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的发展

2024-05-16 13:12

1. CPU的发展

CPU的发展史、分类、结构和主要性能指标;
常见CPU的型号(Intel系列CPU、AMD系列CPU);
CPU散热器、CPU的安装、CPU的检测。
要求了解CPU的发展历史和常见CPU的型号;
重点掌握CPU的分类、结构和主要性能指标;
熟练掌握CPU的安装。
2.1  CPU的发展历史
1、 4位处理器——Intel 4004
           1971年,Intel公司研制出微处理器芯片4004,如图所示。 

        1972年,Intel公司研制出8008处理器,如图所示。随后推出8080(PC8801)、8085;
    其它公司推出Z80(工控)、6502(APPLE) 、M6800、

    (1) Intel 8086/8088处理器
            1978年Intel公司推出了首枚16位微处理器8086,如图2-3所示。
            1979年Intel公司开发出8088,1981年IBM公司将8088处理器用于其研制的IBM PC中,从而开创了全新的微机时代,兼容机也大量推出。

            1982年,Intel推出了80286芯片,下图所示是i80286的外观。 IBM公司将80286处理器用在IBM PC/AT机中,兼容机也大量采用。外围电路采用了大规模集成电路门阵列。 
4、 32位处理器
(1) Intel 80386处理器,1985年Intel发布80386DX,如图2-6所示。
(2) Intel 80486处理器
1989年,Intel推出了80486芯片。将协处理器集成到CPU中,CPU采用插座与主板连接。 

       1993年,Intel公司发布了Pentium(奔腾)处理器也称586,以后都称为奔腾。第一代的Pentium代号有P54C,P55C,内建MMX(多媒体指令集)的Pentium处理器。外围电路采用芯片组方式。
       与Pentium MMX属于同一级别的CPU有AMD K6、Cyrix 6x86 MX等,如图2-8所示。

      1997年,Intel公司发布了Pentium II处理器,采用了SLOT1架构。
       

        1999年,Intel公司发布了Pentium III处理器。  也推出Socket 370架构的Pentium III,速度提升、改善SLOT1的缺陷。
    

        Intel公司在2000年11月发布了Pentium 4处理器。
        基于Socket 478架构的32位P4处理器,主频为1.8~2.4GHz。
     
5、 64位处理器
 (1) AMD Athlon 64 
  2003年9月,AMD发布了面向台式机的64位处理器:Athlon 64和Athlon 64 FX。它们的初始实际频率为2.0GHz,晶体管数目为1.059亿个,采用0.13m工艺。
(2) Intel 64位处理器

2.2  64位CPU的型号
2.2.1  Intel系列CPU
1、64位Pentium4单核处理器            
            2004年8月,Intel 发布了64位处理器。推出了桌面版64位Pentium4 F处理器 ,采用了LGA775接口,命名方法上采用按系列编号。
   有Pentium4的 5、6、8、9系列,64位的赛扬D处理器和最新的Core 2 DUO系列处理器等。
        Celeron D 331是第一款支持EM64T技术的赛扬D处理器,该处理器采用LGA 775接口,具有2.8GHz实际频率。超频性能强。


