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产业发展前景

2024-05-10 19:01

1. 体育产业发展前景

[禹唐体育商学院系列讲座第二期]受到疫情的影响,线上数字化的转型需求会更明显,5G等高科技领域与体育的结合会更加紧密。

体育产业发展前景

2. 目前体育产业发展现状及困境都有什么呢?

在2019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为29,483亿元,增加值为11,248亿元,总产出比2018年增长10.9%。体育服务业发展在体育产业中的占比增加到67.7%,其中规模最大的包括出租与贸易代理、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销售。而随着近年来相关政策的不断出台以及大众意识的转变使体育健身休闲活动得到迅猛发展,持续保持着高位增长。
具体到各项目、各任务,主要是重点支持消费引领性强的健身休闲项目的发展,推动水上运动、山地户外、马拉松、自行车等运动项目产业发展的细化落实,同时在2022北京冬奥会的影响下大力发展的冰雪运动,现已形成新的体育消费热点。
据统计,与体育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样得到蓬勃发展,占全部体育产业增加值比重1.9%。体育产业逐渐转变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体育强国健身纲要》中明确提出到2035年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加之肥胖率居高不下、老龄化等社会问题的加剧与居民对运动健身消费能力的提升,以此推动体育产业快速发展。

政府部门的政策支持、社会资本的融入、民众消费能力的提升使体育旅游、健身休闲、运动康复等体育服务业态的增长迅猛,将进一步促进体育产业多元化发展。
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在近年来取得可喜的进步,但由于起步晚等原因,体育市场的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全国市场体系发展的总体水平,体育产业供给距离居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体育强国建设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现阶段体育产业面临的困境包括。
消费市场活力不够。体育消费市场的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差异化明显,体育消费的规模、结构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人均体育消费占人均消费总支出的比重较低,实物型消费占比远高于服务型消费,同时市场主体实力有待加强。小微企业占比较大,处在不成熟阶段的企业较多,缺乏市场竞争力。同时,体育中介服务机构数量少,且实力不强,很难适应体育市场纵深发展的要求。

体育产业市场监管体系不够完善。具体表现为体育市场监管制度不全面,多部门联合监管机制不够健全。虽然近年来相关政策文件相继出台,但对于宏观政策的具体落实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体育产业从业人员质量不高,甚至不能满足体育市场进一步发展的需求。面向体育产业从业人员的相关培训较少,且缺乏评价手段。
现阶段体育产业的管理人员大部分是退役运动员、教练员、体育专业学生等,缺乏经济与管理等领域的专业知识。近年来,在体育产业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各种健身俱乐部、运动休闲场所遍地开花,但是由于缺乏专业管理人才,使得经营效益不高,经营模式难以扩大。

体育场地设施普遍存在资源短缺的问题。我国城乡健身场地存在较大差异,尤其是相对落后地区,缺乏健身场所,甚至对体育产业没有概念。一部分乡镇以主要发展经济为目的,会出现健身场地被占用、过期生锈的健身器材不能及时更换、发生意外事故难以追责等现实问题。
缺乏行业领路人。我国的体育产业逐渐得到重视,在政策的扶持下焕发出勃勃生机,作为朝阳产业蓬勃发展。但随着体育产业的进一步扩张,涉及范围越来越广,缺乏领域带头人的现象逐渐显现。领域带头人能够带动更多的人进入这个行业,并普及什么是体育产业、体育产业应当如何发展等。
从宏观上给体育产业制定发展方向并给体育产业以及体育产业下属的各个分支进行定义,使更多的大众接受,为体育产业注入更多的新鲜血液。同时,缺乏一定的正规培训与等级评定,所以会出现入行门槛低的情况,社会体育指导员更多的是项目领路人而非行业领路人。

