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芸芝的简介

2024-05-16 19:22

1. 蔡芸芝的简介

蔡芸芝的儿子在1983年第6期《中学语文教学》杂志上发表了《怀念我的母亲蔡芸芝》一文,那时蔡老师已经去世了。摘录该文中的两段:“《我的老师》全文最早发表在1956年10月1日的《教师报》上。那时偃师高中有位韩老师 (我们住在一个村子里) 看到了这篇文章,酌度再三,最后他从文中‘右嘴角边有榆钱 大小一块黑疙’中,认为确实是我母亲。于是,他就把这篇文章给母亲看,母亲默认了。后来,设法询到了魏巍同志的地址。从此,阔别了30年的师生又重新恢复了联系,以后就经常书信往来,从魏巍同志的信中,看到了作为当代的著名作家对于教师的尊敬和爱戴。记得,每次信来,母亲都要念给我听,还教我模仿他的字体,练习写字。”“当她44岁那年,即1956年,司马私立中学聘请她任教。记得,那时她非常高兴,精神焕发,感到能为国家培养人才而欢欣鼓舞,魏巍同志的《我的老师》又给了她极大的力量。对于魏巍同志给她的评价,她很自谦,认为自己只是做了教师应该做的事情,一个教师就应该具有爱生的品德。”

蔡芸芝的简介

2. 蔡芸芝的子女情况

蔡芸芝有四个孩子,老大王亦平、老二王如平和老四王青平是女孩,老三王方(又名王书发)是惟一的儿子。王如平、王书发、王青平三人都在司马民中毕业,都是蔡芸芝的学生。1966年,王书发作为返乡知青,回到了诸葛村,参加了修建陆浑东一干灌渠的水利工程建设,并一直在村里的工程队做技术工作。1976年,村里推荐王书发到该村中学任教,先后当过初中和高中教师。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1987年至1989年间,王书发自费到洛阳教育学院进修学习。此后,他一直在初中教毕业班,直到2006年退休。从教三十年来,他先后送走了3000多名学生,有不少学生考上了偃师高中,有两名学生考上了北大,一名学生考上了清华。长期的劳作,使王书法患上了严重的心脏病,医生多次劝他手术,他一拖再拖,直到退休后才在北京做了手术。1999年,王书发的二女儿、蔡芸芝的孙女王新晓从洛阳二师毕业后,被分配到司马小学任教。王新晓教学生涯的开始和蔡芸芝教学生涯的结束,竟然在同一地点,历史竟然有如此惊人的巧合!王新晓在诸葛小学任教,她的爱人袁平伟也是一名教师,在洛阳旅游中专任教。二女儿王如平的丈夫徐长生在洛阳市聋哑学校从事特殊教育工作,他用手语和爱心,让一个个残疾孩子也拥有了健全的人生。受徐长生的影响,王亦平的女儿、蔡芸芝的长外孙女张瑞红也爱上了特殊教育,她在洛阳市残联康复中心工作,用心帮助残疾人进行语言和听力康复训练。在蔡芸芝女儿和孙女的婚姻问题上,似乎大多数都倾向于选择教师。王书发说:“无论是做教师,还是选择教师做配偶,很大程度上都是受了母亲的影响,她老人家曾说过‘当教师,教书育人,挺好!’”。蔡芸芝用她的行动和精神哺育了一个教师家族。

3. 蔡芸芝的介绍

魏巍的散文《我的老师》中的女主人公。蔡芸芝于1910年7月27日(农历6月21日)生于山东兖州。

蔡芸芝的介绍

4. 蔡葵的生平

民国16年(1927年)以后,从事教育工作,先后任育成小学、育才小学校长,后在上海县三林地区荻山自治实验学校、黄浦区第二小学、上海中华职业学校任教。民国26年(1937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事变入侵中国,蔡葵怀着对日本侵略者的满腔仇恨,毅然投笔从戎,民国26 年(1937年)底,参加抗日革命队伍。民国29年(1940年)春,中共浦东工委根据上级的指示,派吴建功等人秘密打入汪伪十三师第二营,开展对伪军的策反工作,蔡葵任该营7连连长。民国30年(1941年)9月18日,该营400多人反正,蔡葵随之赴浙东开辟新的抗日根据地。民国30年(1941年)任淞沪游击队大队长,9月整编后为第三纵队第五大队大队长。民国31年(1942年)5月,任中共三姚纵队第四支队副支队长,民国32年(1943年)6月任新四军浙东纵队余上自卫大队大队长。民国33年(1944年)3月26日,由于汉奸特务的告密,所在部队在浙东余姚临山被日军包围。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与日军浴血奋战,身负重伤被俘,在敌人面前宁死不屈,拒绝接受敌人治疗。民国34年(1945年)1月,在地下党的营救下脱离虎口,但已失去左腿,转移到四明山根据地休养。1949年5月,南汇解放后,出任新场镇人民政府镇长。1952年3月,调松江专署人民法院工作。1957年11月,提早退休(离休),享受二等甲级伤残荣誉军人待遇。1967年7月6日,在“文化大革命”中被迫害致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得到平反昭雪,恢复荣誉军人的名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