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民营企业发展的作用

2024-05-08 20:16

1. 中小民营企业发展的作用

转载
发展中小民营企业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猛,它的经济贡献和社会贡献逐年都在提高。到2006年10月底,我国中小企业已达到4200多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8%,经工商部门注册的中小企业数量达到430多万户,个体经营户达到3800多万户。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8%,生产的商品占社会销售额的59%,上缴税收占50.2%。据统计,2006年1-10月份,中小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9.79%,销售收入增长30.46%,实现利润8255.39亿元,同比增长43.22%,上缴税金增长27.43%,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我国个体和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增长率高于全国GDP的平均增长率,非公有制经济占GDP的比重已达到三分之一。中小企业成为我国市场经济的活力所在,它在容纳就业、创造需求、机制灵活、技术创新、扩大出口、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中小企业的发展有助于建立和完善充满竞争活力的市场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的根本属性是竞争,而竞争又是保持经济活力的关键。中小企业通过反对垄断和垄断带来的高额利润,形成了保持竞争的压力。只有保持竞争才能避免过分集中,为经济繁荣不断注入新的活力。中小企业是促进竞争与防止垄断的推动者,同时又是与垄断竞争的强有力对手。

二、中小企业的发展能够增加就业机会,稳定社会秩序

企业规模越大,资本集中程度和有机构成越高,吸纳每一个劳动力就业所需资本也就越多。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同等数量的投资可以吸纳更多的从业人员。中小企业组织成本低,经营灵活性大,适应外部环境变化能力较强也是保持中小企业较高就业机会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经济出现萧条时,大企业为转嫁因萧条而造成的损失,都采取裁员的做法。而中小企业在这方面的震荡要少一些。在经济繁荣时期,大量中小企业的存在和发展带来了大就业。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形成了巨大劳动力需求,吸纳了绝大部分劳动力的增量和存量转移,缓解了就业压力。据2006年的统计资料,2006年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企业新增900多万个工作岗位,占新增就业岗位的3/4以上;在二、三产业的就业人数增长到4.3亿人;城镇非公有制经济的就业人数增长到2.6亿人。

三、中小企业的存在和发展有助于依靠技术创新,推动社会技术进步

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大都是市场拉动型的。他们熟悉市场环境,了解客户关心的问题,技术创新一开始就瞄准了特定市场,这样不仅成功率高,而且在引导消费者对新产品的认同方面还可以节省大量开支。据一些发达国家资料表明,小企业中平均每个雇员完成的创新成果是大企业的两倍。与此同时,高技术产业是一种高风险、高利润的产业,技术前景与市场前景的不确定性使大企业在涉足高技术领域时往往抱着一种谨慎保守的态度。而中小企业由于市场竞争的压力和追求竞争优势的动力,较之大企业更具紧迫感,因而在开发利用高新技术成果方面表现的更为积极主动。


中小企业在技术进步中的一个突出作用是技术的推广和扩散。中小企业在与科研机构联合协作方面与大企业相比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能迅速把科研成果推向市场的能力。中小企业成了依靠科学技术来促进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这是由其自身的产权结构所决定的。中小企业组织规模小,对个人主动性和创造力的约束小,成为科研人员的试验场所,对生产造成的损失也小;中小企业面对竞争生存的压力,使它更具有技术革新的动力;对市场和技术变化敏感,也具有革新意识。这种内在的本质原动力引导着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尤其是高新技术行业发挥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

四、中小企业的存在和发展能够多出口创汇,发展对外贸易

有关资料统计,截止到2006年10月,中小企业的出口额已占到全部商品出口额的68%,出口总额增长49%。在广东、浙江等一些沿海省市,中小企业已成为境外投资的重要力量。目前,一批有实力的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已走出国门,成为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新生力量。实践证明:中小企业在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中的地位和作用随着商品、货币、技术、贸易、管理的国际流动性的扩大而与日俱增。

五、中小企业的发展对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作用

(一)发展中小企业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可增加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的土地使用面积,有利于农业规模化生产使传统农民向现代农业转变。

(二)大力发展农村中小企业,可以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有利于基础设施的改善,有利于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有利于带动服务业和商业的繁荣,从而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步伐。

