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经常看短视频和营销号,声音放得很大,如何相处?

2024-05-16 20:37

1. 父母经常看短视频和营销号,声音放得很大,如何相处?

● 直接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
题主对于父母的这个行为是反感的,但是也并没有因为这个行为而表达出自己内心的真正想法,所以父母还是继续着这个行为。

曾跟大人们一起住,孩子在写作业,长辈刷短视频的声音放到最大,全然没有考虑到这个行为影响到孩子学习,大人都不一定自律,几岁的孩子又如何经得起诱惑,所以孩子无法专心学习,时不时的听着视频里在讲什么,听到感兴趣的还想走过去看,观察着孩子的表现,我忍不住就出声了,让大人把声音调小,要不就换个地方去看,不然孩子那能认真去学习。

直接表达出自己想说的,长辈这才觉得自己的行为确实影响到孩子,于是把声音调小了,自己也换到房间去看,所以当父母的这个行为影响到自己,题主还是可以尝试去提出来的,先让父母知道,再看看他们是否愿意去做出改变。

● 察觉自己的情绪
当我们情绪不高时,好像什么声音都是一种噪音,都会让我们觉得人很烦躁,父母刷短视频其实是一种很正常的行为,我们平时也会看手机,看电视,看到搞笑处还会大笑出声。

在情绪正常时,这些就都是很普通的行为,我们能接受也会觉得无所谓,题主是能察觉到自己不快的情绪的,那题主可以想想,自己最近是否有因为什么事情而感觉到压力呢?

只有找到问题,把问题解决了,才能让自己的情绪恢复正常,毕竟题主跟父母任何一方戴耳机都不是长期可取的方法。

● 去理解父母刷手机背后的需求
现在这个社会的常象就是每人一部手机,无论什么事情各自玩各自的,就算全程无交流也不尴尬,智能社会给我们带来了方便,也给我们带来了隐患,低头族最常出现的现象就是头晕眼花,这多少跟颈椎有关系,年轻人都抵不住,所以更别说上了年纪的长辈,一不注意就容易因头晕眼花而摔倒。

当我们有事情忙时,拿起手机的时间可以说是很少的,像我自己在运动的时候,我给自己定的要求就是运动的这个时候是不看手机的,我想运动时,那就专心的去享受运动给我带来的快乐。

我们更多时候玩手机是因为太无聊了,刷刷手机时间也比较容易打发,也或许是手机上能让大人们找到自己现实生活中感受不到的被需要和倾听,所以他们更愿意抱着手机过一天。

在题主在家的时候,题主可以给父母找点事情做,那种双手忙起来就没办法看手机的,也可以跟父母商量好,当家人都在家时,要有多少时间不能只顾着自己刷手机,要用心的去陪伴家人,让家人感受到温暖的的陪伴和不被打扰的交流时刻。

父母经常看短视频和营销号,声音放得很大,如何相处?

2. 为什么家长喜欢营销号文章?

因为那些营销号是为了博人眼球而故意针对一些人的口味而去写出来的文章,无论好坏只要有人点进去看有流量就行了。

3. 为什么老年人相信保健品骗局,热衷听健康养生讲座?

这个问题我也问过好些老年人,因为我爷爷奶奶就是这样了……爷爷奶奶总是相信这样养老保健品,养生啊~不止被骗过一次。
后来我想了想觉得有以下原因。一、年龄大了,害怕年老病死。虽说人的年龄有限,总有一死,但是当到了年龄的某一个阶段,总会害怕自己会年老病死。相信好多老年人就会有这样的感觉,所以等他们听到别人说这些保健品的功能特别好,他们总想着会对自己的身体好。
二、现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老年人的零花钱多了。现在的老年人,多是年轻的时候吃过苦头的,那时候生活水平差,没有这些东西,现在他们有机会可以买了。还有就是现在的年轻人总会给老人一些零花钱,告诉他们不要再向以前那样节省了,想花就花。年轻时候的他们总想着为自己的孩子省钱,现在孩子们都有自己的收入了,那这样他们就可以放心的去买这些东西了。
三、保健品人员的热情推销,和老人们的孤独。现在的年轻人多数不和老人一起生活,有的好久才去看一次,有的农村的一年二年才回家看一次父母。那老人就会觉得孤独啊,所以这些推销人员就会对老人非常好,叫着好听的称呼,如何夸奖老人,陪他们聊着他们的孩子不曾愿意聊的家长里短。老人们招架不住他们的热情,会觉得推销人员是真的对他们好的,所以就愿意相信他们。
这些仅仅是我看到的一部分,相信还有很多原因,我们没有认真去考虑过。

为什么老年人相信保健品骗局,热衷听健康养生讲座?

4. 为啥有些人宁可信网上的营销号,也不愿意去读真正的原著?

因为懒,因为“拿来主义”用惯了,就不再想去自己亲手获得劳动成果,因为“抄答案”抄习惯了,于是碰到问题的时候就不再去想着自己亲自动手去解题,而是想着找答案直接抄袭。

为何?很简单,因为网上的营销号写出的内容往往就是对某件事、某个现象、某个问题的直接观点!例如有人提出了一个问题——孙悟空究竟是真的牛逼,还是被各方放水,才能够大闹天宫?

