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儒家所说的三纲五常是什么

2024-05-16 15:03

1. 历史上,儒家所说的三纲五常是什么

  春秋、战国、秦汉时期各种学术派别的崛起,使人的思想发生了改变,动摇了各代帝王的统治。儒家思想对于世人影响最为深远,才有了后来的秦始皇“焚书坑儒”这个举动。 儒家文化 中的三纲五常是什么呢?不妨一起往下看看。
 
  
 
   三纲为:君为臣纲,君不正,臣投他国。国为民纲,国不正,民起攻之。父为子纲,父不慈,子奔他乡。子为父望,子不正,大义灭亲。夫为妻纲,夫不正,妻可改嫁。妻为夫助,妻不贤,夫则休之。
 
   可见,正确的理解应该是,君主应该成为臣下的表率,父亲应该成为儿子的表率,丈夫应该成为妻子的表率,身处某种位置,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正人先正己,三纲非但不是奴役压迫,反而是对上位者的约束,三纲并非是为臣、子、妻定的,而是给君、父、夫定的!
 
   三纲: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礼纬·含文嘉》云:三纲,谓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矣。
 
   至于五常,爱之仁,正之义,君之礼,哲思智,情同信,春生化万物而成仁,秋刚正利收而为义,礼是形式,智为思想,信是保证。
 
   1、五常:仁、义、礼、智、信。
    五常又称“五典”,即五种行为规则。语出《尚书·泰誓下》:“狎辱五常”。孔颖达疏云:“五常即五典,谓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2、五常:据说指“五伦”,古人所谓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五种人伦关系。用忠、孝、悌、忍、善为“五伦”关系准则。
 
   孟子认为: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故应忠;父子之间有尊卑之序,故应孝,兄弟手足之间乃骨肉至亲,故应悌;夫妻之间挚爱而又内外有别,故应忍;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故应善;这是处理人与人之间伦理关系的道理和行为准则。

历史上,儒家所说的三纲五常是什么

2. 简述儒家三纲五常的形成经历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三纲五常(纲常)是中国儒家伦理文化中的重要思想,最早源于孔子,儒教通过三纲五常的教化来维护社会的伦理道德、政治制度,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在规范社会道德的同时也成为了封建统治者禁锢劳动人民思想的精神枷锁。 但也不能说这种思想在现代社会没有一点点的价值,延伸到现在社会这种思想也包括了相互尊重、理解,不能全盘否定该思想。
  三纲五常(纲常)是中国儒家伦理文化中的架构。三纲、五常来源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但最早渊源于孔子。何晏在《论语·为政》:“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中集解:“马融曰:‘所因,谓三纲五常也。”。这种名教(名份与教化)观念是儒家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即通过上定名份来教化天下,以维护社会的伦理纲常、政治制度。

3. 儒家五常之道五常指的是 儒家所提到的三纲是指什么

1、“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
 
 2、“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求为臣、为子、为妻的必须绝对服从于君、父、夫,同时也要求君、父、夫为臣、子、妻作出表率。它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道德关系。