3. 你对我体育产业发展前景有何发展有何依据

2万亿元的巨大市场
  国家体育总局提供的相关统计资料显示,体育产业对我国经济的贡献率不断提高,并正以年均20%以上的增速发展,远远高出整体经济增长水平。2008年,我国体育产业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突破0.5%,表现出巨大的潜力和增长空间。
  而这一数据在经济发达地区尤为明显。据统计,2008年北京市体育产业实现增加值154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39%,体育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24%。
  体育产业不仅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对于其他相关行业的带动作用也日益明显。“体育产业对调整产业结构具有积极影响,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更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多元精神文化需求。”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介绍说。通过与制造、建筑、旅游、餐饮、通讯、广告、会展、广播电视和新闻出版等行业的良性互动,体育产业的辐射效应充分体现。
  除此以外,体育产业的蓬勃发展还起到了增加社会就业、促进社会稳定的作用。根据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公告,2008年全国体育及相关产业从业人员达到了317.09万人。体育产业真正成为不仅能为国增光、为民服务,还能为国增利的朝阳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然而从世界范围看,我国体育产业与发达国家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如美国,体育产业作为十大产业之一,已经占到了GDP的2%,澳大利亚体育产业提供的就业机会超过了农业、铁路、保险、电力等主要行业。相关专家表示,目前欧美每年人均体育消费300至500美元,而我国年人均体育消费尚不足100元人民币。如果人均体育消费能达到欧美的一半,就将形成一个每年2万亿元人民币的巨大市场。
  促进产业均衡发展
  虽然我国体育产业的增加值不断提升,但产业发展明显呈现不均衡发展的状态。具体表现为地域上的“东强西弱”和产业结构偏向制造业的状态。从地域上看,京津城市带、长三角、珠三角“三大经济带”体育产业发展迅速,中西部地区则明显落后;从产业结构上看,体育产业主业不强,体育服务业只占体育产业增加值的20%左右,而体育用品制造销售则占体育产业增加值的80%左右。
  解决不均衡发展的着力点,就在于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调配中的重要作用,改变以往将群众体育视为单纯的公益事业,只能由政府来提供和包办的状况,重视发挥市场在开展群众体育方面的作用,重视大众体育健身娱乐市场的培育和发展。
  根据最新的分类办法,体育产业被分为三个部分:上游产业为健身娱乐业、竞赛表演业,中游产业包括体育中介、体育培训、体育媒体、体育服装、体育鞋帽、体育器材、体育保健康复、体育场馆运营等,下游产业为体育食品、体育旅游、体育搏彩、体育房地产等。新的体育产业的分类方式呈现出一条从上至下的体育产业链,也为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明晰了方向。
  相关专家表示,体育产业链的核心是发展体育健身市场,开发竞赛表演市场。竞赛表演的核心是推出赛事产品,也就是高水平的运动员和高水平的联赛。国际上以赛事为中心牵动整个体育产业链发展,而中国的体育产业没有围绕核心形成产业链,因此导致制造业占据主导地位。就以家喻户晓的美国男子职业篮球联赛(NBA)为例,2008至2009赛季NBA联盟收入达到32亿美元,除了出售电视转播权和门票,他们还进行商业表演,开发出相关游戏、服装、食品等,产生了明显的产业放大效果。
  足球世界杯、网球四大满贯赛、世界一级方程式赛车……这些响当当的名牌赛事无不展示出巨大的“吸金”力量。我国在打造知名体育赛事上发展空间巨大,目前已有的
  中国网球公开赛、上海斯诺克大师赛等,虽然已经发展到一定规模,但与世界上各大传统赛事仍存在较大差距,我国打造知名品牌赛事仍存在较大空间。
  《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到2020年,我国要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体育骨干企业和企业集团,形成一批有中国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体育产品品牌,这其中的重要任务就是努力开发体育竞赛和体育表演市场,支持地方根据当地自然人文资源特色举办体育竞赛活动,努力打造有影响、有特色的赛事品牌。
  事实上,在我国的中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登山、漂流、自行车等户外运动日益风行,形成了以环青海湖自行车赛等为代表的一批品牌赛事。这些体育赛事在市场开发和商业运作上还有相当深厚的可以挖掘的潜力,如果充分开发中西部地区的自然资源,形成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体育品牌赛事,必将改变我国体育产业地域不均衡发展的状态。
  政策支持引导是关键
  国家体育总局经济司司长刘扶民认为,我国体育产业作为一个处于发展初期的朝阳产业,资金保障是产业加快发展的重要前提,“由于自身发展规模和水平限制,我国体育产业还不能形成灵活运转的资金链和产业链。这种局面主要体现在投资渠道单一,国有资本仍是主体;民间投资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但总量仍然较小;体育企业资本积累不足,融资渠道不畅,再生产能力不强。”
  “我国的体育产业就像一个正在茁壮成长的处于发育期的孩子,他需要好的环境、好的氛围、好的机制来保障其健康成长。”国家体育总局政法司司长张剑表示。而《加快体育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正是在我国体育产业蓬勃发展、迫切需要政策雨露浇灌这一时间节点上产生的,势必指导我国体育产业走上一条良性发展之路。
  针对体育产业面临的市场主体积极性不高、社会投资活力不足、投融资渠道不畅等问题,《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拓宽体育产业发展资金来源渠道,政府可以通过安排补助资金等方式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积极鼓励民间和境外资本投资体育产业”;“鼓励金融机构适应体育产业发展需要,开发新产品,开拓新业务”。
  针对目前国内体育场馆设施利用率不高的问题,刘扶民指出,体育场馆设施涉及两个环节,一是规划建设,二是运营实用。“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政府对体育设施投入相对较少,而且重建设轻管理,缺乏规划,布局不合理,利用率较低;一些大型体育场馆投资主体单一、功能单一、经营方式呆板,影响了综合利用,增加了政策压力。”刘扶民认为,加强体育场馆设施建设和管理,改善服务质量是当前提高体育场馆设施利用效率、提升服务质量的关键。
  为此,《指导意见》提出了“立足国情、面向社会、服务群众,合理规划和布局公共体育设施,切实加强城乡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提高设施综合利用率和运营能力,充分发挥公共体育设施在提供社会体育服务、满足群众体育需求方面的作用”,“对露天体育场要创造条件免费开放;已经免费开放的,不得改为收费经营”,“多渠道投资兴建体育设施,加强中小型体育场馆和体育服务设施建设,特别要大力加强农村基础体育设施建设”等措施。这些措施的实施不仅将对我国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产生促进作用,而且将会为体育产业培育大批的固定消费群体,为体育产业的良性循环奠定坚实基础。

