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历史沿革

2024-05-05 14:06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历史沿革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的前身是中国地理研究所。1937年中央研究院开始筹建中国地理研究所,并聘李四光为国立中央研究院地理研究所筹备处主任,后因战乱及经济问题未果。1940年8月由中英庚款董事会创建的中国地理研究所在重庆北碚正式成立,黄国璋任所长。所内设自然地理、人生地理、大地测量、海洋四个学科组、分别由李承三、林超、曹谟及马廷英四人主持。所内并设地图、图书资料、事务等室,全所职工约40人。1946年上半年,黄国璋辞职,由李承三代理所长。1946年8月,中英庚款董事会由于无法维持中国地理研究所,将中国地理研究所改隶属国民党教育部。因李承三离所,所长由林超继任。1947年夏中国地理研究所由重庆北碚迁至江苏南京。1948—1949年由罗开富代理所长。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6月南京市军管会文教部接管中国地理研究所。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1月1日,中国科学院成立。1950年4月,由南京军管会文教部暂时代管的中国地理研究所,移交中国科学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有许多地理学的问题需要解决。中国卓越的气象学家、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竺可桢教授倡导在中国科学院重建地理研究所。1950年6月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筹备处成立,由竺可桢、黄秉维任筹备处正、副主任。筹备期间设地理、地图、大地测量三个研究组,分别由周立三、方俊、曾世英负责,施雅风任所务秘书,有工作人员29人。筹备工作历时3年,1953年1月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在南京正式成立,有人员40多名,黄秉维任地理研究所副所长、代所长,周立三任副所长。20世纪50年代初期,地理研究所分为南京、北京两部分,南京是地理研究所,北京是中华地理志编辑部和地理研究所北京工作站。中华地理志编辑部于1952年秋成立,办公地位于东城区干面胡同。1953年10月,中华地理志编辑部根据院部要求于迁入中关村,成为中国科学院在中关村的第一批研究机构,也是中关村的第一批居民,人员不到二十。1956年8月,经中国科学院院务会议讨论并经国务院同意,大地测量组独立成为测量制图研究室,任命方俊为主任,1957年迁往武汉,1958年改名为中国科学院武汉测量制图研究所。1958年国务院决定,地理研究所南京部分迁京集中,11月,地理研究所正式由南京迁到北京西郊中关村生物楼,当时全所100余人。第一副所长、代理所长黄秉维,党委书记李秉枢。部分人员留南京另行组建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研究所(后改为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1964年4~5月间,地理研究所由中关村迁到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3号917大楼办公。1963年,地理研究所协助西南分院筹建地理研究所西南地理研究室,1965年经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批准,由地理研究所自然地理、地貌、经济地理、地图等方面的部分研究人员调整到成都,与西南地理研究室合并组建了“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西南分所”(后独立为“中国科学院成都地理研究所”,90年代改名为“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同年以地理研究所沙漠和冰川冻土方面的研究力量为基础,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冰川冻土研究所”(后分别建立“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现合并为“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1972年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并入地理研究所,1975年又从地理研究所分出。1978年以航空像片判读利用研究室和地图研究室制图自动化组为基础成立“地理研究所二部”,1979年底经国务院批准地理研究所二部独立,成立“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1986年地理研究所改由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计划委员会双重领导。1997年2月,地理研究所不再实行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划委员会双重领导,完全由中国科学院领导。  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最早组织的科学考察始于1951年,即西藏工作队对西藏的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及社会人文等进行了考察研究。1952年与1953年,广东省与中国科学院组织了华南热带亚热带生物资源综合科学考察队。1953年中国科学院会同黄河水利委员会及其他有关部门在黄河中游地区进行了调查研究。1955年,由中国科学院组织院内外数十个单位的十多个专业,正式组建了黄河中游水土保持综合科学考察队。同年,还组建了中苏合作云南紫胶工作队。1955年4月为了更好地组织领导中国综合科学考察工作,中国科学院成立“综合调查工作委员会”。1955年6月2日,郭沫若院长正式提出中国科学院将成立“综合科学考察工作委员会”,以适应全院日益繁重的综合科学考察任务。1955年7月,成立“综合调查委员会”,领导综合性的资源调查研究工作。1955年11月,在中国科学院报送国务院陈毅副总理《关于调整和改善科学院院部直属机构的请示报告》中,提出了“拟成立综合科学考察工作委员会,协助院长、院务会议统一领导此项综合科学考察工作”的建议。1955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科学院成立“综合科学考察工作委员会”,竺可桢兼任主任。至1957年底中国科学院已有7个考察队同时开展工作,即新疆综合科学考察队、盐湖调查队、黄河中游水土保持考察队、黑龙江流域综合科学考察队、红水河生物资源综合科学考察队、云南热带生物资源综合科学考察队和土壤队。1957年制定的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的任务范围:(1)明确通过国家计划委员会接受国家的任务,由国家计委与中国科学院双重领导;(2)主要工作是从国家远景计划出发,进行科学的综合科学考察,收集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情况等资料,综合成自然区划、经济区划,包括农(林牧)业区划,并提出合理配置生产力的方案。在积累各地区资料的基础上配合有关方面进行全国性的各种区划工作和全面的综合。1966年,“文革”期间,科学考察工作基本停顿。经国务院批准,1972年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撤销,除部分人员分散到院内各研究所及省市单位外,大部分人员对口合并到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1974年12月,中国科学院决定恢复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机构名称为“中国科学院综合科学考察组(简称综考组)”,主要任务是:根据中央的统一计划,组织、协调自然资源(农、林、牧、水等)的综合科学考察。并指出筹建新机构,要切实贯彻“精兵简政”、“精减机构”的原则,综考组暂定编制不超过160人。1980年8月,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报请中国科学院改名为“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研究委员会”。1980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在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能源研究室的基础上,建立由国家经委、中国科学院共管的能源研究所(后改为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1982年11月,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划委员会发出《关于对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实行双重领导的通知》。1998年1月1日起,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不再由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计划委员会双重领导,完全由中国科学院领导。  合并发展  1999年9月经中国科学院批准,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和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整合成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并纳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建设体系。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历史沿革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介绍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CAS)于1999年9月经中国科学院批准,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前身是1940年成立的中国地理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1956年成立)整合而成,并纳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1截至2014年底,共有在职职工584人,其中科研人员450人、科技支撑人员83人;该所科研系统由7个实验室(中心)、30个研究室(中心)组成。

