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净法师开示:有的人念佛了,为什么不能往生?

2024-05-16 17:12

1. 慧净法师开示:有的人念佛了,为什么不能往生?

(问:「师父,我一直疑惑一个问题,就是『喊破喉咙也枉然』,我这样理解的,有的人之所以最后没有往生,原因并不在于他没有达到功夫成片,也不在于心思散乱,最主要的原因是他没有意识到名号的功德和无边力量,是这么一个原因吧?可是,既然他已经念佛了,名号功德已经具足了,为什么阿弥陀佛不摄受他呢?」)答:这个,不是阿弥陀佛不摄受他,是因为他心中有一个强烈的疑惑、概念,障碍住了。大家或许听说过,鹦鹉鸟、八哥鸟念佛可以往生, 它头脑里就没有这个固定的概念。比如说我们心中有一个固定的概念说「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他判断能不能往生,取决于「我要达到功夫成片、清净心,如果不这样,我不能往生」。如果念佛没有达到这样的要求,他每次都给自己加深一个概念︰不能往生。「我不能往生,不能往生,不能往生……」(问:「等于人为给自己设限了?」)答:对了,他自己跟佛心障碍住了,他自己有强大的、扭曲了佛心的这么一个认识,障碍住了。
有这样一个实际状况︰如果他抱有这样的心,他去打佛七,打一次回来就退一次心了,「你看,我又打过一次佛七,还没达到功夫成片,还没达到清净心,哎呀,这怎么得了?」再去,又退回来了,念得越多,反而越退。只有到什么时候?唉,突然听到阿弥陀佛的慈悲,「阿弥陀佛原来不是这样子的」,这个时候才「柳暗花明又一村」。如果一生当中不能了解阿弥陀佛的慈悲,很可能就放弃净土法门了。「你看看,我念佛不行啊,达不到清净心,可能是我善根不够,我再去消业,业消了之后可能会达到清净心吧。」然后放下来,修别的法门,这样的人太多了,是不是?这样的话,怎么去往生呢?阿弥陀佛怎么摄受他呢?
「平生只念了十声佛,临终念不出佛,能否往生?」(问:「还有一个问题,信愿具足之后,我们等于是极乐世界的一员了,往生只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这样的话,是不是可以这么理解︰我信愿非常强烈,但也许今生就念了十声佛,因为时间不够,比如说五十岁就成了植物人,是不是还是能往生?」)答:那个就不一定,因为「信愿」是有特定的内涵的。不是靠自己估计,「我具足了信愿,哪怕只念了十句,就一定可以往生。」不是这样子的。
既然有这个信愿,他也不可能只念十句,除非他因故──因为某种缘故,比如说他没有时间,现在到临终了,只能念十句了,那么才有十句。
既然有这样的信愿,相信阿弥陀佛,而阿弥陀佛的六字名号就是让我们上尽一形、念念不舍地称念,必然在我们的意志里边发动外表的行为,虽然每天可能不能念到三万、五万声(因为工作很忙),但也绝对不至于说这辈子只念十句就不念了,这个在生活当中是不存在的。
====================================================================慧净法师:这个问题症结在于所信不正确,因为他不了解《阿弥陀经》的意义。
我们要信︰平生只要念佛,不必担忧临终,临终自有佛来迎接,不是我们临终念佛而佛来迎接,是平生念佛佛来迎接,因为我们平生念佛,临终的时候有可能是昏迷的,不能念佛,有可能痛得哭爹喊娘,不能念佛,临终有可能这样,但是临终这样,对往生一点障碍都没有,为什么?昏迷是肉体昏迷,神识不会昏迷,到时候阿弥陀佛来,神识还是跟佛面对面,别人看不到,但是临终的人能看得清楚,所以昏迷不是障碍。还有,他病苦,念不出来有什么关系?这个时候念不出来,就安心地等待佛的迎接,因为他相信「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他所相信的是这样。这个平时念佛的人,在临终的时候(还没有命终),阿弥陀佛是会现前的,现在虽然还没有现前,是因为还没有到临终,阿弥陀佛总是会现前的,他即使痛得念不出佛来,他心中也没有那个挂碍,因为他晓得︰时间一到,阿弥陀佛就会来的──他是一个平生念佛人嘛。
我们所信的是︰平生只要执持名号,「一心不乱」是什么?「一心不乱」不是像人家所解释的,功夫成片、梦寐一如、净念相继、理一心、事一心、断见惑、断思惑,没有那么复杂,没有那么艰难,不是那一种解释,那一种解释完全错误,那一种解释没有传承,那一种解释都是以禅来解释、以天台来解释、以华严来解释、以密宗来解释,那一种解释障碍我们的往生。
一心」就是不二心,不二心就是专;「不乱」就是不杂乱,不杂也是专。只要我们专念这句名号就可以了,不管你念得清净不清净、有没有念到功夫成片、梦寐一如,都没有关系,只要你专念这一句名号,不要杂修杂行。
信受弥陀救度,专念弥陀名号,就可以了。
既然是一个平生专一念佛、一心不乱的念佛人,那临终自有佛的迎接,不管昏迷不昏迷、痛苦不痛苦,命终时当下就心不颠到、正念分明、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错误的解释是︰现在要累积功德、功夫,到临终的时候能够正念分明、心不颠倒地念佛,佛才会来迎接。这样就错误了,不顺经文。
我们是︰平生念佛,自有佛来迎接;佛一旦来迎接的话,哪会心再颠倒呢?不可能。所以,
是佛先来了,我们才不颠倒,不是先不颠倒佛才来,
不是的。那么,佛之所以先来,是因为我们是一个念佛人。所以有
这一些因果顺序︰第一,平生我们是念佛人,念佛就是往生的正因;第二,临终佛自然会来迎接,不管念佛心净不净,不管这一些,其实我们都是不净的;第三,命终就会正念分明、心不颠倒,往生极乐世界。有这三个阶段。
那我们只要把握第一个阶段──平生念佛我们负责,至于临终跟命终,那是阿弥陀佛负责,我们只要安于我们这个愚痴的众生,安愚念佛,就可以了,其它自有佛负责。到了临终,我们就会看到佛来迎接。
如果我们看一些临终人看多了,就晓得他们都是有看到佛、看到光、看到莲花。临终看到佛、往生的很多了。
所以,要对《阿弥陀经》这三段文正确地了解、正确地相信,这样的话,心就安了,就有希望了。诵《阿弥陀经》如果对这三段文没有正确的了解,每诵到这个地方就苦恼、就不安。本身《阿弥陀经》是来安我们的心的,要我们现在就有往生决定的信心跟希望的。如果依天台解释、依禅宗解释、依华严解释,结果都不是净土法门,结果都很复杂、很高深,让我们诵《阿弥陀经》就心不安,把《阿弥陀经》杀死了。
所以,唯有了解善导大师的思想,才能使得《阿弥陀经》活跃起来。

