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小阻力之路

2024-05-06 20:08

1. 最小阻力之路

本书的作者是罗伯特·弗里茨。目前,本书还没有简体中文版,我看的是台湾出版的繁体版。(网上搜到的《阻力最小的路》,作者是廖之坤,属于二手资料。)
  
 昨天刚刚看了第一章,书中的观点就把我惊到了。我们平时生活中遇到问题,都是从问题本身出发,寻求解决方法。比如肥胖,采取的解决方法往往是运动、节食。这样的方法初期确实有用,能让体重下降。但是以前下运动、节食,体重又会恢复,生活照旧。
  
 书中给出的方法是改变结构。我的理解是改变环境。如果你要改变体重,改变环境比运动和节食有效。在我身边,有几个朋友,毕业后,或者结婚后,体重发生很大的变化,并没有刻意的去改变。(大多数都是变胖的,偷笑!)
  
 本书的观点建立在三个基石假设上:
  
 1.你的生命就像一条河。你所走的人生道路,都是阻小阻力的。大多数人都是沿着前人走过的道路前进,这样的路阻力最小。如果你的父母是明星,你要成为明星就比其他人要容易得多。
  
 2.最小阻力之路是由你生活中的潜藏结构决定的。更简单的说是有你生活的环境决定的。沙漠中可不会出现瀑布。
  
 3.人生的根本潜藏结构是可以被你改变的。这个就是本书的关键假设,你的人生的结构可以被改变。至于如何改变,接着往下看。

最小阻力之路

2. 最小阻力之路

1.意志力解决不了改变生活的问题,只会产生“来回摆荡”现象;
  
 2.两点之间不是直线最省事,而是阻力最小之路最省力;
  
 3.成为一个创造者,而非一个解决问题者。
  
 1.明确自己想要的愿景,清晰地认知自己的现状;
  
 2.去做那些有利于你走向愿景的行动;
  
 3.不纠结过往,眼里盯着目标。
  
 《最小阻力之路》可以分成四个步骤,我们应当直面现状:
  
 第一、描述自己的处境并如实地报告给自己,避免分析和评论;
  
 第二、描述你想要去的地方,创造的成果说出来;
  
 第三、边走边想自己想要去的地方,审视自己、继续前行;
  
 第四、不忘初心,一直朝着目标前进。
  
 这本书就是与查理芒格所提出的“想成功,避开失败比模仿成功者之道更好”。比如我想考取一个证书,每天都想着怎么学习,看着那几本厚厚的参考书,心里就有些发慌,畏难情绪不能使自己继续看下去。一直想着自己的目标,有些太遥远,路上的石头挡着去路。后来我改变了策略:每天就看一个小时的参考书,有空看看相关的视频。时间长了,觉得自己的收获比每天盯着那几本厚厚的参考书要好的多。

3. 《最小阻力之路》笔记:所有人生都是最小阻力之路

今天开始分享《最小阻力之路》一书的笔记。
  
 最近在看这本书,收获很多,以笔记的形式输出,对内容梳理一次,看自己get了多少。
  
  
 作者所说的最小阻力之路,是指能量总是会沿着阻力最小的路面持续传递下去,这是主宰大自然的一种重要的结构性原则,但是只有少数人知道如何应用。
  
  
 围绕最小阻力之路,作者介绍了自己的三大洞见:
  
 1、所有人生道路都是最小阻力的。
  
 2、最小阻力之路是由你生活中的潜藏结构所决定。
  
 3、人生的根本潜藏结构是可以被改变的。
  
 以河流来比喻。河流的流向由河床决定。河床的形态就是河水流向的最小阻力之路。如果河床没有改变,河水就会持续沿着河床的路线流动,因为那是最自然的行进路线。如果工程师想要让河水按照他的意愿流动,那就需要改变河道地形,也就是改变河床的形态。
  
