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电池材料上市公司有哪些?

2024-05-12 08:03

1. 新能源汽车电池材料上市公司有哪些?

新能源汽车电池材料 
1、(300073)当升科技:国内领先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专业供应商
2、(000839)中信国安:子公司盟固利是国内最大的锂电池正极材料钴酸锂和锰酸锂生产商,国内唯一大规模生产动力锂离子二次电池厂家
3、(300037)新宙邦:国内领先的电子化学品生产企业,铝电解电容器化学品国内市场占有率30%
4、(600884)杉杉股份:国内第一锂电池材料供应商
5、(600478)科力远:镍氢电池制造商,产品得到国内外电动汽车生产企业认可
6、(600872)中钜高新:通过子公司涉足镍氢电池、镍镉电池、锂电池领域,向多家汽车厂商提供了动力电池样品,未来前景广阔(南方财富网个股频道)
(责任编辑:张晓轩)

新能源汽车电池材料上市公司有哪些?

2. 国内做动力电池的上市企业

锂电池上市公司:
000049德赛电池:电池概念的绝对龙头,A股动力电池概念股。公司主营业务
002091江苏国泰 锂电池电解液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30%,公司有望凭借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大规模应用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600884杉杉股份 全国规模最大的锂电池综合材料供应商。
·600478科力远 正谋求从丰田HEV镍氢电池材料供应商向镍氢动力电池组的成品供应商的转变。
·000839中信国安 奥运期间,子公司中信国安盟固利电源技术有限公司的锰酸锂产品作正极材料的动力电池,装配50辆纯电动大客车。
600192长城电工 参股中国第一家致力于燃料电池产业化的股份制企业大连新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600846同济科技 拥有从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关键材料与部件的研发的上海中科同力化工材料有限公司36.23%的股份。
000571新大洲A 参股中国第一家致力于燃料电池产业化的股份制企业大连新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稀土高科 (600111) 利用1997年首次发行股票募集的资金开发镍氢电池项目锂电池
澳柯玛 (600336) 子公司澳柯玛新能源技术公司为锂电池行业标准制订者
杉杉股份 (600884) 生产锂电池材料,为国内排名第一供应商
TCL集团 (000100) 子公司生产锂电池
维科精华 (600152) 成立工业园,生产动力电池、锂电、太阳能
西藏矿业000762--扎布耶湖的碳酸锂含量保守估计200万吨,公司拥有20年开采权;
000973佛塑股份: 生产锂电池隔离膜。
000099中国宝安:近日受国家标准委员会的委托,中国宝安的子公司贝特瑞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编写制订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国家标准!公司已经向TCL, 天津力神,比亚迪,深圳中星电动汽车公司提供锂电负极材料。同时,公司参股的深圳市天骄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则是以生产锂离子正极材料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 这家公司致力于开发锰镍钴三组分系列正极材料,目前已经投入生产的 PLB产品具有高安全性,高容量,循环寿命长等优良特性,可广泛应用于锂离子电池, 锂聚合物电池,动力型电池,柱状电池等产品。
600110中科英华:公司生产的锂电池用电解铜箔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达50%左右, 国内市场排名第一,成为国内高档铜箔加工行业的龙头企业;同时,公司已经研发成功的汽车电路板用超厚铜箔已经开始进入市场, 目前国内也只有中科英华一家生产该类产品。公司的高档铜箔项目是国家"863"计划科技成果转化大批量生产项目,产品在国内呈现供不应求的增长态势。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和自主知识产权的超厚铜箔产能大约为每年2100吨。公司持有75%股权的联合铜箔(惠州)有限公司06年实现净利润1025.69万元, 同比增长56.53%,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35.57%。公司连续三年生产的锂电池用电解铜箔国内市场占有率达50%左右,并有可能进入利润更高的锂离子材料领域,锂离子动力电池领域。在长春投资兴建的中科英华新材料产业园奠基, 其将以机车,军工,核电站等特种电缆作为公司新材料发展方向。当前公司新材料业发展迅猛,高档铜箔项目是国家863计划科技成果转化大批量生产项目,产品在国内呈现供不应求的增长态势,尤其是运用于锂离子电池的超薄系列铜箔产品,更成为了替代进口铜箔的首选并部分出口,产品在国内呈现供不应求的增长态势。
600482风帆股份:公司是国内目前实力最强,规模最大,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启动用铅酸蓄电池生产企业, 具有处理废旧蓄电池,生产再生铅等原材料的能力, 公司在做强主业的同时,还致力于锂电池和太阳能电池等绿色高端能源的开发, 目前公司锂电池项目具备了日产5万只电池芯能力,未来具有较好发展前景。前期计划投资3.99亿元建设的40万MW太阳能电池项目,和计划投资1.8亿元建设的工业电池项目(其可作为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储能电源, 与太阳能电池项目相辅相成(最新公告显示,公司的电解铅出口损失1.6亿,预计2008年,改公司将出现较大亏损,注意风险)、
600872中炬高新:公司是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并与国家绿色材料中心强强合作,实现了氢镍电池试验基地和生产基地的有机结合公司在动力电池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其混合电动汽车电池比功率达到700-800W/kg, 纯电动汽车电池比能量达到60~65kWh/kg,在国内属领先水平,并取得3项国家专利,10多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公司的子公司是研制和生产高新技术镍氢系列电池专业公司,其生产的镍氢100AH动力电池组广泛用于电动轿车,电动摩托车!
000697咸阳偏转:公司子公司咸阳威力克能源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锂离子电池,锂锰动力电池等清洁能源技术产业化的高科技公司。锂电池产品在高容量, 高倍率放电特性,高低特性, 安全特性和循环寿命等参数方面,不仅全部达到并超过了国家标准,并保持与国际同类产品同步水平, 成为深圳康佳,南方高科,科健等国内厂商的主要电池供应商。08年8月16日公司公告称, 同意转让公司持有的咸阳威力克能源有限公司77.67%股权, 转让价格不低于9790万元。