慧净法师开示:有的人念佛了,为什么不能往生?

2. 净土问题:为何念佛时间不长的人也能往生?

佛之念众生,甚于众生之念佛。须知往生西方,全仗佛力。倘有真信切愿,十念尚能往生。固不须论修持之久暂也。
或以后生小子,念佛未久,何以便得往生。须知往生西方,全仗佛力。倘有真信切愿,十念尚能往生,况荷生从事净业,已有年余乎。《无量寿经》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第十八愿云:“若有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第十九愿云:“若有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第二十愿云:“设我得佛,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植众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我国,不果遂者,不取正觉。”由此三愿观之,知佛之念众生,甚于众生之念佛。
凡临终人,果具信愿念佛求生之诚,又得眷属诫勖助念之力,于斯佛正垂慈接引之时,若无顽冥无知眷属破坏,决定可以仗佛慈力,带业往生,固不须论修持之久暂也。十念尚生,况年余乎?况眷属众僧之相助乎?如人堕海,忽遇救船。有相助者,则上船,有相破者,仍堕海。生死存亡,只在瞬息间耳。于此上船一助一破既不疑,又何于助念破坏生疑乎?于此生疑,即不信佛言。纵修持力深,亦难往生。何以故,以有此疑情,便与佛不相应故。既与佛不相应,则何能承佛慈力乎?凡修净业者,必须深明此义,则不负佛恩,不虚己愿矣。

