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名词解释

2024-05-16 02:02

1. 历史名词解释

1
中国名著。《禹贡》是《尚书》(一作《书经》,简称《书》)中的一篇。作者说法不一,王国维在《古史新证》中认为《禹贡》为周初人所作;日人内滕虎次郎的战国末至汉初说,史念海在《论〈禹贡〉的著作时代》一文中,则据《禹贡》中有“南河”、“西河”之称,认定作者为魏国人;顾颉刚认为出自战国时秦国人之手。2顾颉刚的古史学说在解放前有两个主要的课题:前期古史学说的重心是“古史层累说”;后期古史学说的重心是“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与历史”。“古史层累说”是顾颉刚古史学说中最先提出,是主要核心与灵魂,也是最为重要的方法体系。就具体的古史研究而言,顾颉刚的独创性主要表现在提出了“古史层累说”,这既是一种历史观,又是一种历史研究方法,可以说这是在“层累地造成古史”观支配下的方法论体系。在顾颉刚具体的古史研究中,无论他运用何种具体的史学方法,实际上都是从“古史层累说”演化出来的,或者说某一种具体的方法都是“古史层累说”方法论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都是为其“层累地造成古史”观所服务的。他所提出的“古史层累说”估定了传统经学的价值,开创了新的古史研究方法,成为二十世纪古史研究领域中的主要范式之一,其余响至今仍在古史学界内回荡。

3
根据海协会与海基会台北会谈达成的协议,两岸海运直航、空运直航、直接通邮今天(12月15日)全面启动,两岸同胞企盼了数十年之久的“三通”终于梦圆,两岸关系发展迈入新时代。回首过往,一路虽然曲折蜿蜒,但大势所趋无可逆阻。
《告台湾同胞书》首倡两岸“三通” 
两岸“三通”从小到大渐成潮流
“两岸一日生活圈”概念化为现实

4
二里头文化是指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一至四期所代表的一类考古学文化遗存,是介于河南龙山文化和二里冈文化的一种考古学文化。该考古文化主要集中分布于晋南、豫西,尤其以二里头遗址发现的该类文化遗存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性,故以此命名。二里头文化是进行夏文化探索的主体内容。二里头文化是中国青铜时代的文化。该文化以发现于河南省偃师市二里头命名。约公元前二十一世纪至公元前十七世纪。主要分布在河南中、西部的洛阳附近和伊、洛、颍、汝诸水流域以及山西南部的汾水下游一带。已发现的遗址有近百处,经过发掘的有洛阳东干沟、矬李、东马沟,陕县七里铺,汝州市煤山,郑州洛达庙和山西夏县东下冯、翼城感军等地点。5牧野之战,又称“武王伐纣”,是周武王联军与商朝军队在牧野(今河南省淇县南、卫河以北)进行的决战。由于子辛(商纣王)先征西北的黎,后平东南夷,虽取得胜利,但穷兵黩武,加剧了社会和阶级矛盾,最后兵败自焚,商朝灭亡。故《左传》称:“纣克东夷而损其身”。