3. 新能源汽车电池材料上市公司有哪些?

新能源汽车电池材料 
1、(300073)当升科技:国内领先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专业供应商
2、(000839)中信国安:子公司盟固利是国内最大的锂电池正极材料钴酸锂和锰酸锂生产商,国内唯一大规模生产动力锂离子二次电池厂家
3、(300037)新宙邦:国内领先的电子化学品生产企业,铝电解电容器化学品国内市场占有率30%
4、(600884)杉杉股份:国内第一锂电池材料供应商
5、(600478)科力远:镍氢电池制造商,产品得到国内外电动汽车生产企业认可
6、(600872)中钜高新:通过子公司涉足镍氢电池、镍镉电池、锂电池领域,向多家汽车厂商提供了动力电池样品,未来前景广阔(南方财富网个股频道)
(责任编辑:张晓轩)

新能源汽车电池材料上市公司有哪些?

4. 新能源汽车电池材料上市公司有哪些?

新能源汽车电池材料 
1、(300073)当升科技:国内领先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专业供应商
2、(000839)中信国安:子公司盟固利是国内最大的锂电池正极材料钴酸锂和锰酸锂生产商,国内唯一大规模生产动力锂离子二次电池厂家
3、(300037)新宙邦:国内领先的电子化学品生产企业,铝电解电容器化学品国内市场占有率30%
4、(600884)杉杉股份:国内第一锂电池材料供应商
5、(600478)科力远:镍氢电池制造商,产品得到国内外电动汽车生产企业认可
6、(600872)中钜高新:通过子公司涉足镍氢电池、镍镉电池、锂电池领域,向多家汽车厂商提供了动力电池样品,未来前景广阔(南方财富网个股频道)
(责任编辑:张晓轩)

5. 中国制造电能储蓄,蓄电池设备的A股上市公司有哪些

600206有研硅股
银星能源 
澳柯玛 (600336) 子公司澳柯玛新能源技术公司为锂电池行业标准制订者 

杉杉股份 (600884) 生产锂电池材料,为国内排名第一供应商 
TCL集团 (000100) 子公司生产锂电池 
维科精华 (600152) 成立工业园,生产动力电池、锂电、太阳能电池