 这也就得出了本书的指导性原则:你可以找到决定人生的潜藏结构,改变它们,建立新的最小阻力之路,带你抵达真正想要达成的目标,创造出你自己真正想要创造的东西。
  
  
 结构是指事物的基本组成部分,以及每一部分如何在与彼此及整体关联的情况下运作。
  
 结构内各个部分彼此关联相互作用,蕴含着动力,这让结构内部带有一种趋向于运动的特性,也就是说,结构会从某个状态变成另一个状态。
  
 而这种变化的趋向,是由潜藏的结构所决定的。也就是说,有怎样的结构,结构内部就会出现怎样的行为。
  
 比如,你的欲望、信念、假设、抱负,与客观现实结合,形成对你影响最深远的基本结构,这些结构也会决定你的最小阻力之路。
  
 这里还会有两个特别原则,一是你的行为与生活的潜藏结构是相符的,二是某些结构比其他结构更能够促进你想要的成果。
  
 我们通常会陷入一个来回摆荡的人生模式中。我们改变行为,向前移动,接着会后退,再度奋力向前,继而再度后退。这种模式有时候会持续重复。
  
 问题就在于结构。我们企图通过改变行为然后改变人生,会陷入一个奏效-失效-奏效-失效的循环当中,关键原因是我们陷在导致摆荡模式的结构里。
  
 作者在此提出了他的核心理念:改变不是靠解决问题,而是靠创造出新的结构。创意历程所利用的,是一种不会来回摆荡,直接往最后解决方案前进的结构,创造者才能够创造出自己想要的成果。

《最小阻力之路》笔记:所有人生都是最小阻力之路

4. 花20分钟读一本书—《最小阻力之路》

关于作者 
  
  
 罗伯特·弗里茨(Robert Fritz),世界著名的创造力研究大师。他是著名的音乐家,开创了关于创造的“结构动力学”理论。他发展的“创造技能”课程,帮助全球上万名艺术家、经营者、科学家取得了重大突破。《第五项修炼》的作者彼得·圣吉也深受他的启发。有人评价,罗伯特在创造力领域的地位,和德鲁克在管理学领域的地位不相上下。
  
  关于本书 
  
 本书是全球畅销30年的创造力宝典。作者基于自己的创造技能课程和上万名学员的实践反馈,总结了如何从“解决问题”的思路,转化为“创造”的思路,从而实现我们的人生结构的革命。
  
  试图解决问题却屡战屡败?你需要发展“创造力” 
  
 问题越严重,我们越有动力去解决。而一旦情况缓和下来,我们就后继乏力,最终半途而废。这样的例子,在每个人身上都经常发生。一次次失败让我们怀疑自己的能力和意志力。作者认为,你需要用“创造力”的修炼,来重新改写你的生命,拿回属于你的勇气和力量。
  
  本书最重要的洞见: 
  
 第一,结构决定行为,所有的能量沿着最小阻力之路进行。
  
 第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最小阻力之路牵引我们回到原点,就像荡秋千一样,觉得自己来来去去,却并没有进步。
  
 第三,在创造过程中,最小阻力之路牵引着我们不断达到理想愿景,遵循最小阻力之路我们就能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第一,结构决定行为,所有的能量沿着最小阻力之路进行。 
  
 我们往往认为,是自己的心理状态影响事情的成败。于是,我们不断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也试图提高自己的意志力、执行力。
  
 作者认为,决定事情成败的,其实是我们生活的结构。他提出,能量总是沿着最小阻力之路流动的,我们的行为都趋向于阻力最小的道路,简单的说,我们必须首先创造出全新的行为结构。
  
 其实我们都是循着这样的最小阻力的道路来生活的。比如,我们走路的时候,都喜欢走捷径,抄近道儿,这就是阻力最小的道路。如果现在,我们要从一栋大厦的70层去到旁边大厦的60层,我们唯一的运动路径,就是跟着电梯、楼梯和大门走。大厦本身的设计结构,决定了我们的运动路径。
  
  第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最小阻力之路牵引我们回到原点,就像荡秋千一样,觉得自己来来去去,却并没有进步。 
  
 作者发现了一个规律。当我们尝试去解决一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就会采取行动,来避免我们不想要的结果发生。那么,通常来说,问题越严重,我们就越会采取严厉的行动。但是一旦行动奏效,问题得到缓解了,我们就不再采取行动了,就会松懈下来,结果是:问题就通通都回来了。这个过程就像荡秋千一样,来来回回,摆来摆去,所以往往你用尽全力,却并没有看到明显的成效和进步。
  
  第三,在创造过程中,最小阻力之路牵引着我们不断达到理想愿景,遵循最小阻力之路我们就能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创造力的结构,相比之前所说的“拉力—反作用力”这个模式来说,是一个更高的结构性张力。有两大元素组成:一个是对于你想要创造的成就明确的愿景。
  
 另一个是对你的现状清楚的认识。这样,我们就形成了一个全新的结构性张力:愿景会提供给你强大的拉力,驱动你去行动。现状的作用,也是驱动,通过愿景和现状之间的落差,来推动你不断向前,创造出自己想要的结果。你内心的愿景越明确,就越有可能创造出自己想要的结果。
  
