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乡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现状

2024-04-30 14:50

1. 宁乡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现状

宁乡经济技术开发区以高标准规划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并高标准要求土地的集约利用。在产业发展上,宁乡经开区紧紧围绕基础资源和产业招商,大力引进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大、能耗低、污染小的项目,不断延伸产业链,并根据产业特色打造循环经济产业链,推动了开发区区内资源循环利用和产业集群。已经形成液态食品、工程机械和锂电池材料与新型建材等主导产业。在土地利用方面,开发区土地利用集约度目标分值分别为土地利用状况0.8582、用地效益0.9864、管理效益0.9677,宁乡经开区土地利用集约度较高,其综合分值为0.9246,土地利用完全符合“布局集中,产业集聚、用地集约”的要求。 在项目引进方面,开发区坚持“五个不签”的原则,即“投资规模小的不签,达不到投资强度的不签、项目年度内不能实现投入的不签、环保达不到要求的不签、科技含量不高的不签”。我区在全省首创了“弹性地价”政策。这一政策的核心是视项目投资强度、达产效益弹性确定土地基价,保证优价土地向优质项目倾斜,也有力规避了因项目质量差而“地价倒挂”严重的风险。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宁乡县财政先后投入28亿元用于开发区的供水、供热、供电、天然气、污水处理、物流、通讯、网络等第三产业以及文体、教育、卫生设施建设。开发区内11万伏变电站、22万伏变电站、天宁热电厂(蒸汽)、污水处理厂、工业水厂、自来水站、中油燃气有限公司(管道天然气)等基础配套设施齐全。经过几年的发展,宁乡经开区在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土地集约利用、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通过全力调整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产业功能定位,逐步构建了园区产业集群发展框架,形成了机电、食品、服饰、新材料四大主导产业,园区特色十分明显。开发区先后获得“国家中小企业科技工业园”(全国仅两家)、“湖南省首届十大投资环境诚信安全区”、湖南省唯一的“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中国湖南服饰纺织工业园”、湖南省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园区”、“两型试点园区”、全国首家“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园区”、首批“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全国唯一的“中国食品工业示范园区”、“湖南省十大最具投资价值园区”、全省首家“平安园区”。

宁乡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现状

2. 宁乡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规划定位

宁乡经开区前期规划面积为25平方公里,中期规划面积为60平方公里,远期规划面积为15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20平方公里。园区以打造“森林里的工业新城、创业者的幸福家园”为发展理念,在规划方面进行平台高端化的顶层设计,并将之量化为“八大生态”理念,即资源的生态、建设的生态、产业的生态、科技的生态、金融的生态、人才的生态、政务的生态、社区的生态。  规划形成“三带四园五示范”的空间结构。三带:宁乡大道生态人居示范带、沩江西岸髙新术产业带、金洲西线现代农业示范带;四园:蓝月谷生态产业园、再制造产业园、历经铺农业科技示范园、老粮仓珠宝产业园;五示范:两型示范、和谐劳动关系示范、土地集约节约示范、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平安园区示范。

3. 宁乡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愿景

立足国家级崭新发展平台,宁乡经开区将以全面创建“两型”示范园区为指针,真正打造“森林里的工业新城,创业者的幸福家园”,以“三年产值过千亿,跻身全国五十强”为目标,着力构建“一园六化”(即生态立园,实现平台高端化、产业差异化、招商立体化、融资多元化、人才市场化、公司现代化)。构建生态型园区、创新型园区、特色型园区,打造开放度高、竞争力强、生态优美、环境和谐、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的现代工业新城,到十二五期末实现生产总值1200亿元,财政收入50亿元,力争实现挺进国家级经开区五十强的战略目标。

宁乡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愿景

4. 宁乡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园区特点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宁乡县城东北部、 沩水两岸。 以宁乡县城为发展起点,依托长常高速公路、石长铁路、金洲大道(宁乡县城与长沙高新区连接线)和319国道线,东距长沙市政府25公里、黄花国际机场45公里,集江南秀丽风光与现代工业文明于一体,既是长沙通往西部省份的交通枢纽,也是湖南对接沿海发达地区的通衢要塞。