中国制造电能储蓄,蓄电池设备的A股上市公司有哪些

6. 确定性翻倍的万亿级大市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细分龙头全梳理

 周五收盘,国常会通过了《新能源 汽车 产业发展规划》,强调加强充换电及加氢等基础设施简述,利好新能源车产业链,长期来看最看好的还是动力电池板块。目前我国新能源渗透率为5%,按照20%-30%的渗透率来计算,新能源 汽车 市场还有4-6倍的空间。
      首先,我们来科普动力电池产业链:
     (1)上游金属材料:锂、钴、镍等 
     (2)中游四大电池材料:正极、负极、电解液、隔膜 
     (3)下游:电池 
     (4)终端:整车 
     (5)其他:新能源电池设备 
      一、金属钴:华友钴业
    A股主要有洛阳钼业、华友钴业、寒锐钴业。由于洛阳钼业的铜钴只占业务结构的一半,业绩弹性不是最大。华友钴业,目前公司钴盐(注意是钴盐,而不是钴金属)市占率和销量在国内占35%,全球是18%,世界第一,规模是竞争对手寒锐10倍。
   二、金属锂:赣锋锂业
   赣锋锂业与天齐锂业属于行业龙头。2018年6月,天齐锂业动用40亿美元收购智利SQM公司(世界排名第二),直接成为世界第一。天齐锂业公司财务费用吃紧,通过配股、发行可转债来偿还债务。单纯从资产负债来看,赣锋锂业更为干净。
   三、正极材料:当升 科技 ,杉杉股份
    正极材料是锂电池最核心,成本最高的部分,占30%--40%。正因它的蛋糕是四大材料(正极、负极、电解液、隔膜)中最大的,因此早年有大量资本涌入。但总体看,目前行业格局还是相对分散,导致该领域恶行竞争激烈,毛利率偏低。
   行业玩家主要有长远锂科(母公司新三板的金瑞 科技 )、容百 科技 (科创板),当升 科技 ,振华新材(新三板)、杉杉股份、厦门钨业,这个行业没有很明显的龙头,前五名都是10%+的市占率。
    而且正极是技术变化最大的一个领域,磷酸铁锂、锰酸锂到三元材料,殊不知未来会不会又出现新的技术路线,这对此领域的企业挑战不小,若走错技术路线,则万劫不复,分分钟被人弯道超车。
    总结,正极材料不确定性较大,潜在行业空间和弹性也没有其他领域有优势,不太推荐 
   四、负极材料:璞泰来
   国际上,负极材料主要是中日竞争,两国公司份额占了全球95%以上,近几年趋势是日本向中国转移
    国内主要的玩家有贝特瑞(新三板)、杉杉股份、紫宸 科技 (母公司是上市公司璞泰来)、凯金(新三板),现在基本上是三足鼎立的格局,前三家的市场份额合计接近60%。
   从整个负极来看,龙头是非上市公司贝特瑞(控股公司中国宝安),负极材料主要是石墨,其中又分为天然石墨和人造石墨,从技术路线上来看,天然石墨有被人造石墨替代的趋势,15年天然石墨占比还在55%,到了18年,人造石墨已经占据70%。贝特瑞主要是天然石墨和硅基,市场份额非常大,国内将近90%,几近垄断,然并卵,一旦技术路线发生变化,这种企业只能被大势碾压,毫无反抗之力。