Pentium D9系列
65nm制造工艺,内建3.76亿个晶体管,前端总线频率由800MHz FSB提升至1066MHz FSB,主频为3.46GHz,L2达 2MB x 2。Pentium D 900系列有Pentium D 915、920、930、940、945、950和960几个型号  
3、  Core 2 Duo系列 (酷睿)
采用Core 2微架构,使处理器在整体功耗降低40%的同时,性能提高了40%,前端总线频率FSB提升至1333MHz ,L2达 4MB 。接口为LGA775,全新的智能缓存技术 提高了双核心乃至多核心处理器的工作效率 。目前Core 2 Duo系列主要有Core 2 Duo E2200、E5300、E6300、E6500、E6850、E7400等
例E6850    3.06GHz/FSB=1333MHz/4MB/65W
Q6600、Q8200、QX9600四核处理器
Q9300 :四核 2.5GHz/FSB=1333MHz/6MB/95W
4、 酷睿 i7 系列
 在功耗不变的前提下,酷睿i7处理器对视频编缉、大型游戏和其它的互联网及计算机应用的速度提升可达40%。
I7有LGA 1366和LGA1156两种接口、处理器内部集成三通道内存控制器、全新采用类似于PCI Express串行点对点传输技术的通用系统接口(CSI),Intel称之为QuickPath Interconnect(QPI)总线技术 、传输速率为6.4Gbps,开放共享式8MB三级缓存。 
I7 920:采用45nm工艺制造,主频为2.66GHz,四颗核心共享8M三级缓存,每颗核心独立拥有256KB二级高速缓存,QPI总线带宽4.8GT/s,由于内部整合了三通道DDR3内存控制器,因此可支持三通道DDR3内存。同类有产品有 940、950、965、975等型号。
5、 酷睿 i5 系列
在Core i5中分为i5-700和i5-600系列,i5-750为Lynnfield核心,四核心,不支持HT,i5-600系列为Clarkdale核心,只有两个核心,L3 Cache也只有4MB,但支持HT,也就是两核心四线程,Core i5都只支持双通道内存模式, 有LGA 1366和LGA1156接口。
I5 750
四核心,采用LGA 1156接口,45nm工艺,集成双通道DDR3内存控制器,主频为2.66GHz, 1MB二级缓存, 共享使用8MB三级缓存,功耗95W 。
6、 酷睿 i3 系列
在Core i3中分为i3-540和i3-530,Nehalem架构,双核心设计,支持超线程,采用当前最先进的32nm工艺;主频为2.93GHz~3.06GHz,外频133MHz,倍频22~23;集成4MB高速三级缓存,处理器内部整合北桥功能和GPU部分,支持双通道DDR3 1333/1066规格内存。采用45nm制作工艺,架构改进自英特尔整合显示核心的GMA架构,支持微软DX10。 

i3的四大技术特色: 
1、 Intel公司的酷睿i3系列CPU采用LGA1156接口,而且内存都是DDR3,便于平台升级; 且可以搭配很价格不高的H55或H57芯片组主板使用,不用特别采购独立显卡;
2、i3的频率高、速度快,主频已经突破了3G,还支持“英特尔超线程”技术;
3、i3带有“英特尔高清显卡”技术,集成显卡具备700MHz的较高主频;
4、i3的功耗低、发热低, 节能环保。  

1. AthlonII X2 245(速龙)
        主频为2.9GHz,外频200MHz,倍频14.5X。采用了45nm工艺制程,AM3接口设计,可支持DDR3规格内存。核心代号“Regor”,它是一款双核心处理器。每个核心拥有独立的拥128KB一级缓存和1MB二级缓存,所以一共提供了2MB的L2缓存,但其没有L3缓存。处理器最大热设计功耗仅为65W,默认电压为0.85-1.425V。同类产品还有AthlonII X2 240、250等 

2. Athlon II X3 435 
该处理器基于45nm工艺,拥有三个核心,同理也是由四核心屏蔽而来。主频高达2.7GHz,外频200MHz,内建4x512k L2高速缓存,采用938针的AM3接口设计,相比Phenom II三核最大的区别就是,Athlon II三核取消了三级缓存 


4. Phenom II X4 945(弈龙)
 Phenom II X4 945基于改进的Stars核心,采用原生四核心设计,每颗核心频率高达3.0GHz,外频为200MHz,倍频为15x,每颗核心都拥有独立的一级和二级缓存,容量分别是128KBytes和512KBytes,处理器还内置了6MB的三级缓存,被所有核心共享使用, Socket AM3接口封装,并采用先进的45nm SOI制作工艺,拥有7.61亿个晶体管,核心面积为258平方毫米,功耗为95W 。CPU支持SSE、SSE2、SSE3、SSE4A多媒体指令集和X86-64运算指令集。 
2.3  CPU的分类、结构和主要性能指标
2.3.1  CPU的分类
      CPU有多种分类方法。
      1. 按CPU的生产厂家分:Intel 、AMD。。。
      2. 按CPU的接口分: Socket 、Slot、  LGA、AM2、AM3
   3. 按CPU的位数分: 4、 8、 16、 32、 64
   4. 按内核数量分:单、双、多
      5. 按应用场合分: 台式机版、服务器版(Xeon)、移动版。
     
