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关系主要有哪四种

2024-05-07 17:54

1. 家庭关系主要有哪四种

家庭关系有密切(亲密)型、和谐型、凑合型和不合(矛盾)型等四种

家庭关系主要有哪四种

2. 你知道家庭关系的确立有哪些情形?

一男一女没有血缘关系,经过法律许可,通过性生活产生下一代,建立三口之家!这样上有老下有小。各种表格家庭关系填写。

3. 家属关系称呼

父系
高祖父--曾祖父--祖父--父亲
高祖母--曾祖母--祖母--父亲
母系
高外祖父--曾外祖父--外祖父--母亲
高外祖母--曾外祖母--外祖母--母亲
儿子:夫妻间男性的第一子代。
女儿:夫妻间女性的第一子代。
孙:夫妻间的第二子代,依性别又分孙子、孙女。有时孙子是一种不分性别的称呼。
曾孙:夫妻间的第三子代。
玄孙:夫妻间的第四子代。


旁系血亲

父系
伯:父亲的兄长,也称伯伯、伯父、大爷
大妈:大爷的妻子
叔:父亲的弟,也称叔叔、叔父
婶:叔叔的妻子
姑:父亲的姊妹,也称姑姑、姑母
姑夫:姑姑的丈夫
母系
舅:母亲的兄弟,也称舅舅
舅妈:舅舅的妻子
姨:母亲的姐妹,也称阿姨、姨妈
姨夫:姨的丈夫


