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龙鱼股价破百,它会不会成为第二个茅台?

2024-05-09 20:47

1. 金龙鱼股价破百,它会不会成为第二个茅台?


金龙鱼股价破百,它会不会成为第二个茅台?

2. 金龙鱼股价破百,它会不会成为第二个茅台

不会。
茅台(一个白酒品牌,同时也是一家酒厂名称)因为特殊国情才繁荣了起来,需求来看也许可以归为“奢侈品”——价格再如何高涨,也不会影响到普通百姓日常买菜价格;
而金龙鱼(公司名,同时也是一件“商标名称”;该公司旗下还有另一个为人们耳熟能详的商标“香满园”)主要经营“大宗粮油(以及饲料业务)”。

第二,除了行业显著的不同、导致发展趋势路径不会一致之外,我们也能注意到,金龙鱼所经营的“大宗粮油”领域市场竞争充分,并无多少进入门槛。当另一家同业生产者经营者,愿意以更低一点价格、更高一点品质来赢得更多消费者时候,通常而言它总能取得成功。事实上,金龙鱼常年以来,不就在以这个方法,不断增加自身的市场份额吗?就是说两者面临的市场形势更是不能相提并论。

第三,我们也不能低估金龙鱼的潜力。正像我们之前回答过的其他几个食品行业内公司的发展问题中所讲的那样,食品虽然单价低,但会短时间多次购买、在养成习惯以后还会持续去购买。而这个领域更为充分的市场竞争,又让这少量、个别食品类公司的脱颖而出、成长壮大显得异常具有说服力——相比其他同行,这些规模走向壮大的公司,必定更谙所在行业经营之道。所以,说到“未来潜力”的话,这些已然显露出来的公司,肯定比绝大多数的那些“八字还没一撇”的初创同行,潜力要大得多。

第四,数一数“天花板”在哪里。如果只做目前“粮油”这个领域,那么,金龙鱼所能达到的最大规模(以对14亿人口三分天下、30%人口的口粮和食用油来计算),也都能够计算。在粮食价格被严格控制的形势下,它的营收规模、盈利规模、增长速度,相比新兴科技领域来看,不会多么可观、无法相提并论。但作为投资标的,它业务非常稳健、能够展现出巨大安全优势。



3. 16个月蒸发5400亿,“油中茅台”金龙鱼咋了?外资身份被发现了?

