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江苏省连云港市的历史沿革

2024-05-11 02:42

1. 请教江苏省连云港市的历史沿革

秦汉时期
夏商时代:属徐州人方东夷。
西周时代:属青州(一说兖州)人方国东夷。
春秋战国时期:先属鲁后楚,属郯子国。
秦代属东海郡(郯城),该郡辖朐县、郯城、兰陵、襄贲、缯、下邳、淮阴、盱眙、东阳、堂邑、广陵、凌12个县。
西汉属徐州刺史部东海郡(郯城),该郡辖朐县、郯城、兰陵、襄贲、缯、良城、下邳、平曲、戚、开阳、临沂、利城、海西、兰祺、南城、山乡、即邱、祝祺、费、厚丘、容邱、东安、合乡、丞、建阳、曲阳、司吾、于乡、都阳、阴平、吾乡、武阳、新阳、建凌、昌虑、都平、建乡、平曲38个县。
东汉时期隶属于徐州刺史部东海郡(郯城),该郡辖朐县、郯城、兰陵、襄贲、戚、利城、祝祺、承、厚丘、合乡、昌虑、赣榆、阴平13个县。

连云港三国两晋南北朝
三国魏时属东海国(郯城),该国辖朐县、郯城、兰陵、襄贲、戚、利城、祝祺、承、厚邱、昌虑、合城11个县。
西晋时期隶属于徐州东海郡(郯城),该郡辖朐县、郯城、兰陵、襄贲、戚、利城、祝祺、承、厚邱、昌虑、合乡、赣榆12个县。
东晋时期属东海郡,先后归于后赵、前燕、南燕、东晋。该辖朐县、郯城、利城、襄贲、祝祺、厚邱、赣榆7个县。
南朝前期属东海郡,该郡辖齐郡、东莞、琅玡、西海、东海、北海郡;南朝后期侨置青州、冀州,辖地同上。
南朝齐、梁侨置:
东莞郡、琅玡郡,辖即丘、南东莞、北东莞3个县
北东海郡,辖襄贲、僮、下邳、厚丘、曲城5个县;
北海郡,辖都昌、广饶、赣榆、胶东、剧、下密、平寿7个县;
齐郡。辖临淄、齐安、宿豫、尉氏、平虑、昌国、益都、西安、泰9个县。
北朝东魏侨置琅玡郡(称海州朐县):
东彭城郡,辖龙沮、安东、勃海3个县。
东海郡,辖赣榆、安流、广饶、下密4个县;
海西郡,辖襄贲、海西、临海3个县;
沭阳郡,辖下邳、临渣、怀文、服武4个县;
琅玡郡,辖朐、海安、山宁3个县;
武陵郡,辖上鲜、浴安2个县。
北齐、北周置海州:
东海郡,辖广饶、东海2个县;
朐山郡,辖朐山县;
武陵郡,辖上鲜、洛安2个县;
沭阳郡,辖沭阳县;
海安郡,辖襄贲县。

连云港宋元时期
宋太宗至道三年(998年),分天下为十五路,海州属淮南路。宋神宗熙宁五年(1073年),分淮南路为淮南东、西路,海州属淮南东路。宋高宗建炎年间(1127年—1131年),海州为金侵占。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2年),海州复归南宋。宋孝宗隆兴年间(1163年—1165年),海州再割让金国。宋宁宗嘉定十二年(1220年),海州再归南宋。宋理宗景定二年(1262年),海州改为西海州。宋恭帝德祐元年(1275年),西海州为元所占,复改为海州。
元世祖至元十五年(1279年),升为海州路总管府,领朐山、沭阳、赣榆(怀仁县改)、东海县及录事司。后改为海宁府。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4年),海宁府改为海宁州,录事司与东海县均并入朐山县。海宁州改属淮安府路。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1292年),设立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海宁州属河南江北行中书省淮东道宣慰司江北淮东道肃政廉访司淮安路。元顺帝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海宁州归吴,属江南行中书省。

连云港明清时期
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海宁州复改名海州,属淮安府,废朐山县,沭阳县直属淮安府。海州至此保有州治和赣榆县,从唐贞观元年(627年)以来的局面从此被打破,相当于今天连云港区、赣榆县、东海县、灌云县、灌南县。同年,废江南行中书省,海州属中书省淮安府。明太祖洪武十三年(1381年),废行中书省,淮安府归六部直辖。明思宗崇祯十七年(1644年),海州为满清侵占。
清顺治二年(1645年),设江南省,属江南省淮安府。清康熙六年(1667年),江南省分出江苏省,海州属江苏省淮安府。清雍正二年(1724年),海州升为直隶州,统州治及赣榆、沭阳二县,脱离淮安府管辖,相当于今连云港区、赣榆县、东海县、沭阳县、灌云县、灌南县、响水县。

连云港民国时期
民国元年(1912年),改海州直隶州为东海县。县治设于今海州区。因东濒大海,故称东海。4月,析县境东部11镇设置新县灌云县。东海县初属江苏省徐海道,后属江苏省第十三、第八行政督察区。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陇海铁路终端港建成。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国民政府将东海、灌云各划出一部分成立连云市,区域:临洪口以南,烧香河以北,东至东西连岛,西沿临洪河新浦、板浦以东为范围。为江苏省第三个省辖市和全国较早的省辖市(民国时期市县平级)。
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日军封锁陇海铁路,东海县境域被分割成南北两部分。以陇海铁路为界,中国共产党先后建立了两个抗日民主政府。铁路南于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11月建立的东海县民主政府属华中局淮海区,大部分地域属沭阳县,包括今东海县安峰镇、曲阳乡、房山镇、平明镇和张湾乡南部。铁路北于民国三十年(1941年)8月建立海陵县民主政府,先后属山东省鲁中南行政区、滨海区、临沂专区。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11月,海陵县更名为东海县(1949年5月,路南东海县撤销,其所辖区域并入沭阳县和灌云县,此后,只有一个东海县,属山东临沂专区。陇海铁路北县境西部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后属郯城县,包括今桃林镇、山左口乡和李埝乡西部)。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4月1日,连云市第一任市长张振汉到任。(因爆发抗战,连云市筹备被迫中止,故1946年才出现市长)。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1月20日,中共鲁中南行署转山东省政府命令:东海县境划新浦、海州、连云港、云台山地区设立新海连特区。