5. 宁乡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招商引资

宁乡经开区坚定不移地把招大引强摆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坚持招商立体化战略。一是坚持“全天候、全过程、全社会”的三全招商理念,构建立体化的招商格局。二是实现全员招商与专业招商的和谐协作,搭建立体化的招商机制。园区已经形成了一套覆盖全区部门乃至企业的招商工作考核和激励制度。 三是实行专业招商和差异化招商,打造立体化的招商队伍。园区对应主导产业成立四个产业招商领导小组,并在招商局对应设立四个招商处室,分别跟踪、推进四大主导产业的招商,招商队伍实现年轻化、多层次化,引进培育文、理、工科各类的优秀人才,吸收了海归、外语类人才。四是建立健全内部评估、中介评估、集体决议的招商评级体系,形成立体化的招商决策程序。招商局根据项目情况,出具一个包含项目投资能力、投资可行性分析等50项指标的项目综合评估报告;湖南友谊信用评估公司出具项目信用评级报告;再提及领导班子集体决议,确定项目等级,对应明确项目政策。在项目准入上提出了“五个不签”原则,即投资规模少于2000万元、亩均投资强度低于150万元的不签;有圈地嫌疑的不签;年度内不能实现固定资产投入的不签;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不签;缺少科技含量的不签。特别是对入园项目的用地面积、投资强度、容积率等都设立了刚性“门槛”。五是制定一揽子招商政策体系,实现立体化的招商扶持政策。园区对战略项目实行重点倾斜政策,实行“一事一议”和“弹性地价”,由财政单列战略项目扶持资金,给予奖励补贴;优化政策平台,支持项目享受国家、省、市、长沙大河西先导区及宁乡县的扶持产业发展和鼓励投资的相关优惠政策;深化支持力度,鼓励企业投资创业,以商招商,鼓励企业品牌建设和科技创新,对上市企业及获得著名商标等荣誉的企业实行奖励政策;对为园区项目招商提供信息、联系联络等方面做出贡献的招商引资中介人,园区给予招商引资中介人奖励。十一五以来,园区招商引资签约项目274个,合同总金额约433亿元,10亿元以上项目11个,亿元以上项目70余个,格力电器、洋河酒业、华润饮料、中联重科、洽洽食品、小洋人食品、法国乐福来、美怡乐食品、远大住工、日本东洋铝业、意大利马克菲尔等国内外知名企业齐聚园区。2012年获评全省内联引资考核一等奖。

宁乡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招商引资

6. 宁乡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管理体制

机构设置2013年4月,市委、市政府长发〔2013〕6号《关于明确宁乡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体制的意见》明确规定宁乡经开区管理体制。宁乡经开区工委、管委会为省委、省政府的派出机构,市委、市政府受省委、省政府委托对其进行管理。宁乡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合署办公,为副厅级机构。  工委、管委会设立了办公室(党群工作局)、纪检监察室、经济发展局(知识产权局)、招商合作局、规划建设管理局、社会事业局、财政局、等7个副处级内设机构,新成立了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创业服务中心、征地拆迁办公室、投资评审中心、政务服务中心、政府采购与招投标办公室6个正科级直属事业单位。内设机构中的工会联合会和驻区机构中的国土分局、环保分局、工商分局、人社分局、公安分局仍按原省级开发区时的管理机构和模式运行,城管分局和房产分局已合并至规划建设管理局。宁乡经开区享有省辖市相应的经济管理权限,经济管理实行独立运作。市、县各有关职能部门的审批事项充分放权于宁乡经开区。 内部考核机制通过日常考核和项目化管理考核两种方式综合评价部门工作业绩。日常工作和职责履行情况依据《部门日常考核细则》进行日常考核;重点工作目标任务量化或打包成具体项目,以项目化管理考核方式进行评价,2012年我区将重点工作量化打包为39个具体项目,由中层骨干担纲项目经理,此举打破了日常考核和平均主义的制约,充分调动了干部队伍的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积极性,这一创新举措引起了省市主流媒体的深度关注,也得到了市县主要领导的高度肯定。2013年,项目化管理升级运行,由新设纪检监察室担纲负责,项目指标进一步明晰,考核体系更具科学性、操作性、合理性,项目化管理的激励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以区管乡”、“以区带园”乡镇是经济建设的载体,是园区发展的母体。园区发展对乡镇经济腾飞、城镇化推进意义重大。园区致力于理顺区乡(镇)管理体制,探索以区带园新模式,带动华夏中小企业园、城郊纸业园、白马桥食品工业园、老粮仓珠宝产业园等子园区发展,实现园区与乡镇工作的无缝对接。区内各乡镇围绕园区经济发展大局,主动思变,协同求变。一是统一发展规划。各乡镇的土地利用、工业布局、城镇建设等规划格局服从、服务于园区规划,尤其加强产业布局的合理规划,避免内部恶性竞争。二是加强功能互补。各乡镇充分发挥行政功能,加强社会管理,尤其是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在征地拆迁方面做好整体方案,重点突破,确保项目用地需求;在拆控违方面提前介入,及早处理,形成对违章建设高压态势;在社会维稳方面畅通信息渠道,有针对性地做好重点人群的应对预案,确保无重大群体性事件、严重越级上访事件发生。以老粮仓珠宝产业园作为试点,充分发挥产业开发功能,带动乡镇发展特色产业,解决乡镇就业问题,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投入乡镇民生工程,提高居民幸福指数。三是强化服务意识。各乡镇主动打造与经济前沿阵地地位相匹配的服务型现代政府,主动融入园区,按照国家级开发区的工作标准思考自身工作定位,对照国家级开发区的机关形象锤炼干部队伍素质,比照国家级开发区的发展环境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队伍建设宁乡经开区坚持以“人才强区”和“作风兴区”理念保障“兴工强县”、“园区兴工”历史使命的实现。  1.目标定位精确——“管理者身份、服务者形象”的机关名片。宁乡经开区努力淡化官本位思想和行政化意识,以规范管理的标准要求干部,以精诚服务的面貌呈现社会,管理标准不降低,服务态度不打折,寓管理于服务,以服务施管理。 2.制度设计科学——“做人没压力、做事有动力”的良性激励。一是工作机制严要求。“五加二”、“白加黑”是园区的作息表,星期六保证不休息,星期天休息不保证。追求“马上就办”的工作效率,确保“马上办好”的工作效果。二是用人机制重实干。通过宁乡县“5127”人才工程和自主引进,共吸纳了60多名懂经济、会管理、有特长的专业型、技术型、经济型的高层次人才,在人才培养方面,深化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坚持“凡进必考、凡提必竞”的原则,2010年、2013年进行了两次全员竞岗,提拔了28名35岁以下科级干部,也有部分不适岗的干部流动出开发区,为打造高效率、前沿型精英团队提供了保障。同时,开发区对高素质人才注重情感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和环境留人,努力为他们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使经开区成为他们创业的舞台、成才的平台、竞技的擂台。三是考核机制创新招。推行项目化管理绩效考核机制,将全年重点工作分解成具体项目,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项目人员薪酬待遇与完成情况挂钩,变自上而下安排工作为自下而上推动工作。同时,结合工作目标任务,组织开展“开门红”、“百日攻坚战”、“一线大比拼”等各类工作竞赛考核活动,表彰先进,惩戒落后。四是防控机制全方位。全面查找廉政风险点,实行分类布防和动态监控,加大关键环节监管,构建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出台《关于转变工作作风、推进经济发展的十项规定》。  3.领导率先垂范——“既是指挥员、更是战斗员”的带动作用。全体班子成员靠前指挥,一岗多责,亲力亲为,不说给我上,只说跟我上。中层领导干部勇挑重担,杜绝“二传手”的工作思维,转变“踢足球”的工作习气,发挥“主攻手”的引领带动,形成“抢篮板”的比拼热潮。  4.队伍常抓不懈——“虎气与狼性”相结合的虎狼之师。鼓励每位干部职工都成为攻坚的尖兵,要有舍我其谁、勇于担当的“虎气”,遇到困难,勇于自荐,敢于亮剑,迎难而上,化危为机;也鼓励每位干部成为坚守的工兵,要有紧盯目标、团队协作的“狼性”,勤勤恳恳,各司其职,不抱怨、不推诿、不懈怠。 财政体制开发区财政局2006年试行“模拟金库”运作方式,开设非税收入专户,2009年完善一级财政,设立独立“金库”。宁乡经开区财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土地经营开发收入;二是政策性税收返还,县委、县政府对园区实现的税收县级部分返还70%;三是其他非税收入,如基础设施配套费、规划、建设行政审批相关费用、土地出让金、农土金等均统一归口解缴开发区财政,实行列收列支。

