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中真的有近70%词汇来源于日本吗

2024-05-12 07:33

1. 现代汉语中真的有近70%词汇来源于日本吗

日本是亚洲最早对外开放的国家,明治时期,日本大量的学者留学于欧洲,根据西方的词汇造出了不少现代汉语。可以说汉字文化是通过日本和西方文明有了很好的融合。比如"民主","自由","科学","进化","哲理","革命","共和",……等等这些词都是日本人以汉字为基础,结合西方先进观念,造出的能被大众所接受的词汇。
其实清朝时期,国内的学者也造了一些新词汇,然而并不成功。因为那是中国的文人都喜欢卖弄文采,造词造的越深奥越显得文采好,所以他们并没有考虑大众化的问题。那时中国造的词比如"德律风",一个没学过英语的人很难想到这是电话,而日本词汇的"电话"则更加通俗易懂。
诸如此类还有"天演",这个词表面上看还不错,其实它是进化的意思,显然日本词汇"进化"更符合大众。
可见汉字对于日本虽然是外来文化,但他们也用了好几百年,已然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而且汉字的简洁,贴切,意境和再造能力的优点在日本发挥的淋漓尽致。
当年孙中山先生反清失败,流亡日本,发现大量日语新词,非常感兴趣,第一个带回的词汇改变了国家命运,那就是"革命"一词。

现代汉语中真的有近70%词汇来源于日本吗

2. 现代汉语中真的有近70%词汇来源于日本吗??

实际的情况是,日语中有大量的汉语借词,从日本的奈良时代(AD710-784)起,汉语词就已经大量使用了。目前来看,日语中的汉语借词占总词汇的50%左右。类似的情况是朝鲜语,在朝鲜语中的汉语借词更高达70%。
不过,近代以来,汉语也从日语中吸收了大量词语,如:科学、化学、经济、干部……这是西学东渐的结果之一,但是这样的词毕竟还是少数,不可能达到汉语词汇量的70%。
所以,请放心,汉语还是很强大的。

3. 现在使用的现代汉语中有多少词汇来自日语

现在使用的现代汉语中有许多词汇来自日语。例如:
B:保健、本质、表象
C:成分、抽象

D:电话、调查、定义、动机、动力、动物、独裁、对象
E:二重奏
F:法律、反革命、范围、方法、方式、方针、分析、分子(numerator)、分子(molecule)、封建、否定、否认
G:概括、概略、概念、感情、感染、干部、革命、个人、更年期、工业、共产党、共产主义、共和、固定、关系、观点、观念、关照(静观)、国家、过渡、规章
H:好奇心、会话、会谈
J:积极、机能、基质、计划、技术、记录、纪律、间接、健康、讲演、讲座、讲师、交换、交通、脚本、教养、教育、阶级、接吻、节约、解决、进化、经济、经验、精神、俱乐部、绝对

K:科学、客体、肯定、空间
L:劳动、类型、理论、理念、理想、理性、利益、恋爱、了解、领海、领空、领土、逻辑
M:美术、美学、民主、民族、命题、目的、目标
N:内容、内在、能动、能力
O:偶然
P:平面、评价、普通

Q:企业、气氛、气质、前提、侵犯、权利、权威
R:人格、人权、人文主义
S:商业、社会、社会学、社会主义、社交、社团、申请、神经、神经过敏、神经衰弱、审美、审判、审问、身分、升华、生产、生产关系、生产力、生理、生殖、剩余价值、施工、施行、时间、时事、实践、世界观、事变、事态、手工业、受精、输出、输入、水准、说明书、所得税、索引、摄影
T:特权、特务、体操、体验、体育、条件、同情、投机、投资
W:唯心论、唯物论、温度、文化、文明、文学、舞台、物理、物质、悟性
X:喜剧、系列、系统、细胞、细菌、现实、现象、现状、宪法、宪兵、相对、想象、象征、消化、消极、小说、效果、协定、协会、心理、信号、信用、刑法、形而上学、行为、性(sex)、性交、性欲、性能、虚无主义、序幕、序曲、宣传、选举、学士、学位、讯问