连云港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仍属山东鲁中南行政区。先称新海连特区后称新海连市(1949年11月建立),辖新海市、连云市、云台办事处(后又分前云台区、后云台区)两市一区。 [15]  新海连市时,辖新华区、民主区、锦屏区、浦西区、云台区、连云区等7个区。1950年5月,新海连市和东海县合并为新海县,年底恢复新海连市和东海县建制,隶属山东省临沂专区。
1953年1月1日起划入江苏省,属徐州专区管辖,1961年10月1日,新海连市面向连岛、背倚云台山,因港得名改连云港,1962年升为江苏省辖市。1983年国家地市体改时,江苏省将原徐州地区的赣榆、东海两县与原淮阴地区的灌云县划归连云港;1996年江苏省又将淮阴市的灌南县划归连云港,辖四县四区。 [15] 
2001年10月1日国务院批准,撤销云台区,将云台区的朝阳镇、徐圩镇、板桥镇和中云街道划归连云区管辖,南城镇、花果山乡、云台乡和猴嘴街道划归新浦区管辖。 [16] 
2014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赣榆县,设立连云港市赣榆区;撤销新浦区、海州区,设立新的连云港市海州区。






请教江苏省连云港市的历史沿革

2. 连云港市历史名人有哪些?

1、糜竺,(?—223年)字子仲,汉东海朐(今连云港云台区关里村)人。糜竺曾任徐州牧陶谦的别驾从事,陶谦让位给刘备时,他做了许多联络工作。
2、沈云霈,(1854一1919年)字雨辰,江苏海州(今连云港海州区)人,在海州创办海赣垦牧公司、洪门果园、锦屏矿务公司和牲茂商行,被誉为实业界的“江北名流”。
3、周藩西,(1884—1953年),名元屏,赣榆县(今连云港赣榆区)人,博学多才,长于金石、医药,成年后专攻中医。擅长伤寒、妇科、儿科等疾病的治疗。1916年,周藩西参加中医师考核,获得行医执照,在哈尔滨市悬壶开诊。
4、许鼎霖,(1857一1915年),字九香,赣榆县(今连云港赣榆区)人,光绪八年(1882年)中举,光绪十六年(1890年)受命为内阁中书,充本衙门撰文。宣统二年(1911年)初任本溪湖煤铁公司督办、盐政正监督、奉天交涉使。1914、1915年任苏北荡营垦务督办、江北贩务主办。

5、武同举,(1871—1944年),字霞峰,别号两轩、一尘,海州(今连云港海州区)南城人,清光绪年间先后考中秀才、举人、拔贡,清末任海州直隶州通判。民国建立后,武同举曾任《江苏水利协会杂志》主编、国民政府江苏水利署主任,兼河海工科大学水利史教授,江苏建设厅第二科科长、“视察”等职。
参考资料来源:连云港市人民政府-武同举(1871—1944年)
参考资料来源:连云港市人民政府-许鼎霖(1857一1915年)
参考资料来源: 连云港市人民政府-周藩西(1884—1953年)
参考资料来源:连云港市人民政府-沈云霈(1854一1919年)
参考资料来源:连云港市人民政府-糜竺(?—223年)
参考资料来源:连云港市人民政府-名人荟萃

3. 连云港市历史名人有哪些?

徐福 ,即徐市,字君房,齐地琅琊(今江苏赣榆)人,秦著名方士
钟离昧 (?一前200年),汉朐县伊芦乡(今灌云县伊芦乡)人
糜竺 (?—223年),字子仲,汉东海朐(今云台区关里村)人
鲍照 (405—466年),字明远,东晋义熙元年出生于北海郡(今连云港市云台区)
石延年 (994一1041年),字曼卿,其先祖父是幽州人(今北京一带)
胡松年 (1086—1146年),字茂老,海州怀仁(今赣榆县)人
李汝珍 (约1763一约1830年),字松石,号松石道人。直隶大兴人
朱自清 (1898—1948年),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省海州。现代散文家、诗人、教授
谷牧 (1914年一 ),原名刘曼生

连云港市历史名人有哪些?

4. 连云港市欢墩镇历史有多久

欢墩地处苏鲁两省三县交界处,环绕江苏省最大的人工河---石梁河水库;总面积89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耕地2.4万亩,人口4万之多,交通便捷,327国道横穿东西紧邻山东省临沂市商品批发市场,市商贸云集之地。镇区内建有“苏鲁贸易市场”,历史上为鲁南地区规模较大的集市之一;迄今为止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而当时也是由一代历史伟人齐王,鲁王和孔子三位共同命名;因而得来!历朝历代延续至今,成为千年古镇~早在1871年,江苏省的京剧发源地就是我们现在的“欢墩埠”村!这也使我们的欢墩有着浓郁的文化底蕴和声声不息。
1911年,民国时间十三乡政府驻地设在欢墩镇,十三乡乡长为李太昂。而现在的班庄镇,1925年的地图上他们的地名根本就不存在;历史记载这一点毋庸置疑;三年后的1914这一年我们的欢墩小学成立,时至今日已有百年历史之久,而且日益壮大;欢墩小学的教师队伍也在首届班庄举办的2014文化广场美食节中骄傲的取得了第一名的桂冠~从古至今获得的荣誉也数不胜数!1928 年,由陈享州在苏北赣榆欢墩埠小学建立第一个党支部;1915年,少数民族回族来欢墩落户,到现在发展成为全县唯一一个赣榆回民村;1960年,江苏公安厅在全县设立第一个欢墩镇派出所。有当时荣任第一代民警,依然健在的王济胜老人作证~欢墩镇每年农历四月古会的由来是因2500年前齐鲁和好,国泰民安,庆祝和鲁王婚庆,均在欢墩凤凰墩上欢庆三天,因此而来;任古代历史变迁,但这一欢庆方式从未改变,年年如此;1972年,赣榆在欢墩建立了第一个党校,第一任校长为84岁依然健在的退休干部刘立申担任;
历年来,欢墩曾被授予“芦笋之乡,黑莓之乡”的桂冠,产品也曾出口销往东南亚··世界各国;1986年,欢墩镇是省,市,县命名的建筑之乡,受黑龙江。大庆市政府多次嘉奖享有“建筑之乡”的美誉。全镇拥有近万名建筑铁军,分布在全国20多个大中城市,多项工程或“鲁班奖”“扬子奖”“琼花奖”勤劳的欢墩人民用他们的双手努力着为我们的家乡争光添彩;建筑之乡的头衔与他们的付出密不可分;这就是我们的欢墩,本该实至名归!

