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其实不是想象的那么残暴,辉煌的元朝到底是什么样的?

2024-05-07 04:08

1. 元朝其实不是想象的那么残暴,辉煌的元朝到底是什么样的?

最辉煌的时期大概就是在元朝初期,忽必烈执政时期,马克吐温所说“遍地是黄金”指的就是这个时期。忽必烈发行了钞票,建立了行省制,并且推广汉族文化,就连宗教在当时都是百花齐放,道教、佛教、穆斯林、基督教等各种教派齐头并进。可以说,忽必烈执政时期是元朝最为辉煌的时期。

蒙古人的残暴一直被我们大家所熟悉,在他们建立元朝之前最为著名的当数“两脚羊”。据说蒙古人在行军中曾抓住一部分汉人作为储备粮,将他们称为“两脚羊”,并且探索出“老人最难吃,其次是成年男子,然后是成年女子,最好吃的是孩子”这一条理论。且他们每攻打下一座城池就会纵兵抢粮,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直到后期,被成吉思汗尊称为“神仙”的丘处机西行止杀,劝阻成吉思汗要仁善,这种现象才慢慢平息。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第四个儿子托雷的孩子,成吉思汗在分封自己的儿子们时,将托雷留在身边。或许是在这种耳濡目染的作用下,忽必烈对于汉人较为宽容,在他登基后,更是推行了很多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政策。


他唯贤必用,只要是有能力的贤臣,不管是不是汉人,或者是不是南宋遗臣,都会受到重用。他继承了南宋的制度,并在这个基础上增添了行省制。他发明了纸钞,使得经济飞速发展。他推行儒家思想,崇尚汉族文化,给汉人相对较高的地位。但是可惜的是,元朝中后期因为统治者思想问题以及政权争夺频繁,这些先进的思想最终化为泡影。

元朝其实不是想象的那么残暴,辉煌的元朝到底是什么样的?

2. 元朝的兴衰与灭亡

元王朝的建立 --- 1260年三月,忽必烈受到东道诸王塔察儿、西道诸王合丹等的拥立,在开平召集忽里台,即大汗位,建元中统。同时任用汉族士人建立了中书省、十路宣抚司等政务行政机构,巩固了在中原地区的统治地位。 

阿里不哥也在漠北召开忽里台,称汗,据有漠北地区。驻军六盘山的蒙古军主帅浑都海、陕西的刘太平,以及四川蒙古军的一些将领,拥护阿里不哥为汗,企图以秦蜀之地响应。 

忽必烈遣廉希宪为京兆等路宣抚使,杀刘太平和四川军中依附阿里不哥的将领。不久,诸王合丹、汪良臣等合军,击败浑都海和逾漠南下应援的阿蓝答儿,完全控制了关陇川蜀地区。 

七月,忽必烈亲率大军去和林征阿里不哥。九月,阿里不哥败逃,追至吉利吉思。忽必烈命宗王移相哥统领一军留驻和林,以待阿里不哥。 

1261年秋,阿里不哥率军袭击移相哥军,乘胜南下。忽必烈急忙率领张柔等七处汉军,并令董文炳率射手千人,塔察儿率军士万人从征。十一月,忽必烈军与阿里不哥战于昔木土脑儿(今蒙古苏赫巴托省南部)。诸王合丹等为右军;诸王塔察儿等将左军;诸王哈必赤将中军,合势进攻。塔察儿与合必赤分兵奋战,大破阿里不哥的斡亦剌军。阿里不哥后军阿速台复至,再战,两军各有伤亡。阿里不哥北撤,忽必烈也还军。 

因忽必烈切断了汉地对漠北的物资供应,阿里不哥陷于窘境,便派阿鲁忽(察合台孙)前往主持察合台汗国政务。但阿鲁忽取得汗位后,拒绝向阿里不哥提供物资,并扣留其使者,于是阿里不哥举兵而击阿鲁忽,进驻阿力麻里,阿鲁忽西走撒马尔罕。 

1264年(至元元年),阿里不哥众叛亲离,走投无路,向忽必烈投降。 

中原汉地成为忽必烈政权的重心,他依靠汉族士大夫,推行"汉法",改革蒙古统治者对汉地的统治方式。1262年,山东行省大都督李檀趁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争战之机,结宋为外援,占据济南,并企图策动华北各地诸侯响应。忽必烈调集重兵围攻济南,七月城破,李檀被杀。忽必烈因势利导,罢世侯,置牧守,分民、兵之治,废州郡官世袭,行迁转法。专制一方的世侯势力受到限制和削弱,加强了中央集权。1271年(至元八年)十一月,忽必烈诏告天下,正式建国号为"大元"。1272年二月,改中都为大都(今北京),宣布大都为元朝的都城