你对我体育产业发展前景有何发展有何依据

4. 体育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怎么样?

我对体育有着特殊的感情,因为我曾经就是体育生。也从事着与体育相关的行业!随着大数据技术的日益发展成熟,大数据与体育产业发展相融合,为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将体育产业发展与大数据进行融合,利用大数据的分析技术,能够为我国体育创造更大的价值。本文主要研究大数据的特征、大数据时代我国体育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大数据背景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策略。

体育产业发展与大数据相结合能够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市场经济发展的海量信息进提炼和分析,能使体育产业的经营主体对消费者的数据进行准确把握,根据消费者的消费信息及时调整发展策略,生产能够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体育产品和体育服务,进而推动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

大数据特点
大数据指的是以多元的方式,通过多种渠道收集而得到庞大的数据组,并且这些数据具有实时性的特征。这些数据来自于社交网络、消费者的消费记录、电子商务网站以及其他途径。从技术层面上来看,大数据与云计算是一体两面,不可分离的,大数据的性质表明无法通过一台计算机对大数据进行处理,而必须要使用到分布式的计算结构。大数据的主要特色体现在对海量数据信息的数据挖掘方面,而这一过程中则必须要依靠云计算的分布式处理、分布式数据库、云存储或者是虚拟化技术。中超从原来的白菜价卖出当今的天价,有意投资体育产业的人与已经在打拼的产业中人一定是最为兴奋的群体。毕竟任何一个体育产品能够得到资金与市场的青睐都不是坏事,更何况这个产品是口碑、质量都难言令人满意的中超。