历史名词解释

2. 历史名词解释

1、圆桌会议来源于传说中的亚瑟王   骑士头衔来源于欧洲的骑兵   2、英语在其发展过程中从5世纪左右的古英语到中古英语再到近代英语   3、文艺复兴是指13世纪末在意大利各城市兴起,以后扩展到西欧各国,于16世纪在欧洲盛行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带来一段科学与艺术革命时期,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被认为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   4、美国是大熔炉”的思想源于塞缪尔.亨廷顿,美国是个移民国家,来自世界各地不同的民族在这里交汇,碰撞,形成了别具特色的一种文化。  熔炉在此是指不同文化与种族的人移居到美国,共同生活,融合在一起,创造了我们今天称作美国文化的奇妙文化.  5、所谓的美国梦(American Dream),是一种相信只要在美国经过努力不懈的奋斗便能获致更好生活的理想,亦即人们必须透过自己的工作勤奋、勇气、创意、和决心迈向繁荣,而非依赖于特定的社会阶级和他人的援助。通常这代表了人们在经济上的成功或是企业家的精神    6、起因是林肯当选美国总统之后,由于他出身寒微,同情贫苦劳动者,所以,他所统治的北方诸州(主要依靠资本主义工商业)和南方诸州(主要依靠黑人蓄奴业)产生了巨大的矛盾,南方盛产棉花,导火线就是南方几个州宣布脱离联邦独立,成立美利坚诸州同盟,公然分裂国家。
为了国家统一,林肯为首的政府和南方叛乱政府开始了战争,本来北方从工业产值到人口到各种资源占有绝对优势,但是战争初期南方却节节胜利,因为北方军队将领不懂指挥,而南军总司令是西点军校校长罗伯特。李将军,你北方和他打仗你不是作死吗?你阵势一摆开,人家笑了:这不是课堂上我教的吗?所以开始北方节节败退。
后来,林肯政府颁布一系列法令收买人心,尤其是废除黑人奴隶法,使南方330万黑奴心向政府,又颁布反分裂联邦法,从法律意义上占住优势,最后经过四年的战争,在葛底斯堡,林肯发表著名的葛底斯堡演说,北方军获胜,次年林肯连任总统,但是被暗杀   7、黑人民权运动,1954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判定教育委员会种族隔离的学校违法,1955年阿拉巴马州蒙哥马利市,黑人公民以全面罢乘来反对公车上的黑白隔离措施,1963年华盛顿的林肯纪念馆广场聚集二十五万名群众反种族隔离,美国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博士发表著名的演说《我有一个梦》为民权运动的高峰,其他参与的著名人物还有麦尔坎·X(Malcolm X)等人。 青年反战运动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到70年代初,美国发动了越南战争,引起了美国国内声势浩大的反战运动。这场和平反战运动持续的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影响之深远,在美国历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从1965年到1967年渐具规模,不断发展,手段日趋激进,并逐渐拓展到政治领域,直到1975年越战彻底结束,反战运动才走向终结。整整10年,和平运动从校园反叛、街头抗议到非暴力反抗.;美国妇女运动始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这次运动的起因是由于美国妇女在那时所受到的不平等的待遇,其目标和范围涉及到妇女权利和妇女权益的方方面面,因而它对当代美国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第二次美国妇女运动的前提条件是妇女选举权的取得、二战后妇女经济地位的提高以及她们观念上的变化。此外,同时代的其他一系列的社会运动也为妇女运动树立了榜样。这场运动期间,美国妇女争取获得了教育的平等机会、就业的平等权利以及生育自由和医疗保健权利。当然,《平等权利修正案》是美国女权主义者70年代斗争纲领中最重要的中心环节。虽然没有取得最终的胜利,但这次斗争的经历却使妇女组织和领导人获益非浅。通过这次运动,美国妇女已逐渐从社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    8、民主党和共和党  分别以“驴”、“象”为代表  9、美国教育制度和大多数其它国家教育制度的一个主要不同点,是美国的教育为社会上每一个人而办,不是专为少数人而设。用税款兴办的免费教育,除了设立一般学校的科目如数学、历史、语文外,还有缝纫、打字、无线电与汽车修理等科目。学生可依自己的兴趣、个人未来的计划和才能,从许多科目中自行选修。美国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发展每个孩子的才能,不管它高或低到什么程度,同时给每个孩子灌输公民意识。

 美国的教育制度,整体上可分为四个阶段,那就是:(i)学前教育 (pre-school education);(ii)初等教育(elementary education);(iii)中等教育(secondary education);(iv)高等教育(higher education) 。从学前教育、初等教育到中等教育,都是属于大学前(pre-college)的教育,包括保育学校 (nursery school)及幼儿园(kindergarden)、小学、初中 (junior high school)及高中(high school)。
学校分类、1). 私立大学 – 是在有理想的成功人士捐赠的基础上建成,归私人所有,由董事会管理。这类大学不以盈利为目的,股东不得获取利润分成,所有收益用于学校发展及提高科研教学水平。
2). 公立大学 - 如各州立大学,完全由政府出资,满足公民接受高等教育的基本需要,体现了教育资源利用的公平性、正义性和便利性。
3). 教会大学 - 出于宗教目的,由教会拥有,补充社会基本教育条件并服务宗教目的。
4). 公立社区大学 - 提供低学费的两年制学位教育,瞄准那些无法进一流大学的学生。也有学生为了省钱,先读两年社区大学再转学到公立或私立大学。 
5). 私立职业大学 - 以盈利为基本目的,相当于企业或者公司,这类大学一般收费较高、办学水平较低,类似中国现有的许多民办大学   10、当代美国有哪些社会问题:枪支泛滥、种族歧视、毒品、失业和经济衰退