  在创造过程中,将经历三个阶段:萌芽期,同化期,完成期。 
  
 第一个阶段是萌芽期,在萌芽期,你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作出重点选择,然后将所有资源都集中在这个选择上。做选择也是需要练习的,你必须经历痛苦和放弃。要记住的一点是:只有一个最重要的选择,才能让你真正开始接下来的创造——所以,选择你真正想要的东西,无论它是什么,当你下定决心去选择之后,你会发现,之前所有困扰你的事,都开始烟消云散了。
  
 第二个阶段你会来到同化期。从最开始的不确定,有些担忧,到同化期,你会大量吸收知识,发现机会,你会发现,实现自己的愿景根本就不难,你开始广泛的学习,大量地同化知识,你甚至感到自己是无所不能的。当你写作时,你笔下流淌出越来越多的惊喜。当你做事的时候,你感觉自己有越来越多的能量和动力去完成。这是创造历程中最美妙的时期,说明你正在经历飞速的成长。
  
 第三个阶段是完成期。很多人会在完成期的临门一脚败下阵来,明明已经做了大量努力了,到最后却总是功亏一篑。到完成期,我们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放手,坦然接受作品已经被创造出来。然后潇洒地开始自己的下一段创造旅程。
  
  此外,在创造过程中,最常遇到的是两大障碍。 
  
 第一是时间差,也就是我们想要的结果总是比预期来得慢一些,我们要训练自己的耐心和等待。
  
 第二是厌恶现状,保持对现状客观清醒的认识,是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的挑战。而客观真实的面对现状,评估现状,才能让我们真正走完创造的旅程。
  
  这本书最颠覆的观点之一,就是对我们“解决问题”的思路的反思和批判。 
  
 作者的理由是,一个喜爱解决问题的人,一个长期用解决问题的思路来思考的人,往往是没有创造力的。当我们热衷于解决问题的时候,我们仍然在顺应环境,也始终在做着各种各样的事情,来避免自己不想要的事情发生。我们太习惯于解决问题了,这个思路让我们很少去认真透彻的思考,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
  
 所以,要超越问题,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真正想要的结果上。时刻提醒自己,创造的过程,就是采取行动,真正创造出自己想要的结果。

5. 有人看过(最小阻力之路这本书)吗?

本书最重要的洞见:
第一,结构决定行为,所有的能量沿着最小阻力之路进行。
第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最小阻力之路牵引我们回到原点,就像荡秋千一样,觉得自己来来去去,却并没有进步。
第三,在创造过程中,最小阻力之路牵引着我们不断达到理想愿景,遵循最小阻力之路我们就能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第一,结构决定行为,所有的能量沿着最小阻力之路进行。
我们往往认为,是自己的心理状态影响事情的成败。于是,我们不断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也试图提高自己的意志力、执行力。
作者认为,决定事情成败的,其实是我们生活的结构。他提出,能量总是沿着最小阻力之路流动的,我们的行为都趋向于阻力最小的道路,简单的说,我们必须首先创造出全新的行为结构。
其实我们都是循着这样的最小阻力的道路来生活的。比如,我们走路的时候,都喜欢走捷径,抄近道儿,这就是阻力最小的道路。如果现在,我们要从一栋大厦的70层去到旁边大厦的60层,我们唯一的运动路径,就是跟着电梯、楼梯和大门走。大厦本身的设计结构,决定了我们的运动路径。
第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最小阻力之路牵引我们回到原点,就像荡秋千一样,觉得自己来来去去,却并没有进步。

有人看过(最小阻力之路这本书)吗?

6. 《最小阻力之路》:「创造」你的人生,而非「不停解决问题」!

最近看了一本刷新思维的好书:《最小阻力之路——以创造力修炼取代「不断解决问题」的人生结构革命》,二刷精读并记录了8K+字的读书笔记。这里进一步提炼了全书的精华,输出成文,希望可以带给大家一些启发。
  
 作者 罗勃·弗利兹 原本是个出色的作曲家兼音乐家,他着迷于观察和研究创作的过程、不同领域的创作之间的关联,以及会创作的人是如何把创作的过程运用在个人生活中。并致力于帮助个人和组织运用这些创作的原则来实现发展。
  
 后来,他又发现了「结构动力学」,了解潜藏的“结构”模式是如何决定了行为的走向,并导致目标最后的成败。
  
 这本书正是围绕这两大研究发现展开,告诉我们 如何建立一个稳定的动力结构,创造自己想要的人生 。
  
  生活中,我们很容易陷入对环境的应激式反应中,或顺从或反抗。 
  
 橡皮筋被拉伸、弹簧被挤压时,会产生恢复原状的张力,而随着它们恢复原状,这个张力便会得到舒缓。 这是在单一张力的结构里,张力趋向于舒缓 。
  
  而在复合张力的结构里,通常会出现互相冲突的张力结构。 当A张力得以舒缓时,B张力变大;B张力舒缓时,A张力变大。这种循环造成占据主导地位的问题来回摆荡,最终我们无法取得成就。
  