姻亲

丈夫:结婚的女人对自己伴侣的称呼
媳妇:结婚的男人对自己伴侣的称呼
公公:丈夫的父亲,也直称爸爸
婆婆:丈夫的母亲,也直称妈妈
丈人、岳父:妻子的父亲,也直称爸爸
丈母娘、岳母:妻子的母亲,也直称妈妈
儿媳:对儿子的妻子的称呼
女婿:对女儿的丈夫的称呼
嫂子:对兄长妻子的称呼
弟妹、弟媳:对弟弟妻子的称呼
姐夫:对姐姐丈夫的称呼
妹夫:对妹妹丈夫的称呼
妯娌:兄弟的妻子间互相间的称呼或合称
连襟:姐妹的丈夫间互相间的称呼或合称,也称襟兄弟
大姑子:对丈夫的姐姐的称呼
小姑子:对丈夫妹妹的称呼
大舅子:对妻子哥哥的称呼
小舅子:对妻子弟弟的称呼
子女称父亲
  口头当面称呼是:“爸爸”、“爹”、“达达”,“爸爸”的称呼在城市中普遍,而“爹”、“达达”、“大”在山西的农村中普遍,少数地方还会称呼爸爸叫“父”。字面上或对外人称父亲为“爸爸”、“父亲”、“家父”、“高堂”、“老爷子”、“老爹”、“老人家”、“老头子”等等。
子女称母亲
  口头上当面叫“妈”、“娘”、“妈妈”。字面上或是对外人说时称之为“母亲”、“家母”、“我妈”“老母亲”“老娘”。当面口头叫“爸妈”、“二老”、“爹娘”等。书面或对外人时称“双亲”、“二老爹娘”、“二老”“父母”“爹娘”等。
孙子称祖父
  ,口头当面称呼为“爷爷”、书面或对外人时称“祖父”、“爷爷”。口称曾祖父为“老爷”,书面或对外人称之为“曾祖父”。高祖,口称“老老爷”书面为“高祖父”。   孙子称祖母,口称当面时叫“奶奶”,书面或对外人说时为“祖母”、“奶奶”。口称曾祖母为“老奶”、高祖母为“老老奶”。书面称曾祖母为“曾祖母”,高祖母为“高祖母”。
父亲的哥哥
  ,口头当面称“大爷”、“大伯”、“大大”或“大爹”、“二爹”等。书面或对外人时则称之为“伯父”。   父亲的弟弟,口头当面称为“叔叔”、“大叔”、“二叔”“三叔”或“大爹”、“二爹”……等。书面或对外人时称之为“叔父”、“大叔”、“二叔”……等   伯父的妻子,当面口头称“大娘”、“大妈”、“二娘”、“二妈”等。书面或对外人称“伯母”、“大伯母”、“二伯母”等。   叔父的妻子,当面称“婶娘”、“婶子”。书面对人称“婶母”“婶娘”。   姐妹,一般都称“姊妹”,当面称或书面称呼都是“姐姐”、“妹妹”、“大姐”、“小妹”等。   兄弟之称呼,当面口头称兄为“哥哥”、称弟为“兄弟”、书面称兄为“兄长”、“兄台”,称弟为“弟弟”、“老弟”或“老三”、“老四”等。
丈夫称妻子
  口头当面称,或者直呼妻子的名字,或者叫“小X”“老X”,农村有些地方叫“孩子他娘”、“孩他妈”。书面或对外人时则称道较多。书面往往直呼其名,或是“亲爱的XXX”。对人时则称“爱人”、“老婆”、“内人”、“妻子”、“夫人”、“家里的”。有些甚至称“贱内”,“贱荆”。年龄大时则称为“老伴”、“老婆子”。   妻子称丈夫,口头当面称“当家的”、“孩子他爹”、“他爸”、“老张”、“老李”或者直呼其名。对人时则称“男人”、“我那一口子”、“丈夫”、“爱人”、“孩子他爹”、“孩他爸”、“老伴”等。   妻子对丈夫的父亲,口头当面称为“爸爸”、“爹爹”、“达达”,是随着丈夫而称呼的。对人或书面称呼则称为“公公”、“公爹”、“孩子他爷”。   妻子对丈夫的母亲,口头当面称“妈”、“娘”,是随丈夫来称呼的。对人或书面时则称“婆母”、“婆婆”、“妈妈”。   妻子对丈夫的兄长,口头当面称“哥哥”、“大哥”、“二哥”等。对人称“大伯子”。书面称为“大伯”“哥哥”“大哥”等。   妻子对丈夫的弟弟,口头当面称“兄弟”、“弟弟”或直呼其名。对人称时叫“小叔”、“他二叔”、“他三叔”等。书面称时叫“弟弟”或直呼其名。   