Y:研究、演出、演说、演习、演绎、演奏、一元论、遗传、艺术、意见、引渡、引得、印象、营养、影像
Z:左翼、右翼、预备役、预算、元帅、元素、园艺、原理、原则、原子、运动场、杂志、哲学、真菌、证券、政策、政党、政府、政治、知识、直观、直接、直觉、植物、纸型、指标、制裁、制约、质量、终点、仲裁、主笔、主观、主人公、主食、主体、主义、注射、专卖、资本、资本主义、资料、自律、自然(nature)、自然淘汰、自由、宗教、综合、总动员、总领事、总理、组阁、组合(union)、组合(combination)、组织(tissue)、组织(organization)、作品、最惠国
汉语借用日语中的汉字词,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借形借义不借音。不读日语读音而读汉字音。因为日语借词与汉语词在外在形式方面非常接近,而且都是用汉语的语音读的,所以,不懂日语的人一般很难体会到这些词是外来的。

现在使用的现代汉语中有多少词汇来自日语

4. 现代汉语中真的有近70%词汇来源于日本吗?

实际的情况是,日语中有大量的汉语借词,从日本的奈良时代(AD710-784)起,汉语词就已经大量使用了.目前来看,日语中的汉语借词占总词汇的50%左右.类似的情况是朝鲜语,在朝鲜语中的汉语借词更高达70%.
  不过,近代以来,汉语也从日语中吸收了大量词语,如:科学、化学、经济、干部……这是西学东渐的结果之一,但是这样的词毕竟还是少数,不可能达到汉语词汇量的70%.
  所以,请放心,汉语还是很强大的.

5. 请问,现代汉语很多词来源于日语吗?

这个问题要说清楚,其实还需要较大的篇章,简单说几点。
1、现代汉语有部分词汇是从日本重新引入的,这无可非议。(这部分词语多数为日本黑船事件开国后,即日本工业革命时期创造的,因为中国工业革命起步的时间比日本迟,所以日本虽然一直向中国学习文字,但是当下中国还没创造该系列词汇,自然就需要由日本本国的学者自发去创造新的、适用于该时期的词汇,虽说日本有用外来语的习惯,但是每个外来语都会有对应的汉字词汇,同时工业革命后,便开始侵略中国,在文化与军事的干预下,出现文化反输入现象不出为期。) 
 
2、古汉语跟现代汉语的差别,在文言文中就已经明显反应出来了。日语在很大程度上也适用本规则,即有部分可利用文言文的意思去理解(因为那是隋唐时期传播到日本的),但是在文化传播过程中是绝对有缺失的,所以不能全部都按照这个规则去理解。

请问,现代汉语很多词来源于日语吗?

6. 请问,现代汉语很多词来源于日语吗

所谓的和制汉语都是精日造谣,实际上的和制汉语连他们吹的1%都不到,他们就是无脑把一些近代词汇都强行造谣成和制汉语,他们连一个译本译本都说不出来。早在明朝的时候西方传教士联合明朝人~利玛窦和徐光启李之藻,傅讯际和李之藻等等翻译西方书籍的就有的了。像《坤舆万国全图》《万国公法》《佐治刍言》、《微积溯源》、《三角数理》、《电学》、《声学》、《光学》、《以太说》、《地学浅释》、《化学鉴原》、《公法总论》、《几何原本》这种类译本本身就很多,里面老早就翻译了一大堆近代词汇。从1607年到1872都有记载干这些事。后来译本传入日本,日本人才直接拿去用的。当时日本外务省官员柳原前光曾将江南制造局所译的书籍十数种购回日本,用作教科书和同类学科书籍翻译时的参考。据调查仅19世纪出版的汉译西书就有155种被日本人翻刻利用,通过加注释、加日文翻译解释等程序后,其中的‘汉语’词便也随之直接地借用到日语里去了。”
傅雅兰等译著,并由江南制造局翻译馆于1885年出版的《佐治刍言》,创制新词涉及面颇广,如数学、动物学、植物学、天文学等学科名称至今仍被沿用,创作了“执照”、“国债”、“银行”、“资本”、“价值”、“物价”、“公司”、“股份”、“工资”、“巡捕”、“空气”、“机器”、“铁路”、“汽车”、“纺织机器”、“煤气”、“自来水”、“自来水公司”、“自来火”等等词语;
首次提出了“动产”、“不动产”的概念,称“动产”为“能移动之产业”,“不动产”为“能传授之产业”,并多次采用了“资本”这个词,提出了“资本”的概念:“所谓资本者,不弟钱财已也,凡值钱之物,如舟车、房屋、铁路及宝石之类,皆可谓之资本。”可当时“资本”一词并未被国人采用,严复、梁启超等均采用“母财”,后来才被传到日本的所谓日源汉字“资本”所取代。
《微积溯源》中厘定了变数、函数、微分、积分、系数、极大值、极小值等术语。《电学》厘定了电极、电线、电钟、摩擦生电等。这些书籍都传到日本,其中的汉语新词也随之直接被借用到日语中去了。
1607年徐光启和利玛窦合译的《几何原本》,首先厘定了“几何”这个科学名称,并创制了诸如“点”、“线”、“直线”、“平面”、“曲线”、“对角线”、“并行线”(平行线)、“直角”、“钝角”、“三角”、“面积”、“体积”、“相似”、“外似”等等新词汇,引入了西方科学的新概念;
1613年利玛窦和李之藻合译的《同文算指》,也创制了诸如“平方”、“立方”、“开方”、“乘方”、“通分”、“约分”等等新词。
1602年利玛窦为李之藻印制的“坤舆万国全图”撰写的总论和各部分说明,厘定了“地球”、“南北二极”、“北极圈”、“南极圈”、“五大洲”、“赤道”、“经线”、“纬线”等等一批地理术语,利玛窦和李之藻合著的《浑盖通宪图说》中出现了“天体”、“赤道”、“子午规”、“地平规”、“天地仪”、“地球仪”等天文地理术语。
1627年傅讯际和李之藻合译的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名理探》就出现了“明确”、“解释”、“剖析”、“推论”等词,