儒家五常之道五常指的是 儒家所提到的三纲是指什么

4. 儒家是否只讲三纲五常,儒家中的三纲五常是怎样的

 问:儒家是否只讲了三纲五常?
  答:儒教通过三纲五常的教化来维护社会的伦理道德、政治制度,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谈谈儒家思想里的三纲五常
  最近100多年来,更多的人在把中国遭受到的耻辱,归结到自己的文化的上来,于是从清末开始就流行起了,以批判中国文化来表达自己对自己所处的时代的不满,更是在一些极端的行为中,去否定中国文化,尤其中国文化的最核心的儒家思想中来.尤其一些所谓的精英分子,更是为了哗众取宠,而采取了偷梁换柱,摸黑,造谣等手段去攻击儒家思想,在中国近代的100多年的历史中,因为各种政治利益的交错,于是这样的批判更是被扩大化,导致我们今天根本就不可能去认识中国文化的核心-儒家思想的精髓所在这样的政治利益的诉求,可以一直追溯到清初300多年的时间,试图去毁灭中国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但事实证明,一个伟大的思想,并不是可以这样就被扭曲和诋毁的到今天,随着人类的发展走入到一个新的误区,全世界的人类都在寻找一些东西,来给人类的未来发展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东西于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从2002年后,逐渐的被提起,并得到更高的认识
  这里,我就一些儒家思想里的核心东西,做一个简单的阐述,让一些别有用心者彻底的失去机会,也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儒家思想,提供一点点的帮助提到对儒家思想的攻击,尤其是近代100年,我们不能不提三纲五常…在中国,古代哲学者通常认识社会和自然的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八卦所表达的易理,来阐述自己三纲五常,也是如此,贴合者里面的三才五行之说…天地人之三才,金木水火土之五行
  三纲五常的发展演变历史三纲五常因该在孔子之前就有一些类似的说法,但记载都不明确,所以只能推断出。三纲来自于周,或者之前的礼的一种模式在孔子,对待的礼的态度,一般以“不以器”的态度,所以他并没有给出任何具体的东西出来只是孔子提出了君臣,父子之间的概念。“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这句话里,明确了君臣,父子之间的关系,但同时也给君臣,父子之间的义务给出了明确的定义君要有君的样子,父要有父样。否则,一切都是扯淡所以,在孟子里,当有人问孟子,周文王杀死了商纣王,是不是违背了君臣之间的关系的时候,孟子就回答:“我只知道杀了一个屠夫,并没有听说杀过什么君主”.可见在儒家思想里虽然定义了君臣,父子的关系,但却同时给了君,和父赋予了更多的义务这就如同,中国的历史一样,人们选择了有道明君,但你如果昏庸无能,就会被人民给废除这也在理论上,说明了,为什么中国的朝代变化在里,里面描述了社会上的五种关系,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其实,我们说的三纲,应该确切地说是五纲,只是前三纲,是最基本的社会纲,所以在儒家思想里更多的去描述前三个关系其中,夫妇的关系,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在中庸里道: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可见夫妇之道,是所有纲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其后的韩非子,公开而正式提出了纲举目要的做事准则后,就提出了“:”故至今为人子者有取其父之家,为人臣者有取其君之国者矣。父而让子,君而让臣,此非所以定位一教之道也。臣之所闻曰: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则天下治,三者逆则天下乱,此天下之常道也,明王贤臣而弗易也。“(《韩非子·忠孝》)”显然在这个三纲里,缺乏了儒者的情怀,于是汉代的儒者,在这个基础上,加了五常,来规范人的行为,不要让三纲被滥用。五常为:仁义礼智信如此一加,就从一个侧面约束了三纲。到了后来,在宋朝的时候,儒者也是反对这样的三纲,后来再这个基础上略有改善为::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直接的把当初法家的提出的三纲(纲举目要)给更加可行可见,儒家思想一直在对当初法家的提出的纲举目要的概念进行一定的弱化,并吸收了里面积极的意义,而排斥其积极因素
  这里还有一个意思,董仲舒,也就是被大家认为的三纲五常的创始人,其实是一个非常有智慧的人他在当时可以完全不用提这个三纲,但他担心当时的皇权独大,也就根据此提出了三纲。所有的三纲,都会被皇帝所采纳,但其后的五常,又给皇权限制了道德枷锁,让其皇权受到约束其实在中国历代的封建朝代内,都得益于这个。在汉朝,所有的大事,都有其当时的三大司马来决定,由皇帝来审批。就如同现在的君主立宪制。在制度上,古代的皇帝是不能为所欲为的同时,也是这个董仲舒,一不高兴,就大声疾呼:苍天已死后来的替天行道的概念,也是有此君给予了理论依据
  在宋朝的时候,儒家文化发展到了空间的水平君臣义,父子顺,夫妇随,是当时的社会的关系的主流君臣之间,要讲究义,而不可以让皇权为所欲为,父子之间要顺从,不要闹矛盾,夫妇之间,要经常在一起,不可以分开此为三纲也,同时还有仁义礼智信,去对此三纲作了一个约束
  关于,三纲五常对女性的压抑也被一些人给胡乱扣上了帽子三纲五常被提起的年代是汉初三纲是基于法家的思想,去由儒者去完善,在当时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一个是限制了皇权的独大,一个是明确了社会的关系汉武帝的母亲,也就是汉景帝的妃子,在嫁给汉景帝之前,就嫁过人如果三纲五常,按照现在有些人的理解,是为了压抑妇女。那历史上就不可能出现汉武帝之人更有极端的说法是:三纲五常就是让女性作奴隶,从社会层面上把女性定义为奴隶那请问,谁又愿意把奴隶推上了权力的最高端?--武则天翻阅中国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一大批女性人物活跃在历史之上有人会说,历史上,尽管女性有一些人物,但更多的还是男性在控制着社会但人们其实忘记了一个这样的事实:女性本身并不是愿意去投身到社会上来,而不是因为社会不允许。在中国的古代社会,有其农耕时代,女性的天性体力弱,而不能如男性一样到处行动。所以更多的女性,都不太愿意如男性一样,从事与社会活动而当今的社会,因为科技的发达,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是对女性走向社会最大的解放。
  从传说,我们可以看到女性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中国的神话故事里,就有女娲补天女娲被认为是中国人的始祖其后的时间内,在诗经上,也有大量对性的赞美。对爱情的讴歌
  所以,我们今天应该看到三纲五常的真正的意义和来源是什么了三纲五常最积极的作用在于定义了社会上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并对社会人的个人行为给予最平等和客观的定义和描述他只是在客观的描述社会的现象,去定义人类的基本伦理常道,而不在于它用这个压抑什么三纲五常基于礼的基本哲学理论,诞生于农耕时代,而到了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多社会的形态已经有所改变了,希望,新的三纲五常,在基于礼的基本的基础上,需要给出新的定义毕竟当今世界,体力劳动份额下降了很多女性可以更多的参与到社会中来。君臣关系,也早已不是单个的关系了,而是被人民和政府之间的关系而随着信息得到的方便性,父子之间的关系,也不可以用顺来简单概括了,因为毕竟古代的社会信息的匮乏,让很多孩子的知识和对社会的认识,只能从父亲那里得到,所以当初的顺,应该逐渐被取消,而代之于其他的概念夫妇之间,因为当今时代的交通的发达,也不一定要让夫妇之间,总是如影相随,而是可以各自拥有各自的空间,去完成自己需要的事情
  当我们用儒家思想赋予我们的思维逻辑,去思考,去审视,去理解的时候,我们就会越发发现,儒家思想的伟大和不朽。
  三纲五常成为束缚人民的精神枷锁。在作者看来,人不同于其他生物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于人类具有与生俱来的五常之道。坚持五常之道。