3. 慧净法师开示:有的人念佛了,为什么不能往生

(问:「师父,我一直疑惑一个问题,就是『喊破喉咙也枉然』,我这样理解的,有的人之所以最后没有往生,原因并不在于他没有达到功夫成片,也不在于心思散乱,最主要的原因是他没有意识到名号的功德和无边力量,是这么一个原因吧?可是,既然他已经念佛了,名号功德已经具足了,为什么阿弥陀佛不摄受他呢?」)答:这个,不是阿弥陀佛不摄受他,是因为他心中有一个强烈的疑惑、概念,障碍住了。大家或许听说过,鹦鹉鸟、八哥鸟念佛可以往生, 它头脑里就没有这个固定的概念。比如说我们心中有一个固定的概念说「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他判断能不能往生,取决于「我要达到功夫成片、清净心,如果不这样,我不能往生」。如果念佛没有达到这样的要求,他每次都给自己加深一个概念︰不能往生。「我不能往生,不能往生,不能往生……」(问:「等于人为给自己设限了?」)答:对了,他自己跟佛心障碍住了,他自己有强大的、扭曲了佛心的这么一个认识,障碍住了。
有这样一个实际状况︰如果他抱有这样的心,他去打佛七,打一次回来就退一次心了,「你看,我又打过一次佛七,还没达到功夫成片,还没达到清净心,哎呀,这怎么得了?」再去,又退回来了,念得越多,反而越退。只有到什么时候?唉,突然听到阿弥陀佛的慈悲,「阿弥陀佛原来不是这样子的」,这个时候才「柳暗花明又一村」。如果一生当中不能了解阿弥陀佛的慈悲,很可能就放弃净土法门了。「你看看,我念佛不行啊,达不到清净心,可能是我善根不够,我再去消业,业消了之后可能会达到清净心吧。」然后放下来,修别的法门,这样的人太多了,是不是?这样的话,怎么去往生呢?阿弥陀佛怎么摄受他呢?
「平生只念了十声佛,临终念不出佛,能否往生?」(问:「还有一个问题,信愿具足之后,我们等于是极乐世界的一员了,往生只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这样的话,是不是可以这么理解︰我信愿非常强烈,但也许今生就念了十声佛,因为时间不够,比如说五十岁就成了植物人,是不是还是能往生?」)答:那个就不一定,因为「信愿」是有特定的内涵的。不是靠自己估计,「我具足了信愿,哪怕只念了十句,就一定可以往生。」不是这样子的。
既然有这个信愿,他也不可能只念十句,除非他因故──因为某种缘故,比如说他没有时间,现在到临终了,只能念十句了,那么才有十句。
既然有这样的信愿,相信阿弥陀佛,而阿弥陀佛的六字名号就是让我们上尽一形、念念不舍地称念,必然在我们的意志里边发动外表的行为,虽然每天可能不能念到三万、五万声(因为工作很忙),但也绝对不至于说这辈子只念十句就不念了,这个在生活当中是不存在的。
====================================================================慧净法师:这个问题症结在于所信不正确,因为他不了解《阿弥陀经》的意义。
我们要信︰平生只要念佛,不必担忧临终,临终自有佛来迎接,不是我们临终念佛而佛来迎接,是平生念佛佛来迎接,因为我们平生念佛,临终的时候有可能是昏迷的,不能念佛,有可能痛得哭爹喊娘,不能念佛,临终有可能这样,但是临终这样,对往生一点障碍都没有,为什么?昏迷是肉体昏迷,神识不会昏迷,到时候阿弥陀佛来,神识还是跟佛面对面,别人看不到,但是临终的人能看得清楚,所以昏迷不是障碍。还有,他病苦,念不出来有什么关系?这个时候念不出来,就安心地等待佛的迎接,因为他相信「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他所相信的是这样。这个平时念佛的人,在临终的时候(还没有命终),阿弥陀佛是会现前的,现在虽然还没有现前,是因为还没有到临终,阿弥陀佛总是会现前的,他即使痛得念不出佛来,他心中也没有那个挂碍,因为他晓得︰时间一到,阿弥陀佛就会来的──他是一个平生念佛人嘛。
我们所信的是︰平生只要执持名号,「一心不乱」是什么?「一心不乱」不是像人家所解释的,功夫成片、梦寐一如、净念相继、理一心、事一心、断见惑、断思惑,没有那么复杂,没有那么艰难,不是那一种解释,那一种解释完全错误,那一种解释没有传承,那一种解释都是以禅来解释、以天台来解释、以华严来解释、以密宗来解释,那一种解释障碍我们的往生。
一心」就是不二心,不二心就是专;「不乱」就是不杂乱,不杂也是专。只要我们专念这句名号就可以了,不管你念得清净不清净、有没有念到功夫成片、梦寐一如,都没有关系,只要你专念这一句名号,不要杂修杂行。
信受弥陀救度,专念弥陀名号,就可以了。
既然是一个平生专一念佛、一心不乱的念佛人,那临终自有佛的迎接,不管昏迷不昏迷、痛苦不痛苦,命终时当下就心不颠到、正念分明、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错误的解释是︰现在要累积功德、功夫,到临终的时候能够正念分明、心不颠倒地念佛,佛才会来迎接。这样就错误了,不顺经文。
我们是︰平生念佛,自有佛来迎接;佛一旦来迎接的话,哪会心再颠倒呢?不可能。所以,
是佛先来了,我们才不颠倒,不是先不颠倒佛才来,
不是的。那么,佛之所以先来,是因为我们是一个念佛人。所以有
这一些因果顺序︰第一,平生我们是念佛人,念佛就是往生的正因;第二,临终佛自然会来迎接,不管念佛心净不净,不管这一些,其实我们都是不净的;第三,命终就会正念分明、心不颠倒,往生极乐世界。有这三个阶段。
那我们只要把握第一个阶段──平生念佛我们负责,至于临终跟命终,那是阿弥陀佛负责,我们只要安于我们这个愚痴的众生,安愚念佛,就可以了,其它自有佛负责。到了临终,我们就会看到佛来迎接。
如果我们看一些临终人看多了,就晓得他们都是有看到佛、看到光、看到莲花。临终看到佛、往生的很多了。
所以,要对《阿弥陀经》这三段文正确地了解、正确地相信,这样的话,心就安了,就有希望了。诵《阿弥陀经》如果对这三段文没有正确的了解,每诵到这个地方就苦恼、就不安。本身《阿弥陀经》是来安我们的心的,要我们现在就有往生决定的信心跟希望的。如果依天台解释、依禅宗解释、依华严解释,结果都不是净土法门,结果都很复杂、很高深,让我们诵《阿弥陀经》就心不安,把《阿弥陀经》杀死了。
所以,唯有了解善导大师的思想,才能使得《阿弥陀经》活跃起来。