3. 历史名词解释

1.圆桌会议和骑士头衔的来源?圆桌会议:来源于亚瑟王和他的武士 据说,以前中外会议,尤其是那些正式的会议或宴会,非 常讲究主宾 的席位座次 ,一般都是让主、尊、长者居中而坐,宾客则根据其身份、地位、辈分,一左一右,依次安排在主位的两面;但如果碰巧客人都是显贵尊长,就不好办了。 公元5 世纪时,英国的亚瑟王想出了一个办法,即他和他的骑士们举行会议时,不分上下席位,围着圆桌而坐,这样就 避免了与会者席位上下而引起的纠纷。于是便形成了“圆桌会议”。 
骑士头衔:骑士是欧洲中世纪时,受过正规军事训练的骑兵,后来演变为一种荣誉称号,用于表示一种社会阶层。在此阶段的纷乱局势中,国王和贵族都需要一些在战争上具有压倒性优势的兵种,为此他们会悉心培育一些年轻人,使之成为骑士。而骑士的身份,往往不是继承而来的,其本质也与贵族不同,除了和贵族一样能够获得封地之外,骑士也必须在领主的军队中服役,并在战争时自备武器与马匹。 2.英语在其发展过程当中经历了何种演变?公元前55年,当裘利斯·凯撒入侵不列颠的时候,英语还没有产生。当地凯尔特人讲的语言就是现今威尔士以及邻边地区的地方语。5世纪中叶,欧洲大陆三个日耳曼部落从欧洲大陆格兰岛渡海移居不列颠(Britain)。他们是朱特人(Jute)、萨克逊人(Saxon)和盎格鲁人(Angle)。其中盎格鲁人(Angle)是从石勒苏益格(Schleswig,现在德国北部)渡海移居不列颠(Britain)的。他们的“地角语”(Englisc,古拼法)代替了当地的凯尔特语(Celtic)。于是地区称为“英格兰”,语言称为“英语”(English,现代拼法)。这是一个英语大发展的时期。在5至6世纪的时候,英语用原始的“鲁纳”(runa)字母书写。7世纪的时候,基督教从爱尔兰传入英格兰,英语开始拉丁化。英语的另一次迅速壮大是因为受到了基督教的影响。为了将宗教信仰灌输给盎格鲁人,格利高里教皇命令教士在不列颠建立了许多教堂和修道院。宗教的建立丰富了盎格鲁-撒克逊语言,为这种语言增加了大约四百到五百个单词,像“天使”(angel)、“信徒”( believer)、“祈祷”(pray)、“殉道者”(martyr)、“忏悔”(confess)等都是这时候被吸收进来的。1066年,说法语的诺曼底人(Norman)侵入英国,此后二百年间,英格兰以法语为官方语言。当时这个国家有三种语言:贵族使用的法语,教会使用的拉丁语和普通民众使用的英语。三种语言同时并用,一个概念就出现了三种名称。经过三个世纪,英语不但没有被法语取代,反而逐渐吞并了法语,到十五世纪发展成了一种比较完善和丰富的中世纪英语,其中包含着一万多个法语单词。1350--1380年间,英语开始被用作学校语言和法庭语言。1399年,英格兰人亨利第四当上了英王,此后英语的伦敦方言成为文学语言。1476年,威廉姆·卡克斯顿在英格兰建立了第一个印刷厂,引发了通讯史上的一场革命。大量的印刷品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新文化新思潮源源不断地传播到了英国。希腊和罗马古典作品的译本也开始在英格兰大量印刷。这一时期,数千条拉丁语和希腊语单词进入了英语。文艺复兴带来了科学上的革命。大量新发明、新技术需要新词汇来阐述,于是产生了像“大气”、“肺炎”、“骨骼”等词汇。伽利略和牛顿使人们改变了对自然界的认识,不久,语言中又增加了“重力”、“百科全书”、“讽刺”和“编年史”等单词。现在,英语仍然从拉丁语和希腊语中借用一些词来描述新发明,像“录象”、“电视”、“合成器”等。学者们估计,文艺复兴为英语增加了大约一万两千个新词。这些新词来自各个地区,英语中“海军上将”、“酒”等词就源于阿拉伯语;象棋中的“将死”一词源于波斯语。詹姆士国王时期的《圣经》和莎士比亚的喜剧、诗歌使英语得以广泛普及。伊丽莎白女士勇敢善战的的海军将英语传遍了全世界,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英语自身。驻扎在北美殖民地的英国人则将当地印第安土著居民的生活词汇像“山核桃”、“浣熊”、“负鼠”、“图腾”、“鹿皮靴”、“石匠”以及“休战”、“和解”、“踏上征途”等等类似的表达法吸收到了英语当中。进入近代的英国在经历了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之后,国力大增,大肆向外扩张领土。到了19世纪,英国的霸权地位已经确立,成为世界中心。英国在海外抢占的殖民地遍及五大洲,占世界陆地面积的四分之一,是其本土面积的150多倍。英国每拓展一处新殖民地,英语便被带到这些国家和地区,使世界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人们认识了英语,并慢慢地接受了英语。19世纪,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都是伴随着语言上的交流而进行的。在这一过程中,英语加强了与其他语言的接触,吸收了不少的借词,为英语成为世界语言奠定了基楚。进入20世纪,在应国衰落以后,美国成为推动英语走向全球化的新力量。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美国国力大增,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实力最强大的国家。