5. 请问一下连云港的由来和历史背景

  夏商时代:属徐州,称“人方东夷”“人方国”“隅夷”。

  西周时代:属青州(一说兖州),称“人方国东夷”。

  春秋战国时期:先属鲁后楚,叫“郯子国”。

  秦代称东海郡,辖朐县、郯城、兰陵、襄贲、缯、下邳、淮阴、盱眙、东阳、 堂邑、广陵、凌12个县。

  西汉时称东海郡,属徐州刺史部。辖朐县、郯城、兰陵、襄贲、缯、良城、下邳、平曲、戚、开阳、临沂、利城、海西、兰祺、南城、山乡、即邱、祝祺、费、厚丘、容邱、东安、合乡、丞、建阳、曲阳、司吾、于乡、都阳、阴平、?吾乡、武阳、新阳、建凌、昌虑、都平、建乡、平曲38个县。

  东汉时期称东海郡,隶属于徐州刺史部。辖朐县、郯城、兰陵、襄贲、戚、利城、祝祺、承、厚丘、合乡、昌虑、赣榆、阴平13个县。

  三国时期称东海国,属魏。辖朐县、郯城、兰陵、襄贲、戚、利城、祝祺、承、厚邱、昌虑、合城11个县。

  西晋时期称东海郡,隶属于徐州。辖朐县、郯城、兰陵、襄贲、戚、利城、祝祺、承、厚邱、昌虑、合乡、赣榆12个县。

  东晋时期称东海郡,隶属于后赵、前燕、南燕、东晋。辖朐县、郯城、利城、襄贲、祝祺、厚邱、赣榆7个县。

  南朝前期称东海郡,辖齐郡、东莞、琅玡、西海、东海、北海郡;南朝后期辖青州、冀州(侨置)辖地同上。

  南朝齐、梁称:(一)东莞郡、琅玡郡,辖即丘、南东莞、北东莞3个县;(二)北东海郡,辖襄贲、僮、下邳、厚丘、曲城5个县;(三)北海郡,辖都昌、广饶、赣榆、胶东、剧、下密、平寿7个县;(四)齐郡。辖临淄、齐安、宿豫、尉氏、平虑、昌国、益都、西安、泰9个县。

  北朝东魏称琅玡郡(又称海州朐县)。(一)东彭城郡,辖龙沮、安东、勃海3个县。(二)东海郡,辖赣榆、安流、广饶、下密4个县;(三)海西郡,辖襄贲、海西、临海3个县;(四)沭阳郡,辖下邳、临渣、怀文、服武4个县;(五)琅玡郡,辖朐、海安、山宁3个县;(六)武陵郡,辖上鲜、浴安2个县。

  北齐北周称海州。(一)东海郡,辖广饶、东海2个县。(二)朐山郡,辖朐山县;(三)武陵郡,辖上鲜、洛安2个县;(四)沭阳郡,辖沭阳县;(五)海安郡,辖襄贲县。

  隋朝称海州,后称东海郡。辖朐山、东海、涟水、沭阳、怀仁5个县。

  唐朝隶属于河南道。先称海州总管府,后称海州,又称东海郡。辖朐山、东海、沭阳、怀仁4个县。

  五代时属吴、南唐、后周,称海州,辖朐山、东海、沭阳、怀仁4个县。

  宋明帝泰豫元年(西元472)于郁洲岛(连云港东部)立青州、冀州,是为连云港独立设州郡之始。青州领齐、北海、西海三郡,其中齐郡辖临淄、华城、齐安、西安、宿豫、尉氏、平虏、昌国、泰、益都十县,北海领郁、广饶、赣榆、胶东、剧、下密、平寿七县,西海辖县不详,冀州无实领土,共计十七县,相当于今连云港市连云区和新浦区东部。同年,徐州移治朐县(今连云港市海州区),领东海郡,辖襄贲、僮、下邳、厚丘、曲城五县,相当于今新浦区西部、海州区、赣榆县南部、沭阳县、新沂县、涟水县、灌云县、灌南县、淮安市淮阴区。

  宋后废帝元徽元年(西元473),徐州移治新昌(今安徽省滁州市),而所辖淮北领土不改。

  齐高帝建元元年(西元479),东海郡转属冀州,改名北东海郡,领土不变,同时,青州无西海郡,改辖东莞琅邪二郡,领即丘、北东莞二县,此时连云港东西两部分才合一,作为一个完整的行政区,辖现连云区、新浦区、海州区、赣榆县南部、东海县、灌云县、灌南县、沭阳县、新沂市、涟水县、淮安市淮阴区。同年,北海郡郁县易名都昌县。

  齐武帝永明元年(西元483),废齐郡齐安县。

  齐武帝永明二年(西元484),青州齐郡移治瓜步(今南京市六合县),同时废华城县入临淄县,青州因此增领今南京市六合地区。

  梁武帝天监十年(西元512)之后,多析置州县,青冀二州分为东彭城、北海、东海、僮阳、琅邪、北谯、齐、武陵八郡,其中东彭城郡辖龙沮(梁武帝置)、彭城(梁武帝置)、清河(梁武帝置)三县,北海郡辖赣榆、都昌(梁武帝置)、广饶(齐武帝置)、下密(梁武帝置)四县,东海郡辖襄贲、临海(梁武帝置)二县,僮阳郡辖县不详,琅邪郡辖海安(梁武帝置)、招远(原朐县,梁武帝改名)二县,北谯郡辖县不详,齐郡辖县不详,武陵郡辖高密县,共计十二县。