(三)大力发展农村中小企业,可以解决农村社会保障问题。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根本出路在于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在企业就业的农民可以纳入城市保障体系,获得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同时,企业的发展促进地方财政税收的增加,可以有更多的公共支出用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

综上所述,中小企业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国应该进一步完善发展中小企业的政策法规体系,大力培育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深化企业改革全面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加强对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监测与分析等措施确保中小企业的持续发展以保持整个国民经济稳定快速增长 。

中小民营企业发展的作用

2. 中小民营企业发展的作用

私营企业主在中小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分析
(一):私营企业主与融资难问题
虽然中小银行资金紧张全面收缩,国有银行门槛提高,使中小企业贷款被拒绝率超过56%,但笔者仍认为中小企业的融资和发展环境并没有恶化。自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 以来,公共财政已经偏于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科技部、商务部、发改委、农业部每个部门都有一笔资金专门用来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政策法规体系,社会化服务体系等九大措施已经开始实施。威海市政府促进成立高新技术投资公司,并制定科学的产业集群和产业链发展提升中小企业的竞争力。笔者认为 中小企业主靠顽强的拼搏精神实现为企业发展和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国经过二十多年的持续高速增长成为世界上最有潜力的市场,中国稳定的政局与社会秩序、充裕而低廉的劳动力。现在中国由“抓大放小”逐渐到“扶小放大”这些政策给予中小企业的是千载难逢的跨越式成长的机会。由于金融市场的垄断,及银行的资金状况趋紧及利率上升的压力,放开利率后,利率水平出现了升势。但金融体制不是造成融资难的主要原因。现代金融体制,包括现代金融组织体系、现代金融市场体系、现代金融监管调控体系。“建立开放现代金融市场体系,利率一般降多升少”(宋国青 《上海证券报》 2002-5-17) 。中小企业在规模的扩张过程中,规模的扩张使自有资金难以满足企业资金需求,从而导致对银行信贷和民间借贷的需求上升的趋势。”从西方七国集团成员国平均水平来看,“内源融资比例高达55.7l%,外源融资比例为44.29%;在外源融资中,来自金融市场的股权融资仅占融资总额的10.86%”(恒丰银行长岛支行 唐洪文 《浅析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题》)。而中国“中小企业的发展资金,依赖内源融资在50%-60%以上,外源融资上银行贷款大约在20%左右,股权融资极少不到1%”(《中国企业融资外包策略》 融勤国际中国研究院研究员 杨晓凌)可见中国中小企业经营者需要增加的应该是股权融资才符合资本结构理论。在没有提升中小企业自身素质之前就将降低利率放宽贷款政策,最终的结果是很可怕的。
(二):私营企业主与公司治理结构
我国私营企业主主要采用家族企业的股权治理,家族式管理,管理成本低,信任程度高。公司治理结构要适应企业发展阶段,在企业发展初期完全家族企业的股权治理。企业制度决定了企业的决策方式。家族式企业的决策方式就是不尽科学的家长式决策。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主应建设以规范的公司制为组织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进而建立科学的决策方式。由于企业主出于对控制权稀释担心导致融资结构不合理,这对公司治理结构产生了一系列的负面效应,阻碍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现代企业理论三个重要分支,即交易成本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团队理论,现代企业理论已经走向了利益相关者论,而私营企业主由于自身素质的影响仍然停留在股东本位的思想上,这种思想表现出来就是融资结构不合理,就是股权结构不合理。而股权结构是影响公司治理机制有效性的最重要的因素,不同的股权结构会带来不同的内部监控效率。
(三):私营企业主与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中的作用尤为重要,人们对企业核心竞争力优势来源于企业文化。制度经济学注重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对企业效率的影响,但无法解释相同治理结构下却有不同企业竞争力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有企业文化,企业家用某种经验和直觉,指导和约束员工,对企业员工灌输自己的经验和方法,使之融入企业管理行为中,自觉自愿地遵守所形成的约束激励机制。企业文的质量决定了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强,中小企业的文化是家长制决策文化、任人唯亲文化、随意性文化。这种文化也是有私营企业主自身素质所决定的,由于没有合理的企业文化,我国部分中小企业为眼前的利益在融资、对外贸易等方面不顾企业信用。(四):私营企业主与产业集群
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马歇尔首先注意到了产业集群,之后迈克尔波特( M.E.Porter)把产业集群理论推向了新的高峰,“产业集群是产业发展演化过程中的一种地缘现象,即某个领域内相互关联(互补、竞争)的企业与机构在一定的地域内集中连片,形成上、中、下游结构完整(从原材料供应到销售渠道甚至最终用户)、外围支持产业体系健全,具有灵活机动等特性的有机体系”(聂鸣)。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支撑。产业集群为中小企业筹资开辟了渠道,优化了社会服务,增强了政府支持,提供了人力资源,促进了技术创新,支撑了市场开拓。集群由大量中小企业共同组成,从国际上中小企业发展经验来看,它们与龙头企业合作,根据产业联合产业集群的理论要求,实行垂直分工或水平分工,在区域经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 中小民营企业发展的作用