美国强大的政治,经济地位令世界瞩目,美式英语也为世界认识和接受。1955年英语在万隆会议上被指定为工作语言,其后又成为联合国的工作语言之一。因特网的普及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英语在全球的发展。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到20世纪上半叶,英国和美国已是世界重要的文化产品生产国。它们所生产的文化产品把英语传播到世界各个角落。特别是电的发明改变了人类娱乐活动的发展方向。电影事业的发展使英语的传播与影片的欣赏结合起来。英语开始借助现代艺术手段走向全球。电影事业,包括电影的艺术创作和商业性开发,起源于欧洲,主要是英国和法国。第一次世界大战使欧洲的电影事业受到影响。大西洋彼岸的美国迅速在世界制片行业赶超欧洲。从1915年起,好莱坞的制片公司和影片制作室如雨后春笋般涌现。1920年代末期,英语便在电影制片使用的各种语言中占据主流地位。当今世界,英语作为主要的国际通用语言之一,其地位和作用之重要,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世界五大洲,英语几乎遍布各个角落。除英伦三岛以外,在欧洲地中海的直布罗陀、马耳他、英语是其国语。几乎所有欧洲国家都把英语作为主要外语学习使用。在亚洲,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锡金、缅甸、新加坡等国,英语被广泛使用,许多国家的人都会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在大洋州,新西兰、澳大利亚以及太平洋诸岛,英语是其通用语言。在非洲,英语是三种通用语言之一,其中津巴布韦、南非、尼日利亚、博茨瓦纳、冈比亚、加纳、乌干达等十几个国家以英语为官方语言。在北美的主要国家美国和加拿大,英语是本族语。在中美洲和南美洲,虽然大多数国家以西班牙语为国语,但许多地区英语仍然为国语或通用语言。此外在加勒比海地区和巴拿马运河地区,英语也非常通行。英语之所以成为全球性语言,得到如此广泛的传播和使用,是由两方面因素促成的:一是英语本身所具有的特征,如词汇丰富,表达能力强,易掌握等;二是英语是借词最多的一种语言,对其他语言有极强的包容性和渗透性,能够及时吸取其他语言的优势,在创新中不断简化,比其他语言更易学易用,因而被广泛地接受。更为重要的原因是,英国、美国等英语国家在世界政治、经济领域的巨大影响以及近年来全球化浪潮的推动。总之,语言的传播实质上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反映。3.描述欧洲文艺复兴活动(时间、发源地、发起地、经过、结果......)文艺复兴是指14世纪末在意大利各城市兴起,以后扩展到西欧各国,于16世纪在欧洲盛行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带来一段科学与艺术革命时期,揭开了现代欧洲历史的序幕,被认为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认为是封建主义时代和资本主义时代的分界。 4.“美国是大熔炉”的思想源于谁?这句话怎么解释?.“大熔炉”是指美国可以融合世界各种不同的文化为美国文化,众所皆知美国是移民国家,美国的移民来自世界的各个角落.有欧洲的,南美的,非洲的,亚洲的等等.每个移民族群都有自己的文化,但美国社会不排斥这些文化,不同的文化在美国这样开放,民主,法制的国家里融合着,形成多元的美国文化.就像一个大熔炉似的把不同文化融合在一起.而非单一的英国殖民地文化.所以说美国是个大熔炉.5.什么是“美国梦”?所谓的美国梦(American Dream),是一种相信只要在美国经过努力不懈的奋斗便能获致更好生活的理想,亦即人们必须透过自己的工作勤奋、勇气、创意、和决心迈向繁荣,而非依赖于特定的社会阶级和他人的援助。通常这代表了人们在经济上的成功或是企业家的精神。许多欧洲移民都是抱持著美国梦的理想前往美国的。尽管有些人批评美国梦过度强调了物质财富在衡量胜利和快乐上扮演的角色,但许多美国人的确认为,这种获致成功的机会在世界上其他国家是找不到也并不存在的。因为与其他大多数国家不同的是,在美国拥有的经济自由相当多,政府扮演的角色相当有限,这使得美国的社会流动性极大,任何人都有可能透过自己的努力迈向巅峰。从美国独立直至19世纪末期,广大的土地都无人居住和拥有,任何有心人都可以加以占据并投资和开垦。而到了工业革命时期,美国庞大的自然资源和先进的工业技术则使得快速的社会流动变的可能,而且这种趋势仍在一天一天的增加中。
依据历史学家的说法,美国快速的经济发展和工业扩张并非只是因为美国的自然资源丰富,更是因为所有人都有机会藉由自己的奋斗获取财富。美国梦成为了吸引世界各地人民移民美国的主要原因—无论过去或现在。在今天,每年有超过一百万的人成为美国公民,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移民地点。6.描述南北战争的原因和经过?原因:南北战争的根本原因是南方的三十万奴隶主,在新移民区扩张奴隶制的,威胁了自由州的存在和发展,侵犯了包括南方自由人民在内的联邦绝大多数人民的利益。南方州的战争目的不是从联邦中退出,而是要同北方州争夺边境州和其他未开垦地区的土地,要把奴隶制扩展到整个北美大陆。南方奴隶主的生存和发展驱使南方州对北方开战。北方州除了应战,没有其他选择。 