慧净法师开示:有的人念佛了,为什么不能往生

4. 净空法师开示 - 生生世世念佛为什么没能往生?

所以我们把道理搞清楚、搞明白,怀疑才能断掉,贪瞋痴慢疑这个疑就断掉,信心十足了。你要不把这些道理搞清楚、搞明白,真的,这个疑会产生很大的障碍。所以佛把这个字列在根本烦恼,你看贪瞋痴慢后头就是疑。这个烦恼什么?障碍!障碍你见性,障碍你成佛,障碍你开悟,障碍你念佛往生,你说这个东西多麻烦。所以我们学佛,在平常用功夫,那就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菩提心是什么心?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起心动念决定与这个相应,那你就是住菩提心;与这个相违背,你的菩提心没发出来。菩提心没有发出来,念佛就不能往生,念佛是种善根。真正念佛往生的,菩提心一定具足,这个道理不能不懂。知道这个法门殊胜在什么地方?确实保证我们一生圆满成就。所以勇猛精进不是别的,勇猛精进就是彻底放下,起心动念再不为自己了。为自己是什么?为自己是你贪恋轮回
,你还舍不得离开六道轮回,你为你自己。
我们要求生西方净土,头一个,把自己放下,不要这个身了,再不执着这个身是我了,这个东西要放下。这个不放下,生生世世念佛没有往生,为什么原因?就这个道理,生生世世不肯把我舍掉。只要有我,那一大堆的麻烦都来了,我的家亲眷属、我的土地房舍、我的财产,麻烦多了,全是你的,样样都舍不得,这个东西你能带走吗?你想想看,连身体都带不走,何况身外之物?所以念佛人常常要有一种心态,我到这个世间来是旅游的,这世间我住的地方是旅馆,过两天我走了什么也不是我的,我对它毫无留恋,我住一天,我用一天,用得很自在,用得很舒服,明天走了就什么念头都没有。真的,是来住旅馆的、来旅游的,到这里来观光、来考察的,看看这个世界,增长智能,增长三昧。看看这个世界什么样子,你明白了,这增长智慧,看了之后如如不动,那就是定功。没有一样东西想占有,没有一样东西想得到,也没有一样东西想去控制,什么念头都没有,这种人往生就太容易,在佛门里面称这种人是有大善根的人。这个也想要,那个也想要,这个人没有善根、没有福德。大乘经教里面,佛这样的开示,处处都可以看到。

