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王朱常洵结局如何?与鹿烹煮被李自成称为福禄宴,是真的吗?

2024-05-16 14:28

1. 福王朱常洵结局如何?与鹿烹煮被李自成称为福禄宴,是真的吗?

“人生易尽朝露,世事无常坏陂复.”——《长安道》陆游
引言
世事无常,历史中有的人前一天还是一国之君,后一天就沦为阶下囚。在明朝有一位皇帝,前一天还是肥头大耳的王爷,后一天竟然成了桌上食。这个人就是朱常洵,也就是明末的福王。
一、险继大位
福王活得有多潇洒,我们且看看他的老父亲都给了他哪些奖赏。河南、山东、湖广两地总共两万顷良田是他的,江都、四川的各种杂税是他的,淮南地区的盐业统统都是他的产业。可以说明朝历史上很少有哪个皇子能够在获得封地时得到如此多的封赏,难道是他对大明王朝有多大贡献吗?

当然不是,恰恰相反,他简直就是大明王朝的一个大蛀虫。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他的投胎技术太好了,自己的父亲是万历皇帝,自己的母亲是万历皇帝最疼爱的郑贵妃,两人的爱情还是一段千古佳话。
本来万历皇帝早期做皇帝做得挺出色的,但是晚年的万历皇帝直接不上朝,导致朝政荒废,天下大乱。当时万历皇帝在考虑接班人的时候想要让朱常洵接班,朱常洵只是庶子,立嫡不立长,按理说应该由朱常洛当皇帝。万历皇帝出于对郑贵妃的疼爱,想要立朱常洵为皇帝,但是遭到了大臣们的反对,面对大臣们的威胁,他只好妥协,所以才有了上述如此丰厚的赏赐。

二、无恶不作的福王
除了封地是万历皇帝给的,其余的都是贪心的福王主动要的。而且福王还经常压榨百姓,向百姓强征苛杂税,再逢天灾,当地百姓饿死的不计其数,但是福王的租税一点都没有少过。

天下百姓过得苦不堪言,但是福王的生活是有滋有润,他每天要做的事情就是饮酒作乐,过着奢靡无度的生活。这样的生活也让他直接成了一个大胖子,福王足足有三百多斤。
三、惨不忍睹的结局
明王朝从万历晚年开始就名存实亡,闯王李自成打着“均田免粮”的口号获得了百姓的支持,这支义军队伍不断的壮大。

崇祯十四年,李自成打算进攻洛阳,也就是福王封地的首都。此时的大明王朝大势已去,再加上福王平时压榨百姓,大家恨不得啖其肉饮其血,所以洛阳城轻松就被拿下。
结语
《流寇志》记载福王被抓后祈求李自成饶他性命,不过李自成知道他犯了众怒留不得,于是将他杀了,把他切成碎块,和鹿肉一起烹食,被称为“福禄宴”。《明史》中记载福王是被义军所杀,但尸体仍存,至于真相如何,却也不得而知。

福王朱常洵结局如何?与鹿烹煮被李自成称为福禄宴,是真的吗?

2. 李自成当真吃了福王朱常洵吗?

崇祯十四年(1641年)正月二十日,河南洛阳福王府邸里,人声鼎沸,烈焰腾腾。王府中堂广场上,烘烧着一口从洛阳郊外迎恩寺抬来的“千人锅”。巨大的铁锅内,撒满姜、葱、蒜、桂皮、花椒以及无数高汤炖煮用料,奇香扑鼻。熊熊烈焰中,最骇人心目的是,巨锅之中,除七、八只剥皮去角的梅花鹿外,还有一个光头的三百多斤的巨胖活人在里面。

崇祯十四年(1641年)正月,李自成攻克洛阳,福王朱常洵仓皇缒城而出,逃到城外一座破庙中潜藏,第二天被起义军抓获。福王被捉后,以亲王之尊跪爬在李自成面前,汗流浃背,乞求李自成饶他不死。李自成不为所动。命左右把他拉下去,先痛打了四十大板,打得血肉横飞之后,再一刀袅首,将头颅示众。至于那三百多斤的躯体,李自成也充分利用,“福王常洵遇害。自成兵灼王血,杂鹿醢尝之,名曰福禄酒”,剔去毛发,拔掉指甲,又杀掉几只鹿,放在一起炖了几大锅,摆酒开宴,名叫“福禄酒会”。这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故事。

福王是万历皇帝第三子,母亲郑贵妃。万历的皇后姓王,但没有生育一男半女。一次万历一时兴起,“宠幸”了一个宫女,便有了长子朱常洛。而在此之前的万历十年八月(1582年),王恭妃生长子朱常洛。明神宗宠爱郑贵妃,想废长立幼,最后万历敌不过大臣们的口水仗,他终于明白,尽管贵为天子,却不能随心所欲地立一个接班人,只得接受祖制的安排,立长子朱常洛为太子。这就是后来的明光宗,即熹宗、思宗之父。

对于李自成究竟有没有吃掉福王,据《明史》本传载福王被杀后,“两承奉伏尸哭,贼摔之去。承奉呼曰:‘王死某不愿生,乞一棺收王骨,粉无所恨’。贼义而许之。桐棺一寸,载以断车,……”志史对照,说明福王被义军杀害后,尸体仍存,所谓“福鹿宴”是清朝统治者对李自成义军的诬蔑。

3. 李自成真的率众吃掉福王朱常洵吗?