2.3.2  CPU的结构 
 从CPU外部的结构看,CPU主要有两个部分组成:一个是内核,另一个是基板。

1. CPU的内核:大规模集成电路
2. CPU的基板:承载内核,固定引脚
3. CPU的编码:标注型号、主要参数等信息
例:  INTEL E4500、INTEL CORE 2 DUO、SLA95 MALAY、2.20GHZ/2M/800/06、L732A771。 
   E表示台式机CPU,规格4500,新一代基于Core微架构的产品体系,双核, SLA95表示处理器的S-Spec编号,后面的MALAY是生产地 马来西亚,工作频率/L2缓存大小/前端总线频率/06代表其核心步进号,这是一颗2.2GHz、L2缓存有2MB、前端总线800MHz的CPU。   L732A771 ,表示产品的序列号。 

4. CPU的接口:CPU与主板的连接方式
  目前主要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针脚式封装的Socket类型;
  金属触点式封装的LGA (栅格阵列封装)。
前者多用于AMD公司的CPU,后者多用于Intel公司的CPU.



Intel的 478 针,支持32位的P4 CPU;
Intel的LGA775封装支持intel的64位P4 CPU ;
Intel的LGA1156封装支持intel的酷睿 i3、i5、i7系列 CPU;
Intel的LGA1366封装支持intel的酷睿 i7、i5系列 CPU;
AMD的939针,支持K8 3000 64位CPU
AM2 940针,支持AMD的64位CPU 4000+~5000+ 等。

CPU的发展

2. 国产CPU现在发展得如何了?

行业主要公司:目前国内CPU行业主要公司有天津海光、华为鲲鹏、天津飞腾、上海兆芯、龙芯中科等。
1、中国CPU第一股诞生
2022年1月6日,嵌入式CPU设计公司苏州国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科创板上市,股票代码(688262)发行价为每股41.98元。标志着我国嵌入式CPU第一股的正式诞生。国芯科技是一家聚焦于国产自主可控嵌入式 CPU 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的芯片设计公司。致力提供 IP 授权、芯片定制服务和自主芯片及模组产品,主要应用于信息安全、汽车电子和工业控制、边缘计算和网络通信三大关键领域。2009年,国芯科技主要聚焦汽车电子、工控和信息安全领域,2017年,公司开发开源RISC-V指令集架构处理器,同时进军边缘计算与网络通信领域。

国芯科技的技术研发经历了三个重要发展阶段:1、M*Core阶段:2002年4月,国芯科技与摩托罗拉签署M*Core处理器核心授权,协议未约定履行期限,属于长期有效的框架协议。2008-2009年,国芯科技基于M*Core指令集推出C200/C300/C400处理器设计平台。
2、PowerPC阶段:2010年9月,国芯科技与IBM签署Power ISA微架构授权协议,授权费用445.80万美元,2017年签订补充协议,费用120.00万美元。国芯科技2010年至今基于PowerPC指令集推出C2000/C8000/C9000处理器设计平台。
3、RISC-V阶段:2017年,国芯科技基于开源RISC-V指令集推出CRV0/CRV4处理器设计平台。

2、国产CPU指令集呈现多元化,制程迎头追赶
从目前我国国产CPU产品来看,国产CPU采用的指令集也呈现多元化状态,且制程多集中于28-14nm制程节点,而全球CPU巨头如英特尔、AMD、IBM多采用7nm以下高端制程,差距较大。目前,上海兆芯与龙芯中科推出了消费级CPU及相关产品,其中兆芯拥有x86指令集授权,有较好的兼容性,龙芯在其3A5000/3B5000产品中放弃MIPS指令集架构,采用自研指令,实现了我国处理器市场指令集的新突破。除此之外,天津海光、华为鲲鹏则用于服务器。国芯科技CPU基于M*Core、PowerPC及RISC-V指令集,面向工业控制、信息安全、金融电子等多种领域。

3、国芯科技嵌入式CPU IP授权业务达到国际主流水准
国芯科技嵌入式CPU IP授权业务已达到主流水准。从产品方面来看,国芯科技拥有8种40余款嵌入式CPU内核,虽然不及ARM的领域广泛,但已经具有面向信息安全、物联网、汽车电子、工业控制、信息安全、边缘计算、网络通信等关键领域。从制程上看,国芯科技支持先进14/7nm工艺节点实现,已达到国际主流水准。

4、我国CPU行业发展策略——走自研道路
国芯科技作为国产CPU开发商,无论是市场份额还是技术水平上都难以与国际龙头企业匹敌,但其自研CPU填补了信息安全、工业控制等关键领域的空白,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国产CPU发展,需要走自研道路,完善全产业链,防止国外“卡脖子”。同时还要注重生态搭建,做好软硬件结合。最后,要警惕国外倾销,保证国产CPU的可持续发展。

3. 你觉得CPU未来的发展的前景如何?