   人造石墨领域,杉杉和璞泰来位列前二,市场份额相近,均占到人造石墨的22%左右,加起来大概50%。杉杉股份负极兼顾高中低端产品,主打中低端,璞泰来主要高端负极产品。
   现阶段两大电池龙头LG,宁德时代都倾向于使用人造石墨作为负级材料。
    因此主流观点都认为人造石墨未来会维持一个比较好的增长趋势。璞泰来有望脱颖而出。 
   五、电解液:新宙邦
   此行业目前国内竞争格局比较清晰,天赐材料占到27%,新宙邦18%,国泰12%,三家相加合计57%。从近三年情况来看,如果不考虑并购,集中度似乎很难再进一步提升,第一梯队相对稳固,因此毛利率变动不会在大,此外这个行业技术变化相对稳定,这两点共同决定了它相比正极材料更具投资价值。
   电解液是比较典型的标准品,没有什么技术革新配方差异,进入门槛也比较低,对生产设备要求,投资要求也不高。
   相关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对上游的整合能力。电解液的上游是大家属于的资源品企业,天齐锂业赣锋锂业等,他们提供碳酸锂,六氟磷酸锂等作为电解液的原材料,电解液的价格也和碳酸锂,六氟磷酸锂的价格高度相关。
   总的来说,电解液格局也相对分散,但比正极稍好。
   六、隔膜:恩捷股份
   隔膜其实就是一层用来隔离锂电池正极和负极,防止短路的膜,既要能够起到隔离的作用,又要对锂离子有很好的通过性,这样电池才能正常充放电。
    在锂电池总成本中隔膜只占10%,看上去不大,但它的技术壁垒却是最高。目前分为干法和湿法两种。 
   在动力电池用的比较多的湿法隔膜行业里,恩捷股份在收购了苏州捷力后形成了一家独大的局面。几乎占据了整个行业的半壁江山。
      干法隔膜由于投资较低,门槛较低,市场集中度比湿法隔膜更低一些,现在也只剩星源材质,中科 科技 ,沧州明珠三个玩家。
      恩捷股份垄断市场的情况下,各大主流厂家为了减少对单一供应商的依赖,急需二供三供,以此来增强自身议价能力。这也是宁德时代“扶持”老二星源材质的原因。
    总的来说,隔膜是毛利率最高,技术含量最高,且进入门槛最高的赛道。行业格局几乎成形。 
   七、电池:宁德时代
   全球的动力电池虽然还有技术路径的不同,但竞争格局已经形成了非常明晰的月明星稀的竞争格局,月是宁德时代,LG,星是三星,松下,比亚迪等厂商。  在2018年全球动力电池还维持着比较明显的四强争霸格局,但随着特斯拉的去松下化以及松下,三星产能扩张的不进取。LG和宁德时代两强独霸的格局显得越来越明显。
    随着宁德时代进入特斯拉产业链,LG和宁德双龙头的动力电池行业竞争格局会更加清晰。 
   八、整车:比亚迪
   比亚迪,长城 汽车 相互角逐。不过比亚迪的“刀片电池"成为其亮点,股价屡创新高。  九、锂电池设备:先导智能
   主要先导智能和赢合 科技 。
   先导智能,与宁德时代一样基本上已是寡头垄断,很多外资大厂包括松下 ,LG、三星都是拿它的单子,确定性比宁德时代还要强,上市以来短短几年已涨10倍。
   这个行业随着上游扩产,也会率先受益,释放业绩。
    