妻子对丈夫的姐姐,口头当面称为“姐姐”、“大姐”,“二姐”等。对人称为“大姑子”、“孩子他姑”。书面称为“姐姐”、“大姐”、“二姐”等。   妻子对丈夫的妹妹,口头当面称“妹妹”、“小妹”、“大妹”、“二妹”等。书面称时为“妹妹”、“小妹”。对人称时为“孩子他姑”、“小姑子”、“小姑”。   妻子对丈夫兄弟的配偶,口头当面称长者为“嫂”、“嫂子”、“大嫂”、“二嫂”等。长称幼为“弟妹”。互相之间称为“妯娌”。对人称“孩子他婶”。   兄对弟的妻子,对人称为“兄弟媳妇”、“弟妹”、“弟姐”、“老二家的”等,当面称“弟妹”、或直呼其名。   弟对兄的妻子,对人、当面、书面均称“嫂子”、“大嫂”、“二嫂”等。   祖父母称孙子辈为“孙子”、“孙女”、“孙子媳妇”或直呼其小名、大名。   父母称子女直呼其小名,爱称“小子们”、“闺女”。称儿子为“小子”、“大小”、“二小”等,或者直呼其名。称闺女为“闺女”、“丫头”、“妞儿”、“妮子”“奴儿”或直呼其乳名。   称儿媳妇,对人时叫“媳妇子”、“媳妇”、“儿媳妇”。当面叫“XX他妈”,前面把孙子的名字加上。或者是直呼“XX媳妇”,前面把儿子的名字加上,也有的直呼其名。   兄弟的儿女,兄弟、姐妹、妯娌都称之为“侄儿”、“侄女”,出嫁之后的姊妹则对人称为“娘家侄儿”、“娘家侄女”。   称继母,对人称为“后妈”、“后娘”,当面同样称“妈”、“娘”。前妻所生子女对人称“前家子的”,随娘改嫁的孩子,称之为“带犊子”。
家庭关系称呼总汇
  爷爷:爸爸的爸爸。   奶奶:爸爸的妈妈。   姥爷:妈妈的爸爸。(有的地方称:外公)   姥姥:妈妈的妈妈。(有的地方称:外婆)   太太:爷爷的妈妈,奶奶的妈妈。   太爷:爷爷的爸爸,奶奶的爸爸。   太姥姥:姥姥的妈妈,姥爷的妈妈。   太姥爷:姥姥的爸爸,姥爷的爸爸。   姑奶奶:爷爷的姐妹。   姑爷:姑奶奶的丈夫。(“爷”字重读,与表示女婿的“姑爷”不同。)   爷爷的兄弟分别根据他的排名称呼,比如:大爷(“爷”字重读,与表示伯伯的“大爷”不同。)三爷。他们的妻子称呼为:大奶奶、三奶奶等。   姨奶奶:奶奶的姐妹。   姨爷:奶奶的姐妹的丈夫。   舅爷:奶奶的兄弟。(舅爹 )   舅奶奶:奶奶的兄弟的妻子。   姑姥姥:姥爷的姐妹。   姑姥爷:姥爷的姐妹的丈夫。   姨姥姥:姥姥的姐妹。   姨姥爷:姥姥的姐妹的丈夫。   舅姥爷:姥姥的兄弟。   舅姥姥:姥姥的兄弟的妻子。   姥爷的兄弟分别根据他的排名称呼,比如:大姥爷,二姥爷。   他们的妻子称呼为:大姥姥、二姥姥等。   伯伯(有地方称呼为“大爷”):爸爸的哥哥。   伯母:爸爸的哥哥的妻子。   叔叔:爸爸的弟弟。   婶婶:爸爸的弟弟的妻子。   姑姑:爸爸的姐妹。   姑父:爸爸的姐妹的丈夫。   舅舅:妈妈的兄弟。   舅妈:妈妈的兄弟的妻子。   姨:妈妈的姐妹。   姨父:妈妈的姐妹的丈夫。   堂兄、堂弟:叔叔、伯伯的儿子。   堂姐、堂妹:叔叔、伯伯的女儿。   表哥、表弟:姑姑、舅舅、姨的儿子。   表姐、表妹:姑姑、舅舅、姨的女儿。 (也有地方把姨的儿子、女儿单分为一类,称呼为:姨哥、姨姐、姨弟、姨妹)   嫂子:哥哥的妻子。(表嫂:表哥的妻子。)   弟妹:弟弟的妻子。(表弟妹:表弟的妻子。)   姐夫:姐姐的丈夫。(表姐夫:表姐的丈夫。)   妹夫:妹妹的丈夫。(表妹夫:表妹的丈夫。)   侄子:兄弟的儿子。   侄女:兄弟的女儿。   外甥:姐妹的儿子。   外甥女:姐妹的女儿。   以上如果是表亲,都可以在称呼上加“表”字。不过如果是现实当中称呼,为表亲切,都可以不加“表”字。   大伯子:丈夫的大哥。