记得高中语文老师给我们讲过这样一个故事,闯王李自成攻破洛阳后,就把福王朱常洵给吃了,并且取名福禄酒会,当时听着挺瘆人的,也不知道是真是假。后来查阅资料才知道这只不过是谣言。福王朱常洵是万历皇帝的第三子,因是万历皇帝最宠爱的郑贵妃所生,所以尽管人不怎么样,但还是受到了皇帝的极度宠爱。据悉,本来皇帝是要立此人为太子,但因大臣极力反对,才没有落实。不过万历皇帝也是个比较执拗的人,竟因此赌气二十年都没上过朝,也算是比较奇葩的一个皇帝了。



朱常洵虽没有当上太子,但他这位爹对他补偿可是不少。不仅投巨资为他修府邸,而且还把最富庶的洛阳作为他的封地,在那个时候福王可以说是富可敌国,那小日子过得潇洒的恐怕连当时的太子都比不上。1629年的时候,李自成因不满长官克扣军饷而带头造反。本来吧,他们也没什么势力,只敢在小地方活跃。但因崇祯皇帝听信谗言,将袁崇焕以擅自杀其他将领,私通后金的名头处死。这下可不得了了,崇祯皇帝这一做法让许多武将惶恐不安,这时候李自成看到了时机,不断的开始进攻,实力也越来越大。



由于洛阳一直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所以这会儿李自成就看中了这块地,虽然朝廷派了军队来保卫,但由于福王朱常洵不肯资助这些军队,导致军心比较涣散。要看李自成就要打到家门口了,福王这才着急了,花高价雇佣了敢死队,不得不说还是有用的,福王取得了几次的胜利。但由于守城的士兵和起义军有勾结,打开城门把李自成放了进来,福王由于身体过度肥胖没来得及跑,被李自成抓获,沦为阶下囚。福王朱常洵也是个没骨气的,被李自成抓获后,苦苦祈求饶他一条命,但李自成早看他不顺眼了,把他带到了庆功宴,大腿上割了一块肉后,把肉和鹿肉混在一起逼着福王吃了几口后,便把他杀了。福王府里的两位太监因福王带他们不薄,变请求李自成找个地方将福王安葬,李自成感叹于两人的忠心,答应了他们的要求,将福王埋葬。虽然众说纷纭,但可以肯定的是福王并没有被吃掉。



那么这个荒唐的谣言是怎么来的?原来是因为清军在入关后,明朝奋死抵抗,李自成的军队也在与清军做着各种各样的斗争,为了分化这两股势力,便编造出了这样的谣言,引起两军人心不稳。致使清军破如势竹,颠覆了明朝,夺取了江山,成为天下之主。而这个谣言也被传下来。

李自成真的率众吃掉福王朱常洵吗?

4. 历史上福王朱常洵,真被李自成煮成人肉汤了吗?

关于朱常洵这个人的死因很多记载都表明他真正的死因确实是因为李自成在攻打下洛阳之后,朱常洵选择投降给李自成,但是李自成并没有放过他,反而是将他以水煮的酷刑给处死,并为这场酷刑起了一个名字为福禄宴的宴会。

据说当时李自成在攻陷洛阳之前,尽管说李自成的军队人很多,但是军队中很多都是当时河南的饱受饥饿的难民,他们的战斗力是相当的低下的,其中真正具有战斗力的骨干的人数大约只有千人左右,而此时朱常洵在被李自成所捕捉之后,朱常洵这个明朝的亲王,甚至向李自成跪下求饶说:我自己是亲王,我有的是钱,可以都给你们,请不要杀我,但是李自成并没有答应他这个选择,反而是一刀将他杀死!

将他杀死还不算完事,李自成在将他杀死之后,将朱常洵同几只梅花鹿一同在一口大锅中炖煮开来,据说当时炖朱常洵的时候,朱常洵如盲人游泳,一般在水中来回扑腾,一会浮出水面,一会沉入水底,并伴随着惨叫声,当他好不容易抓住身边的梅花鹿得到喘息的时候,李自成的军队又纷纷向他投向长矛将他插入水中!