5. 儒家五常五常指的是什么?,儒家五常指的是哪五常

1.儒家五常五常指的仁、义、礼、智、信。
 
 2.五常是为了自身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应该拥有的五种最基本的品格和德行。
 
 3.孔子最早提出“仁、义、礼”,孟子扩充提出“仁、义、礼、智”,后董仲舒再次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后称“五常”。
 
 4.这“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
 
 5.古人发现在面对同一件事时,经常会出现截然不同的意见和观点,这是因为人们常常以自身的经验和利益来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
 
 6.但这样的做法虽然不能算错,但也有不足。
 
 7.故古人提出了“仁”的观念,也就是如今所谓的换位思考。
 
 8.“仁”不仅是最基本的、最高的德目,而且是最普遍的德性标准。

儒家五常五常指的是什么?,儒家五常指的是哪五常

6. 儒家五常指的是


7. 儒家五常指什么

儒家“五常”——“仁义礼智信”

儒家“五常”“仁义礼智信”,是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核心因素。而“仁”又是“五常”之核心。朱熹说:“百行万善总于五常,五常又总于仁。”

仁被儒派尊为“全德”。这完美的德性是从何而来的呢?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指出“仁”这个思想来自于人的“恻隐之心”。他以近乎谩骂的口吻告诫所有人:“无恻隐之心,非人也”。他说:“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说的正是人的恻隐之心。把人的这种恻隐之心发扬光大,就是仁。

“仁”,自古写到今,都是从人从二。“二”古文作“丄”,就是“上”字。两部分合起来就是以人为贵的意思。《说文解字》说,人是“天地之生,最贵者也。”二是地之数。结合起来就是人与人相互亲切关爱的意思。

孔子就直接把“仁”定义为对人的关爱。“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像把恻隐之心、同情之心发展成爱心一样,把对自己亲人的爱发展为对周围人的爱。

其他学派关于“仁”的论述也有很多。从墨子的“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到庄子的“亲而不可不广者,仁也。”最后到韩愈的“博爱之谓仁”。都强调了“仁”是一种大爱。由此可见,“仁”并不是孔子的发明,也不是儒家的专利,它是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是中国价值体系的核心。

“仁”最早是和“义”一道出现在《周易》里的:“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什么是义?义原来写作“义”,从我,从羊。“我”,又从手,从戈。戈是兵器。上面的羊表祭牲,下面的“我”手执兵器,使得“义”字不仅充满了铿锵的阳刚之气,又表明了“义”富含自我牺牲的精神。

孔子说:“义者宜也,尊贤为大。”这就把“义”定义为去做该做的事。什么是该做的事?孔子认为“义”应该以尊贤为核心。对他人对社会有益的事就是该做的事,反之就是不该做的事。对于该做的事,冒再大的风险都要去做;对于不该做的事,有再多的好处也绝不能去做。电视剧《水浒传》的主题歌里有一句话非常形象的描述了“义”是什么:“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

古人在主张“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同时,又强调“义不杀生,义不杀少。”表明“义”是合于道德的行为或道理。

“精忠照日月,义气贯千秋。”那么这股“义”气是从哪里来的呢?

孟子说:“羞恶之心,义之端也。”他认为人不同于动物,应该知道羞耻,而羞耻于作恶,就是“义”的开始。

说白了,义就是只做好事,不干坏事。什么是好事什么是坏事就看它合不合乎礼了。《左传》说:“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那么这个礼究竟是什么?

