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原因

2024-05-04 19:57

1. 伦敦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原因

那是历史了  由于受到“郁金香泡沫”的影响,荷兰经济从此走向衰落,阿姆斯特丹也丧失了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这所有的一切都为其他国家带来了机遇。在当时,由于英国也采取了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国民经济也得到了快速的增长,这也促进了英国金融业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因而国际金融中心从阿姆斯特丹漂移到伦敦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在19世纪,伴随着英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其金融业也非常发达,这促进了英国成为最为强大的殖民主义国家,其殖民足迹遍布世界各地,成为真正的“日不落”帝国。与此同时,这也促进了英国对外经济贸易活动的日益频繁,从而使伦敦成为当时的国际金融中心。  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具有一定的前提条件,而当这些前提条件丧失时,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必将逐渐衰落。由于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稳定的金融环境、良好的地理位置,这所有的一切都使伦敦成为著名的国际金融中心。  然而在20世纪30-4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英国作为主要参战国,经济受到严重的打击,金融环境也极为不稳定。而正在此时,美国由于远离战火的干扰,并且作为后起资本主义国家,工业设备和技术也较为先进,因而美国大发“战争财”,从而使美国在二战后成为当时世界上最为发达的国家。尤其是在二战后“马歇尔计划”等的实施,美元取代了英镑,确定了其金融中心地位。因此,国际金融中心开始从欧洲向美洲转移。

伦敦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原因

2. 伦敦为什么能成为金融中心?

它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时间为1694年,这一年,英格兰银行成立了。伦敦成为国际金融中心之后,才真正算得上是世界级城市,才真正具有国际品牌价值。
伦敦具有2000多年的历史,也是最早的世界级城市。伦敦是世界上第一个国际金融中心,它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时间为1694年,这一年,英格兰银行成立了。伦敦成为国际金融中心之后,才真正算得上是世界级城市,才真正具有国际品牌价值。

  伦敦自1694年成为国际金融中心至今,已经有300多年了。如今,伦敦超过纽约,是拥有全球超级富豪最多的城市。所谓超级富豪,是指那些资产净值超过3000万美元的超级富豪。有机构统计,2018年,有近5000名超级富豪生活在伦敦。
  在想象中,纽约拥有超级富豪的人数应该超过伦敦,因为,从现代人的角度看,纽约是全球最牛的城市,纽约的综合实力超过伦敦,纽约的城市竞争力超过伦敦,伦敦的名气也不如纽约大,而且美国的经济发展比英国更为强劲,大的环境也使纽约的现代气息更浓、发达程度更高,加之伦敦的气候条件也不如纽约,等等。
  关键原因在于伦敦是顶端型全球城市,是具有“金融首都”美称的全球城市,是全球投资者和居民满意度最高的全球城市。伦敦不仅能为全球超级富豪提供巨大的发展机会,而且伦敦对于英国居民、欧洲居民以及其他国家的居民至今依然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不断流入的人口能够为全球富豪的资产提供稳定的保值升值后盾。此外,伦敦能够为全球超级富豪提供世界一流的生活保障等等。伦敦的许多发展经验值得中国城市借鉴和参考。

3. 伦敦是否为人民币离岸中心

伦敦已经是人民币离岸中心了,在今年4月份伦敦金融城(City of London)就正式启动了“将伦敦打造成为人民币业务中心的计划”(The City of London initiative on London as a centre for renminbi business)。

伦敦对于自己的定位有两点:
1)离岸人民币的西部枢纽(Western Hub)
2)作为香港和其他金融中心在离岸人民币业务方面的补充(complement)

你可以参考伦敦金融城出的官方报告的中文翻译摘要:
https://www.cityoflondon.gov.uk/NR/rdonlyres/2EC183FB-E0F4-4BBE-9E40-D538AC1AA99/0/RMBExecutivesummary_Mandarin.pdf

伦敦是否为人民币离岸中心

4. 国际离岸金融中心的离岸金融中心的分类

理论上主要离岸金融中心可分为三类:  1、以伦敦为代表的伦敦型离岸金融中心。其特点:经营的货币是境外货币,市场的参与者可以经营离岸金融业务,又可以经营自由市场业务。在管理上没有什么限制,经营离岸业务不必向金融当局申请批准。2、以纽约为代表的纽约型离岸金融中心,经营离岸业务的本国银行和外国银行必须向金融当局申请。经营离岸金融业务可以免交存款准备金,存款保险金的优惠,享有利息预扣税和地方税的豁免权。离岸业务所经营的货币可以是境外货币,也可以是本国货币,但离岸业务和传统业务必须分别设立帐户。3、避税型离岸金融中心,一般设在风景优美的海岛和港口,政局稳定,税收优惠,没有金融管制。这是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离岸金融中心。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如英属维尔京群岛(BVI)、开曼群岛等纷纷以法律手段揣摩并培育出一些特别宽松的经济区域,允许国际人士在其领土上成立一种国际业务公司,这些区域一般称为离岸管辖区或称为离岸司法管辖区。而所谓离岸公司就是泛指在离岸管辖区内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或国际商业公司。比较著名的离岸金融中心有英属维尔京群岛、开曼群岛、巴哈马群岛、百慕大群岛、西萨摩亚、安圭拉群岛等等。

