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伊签署25年全面合作协议,对双方会带来哪些影响?

2024-05-16 17:47

1. 中伊签署25年全面合作协议,对双方会带来哪些影响?

一、美国对伊朗的制裁影响或将消失。为了巩固美国的经济霸权地位,美国对伊朗实行了长达40多年的制裁措施。在美国的重重打压之下,伊朗经济遭到重创。这样的结果,对美国来说,自是十分欢喜。随着中伊签署合作协议,伊朗有望改变境况。据报道,这份协议中包括了经济领域的相关问题。如,中国投资伊朗能源和基础设施。《美国之音》点评,对于遭受制裁的德黑兰来说,这是一条经济命脉。有中国学者称,对伊朗来说,有可能成为突破单边制裁游戏的出口。

二、刺激伊朗能源经济发展。伊朗经济不佳,除了因美国制裁外,还因其内部缺乏完整的工业体系来支撑其经济的发展。众所周知,伊朗的经济支柱产业是石油工业,虽然储备资源丰富,但其基础设施落后,致使石油产能不高。而中国有着非常的完整的工业体系,因此基础设施建设能力强,甚至被世界冠以“基建狂魔”之称。可以预见,在中国的投资下,伊朗的工业设施或将得到改善,从而利于开发和产生更多的石油资源。加之中国市场庞大,中国经济也正在稳步增长,这势必带动伊朗经济的发展。 
三、中国在中东地区取得多个战略落脚点。从经济层面来看,这份协议不仅能解决中国石油需求问题,保障中国能源供应安全,还有望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在中东地区的实施,开拓中国海外市场。这是在落实国家“内外双循环”经济战略。
与此同时,中伊两国贸易交易采取人民币结算、两国同意成立一家“伊朗——中国银行”等内容,意味着人民币国际化迎来重大战略性突破。有网友说,倘若该银行能够正常运行,就至少是中国和中东摆脱美国主导的美元结算系统的开始,中国人民币的国际化和之后的数字人民币的国际化,这一步很重要。

从政治层面来看,中国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正在增长。伊朗与中国签署了为期25年的合作协议,足见伊朗对中国的信任以及不对美国取消制裁抱有任何希望。这对伊朗来说,能与美国抗衡的,不是欧盟,不是俄罗斯,而是中国。
从中俄外长会谈到中伊外长会谈,不难发现,美国遏制中国的战略图谋,不仅没能得逞,反而使得中国在地缘政治的影响力越来越强。事实证明,美国霸权主义不得人心,多边主义才是世界发展的主流。

中伊签署25年全面合作协议,对双方会带来哪些影响?

2. 中伊签署25年全面合作协议,这对双方有什么好处?

中伊25年全面合作协议,助力人民币国际化,有助于中国模式的拓展

3. 中伊签署25年全面合作协议,将会给两国带来怎样的机遇?

在未来的这25年里,两个国家都相互的补偿取短,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机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两个国家互惠互利,
这份25年全面合作协议里有提到,中国将帮助伊朗建造一些利于民生的基础性设施以及军事上的一些帮助,伊朗会将自己国家的石油出售给中国,说白了就是将自己国家剩下的产能拿出去,交换自己没有的产能,
我觉得这一点是非常利于两个国家发展的,而且从签署25年全面合作协议也可以看出伊朗和中国已经达成了高度共识,发展前景是非常有希望的,

2、两个国家一起联手来对抗美国,
这应该是从长远目标来看最重要的一点了,面对中国的崛起,美国现在联手西方国家共同打压中国给中国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同时美国也在制裁伊朗,包括伊朗的石油,伊朗的军事等方面,
正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所以中国和伊朗现在要携起手来,共同应对美国的制裁与霸权,伊朗的外交部工作人员也向媒体说,中国和伊朗的合作也说明了美国想要称霸全球,孤立其他国家的意图失败了,
不仅如此,更加强了伊朗和中国的全面合作,