(口语称呼叫大哥即可)   大伯娘:丈夫的大嫂。(口语称呼叫大嫂即可)   其余哥哥以此类推。   小叔子:丈夫的弟弟。   小婶子:丈夫的弟媳。   妯娌:丈夫的兄弟的妻子之间的关系。   大姑子:丈夫的姐姐。   小姑子:丈夫的妹妹。   大舅子:妻子的哥哥。   大妗子:妻子的嫂子。   小舅子:妻子的弟弟。   小妗子:妻子的弟媳。   大姨子:妻子的姐姐。   小姨子:妻子的妹妹。   连襟:妻子的姐妹的丈夫,也叫:担儿挑、一般沉。   公公:丈夫的父亲。   婆婆:丈夫的母亲。   岳父:妻子的父亲。(也叫:丈人、外父)   岳母:妻子的母亲。(也叫:丈母娘、外母)
亲戚称谓
直系血亲
  o 父系 1. 高祖父--曾祖父--祖父--父亲 2. 高祖母--曾祖母--祖母--父亲   o 母系 1. 高外祖父--曾外祖父--外祖父--母亲 2. 高外祖母--曾外祖母--外祖母--母亲   o 儿子:夫妻间男性的第一子代。   o 女儿:夫妻间女性的第一子代。   o 孙:夫妻间的第二子代,依性别又分孙子、孙女。有时孙子是一种不分性别的称呼。   o 曾孙:夫妻间的第三子代。   o 玄孙:夫妻间的第四子代。   o 来孙,昆/晜孙,仍孙,云孙,耳孙,夫妻间的由第五子代至九子代
旁系血亲
  o 父系   1. 伯:父亲的兄长,也称伯父、伯伯、大爷   2. 伯母:伯父的妻子   3. 叔:父亲的弟,也称叔父、叔叔   4. 婶:叔叔的妻子   5. 姑:父亲的姊妹,也称姑姑、姑母、姑妈,粤语“姑妈”专指父亲的姊姊,父亲的妹妹称“姑姐”   6. 姑父:姑姑的丈夫,也称姑丈   o 母系   1. 舅:母亲的兄弟,也称舅舅   2. 舅母:舅舅的妻子,也称舅妈、妗母、妗   3. 姨:母亲的姐妹,也称姨母、阿姨、姨妈、姨娘,有些地区“姨妈”专指母亲的姊姊,“阿姨”、“姨娘”则称母亲的妹妹   4. 姨父:阿姨的丈夫,也称姨丈   o 晚辈   1. 侄儿:兄弟的儿子   2. 侄女:兄弟的女儿   3. 外甥:男性称姊妹的儿子   4. 外甥女:男性称姊妹的女儿   5. 姨甥:女性称姊妹的儿子   6. 姨甥女:女性称姊妹的女儿
姻亲
  1. 公公:丈夫的父亲,又称家翁,有时也直称爸爸,有些地区称“老爷”   2. 婆婆:丈夫的母亲,又称家姑、家婆,有时也直称妈妈,广东称“奶奶”   3. 岳父:丈人,妻子的父亲,也直称爸爸,粤语称“外父”   4. 岳母:丈母娘,妻子的母亲,也直称妈妈,粤语称“外母”   5. 儿媳:对儿子的妻子的称呼,又称媳妇、新妇(粤语白读为pou5,音“抱”)   6. 女婿:对女儿的丈夫的称呼   7. 嫂:对兄长妻子的称呼   8. 弟妹、弟媳、弟妇:对弟弟妻子的称呼   9. 姐夫:对姐姐丈夫的称呼   10. 妹夫、妹倩:对妹妹丈夫的称呼   11. 妯娌:兄弟的妻子间互相间的称呼或合称   12. 连襟:姐妹的丈夫间互相间的称呼或合称,也称襟兄弟   13. 大伯子:对丈夫的哥哥的称呼,又称“大伯”   14. 小叔子:对丈夫的弟弟的称呼,又称“小叔”   15. 大姑子:对丈夫的姐姐的称呼,粤语称“姑奶”   16. 小姑子:对丈夫妹妹的称呼,又称“小姑”或姑妹   17. 大舅子:对妻子哥哥的称呼,又称“大舅”或内兄   18. 小舅子:对妻子弟弟的称呼,又称“小舅”或内弟   19. 大姨子:对妻子姐姐的称呼,又称“大姨”或姨姐   20. 小姨子:对妻子妹妹的称呼,又称“小姨”或姨妹   21. 继父母   22. 继子女
配偶
  1. 丈夫:结婚的女人对自己伴侣的称呼   2. 妻子:结婚的男人对自己伴侣的称呼,有些地区又称“太太”