5. 为什么出家师父每天念佛不往生?

出家师父每天念佛、修行,这个过程就叫做往生。
活着也可以往生
往生,不是这个身体扔下就叫往生,而是我们得念念往生,这一念正,就叫往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在外面,在我们心里。可别说人死了叫往生,死了只是个过程。
现在每个起心动念就是往生,如果你这个念头是好的,那你就往生善地;如果你的念头是恶的,就往生三恶道;如果你这一念超过好和坏,得到了无住,那你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到临走的时候,身体报谢之时,那自然是个果。你该往哪儿去,那因果早就定下来了。
我们有时候往往把往生看成是死了以后才能往生的,不死之前不存在往生——活着往生实际上也是存在的,只不过说法不一样。
因为我们不断地修行,我们的层次不断地提高,也就是不断地在破除五阴,破除五阴的过程就叫往生。
想上西方极乐世界,不光人死要去,就活着我们也要去。活着,我们这个心清净就是往生。心外没有往生,都是心内往生。
思想和觉悟的提高叫往生
人为什么要到西方极乐世界?是临终的时候它有一种力量,这种力量突然就爆发了,正好借着临终这种力量,人的思想和清净、觉悟程度突然就提高了,那就是往生了,这就叫往生。
不是人死了才能往生,人活着也可以往生。就是思想的提高、觉悟的提高就叫往生。
往生与死亡有区别
只求往生的心念是不正确的。
不能盼着自己死。我们只能求佛道,早成佛。比如说求早成佛,或是说所谓的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修行,或者说求得到佛的加持,等到将来一旦临命终的时候能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修行。
但是你成天念叨“我要死要死”,那不好,这是有区别的。现在把死当成求往生,或者把求往生当成死了,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
它这里是有严格区别的,往生,不是死才能往生,往生是什么意思呢?佛教讲的往生,是说修行又进一步提高,往佛道上走了,这就是往生;并不是说死了以后到哪儿去,这叫往生。
应该把死和生看成同样都是修行,这就行了。而现在都把希望寄托在死以后到哪儿去,作为修行,这种说法和佛法的意义并不是一个思路。
往生西方极乐,就是早日证到佛道,和那个“死”没有关系,这是往生。并不是说我早点死,好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这是两个概念。
那个“求往生”是盼着早点死,在这儿活够了,我到那边去了少受苦。这种说法和修行的说法它有违背的地方。“这个世界太苦了,我不待了,我走了,找个好地方去。”这种都不是求佛道的心,这种做法不合适。
因为佛法对生和死的问题应该是忽略的,不要计较,这是往生的必要条件。如果你把这个生和死看成是两回事的话,这怎么能往生呢?是不是?
往生是什么呢?往生就是离相。你把生和死看得这么重——现在我就不想活了,我以死达到我心里的目的,这种说法本身就是知见的障碍。
但是究竟我们能达到什么结果,是靠我们努力修行的行为来决定的,并不是我们愿力有多大,或是我们嘴上说的有多大来决定的

为什么出家师父每天念佛不往生?

6. 为什么有的人念佛得不到受用,也不能往生?