 统一江南 --- 北方政局稳定后,忽必烈决定采用南宋降将刘整建议,集中力量攻取南宋汉水中游南北岸两大军事重镇襄阳(今湖北襄樊市汉水南市区)、樊城(襄樊市汉水北市区)。从1268年(至元五年)起,经过六年的围攻,终于在1273年正月破樊城,二月襄阳守帅吕文焕出降,撤除了南宋长江中游的屏障。 

1274年六月,忽必烈命伯颜为统帅,分两路大军南进。左军由合答统率,以刘整为前锋,由淮西出师。右军由伯颜和阿术统领,九月,自襄阳出发,沿汉水入长江。同时,命董文炳自淮西正阳南逼安庆,以为呼应。十二月,元水师入长江,克宋江防要塞阳罗堡。宋汉鄂舟师统帅夏贵逃走,汉阳、鄂州宋军降。伯颜留阿里海牙经略荆湖,自领水陆大军顺流而东,以吕文焕为前锋。宋沿江诸帅多为吕氏旧部,皆不战而降。1275年二月,贾似道被迫督诸路精兵,抵拒元军。这时,他仍企图奉币称臣议和,被伯颜拒绝,只好在池州下游丁家洲勉强与元军会战。宋军因内部不和,一触即溃。同年秋,伯颜从建康(今江苏南京)分兵三道趋宋都临安(今浙江杭州)。伯颜和阿塔海由中道节制诸军,水陆并进。1276年(至元十三年)正月,元军会集临安城北,二月,宋幼帝赵昆上表降元,宋亡。1279年,元军全部占领四川,又迫灭南宋卫王于崖山(今广东新会县南海岛),完成了全国的统一。元朝的统一,结束了自唐末藩镇割据以来国内南北对峙的分裂和战乱局面,促进了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3. 元朝是怎么盛极而衰的

元朝持续对外扩张,但在出海征伐日本和东南亚诸国时屡遭失利,如元日战争、元越战争、元缅战争、元爪战争等。元中期政变频繁,政治始终未上正轨。后期政治腐败,权臣干政,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日益加剧,导致元末农民起义。  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随后北伐驱逐元廷攻占北京。此后元廷退居漠北,史称北元。1402年,元臣鬼力赤篡夺政权建立鞑靼,北元灭亡。
这是百度百科上的,还有我自己认为元朝盛极而衰可能还有两点:
一、领土。元朝盛世时,其领土扩张得非常非常大,几乎要占领了大半个亚洲。这样子可能会导致邻国的不和。简单地说,就是你元朝也太贪婪了吧!占领大半个亚洲还不罢休!
证据在此,绿色部分便表示元朝,俄罗斯一半都占据了不少:

二、政治。
元朝更换皇帝十分频繁,导致政治从来就没有稳定过。具体什么原因我也不太知道,我不是历史学家。不过有些皇帝只在位了几个月。这也是一个原因。好像我记得元朝有次25年换了36个皇帝。

元朝是怎么盛极而衰的

4. 元元朝朝是怎样灭亡的

朱元璋在击败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等其它南方起义军和南方大元势力后,于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开始北伐,在大将徐达、常遇春等的协助下,于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八月攻克通州,元惠宗于七月二十八日,仓惶北逃,徐达率军攻陷元朝的首都元大都(北京),元作为一个全国性质的统治结束。元惠宗北遁,朱元璋认为他顺天明命,给他上谥号为“顺帝”。
朱元璋为了彻底扫除北元势力,于1388年5月命蓝玉率领明军十五万发动第六次北伐。明军横跨戈壁至捕鱼儿海(蒙古国贝尔湖)击溃元军,俘虏八万余人,元天元帝和他的长子天保奴逃走,但是幼子地保奴被明军擒住,至此北元国势大衰。1388年元天元帝及长子天保奴被阿里不哥后裔也速迭尔杀害,北元不再使用年号。
洪武三十一年(1399年),分布在叶尼塞河上游沿岸的吉尔吉斯部首领鬼力赤,否认脱古思帖木儿之子额勒伯克的宗主权,将其打败并杀死,取得了统治各部的霸权。额勒伯克之子坤帖木儿继位后也于建文四年(1402年)被鬼力赤杀死,改称鞑靼。去国号,元朝正式灭亡。