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生活当中各种各样的电子产品层出不穷,但是这些电子产品都要使用各种各样的材料进行组合,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各种电子产品当中的C P U。这可以说是一个中心处理器,可以帮助电子产品进行快速的计算和分析,使我们更加便捷的使用这些电子产品,比如说,日常所使用的手机和电脑在生活当中,就可以分析日常的习惯并且记录,并且保证每次使用的时候可以更加方便,所以说C P U的发展前景还是非常不错,未来的发展强劲。根据数据进行了统计来看的话,近几年的发展速度基本呈指数升涨,C P U市场前景和发展趋势还是非常广阔,我们国家政府对国产CPU领域政策支持不断的提高,对该领域的支持力度也在逐步加大,政策日趋完善,为的就是能够支持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和国际合作的方式,把CPU做得更强更大,提高国产化能力,加强应用扶持,推动国产化采购工作,将国产C P U芯片制作更完善能够加强人才的培养,而且我们国家仍然是最大的C P U消费市场需求量非常大。比如说计算机用户基数就十分庞大,和其他的电子政务以及交通,金融,水利通信等,这些方面的信息基础设施领域都需要我们国家C P用应用来进行保证。所以说C P U对未来行业应用具有很好的示范和引领作用C P U作为智能化的核心部件,在未来一定会广泛应用于各种系统当中,所以说C P U未来的发展前景非常的广泛,无论是我们国内还是国际都可以保证C P U的快速发展,因为我们国内市场对于CPU的使用基本上都是通过进口来维持。所以说,未来国内C P U的潜力巨大。

你觉得CPU未来的发展的前景如何?

4. 谁能说说CPU的发展过程?