5. 伦敦金融城的简介

通常,我们所提到的伦敦,往往指的是“大伦敦”。大伦敦由32个郡组成,伦敦城也是其中的一个郡,而且是最古老的一个,伦敦就是在伦敦城和威斯敏斯特城的基础上发展建立起来的。虽然大伦敦统一的行政管理机构——大伦敦市政府,对包括伦敦城在内的每个郡都有约束力,但是伦敦城有自己的一套市政、警察和司法机构。重大庆典时,英国女王还要等候伦敦市长将一柄“市民宝剑”献给她以后,才能进城。从金融城往东不远,是一个叫金丝雀码头(Canary Wharf)的地方。那儿面积不大,却矗立着数幢几十层的高楼。从楼顶上的HSBC、Barclays、Citibank等广告牌可以看出,这儿也是金融机构扎堆的地方,因此也被叫做金融城。与“一平方英里”不同的是,这儿的楼群都是近20年内建起来的,规划更新,设计也更现代化。因此有人把这儿称为“新金融城”,与“一平方英里”那边的“老金融城”遥相呼应。在世人的眼里,伦敦是世界上最富历史传奇和现代情趣的城市之一。她不仅以其丰蕴的文化内涵、美丽的自然及人文景观吸引着来自全球各地的旅游者和留学研究人员,更以其深厚的金融基础、便利的交通、通讯和优越的金融经济政策吸引着世界上各大金融机构在此聚集。然而,这些金融机构和英国历史悠久的银行、证券交易所一起,生存在泰晤士河北岸一片面积仅2.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这一片土地便是大名鼎鼎的“伦敦城”,因其金融机构密集,所以又称“金融城”。

伦敦金融城的简介

6. 伦敦能保住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吗

在伦敦,银行家无处不在,至少现在如此。
 
    他们住在英国的华尔街——“金融城(The City)”。圣保罗大教堂(St. Paul's Cathedral)四周狭窄的街道两旁云集着众多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高档餐厅亦随处可见。金融机构还接管了金丝雀码头(Canary Wharf)。这个地方由地下商场、巨大的摩天大楼和大片空置的人行道组成的飞地与英国的传统风格迥然不同。甚至连上流社区梅菲尔(以拥有伦敦最好的餐厅和私人会所而著称)的大块区域,也成为了金融家们的领地。对冲基金经理已经成为那些优雅的、已有300多年历史联排别墅的新主人。
 
    英国首相卡梅伦上周四抵达布鲁塞尔的欧盟峰会时,他带去的要求是,保护伦敦这三块区域免受欧盟监管。为什么不呢?金融是英国经济的基石之一。在国家层面上,金融服务业为英国贡献了约10%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由于经济持续低迷,英国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任何一个可供其支配的杠杆。
 
    即便卡梅伦的目标是健全的,他的手法也有失策之处。眼下,德国总理默克尔和法国总统萨科齐正面临着压力,需要弥合分歧,拯救欧洲经济。在这个节骨眼上寻求特殊待遇,显然称不上精明的政治举措。当天那个漫长的夜晚快要过去的时候,其余26个欧盟成员国终于就缔结政府间的“财政契约(Fiscal Compact)”达成一致意见,而卡梅伦则孤零零地独坐在一旁。
 
    现在,就卡梅伦“孤立”(套用一下政客们的用语)英国的举动是否正确这一问题,伦敦爆发了一场激烈的争辩。反欧洲的保守派支持者认为卡梅伦否决该契约是“丘吉尔时刻”的再现。而批评者则把他比作二战(World War II)期间试图与希特勒谈判的英国首相张伯伦。
  卡梅伦的要求很简单:在欧元区爆发债务危机之际,英国最大的挑战就是确保伦敦金融业的盈利能力不受波及。眼下,占领伦敦运动的抗议者晚上睡在金融城的帐篷里,白天去金丝雀码头带头进行“恶棍游行”,鉴于这种背景,这种观点并非没有争议。对于复杂融资大行其道的岁月,随后的金融危机,以及其对整个经济造成的破坏性影响,大多数英国人依然余怒未消。
 