   新能源 汽车 产业链,本人最看好电池及材料。 宁德时代与恩捷股份成为必备标的。 

7. 三大电池巨头竞相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将再次起飞

   
       各大新能源龙头都已经等不及了,在2021年即将来临之际,大招都得先酝酿起来。 
    在短短一个月内,LG化学、比亚迪、宁德时代三家新能源企业像是心有灵犀一样,接连爆出产业布局的新动作。看这势头,像是要《新能源 汽车 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生效前首先摘得头筹。 
    在各家新能源业务板块纷纷独立的风潮下,未来,等待着新能源产业的是什么呢?是日趋成熟广泛的新能源消费市场?还是更疯狂的资本浪潮以及伴随的泡沫呢? 
     2021前的大招  
       据天眼查信息显示,12月16日,福建宏大时代新能源 科技 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周敏,注册资本3000万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包含:充电桩销售;气压动力机械及元件销售;插电式混合动力专用发动机销售;新能源 汽车 生产测试设备销售;新兴能源技术研发等。该公司大股东为宏大爆破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持股34%,宁德时代持股26%,为第二大股东。 
    这意味着宁德时代即将出跳出单一的动力电池业务,奔向新能源 汽车 产业更广阔的天地。 
    而这已经不是本月内宁德的唯一一个产业布局动作,12月15日,据外媒报道,印尼海洋与投资事务部副部长Septian Hario Seto表示,宁德时代计划投资50亿美元在印尼建设锂电池工厂,预计将于2024年投产。作为全球动力电池市场份额的头号大佬。宁德时代若是占领全球镍探明储量第一的印尼,接下来的动力电池产能将会进一步爆发。 
       而另一边厢,比亚迪也是深谋远虑。 
    据天眼查信息显示,弗迪实业有限公司12月11日正式成立,注册资本5亿元,法定代表人为何龙(亦为比亚迪集团副总裁、弗迪电池有限公司董事长何龙)。新公司经营范围包含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电池制造、电池销售、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等等。由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今年3月,比亚迪正式推出独立的弗迪品牌,并将弗迪系公司扩充为5家:弗迪电池有限公司、弗迪视觉有限公司、弗迪 科技 有限公司、弗迪动力有限公司、弗迪模具有限公司。上述5家弗迪系公司均为比亚迪股份子公司,主营业务分别对应动力电池、车用照明、 汽车 电子、动力总成和 汽车 模具,几乎涵盖了新能源 汽车 产业链中的全部环节。 
    至此,比亚迪已经悄悄从一家整车厂,分化出一个供应 
       商(参数|图片)企业的分身,接下来,两条粗壮的大腿走路步伐自然也会更加稳健;而弗迪实业的成立也意味着弗迪系企业或将完全独立,未来很有可能会作为一家产业布局完整的新能源 汽车 企业独立上市,正面对阵宁德时代的新公司。 
       而在半个月前,12月1日,LG化学电池事业本部正式从母公司LG化学剥离,成为子公司LG新能源(LG Energy Solution),并由原LG化学电池事业本部总裁金钟现出任公司CEO。 
    LG化学表示,LG新能源的独立是为了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加强事业部门的专业性,以实现高效的决策和灵活的组织运营,提高管理效率,并且帮助提升母公司的企业价值。 
    无论是考虑企业的管理效率还是资本环境,动力电池业务的剥离,对于LG化学而言有利无弊。 
    LG 新能源表示今年预计销售额为13 兆韩元,计划在2024 年实现销售额30 兆韩元以上,成为全球领先的能源方案提供商。 
    在2021来临前的一个月内,三大新能源企业龙头接连成立新公司,显然大家都是看准了2021年新能源 汽车 产业爆发的势头。这也是龙头之所以为龙头的原因。 
     
     利好与泡沫  
    翻过2020年这一页序章,2021年新能源即将迎来跨时代的变化。 
    再过12天,国务院通过的《新能源 汽车 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就要正式启动。 
     除了加大关键技术攻关,鼓励车用操作系统、动力电池等开发创新,新《规划》还鼓励加强充换电、加氢等基础设施建设,   这意味着当前充电桩的用车模式并未成为定局,接下来换电基建的进一步投入将不断对充电桩基建发起挑战,新能源 汽车 配套基建即将迎来一轮增长潮,这也是为什么宁德时代和比亚迪要成立独立的新能源 科技 公司。 
    就连特斯拉也计划2021年向上海超级工厂附近的一家新工厂投资4200万元(约640万美元)以生产电动车充电桩。新厂预计明年2月建设完工,每年能生产10000个充电桩。 
       《规划》还指出:从2021年起,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新增或更新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公共领域车辆,新能源 汽车 比例不低于80%。单看公共领域,新能源 汽车 的涨势已经十分可观了。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也指出,   随着双积分政策的深入推进,2021年新能源车在高低两端仍有巨大增量空间,各自增长15万辆应该是完全可能的。   非限购城市主流市场的电动车将逐步启动。新势力造车企业也进入稳定发展期,由于走高端化线路,销量小幅稳步增长的可能性较大。 
     未来,鼓励政策的进一步推动导致的新能源 汽车 市场爆发,必将创造一波新能源 汽车 产业风口。   无论是换电还是超充,无论是动力电池还是新能源 汽车 相关元件,当前若是不能及时上马,当别人在风口起飞时就只有干瞪眼的份了。 
       随着2021年新能源 汽车 市场小型井喷的来临,相关产业的资本暴涨是必然事件。 
     但是在终端的消费者是多数理智的,毕竟钱包不会随着市场利好暴涨,而利好消息下的资本浪潮却容易陷入狂热。   在明年新能源 汽车 市场进一步成熟进一步扩张的同时,像比亚迪、特斯拉这样股价一年翻N倍的案例必然不会缺席。 
    但是个中有多少技术的真章,多少可靠的市场实力,还需投资者和政策的推动者细察真相,别让技术的进步泛滥成了利好政策下的虚假摆设。 