有的人念佛为什么得不到受用,甚至不能往生,这是因为:
有的人嘴里念着词,心理也很忙,并没有开悟。用《弥陀经》来说,有的人念佛的时候,心里想想各种事情。嘴巴把佛经念了一遍,可能心里的事情还没想完。这种没理由心的念法,就算念一百次也是一样的效果。通过念佛的方式学佛,就是为了学习真善美的事情,多放下俗世的执念和妄想。

大师们让人多念佛,是为了希望人们可以和阿弥陀佛结个善缘,所谓有善因,才会有善果。因此有的人就算佛念得非常熟,还是没有达到效果。这虽然是一个单调、简单的事情,如果心口不一,就没法结缘,因此会得不到受用,也不会有善念。真到临终的时候,心理就不会有那种坚定的新年,这时候再专心念佛,没有力气也不会有效果了。

念佛要有“回向”,要有好的作为。念佛是为了开悟,放弃自己自私自利的心。很多人用各种方式学习经书,像晚近印光大师的《了凡四训》、《感应篇》、《安士全书》都可看看,学习他的智慧和思维。学完书本,念佛以后,要记得“回向”。回向就像是把东西存入储蓄罐一样,把每天念完的“阿弥陀佛”存储到自己的身体罐子里,不至于让自己专心的念佛浪费。

行动常常是思想的代表,多做善事,多结善缘。很多事情知道是错误,是小恶也不要去做。只有按照佛教的思想,心理、语言、动作都是配套遵纪守法,这时候念佛才会生出“净土”,才会有机会得生。
这些是佛学的思想和理论,有的人嘴里念佛,手里干着坏事,就算不是学佛的人也得不到什么好果子。

7. 定弘法师:为什么有的善人念佛都没有能够往生

阿弥陀佛问:为什么有的善人念佛都没有能够往生?
定弘法师答:人为什么不能往生净土?当然就是三个条件没有具足,信愿行不具足,所以就往生不了。信愿行具足,一定往生。信什么?第一要信自己,要有自信心。这个自信心讲的是什么?是信我自己本来是佛,对这个不能有疑惑。佛在《华严经》里面,你看他悟道以后第一句话就说,奇哉奇哉!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这是佛说的第一句话,那是最重要的话,大家不可以忽略。我们信佛,首先信什么?就是信佛讲的这第一句话,我们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本来是佛,没有少过佛一点。相信这个,当然我现在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作佛去的,我本来是佛,现在去作佛一定可以的。再加上西方极乐世界也是我心性所现,我往生不是往生到外面去,往生到我心性中的净土,这当然能做到,要有这个自信心。然后还要信他,信阿弥陀佛发四十八大愿,成就了极乐世界,这无量的功德庄严,他是用无量劫成就的,这个因果也是不可思议。他发愿都能兑现,我们信愿行具足,念佛,临终乃至十念,佛一定来接引,我们决定没有怀疑。
信事、信理,对往生之事决定相信,阿弥陀佛一定会接引我们往生。法界众生,在宇宙中哪一个众生想要往生,只要真诚的、至心的求愿往生、念佛,佛一定来接引,我们相信。也相信真有极乐世界,这个一点不假。不是说这个极乐世界是你想出来的,不是,真有,确实是离此世界「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你看《阿弥陀经》里面连续说了两个「有」,就告诉你真有,斩钉截铁,一点不假。虽然有这个事,我们也要相信其理,理是什么?一切的事相「唯心所现,唯识所变」。极乐世界不在他方,就在我们心性之内。只要我们这一念心,从我们的染念,五欲六尘、贪瞋痴慢、妄想执着这些染念变成净念,就是一句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么净念相继,境界就跟着变。境界是心识所感,你心变,境界也跟着变,所以娑婆世界一下就变成极乐世界。是这么个往生法的,是瞬间就到。不是说你要乘上飞机,要多少多少时间才能够飞到极乐世界,没有,瞬间就到,念头一转就是,这是理。

然后还要相信因、相信果。这里讲的因果是特别讲念佛是因、往生成佛是果。虽然你相信理,「我这一念转过来就是」,你这么轻描淡写,那没办法,你不肯修因就不能证果。念佛求生净土,那得老老实实、恳恳切切的念!蕅益大师一天念十万,黄念祖老居士临终前一天念十六万。开的最低数目,蕅益大师开出三万一天,黄念老开出至少一天一万。这个因不修,果就不能真正得到,所以我们念佛还得使劲念、恳恳切切的念,也要懂得这个道理,决定往生。