  东魏孝静帝武定七年(西元549),趁侯景之乱、梁朝无暇顾及江北地区的机会,东魏占领青、冀二州,并改名海州,辖东彭城、东海、海西、沭阳、琅邪、武陵六郡,其中东彭城郡辖龙沮、安乐(彭城县改)、渤海(清河县改)三县,东海郡辖赣榆、安流(都昌县改)、广饶、下密四县,海西郡辖襄贲、海西(分襄贲县置)、临海三县,沭阳郡辖下城(新置)、临渣(新置)、怀文(新置)、服武(新置)四县,琅邪郡辖海安、朐(招远县改),山宁(北谯郡改)三县,武陵郡辖上鲜(齐郡改)、洛要(高密县改)二县,共计十九县,相当于今连云区、新浦区、海州区、赣榆县南部、东海县、灌云县、灌南县、沭阳县、涟水县。

  北齐(550-574)分东海郡广饶县置东海县。

  陈宣帝太建五年(西元574),陈收复海州。

  陈宣帝太建十一年(西元580),海州为北周所占,改琅邪郡为朐山郡,朐县为朐山县。

  隋文帝开皇三年(西元583)废郡,同时废原南青州义塘郡为怀仁县,并入海州,至此,赣榆县北部始归入连云港地区。此时,海州辖朐山、广饶、涟水、沭阳、怀仁五县,相当于今连云区、新浦区、海州区、赣榆县、东海县、灌云县、灌南县、沭阳县、涟水县。

  隋文帝仁寿元年(西元601),改广饶为东海县。

  隋炀帝大业三年(西元607),改州为郡,海州改为东海郡。

  唐高祖武德四年(西元622),海州置总管府,领海、涟、环、东楚四州,海州领朐山、龙沮(新置)、新乐(新置)、曲阳(新置)、沭阳、厚丘(新置)、怀仁、利城(新置)八县,涟州辖涟水、金城(分涟水县置)二县,环州辖东海、青山、石城、赣榆四县,东楚州辖山阳、安宜、盐城三县,共计十七县,相当于今连云港市区、赣榆县、东海县、灌云县、灌南县、沭阳县、涟水县、阜宁县西部、盐城市区、建湖县、盐都县、淮安市区、淮安市淮阴区、楚州区、洪泽县、金湖县、宝应县。是为连云港领域较大时期。

  唐高祖武德六年(西元624),改海州新乐县为祝其县。

  唐高祖武德七年(西元625),改总管府为都督府,海州总管府改为海州都督府,同时东楚州改属扬州都督,而以沂州来属,沂州辖费、临沂、颛臾三县,此时海州总管仍辖四州十七县,相当于今、涟水县、山东省临沂市区、费县、平邑县、临沭县、莒南县。这也是连云港领域较大时期。

  唐高祖武德八年(西元626),废龙沮、曲阳县入朐山县,利城、祝其县入怀仁县,厚丘县入沭阳县,又废环州为东海县,此时海州都督府辖海、涟、沂三州九县。

  唐高祖武德九年(西元627),废涟州为涟水县,改属泗州。

  唐太宗贞观元年(西元627),罢都督府,分天下为十道,海州属河南道。此时,海州辖朐山、沭阳、怀仁、东海四县,相当于今连云港市区、赣榆县、东海县、灌云县、灌南县、沭阳县。

  唐高宗总章元年(西元668),沭阳县改属泗州。 唐高宗咸亨五年(西元674),沭阳县复属海州。

  唐玄宗天宝元年(西元742),改州为郡,海州改为东海郡。

  唐肃宗乾元元年(西元758),改郡为州,东海郡复改为海州。

  唐昭宗光化二年(西元899年),海州入吴国。

  南唐元宗保大十三年(西元959),为后周所占。

  宋太宗至道三年(西元998),分天下为十五路,海州属淮南路。

  宋神宗熙宁五年(西元1073),分淮南路为淮南东、西路,海州属淮南东路。

  宋高宗建炎年间(1127-1131),海州为金侵占。

  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西元1162),海州复归南宋。

  宋孝宗隆兴年间(1163-1165),海州再割让金国。

  宋宁宗嘉定十二年(西元1220),海州再归南宋。

  宋理宗端平二年(西元1235),海州徙治东海县。

  宋理宗淳祐十二年(西元1253),海州复治朐山县。

  宋理宗景定二年(西元1262),海州改为西海州。

  宋恭帝德祐元年(西元1275),西海州为元所占,复改为海州。

  元世祖至元十五年(西元1279),升为海州路总管府,领朐山、沭阳、赣榆(怀仁县改)、东海县及录事司。后改为海宁府。

  元世祖至元二十年(西元1284),海宁府改为海宁州,录事司与东海县均并入朐山县。海宁州改属淮安府路。

  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西元1292),设立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海宁州属河南江北行中书省淮东道宣慰司江北淮东道肃政廉访司淮安路。

  元顺帝至正二十七年(西元1367),海宁州归吴,属江南行中书省。

  明太祖洪武元年(西元1368),海宁州复改名海州,属淮安府,废朐山县,沭阳县直属淮安府。海州至此保有州治和赣榆县,从唐贞观元年(西元627)以来的局面从此被打破,相当于今天连云港市区、赣榆县、东海县、灌云县、灌南县,是连云港局域最小时期。同年,废江南行中书省,海州属中书省淮安府。

  明太祖洪武十三年(西元1381),废行中书省,淮安府归六部直辖。

  明成祖永乐元年(西元1403),海州仍属南京淮安府。

  明思宗崇祯十七年(西元1644),海州为满清侵占。

  清顺治二年(西元1645),设江南省,属江南省淮安府。

  清康熙元年(西元1662),从江南省分出安徽省,海州属安徽省淮安府。

  清康熙五年(西元1662),淮安府复归江南省。

  清康熙六年(西元1662),江南省改名江苏省,海州属江苏省淮安府。

  清雍正二年(西元1724),海州升为直隶州,统州治和赣榆、沭阳二县,脱离淮安府管辖,恢复唐初以来的局面。相当于今连云港市区、赣榆县、东海县、沭阳县、灌云县、灌南县、响水县。