家属关系称呼

4. 论述中国家庭亲子关系的传统与超越

以前的情况下
子女更多的需要听从父母的安排
现在的情况下
有了更多商量的余地

5. 民俗的由来

民俗是人类在长期生活中不断积累、不断修正的文化传承。

在早期人类生活中,由于科技水平、认知水平的底下,人们对自然界发生的一些无法理解的现象而进行祭祀、祈祷,慢慢形成一种风俗,这是民俗的主要来源之一。


还有对历史上的名人名事进行怀念,也逐渐形成一些民俗——节日,如寒食节、端午节等,这也是民俗的重要来源之一。


还有人们对生老病死的理解、祝福、祭奠、嫁娶、生辰、忌日等也形成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一些民俗,这类民俗由于贯穿到日常生活,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我们体会得比较深刻,或者说非常熟悉。


总之,民俗的由来,无外乎以上几类。

民俗的由来

6. 不同国家有关的儿童的民俗

韩国
韩国的儿童节于1923年,从“男孩节”演变过来的。也是韩国的公众假日,每年的5月5日。这一天,孩子们可以尽情享受欢乐,父母要给孩子准备他们 最想要的礼物。很多孩子也会在这天穿上韩服,体验传统的韩国文化。
哥伦比亚
哥伦比亚将每年的7月4日定为儿童节。在这个节日里,全国的学校都要举行各种生动活泼的庆祝活动,儿童们还常常戴上各式各样的假面具,扮成小丑的样子在街头玩耍,十分开心。
巴西
巴西的儿童节在8月15日,这一天正好也是巴西的“全国防疫日”。所以,每到这个日子,各地的医生们都要为孩子们看病,还要给5岁以下的儿童注射预防小儿麻痹症的疫苗,表明政府十分关心儿童的健康。另外,巴西的“圣母显灵日”10月12日也往往作为儿童节,有一些庆祝活动。
瑞典
瑞典也把儿童节分得比较细,每年的8月7日是“男孩节”,又称为“龙虾节”,意思是鼓励全国的小男孩学习龙虾的勇敢精神。这一天,孩子们要打扮成龙虾的样子,表演一些非常活泼可爱的节目。
12月13日则是瑞典的“女孩节”,又叫“露西娅女神节”。露西娅是瑞典传说中专门保护女孩的女神,每到这个节日,女孩子都要打扮成女神的模样,为其他孩子做好事。
俄罗斯
俄罗斯的儿童节和国际完全“合拍”,就在6月1日。每当儿童节来临的时候,俄罗斯各地的孩子们都会兴高采烈地欢度自己的节日,还会表演一些民族歌舞,学校里则举行庆祝活动。
其实说起儿童节的来历,与俄罗斯有重要关联。1949年11月 ,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举行理事会议。为了保障世界各国儿童的生存权、保健权和受教育权,改善儿童的生活,会议决定以每年的6月1日作为国际儿童节。
西班牙
西班牙的儿童节在1月5日,其实这是一个宗教节日,从西班牙语译过来是“魔术国王之日”的意思。传说很久以前,从东方来了三个国王——黑脸国王、黄脸国王和白脸国王到西班牙,这三个国王给人们带来了幸福和欢乐。他们还是专门给小孩送礼物的“钦差大臣”。送礼物时间就定在每年的1月5日,于是这个节日就和儿童挂上了钩。
为庆祝这一节日,在1月5日傍晚、6日早晨,西班牙各地都有花车游行。花车上“三个国王”不断撒出各式糖果来慰问儿童。当游行队伍到达市政府或区政府的大门口时,凡能坐在国王腿上的儿童都能得到一件精美的礼品,得到礼品的孩子也必须向国王保证一定会好好学习。
英国
1925年8月,54个国家的代表在瑞士日内瓦举行“儿童幸福国际大会”,通过《日内瓦保障儿童宣言》。《宣言》对儿童精神的享受、贫苦儿童的救济、儿童谋生机会的获得等问题发出热切的呼吁。大会以后,各国政府先后订定本国的“儿童节”,借以鼓舞儿童,使他们感到自己伟大、幸福和欢乐,也使社会人士重视和爱护儿童。英国政府定每年7月14日为英国儿童节。
德国
在冷战期间,东西德国在儿童节上做法迥然不同。首先,日期就不一样:东德定在6月1日,西德定在9月20日;其名字也不同:东德称为“国际儿童节”(internationaler Kindertag),西德称为“世界儿童节”(Weltkindertag)。另外,节日的传统也有区别。
在民主德国,儿童节开始于1950年,之后每年的这一天,都是孩子们一年中最开心的日子。往往会收到家长的祝福和礼物,在学校里也会举行特别庆祝活动,例如郊游等。在联邦德国,儿童节并没有特别的意义,许多人甚至都不知道这个节日的存在。
随着1990年德国统一,西德地区的儿童节日期和名称成为全德国官方的统一标准。然而在东德的许多地区,人们仍然无法改变旧有的习惯和称呼。因此,在每年的6月1日,许多家长仍然会和孩子一起庆祝儿童节的到来。
新加坡
新加坡节假日法规的第一条规定, 10月1日儿童节当天不仅给小朋友放假,还要给所有大人放假。原因就在于如果只给小孩放假的话,大人都出去上班了,没人陪小朋友玩,可怜的小朋友在儿童节当天只能在家看电视。另外,新加坡是一个福利特别高的国家,但是它的人口很少,这条有关儿童节的法规也有利于促进那些喜爱度假的年轻夫妇,通过多生小孩获得更多的假期。
更有意思的是,新加坡最大的国家游乐场还专门为儿童节制订了一条特殊规定,儿童节当天小朋友要购买全票,大人则要购买半票。这样子,不仅让小朋友高高兴兴体验了一次做小大人的感觉,更让大人们重新找回了久违的童年时光。而且,因为这条特殊规定,还曾经闹出了一段令新加坡人捧腹大笑的趣闻。
伊斯兰国家
大多数伊斯兰国家将斋月后第14天定为“糖果节”,孩子们,这也是最快乐的儿童节。
非洲国家
非洲西部的国家大都有专门的“儿童狂欢节”,一般持续一个月。非洲人能歌善舞,“儿童狂欢节”,尽管人们的生活条件不相同,所有孩子都会尽情欢乐,热闹非凡。
日本
日本是世界上庆祝儿童节次数最多的国家,他们一年要庆祝三次儿童节,而且庆祝方式十分有意思,充满了浓浓的日本风情。
3月3日女孩节 这个节日是专门为小女孩设立的,每到这一天,家中有女儿的父母会在家里设置一个陈列台,台上放上穿着日本和服的漂亮女娃娃玩偶,作为给自己女儿的节日礼物。
5月5日男孩节  节日当天,有儿子的家庭,门前都悬挂“鲤鱼旗”,表示鲤鱼跳龙门的意思。鲤鱼旗,用布匹或绸缎裁成“空心鲤鱼”,分黑、红和青蓝三种颜色。黑,代表父亲;红,代表母亲;青蓝代表男孩自己。家里有几个男孩儿,门口就悬挂几面青蓝旗。青蓝旗子越多,表示这家的哥们儿就越多。在日本人心目中,鲤鱼象征力量和勇气。
11月15日“七五三”儿童节 在日本习俗里,三岁、五岁和七岁是小朋友特别幸运的三个年纪,所以每年的这一天,会专门为这三个年纪的孩子热闹地庆祝一番。这一天,小朋友会穿上最好的传统和服,还会背上一个画了松树、乌龟或鹤等图案的小纸袋,纸袋里装满了父母买的糖果和玩具。穿戴整齐后,父母会带小朋友上神社,祈求并感谢神明给小朋友带来健康和快乐。

7. 民俗的审美功能的定义?