三大电池巨头竞相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将再次起飞

8. 崛起的中国电池企业与发展往事 | 汽车产经


不止是汽车品牌存在鄙视链,在消费者心中,动力电池也是有鄙视链的。
不久前,零跑汽车在产品交付后就因宣传中的中航锂电(中创新航)电芯被替换为了欣旺达遭到了消费者的投诉。
虽然说投诉的根本原因在于消费者质疑零跑“虚假宣传”,而不是电池质量与欣旺达本身,但有意思的是,这名消费者曾向媒体表示:
“我当时其实有点介意,它不是宁德时代的(电池),然后我做足了功课,想了一下,中航的也还可以,我才下订的。”
言外之意,欣旺达还是“被嫌弃”了。
动力电池行业在车企有意无意的引导下,人们已经习惯于将关注的焦点放在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巨头身上。但实际上,随着越来越多车企分散供货风险,二三线电池企业必然也会加速进入消费者视野。
虽然在短时间内,这些企业在规模上还远不能与巨头们相提并论,但这并不妨碍它们的发展故事同样充满看点。
NO.1[ “顺风顺水”的电池新势力 ]
拿这次躺枪的欣旺达来说,今年以来,它可谓动力电池行业最闪耀的新星。
一切还要从一则融资公告说起。
今年2月底,欣旺达发布公告称,旗下的汽车动力电池板块获得了19家企业24.3亿元人民币的增资。
在建成1GWh产能就需要投入四五亿元的电池行业,这并不是一个多么庞大的数字,但这则公告还是让欣旺达成功从Nobody变成了Somebody。原因就在于在这19家注资企业中,车企占了6家。其中投资金额排名前三的还是“流量大咖”理想、小鹏、蔚来。
有了“蔚小理”的加持,欣旺达开始显露黑马姿态。
在不久前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公布的上半年装机量数据中,欣旺达已经排名第7,堪称增速最快的一个。在去年此时,它还完全未出现在TOP10榜单之中。


看起来欣旺达像是小白拿到了逆袭剧本,其实在整个电池领域,它也不是无名之辈,甚至“资历”更老。
1997年,欣旺达电子有限公司在深圳成立。彼时,比亚迪刚刚成立两年,还没开始造车;曾毓群参与的ATL要在两年后才会成立。
只是一直以来,它专注的都是3C消费类电池,有着全球最大手机电池供应商的标签,但直到2016年,才开始生产电芯,真正进军动力电池领域。
但此时的比亚迪和宁德时代,都已经在动力电池的路上走了很久,逐渐坐稳了第一第二的位置,市值也遥遥领先。
谈到曾经的竞争对手,欣旺达创始人之一的王明旺曾在采访中说过这样一段话:
“欣旺达与比亚迪几乎在同一时期进入电池行业,早期我们更关注客户需求和利润,对研发重视程度不够。比亚迪则正好相反。当我们缓过神来时,他们已经离我们很遥远了。”
如今命运似乎再次给了欣旺达机会,接下来就要看它能否证明自己了。