3.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的科研成就

 据2015年10月研究所官网显示,该所高稳定、低功耗的多频段微波辐射计,成功应用于“神舟四号”飞船,对地球大气、海洋、陆地参数进行了有效探测;以科学确定最佳垄(行)向垄(行)距为核心的农作物高光效种植模式在东北地区示范推广,使得作物单产增加8%~20%;以改土为基础的苏打盐碱地快速高效治理利用技术在松嫩平原西部示范应用,使得pH达10.5以上的重度盐碱地在开垦当年水稻产量即达400公斤/亩以上、第3年可达533公斤/亩;高产、优质的“东稻”系列水稻新品种和“东生”系列大豆新品种,均得到较大规模的推广,其中“东稻4号”被吉林省确定为2013年该省主导水稻品种之一。据2015年10月研究所官网显示,“机载三频段微波辐射计及其应用”、“第二松花江水系污染与水资源保护的研究”、“重点粮区主要农作物遥感估产”、“松嫩-三江平原中低产田治理和区域农业综合发展技术研究与示范”、“重度苏打盐碱地顶级植被快速恢复核心关键技术的创新与应用”等一批成果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   科研获奖(部分)获奖年度获奖名称主要完成人获奖类别获奖等级完成单位2014作物高光效新型种植模式及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团队  刘景双、齐晓宁、王洋、何兴元、宋风斌、刘兆永、崔振礼、邱信臣  中科院科技促进发展奖(科技贡献奖)  一等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14沼泽湿地碳循环及其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机理  宋长春,张金波,王毅勇,汤洁,孙丽,王丽丽,宋艳宇  吉林省自然科学奖  一等  中国科学,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吉林大学  2014超高产耐盐碱水稻新品种东稻4的育成与推广  杨福,梁正伟,王志春,李彦利,李景鹏,李景宏,金哲宇,马红媛,黄立华,王明明,杨帆,杨昊谕,刘淼,安丰华,张艳清  吉林省科技进步奖  一等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14东生号大豆品种选育及节本增效关键技术推广  李艳华  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  二等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13中国沼泽湿地形成、发育与关键生态过程研究  吕宪国,刘兴土,赵魁义,王升忠,王国平,马学慧,姜明,卜兆君  吉林省自然科学奖  一等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东北师范大学  2013松嫩平原瘠薄农田水土调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刘慧涛、王其存(2)、潘洪玉、张玉先、高玉山、王永军、张玉斌、孙云云、王孟雪、窦金刚、沙洪林、陈宝玉、王洪君  吉林省科技进步奖  二等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2)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吉林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13黑龙江省野猪遗传基础、应用技术的研究及产业化开发  刘娣、张冬杰、何鑫淼、杨秀芹、王文涛、富相奎、(7)刘春龙、李忠秋、冯艳忠、马红、孙金艳  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  一等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东北农业大学、(3)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13东北寒带湿地评价与恢复技术  马玲、崔丽娟、(3)姜明、马伟、曹传旺、王素珍、杨军、王竞红、张曼胤  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  二等  东北林业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湿地研究所、(3)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3辽东楤木优良无性系繁育及产业化栽培技术示范与推广  赵恒田、刘静祥、王承义、刘洪家、李富恒、班文杰、权明顺  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  三等  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农业技术中心、黑龙江省林宝山农林特色资源研究院  2013中国东北地区土地资源动态与生态环境变化  王宗明,宋开山,刘殿伟,张柏,,春颖,杨桄,杜嘉,李晓燕  吉林省自然科学奖  二等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吉林大学  2012新型肉羊瘤胃调控剂的研制及机制研究  刘春龙、冯兴军、李忠秋、任延铭、田丽红、王嘉厚、韩鹏  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  三等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农业技术中心、黑龙江省农科院畜牧所  2012东北粮食主产区新农村建设技术集成与示范  韩贵清、雷国平、李玉影、孙振钧、刘双全、宋 戈、金正勋、刘玉涛、刘春龙(9)、姬景红、佟玉欣  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  一等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东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④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12山地退化森林生态系统恢复优化模式及配套技术  