民俗的审美功能就是以民俗文化作为审美对象,形成自觉审美过程的活动。
对于民俗的审美价值,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看:一是民俗事象的感性形式,一是它们的内在意蕴。
例如:以物质形式存在的民俗,如:服饰习俗。服饰是人类的智慧创造,也是人类独有的特殊技巧。服饰具有两重民俗性格,一是保护身体,二是装饰。其在自身古老传承的同时,具有历史的继承性,又有不同时代的革新与创造。我们排除世界许多地方衣着使用不均衡的情况,以我国为例,单从服饰习俗的产生、发展看,从早期原始氏族部落的用树叶或草,或条带物来遮蔽和保护自身性器官,到有羞耻感而穿着衣物,再到区分人的不同地位,以及美化自身的内在要求。这些都表明服饰习俗的变化,人们在保护身体的同时,越来越重视其美化和装饰作用。每年一度的巴黎时装周,各式各样新颖、独特的服饰,有力的表明了不同服饰的色彩、图案、造型等给人以强烈的美感,使得其独特的审美价值突现出来。
再比如:如:节日祭祀。每年一度的民间祭灶,是我国全民性的大祭祀节日。古代民间五祀中祭灶为大祭,每年腊月二十三(四)为祭日,是以后发展的。据班固《白虎通》:“夏祭灶。灶者,火之主,人所以自养也,夏亦火王长养万物。”祭灶改为腊祭后,逐渐升格,使灶君由火之主变为“一家之主”,总揽一家的吉凶祸福,于是祭灶的香火便旺盛起来。这和庙会、傩戏、抓周、满月、祝寿、婚礼甚至葬礼等一样,程式复杂,道具多样,都有很强的观赏性,可以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来看。因此,它们都可以满足人们的感性层面的审美需要,具有审美价值。
从举例的民俗事象中可以看到,其中还有着深厚的意义追求,几乎都有求吉利、保平安、驱邪、除毒、祈福等内容,这是民俗审美价值的更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满足的是人们的心灵和精神的审美需要。
民俗所独具的物质与精神、实在与信仰双重文化特性, 为民俗文化中的人提供了一种客体主体化的生存环境, 它令每一个民俗主体都能依凭“精神化”的社会感官去征服、改造有异于人类理想的客观对象,去建构一个个充满人生理想的信仰性文化世界, 使民俗传人成为永远渴望追寻自由境界的人, 即自己本身的主人,自由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说, 民俗成为一个“有意味”的形式,是具有审美的价值的。

民俗的审美功能的定义?