中超能卖出天价,与国内体育产业发展的大背景紧密相连。在转播权进入市场流通环节愈来愈高涨的呼声中,在足球发展环境向好的走势中,中超成为香饽饽并不令人意外,令人意外的是中超版权怎么一下子就从地上飞到了天上?发展体育产业,拉动体育消费,国内已经蓄积了一些基本条件,也有了越来越热烈的氛围。但一派欣欣向荣之中也不是没有不和谐音符,比如,急功近利者有之,浑水摸鱼者有之,盲目冒进者有之,坑蒙拐骗者亦有之。

5. 体育发展的前景怎么样

行业主要上市企业:361°(01361)、李宁(02331)、安踏体育(02020)等
本文核心数据:中国体育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中国体育产业规模等
我国体育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较低 但处于增长态势
随着中国竞赛等赛事数量的增加以及大众体育的兴起,体育场馆、体育彩票以及体育用品等主要下游产业逐渐增长,同时由于体育是人民物质生活发达后更高层次的追求,因此中国人均消费水平较低,初步统计,2020年体育产业市场规模达25750亿元,占国民经济2.53%,比重较低。

但从我国体育产业的市场规模及增长率来看,我国体育产业呈增长态势。全国体育产业总产出从2015年的1.7万亿元增加至2020年的近3万亿元。多年来我国体育产业总产值增速始终维持在10%以上的水平,远高于同期GDP增速。

体育服务业细分种类多 占比第一
从体育产业的细分市场来看,包括体育服务业、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等领域。其中体育服务业分类较多,根据不同的服务类型可细分为体育管理活动、体育竞赛表演活动、体育健身休闲活动等。具体细分市场如下:

从细分市场结构来看,过去体育用品一直是我国体育产业最大的类别,2015年占比超过60%,是体育产业的主要支撑,但随着全民健身意识的增强和体育消费的不断增长,包括体育赛事运营、场馆运营、体育培训等类别的体育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初步统计2020年体育服务占比已达50%,超过体育用品成为体育产业占比最大的细分领域。

“十四五”时期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目标
2021年8月3日,国务院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就“十四五”时期全民健身工作提出四项具体目标和八项主要任务:计划明确到2025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38.5%;县(市、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三级公共健身设施和社区15分钟健身圈实现全覆盖;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2.16名;带动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5万亿元。
在政策支持推动下,我国全民健身的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体育运动渐渐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目前,我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5亿人左右,占总人口的37.2%。全民健身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体育产业将迎来快速发展。

体育发展的前景怎么样

6.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趋势走向如何?

体育产业是当今世界最引人注目的新兴产业,年期间,我国体育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体育产业2008年北京奥运会更为我国发展体育产业提供了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新生力量。历史性机遇。当前,如何改善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主要特点如下:环境,增强我国体育产业的整体实力,已经成为当(一)体育产业总规模迅速扩大前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对比两次经济普查资料,我们看到:20(科年,我2008年我国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取得了全面国体育产业的增加值为607.99亿元,体育产业从业翔实的企业法人单位基本情况、财务状况和生产经人员为150.89万人;到2008年,我国体育产业增加营活动等资料,为本课题分析和研究我国体育产业值增长到2045.03亿元,体育产业从业人员达到发展趋势提供了良好契机。

7. 体育行业未来十五年的发展前景怎样?要怎样投资?