经过:1860年11月林肯当选总统,他主张限制奴隶制,成为战争爆发的导火线。1861年4月15日,林肯宣布南方7州叛乱州,下令征召志愿军,为维护联邦的统一而战。内战初期,由于林肯政府在解决土地和解放黑人奴隶等重大问题上举棋不定,致使军事行动屡屡失利。1862年,林肯政府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扭转了战局,加速了北方军事胜利的进程。1865年1月,国会根据林肯的建议,通过宪法第13条修正案,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废除奴隶制度。林肯因为维护了美国国家统一,解放了黑人奴隶,受到了美国人民的爱戴。 
7.解释美国的黑人民权运动、青年反战运动以及妇女反抗运动?  美国黑人民权运动(African-American Civil Rights Movement,又译为“非裔美国人民权运动”,1955年—1968年),美国民权运动的一部分,于1950年代兴起,直至1970年代,乃是经由非暴力的抗议行动,争取非裔美国人民权的群众斗争。
  1954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判定教育委员会种族隔离的学校违法,1955年阿拉巴马州蒙哥马利市,黑人公民以全面罢乘来反对公车上的黑白隔离措施,1963年华盛顿的林肯纪念馆广场聚集二十五万名群众反种族隔离,美国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博士发表著名的演说《我有一个梦》为民权运动的高峰,其他参与的著名人物还有麦尔坎·X(Malcolm X)等人。   青年反战运动: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到70年代初,美国发动了越南战争,引起了美国国内声势浩大的反战运动。这场和平反战运动持续的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影响之深远,在美国历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从1965年到1967年渐具规模,不断发展,手段日趋激进,并逐渐拓展到政治领域,直到1975年越战彻底结束,反战运动才走向终结。整整10年,和平运动从校园反叛、街头抗议到非暴力反抗. 第二次美国妇女运动始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这次运动的起因是由于美国妇女在那时所受到的不平等的待遇,其目标和范围涉及到妇女权利和妇女权益的方方面面,因而它对当代美国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第二次美国妇女运动的前提条件是妇女选举权的取得、二战后妇女经济地位的提高以及她们观念上的变化。此外,同时代的其他一系列的社会运动也为妇女运动树立了榜样。这场运动期间,美国妇女争取获得了教育的平等机会、就业的平等权利以及生育自由和医疗保健权利。当然,《平等权利修正案》是美国女权主义者70年代斗争纲领中最重要的中心环节。虽然没有取得最终的胜利,但这次斗争的经历却使妇女组织和领导人获益非浅。通过这次运动,美国妇女已逐渐从社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 8.美国的两个主要党派是?他们分别是以什么动物来代表?民主党和共和党。象征民主党的驴,另一是象征共和党的象9.美国的教育制度是怎样的?美国学校分哪几种?美国的学生都学些什么?美国的教育制度,整体上可分为四个阶段:1.学前教育。2.初等教育3.中等教育4.高等教育。从学前教育、初等教育到中等教育,都是属于大学前的教育,包括保育学校及幼儿园、小学、初中及高中。  美国法律规定,任何学龄儿童均应进入学校就读,并提供义务(免费)的中小学教育,当然进入私立学校就读的话,便要缴付相当昂贵的学费。有些公立中学,也录取外国学生就读,并会发给留学生签证,但这些外国留学生,却要缴交学费,情况与其它进入私立中学的学生大致相同。至于小学与中学的学制,在配合上也有几个不同的形式,因每州、每个城市或乡镇的不同情况而有异(例如有些是六年小学及六年中学制,亦有些是学分为二或三年制的初中及四年制的高中等等形式),但无论何,原则上在学童十八岁时,应该念完中等教育。由于美国的养务教育普及,大约有 93%的适龄儿童接受中等教育,而70% 可完成学业,其中大部分再进入大学或专上学院继续升学,开始他们的高等(专上)教育。 
一。研究院及高等专科学院开设的课程及学科,种类繁多,从核子工程到中国文学,从商业行政到法学与医学,林林总总,不一而足。念完研究院课程的学生,经校方核定,会颁发以下的学位: 
1.硕士学位。2.工商管理学硕士。3.博士学位。4. 法学博士。二。美国大学的类别 
      美国的高等教育,在世界上一直领先,而大学教育的普及,亦是鲜有其它国家可与相比。 
1. 初级(或社区)学院。2.文理学院。3.综合性大学。4.研究院。5高等专科学院。6.技术学院。7.军事学校。8.成人大学。10.美国有哪些社会问题?(医疗,教派,社会福利,国家和公民的矛盾)