  随着全球粮价的暴涨以及黑天鹅事件的频繁发生,有着几千年农耕传统的中国,对粮食自给自足问题开始愈发重视。然而让很多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国内的各大商超里,一些号称“国民品牌”的副食品,却有着浓厚的“外国血统”。 
    比如河南双汇,控股方是美国高盛;银鹭食品,是瑞士雀巢的下属品牌;哈尔滨啤酒,隶属于比利时啤酒巨头百威集团。而相比以上企业,名字颇具“中国风”的金龙鱼,外国血统更“纯正”!双汇、银鹭、哈尔滨啤酒等多是被外资收购后,变成了外资品牌的。 
    而金龙鱼,本身就不是中国品牌。如今更是因为股价暴跌,引发了19万股民的焦虑。 
    在粮油生产领域,“油中茅台”的金龙鱼市值曾一度比肩“当红炸子鸡”比亚迪。2021年1月,金龙鱼A股市值一度达到7861亿元。与之对比,今年4月份,拿下“国内第一车企”头衔的比亚迪,总市值也才有7074.08亿元(wind数据)。 
    但可惜的是,金龙鱼高光之后便是低谷。在接下来的一年时间里,金龙鱼的股价一路下滑,已经从最高点的145.51元跌至如今的45元。市值更是在16个月内蒸发掉了5400亿,仅剩2400亿,跌幅达68.97%。这不禁让我们好奇,金龙鱼究竟发生了什么? 
    上世纪80年代,受当时的国内吸引外资政策的放宽,马来西亚著名富商郭鹤年领衔一众东南亚华侨,来大陆开展投资。与同一时期进入内地市场的李嘉诚不同,郭鹤年的大陆投资并未局限于“楼市地产”,而是广泛分布在商务地产、服务业、粮农加工等多个领域。 
    1988年,郭鹤年投资设立的南海油脂,其既是如今金龙鱼品牌的母公司——益海嘉里的前身,也是新中国第一家私营油脂工厂。1991年,益海嘉里向市场推出首款瓶装食用油——金龙鱼。也借此,郭鹤年在内地开创了食用油销售的全新时代。 
    当国有粮油店还停留在散装称重阶段时,包装成桶的金龙鱼已经走进了商超,开启了市场化营销。由于进入中国市场时间早,曝光率高,30多年来,很多国人一直以为金龙鱼是一家中国公司。 
    那为何金龙鱼这家一度成为国内“粮油一哥”的外企,股价会下跌如此严重? 
    经过后续30多年建设,“金龙鱼”品牌食用油在国内已设立生产基地64座,是集油脂贸易、加工、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粮油巨头。其市场占有率常年保持在30%以上,其中在2019年,市占率更是达到了40%。 
    那为何金龙鱼的市值却一跌再跌?难道因为不是“本土企业”,便不被国人待见了?虽说如今很多人已经知道金龙鱼并非民族品牌,但借助以往的口碑,购买金龙鱼的人还有很多。而引发金龙鱼市值暴跌的原因,有如下3个方面: 
    1、虚高的估值 
    其实,股价下跌的内在逻辑很简单,就是大多数投资人不愿以现在的价格,购买这只股票。而从金龙鱼财务状况分析,别说2021年高点的7000亿的市值,哪怕是如今的2400亿,很多人也觉得不值。 
    目前,金龙鱼的市盈率(PE)高达500倍,这意味着靠净利润,股东们要500多年才能回本。这样的回报率,谁敢来投资呢? 
    2、经营能力欠佳 
    根据已发布的财报,2022年第一季度,金龙鱼营收同比下滑10.97%。而根据2021年年报,金龙鱼净利润同比下滑了31.62%,为其从2018年上市以来的最低。2262.25亿元的总营收,只创造了41.32亿元的净利润,净利润率仅为1.83%。对比同行海天味业,同年营收总额为250.04亿元,净利润为66.71亿元,净利润率高达26.68%,是金龙鱼的14倍之多。 
    3、营销模式守旧 
    除了刚入国内市场时开创多个“行业第一”后,近些年来,金龙鱼就陷入到了漫长的“创新乏力期”。 
    以营销战略为例,时隔多年,金龙鱼的营销渠道建设,依然局限于传统的经销制。在经销商较少的早期市场,金龙鱼可以通过与经销商绑定的模式,实现赢者通吃。 
    然而如今随着经销商转型成品牌商,以及中粮等国有品牌的“针锋相对”,金龙鱼即便增加每年的营销支出,却依然换不回以往的增长率了。 
    粮油行业表面看是一个“本大利薄”,赚“辛苦钱”的行业。粮油企业从农户手中将农作物收购后,会首先加工出麸皮、糙米等初级加工品,再经过清理除杂、调质、冷榨、过滤、毛油等步骤后,最终形成了走进千家万户的食用油。整套操作看起来简单,实则大有讲究。 
    目前,国内副食品巨头海天味业每年研发投入达7.7亿元,占总营收的3%。而金龙鱼不但只投入2.55亿元,且仅占总营收的0.1%。与海天味业相差近30倍。 
    不认真做产品、在新消费模式下不寻求转型升级,即便曾是行业龙头,在大浪淘沙下,终究会成为 历史 。相信以郭鹤年的智慧,一定明白这个道理。我们也相信,金龙鱼这个扎根中国30年的外资品牌,会有重返巅峰的一天。 
     

16个月蒸发5400亿,“油中茅台”金龙鱼咋了?外资身份被发现了?

4. 市值暴跌3400亿,金龙鱼还配做“油茅”吗?

市值突破2600亿,会成为下一个茅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