私营企业主在中小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分析
(一):私营企业主与融资难问题    
虽然中小银行资金紧张全面收缩,国有银行门槛提高,使中小企业贷款被拒绝率超过56%,但笔者仍认为中小企业的融资和发展环境并没有恶化。自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 以来,公共财政已经偏于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科技部、商务部、发改委、农业部每个部门都有一笔资金专门用来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政策法规体系,社会化服务体系等九大措施已经开始实施。威海市政府促进成立高新技术投资公司,并制定科学的产业集群和产业链发展提升中小企业的竞争力。笔者认为 中小企业主靠顽强的拼搏精神实现为企业发展和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国经过二十多年的持续高速增长成为世界上最有潜力的市场,中国稳定的政局与社会秩序、充裕而低廉的劳动力。现在中国由“抓大放小”逐渐到“扶小放大”这些政策给予中小企业的是千载难逢的跨越式成长的机会。由于金融市场的垄断,及银行的资金状况趋紧及利率上升的压力,放开利率后,利率水平出现了升势。但金融体制不是造成融资难的主要原因。现代金融体制,包括现代金融组织体系、现代金融市场体系、现代金融监管调控体系。“建立开放现代金融市场体系,利率一般降多升少”(宋国青 《上海证券报》 2002-5-17) 。中小企业在规模的扩张过程中,规模的扩张使自有资金难以满足企业资金需求,从而导致对银行信贷和民间借贷的需求上升的趋势。”从西方七国集团成员国平均水平来看,“内源融资比例高达55.7l%,外源融资比例为44.29%;在外源融资中,来自金融市场的股权融资仅占融资总额的10.86%”(恒丰银行长岛支行 唐洪文 《浅析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题》)。而中国“中小企业的发展资金,依赖内源融资在50%-60%以上,外源融资上银行贷款大约在20%左右,股权融资极少不到1%”(《中国企业融资外包策略》 融勤国际中国研究院研究员 杨晓凌)可见中国中小企业经营者需要增加的应该是股权融资才符合资本结构理论。在没有提升中小企业自身素质之前就将降低利率放宽贷款政策,最终的结果是很可怕的。
(二):私营企业主与公司治理结构
我国私营企业主主要采用家族企业的股权治理,家族式管理,管理成本低,信任程度高。公司治理结构要适应企业发展阶段,在企业发展初期完全家族企业的股权治理。企业制度决定了企业的决策方式。家族式企业的决策方式就是不尽科学的家长式决策。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主应建设以规范的公司制为组织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进而建立科学的决策方式。由于企业主出于对控制权稀释担心导致融资结构不合理,这对公司治理结构产生了一系列的负面效应,阻碍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现代企业理论三个重要分支,即交易成本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团队理论,现代企业理论已经走向了利益相关者论,而私营企业主由于自身素质的影响仍然停留在股东本位的思想上,这种思想表现出来就是融资结构不合理,就是股权结构不合理。而股权结构是影响公司治理机制有效性的最重要的因素,不同的股权结构会带来不同的内部监控效率。
(三):私营企业主与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中的作用尤为重要,人们对企业核心竞争力优势来源于企业文化。制度经济学注重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对企业效率的影响,但无法解释相同治理结构下却有不同企业竞争力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有企业文化,企业家用某种经验和直觉,指导和约束员工,对企业员工灌输自己的经验和方法,使之融入企业管理行为中,自觉自愿地遵守所形成的约束激励机制。企业文的质量决定了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强,中小企业的文化是家长制决策文化、任人唯亲文化、随意性文化。这种文化也是有私营企业主自身素质所决定的,由于没有合理的企业文化,我国部分中小企业为眼前的利益在融资、对外贸易等方面不顾企业信用。(四):私营企业主与产业集群
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马歇尔首先注意到了产业集群,之后迈克尔�6�1波特( M.E.Porter)把产业集群理论推向了新的高峰,“产业集群是产业发展演化过程中的一种地缘现象,即某个领域内相互关联(互补、竞争)的企业与机构在一定的地域内集中连片,形成上、中、下游结构完整(从原材料供应到销售渠道甚至最终用户)、外围支持产业体系健全,具有灵活机动等特性的有机体系”(聂鸣)。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支撑。产业集群为中小企业筹资开辟了渠道,优化了社会服务,增强了政府支持,提供了人力资源,促进了技术创新,支撑了市场开拓。集群由大量中小企业共同组成,从国际上中小企业发展经验来看,它们与龙头企业合作,根据产业联合产业集群的理论要求,实行垂直分工或水平分工,在区域经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小民营企业发展的作用