  民国元年(西元1912)海州直隶州被废,东海县分成东海和灌云两县;

  1935年由东海、灌云各划出一部分成立连云市,区域:临洪口以南,烧香河以北,东至东西连岛,西沿临洪河新浦、板浦以东为范围。为江苏省第三个省辖市和全国较早的省辖市。民国时期实行市县平级政策。

  1946年4月1日,连云市第一任市长张振汉到任。(因爆发抗战,连云市筹备被迫中止,故1946年才出现市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山东鲁中南行署。先称新海连特区后称新海连市,辖新海市、连云市、云台办事处(后又分前云台区、后云台区)两市一区。新海连市时,辖新华区、民主区、锦屏区、浦西区、云台区、连云区等7个区。1953年1月1日起划入江苏省,归徐州专署管辖,1961年新海连市更名为连云港市,1962年为江苏省直辖市。1983年国家地市体改时,江苏省将原徐州地区的赣榆、东海、灌云3县划归连云港市;1996年江苏省又将灌南县划归连云港市,辖四县四区。2001年行政区划调整撤销云台区,现辖东海县、赣榆县、灌云县、灌南县、新浦区、海州区、连云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请问一下连云港的由来和历史背景

6. 请教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的历史沿革

县情概况 灌云县 【拼音】 Guanyun Xian  【位置】 华东江苏连云港下辖县 【面积】 1775.25平方公里 【人口】 102.53万人(2008)  【代码】 320723  【区号】 0518  【邮编】 222200  【驻地】 伊山镇  【沿革】 ?年辖6个镇、19个乡:伊山镇 杨集镇 同兴镇 四队镇 龙苴镇 燕尾镇宁海乡 鲁河乡 穆圩乡 东王集乡 白蚬乡 东辛乡 陡沟乡 伊芦乡 小伊乡 图河乡 下车乡 向阳乡 侍庄乡 界圩乡 南岗乡 伊山乡 沂北乡 圩丰乡 2009年辖6个镇、11个乡。 根据江苏省政府《关于同意调整连云港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苏政复[2005]37号)和连云港市政府《关于将灌云县宁海乡划归新浦区管辖的通知》(连政发[2005]111号),将灌云县宁海乡整建制划归新浦区管辖。行政区划调整后,灌云县行政区域面积1834.56平方千米。根据2009年省政府下发了《关于调整连云港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调整后的板浦镇划归海州区管辖。人口102.53万人,辖7个镇。 【地图】 [编辑本段]行政区划 灌云县辖7个镇、11个乡:伊山镇、杨集镇、燕尾港镇、同兴镇、四队镇、圩丰镇、龙苴镇、伊芦乡、鲁河乡、图河乡、沂北乡、下车乡、白蚬乡、东王集乡、侍庄乡、小伊乡、穆圩乡、陡沟乡、南岗乡;五图河农场、灌西盐场。 区划沿革2003年行政区划一览 伊山镇 辖:12个居委会(新村、镇西、西门、建设、曙光、繁荣、朝阳、青龙、城南、胜利、东门、城北);20个村委会(河东、小园、方徐、郑庄、王圩、山西、山前、任庄、披墩、刘庄、张湾、官路、三庄、新华、桃垛、向阳、彭洼、朱韩、港西、七里松、川星);县农场虚拟村委会。 杨集镇 辖:1个社区居委会(三星);24个村委会(城西、城东、利华、镇东、镇北、五福庄、邵庄、封圩、连成、学田、界南、蒋庄、孙跳、农旭、广丰、孙小港、庄场、方庄、顺兴、新安、长流、曙光、同杨、萌旭)。 燕尾港镇 辖:3个居委会(燕尾、新建、团港);2个村委会(三百弓、开山岛)。 同兴镇 辖:2个社区居委会(同兴、新兴);14个村委会(闸南、永进、徐庄、金跳、小圩、龙王口、头队、先进、团荡、马沟、张宝山、山北、鲁南、亚芦)。 四队镇 辖:2个社区居委会(街东、街西);12个村委会(二队、老西、大东、隆兴、三队、中心、二段、界北、三沟、腰南、付岔、中南)。 圩丰镇 辖:1个居委会(支中);18个村委会(圩丰、大兴、小兴、太丰、洋桥、尹场、永兴、周庄、支沟、东圩、海堤、界圩、三张犁、圩南、直亭、芦场、许庄、南华);洋桥农场虚拟村委会。 龙苴镇 辖:1个社区居委会(龙苴);15个村委会(龙东、古城、唐桥、王荡、祝墩、大贺、胡河、青墩、石门、杨范、嵇岭、范庄、前埠、后埠、南李)。 伊芦乡 辖:14个村委会(伊芦、轴北、罘山、李庄、济永、和圩、膘头、毛场、五里、玉兴、玉山、三川、兴高、塘圩)。 鲁河乡 辖:14个村委会(后腰庄、北六队、正兴、民治、南兴、鲁河、沈场、沈杨庄、兴二、吴赵庄、兴三、双闸、兴五、兴四)。 图河乡 辖:19个村委会(三舍、九段、七道沟、义民、官场、李庄、和平、杜圩、马屯、南港、八道沟、腰庄、图河、大兴沟、许大沟、安福、朱庄、兴隆、董庄)。 沂北乡 辖:15个村委会(原兴、小乔圩、通榆、新庄、三图、潮河、镇南、南湾、双湾、兴联、何庄、后三、老庄、春旭、沂河)。 下车乡 辖:17个村委会(下车、岳河、刘圩、长春、席圩、沙行、前门、上车、董跳、柴市、仲集、顾圩、林庄、印庄、青山、彭渡、胡圩);仲集苗圃虚拟村委会。 白蚬乡 辖:15个村委会(陈庄、德兴、大兴、费庄、恒春、高河、张庄、长兴、赵跳、青龙、楼庄、黄荡、茆庄、唐跳、徐圩)。 东王集乡 辖:21个村委会(直属、东湾、兴春、韩圩、杨圩、合兴、法科、任圩、焦荡、黄杨、六里、小垛、后河、伊东、元邦、条河、大南、盐东、封庄、蒋圩、盐河)。 侍庄乡 辖:16个村委会(树云、朱胥、于庄、陆庄、三合、季窑、裕峰、瓦房、厉荡、常荡、朱埝、沈庄、乔圩、吴王、孙荡、侍圩)。 小伊乡 辖:19个村委会(董集、张葛、河西、唐庄、花厅、祝荡、吴郑、小茆、洪河、千斤、伊北、大孙、小伊、伊南、杨树圩、张徐、盐西、后场、祝庄);果林场虚拟村委会。 穆圩乡 辖:13个村委会(下坊、王堆、大洼、吴南、邹庄、乔荡、朱桥、老霍、张桥、黄荡、葛庄、孙港、穆圩)。 陡沟乡 辖:18个村委会(陡沟、东元、曹赵、张薛、高李庄、东徐、崔许、吴圩、贺庄、孙庄、张兴、马蹄、许相、王范、陈楼、石涧、深沟、五户)。 南岗乡 辖:15个村委会(南岗、岗北、大新、小陶、大杨、梁荡、岗南、南于、赵庄、袁姚、潘洼、岗东、龙昌、东于、岗西)。 五图河农场 辖:(场部虚拟居委会;二道沟、小南沟、沂河、盐场4个分场虚拟村委会)。 灌西盐场 辖:(场部虚拟居委会;沂河、黄海、柴门、埒南、新滩、路北、二湾7个工区虚拟居委会)。 * 以上区划名录根据江苏省村及村以上行政区划代码(2003年底)整理。