CPU从最初发展至今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了,这期间,按照其处理信息的字长,CPU可以分为:四位微处理器、八位微处理器、十六位微处理器、三十二位微处理器以及六十四位微处理器等等。 1971年,早期的Intel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微处理器4004,这便是第一个用于计算机的四位微处理器,它包含2300个晶体管,由于性能很差,其市场反应十分不理想。  随后,Intel公司又研制出了8080处理器、8085处理器,加上当时Motorola公司的MC6800微处理器和Zilog公司的Z80微处理器,一起组成了八位微处理器的家族。  十六位微处理器的典型产品是Intel公司的8086微处理器,以及同时生产出的数学协处理器,即8087。这两种芯片使用互相兼容的指令集,但在8087指令集中增加了一些专门用于对数、指数和三角函数等数学计算指令,由于这些指令应用与8086和8087,因此被人们统称为X86指令集。此后Intel推出的新一代的CPU产品,均兼容原来的X86指令。  1979年Intel推出了8088芯片,它仍是十六位微处理器,内含29000个晶体管,时钟频率为4.77MHz,地址总线为20位,可以使用1MB内存。8088的内部数据总线是16位,外部数据总线是8位。1981年,8088芯片被首次用于IBM PC机当中,如果说8080处理器还不为各位所熟知的话,那么8088则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了,个人电脑――PC机的第一代CPU便是从它开始的。1982年的80286芯片虽然是16位芯片,但是其内部已包含13.4万个晶体管,时钟频率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20MHz。其内、外部数据总线均为16位,地址总线为24位,可以使用16MB内存,可使用的工作方式包括实模式和保护模式两种。  三十二位微处理器的代表产品首推Intel公司1985年推出的80386,这是一种全三十二位微处理器芯片,也是X86家族中第一款三十二位芯片,其内部包含27.5万个晶体管,时钟频率为12.5MHz,后逐步提高到33MHz。80386的内部和外部数据总线都是32位,地址总线也是32位,可以寻址到4GB内存。它除了具有实模式和保护模式以外,还增加了一种虚拟86的工作方式,可以通过同时模拟多个8086处理器来提供多任务能力。1989年Intel公司又推出准三十二位处理器芯片80386SX。它的内部数据总线为三十二位,与80386相同,外部数据总线为十六位。也就是说,80386SX的内部处理速度与80386接近,也支持真正的多任务操作,而它又可以接受为80286开发输入/输出接口芯片。80386SX的性能优于80286,而价格只是80386的三分之一。386处理器没有内置协处理器,因此不能执行浮点运算指令,如果您需要进行浮点运算时,必须额外购买昂贵的80387协处理器芯片。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80486处理器面市,它集成了120万个晶体管,时钟频率由25MHz逐步提升到50MHz。80486是将80386和数学协处理器80387以及一个8KB的高速缓存集成在一个芯片内,并在X86系列中首次使用了RISC(精简指令集)技术,可以在一个时钟周期内执行一条指令。它还采用了突发总线方式,大大提高了与内存的数据交换速度,由于这些改进,80486的性能比带有80387协处理器的80386提高了4倍。早期的486分为有协处理器的486DX和无协处理器的486SX两种,其价格也相差许多。随着芯片技术的不断发展,CPU的频率越来越快,而PC机外部设备受工艺限制,能够承受的工作频率有限,这就阻碍了CPU主频的进一步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CPU倍频技术,该技术使CPU内部工作频率为处理器外频的2-3倍,486DX2、486DX4的名字便是由此而来。  九十年代中期,全面超越486的新一代586处理器问世,为了摆脱486时代处理器名称混乱的困扰,最大的CPU制造商Intel公司把自己的新一代产品命名为Pentium(奔腾)以区别AMD和Cyrix的产品。AMD和Cyrix也分别推出了K5和6x86处理器来对付Intel,但是由于奔腾处理器的性能最佳,Intel逐渐占据了大部分市场。  97年初Pentium MMX上市,年中Pentium II和AMD K6上市,年末Cyrix 6x86MX面市,98年更是“三足”鼎立,PII、赛扬、K6-2、MII杀得你死我活。自从推出Pentium II后,Intel便放弃了逐渐老化的Socket 7市场转而力推先进的Slot 1架构,但是这一次Intel却打错了主意,随着全球低于1000美元低价PC需求量的增长,AMD的K6-2处理器填补了Intel在这个低端领域的空白,AGP总线技术、100MHz外频,这些原先只有在Slot 1上才能实现的技术在AMD首先倡导的Super 7时代也实现了,虽然K6-2和Super 7的性能比起同主频的PII来说还有差距,但是低廉的价格还是让AMD抢得了将近30%的CPU零售市场份额。AMD更是以一副不畏强者的姿态,博得了众多消费者的好感。  可惜到了99年,面对Intel猛烈反扑,AMD开始走下坡路,市场销量很糟。Cyrix更是在这场处理器大战中一败涂地,本想依*NS(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东山再起,无奈时机已晚,最终在六月份被芯片组厂商VIA(威盛)收购。  随后的IDT和Rise两家新杀入处理器市场的公司在技术的创新上以及市场定位上均有自己的独到之处,IDT的Winchip C6、Winchip C6-2主要面向低端家用市场,Rise的处理器则主要进军移动电脑领域。无奈生不逢时,在Intel产品的挤压下,它们的日子也是举步为坚,99年年中,也正是Cyrix被收购一个月以后,威盛又收购了IDT公司,同时,Rise也被另一家芯片组厂商SIS(矽统科技)收购,随后传出Rise退出PC处理器市场,主攻家电处理芯片市场的消息,这样,经过重新调整之后,PC处理器市场呈现新三足鼎立的局面:Intel凭借自己优秀的产品以及良好的市场运作继续占领大部分市场份额;AMD则通过8月份发布的Athlon—K7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K7成为历史上首次性能全面超越Intel同类产品的最快处理器,其市场占有率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威盛在收购Cyrix和IDT之后,集成两家公司的最新技术,计划在2000年初推出Socket370兼容的Joshua—约书亚处理器,主攻低端市场。1999年2月底,Intel公司发布了采用Katmai核心的新一代处理器-PⅢ。该处理器采用0.25微米工艺制造,内部集成了950万个晶体管。由于第一代PⅢ处理器性能不如AMD公司发布的K7 Athlon处理器,Intel公司于1999年底推出了第二代PⅢ,给予Coppermine结构,采用0.18微米工艺制造,核心频率达到1G以上。2000年11月,Intel公司发布了采用Willamette结构的第四代Pentium处理器,主频频率为1.5GHz,随后陆续推出了更高频率的处理器,目前处理器的最高频率已经达到3.8GHz。2004年底,AMD和Inel公司先后推出了64位个人用处理器。随后又推出了双核处理器,将CPU的发展带了一个新的时代。