意大利传教士艾儒略于1623年译著的《西学凡》和《职方外纪》二书,已经创制了诸如“原罪”、“采取”、“处置”、“救世主”、“造物主”、“公法”、“文科”、“理科”、“法科”、“法学”、“地球”、“大西洋”、“热带”等词汇

在中国人士李善兰、徐寿、华蘅芳等人的配合下,西方人士马礼逊、丁韪良、傅雅兰等译著了诸如《万国公法》、《佐治刍言》、《微积溯源》、《三角数理》、《电学》、《声学》、《光学》、《以太说》、《地学浅释》、《化学鉴原》、《公法总论》、《几何原本》后九章等等西方书籍文献。

丁韪良译著,于1864年刊行的《万国公法》,就厘定了遗产、惯行、关涉、管制、限定、权利、交战、固辞、国权、遵守、臣民、专管、宣战、大局、追求、通知、特派、法院、民主、友谊、维持、异邦、会议、管辖、议定、权威、权利、公法、国政、国法、国民、战时、战争、法院、盟约等新词,并传入日本,被日本视为国际公法范本。

1843年英国人在上海创建的墨海书馆,中外人士合作译著刊行了《大美联邦志略》(1851年)、《博物新编》(1855年)、《续几何原本》(1857年)、《植物学》(1858年)、《代微积拾级》(1859年)、《代数学》(1859年)、《全体新论》等书籍,厘定了圆锥、曲线、轴线、代数、微分、积分、系数、椭圆、级数、常数、变数、植物学等等一批术语,并传往日本,为日本人所采用。

1844年美国人在澳门开设的花华圣经书房,1845年迁往宁波,1860年迁至上海,改名美华书馆,印刷出版了几十种自然科学书籍,如《万国药方》、《格物质学》、《代形合参》、《八线备旨》、《心算启蒙》、《五大洲图说》、《地理略说》等。1877年在上海成立的益智书会,为当时诸多大学堂编译教科书,如《圆锥曲线》、《金石略辨》、《天文揭要》、《光学揭要》、《西学乐法启蒙》、《中西四大致》、《治心免病法》、《化学卫生论》、《热学图说》、《植物学》、《代数备旨》等。

1822年出版的由马礼逊编纂的《华英字典》(共三部分六卷),已经将“使徒”、“铅笔”、“消化”、“交换”、“审判”、“法律”、“水准”、“医学”、“自然的”、“必要”、“新闻”、“风琴”、“演习”、“半径线”、“精神”、“单位”、“行为”等词汇与英语进行了对译。

之后,1844年卫三畏编纂的《英华韵府历阶》将“文法”、“新闻纸”(到现在日本的报纸还称为“新闻纸”)、“金刚石”、“内阁”、“领事”、“码”等等词汇的汉英对译。

1848年麦都思编纂的《英汉字典》将“直径”、“本质”、“知识”、“机器”、“干事”、“物质”、“平面”、“白金”、“偶然”、“教养”、“交际”、“天主”、“默示”、“同情”、“小说”等等词汇的汉英对译,