5. 元朝后期是怎么衰落的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其本土在今天的内蒙古地区。元朝后期的衰落主要是由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

内政腐败:元朝后期,朝廷内部出现了严重的腐败问题,许多官员贪污腐败,为谋取私利而损害国家利益。
外战损失:元朝后期经历了许多战争,尤其是面对汉人的不断反抗和斗争,使得元朝的统治岌岌可危,这些战争使元朝损失惨重,也加剧了国家的衰落。
经济衰退:元朝后期,中国经济也出现了衰退,农业生产能力下降,贸易收入降低,国家财政出现了困难。
社会动荡:元朝后期,社会也出现了动荡,农民起义频发,商人势力强大,导致社会秩序混乱。

元朝后期是怎么衰落的

6. 元朝是怎么盛极而衰的

  的统治者并没有继承祖先那种锐不可挡的霸气。这个不可思议的王朝迅速地没落了,正如它迅速地崛起一样。1206年,铁木真在斡难河源称汗,被尊称 为,蒙古帝国横空出世,在短暂的时间里,如同一股飓风,迅速席卷了整个亚欧大陆,南宋王朝、 *** 帝国等一个个古老的文明轰然倒塌。1241年的 瓦尔斯塔特战役,蒙古西征大军击败了波兰与日尔曼联军,歼敌二万五千人。在匈牙利战役中更是以少胜多,击败了7万人的匈牙利军队,让整个欧洲为之颤抖。但 是强大的蒙古帝国也未能逃过盛极必衰的历史命运,昙花一现,到了蒙哥统治时期(1251—1259),这个强大一时的帝国事实上已经处于分崩离析的状态 了。> > >   虽然在的率领下,元朝于1279年灭南宋,统一了中国,续写着蒙古铁骑不败的神话,但此后蒙古军的颓势逐渐显露出来。 1274年、1281年两次东征日本,皆以失败而告终。1257—1258年、1285—1288年,元朝多次进攻安南(现越南),也未能凯旋而还。 1283年以后在与缅甸的对决中,元朝的军事优势也未见彰显。1293年远征爪哇(现印度尼西亚),再次以损兵折将而宣告结束。这一切都宣告了元朝军事帝 国的终结。此后历经数十载的安逸,曾经饮马多瑙河的蒙古大军,已经失去了往日的风采。> >   随着战斗力的下降,冲锋陷阵已不再是蒙古贵族的 首选。他们更加痴迷于宫廷斗争,从中寻找 *** 。这一时期的诸王贵族们势力强大,派别林立。他们之间的争斗,直接影响到皇帝的废立和导致宫廷政变的发生。从 1295年成宗铁穆耳即位到1333年顺帝妥帖睦尔即位,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内,元朝先后更换了10个皇帝,每次权力的更迭都伴随着一场血腥的杀戮。 妥帖睦尔即位后,宫廷斗争再次达到了一个 *** 。> >   元顺帝妥帖睦尔继位这件事,本身就颇具曲折性。公元1329年,文宗图帖睦尔与权 臣燕铁木儿相勾结,当朝皇帝文宗兄明宗暴卒,文宗复位。至顺三年(1332)九月,文宗在上都突然病死,年仅29岁。据权衡《庚申外史》记载,文宗在临终 前对往事懊悔不已,把皇后及皇子燕帖古思、权臣燕铁木儿叫到身边,留下遗嘱道:“我把皇兄害死了,这是朕平生最大的错误。朕每次想起时,都后悔不已。”于 是决意将皇位传于明宗长子妥帖睦尔,以求心安。但在当时的形势下,这是不可能实现的。当时的权臣燕铁木儿是杀害明宗的主谋,他担心事情败露,便暗自扣压 了文宗的遗诏,将皇位传于明宗次子懿质班,是为宁宗。可惜宁宗短命,仅在位53天就得病暴亡了。燕铁木儿千方百计地阻挠妥帖睦尔继位。直到至顺四年 (1333),燕铁木儿病死,妥帖睦尔才得以继位,是为顺帝。登上皇位的他,面对的是祖辈留下的烂摊子,权臣擅政、吏治腐败、国库亏空、社会矛盾激烈等 一系列积重难返的难题,一股脑地摆在了他的面前。> >   元顺帝在继位之初曾经想要,在短短的“更化”(当时丞相脱脱主持下的一个改 革运动)之后,每天处理堆积如山的公文。