就这样,明朝时期的一代亲王更为当时皇帝的儿子,却这样惨死在敌人的口腹之中,可以说是十分悲惨的。但是虽然说这个故事流传得十分的广泛,可是在正史之中并没有明确的记载,而朱常洵的死也因此以这种方法流传下来!

5. 福王朱常洵真的被李自成给煮熟了吗?

“福王常洵遇害。自成兵灼王血,杂鹿醢尝之,名曰福禄酒。”
崇祯十三年冬(1640),李自成接连攻陷永宁、宜阳。就藩洛阳的福王朱常洵,平日里沉湎酒色,对外界的事物毫不关心,生生把自己吃成了体态臃肿的巨型胖子。当当李自成兵临城下之下,朱常洵终于酒醒了,召集主持防务的总兵参将们,大加款待了一番,希望这些人能够守住城池。


为了保险起见,吝啬的朱常洵拿出千金来招募勇士,这些招聘的非职业士兵还是比较给力的,手持长毛冲入敌营,使得李军稍微退却。
但最终李自成还是攻破了洛阳城,朱常洵从城墙上挂绳子逃出城,躲在看来西郊的迎恩寺里。到了第二天,估计朱常洵还没有睡醒,就被李军士兵跟踪而至,将其捉拿,并且当场格杀了。
朱常洵就是这么干脆地死了,但是他做梦也想不到,在明代数量众多的藩王之中,他以另外一种方式出名了。
据传,朱常洵并不是死在迎恩寺,而是被活捉到李自成面前。汗流浃背,胆颤心惊的朱常洵不断给李自成磕头,乞求饶命,然而却遭受到了李自成一番义正言辞的当中斥责,随后被打了四十大板,血肉横飞之后,又被一刀割取头颅。
他的尸体被分成了两部分,头颅拿去做政治用途,即示众;而三百多斤的躯体,被李自成命人剃掉妙法,拔掉指甲,杀了几条鹿作为佐菜,一起放在好几口大锅中给煮了。李自成特地给自己开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庆功酒会,主菜就是被煮了的福王朱常洵,即所谓的“福禄酒会”。


当然还流传着另外一种版本是这样说的,李自成把福王枭首示众后,是农民军自发把他的尸体剁成肉酱,杂以鹿肉下酒,称为“福禄酒”,以此来解心头之恨。
但其实,两种说法都属于民间讹传。
1924年,孟津县麻屯乡庙槐村南约500米处出土了福王朱常洵的圹志,现收藏于孟津县龙马负图寺内。这本圹志是他儿子朱由菘写的,其中详细技术了李自成攻克洛阳的日期及处死朱常洵的经过:
“大明崇祯十四年正月二十日,突有流贼数万攻陷府城……王独挺身抗节,指贼大骂,慷慨激烈,与城俱亡。”虽然文中美化了福王,说其“刚肠浩气,虽死犹生”,但并没有说福王的躯体被人煮了吃掉啊。
如果真被著了吃掉,朱由菘肯定不会这么写,起码言辞上要更加激动,对李自成的痛恨在用此方面估计会更恶毒些......
另外《明史》中记载的是朱常洵死在了迎恩寺,两名福王的侍从抱着尸体就是一阵痛哭,李自成的士兵揪住他们,让他们离开,但两人说福王死了,他们不愿意苟活,只想求一副棺木收容福王的尸骨。闯军见他们哭得又伤心又动情,于是便答应了他们的请求,两个忠心的手下收敛了福王尸体后,就在棺木旁边自缢身亡了。


《明史》作为清代官方所修的史书,没道理这种又黑前朝藩王形象,又贬李自成乱军的“煮熟福王吃了”的行为不记载,纯粹站在清朝的立场上,如果真有其事,相比记载下来,对其更有利吧。但《明史》最终没有采用这种说法,说明起码清官方觉得不足采信。

福王朱常洵真的被李自成给煮熟了吗?

6. 李自成和部下真的烹杀了福王朱常洵吗?有什么依据呢?