5. 我国cpu的发展情况

“新基建”将助推中国芯片产业创新发展

当下,以5G为代表的新基建正成为建设数字中国、网络强国、智慧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利器。新基建带来新风口,广受关注的芯片产业链发展迎来新机遇。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多位专家学者和公司高管表示,与传统芯片相比,作为新基建计算引擎的5G、AI和智能计算等新一代高端芯片属于新赛道,需要构建全新生态。因此,抓住以5G为代表的新基建市场机遇,将助推我国芯片产业创新发展,弥补长期以来国产高端芯片的生态短板。

1、国产高端芯片急需突破生态瓶颈

高端芯片,特别是处理器芯片被公认为半导体皇冠上的明珠。其中最为大家熟悉的处理器是俗称“大脑芯片”的中央处理器(CPU)和“图形芯片”的图形处理器(GPU),以及用于通讯、语音、图像处理等领域的数字信号处理器芯片(DSP)。

业内人士指出,过去三十年人们经历了数字化、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变革,背后关键的推手就是以处理器为代表的计算技术的飞速进步,处理器的创新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对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掌控能力。因此,发展国产高端芯片,特别是CPU、DSP、GPU等新一代处理器和FPGA芯片刻不容缓。

如今,全球高端芯片的核心技术基本掌握在国外企业手里,而国内高端芯片的核心技术尚处于追赶阶段,这一现状急需改变。

根据国家发改委对于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定义,处理器等高端芯片无疑成为5G等通讯网络基础设施、AI等新技术基础设施、智能计算中心等算力基础设施的核心引擎。据中国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全年中国处理器及控制器进口量达到1207亿个,累计增长1.9%;进口金额达到了1423亿美元,累计增长12.8%。




专家据此分析,从数据来看,我国处理器特别是高端处理器芯片仍然主要依赖进口。其中主要原因是,我国采用自主指令集的处理器芯片公司规模较小,很难撼动Intel、ARM、英伟达、德州仪器等国际处理器巨头在这一领域长期以来构筑的生态优势。

据了解,长期以来国内对如何发展CPU等高端处理器一直存在两种声音:一种是主张基于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指令集、微架构、工具链等核心技术的CPU研发,从而赢得战略主动权;另一种是支持国内芯片厂商通过合资或高额付费获得国外厂商的技术(架构)授权,快速占领一部分国内市场。

相关专家表示,显然后一种模式不具备处理器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这种模式虽然风险低、见效快,但不仅无法主动应对潜在硬件缺陷造成的安全隐患,而且持续发展的控制权仍然操控在国外厂商手中,几无战略主动权可言。

龙芯中科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胡伟武建议,走“市场带技术”的道路,通过自主研发掌握CPU的核心技术,建立自主可控的信息技术体系。

“自主研发路线基于自主编写的CPU源代码研制芯片,就像基于自己设计的图纸盖楼。引进技术路线则是通过基于买来的CPU源代码研制芯片,就像基于买来的图纸盖楼。” 胡伟武这样形容发展以CPU为代表的国产高端芯片的重要性。

我国cpu的发展情况

6. 笔记本cpu的技术前景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市场的成熟,笔记本电脑的定位已经在逐渐全面向高性能、轻薄化、便携化、高度整合化、多功能、低能耗等方向发展。在新策略下,笔记本电脑专用微处理器将不再跟在台式电脑微处理器之后提升速度,而是强调附加应用功能。因此,未来笔记本电脑专用微处理器执行速度很可能不及台式电脑,但可以有更好的能效比,而且更能有效执行无线通讯与上网功能。科技是奇妙的,我们也许无法想象将来的移动cpu会变成什么样子,但有一点我们知道,它将会越变越好,让我们期待美好的未来快些到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