但国家局面完全不见任何起色,元顺帝厌倦了这样的生活,于是他开始沉迷于酒色之中,不问国事。国家大权遂先后被佞 臣哈麻等人操纵,整个朝廷上下一片混乱。此时正值黄河严重泛滥,大半个华北平原都被大水淹没了。北京赖以生存的粮食和生活用品,以及元朝 *** 财政运转赖以 维持的盐税,都受到严重影响。元朝的经济面临着空前的危机。元顺帝为此一筹莫展,只好把被他罢职的丞相脱脱又请了回来。但脱脱的措施也没能奏效,反而激起 了更强烈的民怨。为了解决严重的社会危机和经济危机,脱脱决定实行开河与变钞。在他看来,开河是解决流民、饥民问题的唯一途径;而变钞也是最快解决财政危 机的最好办法。结果开河为韩山童、刘福通起义提供了契机;而变更钞法,则是人为地提高了新钞币值,加之新钞发行额过大,导致恶性通货膨胀的出现。在元朝无 力解决社会中存在的问题时,北方韩山童、刘福通在颍州发动了起义;南方在徐寿辉、邹普胜的带领下,在蕲州(今湖北蕲春南)发动起义,他们都以白莲教为联系 纽带,以贫苦农民和手工业者为基本力量,全国迅速陷入红色的海洋之中。> >   全国一片大乱,元顺帝慌忙派人镇压。但却是祸不单行,他的后院 又“着火”了。他的皇后奇氏是一个权欲极强的人,在其做皇后之初就曾参与朝政。眼下见元顺帝整天不务正业,沉迷于房中密法之中,让皇后感到十分不满。这时 顺帝已经33岁了,照前几任皇帝来比算是长寿之人。前几任皇帝在这个年纪时早就驾鹤西去,传位于太子了。太子在奇皇后的 *** 下,很用功,也很上进,于是皇 后早就期盼着她的儿子得继大统的那一天。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奇皇后开始与她的支持者朴不花等人密谋,发动新的宫廷政变,迫使皇帝内禅于皇太子。但由于朴不 花把皇后的密谋告诉了丞相太平,而导致阴谋破产。不过元顺帝还是一个重情意的皇帝,并未处死奇皇后,只是疏远了她。虽然元顺帝用温情解决了这场未遂的宫廷 政变,但却未能弥合派系斗争带来的裂痕。在元朝宫廷,上下分成旗帜鲜明的两派:支持皇后和太子的一派;支持皇帝的一派。双方的权臣也恶言相向,欲置对方于 死地。这场斗争最终演变成武装冲突,支持皇后和太子的扩廓帖木儿和支持皇帝的孛罗帖木儿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太子也因此而流亡朝外。> >   当元朝统治者忙于权力之争时,地方上的红巾军起义已经汇聚成一股洪流,到处冲击着本已岌岌可危的元朝统治。正是元朝统治者的内斗,使得元末农民起义军有可趁之机。也正是蒙古族统治者的短视,最终葬送了元朝的统治。 
   

7. 元朝后期发生了什么?

元朝后期,统治者不断向人民收取各种名目繁杂的赋税,人民被压迫被掠夺更为严重。早在泰定二年(1325年)就发生了河南赵丑厮、郭菩萨领导的起义。元惠宗至正十一年(1351年)发生刘福通红巾军起义,元朝统治阶级内部却在为争权夺利而互相征战,因此加速了元朝灭亡的进程。至正十六年(1356年)到至正十九年(1359年),起义军朱元璋不断扩充自己的势力,占领了江南的半壁江山。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开始北伐,在大将徐达、常遇春等的率领下,于1368年八月攻陷元大都,元惠宗北逃,元朝在全中国的统治结束。1370年,元惠宗在上都病逝。如果元末出现了像忽必烈这样的强有力的统治者,并且能很好的解决民主问题。元朝绝对有可能重新崛起,力挽狂澜,延续元朝的辉煌。那中国的历史就要重新书写了 。

元朝被朱元璋灭了,建的明朝

元朝后期发生了什么?

8. 元朝是如何从所向披靡到内部瓦解,图说元朝发展史(下)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