朱常洵被烹杀这一事件并不是真的,因为《明史》以及朱常洵的墓志之中均没有这件事情的相关记载。朱常洵是明神宗之子,与明光宗是异母兄弟。在明神宗时期,朱常洵因为生母郑贵妃颇为受宠的缘故曾一度非常靠近储君之位。但是由于朝臣始终不肯同意明神宗废长立幼,所以朱常洵最终没能当上储君。在1601年的时候,明神宗为了平息储君风波下令将朱常洛立为太子,而朱常洵则为福王。
受封为福王的朱常洵后来在1614年的时候前往洛阳就藩。在他就藩于洛阳的二十多年时间里,明朝皇帝几经变更。待明朝皇帝变更为朱由检时明朝长久以来的积弊彻底爆发,起义行动接二连三地发生。这其中以李自成为首的农民起义队伍尤为实力强大,朝廷因此连失城池。其中在1641年的时候,朱常洵所在的洛阳也遭到了李自成起义军的占领。而在洛阳沦陷之后,身为该城原主人的朱常洵也随之遭到杀害。
有关朱常洵被杀这一事情,有野史声称朱常洵是被李自成及其部下烹杀而死的。但是就《明史》这一史书来看,其中并没有类似的记载。《明史》中关于朱常洵遇害的记载是这样的:“常洵缒城出,匿迎恩寺。翌日,贼迹而执之,遂遇害。”而在朱常洵被杀之后,起义军又因承奉所请为朱常洵置办了一副铜棺。
而除了《明史》之外,朱常洵的墓志之中同样找不到他是被烹杀的相关记录。由此可见,朱常洵虽是死于李自成及其部下之手,但是死法并非烹杀。而待朱常洵被杀的消息传至京城之后,崇祯帝还曾下令为他辍朝三日。另外,因为朱常洵生前曾组织敢死队抵抗李自成,所以崇祯帝还为他赐谥忠王。

7. 福王朱常洵,真的被李自成煮成汤了吗?真相到底是什么?

福王朱常洵万历皇帝的第三子,是万历皇帝和郑贵妃所生,可以说是受尽万历皇帝的宠爱,并且因为想要立他为太子,万历皇帝和大臣们相互僵持十几年,闹出了明朝历史上非常严重的国本之争,最后万历败下阵来,朱常洵被立为福王,就藩洛阳,万历是对他大加赏赐,也是的福王更加的跋扈肆无忌惮。

崇祯十四年,李自成的农民军攻破洛阳,并且在洛阳城外的迎恩寺活捉了福王朱常洵,这个就从来到洛阳就整天沉迷酒色的王爷,那日子过得是相当的舒服,吃好喝好的他体重接近300斤,在外面天灾不断,百姓都到了人吃人的时候,福王府却是顿顿有肉吃。

所以被李自成捉到后,李自成不顾他的跪地求饶,就让人在迎恩寺里架了一口锅,然后又让人打了几头鹿放进锅里,最后又把这个300斤的大胖子福王一起放锅里煮了,最后做出一锅“福禄宴”,被农民军吃的一干二净。

这个是一直以来,最广为流传的福王朱常洵的下场。表达了农民对那种枉顾国家生死,一味贪图享乐的人的痛恨,但是福王真的就那么不堪吗?他的下场真的就如流传一样?在1986年,孟津县文管所征集到的一块明福王朱常洵的圹志打破了这种说法。

根据记载,当时福王朱常洵在李自成打到洛阳的时候,河南遍地饥民,因为天灾人祸,河南北行是相互易子而食,往来平叛经过的官军看到灯火辉煌的福王府时,都说:“王府有金银百万,但是我们这些人就要死在贼手了。”南京兵部尚书正好听到士兵的话,很是惊惧就把各种关系厉害告知福王,福王不以为意。
但是等到李自成打到洛阳的时候。福王反应过来了,就拿出千金招募勇士,还主动出击打退过农民军,最后以内出现叛徒,所以城池被破,最后被杀死在迎恩寺,然后两名侍从就哭着求李自成给个棺材收敛福王,最后李自成给了个铜棺,福王就被下葬了。所以一直传说的福王被煮吃了是谣传罢了。小伙伴们怎么看呢?欢迎留下评论!

福王朱常洵,真的被李自成煮成汤了吗?真相到底是什么?

8. 福王朱常洵被李自成水煮活人的真相是什么

据《明史》载:当时“河南连年大旱,蝗虫成灾,人相食,民间藉藉,谓先帝耗天下肥(福)王,洛阳富于大内,援兵过洛阳者喧言:王府金钱百万,而令吾辈枵腹死贼手。南京兵部尚书吕维祺、方家居闻之,惧以利害告常洵,不为意。(明崇祯)十三年冬,李自成连陷永宁、宜阳。明年正月,参政王荫昌帅众警备,总兵官王绍禹,副将刘见义,罗泰各引兵至。常洵召三将入,赐归加礼,越数日,贼大至攻城,朱常洵出千金募勇士,缒而出,用予入贼营。夜半,绍禹亲军从城上呼贼相笑语,挥刀杀守堞者,烧城楼,开北门纳贼,常洵缒城出,匿迎恩寺。翌日,贼迹而执之,遂遇害”。
  需要指出的是,朱常洵被起义军处死是必然的。因为他平日恃仗是皇帝的至亲,到处兼并土地,“中州腴不足,取河南、湖广益之”。并整日沉湎于声色之中,“日闭阁饮醇酒,所好惟妇女倡乐。”广大农民食不果腹,流离失所,天灾人祸,民不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