历史名词解释

4. 名词解释,历史

历史,泛指对过去事实或经历的记载。历史泛指指客观世界运动发展的过程,可分为自然史和人类社会史两方面。
甲骨文中“史”字与“事”相似,指事件。许慎《说文解字》说:“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但实际上,历史既包括经过官方编修比较权威可信的正史,也包括带有传说性质的野史。
历史存在的意义是,让人们总结过去,充实未来的生活,以史为鉴,借古论今。

5. 历史概念名词解释

历史,简称“史”,指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活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研究和诠释。历史是客观存在的,无论文学家们如何书写历史,历史都以自己的方式存在,不可改变。

其含义有三:1.记载和解释作为一系列人类进程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2.沿革,来历;3.过去的事实。

历史的问题在于不断发现真的过去,在于用材料说话,让人如何在现实中可能成为可以讨论的问题。历史是延伸的。历史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扩展,是人类文明的轨迹。[1][2]

中文名
历史
外文名
History
定义
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活动
类别
文化 轨迹
快速
导航
引证解释
 
探源
 
相关
 
学科
广义狭义
历史学:客观世界运动发展的过程,可分为自然史和人类社会史两方面。例如宇宙历史、地球历史、人类史、鸟类历史等等。与历史的概念相对应,历史学也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上,“历史”可以指过去发生的一切事件,不一定同人类社会发生联系。
  共11张
历史文物
一般来说,通常所说的历史是指人类社会史。历史,就是指过去发生的事情,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事情。文学与历史是分不开的,文学以自己的方式参与历史建构和传承,这不仅适用于历史题材创作,而且也适用于一切文学作品和文学研究。历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文学不能“虚无”历史。[2]
历史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历史是人书写的,既然是人书写的,就会夹杂着人的情感,人的喜怒知哀乐,所以说,所看到的历史文字,是夹杂着人的情感的历史。历史随时产生,是人们在过去自由活动的如实记录。它存在的意义是,让人们总结过去,充实未来的生活,以史为鉴,借古论今。
引证解释
1.过去事实的记载
《三国志·吴志·吴主传》“纳鲁肃于凡品,是其聪也……屈身於陛下,是其略也” 裴松之 注引《吴书》:“﹝ 吴王 ﹞志存经略,虽有馀闲,博览书传历史,藉采奇异,不效诸生寻章摘句而已。”
2.经历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回:“这便是野鸡道台的历史了。”
清 黄人《序》:“其文乃雄奇变化,随其一生之历史而自为风气。”
老舍《骆驼祥子》二一:“ 夏太太 大概不会留着个知道她的历史的仆人。”
3.指自然界和社会的发展进程
金一《文学观》:“从古帝王之业,真能赤手开创而无所凭藉者,历史上,多不过三四人。”
菡子《源远流长》:“历史在发展着,丰富着。”
4.指历史学科
鲁迅《书信集·致曹聚仁》:“ 中国 学问,待从新整理者甚多,即如历史,就该另编一部。”[1]
探源
“历史”的含义在中文中最早仅用“史”一字代表。甲骨文中“史”字与“事”相似,指事件。许慎《说文解字》说:“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便指出“史”的本意即记事者,也就是“史官”。由此引申,则代表被史官被纪录的事,换句话说,即所有被文字纪录的过去事情。广义上指客观世界运动发展的过程,可分为自然史和人类社会史两方面。历史是研究人类变化,社会兴替的重要的人文学科。
我国的第一部官修编年体通史,是以时间为“纲”,以事件为“目”,纲举则目张,时索则事叙。纪年术语采用一套古老的“阏逄摄提格之岁”时间术语,“阏逄”相当于“甲”,“摄提格”相当于“寅”。至于为何要用一套多音节语言的干支体系,司马光没有交代。在《史记》的《历书》里面也用到了这套多音节干支术语,司马迁也没有交代其来源。经史学家考证,司马迁和司马光所使用的这套多音节干支术语是我国最早的官方时间术语,属于“皇纲”性质