 比如:“我太重了要减肥” 与 “我饿了想吃东西” 这对张力结构,当你为了减肥而选择对抗饥饿时,前者的张力得到了舒缓,后者的张力却会加强,你越饿就越想要吃东西,最终这个张力会促使你通过进食而获得舒缓。
  
 再如:大公司想要获得长期的成长就需要投资新建工场或开拓新市场,而这种投资行为会影响股东短期内的回报。当公司加大投资支出时,股东回报降低,会促使不少股东减少甚至退出投资,于是公司便会减缓投资。
  
 这就是作者发现的普遍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 「  结构性冲突」 。
  
  一旦我们无意识地在“对当下环境采取应激式反应”的模式中生活,我们的注意力会随着各种矛盾的来回摆荡而游移。 
  
 当有激化的矛盾时,我们采取行动的动力(结构的张力)会被提升,而当矛盾得到缓解时,相应的,结构的张力也得到舒缓。
  
 在这个复杂的社会系统里,被激化的矛盾——也就是我们遇到的种种问题,从来没有被解决完的时候。
  
 于是,我们便会陷入疲于解决问题的困境中,渐渐对生活产生一种 无力感 ,甚至会因为付出很多努力却没有取得创造性的成果而对自我产生一种 无价值感 。
  
 书里介绍了一个完全独立于上述「结构性冲突」的动力结构—— 「结构性张力」 。这是作者提炼出来的“创作历程中最重要的结构”。
  
 与「结构性冲突」里来回摆荡、起起伏伏的动力系统不同,「结构性张力」的动力系统是稳定的。它来自于 「愿景」 和 「现状」 这两个核心元素。愿景和现状之间的差距会产生张力,而因为所有张力倾向舒缓,我们便会往愿景的方向前进,直到将它实现。
  
  > 愿景 
  
 创作者们都是在脑子里先构思出了一个成品,再从无到有一步步地把它塑造出来。如果建筑师的脑海里没有城堡,它眼前的资源不过是无用的沙土。
  
 同理,如果我们想要掌握人生的主动权,首先便得设立一个清晰的「愿景」。
  
  这个愿景,不应该是基于现有的选项或者你有办法的事,而是你真正想要的。 
  
  我们很多人已经无法回答 “我要的是什么?  ”  ——这不是因为我们真的麻木了,或者佛系地一无所求,而是我们习惯了从当前的环境出发去做出设想和选择。在回答“我要什么”之前,我们已经在思考“什么是当下我能做到的/可选择的?” 这大大局限了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很多伟大的发明,在一开始提出构想的时候都显得疯狂和不可行。但靠着这些构想的指引,它们最终竟实现了。
  
 很多伟大的愿景,在一开始的时候,人们并不知道到达的路径。但一条条通往它的路,就是会在创造历程中以不可思议的方式呈现出来,最终成真。
  
  > 现状 
  
 对于现状的认知,既不应该自我欺骗式地盲目乐观,也要小心陷入“为什么会这样”的情绪泥潭——“现在是什么情况” 和 “为什么会变成这种情况” 是完全不同的两个问题。 我们越快速、客观、平静地认清当前的现状,对我们越有利。 
  
  开始创造历程,我们要摆脱“环境决定论”的前设,不要把自己的能量和选择交托于环境。认真去回答“我真正要的是什么(成果)”这个问题,设定好自己真正想要的愿景,并且客观清晰地看清当下的现状。结构性张力便产生了。 
  
 接下来,我们只需要开始采取任何一点可采取的小行动,去往那个愿景靠近。眼前的路会随着我们的行动而展开。
  
 作者特地强调这个「结构性张力」不是解决「结构性冲突」的方法,因为 结构性冲突无解 。但是,我们可以让这种新的结构模式取而代之地成为我们生活的主导,去创造我们的人生。
  
 所以,我们的生活并不会因为我们开始运用「结构性张力」这个系统而变得一帆风顺,不再有原来那些问题。不同之处在于: 我们开始把更多的能量倾注到了我们的愿景上,并开始踏寻着路径去实现它。 
  