8. 中华传统伦理道德经典有那些

1.仁爱孝悌
“仁”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孔子说“仁者爱人”。既然中国的伦理道德体现的是一种家族宗法关系,这“爱人”主要就体现在“孝”和“悌”两个方面,所以孔子又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
“孝”是人子对父母、晚辈对长辈要尽孝道。中国古代有“二十四孝图”,为元代郭巨敬辑录古代所传24个孝子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后来又配上图画,通称《二十四孝图》。注:舜1,孝得天下;陈侃2,五世同堂;子路8,百里负米;王祥10,卧冰得鱼;董永12,卖身葬父;潘岳14,弃官事母;缇萦22,上书救父;沈云英24,忠孝双全。(郭巨埋子,老莱子娱亲)    悌,敬爱兄长。宗法制有嫡长子继承制,决定了兄长的地位。“融四岁,能让梨”。
    古代家国一体,孝悌则必能忠君爱国,在人际交往中,也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故《孝经》(儒家经典之一)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是以其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
 2.谦和好礼
礼有两个意思,一,礼是对人身份地位行为的规范,即所谓“礼制”,它是和西方的“法制”相对应的一个概念。《礼记·礼运》认为,上古天下为公,是为大同,这时候是不需要“礼”的;后世天下为家,大人世及,为了确定君君臣臣的关系,这才需要“礼”。制定了礼并且能够执行,天下恢复秩序,这就是小康。
    所以制定“礼制”和制定“法制”目的是相同的,区别在于“法制”采用强制的手段,而“礼制”则更强调自觉,由此引申出“礼”的第二层意思,即立身之“礼”。《礼记·冠义》曰:“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今天我们所说的“礼貌”“礼节”“礼让”等都属于这层意思。
    教材又用“谦和”来解释“礼”。“谦”即谦虚,古人讲谦虚,有在礼制规定的身份地位上再稍稍屈尊一点的意思,比如“将相和”的故事中,蔺相如因完壁归赵以及保护赵王,避免使赵国受辱等功劳,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然而当廉颇寻衅时,却能再三忍让。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中,刘备为拥有一支军队的将军,又有汉家帝胄的身份,但他对于一介书生诸葛亮故意表露出来的无礼行为却能再三忍让。这样的谦虚都有明显的功利目的,也即所谓“仁者无敌”,最终能够成大事。所以老子以江海处下而为百谷王的比喻(成语有“虚怀若谷”),为欲成帝王之业者出谋划策。周易“谦卦”云:“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小心谨慎,谦之又谦,君子用这种态度跋涉险川,最终才能无恙。)系辞上释“谦卦”云:“谦也者,致恭以存其位者也。”“谦卦”是让君子恭敬谨慎,这样才能保住自己的地位。俗话说“满招损,谦受益”,落脚点也在“受益”二字。
这些听起来都有点象今天的“厚黑学”。所以对传统的伦理道德还需要批判继承。今天我们讲谦虚,不是为了互相利用,而是为了建立一种平等的人际关系,就是“和”。需要强调的是,“和”并不等于不要原则,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里的“同”便是指没有原则的庸俗关系。
 3.诚信知报
    《大学》云:“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做人要真诚,不要自欺欺人,反复无常;对人要坦诚,不应互相利用,尔虞我诈;对国家对事业要忠诚,不能朝三暮四,心怀二意。
“信”者信用,“仁义礼智信”被称为人生“五常”。“信”也是做人的立身之本,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信”从构字法看为人言,《春秋谷梁传》曰:“言而不信,何以为言”。所以又有“一诺千金”、“一言九鼎”这样的格言。中学语文选《陈太丘与友期》(《世说新语·方正1》):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
市场经济活动中尤其需要诚信的品质,一个企业是否诚信,甚至成为一种无形资产。中国入世,最大的问题的是商业信用,中国入世,“狼来了”并不可怕,怕的是国内一些企业像那个撒谎的牧羊人。
4.精忠爱国
    精忠爱国更是中华民族的一种大德,大节。杭州就有岳飞,岳母刺字曰“精忠报国”,真所谓“人有慈母而后家有孝子,家有孝子而后国有忠臣”。于谦,杭州人,明英宗时,瓦剌族统一蒙古,进攻明朝,英宗率领50万军亲征,在土木堡遭袭击,全军覆没,英宗被瓦剌所擒。瓦剌兵临北京城下,在危急关头,当时的兵部侍郎于谦请英宗的弟弟出来主持朝政,是为景泰帝。于谦率全城军民保卫北京,打退瓦剌。瓦剌不得已送回英宗,与明朝议和。后英宗复辟,反以“大逆不道”罪加害于谦。于谦诗有著名的《石灰吟》:“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碎骨粉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张苍水……
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民族矛盾,民族英雄,中国和中华民族都是逐渐融合的产物,在这一过程中各民族都可以有自己的爱国英雄和民族英雄;二是忠君与爱国,古代家国一体,不能要求古人超越自己的时代。对“愚忠”要分析。

5.克己奉公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家天下”文化,家族是这种文化的基本元素,而家族利益又是和整个“天下”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谓“没有天哪有地,没有地哪有家,没有家哪有我”,从精英文化到大众文化在这一点上达成了共识。
(比较:西方的个性中心社会,写信封、署名的顺序。)
这种文化必然要求克己奉公,把天下利益,家族利益放在第一位,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背私之谓公”(韩非说:"古者苍颉之作书也,自环者谓之
私,背私之谓公,公私相背也,乃苍颉固以知之矣。),极端时(如宋明理学)主张“存天理,灭人欲”,毛泽东号召“大公无私”,邓小平认为不能作为普遍性号召。但是应该也可以做到大公小私、先公后私。
(范仲淹“先天下之乐而乐,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对先公后私的最好诠释。)
    