除欣旺达之外,今年上半年同样势头强劲的还有一家更为年轻的企业——瑞浦能源。
这是一家妥妥的电池新势力,成立至今尚不足5年。
与欣旺达的“草根”出身不同,瑞浦能源堪称标准的“富二代”。它的背后是世界500强青山控股——也就是今年伦镍事件的主角。
手握矿产资源的优势,2017年底,青山控股正式进军新能源领域,成立了瑞浦能源。到2020年7月,就已经成功进入了装机量TOP10。
瑞浦能源的快速发展可谓集齐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
除青山控股的资金和原材料支持外,瑞浦能源的技术团队主要来自研究空间飞行器电池的上海航天电源技术有限公司;
首个订单来自温州市政府旗下的温州交运集团,又借由温州交运集团,搭上了郑州宇通、苏州海格等龙头企业;
进入乘用车之后,又乘着宝骏E200和国民神车五菱宏光MINI EV的热销,装机量迅速向上……
在瑞浦能源初战告捷之后,2020年7月,青山控股还投资成立了另一个电池企业——上海兰钧新能源有限公司。
在今年4月初时,青山控股将这两家企业进行了合并,改名瑞浦兰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据说接下来它的目标是谋求赴港上市。


说起年轻且顺利的电池企业,另一个代表要数蜂巢能源。
脱胎于长城汽车的动力电池部,自2018年独立之后,蜂巢能源的发展一路向上:
2020年9月,进入国内电池装机量TOP 10;
2021年8月,在全球范围也能排到前十的位置。
从蜂巢的发展路径来看,它和比亚迪旗下的弗迪电池十分相似。甚至在产品命名上,蜂巢去年推出的短刀电池也和比亚迪的刀片电池采用了相似的套路。
在2021年时,蜂巢能源董事长杨红新在一场发布会上说,他们收到的2025年乘用车订单已经将近400GWh。与这一订单相对应,到2025年他们的目标产能要达到600 GWh,在所有动力电池企业中是仅次于宁德时代的存在。
不过,在这个野心勃勃的计划推出后没多久,宁德时代就以不正当竞争为由对蜂巢能源进行了起诉。在此之前,宁德时代有9位离职员工在竞业协议限制期限内入职了蜂巢。
如今,虽然这一案件一直没有下文,但对于一帆风顺的蜂巢能源而言,这无疑算是一场波澜。
NO.2
[ 竞争激烈就要对自己“狠”一点 ]
如果说,动力电池新势力的发展一定程度上踩中了机遇,那么没有天生光环的企业想要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只能更狠、更拼。
这些动力电池企业有多拼,流传最广的段子恐怕要数王传福喝电解液。
2008年,在决定是否投资比亚迪之前,巴菲特安排下属大卫?索科尔到深圳做尽职调查。面对索科尔对电池环保性的质疑,王传福直接倒了一杯电解液,一饮而尽。
索科尔当时的内心活动我们已经不得而知,但事后一个被经常提到的事情是,考察完的索科尔对比亚迪本身的汽车业务并不看好,认为它“远远赶不上丰田汽车”。但对于王传福其人,却不吝赞美,向巴菲特表示,“This guy's amazing. You want to meet him.” 
在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发展趋势的今天,环保性已经不再是动力电池企业的主要制约,但市场规模和客户数量,依旧是发展的关键。
尤其是对于二三线企业而言,如果没有瑞浦和蜂巢那样的靠山,要解决这一问题,恐怕就得对自己“狠”一点。
来看看如今装机量排名第三的中航锂电重新崛起的故事。


作为一个曾经辉煌,但随后又跌入低谷的老牌动力电池企业企业,中航锂电的重新崛起要从“抢到”广汽这个大客户说起。
广汽原本最主要的电池供应商是宁德时代。甚至在2018年时,双方还决定要合资成立电芯厂——时代广汽。
根据最初发布的规划,这一项目计划2020年底投产,但在执行过程中,双方的合作却一直推迟。以至于到了2020年底,有媒体在报道中表示,这一项目“部分建筑如宿舍楼、食堂部分的地基还没打”。
这边广汽与宁德时代的项目陷入了暂停,那边中航锂电和塔菲尔看到了“撬墙角”的可能。最终,中航锂电凭借低价胜出。
有媒体报道显示,2019年,中航锂电对广汽电池模组不含税的价报价为0.78元/Wh,相比宁德时代的1.05元/Wh,便宜了近四分之一;
到了2020年,中航锂电的报价再次下降到0.6~0.62元/Wh,仍然比宁德时代的0.9元/Wh要便宜。
低价为中航锂电提升了竞争力,但同时,也导致它的毛利率一直很低。