4. 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有何经济意义?

简言之是经济下滑大环境下政府的无奈之举。简单分析如下:
1、小微企业是经济中最具活力的部分,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意在重振经济活力;
2、我国大型企业多为国有,国家财政和金融资本一直在大力支持,只是不会做宣传,更不会告诉你收效甚微并陷入越支持越无奈的境地。
3、以政府投入支持小微企业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投入不大,效果却可能比投入大企业来的远为突出。
4、小微企业融资难众所周知,政府出面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有对金融行业政策引导的作用。

5. 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有何经济意义?

1.减少贫困的有效途径。 微型企业尽管其规模很小,没有正式的组织方式,拥有者和经营者大都为“生活在社会边缘的穷人”开办(拉翁迪·阿尔沃森,1999),它们往往得不到政府的帮助,也不受政府的重视,但是大量存在的微型企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有很大比例,它们往往为处境最艰难的家庭提供主要经济保障。因此,作为世界各地数亿人口收入的主要来源,微型企业对个人、家庭和国家经济的深远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为减贫做出了显著贡献,在减少贫穷化方面具有其重要的作用。 2.扩大就业的主要渠道。 微型企业之所以成为扩大就业的主要渠道,原因在于微型企业单位投资的劳动力(就业容量)和单位产值使用劳动力(就业弹性)都明显高于大企业和中小企业。而且创办微型企业所使用的资源少,对环境的适用性更强,新微型企业创办速度更快,从而使得数目众多的微型企业在总量上提供社会的就业机会更多些。因此,鼓励创办微型企业,不仅是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重要手段,也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之策,它对国家社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关统计资料表明:在拉丁美洲,5人以下微型企业的雇工占非农业劳动力的一半,在非洲占三分之二。在欧洲经济区(EEA)内和瑞士,中小企业提供了 1.22亿个就业岗位,在2050万家中小企业中,93%的是微型企业,即雇员在0人~9人之间;6%的是小企业,即雇员在10人~49人之间;而中型企业,即雇员超过50人的企业只占不到1%。 3.培训大批的企业家,提高了民族素质。 微型企业除了能吸收大量的劳动者就业,稳定社会,还在于可以培训大批的企业家,从而提高整个民族创造欲、革新意识、冒险精神、勇于开拓的素质。企业家是在企业优胜劣汰中寻找自己的生存空间,胜利和失败是企业家必须面对的两道门槛,在失败中总结经验,在胜利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是衡量成功企业家的标尺。据统计1997年硅谷内有2000家企业破产,又有3500家企业诞生。这些企业大多数是小企业,70% 的企业少于10人。据李新春提供的资料显示,我国企业家在创业前从事的主要职业是个体户,占36.9%,若考虑到农民企业家相当一部分原来就是个体户,两者加起来超过50%。另据抽样调查,浙江的数十万户私营企业主,70%以上只有初中以下学历,近80%出生于农村,近三分之一是土生土长的农民。早期作坊式家庭工业是农民成为企业家或经营者的主要孵化器。 4.培育社会经济发展新动力。 微型企业规模虽小,但数量庞大,依靠团队力量,会产生所谓的“蝴蝶效应”:一个小小的扰动可以通过系统的加乘作用放大。世界上许多著名的大型企业或公司就是由微型企业发展而来的。美国的微软和惠普公司就是成功的典范。根据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统计,自20 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每年新形成企业300多万个,90%以上为小企业和微型企业。在信息经济下,企业规模超大型化和蓬勃兴起的微小规模的企业构成了现代企业规模的两极。一方面,企业间的横向扩张盛行,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超大规模的企业不断涌现,在新经济时代,形成了以制造业或经营为核心能力的企业大型化、巨型化发展格局;另一方面,企业的微型化趋势也非常明显,微型企业数量的猛增,尤其是以研发为核心的创新性微型企业的涌现,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活力。有专家断言,“美国新经济”实际上是创新型小企业经济。 5.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稳定器。 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表明:没有社会稳定就没有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是紧密联系和互相依托的,社会稳定推进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又使社会局面得以稳固。大企业与小企业(含微型企业)是一种特定的结构功能关系,现代经济是一种系统经济,或者说是生态经济,没有小企业(含微型企业)是很难想象的。我们需要阳光普照,需要明月当空,更需要繁星满天。数目众多的微型企业对缩小我国地区经济差距、突破“二元”社会经济结构以及促进社会政治稳定与社会和谐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有何经济意义?