7. 宁乡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历史沿革

2008年,宁乡顺利实现了挺进全国百强县的战略目标, 2010年我国县域经济排名中宁乡上升到第73位,成为百强县中上升位次最快的县域。2011年,宁乡提出了“五年五十强,提速过百亿”的宏伟目标。历史上,宁乡是全国闻名的“鱼米之乡”、“生猪之乡”、“茶叶之乡”、“技工之乡”。在优化第一产业内部结构的同时,宁乡更是集中力量打造自己的经济开发区,以工业带动强县富县。宁乡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前身是成立于1998年的宁乡县科技工业园,2002年11月由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并经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2006年审核公告重点保留的省级开发区,2010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升级成为中西部地区第一家由县级政府创建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是经中央编委批准的省委、省政府副厅级派出机构,委托长沙市委、市政府管理,实行市县共管的管理模式。2013年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661.45亿元,同比增长18.12%;完成工业增加值167亿元,同比增长22.79%。主体园区实现财政总收入15亿元,工商税收10亿元。2014年,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783.9亿元,同比增长17%;工业增加值201.2亿元,同比增长14%。

宁乡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历史沿革

8. 宁乡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项目建设

园区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园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成立项目工程建设领导小组,持续深入开展“两帮两促”,突出“抓开工、抓进度、抓竣工、抓服务、抓问题落实”五项重点,形成了“党工委管委会领导+局室负责人+项目联络员”帮促一个项目的“3+1”帮扶格局,从“项目前期准备—项目动工建设—项目竣工投产”实行全程帮扶;建立了由项目办归口管理、纪检监察室督查督办的项目服务机制,成立项目与政府服务中心,对项目前期审批、工程建设报建等实现“一站式”服务。  园区坚持项目建设质量与速度并重,狠抓项目建设现场管理,并在年终总结表彰中设立项目文明施工奖、项目安全施工奖、项目工程质量奖等专项奖励。  2011年以来,园区先后启动建设了加加食品科技工业园、华润饮料、妙盛国际企业孵化港、创业服务中心、旺宁新村、蓝色港湾等近150个项目,洽洽食品、蓝田再生、格力再制造基地、东洋铝业、乐福来食品等60余家企业相继竣工投产。2013年,启动建设项目64个,其中新开工项目有六和通食品、中联重科、红星国际生活家居广场等36个,续建项目有加加食品工业园、小洋人乳业、绝味食品等28个;新竣工项目有华润怡宝、格力区域销售中心、迎春钢板仓等22个,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