礼,《说文解字》说:“礼,履也,所以事福致福也。”

“礼”原来是宗教祭祀仪式上的一种仪态,是对神灵的祭祀、致敬和尊重。引申到日常生活,就成了对人的尊重。再发展,就成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谦让。孟子说:“恭敬之心,礼之端也。”说的就是礼的产生。

孔子说:“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焉。”他把礼作为对仁和义的具体规定来看,礼就成了不同身份、不同地位的人应该遵守的不同的行为规范。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孔子的这番话表明:“礼”,与仁互为表里,仁是礼的骨架,礼是仁的桥梁。恢复或制定礼,其目的是为了实现“天下归仁焉”。

所以重礼是“礼义之邦”的传统美德。“明礼”从广义上说,就是讲文明。从狭义里说,作为待人接物的表现,叫做“礼节”、“礼仪”;作为个体修养涵养,叫做“礼貌”;用于处理与他人的关系,叫做“礼让”。这些已经成为一个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一种表征和直观展现。“礼之用,和为贵”,其价值取向为“和谐”。继承发扬礼,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合不合乎礼,需要有明辨是非的能力,需要智。孟子说:“是非之心,智之端也。”说智首先表现为一种明辨是非的能力。

智,作为“知”的后起字。从日,从知。知,从矢从口。矢,本意是箭,引申为正直、端正,再引申为出口无悔的发誓。知是智的古字,通晓天地之道、深明人世之理的才能就叫做“智”,也就是知。真正的知、智,一定是真理,一定是真象,也一定不会偏离仁和义。

孔子说:“好学近乎知,……”那个“知”就和这个“智”一个意思。智,作为知识和技能的统称,它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勤奋学习来获得的。“智”作为实现最高道德原则“仁”的重要条件,可以分为五个步骤,即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儒家五常指什么

8. 三纲五常是由孔子提出来的吗

相互之间有所关联,但并不完全一致。目前被认为正式提出三纲五常的是汉时的董仲舒,而非是孔孟等先贤。

先说三纲。说三纲,就必然要提到董仲舒,因为他与三纲之间的关联远比孔孟要更多一些。在《论语·颜渊》齐景公问政于孔子时,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是说君臣父子各自都要有不同的规范、约束和表率性作用。所以齐景公对此非常认可,并说:“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而后,在汉时班固著《白虎通德论·卷七·三纲六纪》中却出现了这样的记述,并引用了苟子《富国》中的一句话:
三纲者何谓也?谓君臣、父子、夫妇也。六纪者,谓诸父、兄弟、族人、诸舅、师长、朋友也。故《七纬·礼纬·含文嘉》曰:“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又曰:“敬诸父兄,六纪道行,诸舅有义,族人有序,昆弟有亲,师长有尊,朋友有旧。”何谓纲纪?纲者,张也;纪者,理也。大者为纲,小者为纪,所以张理上下,整齐人道也。人皆怀五常之性,有亲爱之心,是以纲纪为化,若罗纲之有纪纲而万目张也。《诗》云:“亹亹我王,纲纪四方。”

不难看出,在汉代三纲六纪被强调申明,是作为社会阶级秩序的一种必然需求。但孔子原句中所述的‘君君臣臣’中对君臣各自的约束却被减轻了影响,更多时间里三纲更类似于“你是天你是地,你是我生命中的唯一”这样的理解,与孔子原述内容根本是猴吃麻花——满拧。所以我们在谈到三纲时,会更多提起董仲舒和公羊春秋,因为他除了代表儒家以外,还代表以往的天道观、阴阳学、五行学说这些并非是儒家本身的理论。

而后则是五常。很多人说五常会提到孟子这句:“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但在《礼记》中这句话的说法是:“男女有别,而后夫妇有义;夫妇有义,而后父子有亲;父子有亲,而后君臣有正。这是说男女(泛指人类个体)认识到了相互间的不同,才会理解到如何用正确的感情对待对方。而夫妻间有了这样的感情,才能感染到父子(母子)之间产生亲情。而后这种感情则会影响到社会中的上下级关系,这也是世人常说的“一家不宁何以治国。”

所以孟子所述的这五种人伦关系更多的是在指认知,而非是约束或规定,这和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相互对应并构成联系。然而同样是董仲舒,却将忽略了五常最根本的这一点,而粗暴且粗鄙地将其定位仁义礼智信,他对于‘男女有别’的认知仅仅是尊阳抑阴,几类乎禽兽。而后在唐孔颖达的注疏中提到的:“五常即五典,谓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更是直接确证了这一点。
可以说在董仲舒之后,五常被世人更多认为是“父(愚)义、母(愚)慈、兄(愚)友、弟(愚)恭、子(愚)孝。”的存在,可以说这是一种极其愚昧的观点,因为他们都忽略了孔孟原句中最基本的表达。

所以三纲五常,与孔孟相互有所关联,但其扭曲的本质却与孔孟毫无瓜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