揭示一般结论,并且要求这种结论在同一条件下具有可证性。根据以上原则,实证性研究方法可以概括为通过对研究对象大量的观察、实验和调查,获取客观材料,从个别到一般,归纳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实证性研究的产生:作为一种研究范式,产生于培根的经验哲学和牛顿——伽利略的自然科学研究。法国哲学家孔多塞(1743-1794)、圣西门(1760-1825)、孔德(1798-1857)倡导将自然科学实证的精神贯彻于社会现象研究之中,他们主张从经验入手,采用程序化、操作化和定量分析的手段,使社会现象的研究达到精细化和准确化的水平。孔德1830到1842年《实证哲学教程》六卷本的出版,揭开了实证主义运动的序幕,在西方哲学史上形成实证主义思潮。实证研究方法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实证研究方法是指利用数量分析技术,分析和确定有关因素间相互作用方式和数量关系的研究方法。狭义实证研究方法研究的是复杂环境下事物间的相互联系方式,要求研究结论具有一定程度的广泛性。广义的实证研究方法以实践为研究起点,认为经验是科学的基础。广义实证研究方法泛指所有经验型研究方法,如:调查研究法,实地研究法,统计分析法等。广义的实证研究方法重视研究中的第一手资料,但并不刻意去研究普遍意义上的结论,在研究方法上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研究结论上,只作为经验的积累。鉴于这种划分,我们将实证研究区分为为数理实证研究和案例实证研究。

实证研究的实证研究简介

4. 什么叫实证研究

实证研究指研究者亲自收集观察资料,为提出理论假设或检验理论假设而展开的研究。实证研究具有鲜明的直接经验特征。实证研究方法包括数理实证研究和案例实证研究。
1、数理实证研究
数理实证研究比较适合研究较为复杂的问题。社会经济制度之间存在着极为复杂的相互作用机制,而运用数学计量工具可以将有关影响因素予以固定,从而把握复杂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消除变量内生性、异方差和多重共线性问题。
但数理实证研究对于数据质量相对要求较高,数据录入和操作错误往往会导致错误的分析结果。这就需要研究者在数据录入中保持高度警觉,有意识地避免操作失误。
2、案例实证研究
案例研究可以分为单个案研究和多个案研究。个案研究不仅有助于积累不同广泛而深入的个案资料,形成对于问题的实感,也可以为调查者获得第一手资料,从现实获取灵感源泉。
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全国各地差别很大,如果没有广泛而深入的个案调查经验,不可能对中国三农问题的状况有一个真实的判断。但也存在着凭借个案研究试图推导出具有普遍性结论的问题。如何将个案研究获得的实感与理论构建结合起来,是当前三农研究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

扩展资料
实证研究法的步骤:
1、确定所要研究的对象,分析研究对象的构成因素、相互关系以及影响因素,搜集并分类相关的事实资料。
2、设定假设条件。在研究的过程中,研究对象的行为是有其特征所决定,试图把所有复杂因素都包括进去,显然是不现实也不可能的。为此,必须对某一理论所使用的条件进行设定。
当然,假设的条件有一些是不现实的,但没有假设条件则无法进行科学研究。运用实证研究法研究问题,必须正确设定假设条件。
3、提出理论假说。假说是对于现象进行客观研究所得出的暂时性结论,也就是未经过证明的结论。假说对研究对象现象的经验性概括和总结,但还不能说明它是否能成为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
4、验证。在不同条件和不同时间对假说进行检验,用事实检验其正确与否。检验包括应用假说对现象的运动发展进行预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实证研究

5. 如何做实证研究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与实证研究相对的是规范研究。
所谓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的两个重要分支,是学术界对因研究方法的不同而对经济学的一种划分。追朔西方经济哲学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这种划分并不是一个新的论调,只是在我国的影响范围的扩大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在中国的八九十年代比较流行的是规范经济学,而现在占主流地位的是实证经济学。两者在中国的争论还没有达到在西方的激烈程度。
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二者之间的区别应趋从于西方哲学关于对感性认识论和理性认识论的争辩。可以说从西方哲学的构建之初就在这个问题上存在两重看法: 感性认识论者认为只有历史归纳法才是研究社会科学的唯一有效路径,他们这一观点是建立在对理性认识论者的关于科学理性可以解决人类发展中的一切难题的批判之上,经验主义者认为科学研究只能从人类的认识经验中寻找答案,所谓的事实后面的本质问题是不存的,或者即使存在,凭借人类有限的认识能力也不能为人类所了解和利用,人类只能认识经验以内的东西,至于超出经验的东西不属于社会科学研究的范围,而应该交给哲学家去研究。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论,感性认识论者只相信经验的东西,强烈反对用逻辑和思辨的方法研究社会科学问题,。 与此相反,理性主义者对人类的认识能力推崇备至,认为人类可以凭借自己高超的思辨和逻辑推理能力来解决现实中的任何问题,可以发现社会科学领域的任何规律性的东西,不断强调人类要剥去感性认识虚假的外衣,用理性来审视一切,用理性来重估一切价值判断,这一认识方法甚至在西方哲学领域产生过重大影响。他们认为社会科学的研究不可能像自然科学一样能够在实验室里面模仿现实世界,进而建立模型来进行仿真,而只有凭借科学家的理性思维通过建立一整套严密的逻辑规则,运用数学的方法建构起一个个严谨的数学模型,从而把抽象的问题转化为可以直观的认识的问题,或采用局部均衡或采用整体均衡的方法进行求解.理性主义者只相信经过人类的理性加工过的东西,不相信感性的东西,从而把理性推上了至高无上的宝座.
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正是基于哲学上两种不同的认识论从而形成了两个不同的历史学派,前者反对后者把经济学的研究建立在几个简单的不合现实的基本假设之上,认识他们脱离了人类的实践活动,这种批判方法正抓住了规范经济学的理论硬核,给与了致命一击,他们还反对逻辑推演的方法,强调历史归纳法的绝对地位.而后者反对前者只注重经验的东西,不能深入到事物内部去把握事物的本质,他们说归纳的东西只能说明过去的事实,而不能对未来做出预测和帮助.不能从纷繁丛杂的事物中抓住影响事物发展的主要矛盾,他们强调人类理性认识的绝对地位.
另外二者在进行理论构架过程中所使用的语言和理论结构也有很大不同,这些都是次要的问题.