王承义、董希斌、赵恒田(3)、李晶、蒙宽宏、崔崧、张玲  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  三等  黑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所、东北林业大学、③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12黑龙江半干旱区粮食作物综合节水技术研究与示范  张忠学、司振江、魏永霞、李芳花、龚振平、张兴义(6)、滕云、王忠波、王柏  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  二等  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省水利科学研究院、③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12土壤肥力预警和施肥指导系统3S应用技术  赵军、宋春雨、张文成、李欣、刘桂菊、权明顺、付微  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  三等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双城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2012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的创建及其观测研究和试验示范  孙鸿烈,陈宜瑜,沈善敏,赵士洞,赵剑平,韩兴国,张佳宝,于贵瑞,刘国彬,秦伯强,赵新全,马克平,欧阳竹,杨林章,李彦,我所:宋长春(30),韩晓增(45)  国家科技进步奖  一等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第八)  2012我国典型地区汞污染特征、环境过程及治理途径研究  王起超,王宁,郑娜,方凤满,刘,海,张仲胜,张新艳,郑冬梅  吉林省科技进步奖  三等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东北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中国海洋大学  2012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东稻03-05中国东稻3号的选育与推广  杨福,梁正伟,李彦利,王志春,李景鹏,黄立华,马红媛,王明明  吉林省科技进步奖  三等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11蕨类山野菜孢子无菌培养与快繁技术研  赵恒田、李富恒、邓中枢、刘鲁江、黄福山、王石、张婷  哈尔滨市科技进步奖  三等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农业技术中心  2011土壤肥力预警与施肥指导系统3S应用技  赵军、宋春雨、张文成、贲洪东、李欣、魏士梅、权明顺、谢叶伟、张晓波  哈尔滨市科技进步奖  二等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农业技术中心    《地理科学》:创刊于1981年,月刊。地理学三大期刊之一,荣获中国地理优秀期刊奖,2012年度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科技)。中文核心期刊(北京大学),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CSCD,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技核心期刊(CSTPCD,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并被中国期刊网(CNKI)、中国地理科学文摘等中国国内主要数据库收录;并被俄罗斯文摘杂志(AJ )、 日本的科学技术社数据 库( JST) 、美国的剑桥科学文摘(CSA ) 荷兰的斯高帕斯数据库 (Scopus ) 以及美国的气象学与地球天体物理学文摘 ( MGA) 收录。《中国地理科学》(英文版):创刊于1991年,双月刊,是中国创办最早的综合性英文地理学术期刊,于2008年被SCI-E收录。该刊主要介绍中国国内外地理学及分支学科具有先进水平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地理学的新理论、新观点、新方法等。《土壤与作物》:《土壤与作物》(Soil and Crop)创刊于2012 年3月,季刊,黑龙江省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主办,是中国又一个有关土壤学、农业生态学及其相关基础学科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湿地科学》:《湿地科学》创刊于2003年,季刊,中英文混版。该刊在与国际接轨的同时,立足于中国国内,是展示湿地学科取得的重要成果和传播湿地科学知识的重要平台,是学术类精品期刊,是在中国出版的第一份湿地专业性学术期刊。至2011 年,《湿地科学》已经被中国中国国内所有自然科学类核心期刊收录为核心源期刊。2004年,《湿地科学》被CNKI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和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至今;2007年,《湿地科学》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CSTPCD)(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核心库) (CSCD)”收录至今;2011年,《湿地科学》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收录。《湿地科学》还被全球规模最大的文摘和索引数据库Scopus数据库收录,Scopus 数据库对《湿地科学》做了科学评价。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数据库和美国当代地理出版社(CGP)数据库也收录了《湿地科学》。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的科研成就