 在整个创造的过程中,我们会经历3个阶段。
  
  萌芽期 :构思计划阶段。会产生一股启动力。
  
  同化期 :关键阶段。一切在内在发展,成长最不明显,尤其是在初期。
  
  完成期 :成果完整展现阶段。
  
 而在这3个阶段中,我们都有侧重需要采取的行动和策略。
  
 
  
  
  >「萌芽期」的关键:  首要、次要、基本选择 
  
 在萌芽期,我们需要做出一个个关键性的选择。
  
 从一个模糊的概念,到塑造出具象的愿景,就是不断从各种开放的可能性里细化选择的结果。
  
  区分“首要选择”“次要选择”“基本选择”,并认真地做出“首要选择”和“基本选择”。 这可以大大降低我们的决策成本,并促使我们做出真正有长远意义的选择。
  
  首要选择 :指的是你想要达成的某个成果,这个选择本身就是目的。(愿景)
  
  次要选择 :指的是帮你朝着首要成果迈进的选择,这些选择本身不是最终的目标。(例如:“去运动”是为了实现“身体健康”。)
  
  基本选择 :指的是与基本生活取向、生存状态有关的选择。(忠于自我、健康、自由)
  
 当我们清楚地做出了基本选择和首要选择,就可以轻松处理绝大多数的次要选择。
  
 “我想要睡懒觉” 和 “马上去健身房运动” 的矛盾依然存在,但它们不过是次要选择。基于“我要健康生活”这一优先且不可撼动的基本选择(如果你真心认可并做出了承诺),你会起床去健身。
  
 
  
  
  >「同化期」的关键: 累积动能,以策略辅助创造 
  
  在同化期,我们通常看不到任何显著的成长 ,从而开始产生自我怀疑,觉得是在浪费时间。很多人会在这个阶段选择放弃。
  
 同化期在创造过程里是一个必经的关键阶段。这个过程可能包括很多的实验、试错、反思总结。 你学习到的东西在内化进你的个人系统里,而创造的成果也正在内部生长。 
  
 就像学习乐器,在入门之后会迎来一个瓶颈期,持续一段时间的练习都不见进步,但日积月累后会不知不觉迎来一次水平的飞跃。
  
 在同化期我们可以拆解目标,通过陆续达成一个个较小的成就,让每一个小成就来增强动能,达成最后的目标。
  
 当处境或环境不如意的时候,我们就面临着 策略性时刻 :重新定义自己的愿景和现状,确保自己的愿景确实是最终想实现的成果,并且客观认清当下的现状,再做出下一步行动的决定。
  
 
  
  
  >「完成期」的关键:  评断、接受和认可成果 
  
 当自己想要的东西快到手或成果即将完成时,人们最常体验到的感觉有2种:充实和满意,抑或是忧郁和失落。
  
 很多人对结果会有一种不配得感。创造活动的最大力量之一,就是接受成果的力量。只有接受了创造的成果,这个创造的历程才算完成。
  
  在创造历程里,我们不再消极地认为造就成就的是环境而非自己,因为能评断创造是否已完成的只有创造者自己——你的现状是否与设定的愿景相符。 
  
 对于成果的认可将产生一股强大的力量,推动你迈向下一个创造循环的萌芽期。
  
  说来惭愧,书里提到的很多状况都让我躺枪。 
  
 我曾经长时间地陷在不停解决问题的泥潭,心力憔悴。
  
 设定目标的时候,想象力受限于现实,只能设定一个“合理的目标”,然后做好当下的努力。
  
 无从回答“你想要什么”这个问题,因为当下的环境中并没有我满意的选项。
  
 选择困难症的我总妄图遍历所有可能的选项,权衡各方声音,再做出选择。这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哪怕是购买一个小东西。
  
 完全符合作者的结构动力理论,我时常被“无力感”和“无价值感”席卷。不觉得取得的进展是自己的功劳,也很少从中体验到欣喜。纵使担任了一些重要的角色,获得了一些认可,却难以找到自己的核心价值。
  
  这些困境在这本书中得到了答案。 
  
 我们终究要先知道自己想要一个什么样的未来,想要取得什么样的成果,想要带给这个世界什么,才能真正地活出自己的力量和价值!
  
 「愿景」就好像每个人或组织的心中那个闪闪发亮的灯塔,有了它我们才知道扬帆去往何方,并且划动双桨一点点去到那个目的地。
  
 最近新型冠状肺炎在社会各领域引发了不少负能量事件,每当有朋友跟我抱怨,我都会提醒他们不要浪费过多的情绪在环境上。
  
  设定好愿景和小目标,认清当前的现状,把能量用来创造,做自己人生的主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