未校对,如有错误请参阅原出处。 区域位置 灌云县地处东经119°2′50″—119°52′9″,北纬34°11′45″—34°38′50″,位于江苏省东北部。东部濒临黄海;西部与宿迁市沭阳县及连云港市东海县为邻;南部隔新沂河与连云港市灌南县相邻;北部与连云港市海州、新浦两区接壤,隶属于连云港市,是国务院首批批准的对外开放县之一。灌云县1912年建县,得名于南有大川灌河,北有名山云台。 总面积184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54万亩。下辖8个镇、12个乡,省属3个农盐场、县属6个农林场圃。全县共有318个行政村,总人口105万。灌云属暖温带季风性气候,年均气温15℃,年均降水量959.4毫米,年均日照总时数2456.2小时。  建制沿革 置县时以境内南有灌河,北有云台山而命名为“灌云”。灌云县旧地为海州辖地,1912年废州立东海县。随即划东海县为东海、灌云两县,隶属于徐海道。1934年以后,隶属于国民党江苏省政府东海区专员公署。1939年日本侵略军占领灌云县境,成立日伪县政权。1940年8月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政权灌云县政府成立,隶属于苏皖区党委第二地委。1941年曾一度改为东灌沭办事处,隶属于淮海专员公署。1942年6月,恢复灌云县政府。根据当时斗争需要,成立灌东办事处。1945年,裁撤灌东办事处。1948年11月7日,全县解放。1949年10月,隶属于淮阴地区专员公署。1983年3月,划归连云港市管辖。 基础设施 灌云县境内拥有宁连、汾灌、连徐、连盐等四条高速公路,204国道、236、324、242(在建)省道穿境而过,交通便捷,城畅乡通,集高速、国省干道、县、乡村道路与水上交通为一体的现代化交通网已初具规模。县城规划区面积51.89平方公里,已建成面积20平方公里,全县城镇化率28.3%,城市基础设施功能日趋完善,环境优美宜人。灌云县自动电话网全部实现了交换自动化,传输光缆化,并建成了无线市话网,装机容量21.6万门,现有用户18万户,每百人拥有电话17部。移动通讯实现无缝隙覆盖。 [编辑本段]生态环境 灌云生态环境优越,生态城市特色日益显现。地貌以平原为主,地势由西向东倾斜,是苏北地区唯一的有山有水的县城。县内有七座低矮孤山,总面积6.45平方公里。全县耕地面积154万亩,人均耕地1.5亩,土壤总体特点是:粘、盐、板、瘦,95%的耕地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标准,粮食、蔬菜等农副产品的品质都基本达到了无公害产品标准。灌云县属暖温带湿润性季风型气候,四季分明,大气环境质量良好;境内水资源比较丰富,饮用水源水质较好;全县森林覆盖率达16.5%;交通噪声、区域环境噪声均达国家规定标准;灌云县为古海州属地,人文荟萃,古迹名胜较多,文化底蕴深厚。  http://www.lygsjq.com [编辑本段]明珠燕尾港 燕尾港是连云港的附属港,位于被誉为“苏北黄浦江”的灌河入海口凹岸深水段,是系在黄海岸边的一粒明珠,开山岛旅游风景区已初具规模,是风光绮丽的旅游胜地。燕尾港是极具开发潜力的天然良港,现有3000吨级、5000吨级泊位各一座,离连云港港口很近,向西通过灌河与大运河连接。 燕尾港自然资源丰富。海水浓度高达2.6-3.2度,一直是传统的淮盐生产基地。开山岛周围是著名的开山渔场,盛产鲈、鲳、墨、梭鱼、鲻鱼、马鲛、鳓鱼、带鱼等60多种海产品,近海生物资源有兰哈、牡蛎、蛏、沙蚕、蛳螺、贻贝、彤蟹、黄英蟹、石尾虫、鳗鱼苗、蚂蚁虾等。人工养殖对虾年产100多万公斤。燕尾港彤蟹味道特别鲜美,“螫似嫩玉双双满,壳近红脂块块香”,到燕尾港而不品尝彤蟹则被认为是一大憾事。盐区海水滩还盛产沙光鱼,色细肉嫩,汤汁鲜美,素有“十月沙光赛羊汤”之美称,有贝壳沙滩3500亩,贝壳藏量极其丰富,是淡水养殖及畜牧生产的饲料资源。全镇有滩涂面积8900亩,海涂面积12000多亩, 都是发展海水养殖和盐业生产的好资源。  黄金海岸线  这里有美丽富庶的黄金海岸,灌云县沿海滩涂,南起灌河口以南的团港,北至东陬山南侧的善后河闸,形成弧形。海岸线长32公里,沿海滩涂30多万亩,是淮盐的主要产区之一。灌西盐场盐业生产面积85.43平方公里,原盐塑苫结晶池面积190万平方米,他的前身是济南盐场,始建于清朝光绪末年。公元1902年,当时的两江总督兼盐政大臣端方,因接济南方缺盐,奏请皇上御批,集资在海州丰乐镇(现灌云县洋桥旧址)以西筑堆铺滩四十份,命名济南盐场。济南盐场解放前共有四大公司,64条圩子,470份滩,因位于灌河西,故解放后命名为“灌西盐场” 。  灌西盐场地势平坦,平均海拔2.6米。解放后,新筑了长达21公里的挡潮大堤,大堤上有洋桥港、二湾港、东龙港、六圩港、新滩港、七圩港、天生港共七条港汊。每条港汊都建有小型纳潮淡双用闸,为盐业生产的纳潮、排淡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场内运盐河纵横交错,分布合理,使得每年产出的原盐能及时地通过这些运盐河运入燕尾港。灌西盐场自然资源丰富,取之不竭的海水是海盐生产和盐化工生产的原料。挡潮堤外大片浅海滩涂生育的沙蚕畅销国际市场,还盛产鱼、蟹、虾、贝类等多种珍品。场内广阔的水面,是人工养殖对虾、鱼类的理想场所。  〖灌云招商引资重点领域〗 劳动密集型项目。灌云拥有劳动力37.6万人,普通劳动力月均工资1000-1800元,劳动力价格是珠三角地区的1/3,长三角地区的1/2,苏中地区的2/3。劳动力资源丰富,价格低廉,具有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优势。 资源加工型项目。灌云是全国著名的粮棉基地,矿产资源丰富,建筑石料、陶瓷土储量在2亿吨以上,木材蓄积量达1.6万立方米,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发展资源加工型项目的优势。 轻度污染型项目。灌云县新沂河是苏北地区唯一的省有排污通道,沿沂河一线主要吸纳非国家明令禁止的,对环境有一定影响且有可靠污染治理技术和条件的纺织、印染、化工、酿造和医药等行业的工业项目。 高耗能型项目。灌云县燕尾港沿海滩涂非农业用地性质、海淡水充足、环保容量大、电力充沛等有利条件,可布局大进大出、高耗能型项目,如火力发电、石油化工、纺织印染、冶金制造等产业。