    然而,卡梅伦的立场却符合英国政治家长久以来竭尽全力为银行谋利益的传统。上世纪60年代,美国开始对华尔街执行严苛的监管制度,英国却继续实施轻度监管政策,并进一步放松了工作签证要求,由此迎来了许多美国银行和其他外国机构。这番努力大获成功。伦敦现在拥有全球最大的跨境银行借贷市场、外汇市场和场外(OTC)衍生品市场。金融城管理的每3美元中,就有1美元源自海外。2010年,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宣称伦敦是全球首屈一指的金融中心。

    全球金融危机及其对借贷市场带来的余波注定会削弱任何一个以金融作为主要出口项目的民主国家的经济实力。针对金融城的监管业已收紧——银行现在不得不持有更多的资本,最富裕的金融家(无论他是英国人,还是外国人)需要缴纳的税收也远远高于过去的水平。然而,银行家们目前最担心的并不是伦敦监管当局,而是布鲁塞尔。肩负监管之责的英国金融服务管理局(FSA)表示,该机构大约70%的政策都受到欧盟相关方案的影响(而欧盟在进行决策时,并不会以维系伦敦的金融中心地位为准绳)。

    这个问题凸显了欧盟当前面临的两难处境:如何在迥然不同的政体间实现主权共享这一理念。为了让欧盟存活下去,德国和法国试图施加严厉的紧缩措施,其中许多措施直指银行。《欧洲市场基础作业监理改革提案》(European Market Infrastructure Regulation)旨在压缩伦敦衍生品市场的规模。最让伦敦苦恼的主意莫过于金融交易税,它的开征将显著提升所有银行开展业务的成本。

    欧盟委员会称,这一税收每年将筹集750亿美元的资金。但英国财政大臣乔治•奥斯本在一次言辞激烈的演讲中指出,由于欧洲超过三分之一的批发银行市场都是在伦敦之外运作,这笔账单80%的费用最终将由英国来承担。

    更广泛地说,英国强烈地感受到,欧盟的金融监管是不对称的:“英国是在监管银行,而欧盟是在惩罚银行,”金融创新研究中心(Centre for the Study of Financial Innovation)主任安德鲁•希尔顿博士如是说。

7. 伦敦金融城的简介

 通常,我们所提到的伦敦,往往指的是“大伦敦”。
  大伦敦由32个郡组成,伦敦城也是其中的一个郡,而且是最古老的一个,伦敦就是在伦敦城和威斯敏斯特城的基础上发展建立起来的。
  虽然大伦敦统一的行政管理机构——大伦敦市 *** ,对包括伦敦城在内的每个郡都有约束力,但是伦敦城有自己的一套市政、警察和司法机构。
  重大庆典时,英国女王还要等候伦敦市长将一柄“市民宝剑”献给她以后,才能进城。
  从金融城往东不远,是一个叫金丝雀码头(Canary Wharf)的地方。
   
  那儿面积不大,却矗立着数幢几十层的高楼。
  从楼顶上的HSBC、Barclays、Citibank等广告牌可以看出,这儿也是金融机构扎堆的地方,因此也被叫做金融城。
  与“一平方英里”不同的是,这儿的楼群都是近20年内建起来的,规划更新,设计也更现代化。
  因此有人把这儿称为“新金融城”,与“一平方英里”那边的“老金融城”遥相呼应。
  在世人的眼里,伦敦是世界上最富历史传奇和现代情趣的城市之一。
  她不仅以其丰蕴的文化内涵、美丽的自然及人文景观吸引着来自全球各地的旅游者和留学研究人员,更以其深厚的金融基础、便利的交通、通讯和优越的金融经济政策吸引着世界上各大金融机构在此聚集。
  然而,这些金融机构和英国历史悠久的银行、证券交易所一起,生存在泰晤士河北岸一片面积仅2.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这一片土地便是大名鼎鼎的“伦敦城”,因其金融机构密集,所以又称“金融城”。
  
   

伦敦金融城的简介

8. 伦敦金融城的介绍

伦敦金融城在伦敦著名的圣保罗大教堂东侧,有一块被称为“一平方英里”(Square Mile)的地方。这里楼群密布,街道狭窄,虽不像纽约曼哈顿那样高楼密集,但稳健、厚重的建筑风格和室内豪华、大气的装饰却有过之而无不及。这里聚集着数以百计的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被看做是华尔街在伦敦的翻版。这就是金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