定弘法师:为什么有的善人念佛都没有能够往生

8. 净界法师:念佛人临终,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往生吗

净界法师:念佛人临终,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往生吗?
一直以来,有许多学佛人,都有这样的疑问,今天在此告诉大家:念佛人临终不管清醒、昏迷或是意外死亡,都决定往生!
念佛人最担心的就是:现在身体还健康、头脑还清楚,所以能够念这句佛号,万一身体老迈、神识昏沉,甚至得了老人痴呆症,或记忆力衰退,不晓得要念佛,这样会影响往生吗?答案是:不影响往生!
因为这是身体的病苦,并不是我们内心失去信心、愿心,不愿意往生极乐世界。所以临终的时候,不管清醒、昏迷,或是意外死亡,都决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十方众生根器各别、业障也个个不同,但是阿弥陀佛的救度平等无差别,而且是主动而来。阿弥陀佛的智慧神通不受阻碍,阿弥陀佛知道我们,十方众生的业力,时间一到,阿弥陀佛就现身,来接引我们了。
阿弥陀佛大慈悲、大智慧、大神通,怎么会不知道凡夫临终时,有可能昏迷,有可能业障现前,或受病苦折磨,而念不出佛号呢?这些阿弥陀佛都知道。
而且临终时虽然,肉体器官昏迷,但是我们的心,并没有昏迷呀!这时候,心也一定是在念佛;即使没有念佛也没关系,因为阿弥陀佛一定,会来接引我们。经典向我们保证: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一个念佛的众生,阿弥陀佛的光明,永远摄取不舍,一直到临终显现迎接我们。《阿弥陀经》说: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
所以,临终病苦,念不出佛没有关系,因为这并不是需要念佛的时候。“至心信乐,欲生我国”的念佛人,是活着清醒的时候,念念不舍;临终、病危念不出来,没有关系。我们心中仍然安稳地、静静地,等待阿弥陀佛来迎接,在断气之前,阿弥陀佛一定会现前接引。
《阿弥陀经》说: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善导大师于《观念法门》解释说:若不依此证得生者,六方诸佛舒舌,一出口以后,终不还入口,自然坏烂。
善导大师自古以来,被公认是阿弥陀佛的化身,在唐朝示现为高僧,弘扬念佛往生极乐世界的净土法门。所以善导大师对净土法门,非常的清楚、深入,他所说的字字句句,都是真理,能够启发我们的信心,解除我们的疑惑。
十方诸佛为我们保证,念佛决定往生,我们就要心安如山。如果我们怀疑,十方诸佛的保证,表示我们怀疑释迦牟尼佛,认为释迦牟尼佛所言虚假。
怀疑释迦牟尼佛,就是怀疑阿弥陀佛的本愿,认为阿弥陀佛的本愿也是虚假的,这样的疑惑是真正的谤佛、谤法。而相信一佛,等同相信一切诸佛,也就是对三宝真正相信。所以,我们信这个法,是具足非常广大的信心,同样的,疑这个法也是,非常深重的罪过。





学净土的人,首先要对这点了解,不然疑惑等于就是疑法,疑法就是谤佛,而且会使我们一生念佛,都不能得到安稳、喜乐。我们回向偈是:愿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发菩提心,往生安乐国。我们所往生的净土,是安乐的地方,不只往生以后安乐,现在修持这个法门的同时,也是安乐的。
“安”是内心非常安稳,“乐”是内心非常喜乐,所以这个法门,是安乐的法门。如果对往生有怀疑、内心有苦闷,表示还没有真正,了解这个法门;没有真正了解这个法门,当然就不可能,正确的行持了。
生老病死是生命的自然循环,现在有些莲友,大多上了年岁,身体难免会有病痛,甚至接近临终,因此对这一点,更要有清楚的认识。否则岂不是一边念佛,一边内心挣扎,产生微细的犹豫吗?对这一点,大家应该认真面对。
因为此时的微细犹豫,临终时就会放大,甚至强烈到成为主宰。人活着的时候,意识是我们的主人;临终的时候,意识渐渐消失,内心的业力,就变成真正的主人。所以心中有怀疑,现在就要解决,等临终才想解疑,恐怕就来不及了。
不过,只要我们愿生极乐世界的心是恳切的,并且专称这一句名号,即使有怀疑也没关系,因为临终时,阿弥陀佛会出现,看到阿弥陀佛,凡夫的疑心,当下就会消除,就好像光明一到,黑暗立即消失一样。南无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