今天进入现代化社会,“克己奉公”仍然必要,人是文化动物,社会原来就是因为单个个体无法生存,才有原始群、有氏族、有部落、有部落联盟、有国家的。今天西方社会也越来越认识到这一点,也重视国家利益,甚至提出“地球村”概念,这是有人类以来最大的“公”。
今天中国虽然还在建设小康社会,但是不能丢掉“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
6.修己慎独
如何才能达到“克己”的境界?途径就是“修身”。《大学》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第一章);《中庸》说“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第二十二章)。
    礼记·大学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修身的方法有:慎独、内省、自讼、主敬、集义、养气等。
慎独  就是在自我独处时严于律己。说到"慎独",很自然地要联想到《后汉书·杨震传》中的一个故事。东汉期间人称"关西孔子"的杨震向朝廷举荐过才华出众的王密为昌邑县令,后来,王密于深夜献金百两为报答,杨震拒收说:"怎么能这样?"王密说:"这深更半夜的没有人知道。"杨震更生气了,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能说没有人知道!"这亦是人们所常说的"慎独"。
注:学术界有争议,认为“慎独”不是说没有人时仍然谨慎自律,而是说要慎于内心修养。内心别人是看不见的,故谓之“独”,心虽然看不见,但是会通过言行表现出来,所以不可不谨慎。也就是《中庸》所说的:“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类文革时的“狠斗私心一闪念”。)
内省  最有代表性的是曾子所说的“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自讼  孔子说:"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论语?公冶长》)。"内自讼"即内心自责,自我反省。
资料  启功先生在十年前的《学林漫录》第十三集(中华书局,1991)上发表《自讼二则》一文,谈到自己在同刊第十一期上的《坚净居随笔》(1985)中,误将清人汪容甫墨迹小立轴上所抄录的柳宗元的两段文字当成书者自己的了。他在这篇文章中向发现这个问题的黄永年先生深致谢意,又向读者深致歉意,并且十分诚恳地分析了自己所以致误的原因。
  将书者所书当成书者所作,这其实是极容易发生的事情,古代后人所编前人诗文集中常混入他人之作,往往也就是这个原因。但是,这毕竟又是一个错误,这个错误一般人难以发现,能发现的人又未必会注意。黄永年先生也是私下告知的,启功先生完全可以不写这篇文字来自曝其误。但他不仅原原本本地写了,最后还不无幽默但又是绝对真诚地说,他的这段文字,“是自1957年、1966年以来,真有错、最诚心的一次自讼"。
7.见利思义
“义”和“利”(概称为“义利观”),集中体现了中国伦理道德的价值取向。孔子说“见利思义”,荀子说:“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孟子的论述最为人们所熟知:“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当然,舍生取义的极端情况不是总会发生的,大多数情况下,要做到的是“见利思义”和“先义后利”。孔子说“君子喻以义,小人喻以利”,也不是说君子不需要利,而是说对君子而言,谈论“义”更能明白,因为君子是在“义”的前提下谋取“利”,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讨论:商品经济社会要理直气壮地讲“利”。资料:“杭州人形象讨论”中,有人主张用“义”来藐视上海人的“利”。关键是“理直气壮”,亦即取之有道。
8.勤俭廉正
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的民族(略)。传统美德讲“俭”,不是简单的经济考虑,而是从人格修养着眼。诸葛亮《诫子》书曰:“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故后人总结说:治生之道,只须守一“俭”字。一切动用,朴素些,简淡些,安静快活,有什么不好?须知世间罪恶,都从多欲中来。不俭则奢,奢则多欲,做官的必贪,居乡的必盗,非至胡为速祸、败家丧身不止!奢用惯了,在物诱势迫之下,即使心想廉洁,也难自主。因此古人说:“俭是养廉之法”。
9.笃实宽厚
中国几千年来都是一个农业经济的社会,笃实宽厚是农民的本色,我们不能因为已进入现代社会就抛弃这种传统美德,现代人追求的“反朴归真”就是要回归这种本色,因为这是最接近自然,最接近人的本性的。
“笃实”是实事求是,说老实话,做老实人,老老实实做学问,老老实实干工作。上升到治国平天下也是如此,空谈丧国,实干兴邦。
“笃实”是对己,“宽厚”是对人,古人概括为一个“恕”字。"恕"是由孔子最早提出的,子贡问:"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回答说:"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与人"(《论语·卫灵公》)。也就是设身处地、将心比心。现代人常感觉人际关系复杂,彼此缺少理解,正是丢失了这种恕道。(注:武侠中的“冤冤相报何时了”,鲁迅“一个都不宽恕”的社会背景,伦理的范畴与法的范畴。)
10.勇毅力行
    西方人认为中国伦理道德是一味只知退让,其实也有勇毅力行的一面。孔子说:"三军可以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孔子平时“温良恭俭让”,但涉及到“仁”的大问题时,却是“当仁不让”。把重视内在修养和必要时敢爱敢恨、敢作敢为结合起来,才是一种完美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