历史概念名词解释

6. 历史名词解释

在名词解释中第一个必须注意的是区分:专有名词和非专有名词,专有名词可能指向了一个历史事件,文学含义,哲学创新,例如:辛亥革命,堂吉诃德,觉解,它们就必须根据原文去仔细的提取此种名词概念的构成因素,历史性的名词: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经过,影响。文学名词:出处,作者的构思意图,对现代使用的含义指向,哲学名词:只能根据作者的原意进行概括,哲学家本身就是制定概念的。对于非专有的名词则可以根据自我对此个名词的通俗理解加上联系此个名词的上下文构成一种合理的解释。

名词解释的答案应包括概括句、分述部分、影响与作用句(结尾句)。可以看出,三段论不是三个段落,而是指有上述三部分构成的完整的答案。 整体上看,三段论的答案呈现“总-分-总”的形式,应当给与重点关注的三段论的概括句。概括句就是用准确而简洁的语言概括某个名词的主要特性的句子。概括句的重要性在于,它能使阅卷老师一目了然地知道考生对该名词的掌握程度,是最能体现考生水平的部分,也是获得高分的关键。 三段论的第二段是分述,此部分是详细解释名词的具体内容。一般而言战争类应写明交战双方、原因、经过、结果;改革应主要写明改革内容。 第三段是影响与作用,这部分较为简单。应予注意的是与第二段的分述不同,第三段应指出名词对现在或以前的最主要的影响与作用上。

7. 历史名词解释

 
  1、圆桌会议来源于传说中的亚瑟王 骑士头衔来源于欧洲的骑兵 2、英语在其发展过程中从5世纪左右的古英语到中古英语再到近代英语 3、文艺复兴是指13世纪末在意大利各城市兴起,以后扩展到西欧各国,于16世纪在欧洲盛行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带来一段科学与艺术革命时期,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被认为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 4、美国是大熔炉”的思想源于塞缪尔.亨廷顿,美国是个移民国家,来自世界各地不同的民族在这里交汇,碰撞,形成了别具特色的一种文化。
   熔炉在此是指不同文化与种族的人移居到美国,共同生活,融合在一起,创造了我们今天称作美国文化的奇妙文化. 5、所谓的美国梦(American Dream),是一种相信只要在美国经过努力不懈的奋斗便能获致更好生活的理想,亦即人们必须透过自己的工作勤奋、勇气、创意、和决心迈向繁荣,而非依赖于特定的社会阶级和他人的援助。
  通常这代表了人们在经济上的成功或是企业家的精神 6、起因是林肯当选美国总统之后,由于他出身寒微,同情贫苦劳动者,所以,他所统治的北方诸州(主要依靠资本主义工商业)和南方诸州(主要依靠黑人蓄奴业)产生了巨大的矛盾,南方盛产棉花,导火线就是南方几个州宣布脱离联邦独立,成立美利坚诸州同盟,公然分裂国家。
  为了国家统一,林肯为首的 *** 和南方叛乱 *** 开始了战争,本来北方从工业产值到人口到各种资源占有绝对优势,但是战争初期南方却节节胜利,因为北方军队将领不懂指挥,而南军总司令是西点军校校长罗伯特。
   