我觉得从国家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得出来,发展前景非常好。国家体育总局、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2018年度全国体育产业总产出和增加值数据。经核算,2018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总产出)为26579亿元,体育产业增加值为10078亿元,首次突破1万亿元,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1%。

中国大陆的人均GDP已经超过1万美元,根据国际上的以往经验,这是人们会开始重视休闲和健康,而体育产业和休闲和体育都有关,所以今后体育产业在中国会得到很好的发展。
随着物质生活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准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人们对于生活的追求已不再满足于衣食住行,更多人开始追求精神上的需求。所以,中国的体育产业将会迎来一个非常大的发展时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会越来越注重体育锻炼,运动器材之类的商品会越来越热销。而政府关于运动场地的建设也是会越来越多,这是一项有益国民健康的事业。随着人们对体育行业的关注和喜欢,相关企业机构也会加大对体育行业的投资。总之,在这个时代,体育行业在中国未来的前景是一片形势大好。

积极响应政策号召走全民运动的发展方向,组织当地百姓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不一定要求有多高的技术水准,只要百姓参与度参与热情足够就行,根据本地的文体群众基础,结合公司的优势,向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是否可以举办或者承办一系列行业领先的比赛,打响公司的名牌知名度。同时也可以赞助培训运动队,在地区或更高级别的赛事上争金夺银。

体育行业未来十五年的发展前景怎样?要怎样投资?

8. 体育前景怎么样?

行业主要企业:探路者(300005)、信隆健康(002105)、英派斯(002899)
本文核心数据:中国智能健身投融资情况、健身行业发展趋势
北京冬奥会刺激了人们的健身热情
2022年2月冬奥会的举报极大地拉动了我国人民的健身热情,百度中“健身”词条的搜索热度也从2021年的1200点上涨至了1600点。其中,2月10日时“健身”一词的搜索指数达到最大,为1611点。
智能健身成为新趋势
根据权威机构美国运动医学学会公布的数据,在2022年全球运动健身趋势Top15中,智能可穿戴设备位居榜首。而随着5G、图像识别、语音处理等技术的发展,智能运动建设变得越来越容易实现。
智能可穿戴设备近年来发展较快
随着移动智能设备的发展与人们对健康的日益重视,专门用于记录用户身体状态的智能运动设备开始得到硬件企业、互联网企业以及健身爱好者的青睐,近年来运动健身领域智能可穿戴设备发展较快。
智能手环是指提供用户记录日常生活中的锻炼、睡眠和饮食等实时数据,并将这些数据与iOS或者Android设备同步,起到通过数据指导健康生活的作用的产品。目前,智能手环是市场上最为畅销的运动健身智能穿戴设备之一,我国智能手环普及率高达68%,位于全球中游水平。
此外,市场上还推出了其他运动健身智能穿戴设备,如李宁推出了智能跑鞋,其与小米运动APP无缝连接,清晰展现跑步路线、跑步距离、消耗卡路里以及时速、配速,分享跑步路线、运动成绩;并且能够通过云端推送个性化的慢跑初学者训练计划,前后脚掌着地智能判断,智能检测跑步着力点。
智能健身赛道受资本青睐
技术的发展加上疫情的影响催化了我国的智能健身赛道,而冬奥会的举办更是为我国智能健身行业的发展添了一把火。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对于智能健身行业的企业的投资越来越多,2021年全年,智能健身赛道共有三起投融资事件,总融资金额达到了3.3亿元。
而在北京冬奥会的促进下,在近1个月内,国内就有3家相关企业获得融资:家庭健身科技品牌「麦瑞克」获得A轮融资、船机品牌ROWWORLD完成Pre-A轮融资、“中国Tonal”数智引力完成新一轮战略融资。
政策助力——智能健身赛道的又一推手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中工作压力的增大,人们用于体育锻炼的时间逐渐减少。而为了增强我国的体育产业,鼓励人们锻炼,体育产业近年来不断被写入国家级政策当中。
而在2021年8月发布的《全面健身计划(2021-2025年)》中,体育产业数字化、智能健身也赫然在列。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健身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