去年中航锂电的招股书显示,2020年,他们的毛利率为13.6%,到2021年则是5.5%。与宁德时代、国轩高科、亿纬锂能等存在明显差距。
虽然说,对广汽集团的争夺,以及从去年开始的专利之争,让宁德时代与中航锂电之间有了些水火不容的意味,但在抓住客户的拼劲上,他们却称得上是同道中人。
作为龙头老大,宁德时代的拼劲可以说是刻进骨子里的,是每个员工都必备的素质。
在宁德时代,经常被提到的是“奋斗100天文化”。
早在2016年,996还未像如今这样普遍时,宁德时代就已经要求员工每天加班到晚上九点,奋斗一百天交付产能。曾毓群更是在邮件中对全体员工表示,“对于竞争对手,要以老子跟他拼了的精神撸起袖子大干一场”。
彼时宁德时代还未“封王”,全球动力电池行业的格局是松下凭借与特斯拉的合作稳居第一,比亚迪紧随其后,宁德时代排在第三。但是到了2017年,宁德时代就已经超越松下,全球出货量排名第一。
一位在宁德时代创立初期加入的工程师曾表示,宁德时代之所以在短时间内超越松下、LG新能源等成为动力电池巨无霸,关键原因之一就在于对效率的重视。
据这位工程师表示,宁德时代内部有多个专管效率的部门。在紧抓效率,不断压缩lead time(生产时间)的要求之下,员工们的确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但也正因如此,宁德时代在很多流程上创造了纪录。
NO.3
[ 偏执与坚持也会成为限制 ]
在关于宁德时代的报道中,除了对奋斗文化的描述,另一个被经常提到的关键字是“赌”。它来自于曾毓群办公室曾经挂着的一幅字——“赌性坚强”。
甚至相较于“爱拼才会赢”,他是更欣赏“赌”的。用他的话来说,“光拼是不够的,那是体力活;赌,才是脑力活”。
靠着一股赌性,曾毓群进军动力电池行业并选择曾经并非主流的三元路线,最终大获全胜,一举奠定了宁德时代的万亿江山。
但是与曾毓群截然相反,亿纬锂能的创始人刘金成则属于极其谨慎的那种人。从亿纬锂能的产业布局来看,他显然更信奉大部分投资者奉为圭臬的一句话——“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与王传福和曾毓群类似,刘金成最初也是做消费类电池起家。但区别在于,直到2015年亿纬锂能才开始入局动力电池。用他自己的话说,“我一直很谨慎,2014年前,我在动力电池领域是一个怀疑论者”。
而且与比亚迪专注磷酸铁锂,宁德时代最初押宝三元锂不同,亿纬锂能的产品线非常齐全:
从消费电池到动力电池,再到储能电池,从磷酸钠铁锂到三元锂,从方形封装、软包封装,再到圆柱封装,亿纬锂能几乎把电池的所有技术和应用路线都做了个遍。
而这也被认为是亿纬锂能一直徘徊在主流边缘的重要原因。用汽车行业分析师张翔的话来说,“亿纬锂能产品线比较全,市场份额比较小,因而没有规模经济效益,生产成本会比宁德时代和比亚迪要高。” 


与亿纬锂能的全方位布局相对,在二三线电池企业中,有一家则几乎是另一个极端——孚能科技。一直以来,它都专注于三元软包电池,以至于投资者都忍不住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建议它去拓展下其他方式。
在2020年时,孚能科技曾因戴姆勒的入股获得过一波关注。彼时曾有不少人期待,孚能得到戴姆勒的入股,能否再现当年宁德时代供货宝马获得的加持。不过如今来看,利好似乎还未显现。


与孚能科技有着类似的经历还有一家电池企业——国轩高科。
2021年底,大众正式入股国轩高科成为第一大股东。虽然在此之后外界都在期待这家成立于1995年的老牌企业能借此彻底改头换面,一飞冲天。但事实上,它在之后又重归沉寂。甚至在上半年的市占率上,它还有些下滑的趋势。
而它的产品和技术,也很少为外界了解。
比如普通消费者也知道<a class="hidden" href="https://car.yiche.com/bydauto/" title="比亚迪" data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