3、让美国看一下中国和伊朗合作之后怎么来对抗美国,
中国和伊朗签署的25年全面协议从侧面向美国传达信号,面对美国的打压,中国不会惧怕伊朗,也不会惧怕中国和伊朗,两国将会从各自利益的角度出发,在尊重对方的前提下共同来对抗美国的制裁,
同时也向美国表明,美国想要称霸世界,在地球上为所欲为的制裁其他国家这些意图全部都会破灭,不可能得逞的,
4、中国和伊朗对石油的结算采用数字人民币,避开了美元,
每当美国想要制裁别的国家时候,就想要搞经济贸易战,这次中国和伊朗签署的全面合作协议中有提到,中国购买伊朗的石油,会采用数字人民币来付钱,避开了美元,所以美国的拜登也就不太可能会对其进行制裁,
总的来说,中医签署25年全面合作协议是非常有利于两国的发展的,同时也是对抗美国做出的战略,相信伊朗也愿意与中国携起手来一起对抗美国,就像上面说的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美国是伊朗的敌人,同时也是中国的对手,所以伊朗和中国现在可以站在一起,至少目前是这样,

中伊签署25年全面合作协议,将会给两国带来怎样的机遇?

4. 中伊签署25年协议内容

法律分析:其一,它是一份完整的路线图,包含战略政治、经济条款等多个层面,从能源、高科技到军事以及海事项目等。
其二,经济是这份文件的主轴,其中包括参与“一带一路”倡议、能源和基建领域互惠投资等,特别关注两国私营企业。
其三,它发生在伊朗和中国都受到美国制裁的背景下。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5. 中国伊朗签署 25 年全面合作协议,这意味着什么?

对于中国和伊朗签署的这项全面合作协议,意味着我们国家和伊朗要进行长期的战略合作,不仅仅是政治经济社会的方面,而且对于整个国与国之间的战略协作也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首先对于伊朗来说,伊朗由于一直遭受美国的相关制裁,导致伊朗的相关技术和经济社会一直停滞不前,尤其是对于伊朗的基础建设来说,由于受到美国的禁运和封锁,导致伊朗的基础设施一直停留在几十年前的水平,所以说对于伊朗来说,他们急需进行相应的基础设施的升级,而对于我们国家来说我们国家的相应基础建设能力非常强大,所以说我们可以进行一定的技术帮助和援助,并且也能够通过这样的方式帮我们国家过剩的产能及时输送出去,帮助伊朗提升本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也能够加强欧盟和伊朗的沟通和联系。
也对于伊朗来说他的军事建设能力也比较弱,相应的军事基础设施也不够健全,而对于我们未来说我们国家可以为他们提供相应的战略技术保证和相应的武器装备,可以保证伊朗基本的军事设施,并且保证伊朗不受其他国家的干扰和侵扰。
而对于我们国家来说,最为关键的就是伊朗有着丰富的石油资源,而且伊朗位于中东的关键地区可以提升,我们国家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可以为我们结识更多的朋友和伙伴。而目前石油作为世界各个国家工业的重要资源,它在各个国家的影响力还是非常大的,而我们国家由于石油资源比较匮乏,所以说就需要找到一个长期稳定的伙伴来为我们提供石油资源,而伊朗它本国有着丰富的石油资源,而且还和我们国家签订了相应的用人民币结算石油,所以说对于两个国家来说都是一件利好消息。

中国伊朗签署 25 年全面合作协议,这意味着什么?

6. 中国伊朗签署 25 年全面合作协议,这意味着什么

中国与伊朗的25年协议签订,伊朗只对中国友好,美国可就发愁了

7. 伊朗和中国的交流合作被称为什么?

伊朗政府目前是空前依赖以及信任中国,他们不但将其原属日本的3座大型油井中的2座以日本所花价格的1/3强行划归中国,而且,将日本最后一块大型油田的55%的产量划归中国使用。

- 伊朗与中国的关系,原本就是“战员加同志”。针对美国的中亚战略和全球战略对中国的合围之势,中国早就开始了所谓的亚非拉“突围”战略。这个战略包括了经济,军事,政治等多方面的战略合作。

伊朗和中国的交流合作被称为什么?

8. 中国与伊朗有什么共同的国际利益?