1869年间出版的由罗存德编纂的《英华字典》将“园艺”、“侵犯”、“蛋白质”、“阳极”、“映像”、“副官”、“银行”、“麦酒”、“公报”、“想象”、“碳酸”、“阴极”、“克服”、“保险”、“白旗”、“自由”、“文学”、“元帅”、“原罪”、“受难”、“原理”、“特权”、“宣传”、“右翼”、“法则”、“记号”、“随员”、“寒带”、“热带”、“吨”、“恋爱”、“读者”等等词汇的汉英对译,

1872年卢公明编纂《华英萃林韵府》将“电报”、“电池”、“光线”、“分子”、“民主之国”、“地质论”、“物理”、“光学”、“理论”、“动力”、“国会”、“会议”、“纳税”、“函数”、“微分学”、“代数曲线”、“沿海”、“罗盘”、“闪电”、“午线”、“抛物线”等等词汇的汉英对译。这些辞典都东传日本,被日本各种英和、和英辞典的编纂所借鉴,为日本学习西方的思想、科技,创造新词汇,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除此之外,中国人还自己开办翻译机构,如京师同文馆、上海广方言馆、江南制造局翻译馆、海军衙门、税务总司、京师大学堂编译馆、上海的南洋公学、湖北官书局、北洋官书局等。据统计,仅江南制造局及翻译馆从1855年(咸丰三年)到1911年(宣统三年)近60年间,共有468部西方科学著作被译成中文出版。其中总论及杂著44部,天文气象12部,数学164部,理化98部,博物92部,地理58部;所译之书内容广泛,包括算学测量、汽机、化学、地质地理、天文、航海、博物、医、工艺、造船及水陆兵法等共180种。今天常用的很多科学名词,都是江南制造局及翻译馆最初定下来的。

当时日本外务省官员柳原前光曾将江南制造局所译的书籍十数种购回日本,用作教科书和同类学科书籍翻译时的参考。据调查仅19世纪出版的汉译西书就有155种被日本人翻刻利用,通过加注释、加日文翻译解释等程序后,其中的‘汉语’词便也随之直接地借用到日语里去了。”

最后《易经》里就有“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周朝的“共和执政 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
“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曰共和。”汤武革命、周召共和。
《史记》白纸黑字写的西周时期就有共和这个词了,有些人胡扯什么革命共和有新的意思,但是正常人都明白所谓新的意思都只是衍生意,把革命和共和的对象扩展了而已,基础意还是和原本的革命共和一样。

7. 现代汉语里有多少日文词汇

你想问的是现在汉语中有哪些词语是从日本中搬过来的是吧。比如说,“新闻”这个单词就是从日语中搬过来用的。但是,这样的词汇很多,也不能一一给列出来。

至于为什么汉语中会有日本词汇,是从鲁迅那个时代开始的。当时鲁迅努力推崇白话文,弃文言文。而鲁迅是从日本学医归来的。所以,在当时使用白话文的时候引用了日语中的一些词汇词组。
总之语言都是相互借鉴的,汉字是中国发明的,但词汇很多事日本人发明的

下面给你列举一些:(实际上还有很多)
服务、组织、纪律、政治、革命、政府、党、方针、政策、申请、解决、理论、哲学、原则等等,实际上全 是来自日语的“外来语”,还有像经济、科学、商业、干部、健康、社会主义、资本主义、法律、封建、共和、美学、文学、美术、抽象 

有个网址:你可以去看看
http://wenku.baidu.com/view/ce8df3eb19e8b8f67c1cb909.html

现代汉语里有多少日文词汇

8. 现代汉语中有哪些日源词语?

不完全统计1000多个。
日本是亚洲最早对外开放的国家,明治时期,日本大量的学者留学于欧洲,根据西方的词汇造出了不少现代汉语。可以说汉字文化是通过日本和西方文明有了很好的融合。
其实清朝时期,国内的学者也造了一些新词汇,然而并不成功。因为那是中国的文人都喜欢卖弄文采,造词造的越深奥越显得文采好,所以他们并没有考虑大众化的问题。那时中国造的词比如"德律风",一个没学过英语的人很难想到这是电话,而日本词汇的"电话"则更加通俗易懂。

汉语有标准语和方言之分
现代标准汉语即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语音采集地位于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金沟屯镇,以官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现代标准汉语中,除轻声外共有四个声调。
汉语的方言即各个地方的汉语。汉语族一般划分为13个语种(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639-3国际语种代号为标准),各语种可分成多个语片。汉语族十三个语种分别是:官话、晋语、粤语、湘语、吴语、徽语、赣语、客家语、闽北语、闽南语、闽东语、闽中语、莆田话等。