如何做实证研究

6. 什么是实证研究

实证研究:研究者亲自收集资料,为提出理论假设而展开的研究

7. 什么叫实证研究

实证研究指研究者亲自收集观察资料,为提出理论假设或检验理论假设而展开的研究。实证研究具有鲜明的直接经验特征。实证研究方法包括数理实证研究和案例实证研究。
1、数理实证研究
数理实证研究比较适合研究较为复杂的问题。社会经济制度之间存在着极为复杂的相互作用机制,而运用数学计量工具可以将有关影响因素予以固定,从而把握复杂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消除变量内生性、异方差和多重共线性问题。
但数理实证研究对于数据质量相对要求较高,数据录入和操作错误往往会导致错误的分析结果。这就需要研究者在数据录入中保持高度警觉,有意识地避免操作失误。
2、案例实证研究
案例研究可以分为单个案研究和多个案研究。个案研究不仅有助于积累不同广泛而深入的个案资料,形成对于问题的实感,也可以为调查者获得第一手资料,从现实获取灵感源泉。
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全国各地差别很大,如果没有广泛而深入的个案调查经验,不可能对中国三农问题的状况有一个真实的判断。但也存在着凭借个案研究试图推导出具有普遍性结论的问题。如何将个案研究获得的实感与理论构建结合起来,是当前三农研究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

扩展资料
实证研究法的步骤:
1、确定所要研究的对象,分析研究对象的构成因素、相互关系以及影响因素,搜集并分类相关的事实资料。
2、设定假设条件。在研究的过程中,研究对象的行为是有其特征所决定,试图把所有复杂因素都包括进去,显然是不现实也不可能的。为此,必须对某一理论所使用的条件进行设定。
当然,假设的条件有一些是不现实的,但没有假设条件则无法进行科学研究。运用实证研究法研究问题,必须正确设定假设条件。
3、提出理论假说。假说是对于现象进行客观研究所得出的暂时性结论,也就是未经过证明的结论。假说对研究对象现象的经验性概括和总结,但还不能说明它是否能成为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
4、验证。在不同条件和不同时间对假说进行检验,用事实检验其正确与否。检验包括应用假说对现象的运动发展进行预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实证研究