求采纳

7. 连云区的历史沿革

秦时属薛郡,后属郯郡朐县。汉属东海郡朐县。魏属东海国朐县。晋属东海郡朐县。南北朝时属东海郡东海县及灌云县。隋、唐、宋属东海县。元时属朐山县。明清时属海州。民国元年(1912)属灌云县,民国三十四年(1945)成立连云市。解放初属新海连特区。1952年改为连云区,辖1镇1乡、4个街道办事处。1958年改为连云港办事处。1969年10月改为连云区。1985年12月区驻地从连云港镇迁到墟沟镇。赣榆县管辖的青口盐场、灌云县管辖的江苏省东辛农场和海军92323部队农副业基地划归连云港市连云区管辖。1996年,连云区面积94平方千米,辖1个街道、3个镇、4个乡:陶庵街道、墟沟镇、连云港镇、连岛镇、前三岛乡、高公岛乡、宿城乡、云山乡。区政府驻墟沟镇。2001年10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云台区,将云台区的朝阳镇、徐圩镇、板桥镇和中云街道划归连云区管辖。2004年,连云区辖4个街道、4个镇、4个乡。连岛镇面积7.67平方千米。板桥镇面积6.12平方千米。徐圩镇面积131.09平方千米。朝阳镇面积24.46平方千米。云山乡面积16.47平方千米。宿城乡面积18.00平方千米。高公岛乡面积8.07平方千米。2005年,将新浦区猴嘴街道及其辖区范围内的海域和滩涂划归连云区管辖。2006年,撤销云山乡,设立云山街道;撤销连岛镇,设立连岛街道。将连云区板桥镇与徐圩镇合并设立板桥街道办事处。2009年末,连云区总面积535平方千米。辖7个街道、1个镇、3个乡:墟沟街道、连云街道、云山街道、板桥街道、连岛街道、中云街道、猴嘴街道、朝阳镇、宿城乡、高公岛乡、前三岛乡。2010年,将赣榆县管辖的青口盐场、灌云县管辖的江苏省东辛农场和海军92323部队农副业基地划归连云港市连云区管辖。行政区划调整后,连云区行政区域面积766.44平方千米。