《华盛顿观察》  
“中国和伊朗接近的最大原因是石油。”美国伊朗关系理事会(American-Iranian Council)主席、新泽西州拉特格斯大学中东问题教授胡山·阿米拉马迪(Hooshang Amirahmadi)对《华盛顿观察》周刊说,“短期而言,中国不会挑战美国的超级大国地位,但是20年后,中国对能源的渴求将是巨大的。那时,它将和美国角逐整个中东的主导权。简言之,未来50年中,哪个国家能控制伊朗、伊拉克和沙特三国,它就能控制全球的石油。”  

在中国为自己打造的“能源版图”中,伊朗成为一块备受关注的热土。作为欧佩克第二大石油生产国,伊朗拥有占世界12%的石油储量和18%的天然气储量。而其约占世界石油总产量的5%,和储量相比之下,伊朗在石油生产上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于是,日益密切的中伊贸易引来两国政治合作的联想。  

“伊朗希望将中国作为其长期的战略伙伴,它正不惜一切机会向中国寻求这种可能。”美国杜克大学(Duke University)政治系访问学者杰里·洛山德尔(Jalil Roshandel)在接受《华盛顿观察》周刊采访时说,“但是,中国感觉到了来自美国的压力,因此在避免和伊朗发生某种形式的战略关系。在其外交日程中,中美战略关系无疑是比中伊关系重要得多。”  

中国填了伊朗的贸易真空  
“中国和伊朗的关系已经发展了近20年,经历了两个阶段。”洛山德尔说,“在两伊战争期间,伊朗并没有将中国作为一个‘伙伴’,而是提供武器和资源的对象。在当时的冷战背景下,伊朗顾忌苏联和中国的意识形态色彩,没有与之过多的接触。但是两伊战争结束后,伊朗面临美国的禁运和经济制裁,逐渐转向东方,填补这个外交缺口。伊朗前总理穆萨维曾积极推动和亚洲国家――包括中国、印度和日本――的关系,试图用石油贸易换取伊朗的政治、经济利益。”  

基于此,洛山德尔认为,中伊之间的两个外交阶段是有本质区别的。长远看,第一个外交阶段是临时的、过渡性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两国才进入长期而有意义的第二个外交阶段。 
即将在2006年出版“中伊关系”专著的乔治亚理工学院外交学院教授高龙江(Dr. John Garver)这样分析伊朗向中国走近的动因:“伊朗之所以选择中国作主要贸易伙伴,是因为中国在国际上有竞争优势。相比于法、德、英这些欧盟国家,中国的工业产品价格更加低廉;进而,中伊贸易额的扩大,为伊朗在服务行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供了可能。”  


更重要的是,中国在国际舞台一向奉行经济关系独立于政治,不在贸易往来中掺杂政治问题。”高龙江在美国著名研究机构伍德罗--威尔逊国际中心(Woodrow Wilson Center) 7月14日举行的“中伊关系”研讨会上说,“美国和欧盟总是用人权、核武器扩散等政治议题‘敲打’伊朗,动辄使用经济制裁。比如,在两伊战争期间,美、英、德、法等国就出于政治考虑撤出了伊朗市场,将绝好的贸易机会留给中国。战争结束后,双边的贸易额增长也相对缓慢,1991年只有2%,2003年不足8%。”  

如此语境之下,中国从伊朗获得了大量的订单。高龙江的研究揭示:中伊之间的经济合作项目遍布于伊朗各个重要的经济部门,如汽车、住房、采矿、糖业、渔业等;另一边,中国则从伊朗进口石油、原油和矿产资源,如铜、锌、铅、大理石等等。其中,石油进口占到80%,矿产资源占14%。  

“相应地,中国能从与伊朗的贸易关系中得到双重利益。”与其他学者不同,高龙江除了看到中国在伊朗能得到的能源之外,还剖析了更深层的原因:“首先,当中国对外敞开国门时,其轻工业产业积极吸引外资,但是中国几十年建立起来的强大的重工业和一些高技术产业却需要向外寻找市场。于是,巴基斯坦、孟加拉、缅甸、伊朗就成为其重要出口地。其次,这才是中国对石油的渴求。尤其是90年代以后,中国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战略需要,如在台海问题上的军事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