6. 国家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意义

1、现实的必要性:
全国共计6000万以上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对中国GDP的贡献率早已超过60%,并提供了75%以上的就业机会,创造了一半以上的出口收入和财政税收。

2、长远的必要性:
小微企业是一个国家政治、经济的细胞。
但愿能帮到你,希望采纳,谢谢!

7. 目前民营中小微企业要想快速发展,最需要的是什么?

目前民营中小微企业要想快速发展,最需要的是相关政策的支持。民营中小微企业为整个社会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作用是非常大的。但大多数中小微企业的寿命比较短,不超过三年。如果有了相关政策的支持,就能给予中小微企业税收上的优惠,让其的经营更加完善,最终发展成为大型的企业,为国家经济做出更多的贡献。

最需要的是什么呢?
中小微企业的地位是比较低的,因为得不到大多数人的认可,认为这些企业简直就是在撒哈拉糊弄,根本就没有什么大的作用。是中小微企业的作用是非常大的,贡献了GDP的70%以上,并且大多数的城镇就业岗位都是中小微企业提供的。但中小微企业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没有获得相关政策上的支持,才会发展的这么艰难。在很多部门领导人看来,中小微企业是很烦人的,里面的管理很混乱,没有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所以对于中小微企业的漠视情况是很严重的,这种情况就应该进行改变。

该怎么做呢?
中小微企都是一群创业者做出来的,所以就需要得到应有的尊重。虽然创业的成功性不足1%,但这1%的成功就能养活千千万万的人,让他们在企业中有一份收入不错的工作。只要相关部门出具政策,这样中小微企业的地位就可能提高,自然可以获得大多数人的尊重,成为这个社会的中流砥柱。中小微企业还要脑子灵活一点,抓住发展的机遇,这样才能顺势而上。

总结
所有的企业发展都是比较艰难的,但中小微企业资金不怎么充足,在遭遇波折之后就有可能被拍死在沙滩上,根本没有再挣扎的力气。

目前民营中小微企业要想快速发展,最需要的是什么?

8. 为何说小微企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据报道,日前有媒体报道称,我国非常重视小微企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但总体看,目前小微企业生存环境提升尚有空间,小微企业规模很小,但数量庞大,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报道称,小微企业是区域经济活力的源泉,但大量的小微企业从事着比较低端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目前生产要素、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租金价格都持续上升,税费虽然有一定程度下降,但总额还是不低。

有专家表示,小微企业依靠投资人、新概念讨生活、谋发展,目前很多小微企业主过多地关注投资人去创业,表面上看着是个新鲜的概念,实际上并没有运营基础和市场基础,做起来不是成本过高只能做个样板,就是没有消费群体摆在那看。

小微企业求发展可以抱团取暖,差异化合作,也可以找到“大树乘凉”,在客户中挑选合作伙伴,或者是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机遇面前“走出去”,在区域发展差异化的背景下谋求自身的发展。
希望小微企业可以促进和带动中国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