4. 2016年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科研岗位怎么样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考研资料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cLEwjKJWkONjA6WHd3pjsw
 提取码: ybnx 复制这段内容后打开百度网盘手机App,操作更方便哦 若资源有问题欢迎追问

5. 地理研究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主办期刊

 出版地:北京市语种: 中文;开本: 16开ISSN: 1000-0585复合影响因子: 2.891综合影响因子: 2.074历史沿革:现用刊名:地理研究创刊时间:1982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2012年计划收录)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 《地理研究》创刊于1982年1月,2001年扩为双月刊,2010年扩为月刊,至2010年初共发表各类论文、综述、工作报告、书评、学位论文摘要等约2400篇。这些成果,为推动我国地理科学基础理论的研究,加强我国地理科学界对中国经济建设和人口、资源、环境领域出现的重大问题的深入研究与探讨,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学术平台;为中央与地方政府为制定相关决策,发展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布局与调整、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生态、促进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与理论依据。

地理研究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主办期刊

6. 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发展历史

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筹建于1985年;1986年实验室主楼落成,VAX11-785超小型计算机系统及Arc/Info软件系统、I2S等国际一流的软硬件系统全部引进并投入运行服务,并启动了第一个国家级的地理信息系统研究项目——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实验(国家“七五”攻关第73项项目);1987年实验室通过国家的验收,对国内外正式开放。

7.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科研成就

 《自然科学史研究》(季刊)前身是1958年创办的《科学史集刊》,是中国在科学史、技术史和医学史领域惟一国家级的多学科综合性刊物(中文核心期刊)。致力于学术创新,支持学术自由和平等的方向,反映中国海内外科技史的最新成果,促进学术交流。发表科学技术史领域的综合性研究、科技史理论和各学科史的论文、研究讨论、评论、书评和学术信息等。 《中国科技史 杂志》1980年5月创刊,为原《中国科技史料》,是中国惟一系统汇集中国科技史料的学术性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以中国近现代、尤其是近100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为主,在搜集、抢救和整理史料的基础上,推进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的研究。 《科学文化评论》创刊于2004年,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规划战略局主办。主要登载科学与人文、科学与社会以及科技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科学文化评论》的栏目设计,基本上依照国际学术刊物的通行规范,按论文、评论(包括争鸣、笔谈、访谈等)和书评等加以分类,主要栏目包括专题、科技中国、科学与人文、科技与社会、学术前沿、人物访谈、读书评论、机构简介等。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科研成就

8.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科研领域

建所50余年来,研究所围绕解决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中基础测绘、航天与军事测绘保障、环境与灾害监测以及国家大型工程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关键技术问题,在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环境和地理学交叉领域开展创新性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研究成果,形成了深厚的学术积累和独特的学科特色,为国家测绘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研究所发起并参与完成了第一代国家重力网和国家天文大地网及国家天文重力水准网、国家天文基本点网的建设,为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第一颗远程导弹发射提供了重要的测绘保障,受到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表彰嘉奖;提出了拟稳平差和抗差估计的测量数据处理理论;发展了地球重力场逼近理论及重力场高空赋值模式,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两项。自主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海洋重力仪,精度达到国际同等水平。 在大地测量学与环境科学交叉领域,围绕洪涝灾害防治、湿地保护、水环境治理、大型水利工程生态环境影响等方面开展应用基础研究,提出的多项建议被国家和湖北省采纳,产生了良好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1978年研究所恢复重建以来,先后主持或参加了多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重大科学工程项目,国家攻关计划、支撑计划,国家863、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群体、杰青、重点、重大项目和中科院重大、重点项目以及地方企业项目等。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等科技奖100余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00余篇,出版专著80余部。专利授权80余项,软件著作权登记10余项。(有关数据截至2015年12月)目前研究所主要从事大地测量学、地球物理学与环境科学相关重要科学问题研究,包括地球局部和整体运动、地球内部结构及圈层相互作用、地球系统的质量分布和迁移、大地测量在空间技术和国家大型工程建设、长江中游地区环境与灾害监测评估和湿地演化与修复等方面。研究所现拥有“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湖北省环境与灾害监测评估重点实验室”,“动力大地测量中心实验站”和“江汉平原小港湿地生态站”;与高校和兄弟研究所合建“国家GPS工程中心”等机构。拥有国际一流高精度观测设备:包括各类陆地绝对和相对重力仪、海洋重力仪、人卫激光测距仪、GPS接收机、原子频标系统、遥感图像处理与地理信息系统等。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