人们看到这个问题,被提起了兴趣,然后呢?然后就去搜答案了。没错,就是直接去找答案,这个答案就是“别人是怎么说的”。他们在碰到问题的时候不是通过自己思考得来结论,而是想着通过外界因素得来结果,这不就是典型的学生时期抄答案的思维方式吗?!

有人说:我思考了,我想了,我得出了自己的结论,然后我才去看别人的结论,我只是想要印证一下自己的结论和别人的结论哪里不一样,看看别人是怎么说的,看看自己的结论是否正确。

这个解释合情合理,但其实是狡辩。因为你在得出这个结论的时候可能只是在自己心中模模糊糊想象出来一个似乎像答案的答案,也就是说你在看到“孙悟空究竟是真的牛逼,还是被各方放水,才能够大闹天宫?”这个问题的时候,你想:当然是真的牛逼啊,没看把玉皇大帝都打得吓尿了?

得出这个结论就迫不及待看别人怎么说了,但却不知道自己为何得出这个结论!
“不知道自己怎么得出结论”这一点很重要,这就像我们上学时候做题,看到题目觉得答案是“1”,却不去想解题思路、解题过程,或者解题过程只是在自己心中一闪而过,然后就迫不及待地翻答案了。

这两种做法,是不是同一个思维方式?很明显,答案是。

说白了,一些人在小的时候习惯抄答案,到长大了还是习惯“抄答案”,就像现代网络上流行的那句话——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换算过来这句话就成为了——不是一些人习惯抄答案,而是习惯抄答案的人长大了。

其实这个解答就是一句古话——三岁看老。

5. 为什么明明知道是无稽之谈,大部分人还是会选择去相信营销号?

 我们现在这个社会科技在飞速的发展,所以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了,在我们生活越来越好的,同时我们肯定就会去追求一些别的东西了,因为我们的科技在进步。

就像你问的这个问题一样,为什么很多东西都是没有道理的,大部分人还是要去相信了,特别是有时候一些微信号说的都是假的,为什么大家相信?

其实我觉得为什么大家都会去相信了,因为我感觉这个社会传播信息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我们在朋友圈里面你一篇文章肯定有大家都去看过了,只要大家都去看过可能都会转发,所以有一些垃圾信息就会在我们朋友圈里面传布看的人多了,所以相信的人也就多了,虽然觉得他不可信,但是经过亲朋好友的转发,大家都觉得这个信息好像就是真的所以我觉得很多时候都是因为很多人转发了大家才盲目的相信,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有辨别这些信息的能力吧,如果实在太假了就千万不要相信。

第二个可能有一些公众号都是有一些金钱上面的信息吧,比如说一些投资理财方面的信息吧,文章里面写的非常好,经过我们的转发。而且,说真的,我们现在每个人都想要赚钱吧,因为生活压力非常大了,所以就有很多投资理财的信息得到了转发,根本一些文章根本就是牛头不对马嘴,可是我们的人们就是回去转发,还有一些养生的信息,根本就没得到科学的验证,我们也去转发,所以有时候我们还是要尽量看一下这个信息到底是怎么样的才去转发

为什么明明知道是无稽之谈,大部分人还是会选择去相信营销号?

6. 老人天天看斗音着迷还相信里面人说的话怎么回事?

一是老年人的思想相对封闭,对事物的认知理解不够科学;二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是非辨别能力在不断下降,这个时期的人很容易被一些外因所诱导,这也是为什么老年人更容易上当受骗的原因。

7. 为什么老年人总喜欢听别人说什么 对别人都深信不疑 容易被游说?

老人岁数大了,像小孩一样,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非常容易相信别人。可能也是觉得别人都是为他好吧,不能骗他。

为什么老年人总喜欢听别人说什么 对别人都深信不疑 容易被游说?

8. 网络谣言为何得到“银发族”青睐?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银发族”学会通过网络获取资讯、进行沟通。但由于对信息缺乏足够的分析辨别能力,他们时常被网络谣言误导,成为谣言传播的“易感人群”。

不少年轻网友有这样的经历:在微信群、朋友圈中,长辈们热衷于转发健康养生、食品安全等类型的文章,有的“一看标题就不靠谱”。对于这样的谣言,如果听之信之,遗患无穷。日前发布的一份调查显示,网络谣言已成为老年人遭遇的许多上网风险之首。

“无根据的事例+不严谨的论述+不科学的结论”,类似谣言文章存在不少破绽,为何却能得到“银发族”的青睐?仔细推究,它们抓住了老年人害怕衰老和生病的心理,通过“有毒”“致癌”“致死”等刺激性语言,配合看似“专业”的名词、“确凿”的数据、“客观”的实验,让他们产生焦虑和恐慌,从而落入谣言的圈套。一些“营销号”正是凭借这一点,先博取广泛关注,再向中招的老年人兜售所谓的绿色食品、特效药品、医疗器械等,从而实现流量变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制造谣言成了一门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