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农林科学院的简介

2024-05-05 23:07

1.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的简介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院总建筑面积3.45万平方米,有大型科研仪器百余台(件),科研试验用地千余亩,在职职工300余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有291人,其中,高级职称38人,中级职称99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5人,省级优秀专家工人,省级优秀专业人才3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建院以来荣获科研成果328项。出版学术专(编)著作90余部,发表论文800余篇,编印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有《青海省农林科技》,该刊创始于1971年,1992年改为具有国内,国际统一刊号的国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农林科技期刊,为青海省农林科技事业和农林生产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不可估计的经济效益。建院以来(至96年)有图书藏书六万余册,84─98年国际生物学CAB光盘库1个,CSTDB农业文摘库1个,学术期刊光盘库1个,印刷版期刊五十余种。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始建于1951年,2000年11月整建制划归青海大学,实行大学领导下的二级研究院管理体制。现有作物育种栽培(含旱地农业)、植物保护、园艺、土壤肥料、林业、春油菜、生物技术、野生植物资源8个专业研究所;具有培养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1个、二级学科授权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4个、二级学科授权点9个。拥有“青海省高原作物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复份库、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测试(西宁)分中心和国家春油菜改良分中心4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3个农业部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4名农业部岗位专家,7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研究开发中心,4个服务资质和4个农业部重点实验室科学观测实验站。公开发行学术刊物《青海农林科技》。全院建筑面积1.59万㎡,院内试验基地620亩,实验室面积2200平方米。拥有仪器设备500余台(套),价值2320万元。在湟源县寺寨乡采用土地流转方式建有马铃薯基地120亩;在互助、湟中、大通等地采用租地方式建立油菜制种基地近万亩;在各县建立小麦、蚕豆、马铃薯、豌豆、植保、设施农业等非永久性基地15个,面积达1.5万亩。 现有职工224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80人,占职工总数的80.4%。专业技术人员中正高38人,副高70人,占60%;博士7人,硕士6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人,农业部岗位专家4名;入选青海省“135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 4人,青海省自然学科与工程技术学科带头人17人;有省级优秀专家、优秀专业技术人才9人,青海省“人才小高地”团队2个;自2011年“昆仑学者”计划实施以来,我院柔性引进“昆仑学者”3人,其中特聘教授2人、讲座教授1人。 “十五”以来,完成各类科研项目130项,取得科研成果127项,育成并审定新品种27个,获省部级以上奖励9项,其中获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年均获奖1.8项。无论完成科研项目数、成果数、获奖数、成果水平皆位居全省前例。特别是,在省科技厅“1020”重大专项的支持下,我院在油菜、马铃薯、蚕豆、枸杞、设施农业等方面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有力的支撑了我省高原现代农业的发展。经过六十多年的探索和积累,我院现已成为学科比较齐全、 专业人才相对集中、条件设施基本完善的农林业科研基地。先后育成和推广一大批作物优良新品种和新技术,为青海农作物品种的五次更新换代和农业增产做出了巨 大贡献,有力地推动并支撑了油菜、马铃薯等由普通作物发展成为我省的两大支柱产业,为我省高原现代农业的发展和“三农”事业的进步做出了一定贡献。形成春 油菜育种与研究、脱毒马铃薯技术和种薯生产、蚕豌豆育种和研究、农田草害防治研究等在国内有一定特色和影响的优势学科。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成立于1951年,是厅级建制的省级农林业科研机构,由省农林厅代管。2000年11月整建制划归青海大学,试行大学领导下的二级研究院管理体制,为副厅级建制,省教育厅主管,省科技厅、省农业厅、省林业局协管。继续保留青海省农林科学院牌子,原机构设置保持不变,人员编制转为大学科研事业编制,事业经费预算由省财政核定基数戴帽下达。2002年12月17日,青海省编制委员会下发《关于青海大学机构改革方案的批复》(青编委〔2002〕94号),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下设行政职能部门4个:办公室、组织人事处、科研管理处、财务处;科研机构8个: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旱地农业研究所)、园艺研究所、土壤肥料研究所、植物保护研究所、春油菜研究所、生物技术研究所、林业科学研究所、青藏高原野生植物资源研究所。重新核定定额补助事业编制291名,自收自支事业编制20名。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的简介

2.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的介绍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位于青海省省会西宁市城北区宁大路青海大学本部内,它的前身是青海省农业试验场,建立于1951年5月1日,1955年3月,改为青海省农业综合试验站。1958年2月,与青海省林业试验站合并,改为青海省农林科学研究所,1960年5月,经中共青海省批准,扩建为青海省农林科学院,1980年7月,由县级建制升格为厅(局)级建制,隶属于青海省农林厅代管,现有青海大学管理。

3. 青海省林业科学研究所的介绍

青海省林业科学研究所立足于青海省生态治理和经济建设需要,主要开展林木育种、生态环境保护、森林经营、荒漠化治理、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经济树种、花卉、药用植物产业化技术研究和技术推广。同时开展绿化工程设计、施工、苗木供应,编制林业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技术规程以及各类林业技术咨询。

青海省林业科学研究所的介绍

4. 青海大学农牧学院的科学研究

多年来,学院充分依托青藏高原独特的生态环境和资源,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在高寒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及生态保护、高原花卉栽培及育种、高原低氧环境下动物适应性研究、食用菌栽培、高原动物疾病防治、动物饲料及生产性能研究以及高原牦牛、藏系羊肉制品深加工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学科优势和稳定的研究方向,在青海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学院教师及学生在权威杂志期刊发表众多科学研究性学术报告论文。2013年1月10日,《青海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转变草地畜牧业生产方式的又一重大突破——青海省独创的藏羊养殖配套技术研究已取得成功”一文,并附编辑点评。该文章详细报道了青海大学农牧学院侯生珍教授科研团队,依靠科技创新,发挥集体智慧,经过不懈努力,在环湖地区开展藏羊养殖配套技术研究并取得成果。这项研究的成功,标志着青海大学农牧学院科学研究能力取得了重大突破,也代表着青海大学科技服务社会上了一层新的台阶。

5. 青海省农牧厅的内设机构

根据上述职责,省农牧厅设14个职能处(宣)。处(室)名称、职责、领导职数由省编办商省农牧厅确定。三、人员编制省农牧厅机关行政编制为94名,其中;厅长1名,副厅长5名。处级领导职数按有关规定核定。机关工勤人员(司机、通讯员、打字员)编制按行政编制的15%核定。

青海省农牧厅的内设机构

6. 青海省农牧厅的介绍

青海省农牧厅负责农牧业资源区划,组织实施农牧生态治理和可持续发展工作;指导农用地、宜农滩涂地、宜农湿地、农村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以及农牧业生物物种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指导和促进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组织开展防灾抗灾保畜工作;对草原管理、保护、建设和使用进行监督检查;负责全省饲料管理工作。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