什么叫实证研究

8. 实证结果

如表7-1和表7-2所示,在指标选取中,我们运用层次分析法将指标分为了三个层次,其中一级指标层为微观、中观、宏观障碍因素,宏观中的二级指标层为财政政策、税收政策和会计政策等障碍因素。
计算结果显示,在一级指标层中,宏观障碍因素所占权重最大,为76%,微观障碍因素为12.2%,中观障碍因素为11.8%。即宏观障碍因素是黑龙江矿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因素,微观障碍因素与中观障碍因素与之相比,影响程度较小。从宏观障碍因素的定义看,它主要是涉及国家的宏观调控手段及相关调控政策对矿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阻碍因素,在具体构成上分为财政政策、税收政策和会计政策等障碍因素。从构成上看,它包括了中央政府及地方各级政府对矿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所采取的各项经济政策。宏观障碍因素的影响权重为76%,这一实证结果充分证明了上述手段和政策的重要性,也给出了黑龙江省矿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之路的重要启示:充分重视宏观障碍因素对矿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大力调整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在发展矿业经济中的各项政策,修改一些有悖于、不利于矿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各项政策,推行真正能促进黑龙江矿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宏观经济政策,创造矿业经济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宏观政策环境。
在二级指标层中,这里只考虑宏观障碍因素的“财政政策、税收政策及会计政策”障碍因素,在二级指标层的这三个障碍因素中,财政政策障碍因素所占比重最大,为32.5%,税收政策次之,为22.6%,会计政策与税收政策相近,为20.8%。这一结果表明:财政政策障碍因素在宏观障碍因素中对黑龙江矿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程度最大,税收政策与会计政策的影响程度相近,税收政策的影响程度稍高于会计政策。这一结果为关于矿业经济的宏观政策的调整指明了方向:即财政政策是调整重中之重,税收政策与会计政策亦不容忽视。财政政策障碍因素影响程度之所以较大,一是因为它包括了关于矿业经济的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两大部分,分别影响着矿业经济的主体矿业企业的支出和收入两大项,对矿业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二是因为矿业经济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命脉产业,国家对矿业经济管理较为严格,政策支持力度较大,对矿业企业出台的各项财政政策较多,从而使得财政政策对矿业经济有较大的影响力,一些不利于矿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便加大了财政政策障碍因素的影响程度。这两个原因在黑龙江这个处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矿业大省更甚。因此在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中,财政政策要放在重中之重。税收政策与会计政策亦不容忽视,可结合财政政策同步推进,三者相互结合,以财政政策为主,共同促进黑龙江矿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在三级指标层中,涉及的因素较多,我们按照一级指标层与二级指标层的顺序分析。表7-1和表7-2的结果显示以下10个障碍因素:会计政策障碍因素中传统会计体系未将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环境保护、资源节约行为所产生的利益作收益确认;微观障碍因素中开发技术落后;会计政策障碍因素中传统会计体系未将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资源消耗作成本确认;微观障碍因素中忽视生态恢复和环境治理;中观障碍因素中地理分布的复杂性;会计政策障碍因素中传统会计体系未将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企业应承担的环保社会责任作负债确认;财政政策障碍因素中财政对地质勘查单位支持力度偏低;会计政策障碍因素中传统会计体系未将全体矿产资源作资产确认;财政政策中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过程中存在截留、挪用现象;财政政策中矿产资源补偿费核定开采回采率未能根据矿山生命周期的变化做出灵活调整居于45个因素中的前10位。
在微观障碍因素中,开发技术落后这一障碍因素的影响程度最大,在45个障碍因素的排名中居第二,所占权重为4%。开发技术落后成为矿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较大障碍。矿业经济作为一种对矿产资源的开采、加工、利用的经济形态,对技术的要求较高,开发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矿产开发对环境的破坏程度和矿产资源利用的效率。传统的粗放式开发影响了矿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另外在微观障碍因素中,忽视生态恢复和环境治理在45个障碍因素排名中居第四,所占权重为3.8%。忽视生态恢复和环境治理一方面为企业自身意识问题,另一方面为政策规制问题。这一障碍因素的影响程度较大要求在今后的政策调整一方面要加强企业自身的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矿业经济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规制。
在中观障碍因素中,地理分布的复杂性这一障碍因素的影响程度最大,在45个障碍因素中居于第五位,所占比重为3.8%。地理分布的复杂性是矿业经济的特殊性。矿产资源地理分布的复杂性一方面加大了资源寻找的难度,另一方面也为矿区环境保护的规划增添了不确定性。克服这一障碍因素困难较大,但可增强计划性,防止不规范的找矿对环境造成的伤害。
在宏观障碍因素中,财政政策障碍因素中财政对地质勘查单位支持力度偏低这一障碍因素影响程度最大,在45个障碍因素中居于第7位,所占比重为3.7%。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过程中存在截留、挪用现象这一障碍因素在45个障碍因素中居于第9位,所占比重为3.3%。矿产资源补偿费核定开采回采率未能根据矿山生命周期的变化做出灵活调整这一障碍因素在45个障碍因素中居于第10位,所占比重为3.2%。结果表明地质勘查基金、矿产资源补偿费两个财政支持项目在财政政策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具体来说主要是地质勘查基金对地质勘查单位的支持力度、矿产资源补偿费中的征收规范问题及核定开采回采率。在财政政策的调整过程中,应设立地质勘查基金,加大对地质勘查单位的支持。在矿产资源补偿费的征收过程中,加强立法规范及监督力度,防止矿产资源补偿费的征收不规范问题,在核定开采率的确定过程中可以根据矿山生命周期的变化做出灵活调整。税收政策障碍因素没有进入45个因素的前10位,与税收政策的完善度或许相关,现实理论缺乏相关解释。会计政策障碍因素中居于前10位的较多,传统会计体系未将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环境保护、资源节约行为所产生的利益和收益确认位于45个因素的第一位,所占权重达到了5%。传统会计体系未将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资源消耗作成本确认这一障碍因素在45个障碍因素中居第三位,所占权重达3.9%。传统会计体系未将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企业应承担的环保社会责任作负债确认这一障碍因素在45个障碍因素中居第六位,所占比重为3.8%。传统会计体系未将全体矿产资源作资产确认在45个障碍因素中居第8位,所占比重为3.58%。会计政策障碍因素是进入45个障碍因素中前十位最多的一类,这一结果显示了会计政策障碍因素的重要性。会计政策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属于创新政策,许多政策都在不断地调整中以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在政策的调整过程中,应充分重视会计政策的作用,具体到矿业经济中,应将矿业资源开发过程中环境保护、资源节约行为所产生的利益和收益确认,将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的资源消耗成本确认,将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企业应承担的环保社会责任作为负债确认,将全体矿产资源作为资产确认等。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