  李将军,你北方和他打仗你不是作死吗?你阵势一摆开,人家笑了:这不是课堂上我教的吗?所以开始北方节节败退。
  后来,林肯 *** 颁布一系列法令收买人心,尤其是废除黑人奴隶法,使南方330万黑奴心向 *** ,又颁布 *** 联邦法,从法律意义上占住优势,最后经过四年的战争,在葛底斯堡,林肯发表著名的葛底斯堡演说,北方军获胜,次年林肯连任总统,但是被暗杀 7、黑人民权运动,1954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判定教育委员会种族隔离的学校违法,1955年阿拉巴马州蒙哥马利市,黑人公民以全面罢乘来反对公车上的黑白隔离措施,1963年华盛顿的林肯纪念馆广场聚集二十五万名群众反种族隔离,美国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博士发表著名的演说《我有一个梦》为民权运动的高峰,其他参与的著名人物还有麦尔坎·X(Malcolm X)等人。
   青年反战运动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到70年代初,美国发动了越南战争,引起了美国国内声势浩大的反战运动。
  这场和 *** 战运动持续的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影响之深远,在美国历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
  从1965年到1967年渐具规模,不断发展,手段日趋激进,并逐渐拓展到政治领域,直到1975年越战彻底结束,反战运动才走向终结。
  整整10年,和平运动从校园反叛、街头 *** 到非暴力反抗.;美国妇女运动始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
  这次运动的起因是由于美国妇女在那时所受到的不平等的待遇,其目标和范围涉及到妇女权利和妇女权益的方方面面,因而它对当代美国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第二次美国妇女运动的前提条件是妇女选举权的取得、二战后妇女经济地位的提高以及她们观念上的变化。
  此外,同时代的其他一系列的社会运动也为妇女运动树立了榜样。
  这场运动期间,美国妇女争取获得了教育的平等机会、就业的平等权利以及生育自由和医疗保健权利。
  当然,《平等权利修正案》是美国女权主义者70年代斗争纲领中最重要的中心环节。
  虽然没有取得最终的胜利,但这次斗争的经历却使妇女组织和领导人获益非浅。
  通过这次运动,美国妇女已逐渐从社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 8、民主党和共和党 分别以“驴”、“象”为代表 9、美国教育制度和大多数其它国家教育制度的一个主要不同点,是美国的教育为社会上每一个人而办,不是专为少数人而设。
  用税款兴办的免费教育,除了设立一般学校的科目如数学、历史、语文外,还有缝纫、打字、无线电与汽车修理等科目。
  学生可依自己的兴趣、个人未来的计划和才能,从许多科目中自行选修。
  美国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发展每个孩子的才能,不管它高或低到什么程度,同时给每个孩子灌输公民意识。
   美国的教育制度,整体上可分为四个阶段,那就是:(i)学前教育 (pre-school education);(ii)初等教育(elementary education);(iii)中等教育(secondary education);(iv)高等教育(higher education) 。
  从学前教育、初等教育到中等教育,都是属于大学前(pre-college)的教育,包括保育学校 (nursery school)及幼儿园(kindergarden)、小学、初中 (junior high school)及高中(high school)。
  学校分类、1). 私立大学 – 是在有理想的成功人士捐赠的基础上建成,归私人所有,由董事会管理。
  这类大学不以盈利为目的,股东不得获取利润分成,所有收益用于学校发展及提高科研教学水平。
  2). 公立大学 - 如各州立大学,完全由 *** 出资,满足公民接受高等教育的基本需要,体现了教育资源利用的公平性、正义性和便利性。
  3). 教会大学 - 出于宗教目的,由教会拥有,补充社会基本教育条件并服务宗教目的。
  4). 公立社区大学 - 提供低学费的两年制学位教育,瞄准那些无法进一流大学的学生。
  也有学生为了省钱,先读两年社区大学再转学到公立或私立大学。
  
  5). 私立职业大学 - 以盈利为基本目的,相当于企业或者公司,这类大学一般收费较高、办学水平较低,类似中国现有的许多民办大学 10、当代美国有哪些社会问题:枪支泛滥、种族歧视、毒品、失业和经济衰退
   

历史名词解释

8. 帮忙解释一下历史名词

 资本主义并没有准确定义,不同的经济学家也对资本主义有不同的定义,一般而言资本主义指的是一种经济学或经济社会学
  资产阶级(又称布尔乔亚)是根据一些西方经济学思想学派,尤其是马克思主义,为资本主义社会所做的阶级划分当中的富有阶级之一。
  
  小资产阶级或小布尔乔亚、小资阶级(petite bourgeoisie。
  ):以小笔资金独立创业的人,他们可能雇佣少许的员工。
   
  
  
  对某些人来说,小资产阶级还包括了马克思主义中的无产阶级,,而“无产阶级”这个词则是指那些剩下来最下层阶级的人(贫穷的劳工)。
  这个定义完全忽视了拥有生产工具这项条件,而且并不是非常普遍的用法。
  
  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
   资产阶级国家同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
  实质是垄断资本直接控制和利用国家政权,并通过国家政权该干预和调节社会经济生活,以保证垄断资本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及社会经济生活的正常运转,当资产阶级国家直接参与了社会资本的再生产过程,它就成为经济上的总的垄断资本家,或称为“理想的总资本家”。
  民族资产阶级,是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下,自身的经济发展与外国资本主义没有太多联系,资本相较于官僚资产阶级或买办资产阶级势力较弱的一类资产阶级团体。
  
  上层资产阶级(high bourgeoisie):由最富有的人所组成,包括了企业家、贸易家等等。
  
  中层资产阶级(middle bourgeoisie):那些拥有固定继承财产或收入的人,他们比起上层资产阶级较不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