连云区的历史沿革

8. 连云港的历史沿革

夏商时代:属徐州人方东夷。西周时代:属青州(一说兖州)人方国东夷。春秋战国时期:先属鲁后楚,属郯子国。秦代属东海郡,该郡辖朐县、郯城、兰陵、襄贲、缯、下邳、淮阴、盱眙、东阳、堂邑、广陵、凌12个县。西汉属徐州刺史部东海郡,该郡辖朐县、郯城、兰陵、襄贲、缯、良城、下邳、平曲、戚、开阳、临沂、利城、海西、兰祺、南城、山乡、即邱、祝祺、费、厚丘、容邱、东安、合乡、丞、建阳、曲阳、司吾、于乡、都阳、阴平、吾乡、武阳、新阳、建凌、昌虑、都平、建乡、平曲38个县。东汉时期隶属于徐州刺史部东海郡,该郡辖朐县、郯城、兰陵、襄贲、戚、利城、祝祺、承、厚丘、合乡、昌虑、赣榆、阴平13个县。三国魏时属东海国,该国辖朐县、郯城、兰陵、襄贲、戚、利城、祝祺、承、厚邱、昌虑、合城11个县。西晋时期隶属于徐州东海郡,该郡辖朐县、郯城、兰陵、襄贲、戚、利城、祝祺、承、厚邱、昌虑、合乡、赣榆12个县。东晋时期属东海郡,先后归于后赵、前燕、南燕、东晋。该辖朐县、郯城、利城、襄贲、祝祺、厚邱、赣榆7个县。南朝前期属东海郡,该郡辖齐郡、东莞、琅玡、西海、东海、北海郡;南朝后期侨置青州、冀州,辖地同上。 南朝齐、梁侨置:  东莞郡、琅玡郡,辖即丘、南东莞、北东莞3个县  北东海郡,辖襄贲、僮、下邳、厚丘、曲城5个县;  北海郡,辖都昌、广饶、赣榆、胶东、剧、下密、平寿7个县;  齐郡。辖临淄、齐安、宿豫、尉氏、平虑、昌国、益都、西安、泰9个县。   北朝东魏侨置琅玡郡(称海州朐县):  东彭城郡,辖龙沮、安东、勃海3个县。  东海郡,辖赣榆、安流、广饶、下密4个县;  海西郡,辖襄贲、海西、临海3个县;  沭阳郡,辖下邳、临渣、怀文、服武4个县;  琅玡郡,辖朐、海安、山宁3个县;  武陵郡,辖上鲜、浴安2个县。   北齐、北周置海州:  东海郡,辖广饶、东海2个县;  朐山郡,辖朐山县;  武陵郡,辖上鲜、洛安2个县;  沭阳郡,辖沭阳县;  海安郡,辖襄贲县。   宋太宗至道三年(西元998),分天下为十五路,海州属淮南路。宋神宗熙宁五年(西元1073),分淮南路为淮南东、西路,海州属淮南东路。宋高宗建炎年间(1127-1131),海州为金侵占。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西元1162),海州复归南宋。宋孝宗隆兴年间(1163-1165),海州再割让金国。宋宁宗嘉定十二年(西元1220),海州再归南宋。宋理宗景定二年(西元1262),海州改为西海州。宋恭帝德祐元年(西元1275),西海州为元所占,复改为海州。 元世祖至元十五年(西元1279),升为海州路总管府,领朐山、沭阳、赣榆(怀仁县改)、东海县及录事司。后改为海宁府。元世祖至元二十年(西元1284),海宁府改为海宁州,录事司与东海县均并入朐山县。海宁州改属淮安府路。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1292),设立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海宁州属河南江北行中书省淮东道宣慰司江北淮东道肃政廉访司淮安路。元顺帝至正二十七年(1367),海宁州归吴,属江南行中书省。 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海宁州复改名海州,属淮安府,废朐山县,沭阳县直属淮安府。海州至此保有州治和赣榆县,从唐贞观元年(西元627)以来的局面从此被打破,相当于今天连云港区、赣榆县、东海县、灌云县、灌南县。同年,废江南行中书省,海州属中书省淮安府。明太祖洪武十三年(1381),废行中书省,淮安府归六部直辖。明思宗崇祯十七年(1644),海州为满清侵占。 清顺治二年(1645),设江南省,属江南省淮安府。清康熙六年(1667),江南省分出江苏省,海州属江苏省淮安府。清雍正二年(1724),海州升为直隶州,统州治及赣榆、沭阳二县,脱离淮安府管辖,相当于今连云港区、赣榆县、东海县、沭阳县、灌云县、灌南县、响水县。 民国元年(1912年),改海州直隶州为东海县。县治设于今海州区。因东濒大海,故称东海。1912年4月,析县境东部11镇设置新县灌云县。东海县初属江苏省徐海道,后属江苏省第十三、第八行政督察区。 1933年,陇海铁路终端港建成。1935年国民政府将东海、灌云各划出一部分成立连云市,区域:临洪口以南,烧香河以北,东至东西连岛,西沿临洪河新浦、板浦以东为范围。为江苏省第三个省辖市和全国较早的省辖市(民国时期市县平级)。 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日军封锁陇海铁路,东海县境域被分割成南北两部分。以陇海铁路为界,中国共产党先后建立了两个抗日民主政府。铁路南于1940年11月建立的东海县民主政府属华中局淮海区,大部分地域属沭阳县,包括今东海县安峰镇、曲阳乡、房山镇、平明镇和张湾乡南部。铁路北于1941年8月建立海陵县民主政府,先后属山东省鲁中南行政区、滨海区、临沂专区。 1945年11月,海陵县更名为东海县(1949年5月,路南东海县撤销,其所辖区域并入沭阳县和灌云县,此后,只有一个东海县,属山东临沂专区。陇海铁路北县境西部1933年后属郯城县,包括今桃林镇、山左口乡和李埝乡西部)。 1946年4月1日,连云市第一任市长张振汉到任。(因爆发抗战,连云市筹备被迫中止,故1946年才出现市长) 1948年11月20日,中共鲁中南行署转山东省政府命令:东海县境划新浦、海州、连云港、云台山地区设立新海连特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仍属山东鲁中南行政区。先称新海连特区后称新海连市(1949年11月建立),辖新海市、连云市、云台办事处(后又分前云台区、后云台区)两市一区。 新海连市时,辖新华区、民主区、锦屏区、浦西区、云台区、连云区等7个区。1950年5月,新海连市和东海县合并为新海县,年底恢复新海连市和东海县建制,隶属山东省临沂专区。 1953年1月1日起划入江苏省,属徐州专区管辖,1961年10月1日,新海连市面向连岛、背倚云台山,因港得名改连云港,1962年升为江苏省辖市。1983年国家地市体改时,江苏省将原徐州地区的赣榆、东海两县与原淮阴地区的灌云县划归连云港;1996年江苏省又将淮阴市的灌南县划归连云港,辖四县四区。 2001年10月1日国务院批准,撤销云台区,将云台区的朝阳镇、徐圩镇、板桥镇和中云街道划归连云区管辖,南城镇、花果山乡、云台乡和猴嘴街道划归新浦区管辖。 2014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赣榆县,设立连云港市赣榆区;撤销新浦区、海州区,设立新的连云港市海州区。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